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 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就 要挨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 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日本增兵朝鲜,蓄意挑起

中日战争。

丰岛、牙山战役
中 1894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战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半
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原因

过 结果及 影响
练一练:
1.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
A.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B.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C.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获得清政府赔款,以发展资本主义
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 国。
①“大陆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过哪些尝试?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虽未得逞,但却尝到 了甜头。特别是中法战争造成的中国“不败而败”的 结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于是加紧扩 军备战。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国家 预算
中 中国海陆军

日本海陆军
大沽


山东
大东沟 旅顺
大连
威海卫
黄 海

平壤
°
汉城 仁川 °
丰岛
牙山

日本
中国
北洋海军“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命令北洋 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內,不许巡海迎敌,使日本取得 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从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进一 步侵略。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评价 3、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跟外国人打交道的事务,包括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文化等方面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 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洋务:
兴起 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南海、北洋、福建水师 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自强- 创办近代军事工 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 业 -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使中国近代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口号 目的 作用
创 办 者 企 业
地 点
上 海 天 津 湖北汉阳 武 昌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三)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设立翻 译局,翻译书籍;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四)建立新式陆海军。陆军:组建新式 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 支舰队,归海军衙门指挥。

断 选 择
1、下列人物哪些属于洋务派的著名代表
( ABCD )
A. 左宗棠 C. 李鸿章
2、
B. 曾国藩 D. 奕 訢
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有
A. 创办军事企业 B. 创办民用企业 C. 建立新式海陆军
( ABCD )
D. 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
背景: 目的:
内忧外患,统治摇摇欲坠 维护清朝统治
中央:恭亲王奕䜣; 代表人物: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2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图片导入展示李鸿章的图片并介绍,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一下李鸿章领导的这场洋务运动。

引发学生疑问,思考直接进入主题,创设意境精讲点拨【教师提问】什么是洋务?什么是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环节一、【审时度势的李鸿章】1.洋务运动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况? 国内有没有动荡或者什么大事啊?有没有受列强欺负?2.图片展示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3.请同学阅读课本找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目的,代表人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环节二【踌躇满志的李鸿章】展示探究问题:1.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称?2. 对比洋务运动前后军事生产方式有什么变化?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4.结合七年级学习的八股取士的内容和目的比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5.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称?6.洋务派怎样建立新式海陆军的?创办了哪几支海军?7.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形势,思考洋务派为什么发展海军?分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板书设计】第四课洋务运动。

【人教新目标版】初中历史8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新目标版】初中历史8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新目标版】初中历史8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2. 掌握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新目标版初中历史8八年级上册。

2. 课件:准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3. 学生教材和笔记本。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 阅读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 准备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设计相关的图片和文字。

2. 导入导出:- 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研究目标。

-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3. 教学展开:- 根据教材的布置,依次进行教学。

- 使用教学课件和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 通过提问、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4. 深化拓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主研究。

- 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料,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复:-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复。

- 提醒学生做好笔记和课后作业。

6. 课堂点评:-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 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和互动讨论,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笔记,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和反思能力。

3.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4.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2. 分析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

3. 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4.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爱好者社团和活动。

2. 提供相关的历史书籍、网站和电影资源,供学生拓展研究。

3. 定期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4课 洋务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4课 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小组对史料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培养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1.什么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2.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哪些民用和军用企业?3.应该怎样评价洋务运动?【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情境式导入)出示图片鸦片战争清军战舰甲午战争清军战舰通过观察可知,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短短几十年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洋务运动的兴起阅读教材P20第一段,思考:(1)19世纪60年代清朝面临怎样的情况?答案提示:内忧外患。

(2)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答案提示: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些被称为“洋务派”的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教师点拨: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所以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优质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优质课件PPT

建立新式海陆军
出师未捷近代化
03 建立新式海陆军
陆军:(19世纪60年代起)
(1)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 (2)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成果:——1875年,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1884年,在新疆正式建立行省。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03 建立新式海陆军
海军: (19世纪60年代起)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广东海军 (最大)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加深
内忧
外患
兴起的背景
4
01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从下文找出洋务运动的主张、目的、时间、口号
主张 洋务运动: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目较的为开
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师夷长技以自强时)间,维护清朝统治。……从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的一
13
02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1872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它是清政府创办 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该局成立时仅有3艘轮船,1877年时 轮船总数达30艘。它获利的白银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14
02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开平矿务局外景
开平矿物局股票
开平矿务局,主要开采唐山和开滦一带的煤炭。
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口号
洋务派:从事这些活动中开明的地主官僚
被称为“洋务派”。
5
01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 1861年设
总理衙门
(中央)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6
01 洋务运动的兴起
思考:如何“自强”?如何“求富”?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现代化运动》精品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现代化运
动》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化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背景。

2. 理解现代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掌握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人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对现代化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背景有清楚的了解。

2. 难点:学生理解现代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 课本《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现代化运动》。

2. 教学辅助资料:图片、视频、PPT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对现代化运动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系统讲解现代化运动的起因、发展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人物,并辅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现代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

4. 小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重点强调现代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5. 练与评价:设置相关练题目,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进行评价和讲解。

五、教学延伸
1.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写一篇关于现代化运动的短文。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具和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PPT等,使学生更加生动和直观地理解现代化运动。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在下次
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XXX《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号参评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是继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之后列强对中国加剧了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理解《马关条约》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设定:新课程标准就是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课堂,创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这节课我采用了“了解——感受——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资料,运用电教媒体,能过“看——说——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研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XXX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役清军败北的缘故原由,造就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1)XXX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研究。

(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二、教材重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XXX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3、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讨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

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导入课题解释课题“为什么称甲午中日战争”。

接着简介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背景,再投影《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观察朝鲜与中国地理位置上唇齿相依的关系,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增开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1、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 役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A.李鸿章“避战自保” A B.日军偷袭威海卫后路 C.日舰封锁威海卫港 D.丁汝昌自杀后舰队失去 指挥
5.规定开放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四口通商 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D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 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 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2、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项目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割地 辽东半岛、澎 湖列岛与台湾 赔款 二亿两白银 香港岛
不同点
影响
京条约》 以来最严 2100 万银元 增加 3000万两(还辽) 重的不平 重庆沙市 广州、厦门、福州、 通商 等条约, 深入 苏州杭州 宁波与上海 它大大加 关税 中英协定 深了中国 的民族危 机,中国 其他 在通商口岸 新增 半殖民地 开设工厂 半封建程 度大大加 深。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 远 号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设问导读:
黄海大战以后, 日本又 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1. 旅顺陷落 2. 威海卫战役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旅 顺 陷 落 旅 顺 大 屠 杀

历史第4课教案人教版初中

历史第4课教案人教版初中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
2.掌握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2.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理解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2.多媒体设备;
3.课件和教学素材;
4.教学实物:封建社会的文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对“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Step 2:讲解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特点,让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Step 3:探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15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让学生分析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

Step 4:回顾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10分钟)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回顾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演变和衰落。

Step 5: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能力目标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我国历史上个王朝是?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
夏朝的兴衰
★请同学看地图册上P7《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教材和课后自由阅读卡,
指出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和都城的地理位置。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建都阳城。

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有哪些?
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

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
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它是我国历史上个王朝,同时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

我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从战国开始进入漫长的封建社会。

夏朝建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夏朝的第二代国王是谁?
大禹的儿子──启,历史上将这种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

动脑筋:夏朝到辛亥革命前都是。

夏朝经历了约多少年,最后一个国王是谁?
四百多年。

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
看课文中“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及教材,说说夏桀统治期间的表现。

建造豪华宫殿,征发百姓。

饮酒作乐等
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夏桀的暴政使桀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

与夏朝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河下游商国的强大。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学生阅读P21页有关课文,然后回答:
找出夏灭亡的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称为殷朝?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
水患和政治动乱。

★看地图册P8《商朝形势》图,请学生指出曾作过商都城的地点和商朝的统治区域。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那么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看书本P21-23。

讨论商纣王的暴行和周文王的求贤若渴重用人才。

奢侈享受,酷刑等。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商灭亡的时间?事件?
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任用贤臣;
)暴政引起民愤,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过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称为西周。

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西周的分封制
★学生阅读P24页有关课文,讨论后回答:
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分封制
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
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西周又是怎样灭亡的?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同之处,国王的暴政预示着这个朝代即将结束。

“道路以目”“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同学们并不陌生,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爆发了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结束了西周的历史。

课堂小结
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禹
约前1600年汤灭夏,商朝建立商王汤
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
前1046年牧野之战,西周建立周武王
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
作业:
完成同步探究和填充图册
预习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