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孙莹

如果说对于致贫的因素有“个人归因”和“结构归因”两种解释的话,中国城市贫穷问题的发生,主要是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关。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转轨导致国有企业向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市场化迈进的过程中,传统的单位制解体,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二是失业群体的特征相对统一,如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即使找到工作,也属于非稳定性,低技术、低收入、无保障的一类;三是在失业群体中还存在着一批弱劳动能力者,他们因身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在激烈的竞争中几乎不可能找到固定工作,以至社会心态、消费习惯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委琐低微状态,处于边缘状态。(杨团,2002)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的助人活动,主要应聚焦于贫困者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倡导公平、合理的政策,帮助贫困者改变贫困状态。具体的角色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利益维护与需求评估――参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目前维持城市贫困人口最基

本生活水准的主要社会政策。政策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得到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也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待。社会工作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政策制定和制度的设计环节表现为贫困者利益的维护者。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现了多个学科和专业力量的整合与共同努力,经济学关注的是需求与资源的平衡;社会学关注的是缩小收入差距,减低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冲突;而社会工作主要关心的是贫困者如何通过这一政策受惠。由于社会工作长期从事的是基层服务工作,与弱势群体和贫困者有着密切的接触,所以最了解他们的需要和遭遇的问题,且在立场上也最维护这一群体利益。而任何一个社会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从需求出发,社会工作也因此成为贫困者需求与问题的最主要的表达者和诠释者。由此对于社会救助政策的建议,社会工作往往强调的是除了经济帮助以外,还应考虑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实际需要;如何从法律上清楚地将贫困者获得政府应有的社会救助界

定为一种公民福利权力;如何建立分家庭人口类别(高龄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救助补贴制度,保障非就业人口的利益,提高社会救助的效率;如何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减少社会标签和烙印,使贫困者能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等等。(熊跃根,2002)

2、在政策的执行的环节表现为贫困者需求的评估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其中在社会工作专业视野下关注的问题是政策推行过程的规范

问题。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行,主要是通过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程序上强调三榜公布:第一榜是个人申请参加初审接受评议名单,第二榜是居委会向上级民政部门报批名单,第三榜是经过评审后民政部门批准的名单。(李薇薇等,2002)三榜公布体现了社区组织和民政部门的负责态度,客观上也形成了对社会监督力量的动员,但这一程序的致命弱点是贫困者必须先向政府申请,提出贫穷的证据,公开承认无自立能力,从而使之尊严受到损害,面临更为严重的社会排斥。为此有必要制定适当的家庭财产调查制度,以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审理程序来完成对贫困家庭和个人的

援助。而家庭财产的调查工作在许多国家是委托专业社会工作者来完成,其任务是审查申请者的条件,包括收支比、扶养负担等,以评估其需求,并确定其申请的资格。而社会工作者在家庭财产的调查过程中,强调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社会工作者从事家庭财产调查也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18世纪末,英国牧师查墨斯(Thomas Chalmers)就强调过济贫应该是有工作原则的:⑴仔细调查每一个个案的致贫原因与自我维持能力;⑵不能维持的贫困者,应鼓励亲戚、朋友、邻里参与孤儿、老人、病人与残疾人的救济工作;⑶

家庭不能自我支持者,才由当地有钱的市民负起责任;⑷如果仍不足以维持,则由教区负责,请求公众协助。(万育维,1996)查墨斯的济贫原则在今天仍然适用,它强调了人文关怀与社会公正的实现,应与“科学性”调查、研究、设计、组织密切相关,使社会救助成为追求理性、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的过程。而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福利历史上最早扮演的角色就是“友善访问员”,主要是对贫困者进行“家计调查”,以区分“值得”和“不值得”帮助的穷人。由于“友善访问员”是受薪的,因此与非职业化的志愿工作者有了本质的区别,而他们所接受的师徒方式的训练,也使之成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开端。

二、使能者(enabler)与倡导者――推动就业和经济自主的服务策略

从贫穷与工作的关系来看,造成贫穷的原因也有来自“个人”和“结构”两个方面。从个人层面看,致贫的原因包括:一是个人或家庭贫穷可能来自个人缺乏工作意愿、懒惰、或工作动机不足,因此并没有充分参与经济体系或劳动市场而沦为贫困,这可以归结为是“个人懈怠和懒惰”所致;二是个人或家庭的贫穷可能来自个人经济或谋生能力的严重不足与

缺乏,因此无法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于是沦为经济上的弱势和贫穷,这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所致;三是个人或家庭的贫穷是因为个人有缺陷或生理、心理、社会能力

上的功能丧失,导致工作能力不足,因此沦为低收入或无收入状态,这可以归结为“生理、心理、社会缺陷”所致。从社会层面看,致贫的原因包括:一是个人和家庭贫穷是经济机会结构或就业机会结构本身有问题,在机会不足以满足充分就业,又无法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工资,就造成了个人工作机会与工作待遇的社会剥夺;二是个人和家庭的贫穷是就业体系功能的发挥不足所导致的,即为个人提供的就业服务和职业训练无法发挥人尽其才或达成人力资本的适度开发。三是个人与家庭的贫穷与就业市场上人力资源缺乏人性化管理,导致人们对工作没有兴趣,因而“失业”而沦为贫困,此外,严重的性别歧视也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出现“边际劳动者”(尤其是女性),因不愿或无法获得适当工作而沦为贫困者。(王丽蓉,1996)

从上述致贫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救助的努力方向或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只有就业才能够使贫困者自力更生,实现经济自主。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工作都在积极努力协助贫困者就业。一方面发挥社会工作“使能者”的角色,提升贫困者本身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发挥社会工作“倡导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万育维,1996)具体的做法如下:

1、社会工作“使能者”的角色主要围绕贫困者个人改变展开,重点是要提升其人力资本。

贫困者在职业分配上大多偏重体力和低技术的工作类型,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所以难以找到较理想的工作,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给予贫困者一些短期补习课程、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使之能够更顺利的就业。

首先,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之前的增权(empowerment)策略。大部分贫困者都有如下心态:主动寻求政府帮助的意愿低;依赖性强;对接受帮助的期待不高;等待过程忍受程度低等等。社工应重点了解其无力、无助、无望的心情,并给予辅导和增权,使他们能够从宿命论中走出,并能够有信心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也能有效阻隔贫穷文化代际相传。

其次,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分为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短期策略认为由于贫困者的技能有限,所以难以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以维持家计,因此辅导的重点不应过度强调教育,及较高阶层的职业训练,而应尽量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贫困者,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低收入岗位,对其生活也是有帮助的,如社区的保洁、电梯工等。对于一些下岗工人,也应鼓励他们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培养其自主自助的精神。长期策略主要针对贫困青年的失业问题,低收入和低技能的工作对他们主要还是过渡性安置。因此辅导的重点是激发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增加技能,为从事更为理想收入水平的职业做准备。

再次,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服务的宣传策略。许多贫困者缺乏外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找工作,也不清楚使用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服务。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就业辅导的网络,使贫困者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服务中。此外,在辅导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贫困者的就业能力和特殊差异,给予同理(empathetic)支持与鼓励,帮助其早日自立。

在我国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实际也在开展中。从组织依托看,主要是依靠再就业中心和基础社区,但由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所以效果与作用如何还较难评估。因此未来的努力方向应是,一方面吸收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

的行列,另一方面对现有从事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训练,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

2、社会工作“倡导者”的角色主要围绕贫困者社会环境的改变展开,重点强调的是劳动力市场的规范与就业机会的挖掘。

首先是就业机会的挖掘。贫民的就业是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表现。因此针对贫困者个人的职业训练,必须要与就业相配合。如果没有适当的工作职位和就业机会的开发,职业训练也将走入“死胡同”。社会工作“倡导”也主要体现于通过各种渠道,为贫困者挖掘多元化的就业机会。一是呼吁政

府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教育、福利、娱乐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使其中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能够吸纳贫困者,并为他们提供工作中教育和训练,使之能够学习新技能。二是对于接受训练但技能仍较低的贫困者,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岗位,为贫困者提供补贴生活经费的就业机会,如社区公共场所的清洁,医院的护工,家政服务等;三是鼓励贫困者自办企业和经济实体,社工在这一服务往往要对贫困者自办企业的经营项目进行评估和市场预期,甚至设计营销策略等等,这种大量运用经营和管理知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是传统社会工作所不具有的。

其次是倡导劳动力市场的规范。贫穷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给付的工资高低有关。劳动力市场如果缺乏足够的工作职位,与职位相对应的工资又是一种接近贫困的低薪给付,并同时存在就业歧视的话,那么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也不能有效消除贫穷。因此社工要努力倡导促进劳动力市场规范的相关政策,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品质。具体努力方向有两个:一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贫困者由于缺乏技能,大多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薪酬不高,急需基本工资的保护。有关研究也表明,许多劳工的工作多集中于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左右。因此对最低工作立法有助于减少贫困。当然,最低工作是经济体系中非常敏感的指标,往往会“牵一发”而影响整个就业系统,改变一般经济体系的本质,但如果能谨慎提高最

低工资,不仅有助于工作中的贫困者改善经济状况,也能减少再分配而引发的不良影响,提升自由市场的公平机会。二是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贫困者的就业机会减少,浪费其人力资本,阻碍其工作动机,抹杀其教育与训练的成就,更影响了其居住的选择,同时更主要的是就业歧视隐含着对人的尊严的侮辱。就业歧视中,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最为常见,这与女性传统上以操持家务为主的社会化角色有关。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多从事低薪工作,并被刻意安排从事某些没有劳务价值的工作,从而导致单亲母亲就业困难和低薪就业,这也是大多数单亲家庭成为低收入户的原因。

(三)服务提供者――为贫困者解决实际的困难

大部分的贫困者除了经济状况的困境外,也面临其他的危机,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一是贫困家庭的成年人的健康问题,表现为经济压力过大,而导致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死亡率增加以及对社会事务看法较为负面;二是婚姻质量问题,表现为婚姻满意度低,婚姻适应欠佳,婚姻冲突和婚姻暴力增加,离婚率高等;三是亲职/亲子关系问题,表现为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不良,对子女的支持不够,要求不高,家长也较少与子女讲道理,较多惩罚子女等;四是贫困家庭子女的问题,表现为心理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自尊降低、期望减少、违法行为增加等(石丹理,賴

敏飞,2002)。因此社会工作者也会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给贫困者及其家庭,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并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在中国,社会工作为贫困者提供服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以社区为主要的服务场域。从社会组织角度看,中国的独特性在于社区基础组织的完善和健全,既存在政府组织在基础的延伸――街道办事处,也存在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虽然它有较明显的行政化取向。在随着经济转轨以及“单位制”的衰落,这两个社区组织基本承担了政府交办的,与社区民众相关的福利和公益的职能。如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请与发放,弱势群体的社区服务,便利社区居民生活的商业服务,以及与辖区单位、组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服务的。因此中国制度化的社区组织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与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相同的功能,如果说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者大多受雇与非政府的社会福利团体

的话,中国的社会工作者未来的工作场域则主要是社区。虽然目前街居组织的干部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遵循政府的倡导,以及经验积累的方法,也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民间纠纷的调节、失足青少年的帮教的等。总之,以社区为载体,使社会救助性的福利服务输送实现了可近性、可及性、整合性等指标,有利于贫困者了解服务,参与服务,从

而更有效地满足了贫困者的多元需求等。

二是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中国对贫困者实施帮助的一个最重要的传统是社会资源的动员。最典型的行动就是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它要求各级领导,各个政府部门,乃至于企业、单位和个人,在每年的春节等重要节日,为贫困者提供现金和实务的帮助,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关怀。另外,还有“综合包户”,动员社区的单位、居民家庭、志愿者合力帮助一户贫困家庭,除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外,也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其他困难,如子女教育、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等。社会工作者在重视这些资源动员的传统时,也要考虑注入专业的内涵,如清楚界定贫困者及其家庭的问题和需要,寻找、联络有关的社会资源,包括政府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的正规资源,也包括邻里、朋友、亲属和志愿人员等非正规资源,未被启用的资源等等,为贫困者提供健康维护和疾病治疗,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家庭成员的沟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个人适应能力。而“个案管理”、“社会支持网络”等专业方法的运用,也有助于这种资源动员能够更持久,更普及。

三是提供个案、小组等专业化服务。贫困者面临的问题有时也是十分复杂的,如婚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需要接受专业化的个案辅导。而贫困者本身的自卑与宿命心态,使之求助意愿较低,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主动接触贫困

者,一方面对其说明接受专业人员帮助的重要性,以及社工的助人性质和程序。另一方面也要向他们说明其所面临问题和需要,所处的状况,和应该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走向自助和自立。除对贫困者个人辅导外,社工也常用小组方式为贫困者提供服务。如由贫困者子女参加的成长小组,能够帮助他们互相接纳、彼此支持,并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以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常常也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由此组成的女性小组,可以通过讨论,了解自身的问题与需求,学习各种应对困难的技巧,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生活信念(王思斌,1999)。

来源时间:

2007-05-02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中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城市贫困现象随之凸显,因此就现阶段来说,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字:城市贫困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贫困应当是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以及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资本条件的生活状态,是生存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和发展意义上的相对贫困的综合体。无庸讳言,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治理城市贫困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它既包括宏观的社会制度因素,也有微观的贫困人口家庭结构及自身因素,但其中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变革是导致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体制转型及结构调整导致职工下岗和人员流动 1. 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下岗失业者剧增 经济转制过程中对国企的改革和调整导致部分职工失业、下岗,进而因生活困难进入贫困行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我们为盘活国有资产,对国有资产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兼并重组时,必然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人力资源在资本营运中,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而转变为以效率为基础,这必然会导致大量冗员的剥离和低素质劳动力的退出。这样一来,以前广泛存在的隐性失业显性

化、公开化,从企业退出的职工因收入锐减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水平,部分适应能力差、自身条件差的职工因而进入城市贫困人口行列。[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从产业发展规律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比例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仍不发达,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也低。从现代产业分工规律来看,产业结构布局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大城市、特大城市主要发展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中小城市、乡镇企业主要发展普通制造业,而我国长期受计划体制影响,没有遵循这个“产业分工”规律,加入WTO后,我国产业分工将必然遵循这个普遍规律。因此,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失业是造成城市贫困的直接原因。 2.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贫困问题复杂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城市,在80年代初就开始启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改革后,生产力空前解放,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由于二元经济制度的限制,农民进城在80年代并没有对城市就业产生很大压力。但进入90年代后,由于城市企业有了用工自主权,可以招收农民工,而农民工的低成本对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了农民工与城市工的竞争。在用工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无疑增大了就业的难度。这样,一方面是城市企业需要清理大量冗员,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农民工想挤进企业,因此就导致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急剧增加,使贫困问题凸现出来。[ 可见,我国城市贫困主体表现出多元性,不仅有下岗失业人员还有涌入城市的农 [1]城市贫困人口及反贫困对策——以武汉市为调查个案 [2]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的对策探讨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课后习题详解(19-24章)【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1.什么是贫困?试述我国的贫困现状。 答:(1)贫困的含义 贫困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通常被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①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准的状况。 ②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它不是根据某一固定标准,而是根据低收入者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定义贫困。 (2)中国的贫困现状 ①农村的贫困 a.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使农村的贫困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在反贫困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迅速减少。2011年贫困线调整为2300元,贫困率上升为13.4%,贫困人口为12800万人。目前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交通闭塞,人口素质低,因此缓解贫困及农村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②城市的贫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市新贫民开始出现。我国城市贫困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的特点,表现为制度性贫困,即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和政策造成的。制度连续性的断裂造成以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贫困人口。提前退休、买断工

龄等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剥夺了企业工人的权利,使其成为边缘化群体。 从地域分布看,集中于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及中小城市。城市贫困人口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退休人员、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三无”对象等。从群体分布来看,城市贫困人口主要由以下七类人员组成: a.企业不景气而发不出工资或所发工资严重不足的职工及家庭人员; b.下岗、失业及待业人员; c.部分退休职工; d.长期从事低收入工作的居民; e.社会救济及优抚对象; f.因物价上涨导致实际收入下降而低于贫困线的居民; g.流入城市的待业农民工。 在这些群体中,第一、二类已构成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 2.从国际经验看,反贫困的主要武器是什么?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与方法如何?西方国家反贫困福利政策有哪些新的发展取向? 答:(1)反贫困的主要武器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反贫困的武器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福利制度 a.在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作为一张社会安全网,在为贫困者及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福利制度确保了穷人能够维持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水准。 c.福利制度作为一种消费补贴,只能帮助穷人维持一种过得去的日子,但不会改变他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孙莹 如果说对于致贫的因素有“个人归因”和“结构归因”两种解释的话,中国城市贫穷问题的发生,主要是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关。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转轨导致国有企业向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市场化迈进的过程中,传统的单位制解体,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二是失业群体的特征相对统一,如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即使找到工作,也属于非稳定性,低技术、低收入、无保障的一类;三是在失业群体中还存在着一批弱劳动能力者,他们因身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在激烈的竞争中几乎不可能找到固定工作,以至社会心态、消费习惯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委琐低微状态,处于边缘状态。(杨团,2002)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的助人活动,主要应聚焦于贫困者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倡导公平、合理的政策,帮助贫困者改变贫困状态。具体的角色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利益维护与需求评估――参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目前维持城市贫困人口最基

本生活水准的主要社会政策。政策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得到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也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待。社会工作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政策制定和制度的设计环节表现为贫困者利益的维护者。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现了多个学科和专业力量的整合与共同努力,经济学关注的是需求与资源的平衡;社会学关注的是缩小收入差距,减低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冲突;而社会工作主要关心的是贫困者如何通过这一政策受惠。由于社会工作长期从事的是基层服务工作,与弱势群体和贫困者有着密切的接触,所以最了解他们的需要和遭遇的问题,且在立场上也最维护这一群体利益。而任何一个社会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从需求出发,社会工作也因此成为贫困者需求与问题的最主要的表达者和诠释者。由此对于社会救助政策的建议,社会工作往往强调的是除了经济帮助以外,还应考虑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实际需要;如何从法律上清楚地将贫困者获得政府应有的社会救助界 定为一种公民福利权力;如何建立分家庭人口类别(高龄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救助补贴制度,保障非就业人口的利益,提高社会救助的效率;如何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减少社会标签和烙印,使贫困者能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等等。(熊跃根,2002)

我国贫困问题和治理对策

我国贫困问题及治理对策 摘要: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消除贫困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贫困现状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贫困;农村贫困;城镇贫困;治理对策;制度保障 一、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贫困线的标准因各个国家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绝不能用别国的贫困线标准作为我国的衡量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线下的定义是:所谓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现阶段我国把把每人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低收入人群定为贫困人群,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资料: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毋庸置疑,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贫困人口还很多,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国务院扶贫办表示,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这个数字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市岗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城镇失业率也处在较高的水平,经济结构改革和转型使部分城镇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在农村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章节题库(反贫困与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剥夺 答:社会剥夺是指对相对贫困内涵的拓宽部分做出规范的概念。按照英国学者汤森的解释,“社会剥夺”是指社会上一般认为或风俗习惯认为应该享有的食物、基本设施、服务与活动的缺乏与不足,即因为缺乏资源而被剥夺了享有常规社会生活水平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机会和权利。英国学者J.斯科特在汤森的基础上引入“公民权”概念,对社会剥夺做了更深入的阐述,认为达到社会常规生活水平和参与基本的社会生活是现代社会中公民权的基本内容之一,如果部分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达不到公众认可的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准,或由于他人排斥丧失了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即被剥夺了基本的公民权。 2.社会排斥 答: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因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而且是一个由劣势地位导致某些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的动态过程。社会排斥概念将社会地位、权利、机会等非经济因素引入贫困问题的界定,强调其破坏社会整合的负面作用,即弱势群体缺乏与他人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缺乏足够的社会参与,从而导致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遭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贫困概念的社会内涵。 3.资产建设理论

答:资产建设理论是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与投资,而非简单地直接增加其收入与消费。此概念源自美国社会福利学者迈克尔·谢若登20世纪90年代初的著作《资产与穷人》。该书指出贫困者之所以难以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根源在于其难以积累起资产,并提出了一个资产建设的政策方案——个人发展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实质是“资产(资本)账户”,个人名下非强制性的、有增值收入和税收优惠的账户,政府对穷人的存款提供配给款或补贴。 4.社会救助(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投资理论。 答:1995年,美国社会政策学家James Midgley出版了《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的发展性视角》一书,阐述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观点。社会投资理论的要义即强调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融合,将以再分配与消费为取向的社会政策转变为以生产和投资为取向的社会福利政策。作者认为社会福利的功能之一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应以社会投资为导向。通过将社会福利开支重点用于对福利服务对象和经济增长具有投资性的项目上,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及个人的自立自强,从而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达至社会福利的提升。

九十年代末中国城市贫困的增加及其原因

九十年代末中国城市贫困的增加及其原因 李 实 一、前 言 贫困一向被看作是中国农村的一种现象。然而自1995年以来由于公有制企业的重组,中国的城市贫困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问题。根据官方统计,1999年失业和下岗的职工人数已达1200万(NSB ,2000)。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中央政府对此也日益关注。 城市贫困是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新问题,也被称为“新贫困”(Knight,2000)。人们认为这与城市职工的失业和下岗有关。对此,政府的主要政策是给失业和下岗职工提供资金支持,但这一政策在各省市的执行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大量的下岗职工并未能从地方政府和企业得到他们应得的资助款项(劳动科学研究所,2000) 这种情况下,研究中国城市的贫困规模以及失业和贫困发生率的关系就是很有意思的题目。为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计算了样本城市和分组数据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强度指标,然后用probit模型分析了个人陷入贫困的概率和下岗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发生率并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那么高,但是高于官方发布的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贫困和失业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城市贫困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职工下岗失业的人数增加了。 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二部分是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有关研究文献。第三部分说明本文所采用的贫困线。第四部分是数据情况。第五部分是贫困发生率的分析结果以及按家庭和个人特征的分组分析。第六部分着重分析了城市家庭贫困增加的原因。第七部分提出了贫困的新概念,即“自愿贫困”,这是与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相联系的。实证分析说明了城市贫困有别于这三种贫困。第八部分以模拟分析为基础,对缓解城市贫困的政府政策进行了评价。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研究结果及其政策含义。 二、文献述评 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决策者和学者均未把城市贫困看作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与农村贫困的大量研究文献相比,在此领域可参考的文献不多。但是尽管各种估算的的结果差别很明显,有些研究仍值得一提,。根据基本生活消费的假设和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分配的分组数据,世界银行对1978-1990年间中国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World Bank,1992)。他们的估算显示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很小,八十年代的城市贫困人口不到1%。阿齐兹卡恩(1988)利用中国社科院的两次调查数据估算了1988和1995两年中国城市的贫困发生率。他发现如果采用经调整的标准的贫困线[2],这两年的贫困发生率分别是6.7%和8.0%.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估算显示,如果采用极端贫困线,这两年间的贫困发生率将有较大的提高。采用同样的1988年的数据,以及国家的相对贫困线,这一贫困线相当于个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古斯塔夫森和李实(1997)估计中国城市的贫困发生率不到1%,和中国农村的数字相比非常之低。古斯塔夫森和魏众(2000)重新计算了1995年全国的相对贫困线,据他们估算,城市贫困率相当于1988年的46%[3].国家统计局的课题组在九十年代初期提出了中国城市贫困发生率的另一种估算。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亚行专家组 1.背景 直到90年代初期,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被认为主要发生于农村地区。因此,中国政府在制订有关政策时,主要着眼点依然是如何消除农村贫困。当然,当时在城镇地区也同样存在贫困问题,但其涉及面只是总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扶养人和抚养人)。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相当多的城镇人口陷入其中。 中国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相比,有三点明显的差别: ⑴.城镇中“新”贫困人口在数量上远比“老”贫困人口要多。 ⑵.新城镇贫困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城镇地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这种贫富差距是前所未有的。 ⑶.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不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但是他们没有工作机会。 在上述三点中,前两点是相互关联的。提出城镇贫困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从前不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士,而按现在的标准则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口。在此之前,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工作,而政府有责任为他们安排工作岗位,虽然有时报酬很低而且不能及时发到他们手中。 从1994年以来,中国城镇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几年中以极快的速度锐减。从1996年以来的三年中,国有单位已精减了2700万名职工,相当于1996年国有单位总人数的25%。城镇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削减人员的趋势预计将会继续下去。非国有部门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足以抵消国有部门缩减的工作岗位。缩减工作岗位与创造就业机会之间的“时间差”导致了下岗、失业问题,而下岗、失业问题便是近期出现的城镇贫困的主要原因。 2000年,城镇失业人口为595万,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失业率相当低,只有 3.1%。然而,这一数字仅仅包括“登记失业人员”,而为数甚多的本应列为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政策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政策 [ 吴波(1982—)男,四川遂宁人,博士研究生,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信息工程师。电邮:bobby0506_cn@https://www.360docs.net/doc/5718365639.html,]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贫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发生的原因、现象、当前政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反贫困的政策应分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贫困人口的救济;二是避免贫困人群陷入贫困陷阱;三是要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进行政策制订。 关键词:城市贫困;反贫困 urban poverty and policy in china wu bo abstract:urban poverty is a new emergence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economy growth after opening and refor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factors involved in urban poverty incidence, phenomena of it and problems remaining in current policies. then suggestions proposed when making anti-poverty policy lie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a well-defined safety-net should be constructed; second, poverty trap ought to be avoid, and the last, rural-urban co-ordin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keywords: urban poverty; anti-poverty 城市贫困在传统意义上指城市里的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十九章 反贫困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反贫困社会工作 1.什么是绝对贫困?如何测量绝对贫困? 答:(1)绝对贫困的含义 绝对贫困是指一种低于最低的物质生活水准的生活状态。 (2)绝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法(GN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国际上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状况的重要指标。运用国民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富国和穷国之间在人均国民收入上的重大差别,也可以反映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但运用这一方法的局限在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能衡量人与人之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贫富差异状况。 ②恩格尔系数法。在研究中,恩格尔绘出的表示生活必需品开支占收入比例变化的曲线就是“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上有一个可以测定贫困的转折点,当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高于这一转折点时,这个家庭就属于贫困户。现在,国际上一般以59%作为临界点,高于这一比例的家庭即为贫困户。在这一比例以下的划分大致是: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水平;20%~39%为富裕;小于20%为极富。 ③市场菜篮法。市场菜篮法也叫“标准预期法”。它所依据的是一张按照营养学的标准确定的能够维持体力恢复的生活必需品清单。在中国,这种方法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一般是通过对贫困户的实际调查确定生活必需品的清单,而专家按营养学标准制定的清单仅供参考。 2.什么是相对贫困?如何测量相对贫困? 答:(1)相对贫困的含义

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人群的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因此,相对贫困测量的是社会财富(收入)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群体间的分配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2)相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①实际生活质量指数法:是衡量各国人们实际生活状况包括贫困状况的综合指标,它由三大基本指标组成,即婴儿死亡率、1岁婴儿的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该指数采取的是0~100分级的指标体系,把上述三个指标体系以一个合理的标准分别换算成指数,然后求其平均数。一个国家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由这三个方面得分的平均数求出来。 ②基尼系数法。基尼系数也称洛伦兹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若A=0,则G=0,表示收入绝对平均;若B=0,则G=1,表示收入绝对不平均。 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得出基尼系数的标准参数是: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高度平均,在 0.2~0.3之间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在0.4以上为差距偏大。 ③五等分法。具体做法是按收入水平高低,将人口分为五等份,然后计算各个1/5人口层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④收入比例法。收入比例法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平均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贫困线的划分依据。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前身)明确规定以社会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各国的社会救济标准。由于这一方法简便易行,近年我国不少地区也采用该法作为制定社会救助标准的参照。

1-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的界定及特征.docx

1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的界定及特征 1.1 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的界定 从传统意义上讲,城镇的贫困人口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救助对象, 即“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人员)。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导致城市中涌现出大批新的贫困人口。 城市新贫困人口可以界定为,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有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经济增长的安全性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受到 影响,导致城市中一部分适应能力较弱的人群陷入贫困,城市中部分居 民的失业、不充分就业以及城市综合生活费用指数的上扬,造成他们的 生活相对或者绝对贫困,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当前我国城市新贫困人 口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1)城镇贫困职工。因体制性因素下岗的职工、企业破产的失业职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的在职职工,这三种人员中的贫困人口以及他们的 赡养人口,统称为“城镇贫困职工”。这部分群体由于失业,丧失了获 得主要经济收入和福利的物资生产条件,没有自我支配的任何生产要 素,也就无法独自摆脱贫困的处境。 (2)失地农民。这是近几年中国城市中新出现的一个群体。在城市化 的早期,失地农民的问题并不严重,因为国家的安置方式包括了就业 安置,这在计划经济年代非常有效,农民能够很快在国营企业内转为 工人身份。然而,随着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再也无法采取就业 安置的办法把农民塞进企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而且又没

有社会保障措施配套,又由于其自身素质低、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家庭负担较重,相当一部分人生活仍较困难,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于是凸 显出来,逐渐演变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它是一个庞大的特殊 人群,与城市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新贫困人口组成部分。(3)由农村流入城镇的农民工。进城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业 或半失业状态,贫困农民工除农村户口外,具备了城市贫困居民的一切特征,是最地道的城市贫民。伴随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发展,民工潮由过去单身外出向接家眷定居发展,由离土不离乡向离乡弃土、 离家带口发展,各城市出现“富人区”的同时,城郊接合部“贫民区”即“棚户区”大量出现。 1.2 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的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城市新贫困群体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地区性差异显著。1997 年的城市贫困入口中,有 85.5%约 997 万人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二是贫富收入差距过大。1997 年城市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10%的最低收入户的4.2 倍,中国的贫富差距目前仍呈扩大的趋势;三是行业性特点明显。纺织、煤炭、机械等传统行业中的职工贫困人口比重较大。 2城市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分配不公平。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均等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贫困,主 要是资产分配不均等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结果,目前我国城市贫困问 题所表现出来明显的行业性就与此有关。这里所说的行业性贫困,主要指一些传统的行业,如纺织、煤炭等受需求结构影响走向滑坡,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1.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答:(1)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2)社会福利作为人一资源一行动的综合系统社会福利是一个集资源、机构、人力、理念与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制。社会福利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①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③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作为专业的行动,是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等问题与满足公民社会需要的保障。任何好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发展理念,都必须以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实现,否则社会福利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①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最早是从民间慈善事业发展而来,它的发展和 演进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不同层面社会问题、改善人的社会功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在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服务的组织、传递与评估等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来完成,从而保证社会服务本身的效率与公平。社会工作是同社会福利系统联结最紧密的专业,它通过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来推行各种各样的助人服务。作为一门专业和特定职业,社会工作可以有效地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有效联结,在需要和服务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促成政府和各种专业组织对社会问题的有效干预。 ③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着核心的角色。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中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也是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

中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8365639.html, 中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作者:施依莹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4期 摘要:城市贫困既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社会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使得城市出现了一个新的贫困群体。我国尚处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发展而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分配不均等众多复杂因素都造成了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而为解决贫困问题,关键在于找出致贫原因,对症下药。 关键词:城市新贫困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一、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现状及特征 1、城市贫困人口规模较大 若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统计城市贫困群体,根据我国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城市保障对象为1701.1万人,2016年为 1480.2万人,2017年为1261.0万人。从总体上看,近四年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贫困规模在逐年递减,但1997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开始,进入这一范围的人数不超过200万人。与此同时,当前城市低收入群体普遍为农民工,且这一群体进城务工的规模在逐年递增,但目前进城务工农民暂未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因此真实的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将会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2、社会服务的不对等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方面的投入,但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本身基础较为薄弱,在公共资源方面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的兴起使得城市新贫困群体的人数急剧增加,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堪重负,进一步导致了城市贫困群体丧失其应有和正当权利。 3、再就业难度大 城市贫困群体一般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在当下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企业生产技术革新的新经济发展时代,这一群体会成为企业裁减人力资源的首要对象,而且一旦面临失业待业,他们再就业的门槛和难度将会大大提升。 4、出现代际传递趋势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当前城市贫困群体的平均收入甚至不及城镇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两级分化,这个差距将会继续扩大。收入水平的低下即意味着

社会工作在反贫困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反贫困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一般的贫困概念核心往往是收入低下,但贫困的审视与考察不可以停留在收入问题上,贫困的实质不是收入低下,而是可行能力贫困。克服反贫困政策的缺陷与不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工“助人自助”的理念与能力将会在反贫困的领域中发挥超强作用。 [关键词]:反贫困可行能力自助 他认为,尽管低收入与贫困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贫困的实质不 是收入的低下,对贫困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收入上,而是可行能力的贫困,他关注的是通过扩大个人的选择范围来发展人的能力,可行能力理论认为,反贫困的重点在于个人能力的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因此,贫困中的“能力贫困”要与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价值观的自助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使反贫困工作可持续发展,可行性发展,最终,提升个人能力,消除贫困。 一现阶段我国的贫困状况 贫困群体主要是指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社会资源短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缺乏相应发展潜能的人群。现阶段,我国的贫困有如下特征: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从以绝对贫困为主导以相对贫困为主,从农村贫困突出到城市贫困问题凸显;从区域性贫困到阶层性贫困;从社会分割性贫困到社会转型性贫困;从暂时性贫困到持续性贫困。我国的贫困人口有1.35亿,中国贫困形势的这种演变凸显了反贫困工作的急迫性。

二.我国的反贫困对策 1,因地制宜选择扶贫方式。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的脱贫对策,适合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措施,因地制宜的适时性发展,深入了解制约当地的贫困因素,然后根据需求,制定反贫困的策略来脱贫。 2,科技扶贫。脱贫要靠当地的资源,因此,要利用科学技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采资源,帮助脱困,加大知识与科技的发展,培养知识科技型人才。 3,用好扶贫资金。由于体制的弊端,使得出现扶贫资金不用于扶贫的现象,因而提高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率问题也迫在眉睫。 4,制度创新。“只有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各种制度环境, 靠制度驱动再造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和发展机制, 才能打破贫困地区的区域循环和低水平均衡使贫困地区重新焕发生机” 三.社工的介入与反贫困能力 阿马蒂亚·森认为,有五种基本的工具性自由,能够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可行能力理论认为,反贫困的重点在于个人能力的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所以,基于“能力贫困”思想,应改变传统的以个人收入或资源占有量来衡量贫富的标准,,必须考察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功能方面的实际能力,能力的扩 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及收入的提高,能力不足才是导致贫苦的根

不可低估中国城市贫困现状

城市贫困的基本状况 识别城市贫困人口、判断城市贫困状况和确定贫困救助水平,需要依次考虑三个方面的:首先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该地区贫困线是多少;然后识别该地区人口中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后将该地区估算的贫困线与实际的救助线之间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地区贫困人口的救助状况。 (一)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 城市人口的范围是按照户口性质划分的,这和国际上通行的根据人口密度和生计来源等常用的标准不同,使得城乡人口的统计不能真实反映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一些居住在而持有非农户口的居民被统计在城镇人口中,另外一些居住在城镇而持有农业户口的居民却被排除在城镇人口之外。比如,1999年的43000万“非农业人口”(正式城镇人口)中,37.2%(16000万)是农村居民,他们并不住在城市。而城市常住居民中38.6%(10100万)持有农业户口的人,则被认为是农业人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已与农业没有任何联系。此外,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0%全职从业于非农产业,而且城市周围许多县的农村居民收入中除了很小一部分以外,均来自于非农产业。 因此,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在考虑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时候需要增加两个群体:一是长期生活并工作在城镇的流动人口,一是农村县的人口中符合通常“城镇人口”标准的人口。据此的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要高于官方数字36%。 (二)贫困线确定的思路 根据用途,可将贫困线分为两种:诊断性贫困线和贫困救助线。诊断性贫困线是为了确定哪些人是贫困人口,通常称之为贫困线;贫困救助线可用于确定潜在的社会救助对象和救助力度,通常称之为救助线。 “诊断性贫困线”的计算涉及下列几个问题:地域覆盖范围、家庭大小及其构成的以及采用哪种贫困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域特点各异的国家来说,地域覆盖范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各地区消费结构、物价和生活水准(或人均收入)差异很大,因此,采用全国统一的贫困线可能会扭曲地区的贫困格局。尽管省级贫困线也有同样的缺陷,但比全国贫困线要可靠一些。同时,由于个人的生活水准取决于其家庭的规模和家庭成员的年龄构成,因此,贫困线的确定还需要根据家庭的规模和构成进行调整。关于在何处划定贫困线的问题,本文主张采用几条而不是一条贫困线。这是因为:第一,贫困的确定不是绝对的。第二,选定的贫困指标的测量值总是有一点的误差。 计算贫困线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绝对”和“相对”贫困线之间做出选择。本文所谈及的贫困线均指绝对贫困线,它以基本需求这一概念为出发点。这些贫困线在省与省之间是不同的,而且大体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三)城市贫困线的估算结果 估算贫困线一般需要首先估计食品贫困线,因为减贫的首要目标是为贫困阶层提供足够的营养。在食品贫困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出人均基本的“非食品开支”,就可以得到一般贫困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贫困线。 根据1998年城镇家庭调查的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各省及全国的食品贫困线和一般贫困线,见表。从中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特征:第一,省际贫困线的差异很大。沿海省份的贫困线要高于全国平均数,内陆省份的贫困线要低于全国平均数,只有三个省份例外,这三个省份是:云南(内陆省份,其贫困线是全国平均数的102%)、辽宁和江苏(沿海省份,其贫困线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95.4%和96.5%)。这说明全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余培源 南方论刊·2008年第9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城市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比较突出的社会难题。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贫困问题也日趋严重。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与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剖析产生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目前我国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贫困;现状;原因;对策 近些年来,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成为当代世界比较关心的社会难题。据国际劳工组织分析,到2000年,全球城市贫困居民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全球因失业造成的城市贫困人口达到10亿。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由于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均衡和分配不公,社会调节不力,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使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原有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凸现出来。目前,随着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迅速上涨,城市贫困问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因此,及早深入研究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社会长久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与规模

1.1 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一般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救助的“三无人员”。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体制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涌现出大批新的贫困人口,他们主要是失业,困难企业的职工以及离退休职工中的困难群众,另外还包括城市中的部分外来打工人口。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其构成群体的多元化特征也日益明显。目前看来,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以下群体:一是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扶养人或法定扶养人无扶养能力的居民,即传统意义上由政府一直予以救济的“三无人员”民政对象。二是因原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亏损和结构性调整而下岗的无业人员,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被拖欠工资的生活特困职工,收入低的退休职工,以及这几类人员所赡养的家属。这部分贫困群体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城市“新贫困人口”。三是由农村流入城市,靠打短工为生,并且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外来民工。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和政策原因滞留在城市中的这部分贫困人口没有纳入城市贫困人口的正式统计范围,其规模和结构都无明确的说法。因此,我们将此称为城市流动性边缘贫困群体。 1.2 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 2000年~2001年,亚洲开发银行组织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共同进行“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课题研究。在2001年10月举办的成果发布会上,亚行专家组披露: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提供的1998年的统计数据,专家们先用热量支出法和市场菜篮法测定各省的贫困线(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