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六回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西游记第六回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六回的主要内容
第六回《凌波微步须长练,纵横捭阖逞英豪》是《西游记》中的
一回。
这回的主要内容发生在唐僧一行人前往西天取经的途中。
他们
来到了一座泰安府,在路边遇到了一个算命的老人。
老人预言了唐僧
等人的命运,还劝告他们小心前行。
接着,唐僧一行人遇到了一伙山贼,虽然孙悟空等人奋勇反抗,但最终被山贼围困。
正在关键时刻,
观音菩萨化身一位美丽的女子出现,成功救下了唐僧等人。
菩萨向众
人讲述了唐僧取经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他们要小心妖魔的阻挠。
众人
饥饿之下,来到一家酒店求食,却被店主以妖怪为借口拒绝接待。
在
众人的追问下,店主终于承认自己是妖怪,企图吃掉唐僧等人。
孙悟
空战胜了店主,众人得以吃饱。
这一回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唐僧取经的严峻困难和他们将要面对的妖魔鬼怪。
西游记原著白话文翻译

西游记原著白话文翻译
《西游记》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分为100回,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三藏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以下是《西游记》原著的白话文翻译的相关参考内容: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废物终成大器事始成
第二回:大闹天宫花果山悟空问道猪八戒赛神
第三回:三打白骨精顶门大闹五庄观降妖
第四回:救父招亲金光寺解悟归真七十二变
第五回:忒董打儿神鬼地涌金莲会赌神
第六回:陈抟送子教冥诰观音赴会禀无垢
第七回:谢蝉娥辞吕洞宾散花女误召天神
第八回:大闹瑶池扇伴奏火烧腊八粥梦蝶仙
第九回:弄杀妖魔毛遂传面壁减灵消一句
第十回:观音院下夺白骨四海龙宫借宝船
……
第九十九回:无色无言寺诀旦白云出岫峰玄晖
第一百回:走马川行藏阵转黄粱美梦神女来
以上是《西游记》原著的白话文翻译的相关参考内容,该小说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故事情节深受人们喜爱。
西游记文言文每章翻译

唐贞观初,太宗皇帝诏曰:“国中僧人,欲求真经,以助朕之国运。
今有玄奘法师,才德兼备,堪为此行。
尔等随行,护法西行。
”翻译:在唐朝贞观初年,太宗皇帝下诏说:“国内僧人,想要寻求真经,以助我国运。
现在有玄奘法师,才德兼备,可以担任此行。
你们随行,保护法师西行。
”第二章:五行山收孙悟空原文:玄奘法师至五行山,遇石猴孙悟空。
猴王问法师何往,法师答曰:“我欲往西天取经,汝有何能,敢阻我路?”猴王大笑,曰:“吾乃齐天大圣,有何不能?今汝阻我,吾必与你一战。
”翻译:玄奘法师来到五行山,遇见了石猴孙悟空。
猴王问法师要去哪里,法师回答说:“我欲往西天取经,你有什么能力,敢阻拦我?”猴王大笑,说:“我乃齐天大圣,有什么不能?如今你阻拦我,我必与你一战。
”第三章:观音菩萨赐宝原文:猴王与法师大战,不分胜负。
观音菩萨现身,手持宝瓶,喷水降猴王。
猴王化作金身,逃入深山。
观音菩萨赐与法师金箍咒,令其收服猴王。
翻译:猴王与法师大战,不分胜负。
观音菩萨现身,手持宝瓶,喷水降服猴王。
猴王化作金身,逃入深山。
观音菩萨赐给法师金箍咒,令其收服猴王。
第四章:唐僧师徒初遇白骨精原文:玄奘法师师徒行至白虎岭,遇白骨精。
白骨精化作美女,欲诱法师。
法师识破,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合力击败白骨精。
玄奘法师师徒行至白虎岭,遇到了白骨精。
白骨精化作美女,想要诱骗法师。
法师识破了她的计谋,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合力击败了白骨精。
第五章:三打白骨精原文:白骨精不甘失败,化作村姑、老妪,再次前来诱法师。
法师与师徒们再次合力,终于将白骨精彻底击败。
翻译:白骨精不甘心失败,化作村姑、老妪,再次前来诱惑法师。
法师与师徒们再次合力,终于彻底击败了白骨精。
第六章:黄风岭遇黄风怪原文:师徒行至黄风岭,遇黄风怪。
黄风怪以狂风为助,欲吹散法师。
孙悟空用金箍棒抵挡,师徒们齐心协力,终于战胜黄风怪。
翻译:师徒们行至黄风岭,遇到了黄风怪。
黄风怪借助狂风之力,想要吹散法师。
孙悟空用金箍棒抵挡,师徒们齐心协力,终于战胜了黄风怪。
西游记第六回简要概括

西游记第六回简要概括《西游记》第六回呀,那可老精彩了。
这一回里呢,那二郎神杨戬可算是出尽了风头。
你想啊,之前孙悟空在花果山那可是横着走,把天庭派来的那些天兵天将打得屁滚尿流的。
就像一群小喽啰去围攻一个大魔王,结果全被大魔王打得落花流水。
这时候呢,二郎神杨戬就被派下来收拾孙悟空了。
二郎神那也是个厉害角色,他就像是专门为了克制孙悟空而生的一样。
二郎神带着他的梅山六兄弟就来到了花果山。
我觉得啊,这二郎神可能心里也有点小紧张,毕竟孙悟空的本事他也有所耳闻。
但是他面上肯定不能表现出来呀,那得装得特别镇定,就像我们平时参加考试,就算心里没底,也得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一见面呢,孙悟空和二郎神可就对上眼了。
孙悟空那眼睛里肯定冒着火,就像是一只被激怒的小野兽,心里可能在想:“又来一个找打的,看我怎么收拾你。
”二郎神呢,也不含糊,眼睛里透着那种冷冷的光,仿佛在说:“今天就是来降你的。
”他们俩就开始打起来了。
那场面,就跟两团旋风搅在一起似的。
孙悟空拿着他的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风,这金箍棒在他手里就像个听话的小宠物,指哪打哪。
二郎神呢,也不甘示弱,他的三尖两刃刀也舞得像风车一样。
我在想啊,要是我在旁边,肯定得被他们俩打斗的气流给吹飞了,就像一片小树叶被大风吹走一样。
他们打着打着还变换起了模样。
孙悟空一会儿变成一只小鸟,想要飞走,二郎神就变成一只老鹰去追他。
这就好比玩捉迷藏,一个躲一个追。
孙悟空又变成一条鱼,二郎神就变成鱼鹰。
这时候我就觉得啊,这孙悟空是不是有点慌了呢?也许他发现这个二郎神还真不好对付。
可是孙悟空是谁呀,他可不会轻易认输的。
然后啊,他们俩又打到了天上。
这天上的神仙们可都在看着呢,就像我们看一场超级精彩的拳击比赛一样。
那些神仙们可能在心里暗自打赌,谁会赢呢?我要是那些神仙,肯定也会很纠结,这俩都太厉害了。
在打斗过程中,二郎神的哮天犬也出来捣乱了。
这哮天犬就像个小炮弹一样冲向孙悟空。
我觉得这有点不太公平呀,这不是二打一嘛。
西游记,第六回好句摘抄加解释

西游记,第六回好句摘抄加解释第六回好句摘抄及解释第六回《宴宁津居玄猿大闹云栈洞》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章节之一,其中充满了精彩的语言和深刻的含义。
本文将选取部分好句进行摘抄,并对这些好句进行解释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1. “如今离家三载月,人间事,未有一知音。
”这句话是孙悟空在第六回中说的,他已经离家三年多了,却始终未能有一个知音。
这句话表达了孙悟空的孤独和无奈,也道出了人情冷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有强大的法力和勇气,却常常感到孤独和迷茫。
这也是作者对人性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和揭示。
2. “你为何那般傻,莫非护儿夸能?”这句话出自孙悟空对六耳猕猴的评价。
在这里,作者通过孙悟空的口吻表达了对六耳猕猴的不满和不解。
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物个性与命运的思考,呼吁读者不要因为盲目的个人情感而迷失方向。
3. “徒弟心性亦不坏。
”这句话是玉皇大帝对孙悟空的感慨,他不是简单地把孙悟空视为一个叛逆的妖精,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看到了孙悟空心性的善良和潜在的正义。
这也是作者对于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巧妙处理,让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
4. “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却偏传斗转星移。
”这句话出自猪八戒,表达了他虚荣、自信和对自己本领的信心。
作者通过这句话,塑造了猪八戒的性格,让人物更加有趣和鲜活。
这句话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
总结回顾:通过这些好句的摘抄和解释,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西游记》第六回的魅力,也可以深入思考人性、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内涵,在阅读和理解中能够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后,能够对《西游记》第六回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西游记》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它不仅仅是一部神话传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社会和命运的鸿篇巨制。
通过对那些好句的深入解读,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
《西游记》的文言文翻译

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闻西域有佛经,欲派僧侣取经,以普度众生。
时有玄奘法师,愿往西天取经,以报国恩。
太宗皇帝闻之大喜,遂命法师选弟子四人,共赴西天。
法师选弟子四人,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四人各具神通,各怀绝技。
孙悟空,猴王也,能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神通广大;猪八戒,猪妖也,能变化人形,力大无穷;沙僧,沙悟净也,能变化金身,护法降妖;白龙马,龙子也,能变化龙身,行云布雨。
四人启程,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
途中,妖魔鬼怪横行,欲阻挠取经之路。
孙悟空英勇无畏,屡次降妖除魔,保得唐僧安然无恙。
猪八戒贪吃懒惰,常为孙悟空所嘲笑,但关键时刻,仍能挺身而出,助孙悟空一臂之力。
沙僧忠诚老实,始终默默无闻,护法降妖,不离不弃。
白龙马随师取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一路之上,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第一难,遇白骨精,险些丧命;第二难,过火焰山,烈火熊熊;第三难,闯黑风山,狂风肆虐;第四难,渡通天河,波涛汹涌;第五难,过火焰山,烈火熊熊;……如此种种,难以枚举。
然而,唐僧师徒四人并未因此而放弃。
他们心怀信念,勇往直前。
在取得真经的过程中,孙悟空学会了宽容,猪八戒学会了坚持,沙僧学会了忠诚,白龙马学会了忍辱。
四人共度难关,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战胜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的过程,寓意着人生的曲折与坎坷。
该书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被誉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以下是对《西游记》部分章节的文言文翻译:孙悟空初问世,天地为之震动。
大闹天宫,无人能敌。
后被佛祖收服,赐予金箍棒,护唐僧西天取经。
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达西天。
取得真经,普度众生。
然四人心中所求,并非真经,而是那颗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
《西游记》一书,寓意深远,启迪人生。
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让我们一同走进《西游记》的世界,感受那充满奇幻色彩的传奇故事,领悟人生的真谛。
西游记006 第六回.pdf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憺漪子曰:小圣降大圣一语,大有至理。
盖天下之物,大不能制大,而小能制大,如鼠之制象、猱之制虎、螂蛆之制蛇是也。
观东汉昆阳之战,长人巨无霸辟易万夫,而一佽飞能歼之。
今猴王自号大圣,雄肆已极,天上地下,岂更有大于大圣者能降之乎?物极则反,惟有舍大而求小。
故观音一举二郎,而猴王旋即成擒,此非二郎之能擒猴王,乃小圣之能降大圣耳。
然小圣虽能降之,而终不能定之,以其犹有大小之见存也。
世之能大而不能小,与能小而不能大,凡落形相,皆属障碍,一而已矣。
夫惟能小能大者,始能无小无大,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一毫端现山河大地者,他人无此神通,其惟如来佛祖乎!故此猿虽小圣降之,而必须佛祖定之。
又曰:二郎之擒猴王,不特小能降大已也,其妙用尤在帐前之草头神。
草头之为神也,岂能过于四大天王、九曜、二十八宿乎?然四大天王、九曜、二十八宿苦争鏖战,不曾捉着一个猴精,而草头、鹰犬一放,众猴俱散。
是非诸神不如草头也,盖猴王本草头之王,众猴本草头之妖,故正神所不能治者,仍当以草头治之。
医家云“以毒攻毒”,兵家云“以贼攻贼”,然则花果之役,其可不以草头攻草头乎?又曰:篇中云“大圣见妖猴惊散,自觉心慌”,“心慌”二字,即是丧败之根。
盖人身惟心为主宰,向来猴王之上天入地,纵横无忌者,恃此心之有主也。
今既曰“心慌”,则不免手忙脚乱、丑态百出,于是一变再变,总不过禽、鸟、鱼、蛇之类,至不得已而变为庙宇,藏头露尾,已极可笑,奈何复变作二郎乎?以猴王而变二郎,是舍己从人,舍大就小,弥失却本来面目矣。
可见主宰一乱,愈远愈差,愈劳愈拙。
虽以大圣之神通,其能免于细犬之咬,琵琶之穿乎?且不言天神围绕,大圣安歇。
却说南海普陀落伽山观世音菩萨,自王母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见那席面残乱,虽有几位天仙,俱不就席,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
菩萨与众仙相见毕,众仙备言前事。
菩萨道:“既无盛会,汝等可跟贫僧去见玉帝。
”众仙随往,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众迎着。
西游记第六回拼音版

西xī 游yóu 记jì 第dì 六liù 回huí 观ɡuān 音yīn 赴fù 会huì 问wèn 原yuán 因yīn 小xiǎo 圣shèn ɡ 施shī 威wēi 降xián ɡ大dà 圣shèn ɡ 且qiě 不bù 言yán天tiān 神shén 围wéi 绕rǎo ,大dà 圣shèn ɡ 安ān 歇xiē 。
话huà 表biǎo 南nán 海hǎi 普pǔ 陀tuó落luò 伽ɡā 山shān 大dà 慈cí 大dà 悲bēi 救jiù 苦kǔ 救jiù 难nán 灵lín ɡ 感ɡǎn 观ɡuān 世shì 音yīn 菩pú 萨sà ,自zì 王wán ɡ 母mǔ 娘nián ɡ 娘nián ɡ 请qǐnɡ 赴fù 蟠pán 桃táo 大dà 会huì ,与yǔ 大dà 徒tú 弟dì 惠huì 岸àn 行xín ɡ 者zhě ,同tón ɡ 登dēnɡ 宝bǎo 阁ɡé 瑶yáo 池chí ,见jiàn 那nà 里lǐ 荒huānɡ 荒huānɡ 凉lián ɡ 凉lián ɡ,席xí 面miàn 残cán 乱luàn ;虽suī 有yǒu 几jǐ 位wèi 天tiān 仙xiān ,俱jù 不bú 就jiù 座zuò ,都dōu 在zài 那nà 里lǐ 乱luàn 纷fēn 纷fēn 讲jiǎnɡ 论lù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第六回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翻译小圣指二郎神。
南海普陀洛迦山观世音菩萨,受邀参加王母娘娘蟠桃大会,同大弟子惠岸行者一同来到瑶池,见会场一片狼藉,只有几位天仙在一旁低声议论,便前去相问,群仙说明之前孙悟空闹会偷丹的乱事。
观音道:“即无盛会,也不传杯,诸位跟贫僧去见玉帝商议。
”一众来到通明殿,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在殿外等候迎接,道:“玉帝烦忧,已派遣兵将,下界擒拿齐天大圣。
”观音道:“我要面见玉帝,劳烦转奏。
”天师邱弘济入殿禀报,稍时请观音群仙一同入内。
此时殿内玉帝端坐龙椅,太上老君在前,王母娘娘在后,三人商议讨论。
观音先给玉帝行礼,再和老君、王母见礼,玉帝赶忙赐座,观音落座问道:“蟠桃盛会如何?”玉帝道:“每年大会,欢喜愉悦,今年妖猴作乱,怕是虚邀众仙了。
”观音道:“此妖猴是何出处?”玉帝道:“妖猴乃东胜神洲花果山石卵所化。
出生之时,即目运金光,扫视天穹。
当时不甚留意,继而成精,降龙伏虎,强销死籍。
龙王、阎王来奏,朕欲遣兵擒拿,长庚星言‘三界之间,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朕施教育贤宣他上界,封为御马监弼马温官衔。
那厮嫌弃官小,反了天宫。
朕又差李天王与哪吒太子收降,派长庚星下界招安,就封他做那齐天大圣,只是有官无禄。
他整日无事可做,东游西荡,朕恐他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谁知他又不遵律法,尽吃蟠桃。
此次蟠桃会,因他乃无禄人员,固不曾请他,他设计诳走赤脚大仙,自己变做,偷酒偷丹。
朕为此烦恼,已派遣十万天兵、天罗地网下界收伏。
今日还未见回报,暂不知胜负如何。
”长庚星即太白金星李长庚。
观音听完,即命惠岸行者:“你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
如有相敌,尽可相助一把。
务必如实回报!”惠岸行者:木吒,又名木叉。
观音大弟子,李靖次子,哪吒二哥。
惠岸行者整理衣衫,执一条铁棒,来到花果山前,见天罗地网密结,营门天兵摇铃吹号,将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大声道:“把守营门的天兵,劳你通报,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观音大弟子惠岸,前来打探军情。
”把守营门的五岳神兵立即传言,虚日鼠、昴日鸡、星日马、房日兔依次传言到军帐,李天王下令放进。
此时东方微亮,惠岸行者来到营帐,拜了四天王与李靖。
虚日鼠,昴日鸡.....前面介绍过,为二十八星宿官。
李靖问道:“孩儿,你从何而来?”惠岸道:“孩儿随观音菩萨赴蟠桃盛会,菩萨见会场荒凉,瑶池寂寞,又去见玉帝。
玉帝言称已派父王领兵下界收伏妖猴,一日不见回报,胜负不知。
菩萨命孩儿前来打听虚实。
”李靖道:“昨日到此安营扎寨,着九耀前去挑战,被那厮大弄神通,九耀败归。
我又亲自点兵十万,与他混战至晚,他使个分身法退走。
收兵查勘时,捉了他一些狼虫虎豹。
今日还未出战。
”正说道,辕门外有兵来报:“那大圣领一群猴精,在外面叫阵。
”辕门:军营大门。
李天王随即和四天王商议出兵之事。
惠岸道:“父王!孩儿蒙菩萨吩咐下来打探,也说遇战之时,尽可出手。
孩儿不才,请令去看他怎样个大圣!”李靖道:“孩儿,你随观音修行多年,想必也有些神通,务必小心在意!”惠岸领命,束紧衣袖,抡起铁棍,跳出辕门,叫道:“哪个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挥动金箍棒,应声:“俺老孙便是!你又是何人?胆敢问我?”惠岸道:“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如今在观音菩萨座前护法,法名惠岸。
”孙悟空道:“你不好好呆在南海修行,来这里见我做甚?”惠岸道:“我蒙师父差遣来打探军情,见你这般猖狂,特来擒你!”孙悟空道:“尽说大话!休走!吃俺老孙一棒!”惠岸丝毫不惧,抡起混铁棍相迎,两人立于半山腰,棍棒相接。
孙悟空今日斗志大开,混战五六十回合,惠岸臂膀酸痛,无力再战,虚幌铁棍,败阵逃身。
混铁棍:原著描述木吒使混铁棍。
传说中木吒兵器是吴钩双剑。
原著第六十回,牛魔王的兵器也是混铁棍......孙悟空见惠岸逃离,也收兵摆阵在洞口,稍事休整。
惠岸回营,气喘吁吁道:“好大圣!好大圣!当真神通广大!孩儿战他不过,又败下阵来。
”李靖心惊,命士官写书求助,交予惠岸和大力鬼王上天禀报。
二人不敢停留,即刻飞到天上,来到通明殿。
不巧玉帝四位去了凌霄宝殿,又跟着四大天师来到凌霄宝殿,呈上战报。
观音问道:“你打探的如何?”惠岸回道:“弟子下界,与父王道明来意,正说间,那齐天大圣索战,弟子拿混铁棍与他战过五六十回合,不能取胜。
父王因此差大力鬼王我俩上界求助。
”观音听完,低头思虑。
此时玉帝拆开奏折,看了求助之言,不禁苦笑道:“可恨这猴妖,能有多大本事,就敌得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还能派哪路神兵助战?”话没说完,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荐一神,定擒此猴!”玉帝问:“所举者何神?”观音道:“乃陛下外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界香火。
他昔日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账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
奈何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兵令,着他助战,定可擒拿!”原文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且不言天神围绕,大圣安歇。
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见那里荒荒凉凉,席面残乱;虽有几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
菩萨与众仙相见毕,众仙备言前事。
菩萨道:“既无盛会,又不传杯,汝等可跟贫僧去见玉帝。
”众仙怡然随往。
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众俱在此,迎着菩萨,即道玉帝烦恼,调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
菩萨道:“我要见见玉帝,烦为转奏。
”天师邱弘济,即入灵霄宝殿,启知宣入。
时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
菩萨引众同入里面,与玉帝礼毕,又与老君、王母相见,各坐下。
便问:“蟠桃盛会如何?”玉帝道:“每年请会,喜喜欢欢,今年被妖猴作乱,甚是虚邀也。
”菩萨道:“妖猴是何出处?”玉帝道:“妖猴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石卵化生的。
当时生出,即目运金光,射冲斗府。
始不介意,继而成精,降龙伏虎,自削死籍。
当有龙王、阎王启奏。
朕欲擒拿,是长庚星启奏道:‘三界之间,凡有九窍者,可以成仙。
’朕即施教育贤,宣他上界,封为御马监弼马温官。
那厮嫌恶官小,反了天宫。
即差李天王与哪吒太子收降,又降诏抚安,宣至上界,就封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有官无禄。
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
他又不遵法律,将老树大桃,尽行偷吃。
及至设会,他乃无禄人员,不曾请他,他就设计赚哄赤脚大仙,却自变他相貌入会,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与本山众猴享乐。
朕心为此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
这一日不见回报,不知胜负如何。
”菩萨闻言,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
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
”惠岸行者整整衣裙,执一条铁棍,架云离阙,径至山前。
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惠岸立住,叫:“把营门的天丁,烦你传报。
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吒,南海观音大徒弟惠岸,特来打探军情。
”那营里五岳神兵,即传入辕门之内。
早有虚日鼠、昴日鸡、星日马、房日兔,将言传到中军帐下。
李天王发下令旗,教开天罗地网,放他进来。
此时东方才亮。
惠岸随旗进入,见四大天王与李天王下拜。
拜讫,李天王道:“孩儿,你自那厢来者?”惠岸道:“愚男随菩萨赴蟠桃会,菩萨见胜会荒凉,瑶池寂寞,引众仙并愚男去见玉帝。
玉帝备言父王等下界收伏妖猴,一日不见回报,胜负未知,菩萨因命愚男到此打听虚实。
”李天王道:“昨日到此安营下寨,着九曜星挑战;被这厮大弄神通,九曜星俱败走而回。
后我等亲自提兵,那厮也排开阵势。
我等十万天兵,与他混战至晚,他使个分身法战退。
及收兵查勘时,止捉得些狼虫虎豹之类,不曾捉得他半个妖猴。
今日还未出战。
”说不了,只见辕门外有人来报道:“那大圣引一群猴精,在外面叫喊。
”四大天王与李天王并太子正议出兵。
木吒道:“父王,愚男蒙菩萨吩咐,下来打探消息,就说若遇战时,可助一功。
今不才愿往,看他怎么个大圣!”天王道:“孩儿,你随菩萨修行这几年,想必也有些神通,切须在意。
”好太子,双手轮着铁棍,束一束绣衣,跳出辕门,高叫:“那个是齐天大圣?”大圣挺如意棒,应声道:“老孙便是。
你是甚人,辄敢问我?”木吒道:“吾乃李天王第二太子叉,今在观音菩萨宝座前为徒弟护教,法名惠岸是也。
”大圣道:“你不在南海修行,却来此见我做甚?”木吒道:“我蒙师父差来打探军情,见你这般猖獗,特来擒你!”大圣道:“你敢说那等大话!且休走!吃老孙这一棒!”木吒全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
他两个立那半山中,辕门外,这场好斗:棍虽对棍铁各异,兵纵交兵人不同。
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
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
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这个的阵手棍,万千凶,绕腰贯索疾如风;那个的夹枪棒,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驼鼎冬冬。
万员天将团团绕,一洞妖猴簇簇丛。
怪雾愁云漫地府,狼烟煞气射天宫。
昨朝混战还犹可,今日争持更又凶。
堪羡猴王真本事,木叉复败又逃生。
这大圣与惠岸战经五六十合,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幌一幌,败阵而走。
大圣也收了猴兵,安扎在洞门之外。
只见天王营门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太子,让开大路,径入辕门,对四天王、李托塔、哪吒,气哈哈的,喘息未定:“好大圣!好大圣!着实神通广大!孩儿战不过,又败阵而来也!”李天王见了心惊,即命写表求助,便差大力鬼王与木叉太子上天启奏。
二人当时不敢停留,闯出天罗地网,驾起瑞霭祥云。
须臾,径至通明殿下,见了四大天师,引至灵霄宝殿,呈上表章。
惠岸又见菩萨施礼。
菩萨道:“你打探的如何?”惠岸道:“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见了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
父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狮象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
’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败走回营。
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
”菩萨低头思忖。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言未毕,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
”玉帝道:“所举者何神?”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
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
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
”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
那鬼王领了旨,即驾起云,径至灌江口。
不消半个时辰,直至真君之庙。
早有把门的鬼判,传报至里道:“外有天使,捧旨而至。
”二郎即与众兄弟,出门迎接旨意,焚香开读旨意。
上云:“花果山妖猴齐天大圣作乱。
因在宫偷桃、偷酒、偷丹,搅乱蟠桃大会,现着十万天兵,一十八架天罗地网,围山收伏,未曾得胜,今特调贤甥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