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采血管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

合集下载

真空采血管用途

真空采血管用途

真空采血管用途引言:真空采血管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真空采血管的用途,包括血液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以及血液库存等方面,旨在全面展示真空采血管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血液检测真空采血管是进行血液检测的主要工具之一。

它可以用于常规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

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可以保证采集到的血液样本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真空采血管还可以用于特殊血液检测项目,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临床治疗。

二、疾病诊断和治疗真空采血管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医生可以进行各种检测,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例如,在肿瘤诊断中,真空采血管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帮助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真空采血管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指导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研究真空采血管在医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真空采血管采集大量的血液样本,进行各种实验和分析。

例如,在基因研究中,真空采血管可以用于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提取DNA进行基因分析。

在药物研发中,真空采血管可以用于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四、血液库存真空采血管还可以用于血液库存。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的血液会被采集到真空采血管中,并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处理。

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可以用于输血、制备血液制品等。

通过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可以确保血液的安全和有效,满足临床患者的需求。

结论:真空采血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工具,广泛应用于血液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以及血液库存等方面。

它的使用可以提高血液样本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真空采血管的用途将进一步扩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真空采血装置具有采血量准确、安全性能好、分离血清/血浆效果好、操作使用方便及可一针采多管血样等特点,是临床上替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集血标本的最佳选择。

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组成。

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现在厂家生产的各种采血管利用不同颜色的头盖加以区分。

真空采血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2.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一般5分钟内可使采集的血液凝固。

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因此不会堵塞机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PCR、TORCH、血清免疫学检测等。

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含有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真空采血管小常识

真空采血管小常识

真空采血管小常识▲真空采血管(EDTA抗凝管)1.EDTA2NA、EDTA2K、EDTA3K是作为血常规管的抗凝添加剂种类,此类采血管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并适合各种血液细胞分析。

2.特点:可以保护血液的细胞成分,不影响血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使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

3.添加剂:EDTA2NA、EDTA2K、EDTA3K4.概述:以前多用EDTA2NA作抗凝添加剂来制备抗凝管,但现在厂家基本已经把这种制备方法淘汰了。

多用EDTA2K和EDTA3K来作抗凝添加剂制备,EDTA2NA基本不用。

5.使用:采血管在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实验前混匀标本。

▲真空采血管(枸橼酸钠凝血管)1.作血凝试验所需的PT管是指0.109mol/L(32g/L,3.2%)枸橼酸钠缓冲液作为抗凝剂。

按抗凝剂与血样体积比为1 ︰ 9设定的真空采血管,它主要用于凝血机制等检查。

2.特点:不影响凝血因子,对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也极其微小,适用于凝血试验,NCCLS推荐的血凝测定要求的抗凝剂浓度时3.2%或3.8%,相当于0.109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 ︰ 9。

3.添加剂:3.2%枸橼酸钠4.使用:采血管在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实验前混匀标本。

▲真空采血管(枸橼酸钠凝血沉管)1.该管是指0.109mol/L(32g/L,3.2%)枸橼酸钠缓冲液作为抗凝剂。

按抗凝剂与血样体积比为1 ︰ 4设定的真空采血管,专用于韦氏血沉法进行血细胞沉降速率测定时血样的采集和抗凝。

2.添加剂:3.2%枸橼酸钠3.使用:采血管在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实验前混匀标本。

▲真空采血管(普通)特点:普通真空采血管里面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普通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只是按照采血量的多少来区分的。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1、分离胶促凝管广泛应用于血液化学检查,也用于血液免疫学检查。

具有提高血清液面,防止血细胞与血清的物质交换,保障血清长时间内生化性质及化学构成不发生显著变化,毋需使用专用工具转移血清等优点。

负压采血管

负压采血管
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 类计数
3. 肝 素
原理:肝素可加强抗凝血酶Ⅲ
(AT- Ⅲ )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促进其 对凝血因子Ⅻ 、 Ⅺ 、 Ⅸ 、 Ⅹ和凝血 酶活性的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 达到抗凝。
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为(1.5 ---2.5) U,多为肝素钠和肝素锂盐
4. 枸 橼 酸 钠
使用真空负 压正确采集 血标本应注 意以下事项:
01 02 03 04
05
抽血前认真核对病人及化验单,多备1~2个 试管。
向真空管中插入后针头时,尽量斜插以减少 血液落至试管壁的距离;摇晃血液时应注意 左右均匀摇动抗凝管,动作要轻缓,避免强 力振动引起溶血。
先抽抗凝管,后抽干燥血清管。
更换试管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将采血针拔 出血管外;反折采血针软管后再将后针头 插入下一个真空管
血栓与止血检验(1:9) 血沉测定(1:4) 血液保养液
蓝色 黑色
乙二胺四乙酸 EDTA-K2/K3/Na2
肝素
草酸钠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 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全血细胞分析
紫色
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 血细胞比容测定
酸蛋白酶作用
临床生化项目
绿色
与血液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阻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计数、
1.溶血
原因有:①真空负压 较大,血液迅速流入 试管,血液与试管壁 碰撞造成溶血;②采 集需抗凝的血标本时, 摇晃过于激烈,造成 溶血。
2.抗凝血液凝固
主要见于使用抗凝剂试管时 :①在抽血过程中未及时摇 晃,致使抗凝剂与血液混合 不充分;②为婴幼儿等采血 时,由于血流较慢致使抗凝 剂与血液混合不充分;③血 粘度高的病人。

检验科血液标本真空采血管的现状

检验科血液标本真空采血管的现状

检验科血液标本真空采血管的现状雷明德,张术华(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336)摘要:真空采血管作为一种一次性、可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管,需要与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配套使用。

国内对真空采血管对结果的影响研究很多,但结果一致性不佳,本文对国内外真空采血管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真空采血管;抗凝剂;肝素自从BD公司在1946年生产出全世界第一支真空采血管以来,其对检验科各类检测项目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1]。

本研究旨在对国内外真空采血管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技部门,承担着住院、门诊、体检的常规及急诊检验工作。

血液作为很好的能反映人体实时的临床指标,采血管的合理选择可使检验TAT时间大大缩短,给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受检验项目的不同检测原理影响,采集血液时需添加不同的抗凝剂或促凝剂,而抗凝剂的选择不同导致采集管的材质也有所不同,如血常规使用EDTA抗凝剂,而临床中存在一部分EDTA依赖的患者影响检验结果,现实操作中有的用枸橼酸抗凝剂的凝血标本来提供参考依据,能否完全替代EDTA抗凝剂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样急诊电解质及血糖也存在为了达到快速反馈临床而选择肝素锂或肝素钠,各个单位也正在建立自己实验室的抗凝剂选择的标准,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数据。

本研究旨在对国内外真空采血管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1采血管的特性人体静脉或动脉血液在采集管内部形成负压作用下,通过一次性采血针抽入真空采集管,一次性采血针的一端在皮肤消毒之后刺入人体静脉或动脉血管,另一端插入采血管的胶塞。

采血针与采血管形成的配套装置有密封橡胶套,在穿刺的过程中,可实现多个采血管交替插入而不会发生溢漏情况。

在穿刺的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及一人一带一针一巾等操作规程。

真空采血管的采购需严格审查质量,使用前需验证其性能,验收时要查验真空采血管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检验全程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管理,有统计分析表明,分析前不足在整个质量控制程序中不足的占比高达70%,容器错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所以真空采血管使用管理是标本采集管理[2]的重要组分。

真空采血管的物理工作原理

真空采血管的物理工作原理

真空采血管的物理工作原理
真空采血管是一种常见的采血工具,其物理工作原理是利用管内负压原理进行血液采集。

其内部结构是一个内径较小、外径较大的管道,其中有一段与采集血液的部位相连通,另一端通向真空玻璃管,管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抗凝剂。

当采血管插入静脉中时,管内的负压会将血液吸入管内,此时血液会与抗凝剂混合,形成一定的液体混合物。

当采集足够的血量后,在采血管与真空玻璃管之间的空间内产生真空,使管内液体混合物被吸入真空玻璃管中,管内压力降低,形成负压状态。

由于真空玻璃管容积固定,而采血管内部负压与被吸入的液体样本量成正比,因此可根据吸入样本的总量来确定采集血液的体积大小。

这一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且能够确保采集到的血液量准确无误。

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所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所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医院管理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所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黄姗剑,骆㊀婷,张㊀琴,瞿发林㊀㊀[摘要]㊀利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样本,使得临床采集㊁检验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㊁安全准确㊂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固有质量㊁临床采集方法和检验操作㊁患者因素等方面都会影响检验结果㊂因此,文章就真空采血试管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管理建议,以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㊂㊀㊀[关键词]㊀真空采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点;标本采集㊀㊀[中图分类号]㊀R197.3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672⁃271X(2018)06⁃0651⁃03㊀㊀[DOI]㊀10 3969/j.issn.1672⁃271X.2018.06.022㊀作者单位:213003常州,解放军第一〇二医院医学工程科(黄姗剑㊁骆㊀婷㊁张㊀琴㊁瞿发林)通信作者:瞿发林,E⁃mail:qufalin@163.com0㊀引㊀㊀言真空采血管是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其设计原理是利用其管内部预形成的负压,达到自动定量吸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血液样本采集后转移试管内而导致的溶血现象,其优点有:①封闭无尘,避免传染源;②计量准确;③标识醒目;④规格通用;⑤一次进针,多管采样,减轻患者痛苦㊂近年来,有关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所致的不良事件时有报道[1⁃3],故本文对其引发的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㊂1㊀真空采血管临床使用中的风险点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点分为:产品固有风险点和临床使用风险点㊂固有风险点包括:①产品质量的完好性,包括添加剂有杂质㊁不足或变性,负压不够,胶塞脱落;②运输过程的完好性;③产品材质的差异性;④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包括产品说明书㊁标签和包装的标识应符合行业标准㊂临床使用风险点包括:①血液样本采集,如采血试管使用错误㊁止血带使用时间长短㊁采血量多少㊁采血管使用顺序㊁血样未混匀等;②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送检超时;③标本储存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㊂2㊀常见不良事件表现与原因分析根据文献报道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召回信息,结合产品固有风险点及该产品的临床使用风险点以及笔者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综合分析,目前真空采血管产品不良事件主要表现有:①试管内有异物;②胶塞脱落;③抗凝剂添加不足;④分离胶变性;⑤负压不足或过高;⑥添加剂有杂质;⑦采血试管破裂;⑧采血试管选择错误,影响检测值准确性;⑨血样未正确混匀,致使血样溶血或凝血;⑩采血量过多,超出抗凝剂能力范围,导致细小凝块等㊂2.1㊀产品固有风险点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改进措施2.1.1㊀产品质量差异㊀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㊂张小燕等[4]在血常规检验中,在同种仪器下进行标准测定,发现5种不同生产厂家的EDTA⁃K2真空采血管在出现计数错误㊁仪器报警等差错率存的差异,进口管优于国产管㊂研究表明,国产真空采血管与进口真空采血管在产品质量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因价格便宜,部分医院仍以国产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样本,故要求相关科室做好品牌的筛选㊁产品的验收及使用中的质量监控[5]㊂2.1.2㊀材质差异㊀真空采血管的材质多为普通玻璃管和塑料管㊂王延群[6]研究发现,玻璃管凝血酶原时间(PT)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㊁凝血酶时间(TT)的结果显著高于塑料管,纤维蛋白原(FIB)值低于塑料管,玻璃和塑料真空采血管对凝血指标的检测有影响(P<0 05)㊂有研究认为玻璃材质真空采血管可能会因进入Pb㊁Cu等重金属而对血样的蛋白质类指标的检验带来影响,而中性玻璃容器如果管壁不光滑或硅化不好,也有可能导致凝血因子的激活,影响血样分析的准确性[7]㊂因此更换不同品牌㊁不同材质或不同批号的抗凝管时应严格检查抗凝管质量并做好批间对比实验,并记录存档㊂2.1.3㊀添加剂㊀我院曾发生多例因真空采血管的抗凝剂柠檬酸钠添加不足致凝血四项PT㊁APTT㊁FIB检测值偏高的现象㊂刘丹等[8]在日常检验中发现因EDTA⁃K2真空采血管加入的甘油而导致77例血浆标本出现仅三酰甘油结果批量异常升高㊂故要求检验师增强工作责任心,分析影响标本检测的因素,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㊂2.1.4㊀标签和说明书㊀有研究报道1974年加拿大曾发生5例由于使用非无菌真空采血管血液逆流而导致患者发生败血症的事件[7]㊂虽然在国内尚未有此类事件发生,但在2004年有学者报告检出黏质沙雷氏菌存在于部分真空采血管㊂目前,真空采血管只有一部分为管壁无菌产品,因此,说明书㊁标签及包装应标识防逆流的警示标志㊂此外,标签易脱落㊁标识不明确㊁小包装未随附说明书等均不利于工作人员正确安全使用真空采血管㊂2.1.5㊀真空度㊀真空度对检测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㊂管内负压存在过高或偏低,可引起血液标本量过少或过多,甚至会因为负压偏低致血液被间断吸入负压管内而混有气泡造成溶血,或因过高的负压使血液迅速与管壁碰撞,造成红细胞破裂而产生溶血㊂2.2㊀产品使用中风险点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2.2.1㊀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㊀使用抗凝管采集血液时应控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抗凝剂与血液中Ca2+的中和,进而造成检测结果缩短或延长㊂汤晓催等[9]研究证实当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不同时,对凝血四项结果有影响(P<0 05)㊂王志伟[10]㊁于威等[11]在复核时发现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不符要求致检验结果有偏差㊂故护士在操作时应严格按要求抽取血样体积㊂2.2.2㊀真空采血管混用㊀临床上经常发现不同用途的真空采血管混用,导致检验值异常㊂有研究对百余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发现有11.14% 12.6%为错用真空采血管[12⁃13]㊂管内不同添加剂可能会影响血细胞的形态,干扰检验的化学反应,影响检验结果㊂因此临床上应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避免错误选用真空采血管㊂2.2.3㊀标本储存和送检时间㊀有研究表明血液标本的储存温度及放置时间的不同会对临床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14]㊂农海清[15]将9份血液标本分别在4ħ㊁20ħ㊁37ħ下存放2h㊁4h㊁6h后,其PT㊁APTT㊁TT㊁FIB㊁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DD(D⁃二聚体)与0h检验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 05)㊂因此,临床采集血样后,应尽可能在2h内完成检验㊂2.2.4㊀真空采血管采样顺序㊀张伟[16]报道1例由于采血顺序上安排不当,使针头被混有抗凝剂的血液污染而再进行血清管采样时被带入电解质真空管,导致血钾检测结果升高㊂为避免真空采血管顺序错误使用,刘成玉和罗春丽[17]将一次多管采血分配顺序做了明确规定,因此建议不同医院参照教材规定,并结合自身医院使用的采血试管㊁采血操作因素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标准的采血顺序㊂2.2.5㊀止血带的放松时间㊀止血带压迫时间的长短也是造成溶血㊁影响血液成分改变的主要因素㊂钱佳等[18]观察发现,当止血带结扎时间>1min时,300例血标本中有58例不同程度溶血,而观察组(<1min)仅5例出现溶血的情况,溶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㊂因此采集血液时完成穿刺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避免各项检测指标出现变化㊂2.2.6㊀其他因素㊀①标本未混匀:抗凝管㊁含促凝剂或分离胶真空管采血后立即颠倒5 8次,避免血液与添加剂未充分融合而致凝血㊂②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度造成溶血㊂③高血红蛋白症和各类贫血患者的采血量:护士可根据患者HCT值进行调整[19]㊂3㊀讨㊀㊀论因受上市前研发水平限制㊁产品固有风险㊁临床操作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加强真空采血管不良事件的监测,并建议医院有关部门在管理使用中注意以下几点:①医学工程科(设备科)首先须建立严格的耗材遴选和审核制度,其次须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做到事前宣传㊁事中收集和事后分析等追踪工作;最后及时与生产厂家联系做好善后工作,不能仅限于调换产品,而应进行事件调查和分析,以便提高产品质量㊂②护理部应强化技能考核,对护士静脉血采集操作进行理论培训,规范采血的操作程序,提高血液采集的质量㊂③检验科应了解非病理因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具备有对检验结果异常分析并解决的能力㊂[参考文献][1]㊀黄保荣,王金松,夏㊀菁.采血管质量问题导致生化检验结果高度异常的报道[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0):1343⁃1343.[2]㊀符明丽,吕㊀燕,李玲莉,等.真空采血管致群体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186⁃188.[3]㊀魏㊀群.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时常见问题以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88⁃289.[4]㊀张小燕,孙正松.不同厂家真空采血管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0):2653⁃2654.[5]㊀胡定红.凝血真空采血管㊁标本放置温度和时间对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4):566⁃567.[6]㊀王延群.不同材质真空采血管对凝血指标检测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4):1737⁃1739.[7]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R].2011.[8]㊀刘㊀丹,栾㊀琳.77例因真空采血管问题造成甘油三酯测定异常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㊃医学专业,2012,14(35):336⁃337.[9]㊀汤晓催,付㊀强.不同抗凝比例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6):1092⁃1093.[10]㊀王志伟.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医技与临床,2015,13(2):43⁃44.[11]㊀于㊀威,吕凤萍,李㊀敏.血液标本采血量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20例分析[J].中国误诊血杂志,2008,8(14):3502⁃3503.[12]㊀尹㊀玲.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3):85⁃86.[13]㊀谢艳群,钟素雯,曾淑媛,等.采集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2):95⁃96.[14]㊀石玉华.研究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及生化检测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98⁃99.[15]㊀农海清.浅谈不同的真空采血管㊁存放温度与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7,5:127⁃128.[16]㊀张㊀伟.采血顺序安排不当引起血钾升高1例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4):4741.[17]㊀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8.[18]㊀钱㊀佳,郭利琴,姚春华,等.止血带的不同放松时机对血标本溶血及采血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1):57⁃58.[19]㊀娄㊀峻,王森钰,邱卫强.抗凝剂校正公式在凝血四项检测中的应用[J].实用医师检验杂志,2014,6(3):189⁃191.(收稿日期:2018⁃05⁃18;㊀修回日期:2018⁃06⁃01)(责任编辑:刘玉巧)。

真空采血管ppt课件

真空采血管ppt课件

四、真空采血管的临床操作方法
采血顺序
标准的操作方法
颠倒混匀
室温正置放置
凝固
15-30分钟
离心 缓慢混匀 5-6次 血清采集,检测Fra bibliotek 血 注意事项
1:请注意采血之前千万不要将试管帽拔开
2:所有采血管采血请立即颠倒混匀5-6次.(颠倒混匀时请不 要剧烈振荡,以免造成溶血) 3:如果用头皮针只采一兰管时,可能造成采血量不足.在这 种特殊的情况下,可用注射器采血(或使用直针采血) 4:止血带的捆绑时间最好不要过长(最长不要超过一分钟) 5:使用头皮针时请将头皮针的连接处拧紧,以免漏气,造成 负压不足 6:提前拔针 采完最后一管时应在血线变短时松止血带 拔针避免浪费病人血液及造成喷血
真空采血管
真空采血系统定义
1、定义:真空采血系统是运用真空负压原理,用 采血针将试管与静脉连通,达到封闭定量采血 的目的,而将人体静脉血液转移至封闭容器内 并制作成血液分析前标本的器械组。
2、组成:真空采血管、一次性采血针和止血带。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和用途
头盖颜色 临床用途 添加剂 采血量(ml) 红(橘红) 血清生化 无 2、 3、 4、 5、 黄 快速血清 促凝剂+分离胶 3、4、5、6 兰 血凝试验、D-=聚体检测(1:9) 2(1.8ml) 绿 快速血浆生化 肝素锂 2.5、3、4、5、 紫 血常规试验 EDTA-K2 1.5、2、 黑 手工血沉(1:4) 2. (1.6ml) (灰 血糖测定 氟化钠+草酸钾 2、3、)
谢谢聆听!
常用抗凝剂的抗凝原理
EDTA抗凝剂的抗凝原理
EDTA-k2 1.EDTA-K2
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 态影响最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一般血液学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采血管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它有6个种类,根据帽子的颜色不同来进行区分。

1. 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人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6. EDTA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