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认识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Urban Design/City Design翻译而来。顾名思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说法。城市设计的概念具有不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 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
一般的共识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 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
弗洛伦萨
威尼斯
1 历史发展:
5、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欧洲到了中世纪,城市开始作为主教与国王的活动中心兴建起来。中世纪城市是以一种“渐 进主义”的方式自发成长起来的。欧洲到了中世纪,城市开始作为主教与国王的活动中心建 立起来。有关学者研究,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要塞型:由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军事要塞居民点发展而来
1 历史发展:
3、古罗马时期城市设计
古罗马的广场也是这一时期 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功能 除了希腊时期的集会、市场 职能外,还包括审判、庆祝、 竞技等。其中罗马城中的广 场群最壮丽辉煌,其四周一 般多为庙宇、政府、商场。
1 历史发展:
伊斯坦布尔中心区及索非亚大教堂
4、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
早期伊斯兰文化几乎没有城市平面的规划准则,惟一可 以识别的空间规则和秩序就是清真寺及其周围的教民住 区,这是当时伊斯兰城市社会生活的唯一核心。到相对 成熟的城市平面。
市场 卫城
奥林匹翁神殿
1 历史发展:
2、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卫城内各个建筑都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既 考虑到置身其中的美,同时也考虑到从卫城 周围仰望她的景观效果。
1 历史发展:
2、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希波战争前,希腊的城市多为自发形成,城 市空间、街道系统均不规则。公元5世纪, 希波丹姆所作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在西方 首次系统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格 网,建筑物都布置在格网内。城市中心有分 区,广场那个呈规整形状。十字格网这一系 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 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和实用标准的诞生。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具体内容⏹专题一城市设计概念⏹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学习的重要性.⏹专题二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基本理论.具体内容⏹专题三城市设计的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城市总体设计案例;⏹分区级城市设计案例;⏹历史地段保护城市设计;⏹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实际案例具体内容⏹专题四案例调研分析或小案例设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城市设计案例调研分析的方法专题一城市设计的概念本节主要内容1.1城市设计的理解1.2城市设计的概念(重点)1.3城市设计的任务1.4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1.5与其他专业的关系(重点)1.1城市设计的兴起1.2城市设计的概念⏹关于城市设计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有很多权威性的阐述,下面是典型的例子: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城市设计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所作的构思,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研究对象:城市环境型体。

2.英国前皇家规划学会会长梯勃兹领导的小组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有关人们工作、生活、游憩以及随之受到关心和维护的那些场所的三维空间。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成区内的设计,是城市空间和景观,并与城市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结构不断变化过程相联系。

城市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3.《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规划卷》中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进行的设计。

4.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于1981年推出的城市设计理论巨著《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

从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结构的交织。

”进而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的共存。

5.Team10的主要成员PeterSmithson⏹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第一章基本概念1.什么是城市?城市的本质: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空间环境为基础、以经济活动为支撑、以历史文化为认同、以社会关系为维系、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聚集体,是一个开放、复杂、动态的巨系统。

2.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属性:物质属性、社会属性、生态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3.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也可以解释为城市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在城市成长过程中,在城市地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营运过程中的形态。

4.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性:①可辨识性②持续性(系统性)③动态性(变化性)④阶层性(不对称性)5城市空间结构分类:①星形结构----华盛顿、莫斯科②带状城市----香港、常州、江南水乡城镇③卫星城④格网城市----北京⑤其他结构城市6.城市空间形态:是各种空间理念及其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合法结构的外在表现。

7.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①城市物质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②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城市精神文明面貌③社会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社会生态结构8.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师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也称综合环境设计。

任务是为你们各种活动出具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方面。

9.城市设计概念的释义:①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三维物质空间形态所做的综合的形体环境设计③城市设计不仅要运用一定得是设计理念和手法,还要注重设计与实践的的衔接实践中的操作方式10.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①就城市设计的定位而言,从最初的偏重景观——视觉艺术布局;经过强调重视感情——文化的理念;进而又经过关注环境——行为的相互作用②就城市设计的目标而言,从最初的单一目标,发展到现在追求多重综合的目标③就城市设计的范畴而言,从最初的单纯的物质空间到人类活动,到空间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④就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而言,从最初强调固定空间结果到强调发展建设的组织全过程第二章发展历程1.巴洛克风格的城市设计:采用整齐的、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几条放射性大道涌向巨大的交通节点,形成城市景观的戏剧性高潮。

(完整版)城市设计理论

(完整版)城市设计理论

现代城市论
内涵:城市布局严 谨、几何构图、追 求秩序,大尺度元 素界定城市空间, 功能分区,多层面 立体交通、高层低 密度、城市风貌反 映时代。
有机疏散论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943 《城市—其发展.衰败与未来》
内涵:城市形体环境应放入社会、经济、 文化、技术和自然条件中考虑,提出表 现原则、相互协调原则、有机秩序原则。
城市设计目的——建立有强烈印象性的城 市或城市环境。
城市形象理论-环境形象性
环境形象性:个性、结构和意义 个性:主要指物体的外形或特征, 即可区别性和可识别性; 结构:主要指物体所处的空间关系 和视觉条件; 意义:主要指与观察 者在使用和功
能上的重要性。
城市印象的构成要素
城市印象是多种元素的 综合,是感知、感受和 实际当中的综合。 路径——Path 区域——District 边界——Edge 节点——Node 标志——Landmark
田园城市论
英.霍华德E.Howard 1896年《明日:走向真正改革
的和平之路》 内涵:”花园城市”同心圆模式
的基本空间,中心中央公园 围合的公共建筑中心,放射 性林荫道想外延伸,划分的 各个分区以环形道联系,针 对新城建设。
田园城市论
城市美化论
美.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Burnham19世纪末”城市美化运 动”
——70年代乔纳森.巴奈特 《城市设计概论》
——80年代哈德.雪瓦尼 《城市设计过程》
——80年代末城市触媒论
艺术原则论
奥地利.卡米罗.西特Camillo Sitte 1889年《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
内涵:城市空间设计、提出人体尺度的设 计技术原则,城市建设自由灵活、建筑 间和谐一致、广场街道构成有机围护空 间。

城市设计基础

城市设计基础

三、城市设计的学科范畴
“概括的说,任何地域规模上的天然地形改变 或土地开发,都应进行城市设计,从一个大洲规 模的水源开发计划、城市发展地带、国家公园概 貌、国家路网、河流流域直到大学布局的规划设 计” E•D • 培根《城市设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大体上可将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 域分为以下几类:
英国的 “城市设计小组” 总结的关于“好的城市设计”的主要
概念有:
(1)创造“场所”(place) (2)多样性 (variety)
(3)连贯性 (contextual)
(4) 渐进性(incremental) (5)人的尺度 (human scale)
城市设计图纸成果
中规院-苍南城市设计
绥江城市概念规划 (城市空间景观结构规划)
城市规划 战略性 ( 总体规划、分 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宏观 二维 社会、经济、环境要素为主
设计性质
指导性 ( 概念图、导则 )
计划性质
法定性 ( 图则、文本 )
(2) 设计的层次不同
城市设计介于规划与修建设计之间, 属于规划设计范畴,比例
尺一般为 1/1000 或 1/2000(最大为 l/500);建筑设计属于 修建设计范畴,其图纸直接指导施工。
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 间和形象,也可以说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城市 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共同点是: (1)两者的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2)两者都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两者在工作方法上都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协调与 合作。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相异点见下表:
(3) 设计深度不同
城市设计一般作到方案或概念性设计的深度,但应表达出形 体空间的具体形象;建筑设计应作到技术设计和施工图。 城市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还要为除了建筑设计以外的绿化 设计、小品设计、广告、灯光等一切公共空间内的专项设计提

城市设计概论总结

城市设计概论总结



土地使用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步行街(区) 使用活动 交通与停车 保护与改造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标识
第一节 土地使用
一、土地使用的设计步骤

根据上位规划、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 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 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 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展开 规划设计。
4、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2)城市设计的特点
①希波丹姆斯式的城市设计原则在罗马的城市设计中得到进 一步的运用与发展;
②古罗马时代已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 :选址、分区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 ③注重城市中心广场的建设(广场); ④城市成为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雕像、凯旋门);
三、建筑群体
1. 建筑群体组合的概念 主要是指如何把若干幢单体建筑组 织成为完整统一的建筑群。 若干幢建筑摆在一起,只有摆脱偶然性而 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和必然时,才能真正 地称为“群体”。 这种有机联系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 必须正确反映各建筑物之间的功能关系。 • 必须和特定的地形条件相结合。
发展强度idensity第三章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的设计?土地使用?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步行街区?步行街区?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标识第一节第一节土地使用土地使用一一土地使用的设计步骤土地使用的设计步骤??根据上位规划根据上位规划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展开规划设计规划设计

(完整)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完整)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过程。

2.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

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3.工业城市是由法国人戛涅于1917年提出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按照工业生产规律,讲各个工业部门聚集在河流的河口附近相互协作,下游用来进行水上运输,城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相隔离,布置在一块日照良好的高低上.4.带形城市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城市各要素紧靠城市交通轴线聚集,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5.光明城市是由法国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这个城市有一个严格对称的网格状道路系统,两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形成城市纵横轴线,他们在城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

6.广亩城市是由美国建筑师F.L。

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每家每户占地一英亩,相互独立,它既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

7.自然城市是指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

8.人工城市是指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一些城市中类似的部分。

9.树形结构:对于任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时,这样的集合的组合就叫树形结构。

10.半网络结构:当且仅当两个相互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并且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集合的组合形成半网络结构。

11.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环境中,把成为对象的建筑称为“图",把被模糊的事物称之为“底”.像这种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
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
2021/5/23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2) 作为实践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 城市设计是一种政策过程 (折衷的、讲求综合效益的设计,实质是决策过程) ➢ 城市设计是一种社会过程 (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之间的平衡和组织) ➢ 城市设计是一种环境整合 (城市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 城市设计是一种社会实践 (通过设计、评价、控制、维护对城市良性引导)
2021/5/23
一 认识城市设计
2021/5/23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What---------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Urban Design/City Design翻译而来。 顾名思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说法。城市设计的概念具有不 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 一般的共识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 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
----《市镇设计》F.吉伯特
2021/5/23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 划对城市总体、局部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和功能安 排的同时,对于城市空间的体型环境在景观关系艺术上的规 划设计。
----陈为邦 人们为了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 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2021/5/23源自13[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b 片区级城市设计
片区级城市设计主要涉及城 市中功能相对独立的和具有相对 环境整体性的街区。这是城市设 计涉及的典型内容。
其目标是,基于城市总体规 划确定的原则,分析该地区对于 城市整体的价值,为保护或强化 该地区已有的自然环境和人造环 境的特点和开发潜能,提供并建 立适宜的操作技术和设计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一节 参考书目介绍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 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日]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1985; 夏祖华、黄维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2 ; [美] 凯文·林奇(K. Lych)著,《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 K. Lych;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一节 参考书目介绍
《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金广君编著,黑龙江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5; 《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编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9; 《城市设计》,王建国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学刊》、 《国际城市规 划》、《建筑学报》、《世界建筑》、《规划师》
(一)工作性质及对象及范围
• 内容广泛:从宏观的整个城市到局部的城市地段, 如公共中心、居住地区、步行街、广场、公园、 业主单幢建筑和城市细部。不同对象范围的城市 设计的要求与内容不一样。
• 宏观城市设计:城市整体的空间形态结构,构造 城市的景观体系。组织公共的城市人文活动空间 系统及考虑城市总体轮廓和各系统环境的设计框 架。
城市设计内容可体现为:
I:过程形态(纵向特征)
• 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各工程单项设计过程中,城市设计原 则将贯彻始终,城市设计过程就是一种融人类物质与精 神文明于一身的“时-空”一体化积累过程。
II:整体形态(横向特征)
• 从学科属性上看,它包括三个主导学科之融合:建筑学、 城市规划、园林环境和景观设计。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二节 主要内容
一、概念解析 二、发展历程 三、主要理论 四、设计方法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三节 城市设计定义、内涵和内容
一、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三节 城市设计定义、内涵和内容
一种好的城、内涵和内容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三节 城市设计定义、内涵和内容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三节 城市设计定义、内涵和内容
定义(王建国):P5 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和优化为
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 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 究和设计。
内涵: 城市设计的本质和内涵精髓是城镇建筑
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城市设计》 课堂教学演示课件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 代朋 2013.09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参考书目介绍 城市设计课程讲授内容简介 城市设计定义、内涵和内容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层次和类型 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一节 参考书目介绍
[美] E.N.培根等著,黄富厢等编译,《城市设计》(URBAN DESIGN),1989; [ 英 ] F. 吉 伯 德 等 著 , 程 里 尧 译 , 《 市 镇 设 计 》 ( TOWNS DESIGN); [美] 凯文·林奇(K. Lych)著,项秉仁译,《城市的印象》 (THE IMAGE OF CITY); [美] 凯文·林奇(K. Lych)著,黄富厢等编译,《总体设计》 (SITE PLANNING); [日] 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 刘宛著,《城市设计实践论》,2006; 庄宇著,《城市设计的运作》,2004; 黄琲斐,《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2004;
• 中观与微观城市设计:《都市设计程序》一书中 列举了八种:土地使用、建筑形式与体量、交通 与停车、开放空间、人行步道、支持活动、标志、 保存与维护。
历史上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理论流派P49
P57
第一讲 认识城市设计
第三节 城市设计定义、内涵和内容
二、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
1、工程设计性----Conceptual plan Project design
特点:规模较小、微观具体 2、政策过程性----Policy control
Guide-line 特点:规模较大、宏观抽象
环境的设计,应着重于在空间形体方面所作的 构思。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新型的独立学科,自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 派生出来,具有“融贯性”的特征;宏观上的目标是促进城市形 体环境质量提高,并保障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居 性”(livability)要求。
概念再总结:
有不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纷 繁 杂 沓 。 一 般 的 共 识 是 : 以 城 市 的 形 体 环 境 (physical environment)为研究形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 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吴良镛 先生认为: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填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 计之间的中间环节的真空……同时它为个体(群体)的建筑设计 提供条件,有助于整体考虑设计问题,并启发构想。美国城市设 计师巴奈特(J. Barnett)认为: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 建筑”(Designing City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因此 可以认为它是处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含园林建筑学)之间的一 门学科。主要是对城市形体环境即三度空间进行设计,同时也与 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1、大多数对城市设计的概念把城市作为重点进行限定, 一般把城市的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看做设计对象,如 城市体型和空间、城市肌理等。
2、对设计的限定相对较少,认为设计是计划、控制、 整体构思和安排等。
3、对城市和设计的关系的限定较为单一,一般认为是 对象关系。
4、各种观点可以从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两个方面来理 解。
• 定义:城市设计是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学科。它是 以阐明城市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构成与发 展特征等课题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 工程、社会、经济及文化艺术等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 境和空间对象进行的设计与研究工作,是引导和协调建 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和景观设计及其相互关系的重 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