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病理学-十字花科PPT课件

植物病理学-十字花科PPT课件

症状
主要危害茎杆、叶片或叶球及 种荚。病部产生水浸状、淡褐色病 斑,表面长满浓密 的白絮状霉层, 以后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原
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症状
病斑初为油状小斑点,叶片上病斑多角 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茎杆及花梗上 病斑紫褐色、条形;种荚上病斑圆形至 不规则形,稍凹陷、黑色。
白菜炭疽病 十字花科白锈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菌核病
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 病
三、作业
1、列表比较十字花科病害症状特点。 2、绘制实验提供材料病害的病原物
的形态图。
十字花科病毒病
十字花科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 风病,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为三大病害之首,此病一般发生率在 3%-30%,严重时可达80%,而且感 染病毒病后易受霜霉病和软腐病危害, 损失严重。
白菜白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斑圆形、 灰色、后呈浅灰色,边缘有深绿色晕 圈;潮湿时病部生出灰色霉层;后期 病部变薄,易穿孔。
病原
属半知菌亚 门尾孢属真菌, 学名为 Cercosporella albomaculans
白菜炭疽病症状
叶片:形成近圆形病斑,中央白色 边缘褐色,后期穿孔。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苗期:子叶上出现水浸状小班点,生 有白色霉层。
成株期:叶片病班水浸状,多角形、 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 层。
采种株:花器畸形、变色生出白色霉 层。
病原
鞭毛菌亚门霜霉属寄生霜霉菌 (Peronospora parasitica)
白菜软腐病
白菜软腐病全国各地都发生,为 白菜包心后期的只要病害之一,北方 各地个别地区可造成大白菜减产50% 以上,而且在储藏、运输时也发生, 损失极大。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课件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课件
温度20℃左右 相对湿度在85%以上
连作
地势低洼 密植
偏施氮肥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轮作或深耕 与禾本科作物或百合科等实行2~3年轮作; 收获后深耕,将菌核埋入深土层(12㎝以下)中。 (2)精选种子,汰除菌核 播前用10%盐水或10%~20%硫铵水
选种。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及时喷雾防 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别名:烂葫芦、烂疙瘩、水烂 寄主;白菜、菜心、甘篮、花椰菜、芥菜、萝卜、
,控制苗期病情的发展。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5.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圆球型品种抗病 一般抗病毒病的品种一般也抗霜霉病。
(2)合理轮作 (3)栽培防病 秋菜应适当晚播,合理密植。 (4)药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
别名:孤丁病、抽疯病
寄主:萝卜、大白菜、白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
科作物。 危害特点:幼苗、成株、留种株都可发病,危害
严重。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74页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74页
明脉
坏死斑点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叶片皱缩不平扭曲畸形
及时进行倒垛,防止烂窖。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PPT课件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PPT课件
第12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3、虫害 由于昆虫为害白菜造成伤口,这些伤口既较深入又凹 凸不平,伤口木栓化速度较慢,并且不少昆虫还传带 病原细菌,使细菌在伤口未愈合前便侵入了,因此虫 多之处此病往往严重。在多雨和气温偏低时,害虫向 白菜内部钻藏,所以白菜心部往往成为发病的起点。
第13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 河南:田间杂草“车前草” 是油菜花叶病的病毒和蚜 虫的主要寄主。
• 长江流域及华东油菜区: 病毒可在田间生长的十 字花科蔬菜,菠菜以及 杂草上越冬,引起次年 十字花科蔬菜发病,再 传到夏秋季的小青菜和 萝卜等,最后再传到秋 冬种的油菜上。
• 广州地区:此病的毒源很 广,晚秋及初春期间大 量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 以及周年种植的菜心、 小白菜和西洋油菜成为 此病整年不断的侵染源。
❖有潜伏侵染现象
第10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病害的发生与愈伤能力、温湿度、虫害及栽培管理有关。
1、 伤口种类及愈伤能力 裂口及虫伤对病害的影响最大。 愈伤能力强、速度快发病轻,反之则重。 不同生育期愈伤能力不同。一般以苗期较强,而生长 后期减弱,所以苗期发病较少而到生长后期特别是莲 座期发病较多。 不同品种的愈伤能力不同。
第29页/共63页
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TuMV和CMV均可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 在田间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是蚜虫。 各地的传毒蚜虫不尽相同,多数地区以桃蚜 和菜缢管蚜为主;新疆则以甘蓝蚜为主。 土壤和成熟的种子不能传播病毒。
第30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 2、生育期 3、栽培条件 4、播种期 5、品种
第25页/共63页
一、症状
萝卜、小白菜、菜心、芫菁、芥菜等

植物病理学十字花科PPT课件

植物病理学十字花科PPT课件
4
二、内容
十字花科病毒病 白菜霜霉病 白菜软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 白菜黑斑病 白菜白斑病
白菜炭疽病 十字花科白锈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菌核病 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

5
三、作业
1、列表比较十字花科病害症状特点。 2、绘制实验提供材料病害的病原物
的形态图。
6
十字花科病毒病
66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 重要病害,我国早在1936年在台湾的 大白菜上有报道,1955年大陆也有发 生。目前,该病在全国均有分布。
67
症状
苗期受害主要发生在根部,成株 期植株发育不良、矮化、叶片发黄、 萎蔫,重者全株枯死;根部形成形 状不整、大小不一的根瘤,后期肿 瘤可龟裂、腐烂。
40
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 杆菌野油菜黑 腐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45
白菜黑斑病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常见病害之一, 全国各地分布广泛,流行年份可减产 20%-50%,感病后蔬菜茎叶变苦,品 质下降。
46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 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纶 纹;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正面 病斑黄绿色、边缘不清晰;叶背病 斑为近圆形、稍突起的白色庖斑, 具光泽,成熟时庖斑表皮破裂,散 出白色粉末;花器也可受害出现庖 斑。
62
63
十字花科白锈病病原
属鞭毛菌亚门白锈菌属真菌。拉丁文为
Albino candid
64
十 字
十字花科白锈病



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5
十字花十科字白花锈科病白锈病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
②有的昆虫体内外携带病菌后接起到了传染和接种 的作用。
5.3、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中以雨水与发病的关系最大。白菜包心 以后多雨,往往发病严重。原因是多雨易使气温偏低, 不利于白菜伤口愈合,同时促使害虫向菜内钻藏,软 腐病菌随害虫进入而引起发病。
5.4、栽培措施
①高畦与平畦 高畦土壤发病比平畦土壤发病轻。
②间作与轮作 白菜与禾本科、豆类等作物轮作发病 轻,与茄科和瓜类等蔬菜轮作发病重。
③播种期 播种期早,白菜包心早,感病期也提早, 发病一般都较重。但也与当年雨水有关,在雨水多, 雨水早的年份,影响更为明显。
④施肥 氮肥过多,白菜含水量较大而发病较重。
5.5、品 种
①疏心直筒的品种,由于外叶直立,垄间不荫蔽,通 风良好,在田间发病比外叶近地的品种发病轻。
大白菜霜霉病病叶正面
田间受害
症 状(二)
采种株花轴受害呈“龙头”状
花轴受害后弯曲肿胀呈 “龙头”状,故有“龙头 病”之称。花器受害后畸 形,花瓣肥厚,不凋落, 不能结实。种荚受害后瘦 小,淡黄色,结实不良。 空气潮湿时,花轴、花器 和种荚表面产生白色至灰 白色霜状霉层。
三、病 原(一)
卵菌门、霜霉属、寄生霜霉
二、症 状(一)
幼苗受害,首先心叶 出现明脉及沿脉失绿, 继呈花叶及皱缩。植 株矮化.
花叶型
症 状(二)
皱缩型
成株被害,轻重不同。重病 株叶片皱缩成团,叶变硬脆, 上有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 亦有褐色坏死条斑,并有裂 痕。病株矮化、畸形,不结 球。受害较轻的,病株畸形、 矮化较轻,有时只半边皱缩。 结实果荚瘦小,籽粒不饱满, 发芽率低。
③病株在腐烂过程中还可遭受其他腐败细菌的破坏, 分解细胞蛋白质,产生吲哚。因而病部发出臭味。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ppt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ppt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辣椒炭疽病
Pepper anthracnose
辣椒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辣椒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我国各辣椒产区几乎都有发生。
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三种。 黑色炭疽病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发生
普遍;黑点炭疽病发生在浙江、江苏、贵州等地;红色炭疽 病发生较少。 此病危害叶片和近成熟的果实,造成落叶和烂果,对辣椒 生产的威胁很大。 炭疽病除危害辣椒外,还可危害茄子和番茄。
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
Botrytis cirerea
番 茄 青 枯 病
细菌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anas solanacearum
番茄根结线虫病 Tomato root-knot nematode
茄病害 Eggplant diseases
茄子上常见的病害有:茄黄萎病、茄褐纹 病、茄绵疫病。
茄黄萎病
Eggplant Verticillium wilt
症状:病害多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生。 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
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 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 晴天高温,病株萎蔫,夜晚或阴雨天可恢复,病情急剧发 展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 症状由下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多数为全 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 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 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茄科病害 Solanceous vegetables diseases
茄科蔬菜主要种类有番茄、辣椒、茄子。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全套ppt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全套ppt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 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纶 纹;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病原
病原为芸薹链格胞Alternation brassica 和芸薹生链格胞Alternaria brassicola
病害循环与发病因素
(disease cycle and epidemic factor)
防 治(control)
4.药剂防治:
时间:发生初期 时期:莲座期→定心期,莲座期开始喷药,6-7 天一次,连续3-4 次,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 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14%络氨 铜水剂350倍液
十字花科黑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俗称“半边瘫” ,各菜区均有发生,此病在不同年份 间发生程度有异,重病地区可造成严 重损失,在储藏期可继续危害,损失 加重。
病害控制(control)
加强栽培管理 1、适期播种,不要播种过早,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干旱
气候。
2、合理间、套、轮作。尽量不与十字花科作物邻作 ,与早、中甘蓝地保持一定距离。
3、铲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的十字花 科杂草。
4、选留无病种株:秋季选留采种株时,要严格挑 选,春季在采种田汰除病株,减少毒源。
病害控制
1、使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 温汤浸种:50度温水浸30分钟。 药剂浸种:72%农用链霉素浸种2小时。
2、加强栽培管理: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施用腐熟肥料,适时播种,合理施肥 ,雨后及时排水,及时防虫,清除病残 体,消灭菌源。
3、药剂防治
白菜黑斑病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常见病害之一 ,全国各地分布广泛,流行年份可减 产20%-50%,感病后蔬菜茎叶变苦, 品质下降。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_图文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_图文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中以雨水与发病的关系最密切。白菜包心以后多雨往往发 病严重。
(2).虫害 昆虫危害白菜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同时有的昆虫体内、外携 带病菌,直接起到了传播和接种病菌的作用。
(3).栽培管理 在多雨或低洼地区,平畦地面易积水,土中缺乏氧气,不利于寄主 伤口愈合,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发病重。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2.病原
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细菌,欧文氏菌属,菌体短杆状。
该细菌在4~36℃之间都能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7~30℃,在 pH5.3~9.3之间都能生长,但以pH7时生长最好。致死温度50℃,不耐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3.发病规律 (1)越冬:病毒在南方可周年循环,北方主要在留种 株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2)传播:在田间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是蚜虫。 (3)侵染:病毒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染 (4)发病条件: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感病时期、气 候条件、栽培管理及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明脉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1、病害症状 由于病原病毒的种群或株系不同,被害蔬菜的种或品种以及 环境条件的不同,症状的表现也有差异。现将常见的几种蔬菜病毒病主要症 状分述如下。
(1)大白菜病毒病
田间幼苗受害,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及沿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
成株被害,轻重不同。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变硬脆,上有许多褐 色斑点,叶背叶脉上亦有褐色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病株严重矮化、畸形 ,不结球。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1.症状
白菜软腐病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control)
(1) 种子如带菌可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冷 却晾干后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 0.2~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 (2)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3年。

治(control)
(4)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 施肥,提高菜株抗病力。 (5)发现病株及时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在黑斑病与霜霉病混发时,可选用70%乙膦· 锰 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 锰锌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亩喷对好的药液60—70升, 隔7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病害控制(control)
治蚜防蚜:
1、塑料薄膜网眼育苗。 2、铝薄纸避蚜。 3、悬挂白色聚乙烯塑料袋。 4、药剂治蚜:可用10%吡虫啉WP,或3% 腚虫脒EC,或50%辟蚜雾WP,或2.5%功 夫乳油,或0.9%-1.8%阿维菌素EC等药剂 喷雾防治。
病害控制(control)
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20%病毒灵,2%宁南霉
素水剂,20%病毒A。1.5%植病灵。间隔10
天左右,连续喷施2-3次。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是白菜上普遍发生的一
种病害,北方地区受害尤重。常发生在
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在黑龙江省流行 年份损失率可达50%以上。

状(symptom)
苗期:子叶上出现水浸状小班点,生有白色
发病规律
病菌随种子和病残体遗留在土壤内或在
采种株上越冬。 种子带菌是主要初侵染来源。病菌从幼 苗子叶叶缘的水孔或气孔侵入。 通过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及昆虫传 播。
发病规律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多雨高湿、
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均利于发病。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浇水过多病害 重。 播种过早,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施 用未腐熟带菌粪肥,害虫较多地块发 病重。
1.气候条件:T与潜伏期有关,RH与孢子囊 萌发有关.
2.栽培条件:连作发病重,秋白菜播种过早,
利于发病。种植密度过大、追肥不及时、
偏施氮肥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 a.疏心直筒品种抗病
b.圆球形、中心型品种发病重
4.病毒病影响:感染病毒病植株抵抗霜霉病 能力降低,病毒病越重的地块霜霉病也越 重。
发病初期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 500倍液,或40%多· 硫悬浮剂、50%多霉 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60 升,间隔15天左右1次,共防2~3次。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综合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消灭初侵染源,防治害 虫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选地(实行轮作和合理安排茬):前茬选择 麦类和豆类等大田作物。 深翻起垄,促进病残体腐烂,使土壤不易积 水,促进植物生殖健壮。 适当播种。
秋后清除病残体,深翻,压埋病菌,发现病 株及时拔出。 合理施肥灌水。
2、 消灭初侵染源:种子消毒:50℃温水浸20- 25分钟,摊开冷却,再催芽播种。 3、消灭害虫
4、药剂防治: 霜霉病:40%克霉灵,75%百菌清,65%代 森锌,或25%瑞毒霉。 黑斑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4%杀毒 矾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在 黑斑病与霜霉病混发时,可选用70%乙膦· 锰 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 锰锌可湿性粉 剂, 白斑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 多· 硫悬浮剂、50%多霉灵可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牡 丹 区病

白菜炭疽病 十字花科白锈病
白菜软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 白菜黑斑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菌核病
白菜白斑病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十字花科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风病, 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为三大病
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
耕作与栽培管理:
1、不同生育期:7叶期前易感病,侵染越早,发病越重。 2、邻作:春夏季栽培十字花科作物种类多,面积大的 地区,尤其是靠近中、晚甘蓝和早甘蓝收获后没有及 时清除残株的地块,大白菜病毒病发病早,危害重。 3、播种期:秋菜早播,由于正遇高温干旱,蚜虫发生 多,发病重 4、肥水管理:前期肥水不足,幼苗根系发育弱,发病 重。


主要在成株期危害,病叶多从叶 缘向内形成“V”字型、黄褐色病斑, 边缘淡黄色;重病株倒瘫;湿度大时 病部油浸状湿腐、溢出黄褐色菌脓, 病株无臭味。萝卜块根受害外观不明 显,维管束变黑,内部组织黑色干腐 状严重者形成空心。多与软腐病并发。
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 杆菌野油菜黑 腐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防治方法(control)
2、加强田间管理: 1)应与非十字花作物进行隔年轮作。 2 )适期播种 , 干旱年份不宜播种过早 . 秋白 菜适期晚播,使包心期避开多雨季节。 3)苗期通过间苗淘汰病苗,以压低田间最 初的病情指数。在田间,施足底肥,及时间
苗并拔除病株,生长季节及时追肥和灌水, 注意在莲座期和包心期后不可缺水缺肥。收 获后清洁田园,进行秋季深翻。
病害循环与发病因素 (disease cycle and epidemic factor)
本病发生轻重及早晚与连阴雨持续 的时间长短及品种抗性有关,多雨高 湿及温度偏低发病早而重。发病温度 范围11—24℃,适宜温度11.8~ 19.2℃,相对湿度72~85%;品种间 抗性有差异,但未见免疫品种。
病菌生物学特性
最适温度: 27-30℃ 致死温度: 50℃ 最适PH:5.3-9.3 不耐干燥和日光,病菌脱离组织在土壤 中存活15天
雨水、灌 溉水、昆 虫传播
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
1.气候条件:雨水 2.虫害:昆虫 3.栽培管理 4.白菜伤口种类 5.白菜不同时期的愈伤能力 6.品种抗病性
白菜白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斑圆形、 灰色、后呈浅灰色,边缘有深绿色晕 圈;潮湿时病部生出灰色霉层;后期 病部变薄,易穿孔。
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 (disease cycle and epidemic factor)
病菌以菌丝附着在地表的病叶上生存或 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上越冬,翌年借 雨水飞溅传播到白菜叶片上,孢子发芽 后从气孔侵入,引致初侵染。病斑形成 后又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 多次再侵染。
害之首,此病一般发生率在3%-30%,严重
时可达80%,而且感染病毒病后易受霜霉 病和软腐病危害,损失严重。


苗期:心叶明脉、褪绿、花叶、皱缩,
重者扭曲畸形 成株期:植株矮缩,叶片上产生 黑色 小班,根系发育不良。
病原
芜菁花叶病毒(TuMV) 黄瓜花叶病毒(CMV) 烟草花叶病毒(TMV) 萝卜花叶病毒(RMV)
苜蓿花叶病毒(AMV)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
病害循环
发病因素
气候条件:7月下旬-8月上旬苗期气温高、干旱,
病毒病发生较重。 高温少雨影响有三: (1)有利于蚜虫繁殖和迁飞, (2)有利于病毒在寄主体内增殖, (3)不利于寄主正常生长发育,抗病能力降低。 反之,大雨对蚜虫有冲刷和淹死作用。北方大白菜 播种前后,遇暴雨和阴雨连绵天气时发病轻,遇高 温干旱,地温高且持续时间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抗病力下降则发病重。当气温低于15度时蚜虫很少 活动,并且病害的育期延长,甚至隐症。
病害控制
1、使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 温汤浸种:50度温水浸30分钟。 药剂浸种:72%农用链霉素浸种2小时。 2、加强栽培管理: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施用腐熟肥料,适时播种,合理施肥, 雨后及时排水,及时防虫,清除病残体, 消灭菌源。 3、药剂防治
白菜黑斑病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常见病害之一, 全国各地分布广泛,流行年份可减产 20%-50%,感病后蔬菜茎叶变苦,品 质下降。
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
此病对温度要求不大严格,5~28℃ 均可发病,适温11~23℃,旬均温23℃, 相对湿度高于62%即发病。 白斑病流行的气温偏低,属低温型 病害。此外,还与品种、播期、连作年 限、地势等因子有关,一般播种早、连 作年限长、下水头、缺少氮肥或基肥不 足,植株长势弱的发病重。
防 治(control)

状(symptom)
共同特点是:发病部位从伤口处开始,病 部呈明显水渍状,表皮下陷,有污白色细 菌溢脓。内部组织除维管束外全部腐烂, 呈黏滑软腐状,并发出恶臭。 白菜和甘蓝多在包心期发生,植株外叶 萎蔫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 充满了黄色粘稠物,臭气四溢。
病原
薄壁菌门 欧文氏菌 属胡萝卜 欧文氏杆 菌胡萝卜 致病变 Erwinia carotovora
在北方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种子及冬 贮菜上越冬,翌年产生出孢子从气孔或直接 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3~5天。在春夏季, 本病辗转侵害当地油莱、菜心小白菜、甘蓝 等十字花科蔬菜,并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 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秋季传 播到大白莱上为害或形成灾害。在我国南方 的一些地区周年均可发生,辗转为害,无明 显越冬期。

治(control)
4.药剂防治:
时间:发生初期 时期:莲座期→定心期,莲座期开始喷药,67天一次,连续3-4 次,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 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 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
十字花科黑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俗称“半边瘫”, 各菜区均有发生,此病在不同年份间 发生程度有异,重病地区可造成严重 损失,在储藏期可继续危害,损失加 重。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 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纶 纹;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病原
病原为芸薹链格胞Alternation brassica 和芸薹生链格胞Alternaria brassicol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