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
氨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要点

氨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要点氨制冷设备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制冷设备,具有制冷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但氨制冷设备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果在作业过程中不注意安全操作,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氨制冷设备在正常运行的同时保证生产安全,必须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要点。
一、设备检查在进行氨制冷作业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管路系统和设备是否带压、漏氨等安全隐患。
•空气、电气、水等系统是否正常。
•制冷机组各部位的温度、压力是否正常。
•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漏电保护是否有效。
•设备及其系统是否符合相关制度和标准要求。
二、操作规范在进行氨制冷作业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主要包括:•操作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
•在进行操作前用工具材料保护好设备和管线。
•操作时应注意操作岗位的清洁和防滑。
•操作时不得烟火、不得用电动工具,也不得随意拆卸、调整设备。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不得隐瞒、掩盖、私自处理问题。
•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岗位,尤其是地面上的氨液残余。
三、个人防护进行氨制冷操作时,必须加强对人员的防护措施。
主要包括:•戴上合适的防毒面具、手套、服装等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需要定期检测、维护和更换。
•操作过程中应多通风,避免过度疲劳与中毒。
•预防静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操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鞋和防静电衣服。
•工作时必须保持清醒,不得饮酒等影响身体健康的行为。
四、应急措施针对氨制冷设备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应建立应急预案并加以实施。
主要应急措施包括:•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指挥部,有专人负责协调应急工作。
•组织应急队伍,明确分工合作,做好物资准备。
•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落实各项措施。
•对于应急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
五、操作人员的素质对于操作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氨制冷作业的安全进行。
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

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作为一种常用的制冷剂,氨在工业制冷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氨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对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性管理需要严格要求。
下面是对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的详细介绍:一、氨制冷系统的结构1.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结构,确保设备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特别要注意压力容器、管道、管件和阀门等关闭装置是否存在泄漏情况。
2.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材料,确保其能够耐受对氨具有腐蚀性的介质。
二、氨制冷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1. 检查氨制冷系统周围的环境,确保没有易燃易爆材料的存在,例如油漆、溶剂和可燃气体等。
2.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防火防爆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例如火花防护装置和烟雾报警器等。
三、氨制冷系统的排气排液措施1.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排气和排液装置,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排出氨气和液体氨,以避免气体堆积和液体积聚。
2.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排气和排液管道,确保其通畅无阻,避免气体或液体回流。
四、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阀和压力表1.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阀和压力表的设置和标定情况,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控制压力和排放过压。
2. 定期对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阀和压力表进行测试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氨制冷系统的泄漏检测和报警装置1.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泄漏检测和报警装置的设置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泄漏情况。
2. 定期对氨制冷系统的泄漏检测和报警装置进行测试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六、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培训和管理1. 对操作人员进行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培训,包括急救知识、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紧急撤离等。
2. 建立氨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
七、氨制冷系统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1. 定期对氨制冷系统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 建立氨制冷系统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八、氨制冷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1. 检查氨制冷系统的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

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氨制冷系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制冷系统。
由于氨气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势,在食品、化工、医药等运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使用中,随着氨气的慢慢泄漏,氨气的浓度会不断升高,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为确保人员安全以及系统稳定运行,进行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1.检查氨气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氨气传感器是氨制冷系统的核心组件。
其作用是检测氨气浓度,一旦浓度超过安全范围,会发出警报。
在检查氨气传感器时,应确认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是否设置正确的浓度范围。
另外,还要检查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向系统中加入氨气来进行测试。
2.检查系统内的风机是否工作正常风机是氨制冷系统中用来循环气流的重要组件,其作用是将氨气带入制冷设备或者将热气排出系统外。
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应检查所有风机是否可以正常运转,是否产生过多的噪音,是否存在任何松动或磨损。
3.检查制冷设备是否有泄漏制冷设备是氨制冷系统的关键部分,由于系统中的高压和低压容易引起泄漏,因此应检查制冷设备是否存在泄漏现象,包括连接管道和连接器的泄漏,管道腐蚀和裂缝等。
此外,还应检查制冷设备的温度是否正常,以及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否干净。
4.检查系统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防护装置是防止氨气泄漏的关键设备。
检查系统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包括检查安全阀、爆破片,疏水器,液位计,泄压阀等设备是否损坏、过时或故障,同时确保防护装置的灵敏度符合规定标准。
5.检查系统的通风设备是否完善由于氨气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通风设备非常重要。
检查系统的通风设备包括检查通风管道和风机的运转是否正常,通风口是否畅通,通风排气是否均匀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还需要注重以下方面:1. 及时更换易损件,按期维修保养,不逾期地清洗管路及器具,避免管路生锈、腐蚀,器具污染现象出现。
2. 在使用氨制冷系统时,必须指定有关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具备资格上岗。
涉氨制冷安全检查表和参考依据

库区及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设室外消火栓。大型冷库的氨压缩机房对外进出口处宜设室内消火栓并配置开花水枪
制冷系统电源的紧急控制装置
在氨制冷机房门口外侧便于操作的位置,是否设置切断制冷系统电源的紧急控制装置。
《冷库安全规程》(GB28009-2011)第7.1条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8.5.2
5
控制室区域
控制室设置
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和操作人员值班室应是否与机器间隔开;是否设固定密闭观察窗。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4.6.1.1
氨制冷机房平面开间、进深应符合制冷设备布置要求,净高应根据设备高度和采暖通风的要求确定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检查表和参考依据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标准
1
制冷机房外部区域
安全阀泄压管
安全阀是否设置泄压管;安全总泄压管出口是否高于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是否采取防止雷击和防止雨水、杂物落入泄压管内的措施。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第6.4.8
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总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并应采取防止雷击、防止雨水、杂物落入泄压管内的措施。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
8
冷库区域
无关用房
在库房内是否设置与库房生产、管理无直接关系的其他用房。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4.2.17
在库房内严禁设置与库房生产、管理无直接关系的其他用房。
鲁安办发[2014]83号。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检查表

4
安全教育培训
1.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2.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4.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6.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2.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
隐患排查治理
1.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做好记录。
3.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按规定向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上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6
职业健康
1.应向地方安监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氨制冷检修安全要求

氨制冷检修安全要求概述氨制冷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系统之一。
氨气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和毒性的液体和气体,在使用和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氨制冷检修的安全要求。
人员要求在氨制冷检修工作中,需要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具备专业技能,熟悉氨制冷技术原理和操作流程。
2.具备安全意识,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
3.具备快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
同时,在氨制冷检修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要求,包括: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穿戴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
3.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和警示标志。
设备要求氨制冷检修需要使用和检修的设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必须经过检测和维护,并保证正常运行。
2.必须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检修工具和设备。
3.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状况,随时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安全措施在进行氨制冷检修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在检修和操作前,必须先排空设备内的氨气,确保操作安全。
在操作中必须加强氨气监测,及时发现氨气泄漏等危险情况。
2.确保操作区域内保持充足通风,及时控制操作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3.操作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照顾到操作人员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4.安全检查必须在操作结束后进行,对设备和环境进行维护和清理。
总结氨制冷检修是一项涉及到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工作,在操作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并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及时控制事故的发生。
在氨制冷检修操作过程中,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是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
2024年氨制冷系统检修动火注意事项(三篇)

2024年氨制冷系统检修动火注意事项由于氨在制冷系统的管道、设备中有与机油混合的可能,使得氨制冷系统在安装、检修过程中异常危险,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石家庄电化厂在近两年内对氨制冷系统的一些设备、管道更新和维修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拆除的管道、设备必须通过加盲板、关阀门等方式与运行系统完全隔绝,以防引起运行系统的燃烧爆炸。
其次,由于管道、设备内残存的氨油混合物极不易除净,因此如动火拆除必须进行有效地处理。
该厂在处理时一般先用水转换化验合格后,在注满水的情况下,上部充氮,拉断法兰螺丝进行拆除。
在设备、管道未充满水的情况下动火是极其危险的,例如该厂于xx年4月拆除8℃水蒸发器的过程中,在注满水的情况下割断了上部的管路法兰,下部连接法兰处,由于水未满过法兰,虽经化验氨含量合格,但在拉螺丝时仍然出现了局部爆鸣。
因此,拆除氨管道与设备时,为确保安全,必须在注满水的情况下动火,否则应当用手锯沾黄油割断。
需更换的管路或设备与运行的氨系统连接,同样存在很大危险,因此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
以下为该厂从实际操作中总结出的几项措施:1)与所连接的管路或设备加设阀门或短节双盲板隔绝,否则动火温度高达1300℃以上极易使盲板受热,引起设备或管道内氨油混合物着火,进而引起爆炸。
2)在较长管路更换中,由于管路太长,焊缝较多,因此除采用加阀门或双盲板隔绝点焊碰头外,还必须采用先打压试漏,再与氨系统连接,方可避免通氨后有漏点造成补焊危险。
3)对于无法加阀门及短节双盲板的管路,只能通过充氮的方法,边充氮边动火。
如该厂在xx年更换蒸发器过程中,由于原压缩机进口管(ф159)与旧气液分离器室内连接处无法兰,因此必须割断旧管,但此管离地面5~6m,手锯难度很大,而动火断管容易造成管内积油遇火燃烧,为此技术人员经过多次选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压缩机进口持续充氮的方法动火操作,在操作中通过持续充氮阻断了火焰往管内的延伸,确保了管路的安全连接。
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范文

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范文氨制冷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业制冷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然而,由于氨具有毒性和可燃性,对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系统资料、设计文件检查首先,对氨制冷系统的系统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仔细检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系统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包括系统布局、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工艺参数等。
2. 设计文件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包括设计说明书、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备技术参数等。
3. 系统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的完备性和可读性。
二、系统设备检查其次,对氨制冷系统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压缩机和泵的运行状态,包括噪音、振动、温度等。
2.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清洁度和泄漏情况。
3. 容器和管道系统的完整性和泄漏情况。
4. 阀门和控制器的工作情况,包括开关灵敏度、调节精度等。
5. 电气设备的接地状况和绝缘状况。
6.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三、系统监测检查此外,对氨制冷系统的监测设备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温度、压力和液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气体和液体流量计的测量准确性和线性性。
3. 液位监测和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 气体浓度监测和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四、安全系统检查最后,对氨制冷系统的安全系统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紧急停车和隔离装置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紧急泄漏控制装置和排气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 防火、防爆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4. 预警和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总结:通过对氨制冷系统的系统资料、设计文件、设备、监测设备和安全系统的全面检查,可以保证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此外,检查结果要及时记录并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内容及要求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对氨制冷统加强日常安全检查、维护和管理,才能保持设备装置良好的技术状态,达到安全高效运行的目的。
氨制冷系统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如下:
(1)压缩机内应无敲击声。
氨压缩机正常运转时,除进气和排气阀片有规律的上下起落发出的清晰声音外,不应有其他任何非正常的敲击响声。
(2)排气压力和吸(排)气温度须正常。
氨压缩机高压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5MPa,压比等于或小于8。
吸气温度:单级机或双级机低压缸应比蒸发温度高5~15℃,双级机高压缸一般在-5~5℃。
排气温度:单级机应在80~150℃,双级机低压缸应在60~90℃,高压缸应在70~120℃。
(3)曲轴箱油面位置正确。
当为一个视孔时,应持在下视孔2/3到上视孔的1/2范围内。
密封器不可渗油。
润滑油不应起泡沫,否则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油压、油温适中。
系列化氨压缩机的油压应比曲轴箱内气体压力高0.15~0.3Mpa,其他采用齿轮油泵的低转速压缩机应为0.05~0.15Mpa。
因油温过低,粘度过大,油温过高又影响润滑性能,故曲轴箱内的油温一般在45~60℃,不得超过70℃,油泵及油管内温度不低于5℃。
(5)压缩机机件温度无异常。
轴承温度一般为35~60℃。
密封器温度不得超过70℃,压缩机其它磨擦部件温度不得超过机房室温的
25~30℃。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除了吸气阀部分应结干霜外,缸盖、
缸体和曲轴箱都不应结霜。
(6)容器内液位符合规定。
如高压贮液桶液面应保持在容积的30%~80%之间;中间冷却器液位应控制在指示器高度的50%左右,并高于进气管口150~200mm以上;循环桶液位保持桶高的1/3左右,不宜
超过1/2;集油器的贮油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70%等。
对一般情况下应
无氨液的低压贮液桶,若液面达到30%,应进行排液。
(7)设备压力、温度的变化,要保证制冷系统有效安全进行。
正常
情况下,冷凝压力与冷凝温度,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呈对应关系。
冷
凝压力,温度随冷却水温度及供水情况而定。
冷凝温度一般低于40℃,比冷凝器出水温度高3~5℃,冷凝压力最高不得超出1.5MPa,蒸发压力、温度随制冷温度的要求而定,当蒸发为0℃、-15℃、-28℃、-33℃时,相应的蒸发压力分别为0.44MPa、0.24MPa、0.13MPa和0.11MPa。
(8)制冷系统所有设备连接管路密封性能良好,无泄氨现象。
管路
上过滤器不发冷、不结露霜;节流阀进液端无白霜,但阀体下半部及
出液端有薄薄一层松软的白霜。
(9)各风机及电机运转平稳,冷却水循环系统水泵运转正常,水循
环管路及水池无严重漏水处。
(10)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等安全装置技术状态
良好,调整适当,在所要求的压力(温度)数值范围内能起自动控制的
保护作用。
各氨压力表指示正确,指针稳定。
(11)对制冷系统使用的安全阀、氨压力表、温度计、保护开关等
应按规定定期校验。
其中安全阀、氨压力表每年至少送法定部门校验
一次(经检验合格后加铅封),确保灵敏可靠,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