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的人工养殖

合集下载

人工养殖蝎子技术

人工养殖蝎子技术

人工养殖蝎子技术人工养蝎子技术关键在哪里?蝎子好不好养?想要做好人工蝎子养殖,需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人工养殖蝎子技术。

一、种蝎的选择想要养好蝎子,首选要抓好选种和引种这一环节。

种蝎的好坏直接影响母蝎的产仔率和仔蝎的成活率影响蝎子后代的质量,那么如何来选种蝎呢?1.公蝎子要选择个体大、健壮、活泼、敏捷、后腹卷曲、无病虫害、身上有光泽、抵抗力强、食欲好、性欲旺盛,而无异常表现的蝎子,体长4.8厘米以上。

后腹部挺直一般是这个蝎子有病或者比较老的蝎子,不能作为种蝎。

2.母蝎子要选择前腹宽厚肥大,个体大,肢体无残缺、行动敏捷,身上有光泽产仔多,抵抗力强,性欲旺盛的。

要挑选已经成年的母蝎,肚子比较大的,1-2个月就能产仔的。

对于那些活动呆滞,捕食迟钝的、而且皮肤粗糙老化的母蝎要淘汰掉。

3.公蝎子和母蝎子的比是1:3。

4.捕捉种蝎时不能让蝎子受伤,在运输回家的途中尽量把蝎子分散开,不能让蝎子压伤。

建议用纸箱或者编织袋装,每个编织袋装500只,纸箱四周打一些通气孔,便于通风透气,运输途中避免剧烈震动,免得蝎子流产或者早产。

5.购买种蝎的季节应该选择春末夏初或者秋季。

因为春末夏初的天气比较温暖,不冷不热,这个时候蝎子刚刚从冬眠中苏醒,活动量不大,不会相互残杀。

6.蝎子胆小,容易受到惊吓,蝎子喜欢安静,因此要给种蝎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1.蝎子是变温动物,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

蝎子成长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8~35。

在这个范围内,蝎子活动频繁,进食多,幼蝎进入发育期,生长快,成活率高。

成蝎很快进入繁殖期。

如果蝎子长期生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则可以大大缩短其生命同期,提高生产效率。

当温度低于15时,所有蝎都会进入冬眠期,停止生长。

当温度到了40以上时,蝎子会被热死。

2.湿度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湿度低于40%蝎子容易脱水死亡,影响新陈代谢,而且不利于蝎子蜕皮,高于60%蝎子容易得关节炎,容易产生霉菌、寄生虫,使蝎子受到这些病虫害的侵扰。

人工养殖蝎子的几种方法

人工养殖蝎子的几种方法

人工养殖蝎子的几种方法1.蝎子的野外捕捉与驯化:这种方法是最简单且成本较低的种植蝎子的方法,可以从自然环境中捕捉蝎子,并将其移到合适的人工养殖环境中。

然后,通过饲养和繁殖,来增加蝎子的数量和种植各类蝎子基产。

必须指出的是,在野外的捕捉和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宜的捕捉地点,并且要注意蝎子的种类和数量。

(2)野外捕捉后的蝎子需要进行驯化和适时放飞。

驯化的主要目的是让蝎子适应人工养殖环境,并且适应人工饲料。

(3)野外捕捉还需要经过检疫和鉴定,以确保捕捉的蝎子符合人工养殖的标准。

2.蝎子的人工繁殖与饲养: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人工养殖蝎子的方法,通过人工繁殖和饲养来增加蝎子的数量和种类。

(1)繁殖:在合适的环境中,将已经成年的蝎子进行配对繁殖,以获取后代。

配对繁殖的蝎子需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以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2)孵化:孵化蝎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是将配对繁殖的蝎子产下的卵放入特殊的箱子中孵化。

孵化箱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高卵的孵化率和幼蝎的存活率。

(3)饲养:孵化出来的幼蝎需要特殊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常用的饲料包括昆虫、苹果、黑暗等。

饲养环境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以确保幼蝎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蝎子的机械繁殖与饲养:这是一种利用机器(如催熟器和喂食器)来人工繁殖和饲养蝎子的方法。

(1)催熟器: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来模拟蝎子的自然生长环境,并且加速蝎子的生长和发育。

目的是加快蝎子的繁殖速度和增加蝎子的数量。

(2)喂食器:通过自动喂食器来为蝎子提供适宜的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喂食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饲料供应量和时间。

4.蝎子的科学养殖与管理:这是一种将科学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蝎子的养殖与饲养中,以提高人工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1)环境控制:通过科学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调控蝎子的生长和发育。

合理的环境控制可以提高蝎子的繁殖率和存活率。

人工恒温养殖蝎子温度和湿度的协调

人工恒温养殖蝎子温度和湿度的协调
湿度控制
通过加湿和除湿设备,保持养殖环境湿度适 宜,避免过高或过低。
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方法
饲料种类
选择新鲜、无毒、营养丰富的饲料,如蟋蟀、蚯 蚓、蝗虫等。
投喂量
根据蝎子的生长阶段和活动情况,合理控制投喂 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投喂频率
合理安排投喂频率,一般每周投喂2-3次为宜。
06
人工恒温养殖蝎子的前景和挑 战
温度对蝎子存活的影响
适宜温度
01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5摄氏度,在此范围内,蝎子的存活率较
高,活动能力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高温威胁
02
如果温度过高,超过35摄氏度,蝎子的存活率会降低,出现热
衰竭死亡的情况。
低温威胁
03
如果温度过低,低于15摄氏度,蝎子的存活率也会降低,出现
冷休克死亡的情况。
03
秋季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养殖室内的温度 也应相应调低,湿度保持在60%左右 。
冬季
气温较低,为避免蝎子受冻,养殖室 应采取保温措施,湿度可适当提高。
根据蝎子生长阶段调整温湿度
幼蝎
幼蝎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应保持养殖室温度稳定,湿度 在60%左右。
成蝎
成蝎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较强,但仍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以避免影响繁殖和蜕皮。
02
温度对蝎子的影响
温度对蝎子生长的影响
适宜温度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5摄氏度 ,在此范围内,蝎子的生长速度 较快,活动能力强,食欲旺盛,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过高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超过35摄氏度, 蝎子的活动能力会降低,食欲减 于20摄氏度, 蝎子的活动能力会减弱,食欲不
良,生长速度缓慢。

人工怎样养蝎子

人工怎样养蝎子

人工怎样养蝎子一、蝎子的养殖设备及养殖形式〔一〕、盆养:选壁光滑的瓷盆或塑料盆,在盆底垫有1至2寸厚的土,拌水压平、压实,然后在土上面用砖块或瓦片或土坯垒成留有许多缝隙的假山供蝎子栖息。

〔二〕、箱养、没有放过化学农药的废旧包装箱均可使用,大小不限,养殖方法与盆养一样,不同的是箱壁四周钉有2寸宽的塑料布,以防蝎子逃跑,但凡光滑面,蝎子爬不动,跑不了。

〔三〕、池养、用砖池或水泥池都能养殖〔室外养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规格视引种数量而定,一般池长1米,宽06米,高0.5米,在池底垫有1至2寸土拌水压实,压平。

在压实的土上面又垒有蝎窝,池口四周边缘钉上条宽为2寸左右的塑料薄膜条。

〔四〕、坑养、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建坑深度为1米,面积大小视投养蝎多少而定,挖好坑后,也要用瓦片和碎石垒于坑,供蝎子活动,防逃方法参照池养防逃措施。

坑养的优点是利用坑适度的潮湿的空气,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五〕、架养、居住条件比拟紧的养殖户,可利用空间,饲养管理也比拟方便。

制造养殖架可采取任何木材作框架,规格大小根据空间位置而定,一般长3米左右,宽为0.5米,每层高0.5米,其它同池养方法一样。

〔六〕、墙养、房养,散养缸养参看尾面图。

〔七〕加温养殖〔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到达要求,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管道宜长些,尽量多拐几个湾,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棚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围为5℃-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增温或降温,一般白天开炉增温,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温度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120天-150天,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采用加温方法,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8-10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便可以繁殖。

全蝎养殖技术

全蝎养殖技术

全蝎养殖技术
第一种:池养
池养是目前大多数养蝎户的养殖方法。

养殖池建在室内。

举例说明某一家蝎子养殖户的池子长1.5米、宽1米、深1米。

池子底部起三层砖,据说这样干活的时候不至于弯腰,弯的腰疼。

养殖厂的老板说,蝎子养殖房内,一定不要堆放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药品。

另外爱吸烟的朋友,在进入蝎子房后不能吸烟。

蝎子对气味十分的敏感,有刺激性味道的物品都不能放在蝎子房内。

一般情况下,一个蝎子池,可饲养2~3龄蝎子3000只左右,4~5龄蝎子1500只左右,6龄蝎子800只,种蝎600只左右。

第二种:缸养
缸养需要准备,一个大一点的水缸,瓦片以及尼龙网布。

缸内需垫上5公分左右的稀土做铺垫。

然后在稀土上将瓦片规则的摆在上面,最后在瓦片上摆一些煤炭渣。

在放入蝎子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缸体上有没有裂缝,如有裂缝一定要及时填补,以防蝎子逃出。

在缸口需粘适量的透明胶带。

在投食后,一定记得用尼龙网布,将缸口封好,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到缸内。

第三种:架养
架养一般针对房屋较小的养殖户。

所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架子、盆子、海绵、特制砖。

这种养殖方法据养殖户说成活率很高。

即省地方,有能大量养殖蝎子。

这个方法确实很好,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这种养殖方法不利于管理。

蝎子的人工养殖技术

蝎子的人工养殖技术
: 塞 薷 ~源自— 檬 种 养 殖-
中药饲养 香猪效益 高
在 山东 省 临沂市 郯城 县 马头 镇郁 顶村 的藏 香 猪养 殖合 作社 养 殖 基地 里 ,三 三两
中药 饲喂 可预 防疾 病
养 藏 香 猪 只是 郁 传 栋 的 一 个 副 业 ,
两 的黑 色小 猪有 的在吃 食 ,有 的在 美 美地 6 8 岁 的郁 传栋 是镇 上 有名 的 老 中医 ,提起 睡觉 ,有 的在玩 耍 … …这些 黑 色小 猪 都是 他 , 村 里 人 都 竖 起 大 拇 指 : “ 这 个 老头
二 、蝎子 的 饲料 及其 饲 喂 意 的 是沙 土 不宜 过 于潮 湿 ,否 则蝎 子会 生
蝎子 喜欢 吃 多汁 体软 的 昆虫 ,如 蚊 、
粉 螨虫 病 ,导 致死 亡 。
蝇 、螳螂 、蚂蚱和蜘蛛 、蚯蚓等动物 ,也
供 足饮 水 养 蝎成 功 与 否在 于 饮水 。 喜 欢 吃碱 土 和麦 麸 等物 。蝎 子 的 动物 性饲 如 果 供水 缺 乏 ,蝎 子过 于 干燥 会造 成相 互 料 可 用灯 光诱 捕 ,将 蝎 房顶 上 挖 一个 直径 残 杀 死亡 。因此 ,每天 可 用海 绵 吸足 清水 为2 5 厘 米 的 洞 ,在洞 口上方 吊荧 光灯 或黑 或 冷 水放 人 蝎池 中。每 隔 3 — 5 天可 在蝎 子 光 灯 ,灯 下 配备 漏斗 ,傍 晚开 灯 ,引 诱 昆 饮 水 中加 入 一种 抗 菌素 类 药物 ( 土霉 索 、
较 强 。人 T养 殖 蝎子 ,设 备简 单 ,饲 料来
源 广 泛 ,投 资少 ,收益 多 ,是 广 大农 民致 富的好 门路 。


建好 蝎 池
最 好 在 不 住 人 的 房 子 或 空 棚 子 里建

人工养蝎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养蝎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养蝎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蝎子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昆虫,其可怕的外表和剧毒的尾针让人们对其充满恐惧。

然而,蝎子也是一种具有重要医学和生态学价值的生物。

许多蝎子产生的毒液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

此外,蝎子还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对蝎子的大规模捕捞和生境破坏,许多蝎子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生物资源,人工养殖蝎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工养蝎不仅可以保护野生蝎子种群,还可以为医学研究以及蝎子产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来源。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养蝎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养殖方案和政策建议,以推动蝎子养殖产业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1. 蝎子的生态特征蝎子是一种生活在干旱和炎热地区的节肢动物,其身体被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

蝎子通过捕食昆虫、蜘蛛和小型哺乳动物来获取营养。

蝎子的尾巴上有一根尾刺,可以注射毒液给猎物以及敌人带来致命的威胁。

2. 蝎子毒液的药用价值蝎子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蛋白酶、肽类和酶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和镇痛的药用作用。

目前,蝎子毒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如制备抗癌药物、抗糖尿病药物等。

3. 蝎子的驯化和养殖技术目前,蝎子的驯化和养殖技术已经初步建立,主要包括人工繁殖、人工饲养和毒液采集等方面。

蝎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迅速繁殖,而且其食物来源广泛,便于管理和控制。

三、人工养蝎的可行性1. 优势条件(1)养殖技术成熟:现代养蝎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可以有效控制蝎子的繁殖和生长。

(2)市场需求旺盛:蝎子毒液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市场需求稳定。

(3)资源丰富:我国地处亚热带地区,适宜于蝎子的生长和繁殖。

2. 存在问题(1)食材成本高昂:蝎子需要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作为食物来源,成本较高。

(2)技术难度较大:蝎子的生长周期长,繁殖难度大,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蝎子养殖技术完整版

蝎子养殖技术完整版
书肺位于第3~6腹节的书肺孔下面,每节1对,共有4对书肺。书肺是由腹面体壁内陷而成的囊状结构,囊的前壁向囊腔内陷折叠成数十页的薄片,形成书页,故称书肺,片内布满血管,血液流通量大,气体交换就在片内进行,书肺折叠成片状,可扩大气体交换的面积。片与片之间有几丁质柱将其分隔开,保证气体进出畅通无阻,囊腔的后壁则形成一个较大的腔隙,故称气室,这个气室与薄片间的空腔相连通,并通过呈一横列的书肺孔通向体外。在体腔内有肌肉连于气室的背壁,肌肉的伸缩可使气室扩张或收缩,从而使气体进出气室,完成呼吸动作。新鲜空气中的氧气扩散道血液中,通过书肺中的微血管进入心脏,供应全身,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气室排出体外。以此,要保持养蟹子池中空气流通,以及防止蝎子书肺孔被异物堵塞,保证其呼吸作用顺利进行。
3、排泄系统
蝎子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代谢物及多余水分,必须随时排出体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蝎子排泄系统由2对马氏管及1对基节腺组成。
马氏管呈细长的管状结构,其直径径100微米左右。管的末端有小分支,呈游离的盲管,管内壁有许多纤毛,另一段开口于中肠和后肠的连接处,呈囊状体,囊内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两端之间有弯曲盘旋的细管相连。整个马氏管游离在血窦之间,马氏管从血液中吸收代谢产物,借纤毛的摆动将收集到的废物变成尿液送至肠腔中,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3、后腹部
后腹部又称末体或尾部,由5节组成,呈橙色,俗名叫“全蝎尾巴”或“毒子”。各节呈棱柱状,细且长,能向上、左右方向倦曲活动,不但向下弯曲。各节从背面道腹部有多条齿脊线,背面有中沟。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绝节向膜上有一开口,为肛门,从肛门排出白色的液体粪便。第5节之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1对白色毒腺,外液一层肌肉,呈袋状构造,浅黄色,毒腺后方为毒针,进末端靠近上部两侧各有一个针眼状来口,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出毒液,可用来攻击敌害和捕食,它是蝎子自卫的武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蝎子的人工养殖蝎又名全蝎、全虫,既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又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

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尤其是养蝎提毒,经济效益更高。

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饲料蝎子是食肉动物,其饲料来源有以下4种。

捕捉小虫菜青虫、豆丹、蝴蝶、蜗牛、蝗虫、蚱蜢等都是蝎子最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他小动物。

黑光灯诱虫晚上用黑光灯诱捕夜蛾、蚊子、蝼蛄、叶蝉类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人工育虫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配制饲料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牛羊肉、兔肉、鼠肉等,它们都是蝎的美味佳肴,喂时肉要切碎。

喂蝎的饲料一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室内养殖可将室内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约占整个区的1/3)。

内放碎石块、瓦砾,在上面设计1个15厘米深的蝎窝区,用玻璃垂直插于整个蝎窝区四周,地下5厘米,地上15厘米构成防逃墙。

饲养分养是人工养蝎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既可避免蝎子大小、强弱互相残食,又可根据不同龄蝎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子蝎应注意防逃,因此时蝎子出逃能力最强。

生长蝎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应供给充足饲料。

成蝎应注意雌雄比例,一般以1雄3雌为宜。

分娩后要及时分离,以免成蝎食子。

当外界温度低于10℃时,蝎子进入冬眠,冬眠区温度不要低于0℃,因此,设计养蝎设施时要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

若发现温度偏低,可在窑口或缸口覆上草帘以防蝎冻僵。

冬眠区湿度应保持在15%左右。

蝎全部进入冬眠区后,用木盖封严,防止老鼠进入,若防护不当,有被老鼠全部食尽的可能。

蚂蚁是蝎子的主要天敌,在饲养场,应用猪骨诱集蚂蚁后消灭,还应防止啮齿类、鸟类、蜥蜴、青蛙和蟾蜍进入。

一、蝎窝环境条件要求1.土壤的酸碱度蝎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比较敏感。

要求土壤以中性为宜,pH值在7左右,一般不超过8,不低于6。

2.土质土壤的质地直接影响土壤温、湿度,蝎栖居的土壤以壤土、沙壤土为宜。

壤土、沙壤土渗透性好,保水保温,抗旱抗涝,环境稳定,容易调节窝内湿度及通风状况。

3.其他(1)全年均能满足蝎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湿度的要求,并能方便地满足取食。

(2)能避开天敌,便于逃脱。

(3)能安全度过一年中的几个不安全期,如严冬、酷夏、暴雨、恶旱、狂风等。

二、蝎窝基本结构天然蝎窝的基本结构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1.盖面一般为石板,或为一大石的延伸部分。

蝎往往倚石或石板建窝,所以石板自然成为盖面。

有时,掀开盖面,目口可发现居于其中的蝎。

盖面一般厚度为3~5厘米,能遮蔽蝎窝、采暖,保持窝室内温度。

蝎往往选择在深色石块下栖居,以增强吸热保温能力。

2.进出口及进出通道进出口往往开口较平,甚至略微向下,以防止雨水灌入窝内,影响生长发育。

一般蝎窝的进出口比较隐蔽,或被石块遮挡不能直接看见,或被草丛、泥石掩饰。

进出口后面,有一个几厘米甚至更长一些的进出通道,通向蝎居窝室。

进出通道可为石壁,也可以上面是石壁,其他几面为硬土壁,这要看整个蝎窝是在石缝里还是在石块下而定。

3.窝室及繁殖室这是蝎窝的核心部分。

窝室是成蝎在非繁殖期栖居的地方,它的大小往往随蝎大小而异,以恰能容身为度。

与进出通道一样,可为石缝,也可为土室。

繁殖期的母蝎常在土壤部分进行拓展,挖出或重新选择一个较大的空间,即繁殖室,为体型大小的4—5倍。

4.小窝室与窝室及繁殖室相通,有一些很小的缝隙,这便是小窝室,专供成熟前的小蝎居住。

小窝室大小不一,小的只有0.5厘米左右宽。

5.冬蛰通道从窝室区向下,有一条通道,长30~50厘米,这便是冬蛰通道。

当严冬到来时,上层温度低于10℃,则蝎沿此通道下行,来到冬蛰室,进行冬眠。

来年起蛰后再由通道上行。

6.冬蛰室在冬蛰通道的末端有一窝室,称冬蛰室,专供蝎冬眠所用。

冬蛰室比窝室大,但比繁殖室小,蝎进入以后可以蜷曲冬眠。

三、蝎窝的人工建造1.材料(1)核心材料:瓦片、砖头、石头、水泥定制的带孔板材以及其他材料(如鸡蛋蛋托)。

这些材料堆在一起或按一定方式码在一起时,要形成多孔隙,便于蝎栖息。

(2)辅助材料:窝土(又称池土或饲养土)、细沙。

2.材料的处理(1)核心材料:用来做蝎窝的核心材料必须先用清水洗刷干净,除去瓦片的泥沙、异物,然后放在1%的盐水中浸泡1小时或放在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清除混在材料上的病菌和寄生虫,最后再放入自来水或冷开水中浸泡,待材料湿透之后取出待用。

用药水浸泡过的材料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因为过于干燥的材料不宜保湿。

用蛋托代替瓦片等制作蝎窝,它不但轻便、成本低,而且易于保湿和通风,蛋托中半圆形的凹陷成为天然的蝎窝。

(2)窝土:建造蝎窝时,其底部必须铺上泥土(通称池土或窝土或饲养土)。

泥土可选用红泥。

如果用沙土作窝土,在湿润的情况下,蝎子爬动时泥虽然不粘足,但难以保湿。

以红泥作窝土,保湿性能好,但潮湿时会发生粘足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在土表铺上薄薄的一层细沙。

要挖取地下1米深的红泥,因为这样的红泥污染少。

下池前除去泥中的粗沙石块和其他杂物,调节好红泥的湿度(含水量70%左右),装填在池中的厚度约5厘米。

(3)细沙:细沙要筛选,然后用沸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后才能使用。

不能使用粗大的沙粒、不清洁的沙粒,因为粗沙会损伤蝎子的皮肤,不清洁的沙会带来病虫害。

3.人工蝎窝的建造这里只介绍一般情况。

后面涉及某些特殊蝎窝的建造,另行介绍。

(1)红泥放入池中后要擂实擂平,这样不但利于蝎子活动,还可以防止黄粉虫、蚯蚓或地鳖虫等钻入土中,使蝎难于捕食。

此外,红泥擂实之后还利于保持窝土的湿度。

窝土一般一年更换1次。

但当发生蝎子连续大批死亡,可能发生传染病或残留的农药中毒或窝土发霉变臭、土中有大量的蚂蚁、螨虫肘.则应该更换窝泥。

同时,更换瓦片等,进行彻底消毒。

(2)红泥上铺一层薄细沙。

细沙易被残食、粪便污染,容易清理,可定期更换。

蝎窝泥土要求下湿上千,做窝时,下铺红泥上铺细沙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3)用瓦片等制成的垛体或称蝎房.高度应稍低于蝎池高度,垛体所占的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2/3。

每个垛体中的缝隙(窝)数目不宜太少。

一般每个缝隙宽3—5厘米、高1~1.5厘米,每窝能容纳小蝎20~30只,成蝎10-15只。

瓦片等一般一年更换1次。

引蝎种防假小经验引蝎种防假小经验引种是决定养蝎户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性一环。

目前,一些倒种的人,收购了野生山蝎当家养种蝎卖。

这种蝎买回去后成活率非常低,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

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些有经验的养殖者,他们就蝎种引种防假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引进种蝎时,最好选择待产蝎,即从母蝎腹部看到内有大米粒状的胚胎形成,有的甚至能看到背部的花纹。

一般以引进距产仔还有20天左右的待产母蝎为好。

这样不但能早出效益,还可以明显地观察出母蝎产仔量的多少和强壮程度。

从时间上说,蝎种的引进除冬天外,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都可以引进。

在技术水平高的养蝎场里,一年中有计划地分批进行育种,茬次多,每月都有孕蝎待产。

而野生山蝎产仔时间一般都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它时间就很少有孕蝎。

如果养殖户辨别不出来蝎种的优劣,可避开这一段时间,选在春天或秋天引种,并且只引待产蝎。

这样可避免造成损失。

四种新疗法防蝎病1一、钙土疗法:每平方米饲养场所用钙片20片研末后与少许葡萄糖加入蝎子的饲养土内,可有效补充蝎子所需营养。

每次倒盆或清换土时一并操作即可,此法对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难蜕皮均有特效。

二、饮水疗法:每500只蝎子用土霉素2片、复合维生素B3片和维生素B1 2片研末,加适量凉开水用海绵沾满药液,放在垛体的最上面让蝎子吸饮。

一般每月给药1-2次,每次连续3天。

这样可预防蝎子厌食,消化不良和预防各种蝎病。

三、空腹疗法:刚引进的蝎种每1000只用庆大霉素2支、左旋咪唑1支对凉开水让海绵吸透,放于垛体上面供蝎吸饮。

庆大霉素连用3天,左旋咪唑只用1次,待3天后再投喂。

此法能防治蝎寄生虫和提高抗病能力。

四、食疗法:每1000-1500克黄粉虫加入食母生、维生素C各10片、土霉素3片混研成末,并与少许玉米面、豆面和鱼粉拌匀后喂虫,(用全价鸡饲料替代也可),每隔1周饲喂1次黄粉虫,再用吃了药物的黄粉虫喂蝎子。

一般隔10天左右喂1次,可预防各种蝎病的发生,还能提高蝎子自身的免疫力,尤其适合饲喂2-3龄的小蝎和处在交配期的青年蝎。

蝎子夏季的管理要点1夏季是蝎子活动的旺季,在这个季节,蝎子要蜕皮生长和交配,因此搞好夏季蝎子的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一、增喂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在瘦肉里掺玉米面、糖、麸子等;把花生米放在清水里浸泡,至发脆后取出嚼碎(嚼到不发粘时为止);还可用破麻袋装上青草,往上面泼水,培养草虫喂蝎子;用青草拌麸子,发酵后生长出的小白虫也是蝎子的好饲料。

二、保证充足的饮水这是养好蝎子的关键。

把玉米芯放在稀释的糖水里浸泡,取出后甩到不滴水为止,放在蝎子窝里让蝎子吮吸;用海绵蘸水,到不滴水时放蝎子窝里。

三、做好蝎子交配期的管理主要是合理调整公蝎与母蝎的比例。

公蝎约占1/3或稍低于1/2比较合适。

四、做好母蝎产仔后的管理母蝎生出幼蝎蜕皮后等幼蝎变成黑色时,用鸡毛把幼蝎从母背上扫下,实行母仔分离,避免出现幼蝎吃母蝎现象。

五、防治蝎病夏季蝎子最易得干枯病和黑肚病。

这两种病大都是因为吃了变质食物或饮了不洁水造成的。

所以要注意勤换水,喂时注意不让腐烂变质的食物留在蝎子窝里蝎子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1、便秘[诊断]病蝎常做泄动作,但排不出粪便,食欲减退,活动变弱,肚节由后向前逐渐变白,变白后的体节活动不灵,当发展到后腹的第一节时即死亡。

死蝎躯体僵硬。

[治疗] 改进饲料配方,注意食物清洁卫生。

2、步足麻木[诊断]病蝎步足收缩伸展不开,不食不动,时而翻滚挣扎,两天后死亡。

[治疗] 减少密度,通风降温。

3、脚须黑残[诊断] 病蝎的脚须失去活动能力,慢慢发黑变干,最后断掉而成残废。

[治疗] 病因是脚须或步足被蚂蚁咬伤而感病。

应在窝内放些骨头诱杀蚂蚁,杜绝后患。

4、麻痹症[诊断] 病蝎群突然活动反常,慌乱不安,继而肢节软化,尾部下拖,体色变深,最后蝎体麻痹瘫痪。

[治疗]病因是高温,水分蒸发快,出现严重脱水现象。

通风降温,放置含水分多的青饲料、菜叶、树叶等,或用食盐和白糖水喷洒在蝎体补水。

5、大肚病(肠胃病)[诊断]病蝎肚子鼓胀,肚底发黑,活动迟钝,不饮不食。

[治疗]病因是早春和秋季阴雨连绵,饲养地过于潮湿,温度偏低所致。

防治方法:池内垫干土或干沙,喂多酶片或食母生,用长效碘胺拌料喂。

6、软腐病[诊断]为细菌性。

病害。

病蝎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很快死亡。

死蝎躯体松软、变质,散发臭味。

[治疗] 降密,通风,并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

7、白斑病[诊断] 病蝎体表出现斑点,后期行动失常,死后躯体僵硬,体表出现白色菌丝。

[治疗]同软腐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