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基本概念、参数体系及模型建立

合集下载

MINITAB使用教程

MINITAB使用教程
要点一
可靠性分析方法
要点二
应用实例
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
以某型导弹武器系统为例,采用FMEA方法对系统进行可 靠性分析,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提出相应的改 进措施,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
MINITAB使用教程
contents
目录
• MINITAB软件介绍 • 数据输入与基本操作 • 图形绘制与可视化分析 •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 回归分析与应用 •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分析
01
MINITAB软件介绍
软件背景及功能
背景
MINITAB是一款广泛应用于质量管 理、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软件, 由Minitab公司开发并持续更新。
图形编辑与美化技巧
01
调整坐标轴范围
通过MINITAB的图形编辑功能,可以调整坐标轴的范围,以便更好地
展示数据。例如,可以缩小或放大坐标轴范围,或者将坐标轴原点移动
到特定位置。
02
添加标题和标签
为了使图形更具可读性和解释性,可以在MINITAB中添加标题、轴标
签和数据标签。例如,可以为图形添加主标题和副标题,为坐标轴添加
方差分析原理及步骤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比较不同 组间的差异,判断因素对结果是否有
显著影响。
方差分析的步骤
提出假设
构建方差分析表 进行F检验
作出决策
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实例演示
单因素方差分析实例
演示如何使用MINITAB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包括数据输入、操作步骤、结果解读等。通过实例说明单因素方差 分析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可靠性基本概念、参数体系及模型建立

可靠性基本概念、参数体系及模型建立

可靠性基本概念
寿命剖面与任务剖面
寿命剖面: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 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
关键因素:事件、事件顺序、持续时间、环境和工作方式 包含一个或多个任务剖面,分为后勤和使用两个阶段 产品指标论证时就应提出
任务剖面:产品在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 时序描述
20
可靠性模型建立
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正确区分系统原理图、功能框图、功能流程图和可靠性框图 正确建立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基本可靠性模型:估计产品及其组成单元可能发生的故障引起的维修及保障 要求,全串联模型 任务可靠性模型:估计产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描述完 成任务过程中产品各单元的预定作用并度量工作有效性
可靠性建模方法
可靠性框图、网络可靠性模型 故障树模型、事件树模型 马尔科夫模型、Petri网模型、GO图模型 19
可靠性模型建立
可靠性框图模型
定义:为预计或估算产品的可靠性而建立的可靠性方框图和数学 模型 组成:代表产品或功能的方框、逻辑关系和连线、节点组成
节点:分为输入节点、输出节点和中间节点 输入节点:系统功能流程的起点 输出节点:系统功能流程的终点 连线:有向、无向,反映系统功能流程的方向,无向意即双向
n
RS = e
−λt
(1 +
RD λ t )
28
可靠性模型建立
典型可靠性模型
桥联系统:可靠性模型逻辑描述中出现了电路中桥式结构逻辑关 系,其数学模型较为复杂,不能建立通用的表达式 网络模型:从抽象的角度看,网络就是一个图,由一些节点及连 接节点的弧组成,应用图论理论进行分析
29
可靠性模型建立

可靠性与系统可靠性讲解

可靠性与系统可靠性讲解
上海某公司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上海某公司生产的黑白电视机19781978年平均年平均失效间隔工作时为失效间隔工作时为500h500h开箱不良率为开箱不良率为236236一个月的早期返修率为一个月的早期返修率为208208一年平均返修率一年平均返修率为为86928692安全性差安全性差事故屡有发生事故屡有发生经济效益也经济效益也非常低非常低每台成本每台成本3513535135元元每台平均亏损每台平均亏损34923492元元年产量年产量268268万台总亏损就达936936万元靠性以后的靠性以后的55年内年内从设计制造试验认定管理各从设计制造试验认定管理各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终于使电视机的可靠性终于使电视机的可靠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平均失效间隔工作时间达平均失效间隔工作时间达到到5000h5000h以上
五、可靠性指标的体系
一般地说,一个产品的可靠性可由多种 指标形式表示。因为可靠性是个综合特性, 它综合表现了产品的耐久性、无故障性、维 修性、可用性和经济性,可分别用各种定量 指标表示,形成一个指标体系。具体一个产 品采用什么样的指标要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 和使用特点而定
第四节 可靠性与质量管理
可靠性是时间的质量
(3)可靠性管理。可靠性管理是对可靠性工作 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的各项技术 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的可 靠性指标的一种方法。
2.可靠性专业技术
(1)可靠性设计。 这项工作包括:建立 可靠性模型,对产品进行可靠性预计和分 配,进行故障或失效机理分析,在此基础 上进行可靠性设计。
低估其产品缺点的软体公司;就像除 了Sun以外,大家都知道Solaris 2.4是 有史以来瑕疵最多的Unix,而同样不 完善的2.2 Linux Kernel不是也曾宣 称会提供企业所需的一切吗?

2024版Minitab17教程

2024版Minitab17教程

Minitab17教程•Minitab17软件简介•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基本统计分析功能介绍•图形绘制技巧及解读方法•实验设计与优化策略•质量控制图绘制与解读•可靠性分析与生存模型建立目录CONTENTS01Minitab17软件简介软件背景与特点背景Minitab是一款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软件,Minitab17是其较新的版本,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特点Minitab17具有直观易用的界面、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灵活的数据可视化选项以及与其他软件的良好兼容性。

010203下载Minitab17安装程序;双击安装程序,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安装步骤选择安装路径和组件;完成安装。

启动步骤01双击桌面上的Minitab17图标;02等待软件启动;03进入软件界面,开始使用。

Minitab17的用户界面简洁直观,包括菜单栏、工具栏、项目栏、数据窗口和图形窗口等部分。

用户界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界面和功能。

自定义区域用于输入、编辑和管理数据;数据管理区域提供了多种统计方法和工具,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区域支持多种图形类型,如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用于数据可视化;图形展示区域0201030405用户界面及功能区域适用范围医疗领域金融领域教育领域制造业案例分析Minitab17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的数据分析和质量管理,如制造业、医疗、金融、教育等。

它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市场研究等工作。

以下是几个使用Minitab17进行数据分析的案例利用Minitab17进行过程能力分析,评估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运用Minitab17进行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借助Minitab17进行风险评估和信用评分模型的开发;使用Minitab17进行学生成绩分析,探索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

适用范围与案例分析02数据导入与预处理数据来源及格式要求数据来源Minitab支持从多种来源导入数据,包括Excel、CSV、TXT等格式的文件,以及数据库等。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优秀课件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优秀课件

节点上不能使用。
89%
没有耗损期; 设备不需要定时维修;
归为E型。
F. 故障率后来不变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
1.1 可靠性
2. 典型的浴盆曲线
1.11.4.1.故2可障靠寿性命模分型布的规建律立及与维分修析策略
故障率 λ(t)
*
“容许的故障率 *”界限,控制实际的故障率不超过此范
围: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停机时间,降低故障率。
(6)平均非计划拆卸间隔时间 MTBUR (Mean Time Between Unscheduled Removals)
与支援资源有关的一种可靠性参数。其基本度量方法为:在规定的条件 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累积的总设备飞行时间除以同一时间内设备的非计划 拆卸次数。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
1.1 可靠性
1.1.1 可靠性概念与指标
如在第一次工作时间后出现故障,经修复后第二次工作时间后出现故 障,第i次工作后出现故障,则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
MTBF
n
ti
i 1 n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
1.1 可靠性
1.1.1 可靠性概念与指标
用时间计量的指标
(3)故障前工作时间 MTT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 是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工作时间,可
从可靠性角度出发为设计方案等的决策提供依据 定量地预计或评价装备的可靠性发现其薄弱环节 它是进行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的基础。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
1.1 可靠性
1.1.12.可1.3靠可性靠模性型预的计建与立分与配分析
1. 可靠性预计、分配的目的及相互关系
可靠性预计
根据组成系统的元件、组件、分系统的可靠性来推测系统的可靠性。是一 个从小到大,从下到上的综合过程。

结构可靠性设计基础教案_第1章_概述

结构可靠性设计基础教案_第1章_概述

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
求。 •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
定的时间(设计使用年限)内,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
正常施工、正常使用维护),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 构可靠度。 必须指出:结构可靠度与使用年限长短有关,结构可靠 性设计标准所指的结构可靠度或结构失效概率,是对结构的 设计使用年限而言的,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使用年限 后,结构失效概率可能较设计预期值增大。
1. 1 引言
1. 工程结构的定义
• 工程结构在相当长的使用期内,需要安全地承受各 种使用荷载,经受气象作用,以及波浪、地震等自 然作用。它们的安全与否,不但影响工农业生产, 而且还关系到人身安危。 • 对结构的要求:结构及其构件具备在各种外加作用 下防止破坏倒塌、保护人员财产不受损失的能力。
• 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作为一个划时 代的文化特征,将流传后世,对安全、适用、美观、 耐久等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
1. 1 引言
3.结构设计计算的两个方面
KS ≤R 以受弯构件为例,其一般表达式为 M≤Mp/K 式中: Mp—— 截面破坏时的抵抗弯矩 K —— 构件承载力安全系数 M —— 标准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弯矩。
1. 1 引言
3.结构设计计算的两个方面
工程实测 实践经验 可靠性 结构设计 统计数据 经济性 数学理论 实验数据 专家系统
1. 3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术语
1.3 结构可靠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术语
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靠度 设计使用年限与设计基准期 结构的功能要求 设计状况 作用和作用效应 结构抗力 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方程
1.3 结构可靠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术语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为了深入探讨可靠性分析的概念、方法、工具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篇文章将涵盖以下内容:1. 可靠性分析的概念与定义2. 可靠性分析方法与技术3. 可靠性工具介绍4. 可靠性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一、可靠性分析的概念与定义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也就是它所需的期望寿命。

可靠性在各个行业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工程领域。

可靠性评估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产品或系统的寿命、显示设备或机器的失效率、并提供解决方案以预测或减少可能的错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可靠性分析包括对产品或系统进行完整的风险管理、锅炉检查、测试等任务的详细过程。

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确定系统或产品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二是识别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路径。

二、可靠性分析方法与技术可靠性分析方法和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种:故障树分析(FT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以及可靠性基准测试(RBT)。

1.故障树分析( FTA)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定量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评估高风险系统中的错误。

FTA是一种通过绘制故障树来描述命令或事件的发生原因的过程,由顶部称为“灾难”或“失效”开始,并且受到多个事件或机会事件的影响,被列为动态自然树的底部。

在这个过程中,较小的果子都会被大的因素切成各种各样的因素,并用逐步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与统计,最终对某些尾注勾销正确的集合开启相应的调查。

2.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分析各个部分出现潜在问题的技术。

作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工具,FMEA确保了可靠性分析中固有的资源并使得从当时管理失误的标准措施中搜寻、排除和共同做出困难决策成为可能。

FMEA经常用于确定可能导致产品或系统失效的关键性能,以及为优化设计和生产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在进行FMEA之前,必须将故障类型找出来,建立一个失败模式循环并推理其可能的结果。

所有危险或不良后果都被描绘成已知的无法避免的东西,并被分配到AIAG手册?快速解决方案文件中的风险值中。

军工产品的可靠性等六性的策划与设计

军工产品的可靠性等六性的策划与设计

可靠性大纲
方案设计审查意见
可靠性设计报告
可靠性设计报告评审(与初样机设计审查同时进行)(204)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401) 正样机研制
初样机设计审查意见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大纲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报告
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
可靠性鉴定试验(404)
设计定型 可靠性分析评价(406) 可靠性设计定型评审(与设计定型审查同时进行)(204)
确定“六性”要求
• “六性”要求包括定量要求和定性要求。 • 依据研制总要求、研制合同或相关文件。 • 依据GJB 1909A-2009《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 等对项目“六性”的定量与定性要求进行补充。
可靠性要求
• 定量要求:通常包括基本可靠性要求和任务可靠性要求。
– 基本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工作 的能力。常见参数如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不可修复产品)、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可修复产品)等。 – 任务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常 见参数如平均严重故障间隔时间(MTBCF)、任务可靠度(R(t)) 等。
“六性”工作框图
项目策划 项目 策划 阶段 输出 质量保证大纲 技术设计 输出 技术设计报告 设计定型 输出 设计定型文件 六性策划 输出 六性大纲 六性设计 输出 六性设计报告 六性评估 输出 六性评估报告 19个附件之一
项目 设计 阶段
设计 定型 阶段
依据GJB 1362A-2007《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2 “六性”策划
“六性”策划
• 依据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7.1“产品实现的策划”:“组织应确定产品可靠性、维 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建模方法
可靠性框图、网络可靠性模型 故障树模型、事件树模型 马尔科夫模型、Petri网模型、GO图模型 19
可靠性模型建立
可靠性框图模型
定义:为预计或估算产品的可靠性而建立的可靠性方框图和数学 模型 组成:代表产品或功能的方框、逻辑关系和连线、节点组成
节点:分为输入节点、输出节点和中间节点 输入节点:系统功能流程的起点 输出节点:系统功能流程的终点 连线:有向、无向,反映系统功能流程的方向,无向意即双向
一般根据产品规定性能参数和允许极限来来确定结构随时间变化 与使用环境、任务要求密切相关
任务
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非计划的维修及保障要求 多任务、多功能系统:明确分析的任务是什么,对任务完成来说涉及系统哪 些功能,哪些功能是必要的
24
可靠性模型建立
典型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模型分类
非贮备模型:串联模型 工作贮备模型:并联模型、表决模型、桥联模型 非工作贮备模型:旁联模型
串联系统可靠度表达式
RS = ∏ Ri
i =1 m
并联系统可靠度表达式
R P = 1 − ∏ (1 − Ri )
i =1
m
串并联系统可靠度表达式 R PS
= 1 − ∏ (1 − ∏ Rij )
j =1 i =1
n m
m
n
并串联系统可靠度表达式
RSP = ∏ [1 − ∏ (1 − Rij )]
j =1 i =1
规定条件:环境条件,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规定的产品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故障及其分类
故障:产品或者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 故障分类:偶然故障,渐变故障;致命故障,非致命故障;独立故障,从属 故障;间歇故障,永久故障 比较:故障-失效;渐变故障-漂移故障 4
TBF TBF +TTR
定义:使用可靠性参数和合同可靠性参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eg:如上篇 阶段性 含义:可靠性指标随着产品研制阶段的推进而增加 eg.:目标值转换为规定值,是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可靠性设计依据,明确了可 靠性目标;门限值转换为最低可接受值,是研制阶段必须达到的考核验证目标, 17 是转阶段判据之一,是必须满足的可靠性门槛条件
虚单元:把一些相互独立的单元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虚拟单元, 达到简化可靠性框图模型的目的。
充要条件:虚单元内外相互统计独立,虚单元内所有单元之间的关系不能仅 用串联、并联及桥联模型描述;仅能有一个逻辑入口和出口
不含桥联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划分虚单元之后是一个简单的串、 并联组合模型 含桥联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划分虚单元之后是一个串、并联和 桥联的组合模型,即网络模型
( 1 故障密度函数 F ( t ) = rNt ) = ∫ N 1 dr ( t ) f (t ) = 令
t 0 0 0
dr ( t ) dt dt
N 0 t dt 则有 F ( t ) = ∫ f ( t )dt
0
可靠度函数与累积故障分布函数的性质
R (t )
取值范围 单调性 对偶性 [0,1] 非增函数
n
RS = e
−λt
(1 +
RD λ t )
28
可靠性模型建立
典型可靠性模型
桥联系统:可靠性模型逻辑描述中出现了电路中桥式结构逻辑关 系,其数学模型较为复杂,不能建立通用的表达式 网络模型:从抽象的角度看,网络就是一个图,由一些节点及连 接节点的弧组成,应用图论理论进行分析
29
可靠性模型建立
不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
f (t ) = − dR ( t ) dt
由于
所以
λ ( t ) dt = −
t
−dR ( t ) R (t )
t o
∫ λ ( t )dt = − ln R ( t )
0
t
R (t ) = e
− λ ( t )d ( t )

0
9
可靠性基本概念
产品的寿命特征
可靠寿命 使用寿命 首次翻修期限(首翻期) 翻修间隔期限 总寿命 贮存期限
T 常见:任务可靠度、BCF 、 PMC
12
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分类:从反映目标角度
战备完好性参数 定义:军事单位接到命令时,实施作战计划的能力 常见: TBF
TBM TMFHBF
任务成功性参数 定义:在给定初始可用性下,在规定任务面内任意时刻工作和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
P 常见: MC TBCF
20
可靠性模型建立
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正确区分系统原理图、功能框图、功能流程图和可靠性框图 正确建立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基本可靠性模型:估计产品及其组成单元可能发生的故障引起的维修及保障 要求,全串联模型 任务可靠性模型:估计产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描述完 成任务过程中产品各单元的预定作用并度量工作有效性
包含:工作状态、维修方案、工作时间与顺序、环境时间与顺序、任务成功 或致命故障定义 产品指标论证时就应提出 5
可靠性基本概念
可靠度函数、累积故障分布函数及故障密度函数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概率 可靠度函数
时间函数: R ( t ) = P (ξ > t ) 定义:R ( t )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与故障率
平均维修间隔时间与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使用参数=K × (TBF ) TBF / TBR = K
α
K 环境系数,α 复杂性系数
平均拆卸间隔时间与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6
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指标特点
综合性 含义:某些可靠性参数是其他可靠性、维修性参数的综合表示 eg.: Ai = 相关性
维修人力费用参数 定义:需要维修人力的频度和多少 常见: TBF
TBM TMFHBF TTR
13
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分类:从反映目标角度
保障资源费用参数 定义:对备件、维修工具、维修设备的要求 常见: TBR
14
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分类:使用参数、合同参数
使用参数 含义:系统及其保障因素在计划的使用和保障环境中的可靠性要求,从最终 用户的角度评价产品可靠性水平,采用使用可靠性值 常见: MFHBF MCSP 合同参数 定义:合同中使用的易于考核度量的可靠性要求,从产品制造方的角度评价 产品可靠性水平,采用固有可靠性值 常见: MTBF MTBCF
21
可靠性模型建立
系统功能分析
功能分解与分类
得到系统功能层次结构,分析功能接口是建立可靠性模型的重要一步;对系 统功能进行整理,理清基本功能和必要功能,为后工作奠定基础
功能框图与功能流程图
描述较低层次功能间接口与关联关系 功能框图:在对系统各层次功能进行静态分组的基础上,描述系统功能和子 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的数据流程和系统内部接口 功能流程图:表明所有功能间的顺序关系,动态时序相关性
F (t )
[0,1] 非减函数
1 − F (t )
1 − R (t )
7
可靠性基本概念
故障率与浴盆曲线
故障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发生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 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λ 表示: ( t ) = N ( t ) dt S ∆r ( t ) λ (t ) = 工程计算: N ( t ) ∆t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可靠性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可靠性参数体系 第三部分:可靠性模型建立
1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可靠性基本概念
2
可靠性基本概念
现代质量观念与设计思想转变
现代质量观念:质量包含性能特性、专门特性、经济性、时间性、 适应性
专门特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
设计思想转变:从追求性能特性,到兼顾专门特性,在有限资 源约束下进行性能特性与专门特性的优化平衡
30
26
可靠性模型建立
典型可靠性模型
表决系统:n 个单元及一个表决器组成的表决系统,当表决器 正常时,正常的单元数不小于 r ,系统就不会故障,这样的系统 称为表决系统,是工作贮备模型的一种形式。
Rs ( t ) = Rm ∑ C R ( t ) (1 − R ( t ) )
i=r i n i
1 2 3
可靠性基本概念
寿命剖面与任务剖面
寿命剖面: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 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
关键因素:事件、事件顺序、持续时间、环境和工作方式 包含一个或多个任务剖面,分为后勤和使用两个阶段 产品指标论证时就应提出
任务剖面:产品在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 时序描述
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可靠性模型建立
18
可靠性模型建立
概述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单元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 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各种特性可以采用多种模型加以描述
原理图:反映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物理上的连接与组成关系 功能框图及功能流程图:反映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功能关系 可靠性模型:反映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故障逻辑关系
优化平衡核心:效能、寿命周期费用两个概念权衡 E = A • D • C 效能:可用性、可信性、固有能力的综合反应 寿命周期费用:获取并维持系统运营所花费的总费用 三个延伸:性能向效能延伸,采购费用向寿命周期费用延伸,权衡对象延伸 3
可靠性基本概念
可靠性及故障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0
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可靠性参数体系
11
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分类:从完成规定功能和减少用户费用角度
基本可靠性参数 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含义: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费用和后勤保障资源的要求 要点:统计所有寿命单位和所有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