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逆向工程实验指导书

逆向工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逆向工程技术实验三维测量操作一、实验目的了解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初步掌握使用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仪系统对样件进行测量的方法,并了解利用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三维重构的过程。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样件外形测量与三维重构。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系统装有IMAGEWARE软件的计算机四、实验原理1、三维测量的方法简介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目的,决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方法的不同。

2、非接触式测量的三角测量原理激光探头的测量原理目前均以三角法为主。

如下图所示,激光由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发生器产生,经聚光透镜(F1)投射到工件表面,由于光束反射作用,部份光源经固定透镜(F2)聚焦后投射在光传感器(D)上。

当物体沿y方向上下运动或者探头沿y方向移动,其散射光投射在光传感器的位置(X)亦将改变。

2、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仪系统简介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仪系统由柔性关节臂式(FARO)三坐标测量机和Kreon激光扫描系统构成。

Kreon激光扫描系统是基于激光截面三角测量的原理,对工件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扫描,在激光线条上采集非常密集的数字化(坐标)点,通过与电子控制器(ECU)的连接,记录激光线与工件相交的位置。

摄像机摄取激光线位置获得立体影像,ECU电子控制器对每条激光线条上所记录的600个坐标点在Z轴方向的位置,以初始校正时所记录的绝对零位为依据作重复计算。

3、三坐标测量技术在逆向工程上的应用测量数据的三维实体重构是目前逆向工程领域研究的“瓶颈”,实际应用中,因原始数据的获取方式、三维重构支撑环境、三维重构方法和目标不同,其理论依据、技术路线、算法和工作内容有较大差异。

数据压缩、曲线曲面的光顺处理噪声去除、数据匀化数据预处理曲面重构特征提取与数据分块五、实验方法和步骤1、Kreon激光扫描系统数据处理”-->“SELECT MACHINE”,在对话框中选“FARO Arm.par”,按OK,跟着会出现一个读取ECU的进程。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何照荣铁永亮著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09实验一物体三维尺寸数据采集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逆向工程中原始数据的采集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2、了解三维结构光扫描装置的基本操作和相关知识元;3、了解Geomagic和TN-3Doms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设备1、三维结构光扫描装置1台;2、齿轮、烟灰缸、传动零件若干;3、Geomagic 11.0软件1套;4、TN-3DOMS软件1套。

三、相关知识TN 3DOMS.S 采用非接触式光学扫描,除了覆盖接触式扫描的适用范围之外,还可以用于柔软的、易碎的,以及难于接触的物体的扫描场合。

高速的扫描使得用户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所需的数据,大大缩短了产品造型的开发周期。

三维光学扫描仪与普通的扫描仪不同之处在于它记录的是被测物体的所有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TN 3DOMS.S 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模具设计、零配件设计加工、逆向工程、实体测量、质量检测和控制,广告动画设计、文物复制和修复、医学研究等多项领域。

技术特点(1)面扫描采用独特的照相式原理,在瞬间获得整个物体表面的三维数据,每次扫描一个面,效率极高。

(2)精度高利用独特的测量技术,可获得非常高的测量精度。

(3)速度极快单面扫描时间3s~20s。

(4)便携式设计可灵活地移动扫描仪来进行测量,特别适合对大型或重型物体的测量,且硬件设备占地少,受环境因素制约少。

(5)非接触扫描用于柔软、易变形的物体的测量,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6)对环境条件不敏感环境光对该扫描仪的影响极小,相对其他光学式扫描系统而言,该系统不需要在暗室中操作,适用环境范围非广泛,可以在露天环境进行扫描。

(7)测量输出数据接口广泛三维光学扫描仪测量所得为点云数据,该数据可保存为ASC 格式以及WRL(可存储彩色信息)格式,可以直接与Geomagic、CATIA、UG 等软件交换数据。

(8)操作软件界面友好三维光学扫描仪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设计,使用户不需过多的培训就可以熟练操作,软件操作简单、快捷易学。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逆向工程实验报告姓名:XXX学号:201852090710指导教师:何兴高一、题目基于MBR的Bootkit的逆向分析二、题目梗概利用逆向工程技术,从可运行的程序系统出发,运用解密、反汇编、系统分析、程序理解等多种计算机技术,对软件的结构、流程、算法、代码等进行逆向拆解和分析,推导出软件产品的源代码、设计原理、结构、算法、处理过程、运行方法及相关文档等。

随着用户需求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软件开发难度不断上升,快速高效地软件开发已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

Bootkit是一种比较旧的技术,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由eEye Digital 安全公司在他们的“BootRoot"项目中提及的。

Rootkit是一种特殊的恶意软件,它的功能是在安装目标上隐藏自身及指定的文件、进程和网络链接等信息,比较多见到的是Rootkit一般都和木马、后门等其他恶意程序结合使用。

Rootkit通过加载特殊的驱动,修改系统内核,进而达到隐藏信息的目的。

rootkit并不一定是用作获得系统root访问权限的工具。

实际上,rootkit是攻击者用来隐藏自己的踪迹和保留root访问权限的工具。

通常,攻击者通过远程攻击获得root 访问权限,或者首先密码猜测或者密码强制破译的方式获得系统的访问权限。

进入系统后,如果他还没有获得root权限,再通过某些安全漏洞获得系统的root 权限。

接着,攻击者会在侵入的主机中安装rootkit,然后他将经常通过rootkit 的后门检查系统是否有其他的用户登录,如果只有自己,攻击者就开始着手清理日志中的有关信息。

通过rootkit的嗅探器获得其它系统的用户和密码之后,攻击者就会利用这些信息侵入其它的系统。

所有在开机时比Windows内核更早加载,实现内核劫持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Bootkit。

Bootkit主要是利用其内核准入和开机过程的隐身技术,在功能上无异于Rootkit。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技术实验报告姓名:XXX学号:XXXXXX指导老师:XXX专业:XXXXX2012年12月引言: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三维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逆向工程成为研究的热点,它除了应用到几何测量、产品复制、新产品开发、几何造型等制造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医学、地理、考古等新领域的图像处理和模型恢复。

STL文件格式是一种用三角片表达实体表面数据的数据交换文件,在逆向工程中是三维测量设备数据输出的主要文件格式之一由于STL文件格式简单、容易读取和显示,它成为从三维数据测量到CAD几何造型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数据交换文件,同时也是快速原型制造事实上的标准。

许多基于STL文件的应用在不断的扩展,如直接利用STL文件生成有限元网格、从STL直接生成加工轨迹等.随着三维测量设备在测量效率、精度等方面的突破,目前已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采集上百万个采样数据点,如德国GOM公司的ATOS II激光测量仪可以在7s内采集130万个数据点,生成的STL数据文件的尺寸从几兆到上百兆不等,并且还随着用户需求精度的提高在不断的增长。

如此日益庞大的STL数据的拓扑重建,采用通常遍历的算法将耗费几十分钟甚至几十小时,这成为逆向工程后续研究必须要解决的瓶颈。

在逆向工程中,光学测量已经成为获取模型数据的主要方法。

这种测量方法的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采集大量的数据点,这些数据通常被保存为STL格式的文件。

但是在STL文件中存储的三角片及其顶点的信息又处于无序排列状态,直接使用只能得到其中单个三角片的信息,无法建立该三角片和相邻的其他三角片之间的联系,因此必须重建拓扑信息后才能在后续工作中使用。

在STL文件中所列出的顶点数恰好是面片数的3倍。

平均每个顶点的坐标被重复地给出了几乎6次,所以数据的冗余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原样提取数据,就会不必要地占用大量地计算机资源,降低计算速度,同时也无法有效地对模型进行错误诊断和修复,使得后续的处理计算量增大。

逆向工程实习报告(模板)

逆向工程实习报告(模板)

长江大学逆向工程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目录1、三维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步骤;2、三维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物模型的零件图绘制;4、实物模型的立体图绘制。

产品三维扫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逆向工程的基本流程,并理解实物表面三维数字化在逆向设计中的重要性。

2、了解VIVID9i三维扫描仪原理。

3、熟练掌握VIVID9i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自己查资料。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1、VIVID9i三维激光扫描仪2、高档微机四、实验要求通过三维扫描仪对产品进行扫描,独立完成产品、模型的外观点云数据采集,得到产品的外观点云数据。

五、实验内容逆向工程简介(Reverse Engineering 简称RE)自己查资料六、仪器介绍型号:VIVID9i 厂商: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精度:0.05mm 测量距离:800~1000mm面板介绍:镜头,激光发射孔,操作面板,数据线、电源线接入面板,底座微距(Tele)焦距f=25mm镜头中距(Mid)焦距f=14mm远距(Wild)焦距f=8mm七、实验步骤自己查资料八、注意事项1、将三维扫描仪正确放在三角支架上,(详细操作见支架使用说明),连接电源线和数据线。

2、取下镜头盖,根据被扫描物体大小确定镜头类型,镜头对准需要扫描的物体,并与水平成15º角。

3、插好软件锁,并依次开启扫描仪和电脑,然后启动扫描软件(Polygon Editing Tool)。

4、开启扫描软件,如第一次进行扫描需进行一些参数设置,选择所用扫描仪型号。

5、对扫描结果进行针对性删减,保留准确数据。

九、实验结果得到完整的***(扫描物体)外观点云数据。

十、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对产品扫描有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操作三维扫描仪,了解产品扫描的实际意义。

三维立体快速成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Z510快速成型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快速成型机的操作方法3、了解成型产品特性及后期处理工艺二、试验仪器1、三维立体快速成型机2、高档微机三、实验原理自己查资料四、仪器介绍1、快速成型技术相关介绍:快速成型是一种用材料逐层或逐点堆积,成型零件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快速成型技术问世(又简称RP技术),综合了机械工程,CAD,数控技术和材料技术,可自动、直接、高速、精确的将设计思想转变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实体模型,从而可以方便进行快速评估,方案修改和功能试验。

车身逆向设计作业指导书

车身逆向设计作业指导书

车身逆向设计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车身逆向设计是指通过对已有车型进行逆向工程,获取车身外形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改进的过程。

本次作业旨在通过逆向设计的方法,对一款现有车型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满足特定需求。

二、任务目标1. 选择一款现有车型进行逆向设计。

2. 获取车身外形数据,包括车身尺寸、曲线线型等。

3. 分析车身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并确定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4. 进行车身设计的创新和优化,提出改进方案。

5. 使用CAD软件进行车身设计的建模和绘制。

6. 进行车身设计的仿真和验证,评估改进方案的效果。

三、任务步骤1. 选择一款现有车型根据任务要求和个人兴趣,选择一款现有车型作为逆向设计的对象。

可以考虑车型的流行度、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2. 获取车身外形数据通过测量、扫描或获取已有车型的CAD模型等方式,获取车身外形数据。

包括车身尺寸、曲线线型等信息。

3. 分析车身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对选择的车型进行分析,评估其车身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可以考虑外观美观度、空气动力学性能、车内空间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4. 确定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车身设计的改进方向和目标。

可以考虑提升外观设计的独特性、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加车内空间等方面进行改进。

5. 进行车身设计的创新和优化基于确定的改进方向和目标,进行车身设计的创新和优化。

可以尝试不同的线条、曲面设计,优化车身比例和比例关系,增加功能性设计等。

6. 使用CAD软件进行车身设计的建模和绘制将车身设计的创意转化为CAD模型,使用CAD软件进行车身建模和绘制。

可以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车身外形的绘制,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精细度。

7. 进行车身设计的仿真和验证对设计的车身模型进行仿真和验证,评估改进方案的效果。

可以使用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空气动力学性能分析,使用人体工程学仿真软件评估车内空间利用等。

8. 优化和改进设计方案根据仿真和验证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课程题目:利用OllyDbg逆向工具学习高级语言的输入输出与底层的对应关系( ( ( ( ( ( ( 一、 实验背景软件逆向工程是在 1990 年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有一些会议和计算机用户组的专题会议主题。

软件逆向工程是分析目标系统,认定系统的组件及其交互关系,并且通过高层抽象或其他的形式来展现目标系统的过程。

逆向工程 是了解软件“所作所为”的一套最重要的技术和工具。

正式地讲,逆向工程是“通过分析目标系统以识别系统的组件以及这些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创建该系统另一种形式的表或更高级的抽象过程”。

从工程实际的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将软件逆向工程分为两大类: 1)从已知软件系统的完整代码出发,生成对应系统的 结构以及相关设计原理和算法思想的文档。

2)从没有源代码的程序出发,生成对应的源程序、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设计原理和算法思想的文档等。

逆向工程在软件分析中的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1)查找恶意代码,许多病毒和恶意代码的 探测技术使用逆向工程来理解那些令人憎恶的代码是怎样构成和运作的。

通过逆向找出可用作特征码 的可识别模式用于驱动商业探测器和代码扫描器。

2)发现意想不到的缺陷和错误,即使是设计最完美的系统也可能存在漏洞,这是由于我们使用的“前向工程”开发技术所固有的特点导致的。

逆向工程可以帮助我们在发生致命的软件失效前识别缺陷和错误。

3)查找是否使用了其他人所写的代码,搞清楚在应用程序的哪里使用了受保护的代码和技术,这对于保护知识产权不被滥用是很重要的。

逆向工程技术可用于检测应用程序是否包含所关心的软件单元。

(4)寻找对共享软件和开放源码的使用(在不该使用的地方),与侵犯代码版权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产品以 安全 和 专用 为目的,是否有可公开获取的代码可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逆向工程能够用于检测代码复制问题。

5)从其他(不同领域或用途)产品中学习,逆向工程技术使我们能够学习先进的软件方法,还允许新学员研究大师的作品。

逆向工程技术实验

逆向工程技术实验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实验报告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名称扫描件的数模重构姓名:黄佳伟班级:12模具设计与制造3班日期:2014.9.25小组成员:黄佳伟蒋程飞解翔宇李长江刘凯李臻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要求 (3)三.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或材料 (3)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3)五.思考题 (11)一、实验目的掌握多边形阶段和形状阶段主要命令的使用方法,会进行多边形阶段或形状阶段的数据处理,得到理想的完整的曲面模型。

二、实验要求对多边形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为快速成型提供理想的数据模型。

三、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或材料1.逆向设计软件 Geomagic Studio 12.0。

2.电脑。

四、步骤及要求Step 1 将实验一的数据导入。

启动Geomagic Studio 12.0软件,点击【打开】命令,找到储蓄罐文件,点击打开按钮。

在视图中将显示出储蓄罐合并后的数据模型,图1。

图1Step 2 通过网格医生、创建流型、填充孔、光顺表面、简化多边形、编辑边界、修复相交区域、边角锐化、特征提取、拟合等操作得到一个完整的理想的多边形数据模型,该模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1)网格医生点击【多边形】—【网格医生】,系统弹出图2所示的对话框。

点击“应用”按钮,点击“确定”退出对话框。

图2(2)创建流形该模型是不封闭的,可以创建一个打开的流形。

点击【多边形】—【创建流形】—【开流形】,来删除模型上一些非流形的三角形,如图3.图3(3)填充孔选择【多边形】—【填充单个孔】—【曲率】—【完整孔】,选择要填充的模型上的孔。

如图4,图5为填充完成的图片。

图4图5当有长窄孔是,如图6,将采用搭桥的方式生成桥,【多边形】—【填充单个孔】—【曲率】—【搭桥】如图7生成的桥,然后再进行填充单个孔。

图8为填充完成的图片。

图7图8(4)光顺表面选择【多边形】—【松弛】,进行松弛多边形,对模型整体进行平滑处理,调整各项参数大小,勾选固定边界,点击“应用”图9为处理后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复杂零件三维扫描实验》指导书
现代设计课内实验实验项目编号: 02010280b 00211337
实验项目名称:复杂零件三维扫描实验(中文)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数:4学时
每组核定人数:6人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
先修课程和环节: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反求设计基本理论,过程
一、实验目的
1、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机械零件几何量的检测方法和手段,了解零件的几何量的反求分析过程。

2、了解三维扫描的基本原理、扫描点云的后处理,加深根据扫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构实物的CAD模型的过程认识。

3、初步了解逆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软件。

二、实验设备
北京天远OKIO扫描仪。

精度0.03mm。

1 所示为控制云台的螺杆,可以调节云台上下旋转;
2所示为控制云台的螺杆,可以调节云台水平旋转;
3所示为控制云台的螺杆,可以调整云台左右旋转;
4所示为固定测量头的两个螺丝,用来把测量头固
定到云台上。

三、实验原理
三维扫描仪设备应用于逆向工程技术介绍:①三维扫描速度极快,数秒内可得到100多万点;②一次得到一个面,测量点分布非常规则;③精度高,可达0.03mm;④单次测量范围大(激光扫描仪一般只能扫描50mm宽的狭窄范围);⑤便携,可搬到现场进行测量;
⑥可对较重、大型工件(如模具、浮雕等)进行测量;⑦大型物体分块测量、自动拼合;⑧大景深:300~500mm;⑨可采集彩色数据。

结构光三维扫描原理:三维扫描仪光栅编码法测量组成原理如图所示,光源照射光栅,经过投射系统将光栅条纹投射到被测物体上,经过被测物体形面调制形成测量条纹,由双目
摄像机接受测量条纹,应用特征匹配技术、外极线约束准则和立体视觉技术获得测量曲面的三维数据。

四、实验步骤
(0)系统标定
摄像机定标(标定)是得到三维世界中物体点的三维坐标与其图像上对应点的函数关系的过程。

摄像机定标的精度是决定了系统扫描精度的重要
因素。

定标中需要使用到定标块。

摄像机定标通过拍摄标
定块在不同位置的图像,来实现对系统的标定。

本系统采
用平面标定块,为了能测量空间三维物体,标定块应该放
置在不同的位置,尽量充满待测物体的每次扫描区域可能
占据的空间。

摄像机定标时系统会让用户拍摄若干不同的点位置和三个不同的面位置的定标块图像,摄像机定标的主要步骤如下:
1)从系统菜单进入标定算法模块。

2)将标定块取出,放置到摄像机系统的视野下,尽量覆盖全部的摄像机视野。

3)点击拍摄按钮,拍摄第一幅测量,系统进入计算分析。

4)按照系统要求,调整定标块位置。

也可以通过调节摄像机的调节手柄,调整摄像机
相对位置,拍摄第二次和第三次。

5)将标定块反向,使其背面全白的平面朝上放置。

6)按照系统提示,拍摄图像第一次测量。

若失败,则重新拍摄。

尽量覆盖全部的摄像
机视野。

7)按照系统提示,调节摄像机背面的调节手柄,调整摄像机相对位置,拍摄第二次和
第三次。

8)系统开始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给出标定的残余误差。

9)误差符合要求,则标定完成。

收好标定块。

(1)三维扫描:
10)喷上显像剂,注意喷涂均匀。

11)粘贴标志点,注意间隔均匀,不规则。

12)打开OKIO软件,点击“扫描”下的,“标志点拼接”按钮。

13)开始扫描第一次,扫描完成后,设置保存文件的位置和名称。

14)将工件移动到视野下的合适位置。

点击“标志点拼接”进行第二次扫描,扫描完成
后,确认能否拼接,若误差过大,则系统自动取消这次扫描的数据,提示重新扫描。

15)第二次扫描后,将需要删除的点,通过“删除点”按钮去除多余的杂点。

16)点击“拼接当前数据”,将第二次的点云数据拼接到第一次的数据上。

17)系统提示拼接误差。

确认。

18)重复第5-8步的过程,直到完成了整个零件的所需要部位的全部位置的扫描。

19)导出数据。

点击文件下的到处数据,选择格式为asc文件。

导出。

使用“写字板”
打开刚刚导出的asc文件,确认数据导出。

20)若需要,可以导出STL格式。

(2)点云处理:
Surfacer主要用来做逆向工程,它处理数据的流程遵循点——曲线——曲面原则,流程简单清晰,软件易于使用。

其流程如下:
1.点过程
1)读入点阵数据,Surfacer 可以接收几乎所有的三坐标测量数据,此外还可以接收其
它格式,例如:STL、VDA 等。

2)将分离的点阵对齐在一起(如果需要)。

有时候由于零件形状复杂,一次扫描无法获
得全部的数据,或是零件较大无法一次扫描完成,这就需要移动或旋转零件,这样会得到很多单独的点阵。

Surfacer可以利用诸如圆柱面、球面、平面等特殊的点的信息将点阵准确对齐。

3)对点阵进行判断,去除噪音点(即测量误差点)。

由于受到测量工具及测量方式的限
制,有时会出现一些噪音点,Surfacer 有很多工具来对点阵进行判断并去掉噪音点,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4)通过可视化点阵观察和判断,规划如何创建曲面。

一个零件,是由很多单独的曲面
构成,对于每一个曲面,可根据特性判断用用什么方式来构成。

例如,如果曲面可以直接由点的网格生成,就可以考虑直接采用这一片点阵;如果曲面需要采用多段曲线蒙皮,就可以考虑截取点的分段。

提前做出规划可以避免以后走弯路。

5)根据需要创建点的网格或点的分段。

Surfacer 能提供很多种生成点的网格和点的分
段工具,这些工具使用起来灵活方便,还可以一次生成多个点的分段。

2.曲线创建过程
1)判断和决定生成哪种类型的曲线。

曲线可以是精确通过点阵的、也可以是很光顺的
(捕捉点阵代表的曲线主要形状),或介于两者之间。

2)创建曲线。

根据需要创建曲线,可以改变控制点的数目来调整曲线。

控制点增多则
形状吻合度好,控制点减少则曲线较为光顺。

3)诊断和修改曲线。

可以通过曲线的曲率来判断曲线的光顺性,可以检查曲线与点阵
的吻合性,还可以改变曲线与其它曲线的连续性(连接、相切、曲率连续)。

Surfacer 提供很多工具来调整和修改曲线。

3.曲面创建过程
1)决定生成那种曲面。

同曲线一样,可以考虑生成更准确的曲面、更光顺的曲面(例
如 class 1 曲面),或两者兼顾,可根据产品设计需要来决定。

2)创建曲面。

创建曲面的方法很多,可以用点阵直接生成曲面(Fit free form),可
以用曲线通过蒙皮、扫掠、四个边界线等方法生成曲面,也可以结合点阵和曲线的信息来创建曲面。

还可以通过其它例如园角、过桥面等生成曲面。

3)诊断和修改曲面。

比较曲面与点阵的吻合程度,检查曲面的光顺性及与其它曲面的
连续性,同时可以进行修改,例如可以让曲面与点阵对齐,可以调整曲面的控制点让曲面更光顺,或对曲面进行重构等处理。

五、注意事项
1、注意喷涂的均匀。

若白色物体,如石膏,可不需要喷涂。

2、注意的黏贴点的间隔距离和位置,不能在测量过程中掉落。

3、扫描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光照,不宜在过暗和过亮的场景中实验。

4、扫描过程中注意物体的摆放位置,合理的摆放位置和次序可以减少测量的时间和次数,并且降低测量的误差。

注意物体摆放的稳定性。

5、点云到CAD模型的构建需要使用Surfacer软件进行,请同学课后自行利用课余时间操作。

6、本验所用设备均为高精密测量仪器仪表,请同学们务必小心取用。

损坏原价赔偿。

六、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并对以下问题进行回答.
1、搜索文献,总结光栅法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2、在标定过程中,有何注意事项?结合实验过程总结。

3、结合实验过程,简述如何降低本实验的误差?
4、结合实验过程,总结三维扫描过程中,拍摄顺序如何安排较为合理?
5、简述系统拼接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6、总结标记点作用,思考有无替代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