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析报告
【5A景区评定报告书以及评分细则】5A景区评分细则

【5A景区评定报告书以及评分细则】5A景区评分细则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报告(一)旅游景区简况(由申报单位填写)名称主管部门性质在下列正确的位置划(√):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工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植物园、工农业旅游、科教文化及其他。
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网址(1)(2)(3)负责人电话1、基本数据面积依托城市(镇)名称工作人员总人数人导游(讲解)人员人安保人员人管理人员人高级导游(讲解员)人环卫人员人上年经营情况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营业收入万元其中:入境游客数万人次利润总额万元门票价格元上缴税费万元投入情况累计投入万元年均投入万元开业时间景区自年月开始开业接待游客2、旅游资源概述(旅游资源类型种类、特色、数量、品位、组合关系、保护措施等)3、发展概况(行政归属单位、经营管理单位、开业时间、发展过程、累计投入、近三年经营情况等)4、旅游活动项目(常设和专项旅游活动项目的名称、内容、活动方式、项目建设单位等)(二)景区申请(由申报单位填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本景区申请级旅游景区。
本景区明确并将遵守下列准则:(1)全面填写申请报告的各项数据,对其真实性负责。
(2)同意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的决定,确定或改变本景区的等级。
如有异议,服从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的最终裁决。
本旅游景区负责人签字:本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公章年月日(三)当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旅游局)审核意见县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旅游局)(公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地市旅游景区评定机构(旅游局)(公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注:申报3A级及以下景区该表不用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说明: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森林公园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森林公园作为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为了探究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本实验选取某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现状,为森林公园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2. 分析森林公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3. 探讨森林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
三、实验方法1. 实地调查:对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面积、植被类型、动物种类等进行调查。
2. 数据分析: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肥力、水质、空气污染等。
3. 对比分析: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指标与周边城市绿地进行对比,分析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森林公园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总面积为100公顷。
森林公园内植被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木丛等,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哺乳动物、昆虫等。
森林公园内的水质、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2. 森林公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1)提高植被覆盖率:森林公园内的植被覆盖率为85%,高于周边城市绿地。
森林公园的植被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改善土壤肥力:森林公园内的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
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城市地表径流。
(3)净化水质:森林公园内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对周边河流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4)降低空气污染:森林公园内的空气质量优于周边城市绿地,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
3. 森林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1)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内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汉中的风景名胜

天台山,距汉中市35 公里,是陕西汉中地区的 一座名山。天台山形势险 峻,景物奇特。天台山上 有一座大庙,叫“天台 寺”,修建于明万历年间。 寺的主殿内供有孙思邈坐 像,故名 “药王殿”。天台山气候 独特,夜宿山中,若有风 雨,多为夜雨朝晴,故有 “天台夜雨”之说,为 “汉中八景”之一。
午子山,又名母子山或武子山, 在西乡县城南城南15公里的堰口镇。 午子山左有飞凤山,石壁腾空,犹 如飞凤展翅。山腰崖下,有张飞所 书“飞凤山”3个遒劲大字,胜景增 添了风采。
汉中的风景名胜
美悠 丽悠 汉汉 中江 城水
汉中市自然景观
一. (三)午子山 (四)南湖公园 (五)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
紫柏山位于秦岭南麓留坝县境内, 山上古树多紫柏,故名紫柏山。其 山岳巍峨,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 七十二洞,风景如画,堪称秦巴千 里栈道“第—名山”。景区集高山 草甸、珍奇动物、稀有植物、原始 森林,峰、岩、洞、坦、泉、溪与 峡谷为一体,素有“黄山归来不看 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紫柏归来不 看草”之说。
张良庙
位于柴关岭南麓, 紫柏山东南脚下的庙 台子街,1956年被公 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 单 位 。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汉初三杰(张良、 萧何、韩信)”之一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 就“急流勇退”,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的“明哲保 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祀。 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 庙”。
南湖公园,位于汉中市西南17公里的南郑县汉 山脚下,湖面5700亩,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一处优美的 游览胜地。 南湖公园分为4 个游览区,即水上游览区,使年 轻人的世界;岛上游览区在湖心岛上;儿童乐园 位于管理所北;山林游览区是人们避暑旅游的好 去处。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太白杨林优势种群生态位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太白杨林优势种群生态位孔令童;任广鑫;王得祥;郭垚鑫;胡有宁;谭胡燕;杨改河【摘要】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kih、Lhi)和生态位相似比例,对陕西略阳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太白杨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白杨群落生态位宽度排列顺序为太白杨>鹅耳枥>牛皮桦>华山松>铁木>灯台树>三桠乌药>五角枫>锐齿栎>红桦;生态位重叠指数(kih、Lhi)大于0.03的种对有64对,占总数的71.1%;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在0.3以上的种对有31对,占总数的68.9%.表明群落优势种之间生态位具有相当程度的重叠,各优势树种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较大.%Using Shannon-Wiener niche breadth index, niche overlap index (Lih ,Lhi)and niche similarity proportion, this article carried research on Populus purdomii community in Wulongdong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Shaanxi.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che breadth in Populus purdomii community wa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Populus purdomii> Carpinus turczaninozuii > Betula utilis > Pinus ar-mandi > Ostrya japonica > Cornus controversa > Lindera obtusiloba > Acer truncatum > Quercus aliena BI. Var. Acuteserrata >Betula albo-sinensis ; the species with niche overlap index (La,L?,-) above 0. 03 reached 64, accounting for 71. 1% in total; the species with niche similarity proportion above 0. 3 reached 31, accounting for 68. 9% in total.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considerable degree of niche overlap between dominant species in Populus purdomii community, and dominant species had a bigger similarity proportion in using resource.【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0)010【总页数】6页(P145-149,167)【关键词】太白杨群落;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作者】孔令童;任广鑫;王得祥;郭垚鑫;胡有宁;谭胡燕;杨改河【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4生态位(niche)是指群落内一个种与其他种的相关位置,或者指每个种在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其机能关系[1]。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1999)解析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China forest park landscape resources grade evaluation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日期:1999-11-10实施日期:2000-4-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原则与方法,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已建和待建各级森林公园。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096--1996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风景资源landscape resources以景物环境为载体的,自然形成或人类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财富。
3.2森林风景资源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
3.3风景资源质量landscape resources quality风景资源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生态和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3.4森林公园forest pard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3.5权数weighted number统计计算中,用来徇各变量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
4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4.1评价原则4.1.1以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详细调查为基础,按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
4.1.2 通过定量评价,进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综合性评定。
4.1.3 应能反映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状况和环境特征,重点分析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资源的相对地位和开发森林旅游的可行性。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众所周知,森林公园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然而,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却是有高有低,一些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很高,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一些则相反。
本文将围绕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展开深入探讨。
一、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概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是指对森林公园的自然风景、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综合评定其风景资源的品质和特点,进而对其进行等级评定。
这一评定系统是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评价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要素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主要包括自然风景、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要素。
自然风景包括地质地貌、水体景观、植被景观等;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生态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环境、生态平衡等。
三、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风景资源质量进行描述和评价,如“优、良、中、差”等评定标准;定量评价是利用科学手段对风景资源质量进行测量和统计,如采用GPS、遥感技术等进行实地调查和监测。
四、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意义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于保护和利用森林公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风景资源质量较高的森林公园,可以加强保护力度,保持其原始生态和自然景观;另对于风景资源质量较低的森林公园,可以加强改善和维护工作,提升其风景资源质量,吸引更多游客。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是对森林公园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评定结果也为游客提供了参考,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和休闲。
加强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提高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A景区评定报告书以及评分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旅游景区名称申请等级申请单位推荐机构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目录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推荐意见 (1)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总分表 (2)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报告 (3)(一)旅游景区简况 (3)(二)景区申请 (7)(三)当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旅游局)审核意见 (7)四、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 (9)五、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30六、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33说明:填写本报告书前,请仔细阅读《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
以上内容可从中国旅游网()“法规文献”专栏内的“政策法规”和“质量标准”栏目内查询。
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推荐意见(一)推荐意见(二)申报景区达标情况(由推荐单位填写)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总分表注:该表由评定单位填写。
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报告(一)旅游景区简况(由申报单位填写)(二)景区申请(由申报单位填写)(三)当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旅游局)审核意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说明: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三个部分: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各等级景区需达到如下条件: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30分;游览235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2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200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45分。
2、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0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0分。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析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析本文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标准,科学评价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公园区域环境质量和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以期为森林公园的发展规划和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一、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林州市五龙镇丰峪村,属太行山淇山支脉,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55′—114°;00′和北纬35°41′—35°45′之间.公园北和五龙镇七峪村、阳和村相连,南与卫辉市接壤,东毗鹤壁市淇县,西接临淇镇。
东西长7km,南北宽6km,总面积2 527hm2.森林公园最高峰黄梅草脑,海拔1 069m,平均坡度35°;左右。
森林公园属于北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水集中、秋高气爽温差大、冬季严寒雨雪少。
年平均气温12。
8°;C,全年无霜期平均192d,平均日照时数为2 251。
6h,日照率为37%。
年平均降雨量672。
1mm,夏季降水量集中,强度大,占全年的65。
5%。
森林公园的岩石主要为奥陶纪石灰岩,土壤为在碳酸盐母质上形成的褐土,土层厚度一般为30—70cm,土壤呈中性和微碱性。
二、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1)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1.评价方法。
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在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调查基础上,按指定的评价方法进行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满分值为30分。
2。
评价标准。
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五类资源中,地文资源和水文资源评价因子都是典型度、自然度、吸引度、多样度、科学度,权值分5、5、4、3、3,总分各20。
生物资源评价因子地带度、珍稀度、多样度、吸引度、科学度,权值分10、10、8、6、6,总分40.人文资源评价因子珍稀度、典型度、多样度、吸引度、利用度,权值分4、4、3、2、2,总分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析-旅游管理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析
王延方1 刘志芳1 张琳2 宋婕1
本文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标准,科学评价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公园区域环境质量和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以期为森林公园的发展规划和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一、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林州市五龙镇丰峪村,属太行山淇山支脉,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55′-114°00′和北纬35°41′-35°45′之间。
公园北和五龙镇七峪村、阳和村相连,南与卫辉市接壤,东毗鹤壁市淇县,西接临淇镇。
东西长7km,南北宽6km,总面积2 527hm2。
森林公园最高峰黄梅草脑,海拔1 069m,平均坡度35°左右。
森林公园属于北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水集中、秋高气爽温差大、冬季严寒雨雪少。
年平均气温12.8°C,全年无霜期平均192d,平均日照时数为2 251.6h,日照率为37%。
年平均降雨量672.1mm,夏季降水量集中,强度大,占全年的65.5%。
森林公园的岩石主要为奥陶纪石灰岩,土壤为在碳酸盐母质上形成的褐土,土层厚度一般为30-70cm,土壤呈中性和微碱性。
二、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一)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1.评价方法。
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在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调查基础上,按指定的评价方法进行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满分值为30分。
2.评价标准。
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五类资源中,地文资源和水文资源评价因子都是典型度、自然度、吸引度、多样度、科学度,权值分5、5、4、3、3,总分各20。
生物资源评价因子地带度、珍稀度、多样度、吸引度、科学度,权值分10、10、8、6、6,总分40。
人文资源评价因子珍稀度、典型度、多样度、吸引度、利用度,权值分4、4、3、2、2,总分15。
天象资源评价因子珍稀度、典型度、多样度、吸引度、利用度,权值分1、1、1、1、1,总分5。
评分值加权计算获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
组合状况评价因子组合度,1.5分。
特色附加分2分。
全部按极强、强、较强、弱评分。
3.评价结果。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M)评价结果得分23.3。
五类资源权数评分值分别为:地文资源15分、水文资源15分、生物资源31分、人文资源11分,天象资源3分。
按照公式,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B)=∑评分值(Xi)×理想值(Fi)/∑理想值(F)计算出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为20.2,资源组合(Z)得分1.3,特色附加(T)得分1.8,资源质量评价值等于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分值加资源组合分加特色附加分,得分为23.3。
(二)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1.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指定评价要素,给出相应评价指标分值进行评价。
要素包括大气环境质量、地面水质量、土壤质量、空气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等,满分值10分。
2.评价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得2分,二级标准得1分;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一级标准得2分,二级标准得1分;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一级标准得1.5分,二级标准得1分;负氧离子含
量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5万个/cm3得2.5分,1万至5万个/cm3得2分,3千至1万个/cm3得1分,1千至3千个/cm3得0.5分;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m3以下得2分,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至1万个/m3得1.5分,空气细菌含量为1万至5万个/m3得0.5分。
3.评价结果。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H)评价得分9.5。
其中,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得2分,地面水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得2分,土壤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得1.5分,负离子含量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1.2万个/cm3得2分,空气细菌含量为420个/m3得2分。
(三)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1.评价方法。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按指定开发利用条件指标进行评价累加获得,满分值10分。
指标包括:公园面积、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2.评价标准。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评分标准森林公园规划面积大于500hm2得1分;旅游适游期大于或等于240天/年得1.5分,在150天/年至240天/年得1分,小于150天/年得0.5分;区位条件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小于100km,或以公园为中心、半径100km内有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或100km内有著名的旅游区(点)得1.5分,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著名旅游区(点)100-200km得1分,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著名旅游区(点)超过200km得0.5分;外部交通50km内通铁路,在铁路干线上,中等或大站,客流量大得1分,不在铁路干线上,客流量小得0.5分;国道或省道,有交通车随时可达,客流量大得1分,省道或县级路,有一定客流得0.5分;水路较方便,客流量大,在当地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得1分,水路较方便,有一定
客流得0.5分;100km内有国内空港或150km内有国际空港得1分;内部交通区域内有多种交通方式或供选择,具备游览的通达性得1分,交通方式较为单一得0.5分;基础设施条件自有水源或各区通自来水,有充足变压电供应,有较为完善的内外通讯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较好得1分,通水、电,有通讯和接待能力,但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一般得0.5分。
各单项指标评价分值累加得出风景旅游开发利用的评价值。
满分10分。
3.评价结果。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条件(L)评价得分7.5,其中,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527hm2,大于500hm2得1分,旅游适游期300天/年得1.5分,距安阳市50km,城市人口101.2万人得1.5分,50km内有京广铁路,客流量大得1分,紧邻鹤辉高速公路,客流量大得1分,区域内交通方式较为单一得0.5分,水、电、通讯设施条件较好,接待设施条件较完善得1分。
(四)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通过以上对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值:M=23.3。
五龙洞国家级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值:H=9.5。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值:L=7.5。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为N=M+H+L=23.3+9.5+7.5=40.3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按风景资源质量评定分值划分为三级,40~50分为一级,30~39分为二级,20~29分为三级,由此,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一级。
三、结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为一级,其风景资源价值高,难以
人工再造,在开发利用中,应加强保护,制定保全、保存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特色附加分得分较高,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如五龙洞为天然石灰岩区溶洞,形成于两亿年前,规模巨大,在北方太行山区极为罕见,被誉为太行山第一大溶洞。
如天生桥跨度27.3m,高11.8m,跨度、桥高在长江以北位居第一,全国第二。
如太行花的新变种——缘毛太行花,在林州市的发现,改写了缘毛太行花的分布记录,使其分布区域向南延伸到了河南境内。
这些优势自然资源必须加以保护。
森林公园开发利用要科学规划,近、中、远期相结合,通过对森林公园生态和风景资源的保护培育,游赏路线的合理安排,游览设施的建设完善,达到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三个环节的良性循环,逐步吸引游客。
(作者单位:1、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2、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