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盆腔炎讲课PPT课件

盆腔炎讲课PPT课件
我国天津200例PID病原体分布: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分别占 PID病原体的10%、26%、47.5%。 (郑钟杰 天津 医药 2003年5月第三卷第五期)
美国PID病原体分布
16% 31%
淋病奈瑟菌
沙眼衣原体
53%
其他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分别占PID病原 体的53%和31%。
主要体征
全身检查:T P 下腹部压痛、反跳痛 妇科检查:
阴道充血,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 宫颈充血、水肿、宫颈口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穹隆有明
显触痛; 宫体增大,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 若为单纯输卵管炎,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有明显压痛; 若为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可触及包块且压痛明显,
60.9% 淋菌检查:5% 阳性率45.5%
感染途径
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淋菌、沙眼衣 原体、葡萄球菌
经淋巴系统蔓延:链球菌、大肠杆菌、 厌氧菌
血循环:结核 直接蔓延:阑尾炎
1.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
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 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感 染途径。淋病奈氏菌、 沙眼衣原体及葡萄球菌 沿此途径扩散 ( 如图 )。
贴,可以防止外界的污染。经产妇的阴道松弛,这 种防御功能较差; ③阴道自净作用: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 响下增生变厚,增加对病原体侵入的抵抗力,同时 上皮细胞中含有丰富糖原,在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 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pH≤ 4.5,多在 3.8~4.4),使适应于弱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体 受到抑制。
(二)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 管卵巢脓肿
急性输卵管炎主要由化脓菌引 起,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而有不 同的病变特点。 若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 先引起输卵管粘膜炎,输卵管粘 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及大量 中性粒细胞浸润,重者输卵管上 皮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引 起输卵管粘膜粘连,导致输卵管 管腔及伞端闭锁,若有脓液积聚 于管腔内则形成输卵管积脓。 若病原菌通过宫颈的淋巴播散到 宫旁结缔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 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 层,而输卵管粘膜层可不受累或 受累极轻。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痛的疾病; 为性活泼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
STD〕的高危人群; 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PID的诊断
2.附加标准
〔1〕口表温度超过38.3oC;
〔2〕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3〕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
〔4〕血沉加快;
〔5〕C反响蛋白水平升高;
〔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
PID的诊断
2006年美国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推荐PID诊断标准如下:
1.最低诊断标准 〔1〕宫颈触痛或 (2) 子宫压痛或 〔3〕附件区压痛
PID的诊断
假设符合三项最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 同时有下生殖道感染的征象 那么诊断PID的特异性明显增加
PID的诊断
可根据最低诊断标准进行治疗: 患者出现下腹痛,并可以排除其他引起下腹
PID的治疗
PID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 要时手术治疗。
关键是通过联合用药及时治疗多种病原微 生物。
所有的治疗方案必须对淋病奈瑟菌、沙眼 衣原体及厌氧菌有效。
PID的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
经验 广谱
及时 个体化
PID的治疗
经验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
此方案对以厌氧菌为主的感染疗效较好,常用于 治疗输卵管卵巢脓肿。
静脉给药注意
临床病症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至少24h,继续口服
克林霉素450mg,4次/日 , ×14 或;
多西环素100mg,口服,1次/12h ×14。
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患者:
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加甲硝唑或多西环 素〔或米诺环素〕加克林霉素。
PID的治疗

盆腔炎疾病查房ppt课件

盆腔炎疾病查房ppt课件

适当的止痛措施。
生活护理
3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 饮食等。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健康生活指导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性生活指导
根据患者情况,提供性生活方面 的指导建议。
生育指导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提供生 育方面的专业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常见的实验 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等。
Part
02
盆腔炎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急性盆腔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一定是广谱抗生素),包括静脉输 液、肌肉注射、口服给药途径。并且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 果。
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治疗或中西医药治疗,效果较好。
物理治疗
温热刺激治疗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以使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改善组织的 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 入等物理疗法,中医的中药包埋治疗就属于短波疗法。
激光治疗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以使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改善组织的 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 入等物理疗法,中医的中药包埋治疗就属于短波疗法。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
健康教育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 患者对盆腔炎的认识和自 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 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 患者克服疾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和 提高生活质量。

盆腔炎pptPPT课件

盆腔炎pptPPT课件
病因
感染、炎症、免疫因素等。
发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上行性蔓延或血行感染等途径引起盆腔炎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 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 战等全身症状。
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 行综合诊断,其中超声检查和腹腔镜 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02 盆腔炎的病理生理
04 盆腔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卫生
经常清洁外阴,避免不洁性行 为,减少感染的风险。
避免过度清洁
使用温和的洗液,避免破坏阴 道酸碱平衡。
及时治疗妇科疾病
如阴道炎、宫颈炎等,防止炎 症扩散至盆腔。
定期妇科检查
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妇科问 题。
护理方法
卧床休息
遵医嘱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或更改剂量。
注意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 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
物。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焦 虑和压力。
康复指导
锻炼指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
性生活指导
治愈后可恢复性生活,注意卫 生和安全。
定期复查
治疗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确 保炎症完全治愈。
预防复发
注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卫生, 避免再次感染。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有明显的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等病变严重的情况,需要手术治 疗。
手术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以分离粘连、清除病灶、恢复解剖结 构等。
其他治疗方式
物理治疗
如微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疼 痛和炎症。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范围 及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如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13
中医中药治疗及辅助措施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带等中 药治疗方法,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吸收。
VS
辅助措施
包括热敷、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以及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有助于 促进康复。
属互助小组等。
实践经验分享
分享在家属参与盆腔炎患者康 复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如成功
案例、心得体会等。
家属参与效果评估
对家属参与的效果进行评估, 了解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
作用及对患者的影响。
27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4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01
盆腔炎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024/1/24
针对性治疗
在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后,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 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2
手术治疗指征和术式选择
2024/1/24
手术治疗指征
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或破裂、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或 盆腔腹膜炎等。
详细阐述了盆腔炎的概念,包括其分类、症状、体征等方面,为学员提
供了全面的认识。
02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介绍了盆腔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以及治疗原则,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2024/1/24
03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强调了盆腔炎的预防措施,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以及

盆腔炎ppt课件

盆腔炎ppt课件
后感染
盆腔炎性疾病
• 性卫生不良 •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
发作
12
病理变化
盆腔炎性疾病
• 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 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 盆腔腹膜炎 • 盆腔结缔组织炎 •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 Fitz-Hugh-Curtis 综合征
13
• 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粘膜炎,输卵 管粘膜肿胀、间质水肿及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严 重者输卵管上皮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离,引起输卵管粘 连导致输卵管管腔及伞端闭锁,若有脓液积聚于管腔内则 形成输卵管积脓。淋病奈瑟菌及大肠埃希菌、类杆菌以及 普雷沃菌,除直接引起输卵管上皮损伤外,其细胞壁脂多 糖等内毒素引起输卵管纤毛大量脱落,导致输卵管运输功 能减退、丧失。因衣原体的热休克蛋白与输卵管热休克蛋 白有相似性,感染后引起的交叉免疫反应可损伤输卵管, 导致严重的输卵管粘膜结构及功能破坏,引起广泛的粘连
14
• 病原体通过宫颈的淋巴播散,通过宫旁结缔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 ,病变以输卵管间质炎为主,其管腔常可因肌壁增厚受压变窄,但 仍能保持通畅,轻者输卵管仅有轻度充血、肿胀、略增粗;严重者 输卵管明显增粗、弯曲,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增多,造与成周围粘 连
• 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良好的防御屏障,卵巢常与发炎的输卵 管伞端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习称附件炎,炎症可通过卵巢排卵 的破坏侵入卵巢实质形成卵巢脓肿,脓肿壁与输卵管积脓粘连并穿 通,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脓肿可为一侧或两侧,约半数是 在可识别的急性盆腔炎初次发病后形成,另一部分是屡次急性发作 或重复感染而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多位于子宫后方或子宫、阔韧 带后叶及肠管间粘连处,可破入直肠或阴道。
31

盆腔炎性疾病PPT课件

盆腔炎性疾病PPT课件
– 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 – 衣原体性宫颈炎 – 细菌性阴道病
•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 性卫生不良 •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25
PID的临床表现
26
疼痛
发热
阴道分泌物增多
PID的临床表现
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 现
• 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 多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与治 疗
1
目录
• PID及后遗病变 • 盆腔炎性疾病概述 •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 • PID的高危因素 • PID的临床表现 • PID的诊断 • PID的治疗
2
疾病概念
• 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 组感染性疾病(CDC2006)
发作1次
发作3次以上
发作1次
发作3次以 上
慢性盆腔痛与盆腔炎发作次数有关
9
盆腔炎反复发作
• 由于PID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 部防御机能减退
• 若患者仍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 腔炎的再次感染导致反复发作
• 有PID病史者,约25%将再次发作
10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体
11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

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及消化系统症 状
由于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患者体征差异较大
29
PID的诊断
30
PID的诊断
• 理想的诊断标准既要敏感性高
可发现轻微病例
又要特异性强
避免非炎症患者应用抗生素
• 临床诊断: 临床常用
•的问题(一)
• 临床诊断:不准确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

03
组织疗法
如胎盘组织液、胎盘球蛋白,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
程。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
当盆腔腹膜炎有脓肿形成且脓肿位置较低时,可作后穹窿穿刺,明确诊断,在局 麻下切开引流。
附件切除术
发生输卵管卵巢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手术时腹部宜做 下切口,以减少盆腔粘连的机会。
其他治疗方式
避免不重视治疗
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并按时复查,以免病 情恶化。
04
盆腔炎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年轻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一位28岁的女性,因急性下 腹痛和发热就诊。
诊断过程
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医 生诊断为急性盆腔炎性疾病。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和必要 的手术治疗,同时进行了健康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其中,妇科检查发现盆腔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如子 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形成肿块等。实验室检查可检测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
02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急性盆腔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一定是广谱抗生素),包括静脉 输液、肌肉注射、口服给药途径。并且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会取得更好的疗 效。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妇科疾病。
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减少意外怀孕和人工流
产的次数。
保健知识
合理饮食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
力。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淋巴系统蔓延:细菌经外阴、阴道、宫颈创 伤、宫体创伤处的淋巴侵入内生殖器,盆腔腹膜、 盆腔结缔组织等 2.沿着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病原体侵入外阴、 阴道后沿粘膜面而经宫颈内膜、子宫内膜、输卵 管内膜至卵巢及盆腔发生感染 3.直接蔓延:盆腔内其他脏器感染,如阑尾 4.经血循环传播:如结核
二、病因病机
正气已虚,余邪未尽,气机不畅,瘀血内停,阻 滞胞脉、包络,冲任功能失调 湿热瘀结 气滞血瘀 寒湿凝滞 气虚血瘀
三、诊断要点

1.病史:急性盆腔炎史、手术史、不洁性生活史 2.症状:下腹痛、坠胀痛,劳累、经期、性生活 后加剧,低热,月经失调,不孕,白带增多

3.检查:
五、中医

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带下病、癥瘕、不孕中可 见
急性盆腔炎
一、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腹膜的急性炎 症
二、病因病机

热毒壅盛 湿热瘀结
产后、经期、术后感染邪毒直中胞宫
客于冲任
化热釀毒

发病机制:湿、热、瘀、毒交结
三、诊断要点


1.病史:经期、产后房事不洁、不节,或妇科手 术后,或既往有生殖道炎症 2.症状:下腹痛,发热,带下增多(坠胀感)
不孕不育:20%~30%,不孕的发生率与盆腔炎发作
次数有关 异位妊娠:是正常妇女的8~10倍,与盆腔炎发作次 数有关 慢性盆腔痛:20%,往往发生于PID急性发作后的 4~8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盆腔炎反复发作:约25%再次发作
1.由于PID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
机能减退 2.若患者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腔炎的再次 感染导致反复发作

具体:



时间:2周


手术:腹腔镜引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一、概述


近几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认为 慢性盆腔炎的术语并不恰当,从病灶的细菌培养 结果显示,所谓的慢性盆腔炎再次发作,实际上 是又一次盆腔炎的发作 主要病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疤痕形 成

PID的后遗症复发机率
盆腔炎性疾病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妇科 主治医师李莹
一、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 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CDC2006) , 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 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初潮前、绝经后很少发病 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后者称为急性盆腔炎后遗 症

2.湿热瘀结证
主症: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
来,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淋漓不止,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 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仙方活命饮(银花、甘草、穿山甲、皂角刺、 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天花粉、陈皮、防风、 贝母、白芷)加薏苡仁、冬瓜仁
妇科检查:子宫固定,压痛,活动受限,附件增厚,
压痛,宫旁组织增粗 其他:

B超 HSG 腹腔镜
四、鉴别诊断
病名 盆腔炎性疾病 后遗症 子宫内膜异位 症 临床表现 长期慢性疼痛,可有反复 急性发作,低热,经行、 性交、劳累后加重 渐进性痛经,性交痛,经 前肛门坠胀,病程长,非 经期一般不痛,经期则腹 痛难忍 无盆腔炎病史,可无症状 妇科检查 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 肿块呈腊肠形,囊性,与周围 粘连,不活动 宫骶韧带结节,触痛;一侧或 两侧卵巢囊性包块 腹腔镜检查可确诊 辅助检查

特异检查:

五、鉴别诊断

宫外孕 流产 卵巢囊肿蒂扭转 黄体破裂 急性阑尾炎
六、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
主症:高热寒战,腹痛拒按,咽干口苦,带下量多,
色黄或赤白如脓血,质粘稠,臭秽,月经量多或淋漓 不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方药: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地 丁、紫背天葵)合大黄牡丹皮汤(大黄、芒硝、丹皮、 桃仁、冬瓜子)

3.寒湿凝滞证
主症:小腹冷痛或坠胀,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
得热痛缓,经行错后,经量少,色暗,带下淋漓,神 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暗红, 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生蒲黄、五灵脂、 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肉桂)

2.气滞血瘀证
主症: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
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 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质暗苔薄或有瘀点,脉 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 枳壳、甘草、丹皮、香附、乌药、延胡索、五灵脂)

4.气虚血瘀证
主症:小腹疼痛,痛连腰骶,经行加重,或胞中结块,
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经量多,色淡暗有块,带下量 多;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细弦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方药:理冲汤(党参、生黄芪、白术、山药、天花粉、 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
六、其他治疗

1.中药保留灌肠 2.中药离子导入 3.穴位注射
卵巢非赘生性 囊肿 卵巢癌
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无 粘连,较活动 包块为实性,与周围常有粘连 无异常
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B超检查、肿瘤标记 物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通过盆腔静脉造影术、 腹腔镜检查以鉴别
无盆腔炎病史,早期可无 症状 有长期下腹疼痛,腰骶痛
盆腔静脉淤血 综合征
五、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次症:



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 尿频、尿急、尿痛 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3.检查:
妇检:


阴道:脓性分泌物,或脓血性 宫颈:举痛,或充血 宫体:压痛明显 附件:压痛,或扪及包块
实验室:

血常规:
血WBC 血沉↑ C反应蛋白↑


白带常规+培养 B超:盆腔积液,肿块
主症: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
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 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短赤; 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银甲丸(金银花、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 生鳖甲、紫花地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 琥珀末、桔梗)
二、发病率

好发于性生活频繁或性乱者,或产后、术后,近 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三、病原体

盆腔感染常见致病菌,以混合感染为主 需氧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消化链球菌 脆弱类杆菌 产气夹膜棱状芽孢杆菌

厌氧菌:



性传播的病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四、传染途径
后穹窿穿刺:脓液
四、PID的诊断标准 (2002年美国CDC诊断标准)

基本标准:宫体压痛、附近区压痛、宫颈触痛 附加标准:


T>38℃ 宫颈、阴道脓性分泌物 白带常规:WBC+++ 淋菌、衣原体:(+) 血沉↑ C反应蛋白↑ 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超、MRI 提示为输卵管炎
七、急性盆腔炎的西医治疗

原则:抗感染治疗--需要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 及时抗生素治疗可以避免不良后遗症的产生 治疗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一般感染、体征轻: 口服抗生素 严重感染:静脉用药、联合用药 如48~72h体温不降,中毒症状明显手术治疗 感染控制后,脓肿形成
七、临症思路

1.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反复感染 2.急性感染期抗生素联合应用,足量,时间2周 3.抗感染治疗48~72小时,症状、体征未缓解, 及时手术 4.脓肿、包块形成,在抗感染基础上手术 5.后遗症治疗以中药治疗为主,内服外治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