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钢铁锌系磷化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5、再提起胶篮,将产品过清水。
6、放进表调缸1分钟,接着放进磷化缸10分钟左右。
7、将磷化的产品放进烤炉烘烤至水干即可。
注意事项:
1、产品在除油、除锈、磷化、清水过程中,要轻轻地来回摇动胶篮,以达到最佳效果。
2、每种磷化药水和除油缸的除油水要有监控记录,每天检验一次。
除油缸
除锈缸
磷化缸
胶手套
口罩
胶篮
文件名称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WI-PY-012
版本
A
生效日期
2018.12.1
页次
1/1
工艺流程
加工要求
设备
工装夹具
备注
1、先戴好胶手套、口罩,穿好防水鞋。
2、将磷化的产品检查有无不良再放进胶篮,泡浸在水达80℃以上的除油缸里5分钟。
3、提起胶篮将产品过清水。
4、放进除油缸内除锈,将其表面的锈斑除干净即可(约5分钟)。
锌系磷化安全操作规程

一、岗位生产任务和岗位职责1、岗位员工负责设备日常点检和维护保养;2、员工是岗位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操作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负责。
二、岗位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1、磷酸、氧化锌、硝酸镍、硝酸、硝酸铁、2356按一定比例混合,溶解完全后灌装2、工艺流程示意图各种物料按比例按顺序依次加入灌装三、岗位危险源辨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酸灼伤、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四、工艺控制指标(参数)1、配方:磷酸(85%)21% 氧化锌 5.625% 硝酸(68%)0.9%硝酸铁0.15% 硝酸镍0.15% 2356 0.06% 水72.115%2、比重:1.18-1.19 g/cm33、保证每个原料称量准确,允许误差:±0.5%五、安全操作程序(方法)(一)、准备工作检查设备、管道、电器仪表是否完好。
所有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二)、操作方法1、放1/3水;2、放56.25公斤氧化锌,搅拌5分钟;3、放210公斤磷酸(85%),搅拌至充分溶解;4、待步骤3充分溶解后,依次加入9公斤硝酸(68%),1.5公斤硝酸铁,1.5公斤硝酸镍,0.6公斤2356,搅拌至完全溶解;5、加水至目标水位,搅拌5分钟;6、灌装;8、以上操作程序重复进行直到批量生产任务完成为止;9、成品最终检验以质检部出具的检验报告书为准,并凭检验合格证装车出库销售。
(三)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以安全考虑,按步骤进行操作,不能粗鲁作业。
2、在作业前,必须确保管道,设备系统能正常运行。
3、上岗操作时必须穿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酸手套,防水鞋等防护用品。
4、做好日常操作记录。
六、应急措施1、装桶紧急情况下(突然停电、冒料)作急停处理:1)出现机械故障时无法使用时,应及时报告生产部,由生产部进行安排维修;2)出现灌装冒漏及量不够时,应停止灌装先查明情况,如原料不足则不能继续灌装;2、接触磷酸处理方法1)磷酸接触眼睛时,用洗眼器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锌系磷化工艺控制手册

各工序参数表锌系磷化工艺控制手册一、控制的重要性常温磷化工艺的各种制剂虽具有许多独特优点,但由于生产过程中影响磷化的各种因素都处于动态,切不可忽视对其工艺管理和控制。
切实做好管理工作,把槽液工艺指标控制在某一规定范围内,这对建立平稳的磷化工艺状态延长槽液使用寿命,稳定处理质量,降低制剂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工艺流程出水进水出水进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工件运行方向说明:工件除锈工序在线外完成或工件无锈时,可省略“五、六、七、八、九”工序。
喷淋式或喷浸混合式的工艺流程,使用的脱脂粉会不同。
三、控制指标1.预脱脂:游离碱度(FA):25-40点2.主脱脂:游离碱度(FA):25-40点3.除锈:总酸450-650点4.表调:PH8-95.磷化:总酸(TA):25-35点游离酸(FA):0.7-1.8点促进剂(AC):2.5-4.0四、脱脂目的1.利用脱脂剂对油脂污物的皂化、湿润、乳化、渗透、卷离、分散和增溶等作用对其去除,以得到清洁表面以利于磷化与涂装。
2.配制方法1000升(1t)槽为例、先加入1/2槽左右清水、然后加入脱脂粉N281和脱脂剂T281各50Kg,边加边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再加水至规定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3.管理措施脱脂槽处理工件后浓度会下降,因此要定期检测和添加,脱脂槽表面油污应及时排除,底部沉渣也要定期清除,另外,脱脂剂经大量处理工件后,槽液变黑污,脱脂力减弱,而呈老化状态,即使附加脱脂剂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此时应更新槽液。
4.检测方法游离碱度(FA):用移液管吸取10mlL脱脂工作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3-5滴,用0.1NH2SO4标准溶液滴定,由红色变为无色时为终点,所消耗滴定液体体积数即为游离碱度的点数。
五、脱脂后水洗一般采用两道水洗,并且采用溢流水洗,为确保工件表面冲洗干净,水洗槽应定期更换清水,水洗槽PH 应保持在7-8之间,水洗目的是清洗掉工件上残留脱脂液及其它污物,避免脱脂残液及污物影响磷化。
钢铁的锌系磷化

钢铁的锌系磷化介绍钢铁的锌系磷化是一种常用的防腐涂层技术。
通过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锌系磷化膜,可以有效地提高钢铁的耐腐蚀性能。
本文将介绍钢铁的锌系磷化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制备方法。
原理钢铁的锌系磷化是一种化学转化涂层技术,通过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的膜,可以降低钢铁表面的电极电位,形成一种阴极保护的效果。
同时,在磷化膜的表面还可形成一层锌层,进一步提高防腐性能。
钢铁的锌系磷化的防腐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阴极保护:磷酸盐膜具有一定的电阻性,可以降低钢铁表面的电极电位,从而形成一种阴极保护的效果,延缓钢铁表面的腐蚀速度。
2.锌层保护:在磷化膜的表面形成一层锌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防腐性能。
锌具有较高的阳极溶解电位,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
3.磷酸盐膜的吸附能力:磷酸盐膜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与钢铁表面的氧化铁发生反应,形成一个致密的磷酸盐膜。
这种膜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
应用场景钢铁的锌系磷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钢结构、汽车零部件、船舶、建筑材料等领域。
主要用于提高钢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1.钢结构:钢结构在室内外环境下易受到腐蚀,通过施加锌系磷化涂层可以有效延缓腐蚀速度,提高钢结构的耐久性。
2.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常暴露在潮湿、多灰尘的环境中,易受到腐蚀影响。
通过施加锌系磷化涂层可以提高零部件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3.船舶:船舶在海洋环境中容易受到海水腐蚀。
通过施加锌系磷化涂层可以提高船舶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4.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在室外环境下易受到大气环境和酸雨的腐蚀。
通过施加锌系磷化涂层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制备方法钢铁的锌系磷化有多种制备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酸洗法、电化学法和浸泡法等。
1.酸洗法:将钢铁表面经过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铁和杂质,然后放入磷酸盐溶液中进行磷化反应。
这种方法制备的锌系磷化膜结构致密,耐腐蚀性能较好。
第四组钢铁锌系磷化

与金属溶液作用相同的酸浸渍反应:
Fe+2H3P0, -Fe (HZPO, )a }-Hz (1)
金属盐溶液的形成:
3Zn(HzPO,)z }4H3PO,+Zn3(PO,)z(2)
(2)式所示反应生成的H3P0;立即按照(1)式反应和钢铁表面的铁发生作用,使(2)式继续向右进行,这样就会促使金属与溶液界面处pH值不断上升,溶液中所生成的不溶性磷酸锌浓度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它的溶度积,而且由于金属离子从金属进入溶液的速度往往较反应本身速度还低,使三代磷酸锌得以迅速而整齐地沉积在金属表面成为致密的膜层。
(3)磷化膜的耐磨性太差,通过测试游离酸度和总酸度,发现总酸度太高,如果通过书上所说去调节,所加试剂太多,可能是开始时磷酸加入过多,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钠也可以大大提高膜的耐磨性。
4、实验总结:
(1)实验得出结论:在酸度合适的条件下,磷酸二氢钠可以大幅度提高镀件的耐腐蚀性。
(2)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首先,基础配方合适,做出的基础配方的镀件基本符合镀件所要求的性能。其次在基础配方之上通过一系列变量实验,最终得出通过添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钠使耐腐蚀性达到三分三十秒,达到两分钟的要求。
(3)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做实验要有耐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别人的做的基础之上,通过改进配方中某种成分,来达到自己所需的镀件性能。
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评定:
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2、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
基础磷化前
(现象:溶液比较澄清)
基础磷化后
(现象:磷化后溶液变得比较浑浊)
基础磷化液镀件
(现象:表面光滑平整,颜色偏黑)
改进磷化前
(现象:比较澄清,但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
锌系磷化液配方及各组分详细说明

锌系磷化液配方及各组分详细说明(一)转化膜概述1906年,Coslett以专利的形式率先阐明了磷化过程,或许也正是他让人们更多地熟知了磷酸盐转化膜的形成机理。
简单讲,当时的实验过程是他将铁屑放在热的磷酸溶液中直到出现饱和状态。
这种饱和溶液在钢铁的表面生成一种似结晶状的磷酸铁转化膜,过程如下:1. Fe + 2H3PO4 = Fe(H2PO4)2 +H22. Fe + Fe(H2PO4)2 = 2FeHPO4(不溶) + H23. Fe + 2FeHPO4 = Fe3(PO4)2(不溶) + H2反应速度很慢,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生成适合油漆底层的转化膜,况且耐蚀性也不好,但膜层不容易轻易擦掉。
之所以能形成这层膜,是因为铁的表面与酸接触发生反应消耗了酸,导致PH值升高,促使2、3两个反应的进行,直至整个膜的形成、酸蚀的停止。
这些反应伴随氢气的产生,在钢铁的表面形成薄薄的气体阻挡膜,或许正是这一点,成膜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促进剂被使用在处理槽中,磷化时间大为缩短。
这些促进剂通常都是氧化剂,如硝酸盐,它们消除或减少了氢气薄膜的形成,使反应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添加促进剂的另外一个好处是磷化膜由氧化铁和磷酸铁的混合物组成,这种膜同没有促进剂的磷酸亚铁膜相比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
4Fe + 4H2PO4- + 6[O] = 2FePO4 + Fe2O3 + 2HPO42- + 3H2O当然,这种磷化膜的形成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沉渣的生成,这是因为阳极区溶解的铁扩散穿过反应界面进入溶液,被氧化生成不参与成膜的不溶性磷酸铁。
铁系磷化被发现、应用不久,人们又制备了磷酸锌转化膜。
除了锌元素进入膜层,这种膜的结构和性能类似于上面讲述的膜层。
它由两部分结晶构成:H相Zn3(PO4)2·4H2O和P相Zn2Fe(PO4)2·4H2O.膜层中的亚铁离子来自钢铁件阳极区酸的侵蚀。
Fe + 2H3PO4 = Fe(H2PO4)2 +H2金属溶解时,界面的PH值升高,导致金属表面可溶的磷酸二氢盐向不溶的磷酸盐转化。
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

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一、磷化液的制造原料:1.一般家庭式作坊所用原料:A.85%磷酸(液体+磷酸二氢锌(粉体+硝酸锌(粉体B.85%磷酸(液体+40%~98%硝酸(液体+95%氧化锌(粉体或者锌渣或锌灰(固体注:无效成分约30%。
2.国际标准使用原料:A.85%磷酸(液体+68%硝酸(液体+99.7%氧化锌(粉体B.85%磷酸(液体+68%硝酸(液体+99.99锌锭(金属注:无效成分约10%。
二、磷化液的国际标准化学组成(总酸度为液体状态:A.磷酸(约20%+磷酸二氢锌(约35%+硝酸锌(约35%+磷酸锌(无效成分约10%B.磷酸(约20%+磷酸二氢锌(约45%+硝酸锌(约35%注:按《化工产品物性辞典》解释1.磷酸二氢锌为白色结晶或黏稠状液体,溶于水和酸,水溶液呈酸性。
为磷化皮膜剂的主要成分,用于钢铁的防腐蚀。
2.磷酸锌为无色斜方结晶或白色微晶粉末,溶于无机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不溶于乙醇;水中几乎不溶,其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
三、磷化液的制作方法:1.一般家庭式作坊:使用瓷缸或塑料桶为反应容器,以人工木棒的搅拌操作。
原料用水以井水或自来水。
2.国际标准:使用不锈钢为反应容器,以机械不锈钢棒的搅拌操作。
原料用水为纯水。
四、一般处理物为钢铁时,其反应机构如下:1.化学反应(化铁+磷酸(游离酸→磷酸二氢铁(铁分+氢气(气泡 (1↓↓↓〔促进剂〕↓〔促进剂〕↓└→水 (2└→磷酸铁(淡黄色沉渣 (32.皮膜生成反应(成磷酸二氢锌→磷酸锌(H皮膜+磷酸 (4铁(离子+磷酸二氢锌→磷酸锌铁(P皮膜+磷酸 (5〔说明〕钢铁表面与磷化处理液接触,钢铁表面发生溶解,表面附近的磷化处理液中的氢离子减少,PH值由3上升至4.6。
其结果引起(4、(5式的化学反应,不溶性的磷酸锌(Hopeite、磷酸锌铁(Phosphophyllite结晶在钢铁表面析出,形成皮膜。
溶解出的铁离子一部分作为皮膜的构成成分被消耗掉,而一部分反应成为铁分留在磷化处理液中,使皮膜的化学生成反应很难顺利进行。
锌系磷化液配方成分分析、技术研发、磷化机理及工艺流程

锌系磷化液成分分析、配方研发、磷化机理及工艺流程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锌系磷化液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锌系磷化液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金属表面脱漆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金属表面处理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磷化是金属材料防腐蚀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给基体金属提供防腐蚀保护、用于喷漆前打底、提高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及在金属加工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等。
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化膜处理。
工程上应用主要是钢铁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
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指脱脂(除油)、除锈、表调、磷化。
然而由于工件表面的状况不同,则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有的工艺中没有脱脂或没有除锈工序,有的工艺则没有表面调整工序,但磷化工序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在涂装处理过程中,如果不清除油脂、氧化皮和锈层,不进行磷化处理,直接进行涂漆和静电喷涂,就会使钢铁表面的涂层产生脱落,失去了涂装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金属加工业、薄板加工业、石油行业及汽车、自行车、高低压开关柜、防盗门、铁路等制造业普遍采用的是中、高温磷化,存在着操作不方便、能源和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常温磷化已成为国际磷化行业的必然和研究课题。
常温磷化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解决操作不方便、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处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2、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
基础磷化前
(现象:溶液比较澄清)
基础磷化后
(现象:磷化后溶液变得比
较浑浊)
基础磷化液镀件
(现象:表面光滑平整,颜
色偏黑)
改进磷化前
(现象:比较澄清,但是底
部有固体不溶物。
)
改进磷化后
(现象:溶液整体变得浑浊
且有白色不溶物。
)
改进磷化液镀件
(现象:表面光滑平整,颜
色偏灰。
)
第一步现象数据耐磨性
基础磷化液颜色较深耐腐蚀48秒较好
改进磷化液颜色较浅耐腐蚀3分30
秒
较好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