盆腔炎性疾病--病因病机-(中医).ppt
合集下载
盆腔炎中医诊治PPT参考课件

菌等病原菌。
5
2020/1/17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 ③带下量多,长或月经量多; 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 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 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8
2020/1/17
(4)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
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
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 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 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14
2020/1/17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 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 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金银花、连翘、桔梗、 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 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 11 液等。
2020/1/17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 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4
2020/1/17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
5
2020/1/17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 ③带下量多,长或月经量多; 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 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 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8
2020/1/17
(4)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
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
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 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 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14
2020/1/17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 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 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金银花、连翘、桔梗、 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 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 11 液等。
2020/1/17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 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4
2020/1/17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
盆腔炎 ppt课件

辨证论治
发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 病因以热毒为主,兼有湿、瘀。
临证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辅。
分型论治
1. 炽热毒盛证
主要证候:高热腹痛,恶寒或寒战,下腹部疼痛拒按, 带下量多、色黄,或脓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 方 法:清热解毒,凉血消脓。 药: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2.湿毒壅盛证
主要症候:下腹胀痛拒按或伴腰骶部胀痛难忍,发 热恶寒,或高热不退,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臭 秽,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淋沥不尽,口苦口腻, 大便溏泄,小便短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 法: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方 药:银翘红酱解毒汤(中医妇科临床手册)
后穹窿穿刺
抽出黄色渗液或脓液
抽出不凝血
鉴别诊断
与卵巢囊肿蒂扭转相鉴别
急性盆腔炎 相同点 不 同 卵巢囊肿蒂扭转 下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明显 有
卵囊病史 无
腹痛情况 全腹痛,胀痛或绞痛
附件区压痛明显,可 扪及不成形包块 WBC升高明显
因体位改变疼痛加剧
可扪及张力较大的肿 块 WBC升高不太明显
点 妇检
急性 盆腔炎
2、湿毒壅盛
湿热毒邪 与气血相搏
经行产后
邪正 交争
湿热毒邪内 结
房事不禁
血室正开
湿热毒邪 急性 盆腔炎
3、湿热蕴结
湿热与余血 相搏
经期
瘀结 不畅
瘀血与湿热 内结
产后
流产后
余血未净
湿热内侵 急性 盆腔炎
手术损伤
病史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范围 及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如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13
中医中药治疗及辅助措施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带等中 药治疗方法,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吸收。
VS
辅助措施
包括热敷、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以及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有助于 促进康复。
属互助小组等。
实践经验分享
分享在家属参与盆腔炎患者康 复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如成功
案例、心得体会等。
家属参与效果评估
对家属参与的效果进行评估, 了解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
作用及对患者的影响。
27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4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01
盆腔炎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024/1/24
针对性治疗
在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后,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 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2
手术治疗指征和术式选择
2024/1/24
手术治疗指征
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或破裂、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或 盆腔腹膜炎等。
详细阐述了盆腔炎的概念,包括其分类、症状、体征等方面,为学员提
供了全面的认识。
02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介绍了盆腔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以及治疗原则,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2024/1/24
03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强调了盆腔炎的预防措施,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以及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范围 及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如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13
中医中药治疗及辅助措施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带等中 药治疗方法,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吸收。
VS
辅助措施
包括热敷、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以及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有助于 促进康复。
属互助小组等。
实践经验分享
分享在家属参与盆腔炎患者康 复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如成功
案例、心得体会等。
家属参与效果评估
对家属参与的效果进行评估, 了解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
作用及对患者的影响。
27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4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01
盆腔炎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024/1/24
针对性治疗
在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后,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 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2
手术治疗指征和术式选择
2024/1/24
手术治疗指征
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或破裂、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或 盆腔腹膜炎等。
详细阐述了盆腔炎的概念,包括其分类、症状、体征等方面,为学员提
供了全面的认识。
02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介绍了盆腔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以及治疗原则,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2024/1/24
03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强调了盆腔炎的预防措施,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以及
盆腔炎性疾病PPT课件

1.经淋巴系统蔓延:细菌经外阴、阴道、宫颈创 伤、宫体创伤处的淋巴侵入内生殖器,盆腔腹膜、 盆腔结缔组织等 2.沿着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病原体侵入外阴、 阴道后沿粘膜面而经宫颈内膜、子宫内膜、输卵 管内膜至卵巢及盆腔发生感染 3.直接蔓延:盆腔内其他脏器感染,如阑尾 4.经血循环传播:如结核
二、发病率
好发于性生活频繁或性乱者,或产后、术后,近 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三、病原体
盆腔感染常见致病菌,以混合感染为主 需氧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消化链球菌 脆弱类杆菌 产气夹膜棱状芽孢杆菌
厌氧菌:
性传播的病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四、传染途径
二、病因病机
正气已虚,余邪未尽,气机不畅,瘀血内停,阻 滞胞脉、包络,冲任功能失调 湿热瘀结 气滞血瘀 寒湿凝滞 气虚血瘀
三、诊断要点
1.病史:急性盆腔炎史、手术史、不洁性生活史 2.症状:下腹痛、坠胀痛,劳累、经期、性生活 后加剧,低热,月经失调,不孕,白带增多
3.检查:
七、急性盆腔炎的西医治疗
原则:抗感染治疗--需要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 及时抗生素治疗可以避免不良后遗症的产生 治疗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一般感染、体征轻: 口服抗生素 严重感染:静脉用药、联合用药 如48~72h体温不降,中毒症状明显手术治疗 感染控制后,脓肿形成
具体:
时间:2周
手术:腹腔镜引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一、概述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

03
组织疗法
如胎盘组织液、胎盘球蛋白,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
程。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
当盆腔腹膜炎有脓肿形成且脓肿位置较低时,可作后穹窿穿刺,明确诊断,在局 麻下切开引流。
附件切除术
发生输卵管卵巢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手术时腹部宜做 下切口,以减少盆腔粘连的机会。
其他治疗方式
避免不重视治疗
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并按时复查,以免病 情恶化。
04
盆腔炎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年轻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一位28岁的女性,因急性下 腹痛和发热就诊。
诊断过程
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医 生诊断为急性盆腔炎性疾病。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和必要 的手术治疗,同时进行了健康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其中,妇科检查发现盆腔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如子 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形成肿块等。实验室检查可检测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
02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急性盆腔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一定是广谱抗生素),包括静脉 输液、肌肉注射、口服给药途径。并且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会取得更好的疗 效。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妇科疾病。
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减少意外怀孕和人工流
产的次数。
保健知识
合理饮食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
力。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盆腔炎中医诊治PPT课件

12
3.寒湿瘀滞证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可编辑课件PPT
推荐方药:
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 略》。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 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皮、 桃仁。
②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橘核、荔枝核、 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制香附、 乌药。
等病原菌。
5
可编辑课件PPT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
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
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
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6
可编辑课件PPT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
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
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 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7
可编辑课件PPT
(3)寒湿瘀滞证 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
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
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④经色紫黯或夹血块;⑤大便 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可编辑课件PPT
《中西医盆腔炎》ppt课件

口服中药汤剂 菊黄二花汤 口服中成药 妇炎净片 妇科千金片 金刚藤胶囊 裸花紫朱片
疼痛减轻包块缩小为好转; 疼痛和包块及伴有症状消失为治愈。
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病室宜通风,高热者室温宜 在18~20℃之间;取半坐卧位,以利炎症及脓液局限于 盆腔低位,以达到体位引流的效果;腹痛剧烈者绝对卧 床休息,勤巡视,做好生活护理;恢复期病人可适当下 床活动;定时测量体温,T>39℃时予物理降温或按医 嘱药物降温,观察并记录降温后的效果。降温过程如出 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脉快、四肢厥冷等虚脱症状, 及时配合医师给予静脉输液或加快液体滴速,必要时氧 气吸入。寒战者注意保暖。高热不退、烦躁,甚至神昏 谵语者饮食宜流质,喂食或鼻饲,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床边加护栏,必要时专人看护;手术病人护理,按围手 术期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介绍疾病的治疗康 复情况,使病人有信心接受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洗涤用品专人专用; 出院后注意经 期卫生,继续门诊巩固治疗,治疗期间禁房事,避 免不洁性交;白带衣原体、支原体阳性者或性伴侣 有性病者需夫妻一同治疗;做好避孕措施,避免行 人流、上环等手术;如有不适门诊随诊。
内原性病原体(寄居阴道内菌群) 需氧菌 厌氧菌 外源性病原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支原体 衣原体 淋球菌 绿脓杆菌 结核杆菌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内源性或外源性致病 菌侵入。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宫腔手术后感染 经期卫生不良 性活动 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盆腔炎性疾病的迁延导致盆腔炎疾病后遗症; 长期炎症刺激阻止抗生素进入; 局部病灶产生耐药性,久治不愈,严重地影响了患 者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中医ppt课件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 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常用的有头孢菌素、 青霉素、氨基糖苷类等。
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 状,如布洛芬、吲哚美辛 等。
激素治疗
对于急性炎症期,可以使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来减轻 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有明显的盆腔脓肿、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 治疗。
盆腔炎中医PPT课件
目录
• 盆腔炎概述 • 中医对盆腔炎的认识 • 西医对盆腔炎的治疗 • 预防与调护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盆腔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分类
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多由外源性病原体侵入引起,如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 体等,以及内源性病原体,如需 氧菌、厌氧菌等。
房事不节
房事过度或不洁性行为可能损伤肾气 ,导致肾虚而引起盆腔炎。
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情志失调 因素可能导致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 调,从而引发盆腔炎。
体质虚弱
身体虚弱或久病不愈可能导致正气不 足,容易感染外邪,引发盆腔炎。
辨证分型
湿热瘀结型
表现为下腹疼痛、腰骶酸痛、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伴低热 起伏、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
病理
炎症可累及子宫内膜、输卵管、 卵巢、盆腔腹膜等部位,引起局 部组织粘连、充血、水肿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 全身症状。
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 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妇科杂病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 二、病因病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制作人:韩莹
二、病因病机(中医)
病因:与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房事不节或手术不 洁、护理不当,外感湿热、热毒之邪有关,或由邻 近脏器病变,累及胞宫而发病 。
病机:湿热、热毒客于胞宫、胞脉,使气血运行不 畅,瘀血内阻;或内有宿疾,遇感而发;或胞中结 块,蕴酿成脓。
化热酿毒 蕴结成脓
二、病因病机(中医)
热
湿
毒
热
炽
瘀盛Leabharlann 结(一)热毒炽盛经期产后 房事不节
体弱胞虚 摄生不慎
手术不洁 护理不当
与胞宫胞脉气
热毒 血相搏结 内侵
瘀阻冲任
化热酿毒 蕴结成脓
(二)湿热瘀结
经期产后
体弱胞虚 湿热 摄生不慎 内侵
宿有瘀滞 正虚邪未尽
外感湿热 房事不节
热毒 内侵
与胞宫胞脉气 血相搏结
瘀阻 冲任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 二、病因病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制作人:韩莹
二、病因病机(中医)
病因:与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房事不节或手术不 洁、护理不当,外感湿热、热毒之邪有关,或由邻 近脏器病变,累及胞宫而发病 。
病机:湿热、热毒客于胞宫、胞脉,使气血运行不 畅,瘀血内阻;或内有宿疾,遇感而发;或胞中结 块,蕴酿成脓。
化热酿毒 蕴结成脓
二、病因病机(中医)
热
湿
毒
热
炽
瘀盛Leabharlann 结(一)热毒炽盛经期产后 房事不节
体弱胞虚 摄生不慎
手术不洁 护理不当
与胞宫胞脉气
热毒 血相搏结 内侵
瘀阻冲任
化热酿毒 蕴结成脓
(二)湿热瘀结
经期产后
体弱胞虚 湿热 摄生不慎 内侵
宿有瘀滞 正虚邪未尽
外感湿热 房事不节
热毒 内侵
与胞宫胞脉气 血相搏结
瘀阻 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