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生菜主要病害的防治

生菜主要病害的防治

灌溉不当
病虫害防治不当
过度灌溉可能导致土壤湿度过高,从而增 加某些病害的发生概率。
如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能会导致病害的扩散和加重。
品种抗性因素
品种抗病性差
有些品种天生对某些病害的抗性较差,容易受到侵袭。
品种退化
某些品种经过多年种植后,可能发生退化,抗病能力下降。
04
生菜病害防治技术
VS
增强土壤生态
通过施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等,改善土壤 生态环境,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 ,抑制病原菌繁殖。
பைடு நூலகம் 物理防治
种子消毒
用温水浸种或用紫外线照 射种子,杀灭病原菌,减 少病害发生。
高温闷棚
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温 室大棚进行高温闷棚,可 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和害虫。
物理阻隔
采用防虫网、遮阳网等物 理阻隔措施,防止害虫和 病原菌的传播。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 斑点,边缘伴有黄色或绿色的晕圈,有时叶 片会呈水渍状。严重时,叶片会逐渐枯萎, 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注意植株的通风和光 照,避免过度浇水。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 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案例二:生菜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提高农民防治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技术培训和讲座,向农民传 授生菜病害防治技术和绿色防控
方法。
提供咨询服务
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热线,解答 农民在生菜病害防治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生菜病害防治 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民的防治能
力和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生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发侵 入 , 以发生 为害重 。另外 , 菜连作 地发病 重 。 隔 7 8 所 蔬 ~ d喷施 1 , 次 连续2次 , 到调 节植 株体 内氮 糖 起
维普资讯
I 舭枇龇 l
28 蔬 菜 0. 04
生菜常 见病害 的发生 与 防治 技术
顾 业 梁 马 建 列
( 南科技 大学 生命 科 学与工 程学 院 四川绵 阳 6 1 0 ) 西 2 2 0
生 菜 又 名 叶用 莴 苣 , 属菊 科 、 状 花亚 科 、 苣 2_ 腐 烂 病 舌 莴 2
斑, 病斑 较周 围健 康 组织 薄 , 多数 在病 斑 叶背 面仍 可 植 4 5片真 叶的壮 苗 , 样可增强 植 株抗病性 。合 理 ~ 这
见 白色 霜状 霉层 。
1 - 腐 烂 病 2
密植 以利通 风 . 株行距 一般在 1 ~ 0 m见 方为 宜 。 6 2c 雨
天应 注 意排 水 .晴天应 3 d浇水 7 d灌水 以保持 土 壤
爱。 田间生长周 期较 短 , 定植 后 4 ~ 0 0 7 d即可 采收 。 现 未 充 分腐 熟 的有 机肥 上 的菌 丝体 或菌 核 。由细 菌 的 在种植 面 积逐 年扩 大 ,但在 栽 培 中一些 常 见病 害 在 欧 氏杆 菌 引起 的生菜 腐烂 病 ,主 要发 病 条件 为植 株 生菜 上也 容 易发生 , 如霜霉 病 、 灰霉 病 、 叶斑病 、 烂 生长 差 , 势低 洼 , 理 粗 放 , 害严 重 及 植株 易形 腐 地 管 虫 病( 由丝 核 菌或 欧 氏杆 菌 引 起 ) 病 毒 病 等 , 中又 成 伤 口时发 病 。病源 菌在 田间枯 枝落叶 、 及 其 杂草 及土壤 以霜 霉病 和腐 烂病 发 生最 重 , 因此 , 菜栽 培 生产 中 中大 量存 在 ,能 否侵 入 和发 病 主要看 植 株是 否 有 伤 生 应 以防治霜霉 病和腐烂 病 为重点 。

生菜病害有哪些?生菜常见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方法

生菜病害有哪些?生菜常见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方法

生菜病害有哪些?生菜常见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方法【常见问题】生菜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专家解答】生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是生食蔬菜的首选,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较高的种植价值。

但是,在生菜的种植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常见的有软腐病、病毒病、灰霉病、茎腐病和炭疽病等,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需及时防治。

现将生菜常见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生菜软腐病主要特征:一般多从植株茎基部伤口处开始发病,初呈浸润半透明状,后病部扩大成不规则灰褐色湿腐状,其上渗出粘质鼻涕状菌脓,并散发出恶臭味。

病部沿基部向上迅速扩展,致整个菜球腐烂,有时病害也可从外叶叶缘和叶球顶部开始腐烂。

防治方法:(1)常发软腐病区或田块应选用抗病良种;(2)实行轮作或与葱蒜间套种,避免与同科或瓜茄地连作;(3)抓好田园清洁,翻耕晒土,整治排灌系统,高畦深沟栽培,实行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切忌漫灌串灌;(4)及时施药防虫控病。

注意防地下害虫(50%辛硫磷1 000倍液淋施),从包心期开始加强巡查,发现病株随即拔除并妥善处理,喷淋药封锁发病中心。

药剂可选用“丰灵”300~500倍液,或氯霉素、链霉素、新植霉素各500倍液,2~3次,隔10~15天1次,喷匀淋足。

淋喷77%可杀得也有一定效果。

还可试用70%喹菌酮可湿粉1 000~1 500倍液喷施或淋施。

二、生菜病毒病主要特征:全株发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前期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

苗期发病多在4片真叶期,叶片出现浓淡不均的花叶斑驳状,叶片皱缩歪扭,有时出现明脉,严重时还可出现不规则灰褐色坏死斑。

成株发病,叶片皱缩,叶面泡状突起很不平整,植株生长受抑,明显矮缩,严重时叶脉变褐或出现褐色坏死斑。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耐热品种一般散叶型品种较结球品种抗病。

嬉前,皇帝、太湖366、红生菜、甜脉菜、鸡冠生菜等品种较抗病毒病;(2)防治蚜虫蚜虫是主要的传毒媒介,消灭蚜虫可减轻病情;(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布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净5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液,或20%病毒宁500倍液,或抗病毒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药剂喷雾。

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广天地视频]

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广天地视频]

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广天地视频]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广天地视频]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广天地视频]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农广天地]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20131120)蔬菜菌核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均有发生。

由于多年连作,土壤中病原菌逐年积累,菌核病发生普遍,为害日趋严重,蔬菜菌核病现已成为保护地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在老菜区发病率常达50%以上,另外在阴雨日数多的年份极易造成大流行,有时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成为继灰霉病之后,保护地中又一低温高湿病害。

在蔬菜菌核病普遍发生的同时,由于农民朋友不了解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盲目用药,投入成本高,但防效甚微,对该病害的防治成为了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片将从菌核病的病原、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这几个方面向广大观众朋友们做出介绍。

蔬菜菌核病病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保护地蔬菜连年重茬种植,病菌逐年累积,为害也逐年加重,给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发病症状蔬菜菌核病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发生严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茎蔓和果实,并引起植株枯死,果实腐烂。

茎秆发病多发生在主茎中、下部,初发病时病斑呈浅褐色水浸状,后渐变为白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毛状菌丝,最后茎秆内髓部受破坏腐烂而中空,并产生白色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

果实受害多集中在果实顶端,果实腐烂,表面长出棉絮状菌丝体,之后形成不规则的鼠粪状菌核。

2 为害特点菌核病在各类蔬菜上症状表现不一样。

2.1 茄果类茎、叶、果实等均可发病。

叶发病一般多从叶缘侵入,病斑初呈水渍状,后变灰褐色,高湿时长出稀疏的白霉,病斑扩展快,叶易腐烂。

茎部发病多从叶柄基部侵入,向两端蔓延并环绕茎,病斑边缘水渍状,呈灰白色凹陷,有时可见不明显的灰褐色环状纹,高湿时着生絮状白霉,后期茎表皮破裂,最后植株病部以上枯死,被害茎部表面菌丝集结,形成初期白色、成熟后转黑色的不规则的菌核。

保护地油菜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

保护地油菜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

保护地油菜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菌核病亦称霉蔸、白秆、烂秆,是保护地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已成为保护地油菜优质高效生产中的严重障碍。

其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浸种先挑选出混在菜种内的大粒菌核,再用30%的氯化钠(食盐)或硫酸铵水溶液选种:将菜种投入,经搅拌后反复捞出浮在溶液面上的病瘪粒和菌核,然后将沉下去的种子用清水洗净晾干待播。

2.轮作菌核成熟后大部分从植株内遗落在土壤里,翌年萌发成为初次侵染源,在油菜植株内繁殖蔓延为害。

对发病中等以上的田块实行倒茬轮作,可减少病源,有效控制菌核病的发生。

3.深耕保护地油菜播种前深翻土层,可将菌核埋入土层深处,使之萌发的子囊盘无法长出土壤表面。

配合进行多次浅中耕并进行培土,既可切断子囊盘的生长途径减少病源,又可通过培土壅蔸防止油菜倒伏。

4.合理施肥基肥多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

基肥占总肥量的50%左右,每667平方米(1亩)施纯氮15公斤。

苗期追施速效氮肥,并配施适量的磷钾肥。

现蕾至花期酌情追施氮磷肥,可根外喷施1%尿素加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生长期补硼1~2次,可防止花而不实。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减少菌核病发病率30%左右。

5.控水浇水要及时、合理,少浇无用水,既省工又降低成本,还可减少病菌发病条件。

温度过大时应及时通风排湿。

6.清园当保护地油菜现蕾开花时,要及时清除基部的脚叶、枯黄老叶、病叶和无效分枝,并清离田地,既可杜绝病菌传播,又利于通风透光,改善植株的生态环境,增强抗病能力。

以上技术措施对保护地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理想,且无药物污染,适合保护地油菜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

另外,还可选用一些新型生物药剂和植物型土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如何防治生菜的病虫害

如何防治生菜的病虫害
杀虫剂
如吡虫啉、辛硫磷等,可防治蚜虫、蓟马等 害虫。
化学防治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安全间隔期
在采收前一段时间内避免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安全。
注意交叉使用农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应交叉使用不同种类农药,以降低病 虫害的抗药性。
注意环境影响
化学防治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 环境造成污染。
增加成本
防治病虫害需要投入人力 、物力和财力,增加生产 成本。
02
防治生菜病虫害的方法
Chapter
农业防治方法
01
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不同季节和气候 条件,选用适合的抗 病品种,提高生菜的 抗病能力。
02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采用与其 他蔬菜轮作的方式, 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 繁殖。
03
精耕细作
保持田园清洁,及时 清除病叶、病株和杂 草,减少病源的传播 。
如何防治生菜的病虫害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了解生菜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 防治生菜病虫害的方法 • 生菜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 • 生菜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 • 生菜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 • 生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01
了解生菜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Chapter
病害类型与特点
生菜叶片出现水浸状软腐,湿度 大时闻之有恶臭味。
叶片出现黄色或浅绿色条纹,或 叶脉颜色变淡,叶片皱缩不平。
霜霉病 软腐病 菌核病 病毒病
生菜叶片出现黄绿色水浸状斑点 ,后扩大为多角形黄褐色斑,湿 度大时叶背出现霜状霉层。
茎基部先出现水浸状斑,后变为 灰白色,在湿度大时出现菌核。
虫害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蚜虫

生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生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生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病虫害防治】生菜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专家解答】1、软腐病生菜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病株腐烂并有臭味,防软腐病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

2、霜霉病生菜霜霉病为真菌病害,在生菜生长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受害最为严重,一般主要危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有时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

防治上一要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适度增加中耕次数,降低田间湿度;适时浇水追肥。

二要及早用药。

以预防为主,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集中烧毁,同时喷施金雷、72.2%普力克液剂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3、菌核病菌核病是保护地生菜十分重要的真菌性病害,老菜区发生普遍,本病主要为害茎基部,最初病部为黄褐色水浸状,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发病,使其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引起烂帮和烂叶,最后植株萎焉死亡。

保护地内湿度偏高时,病部产生浓密絮状菌丝团,后期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可运用栽培措施防病:(1)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落叶,并进行50-60厘米深翻,将病菌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

(2)还可覆盖阻隔紫外线透过的地膜,使菌核不能萌发,或阻隔子囊孢子飘逸飞散,减少初侵染源。

土壤处理。

即春茬结束将病残落叶清理干净,每公顷菌源撒施生石灰400-500千克和碎稻草或小麦秸杆400-500千克,然后翻地、做梗、浇水,最后盖严地膜,关闭棚室闷7-15天,使土壤温度长时间达60℃以上,杀死有害病菌。

(3)药剂防治。

定植前在苗床可喷洒40%嘧霉胺悬浮剂(施加乐)1500-2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为防止药害忌用菌核净。

4、虫害防治蚜虫防治。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黄板诱杀。

【本人结语】软腐病、霜霉病、菌核病、蚜虫等是生菜常见的病虫害,上文本人为您介绍了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想了解更多生菜相关资料如《生菜如何种植?》《生菜播种时间及播种方法》等,那就关注我们网站的种植技术和植物病虫害频道吧。

高海拔冷凉地区露地生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高海拔冷凉地区露地生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高海拔冷凉地区露地生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程延梅;宋继昌【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8(000)019【总页数】3页(P6-8)【作者】程延梅;宋继昌【作者单位】青海海东工业园区互助绿色产业园管委会,互助,810599;青海海东工业园区互助绿色产业园管委会【正文语种】中文导读:青海东部高海拔冷凉地区露地生菜栽培中,部分生产者对生菜主要病害识别不清,导致病害防治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露地生菜的产量与品质,制约了露地蔬菜生产的稳定发展。

介绍了生菜5种主要病害的典型症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便于生产者参考。

生菜灰霉病青海东部农业区位于北纬35°~38°,东经100°~103°。

互助县海拔2 500~3 000 m的冷凉地区四季不明显,冬春季漫长寒冷,夏秋季短暂冷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为害轻;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高原空气、水和土壤无污染[1]。

该生态区夏季栽培的露地生菜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深受消费者青睐,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产品以外销为主,经济效益较好。

但近年来,部分生产者因对生菜主要病害识别不清,导致病害防治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露地生菜的产量与品质,制约了露地蔬菜生产的稳定发展。

现将生菜主要病害的识别方法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生菜灰霉病(Lettuce gray mold)1.1 典型症状一般近地面的叶片或茎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可以引起全株萎蔫死亡,最后呈腐烂状。

叶柄基部开始呈水渍状,红褐色,然后基部腐烂,引起上部叶片萎蔫;根颈发病开始呈水渍状,并向四周扩展,引起茎部腐烂。

叶片发病开始呈水渍状、黄褐色,病斑上出现灰褐色或灰绿色霉层,有时有轮纹。

1.2 病原菌病原为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Pers.[2]。

1.3 发病规律生菜灰霉病属真菌病害。

病原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田间可通过气流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一、主要症状在茎叶上产生褐色病斑,在高湿条件下,随着病情发展,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白色棉絮状菌丝体,严重时烂根烂茎植株枯死,后期产生黑色菌核。

生菜菌核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5%以上。

二、防治技术
①、清除棚内病株,防止病原菌再次侵染。

②、加强排湿,降低空气湿度。

③、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速克灵、菌核净、多霉威、多硫悬浮剂;为了防止空气湿度加大,最好采用粉尘剂或烟雾剂,例如百腐、速克灵烟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