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试桩要求
PHC管桩试桩方案.

PHC管桩试桩方案一、工程基本概况PHC管桩采用C80预应力混凝土,桩外径500mm,壁厚100mm,矩形布置,沿轨道纵向桩间距2.0~3.0m,横向桩间距2.5m,桩长为35~40m。
二、试桩目的正式施工前,按所选桩机型号对PHC桩进行试桩,通过试桩确定压桩的终压技术参数、校验静压桩设备的技术性能、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的适应性。
按设计要求计划试桩2根。
三、PHC桩静压施工1、施工准备1)计划进场主要设备情况2)动力供应设施的配备计划前期在地方电力未接通前,利用200KW发电机组做为动力源。
接通后采用地方电力。
3)场地清理、平整对施工区域内进行清表处理,彻底清除施工场地下的旧建筑物基础。
根据场区内地质情况,计划在静压桩机施工区域表层填筑50-100cm厚的建筑砖碴,以避免陷机情况的发生。
4)管桩进场检验所有管桩进场检查出厂证明及合格证,并根据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要求及外观质量要求对管桩进行检查,严禁不合格的管桩用于工程上。
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桩的棱角破损深度应在10mm以内,其总长度不大于40cm;管桩不得有裂缝(表面收缩裂缝除外)。
5)管桩的堆放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管桩堆放场地选择离施工区较近、运输方便的空地。
对管桩堆放场地进行平整、压实,必要时填筑建筑砖碴。
叠层堆放时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设置2道垫木,垫木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的管桩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
桩尖向同一端,堆放层数不超过4层。
2、施工工艺桩位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对中→焊桩尖→压第一节桩→焊接接桩→压第N节桩→送桩→终压→截桩1)桩位采用坐标测量定位,利用钢尺进行校核。
2)压桩前,利用全站仪调好桩身垂直度,同时静压桩机应水平、稳定,桩尖与桩身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管桩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接桩时上下节对接偏差不大于2mm,管桩对接前应用钢丝刷将上下桩节端板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施焊应对称进行,先在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然后再分层施焊。
管桩试桩施工方案

管桩试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图籍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7、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本工程桩采用A50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柱(PHC),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抗渗等级不低于P1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桩尖为b型桩尖(十字型钢桩尖),详见下图:2.2设计要求桩基施工前,应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进行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抗拔桩需做),满足相应设计单桩承载力要求,每类桩型的检测桩数不应少于3根。
设计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085KN,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510KN。
三、施工准备3.1场地准备根据施工现场土质及场地地基情况,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进行桩基的施工,须对场地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法为:施工现场采用塘渣进行填筑,并进行平整碾压,填筑厚度为0.8m。
现场铺设区域需满足压桩机施工及行走的需要。
3.2材料准备进场管桩必须有构件合格证,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如下:3.3基准轴线定位,水准点引测基准轴线在场地进行导测,控制导测基准轴线数量,水准点引测至场地内,其基准轴线水准点位置应置于打桩影响范围以外,予以保护并定期复测。
四、静压力管桩施工工艺4.1施工工艺流程4.2操作工艺(1)现场测量放线定位1)、坐标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以及建筑物内的轴线控制点,均设置在压桩施工影响区域之外。
2)、根据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用经纬仪放出各轴线,由专职测量员定出桩位,采用经纬仪直接定位放样,桩位施放误差不得大于10mm,桩中心插上Φ12钢筋,以桩位中心为圆心,用白灰划出与桩同径的圆圈。
桩基规范管桩试桩要求

桩基规范管桩试桩要求篇一:试桩施工技术要求PHC管桩试桩施工技术要求一、试桩设计要求(设计院提供)根据现有总平面图,建筑±0.000绝对标高为5.950m。
确定试桩桩型为:PHC 400 AB 95-10,11,桩长21m,桩顶绝对标高4.300m。
技术要求如下: 1、抗压试桩4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载至桩破坏,最大加载值不得超过2000KN(根据地勘报告计算的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730kN),位置详见附图。
2、抗拔试桩4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载至桩破坏,最大加载值不得超过500KN(根据地勘报告计算的单桩抗拉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440kN),位置详见附图。
3、桩型选自国家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10G409 4、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
一、施工准备1、工程材料:预应力管桩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必须有出厂检验单和合格证,进场时应复检报告。
接桩用的焊条和钢板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质保书和产品合格证。
2、施工机具:液压静力压桩机,桩机配备一台交流电焊机进行接桩工作、起重机。
柴油发电机(本项目暂无临电)。
二、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喂桩至桩机前→安装桩尖→机起吊桩,对桩位→调整桩及桩架的垂直度→施压→复核垂直度继续施压→接桩→测量贯入度→桩机移位。
三、工艺操作1. 压桩机的安装,必须依据操作说明书;机的配重应对称平衡配于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2. 启动门架支腿油缸,使门架微倾15°,以便吊插预制桩。
3. 起吊预制桩过程,先栓好吊桩的钢丝绳及索具,再用索具捆绑住桩上端50cm处;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插桩必须垂直,偏差不得大于0.5%;起吊后回复门架,压桩一般用硬木板作衬垫,如采用液压抱桩,则从桩侧面周围将桩用液压力箍压,将桩用液压力对中整平就位。
预应力管桩试桩要点

预应力管桩试桩要点
一.准备工作:
1,选取试桩: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试桩的桩宜尽量靠近勘察钻孔,以便验证桩施工是否与地质条件相吻合。
2,试桩的数量:沉桩方式不同的桩,必须试桩。
不同桩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必须试桩。
试桩数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3根)。
另外,试桩主要目的是验证桩施工是否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场地的情
况是否与设计的设想相吻合,因此场地复杂时宜增加试桩的数
量。
试桩现场注意事项:
1,目测桩身的质量,有无明显缺陷,查看桩直径及配筋是否满足桩规范的要求;
2,查看桩进场记录,手摸桩身,检查到现场的桩身保养时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锤击桩的试桩记录:桩编号、锤重、落距、场地自然地面的标高、桩入土的深度、换算之后的有效桩长、桩入土每米的锤击
数、记录表中收锤时的锤击数和相应的入土深度(推测桩入岩
的深度)、收锤时的贯入度、桩身垂直度;
4,桩尖与桩身之间的焊接、桩与桩之间的焊接质量及冷却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完成试桩后,初步判断桩的有效桩长、入岩的标高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并分析原因。
管桩试桩细则

管桩试桩细则⽬录1 ⼯程概况 (1)1.1⼯程概况 (1)1.2⽔⽂地质条件 (1)1.3试桩技术参数 (1)2 监理⼯作依据 (1)3 试桩技术要求 (1)4试验⽅法 (3)4.1加载系统 (3)4.2位移量测系统 (3)4.3荷载施加过程 (4)4.3.1加载分级 (4)4.3.2加载沉降量测读 (4)4.3.3钢筋应⼒计的测读 (4)4.3.4卸载分级 (4)4.3.5卸载沉降量测读 (4)4.4终⽌加载条件 (5)4.5试验仪器 (5)4.6PHC管桩试、锚桩桩头的处理要求 (5)4.7 试验时间要求 (6)5 监理⼯作内容 (6)5.1事前控制 (6)5.2事中控制 (7)5.3监理重点控制点 (7)5.4事后控制 (7)6 安全管理措施 (7)1⼯程概况1.1⼯程概况1.2⽔⽂地质条件1.3试桩技术参数2 监理⼯作依据《铁路桥涵施⼯规范》(TB10203-2002)《铁路桥涵施⼯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市政桥梁⼯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上海市⼯程建设规范《城市桥梁⼯程施⼯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7-200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程建设标准DGJ08-11-20103 试桩技术要求(1)静载试验采⽤⾃平衡测试法或者是锚桩。
测试设备及⽅法等由测试单位负责设计。
(2)试桩过程中应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并给出各⼟层对桩的侧向极限摩阴⼒、桩端反⼒以及桩端位移,验证并确定单桩极限承载⼒。
(3)本次试桩既是承载⼒试桩,也是⼯艺试桩。
、(4)试桩完成后,试桩测试单位需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单位各提供⼀份完整的试桩测试报告。
(5)试桩技术要求桩基施⼯应按照《铁路桥涵施⼯规范》(TB10203-2002)中有关桩基的施⼯技术要求执⾏。
(6)在获得试验数据,并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单桩承载⼒基本吻合后,⽅可按原设计图全⾯开⼯。
预应力管桩试桩要求

预应力管桩试桩要求
嘿,咱来说说预应力管桩试桩要求哈!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呢,就好比建房子得先把根基打牢一样。
你想想看,要是试桩这事儿没做好,那不就跟盖房子地基不稳似的,那后面能不出问题吗?这预应力管桩试桩啊,就像是一场考试,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首先呢,场地得准备好呀,可不能坑坑洼洼的,得平整干净。
这就好像运动员比赛要有个好场地一样,场地不行咋发挥嘛!然后呢,桩的规格型号啥的可得搞清楚,别到时候弄错了,那可就闹笑话啦。
试桩的时候,加载的过程得慢慢来,不能一下子就猛加,那可不行,就跟人跑步一样,得慢慢加速,不然容易摔倒。
而且要时刻关注桩的变化,看看有没有啥异常情况,这就像咱身体有点不舒服就得赶紧注意一样。
还有啊,数据的记录那可得仔细了,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
这数据就像是咱的成绩单,错一点都不行,那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呢!要是记录错了,那不就跟考试成绩写错了一样,后果很严重啊。
咱再说说检测的事儿,这检测就好比给桩做体检,得全面细致。
看看桩的强度够不够,有没有裂缝啥的。
这要是没检测好,后面出问题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你说这预应力管桩试桩要求重要不重要?那肯定重要啊!这可是关系
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呢。
要是试桩没做好,那后面的工程能顺利吗?能保证安全吗?咱可不能拿安全开玩笑啊!所以啊,大家都得重视起来,严格按照要求来做,别嫌麻烦,别偷懒。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程像长城一样坚固,让大家都放心!
总之呢,预应力管桩试桩要求就是要认真、仔细、严格,不能有一丝马虎。
这是对工程负责,也是对大家的安全负责。
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得把这事儿当成头等大事来对待!。
管桩试桩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要求因拟建设场地土层分布很不均匀,且桩长较长,没有相邻工程桩基资料和经验,需进行试打桩,本次试验既是承载力试桩,也是工艺试桩。
一、试桩要求:1、试验桩为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直径D=500mm,选用国家标准图《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桩型选用PHC500AB-125-35a,桩顶标高-2.500m,有效桩长35米且进入第6-3层粉砂层中不少于1.5米,桩距2m,试验桩与工程桩质量控制标准应该一致。
2、试桩区域应选在附图一所示范围,以免影响正式桩基的施工。
3、试验应加载至破坏。
二、技术参数:1、各试验桩制作、施工应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相关要求。
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作施工还应满足国家规范《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和国标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的相关要求,如采用锤击,应选择合适的桩锤。
2、要求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检测桩数各3根,试验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关于桩基检测的相关要求。
三、试桩结束后应提供试桩报告,报告应提供以下资料:1、详细描述各试桩点的土层分层情况,绘制地质柱状图,当土层特性与地质报告有出入时,应补充相关试验并提供试验结果。
2、各试验桩实际桩长、桩端持力层情况及施工记录。
3、各试验桩的完整性评价。
4、每根桩的全部试验记录。
5、每根竖向静载荷试验桩的竖向荷载-沉降(Q-S)、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
6、每根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桩的上拔荷载-桩顶上拔量(U-δ曲线)和桩顶上拔量-时间对数(δ- lgt)曲线。
7、每根水平静载试验桩的水平力-时间-作用点位移(H0-t-x0)曲线和水平力-位移梯度(H0-△x0/△H0)关系曲线。
预应力管桩试桩方案

局部磕损
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20cm2,且应修补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且应修补
内外表面露筋
不允许
表面裂缝
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
(3)吊桩的设备机具需安全可靠,索具、夹具须经计算有足够的强度。吊桩用钢丝绳索具长度应一致。
5.4.
根据规范要求,如果设计桩长大于单节桩长的话,则需进行接桩,根据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反映,本工程桩长22~26m,故每根桩需要采用电焊工艺焊接接桩,确保焊接质量。
管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联接。焊接前先确认管节是否合格,端板是否合格平整,端板坡口上的浮锈及污物用钢丝刷清理干净
5.2.2.预制管桩的堆放与验收
管桩在运输过程中支点应满足两支点法的位置(支点距离桩端0.21L处),并垫以契形木防止滚动,严禁层与层之间垫木与桩端的距离不等而造成错位。
预制管桩从管桩厂运输过来卸至现场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压桩的情况和有利于放大镜的原则进行堆放。堆放现场地要求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用枕木作支点,按两点支法支垫,且各支点应在同一水平面,本工程管桩最高堆放层数三层,根据用桩计划,先用的桩应放上面,避免翻动桩堆。
4.4.施工安排简述
现试桩区位于拟建生物反应沉淀池四周,该池长约700M、宽约300M,目前场内无临时施工道路,管桩无法直接运至施打点,我们计划分几步走,第一步:前期管理人员及挖机先进场,在测量的同时安排挖机沿生物反应沉淀池四周平整出宽约10M的施工带,如遇坑洼处,用道渣置换,为桩机行走作好准备。第二步:安排桩机进场拼装调试,同时开始安排送管桩至工地,因为场内无道路,所以由两台挖机共同把部分管桩先运至各试桩点备料,确保开始施工后桩机不停工等料。另外我们考虑在场地内以最经济的方式酌情铺设临时便道,缩短挖机运桩距离。第三步:试桩组与组之间距离太远,整个场地处理不现实且不经济,故开始施工后需两台挖机各配合一台桩机运桩及移位,直至全部工程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要求
因拟建设场地土层分布很不均匀,且桩长较长,没有相邻工程桩基资料和经验,需进行试打桩,本次试验既是承载力试桩,也是工艺试桩。
一、试桩要求:
1、试验桩为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直径
D=500mm,选用国家标准图《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10G409),桩型选用PHC500AB-125-35a,桩顶标
高-2.500m,有效桩长35米且进入第6-3层粉砂层中
不少于1.5米,桩距2m,试验桩与工程桩质量控制
标准应该一致。
2、试桩区域应选在附图一所示范围,以免影响正式桩
基的施工。
3、试验应加载至破坏。
二、技术参数:
1、各试验桩制作、施工应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2-2002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的相关要求。
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作施工还应满足
国家规范《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
和国标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的相关要
求,如采用锤击,应选择合适的桩锤。
2、要求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检测桩数各3根,试验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关于桩基检测的相关要求。
三、试桩结束后应提供试桩报告,报告应提供以下资料:
1、详细描述各试桩点的土层分层情况,绘制地质柱状图,
当土层特性与地质报告有出入时,应补充相关试验并提供试验结果。
2、各试验桩实际桩长、桩端持力层情况及施工记录。
3、各试验桩的完整性评价。
4、每根桩的全部试验记录。
5、每根竖向静载荷试验桩的竖向荷载-沉降(Q-S)、沉降-
时间对数(S-lgt)曲线。
6、每根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桩的上拔荷载-桩顶上拔量(U-
δ曲线)和桩顶上拔量-时间对数(δ- lgt)曲线。
7、每根水平静载试验桩的水平力-时间-作用点位移
(H0-t-x0)曲线和水平力-位移梯度(H0-△x0/△H0)关系曲线。
8、对数据结果的分析报告。
9、给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单桩竖向抗
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单桩水平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10、每种桩的单桩制作费用、施工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
11、确定桩的施工工艺,提出施工建议和注意事项,确定遇
到孤石时的处理方案,建议选择合适的打桩设备、打桩方法及施工顺序,建议压桩速度和压桩力,选择桩端持力层。
12、按国家和地方规定,试桩单位应提供的其他资料。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及检测要求
根据详勘报告,对一些荷载不是很大的建构筑物,采用预应力管桩不经济的情况下拟采用深层搅拌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要求,须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承载力、变形模量、施工工艺等。
一、复合地基参数:
1、本工程水泥土搅拌法为深层搅拌法(湿法),桩径
D=500mm,间距1米,加固深度为20米,主要加固
土为3-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桩根数不小于9根,复
合地基施工质量与工程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应该一致。
2、试桩区域应选在附图一所示范围,以免影响正式桩
基的施工。
二、试验结束后应提供试验报告,报告应提供以下资料:
1、确定合适的固化剂、外掺剂及其掺量、施工工艺,为
设计提供强度参数fcu,即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
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2、分别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承载力载荷试验根数不少于3根。
3、加固土层的压缩模量。
4、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并应坚持全程的施工监理,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应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节的要求。
20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