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分类及药物治疗
癫痫患者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及使用说明

癫痫患者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及使用说明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脑电活动的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脑功能障碍。
为了控制或减轻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医生常常会给癫痫患者开具抗癫痫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及使用说明,帮助癫痫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
一、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物,属于传统的长效抗癫痫药物。
它通过增强GABA(A)受体的抑制作用,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但是苯妥英钠容易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嗜睡、智力下降、骨髓抑制等。
因此,在使用苯妥英钠的过程中,患者应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并定期到医院复诊。
二、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属于钠通道阻滞剂。
它通过阻断神经细胞的钠通道,减少异常放电的产生。
卡马西平的优点是起效快,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但是,患者在使用卡马西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皮疹等。
因此,用药期间应遵医嘱,避免突然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
三、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效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增强GABA 的抑制作用来控制癫痫发作。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一般来说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
但是,长期使用丙戊酸钠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查骨密度。
四、氟马西尼氟马西尼是一种新一代的抗癫痫药物,属于氨酸类谷氨酸盐受体拮抗剂。
它通过减少谷氨酸释放,抑制神经元间的兴奋性,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氟马西尼在抗癫痫治疗中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耐受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然而,由于氟马西尼是一种处方药物,患者在使用前应遵医嘱,并定期进行复诊。
五、甲氧巴马琥珀酸盐甲氧巴马琥珀酸盐是一种短效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来控制癫痫发作。
它的特点是起效快、血药级别稳定,适用于急性期的癫痫发作。
然而,甲氧巴马琥珀酸盐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精神异常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癫痫的药物治疗

药物血浓度高于有效浓度的上限,最常见的原因为服 药过量。
低于下限时可能有以下原因: 剂量不适当,偏小 依从性差 峰谷浓度差别大 遗传性高代谢率,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
单次发作后何种情况下应用抗癫痫药
肯定治疗 有结构病变 脑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等 动静脉畸形 感染:如脑脓肿、单纯疱疹脑炎 无结构性病变 兄弟(而非父母)有癫痫史 脑电图有明确癫痫样发放 过去曾有原因的发作(如发作于其他疾病中或儿童热性惊厥) 首次即为癫痫持续状态
单次发作后何种情况下应用抗癫痫药
75~120h 7~42h(平均20h,与浓度相关) 5~8h(代谢物:苯巴比妥75~120h)
30~60h 5~26h(个体间差异大)
4~12h 20~80h 10~50h,(代谢物:N-去甲基氯巴占50h)
4~7h 30h,与肝酶诱导剂合用15h,与丙戊酸
合用60h 18~23h
6~8h 20h(13~30h,与肝酶诱导剂合用时下降)
首次无诱因的癫痫性发作
首次症状性癫痫性发作
脑电图正常 无病因
脑电图有癫痫样 发作及/或有病因
治疗原发病
暂缓治疗,观察
复发间隔在 1 年以上
复发间隔 <1 年
单药治疗
选择最佳 抗癫痫药
暂缓治疗,观察
单药治疗 失败
换用其他 抗癫痫药
3 年无发作, 脑电图正常
可考虑停药
调整剂量 治疗失败 多药治疗
积极治疗病因 尽一切可能去除诱因
5~9h 8~10h(代谢产物:单羟衍化物MHD)
3.8~4.9h
5×半衰期
稳态血浓度
抗癫痫药目标(有效)血浓度
抗颠痫药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6、妊娠早期用药,偶致畸胎,如腭裂等。 妊娠早期用药,偶致畸胎,如腭裂等。 静脉注射过快时,可致心律失常、 静脉注射过快时,可致心律失常、心脏抑 制和血压下降,宜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 制和血压下降,宜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多种 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 药物, 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和避孕药等的代谢 而降低药效。 而降低药效。 卡马西平能降低苯妥英钠的血浓度, 卡马西平能降低苯妥英钠的血浓度,苯 妥英钠也能降低卡马西平的血浓度 苯巴比妥能通过药酶诱导作用, 苯巴比妥能通过药酶诱导作用,加速苯 妥英钠的代谢, 妥英钠的代谢,又可通过竞争性抑制减 弱其灭活,因此影响不确定。 弱其灭活,因此影响不确定。但苯妥英 钠能提高苯巴比妥的血浓度。 钠能提高苯巴比妥的血浓度。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苯巴比妥对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各型癫 包括癫痫持续状态,都有效。 痫,包括癫痫持续状态,都有效。 因其中枢抑制作用明显, 因其中枢抑制作用明显,都不作为首选 仅癫痫持续状态时常用以静脉注射。 药,仅癫痫持续状态时常用以静脉注射。 临床更倾向于用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以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除对胃肠道有刺激外, 除对胃肠道有刺激外,苯妥英钠的 其他不良反应都与血药浓度大致平 一般血药浓度10μg/ml 10μg/ml时可有 行。一般血药浓度10μg/ml时可有 效地控制大发作, 20μg/ml左右 效地控制大发作,而20μg/ml左右 则可出现毒性反应。 则可出现毒性反应。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良好, 口服吸收良好,约2~6小时达血药 峰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 80%。 峰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在 肝中代谢为有活性的环氧化物。 肝中代谢为有活性的环氧化物。血 浆半衰期在用药之初平均为35小时。 35小时 浆半衰期在用药之初平均为35小时。 因本品为药酶诱导剂,连续用药3 因本品为药酶诱导剂,连续用药3~ 周后,半衰期可缩短50% 4周后,半衰期可缩短50%
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药物及用量指南

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药物及用量指南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这种病症的困扰下往往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为了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成为了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量指南。
一、苯妥英钠(Phenytoin)苯妥英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兴奋性来达到稳定神经系统的目的。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100-3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5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阻断钠通道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200-4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头晕、口干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三、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丙戊酸钠是一种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500-15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7.5-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四、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60-120毫克,一次服用或分2次服用。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3-5毫克/千克,分2次服用。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2015指南版)

卡马西平
传统的AEDs
癫痫-药物治疗
传统的AEDs 脂肪酸类,抑制GABA转氨酶 广谱:GTCS及GTCS合并失神的首选也适于部分性发作 副作用:致死性肝病;血小板减少 丙戊酸钠
传统的AEDs
阻止痫性电活动的传导 广谱、起效快、小儿首选 对GTCS及单纯、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 对发热惊厥有预防作用 半衰期长,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副作用:镇静、多动、认知障碍
指由频繁癫痫发作和/或癫痫样放电造成的进行性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或退化,如认知、语言、感觉、运动及行为等方面。损伤可为全面性或具有选择性,且可表现出不同严重程度。它是一组癫痫疾患的总称。
癫痫-病因分类
特发性癫痫 (原发性癫痫)
症状性癫痫 (继发性癫痫)
隐源性癫痫 (继发性癫痫)
除了可能的遗传易感性之外,没有其他潜在的病因。除了癫痫发作之外,没有结构性脑部病变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通常见的非癫痫性发作
成人期 (大于18岁)
晕厥、癔病发作、偏头痛及头痛、舞蹈症、发作性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老年猝倒、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症状
学龄期 (6-18岁)
晕厥、偏头痛及头痛、抽动症、发作性运动障碍、精神心理行为异常(焦虑/恐惧/暴怒)、睡眠障碍
治疗原则
癫痫-生酮饮食
癫痫-生酮饮食
(5)停止生酮饮食:如果无效,应逐渐降低生酮饮食的比例,所有摄入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例由4:1至3:1至2:1,直到酮症消失。如果有效,可维持生酮饮食2-3年。对于葡萄糖载体缺乏症、丙酮酸脱氢酶缺症和结节性硬化的患者应延长治疗时间。对于发作完全控制的患者,80%的人在停止生酮饮食后仍可保持无发作。
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的脑部疾病。有着不同病因基础、临床表现各异但以反复癫痫发作为共同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状态。 按照传统,临床出现两次(间隔至少24小时)非诱发性癫痫发作时就可确诊为癫痫。
癫痫的分类及药物治疗

常用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生物 利用度(%)
一级 动力学
蛋白 结合率(%)
半衰期(h)
血浆达峰浓度时间 (h)
活性代谢产 物
对肝酶的作用
卡马西平 75-85
是
氯硝西泮 >80
是
苯巴比妥 80-90
是
苯妥英钠
95
否
丙戊酸钠 70-100
否
拉莫三嗪
98
是
左乙拉西 坦
≈100
是
奥卡西平 <95
是
托吡脂
• 无明确的全身性或局灶性特点
编辑ppt
19
•癫痫的药物治疗
编辑ppt
20
抗癫痫药治疗目的
• 完全控制发作 • 无药物不良反应 • 提高生活质量
编辑ppt
21
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现状
单一药物治疗
控 制 65%
不 能 控 制 35%
两种药物治疗
控 制 10%
不 能 控 制 25% 多药治疗
控 制 5%
编辑ppt
15
特发性
•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 良性新生儿惊厥 • 良性婴儿期肌阵挛癫痫 • 儿童期失神癫痫 • 少年期失神癫痫 • 少年期肌阵挛癫痫 • 觉醒时的大发作 • 其它全身的自发性癫痫位列订于上者 • 特殊激发形式诱发发作的癫痫
编辑ppt
16
隐原性或症状性
• 婴儿痉挛症(West综合征) • Lennox—Gastaut综合征 • 伴有肌阵挛---起立不能发作的癫痫 • 肌阵挛性失神癫痫
无
抑29制
癫痫的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原则
编辑ppt
30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原则
抗癫痫药

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物为其活性代谢产物。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是卡马西平的10-酮基衍:
丙戊酸(Valproic acid)、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和丙戊酰胺(Valpromide)
一、抗癫痫药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有:巴比妥类及其同型物,乙内酰脲类及其同型物,
苯二氮卓类,二苯并氮杂卓类,脂肪羧酸类和磺酰胺类。
二、巴比妥类及其同型物
用于临床的有苯巴比妥、甲芬巴比妥(Mephobarbital)和扑米酮(Primidone,扑痫酮)。
分别则得到了噁唑烷酮类和丁二酰亚胺类。噁唑烷酮类中的三甲双酮(Trimethadione)
由于对造血系统毒性较大,效果差,仅作为三线药物用于癫痫小发作。
丁二酰亚胺类中的苯琥胺(Phensuximide)、甲琥胺(Methsuximide)和乙琥胺(Ethosuximide),
其中乙琥胺效果最好,常用于小发作。
磺酰胺类: 舒噻嗪(Sultiame)属丁烷磺内酰胺衍生物,为碳酸酐酶抑制剂,
唑尼沙胺(Zonisamide)的作用与苯妥英及卡马西平相似,且作用时间长,因具有磺酰胺基,
也对碳酸酐酶有抑制作用。
三、苯二氮类
苯二氮卓类药物均具有抗惊厥作用,地西泮、硝西泮、劳拉西泮等临床上用作抗癫痫药。
四、二苯并氮杂类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酰胺咪嗪)
化学名:5H-二苯并[b,f]氮杂-5-甲酰胺
卡马西平在干燥状态和室温下较稳定,长时间光照颜色变橙黄色,应避光保存。
癫痫病药物治疗研究PPT课件

目录 简介 药物分类 常用药物 治疗策略 治疗效果评估 总结
简介
简介
癫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 疾病,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 方法之一。
本课件将介绍癫痫病药物治疗 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内容。
药物分类
药物分类
抗癫痫药物分类 - 第一代抗癫痫药物 - 第二代抗癫痫药物
药物分类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 GABA能药物 - 钠离子通道阻滞剂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第一代抗癫痫药物 - 苯妥英钠 - 氟硝西泮
常用药物
第二代抗癫痫药物 - 卡马西平 - 氟马西尼
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
药物选择原则 - 根据癫痫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 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性
治疗策略
总结
药物治疗需要持续进行,并注意副作用 的监测和管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药物剂量和疗程 - 个体化剂量调整 - 持续治疗至少2年
治疗策略
药物联合治疗 - 针对难治性癫痫患者 - 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效果评估
癫痫发作频率的减少 癫痫持续时间的缩短
治疗效果评估
副作用的监测和管理
总结
总结
癫痫病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且 有效的治疗方法。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进行个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及2006年ILAE “癫痫发作和癫痫诊断方案的 新建议” 另外,Luders提出的依据发作症状学的分类方案
分类的主要依据: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 变, 采用二分法的原则
癫痫发作的国内分类
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局灶性) 全身性发作(普遍性) 不能分类
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局灶性)
婴儿痉挛症(West综合征) Lennox—Gastaut综合征 伴有肌阵挛---起立不能发作的癫痫 肌阵挛性失神癫痫
症状性
非特异性原因 早期肌阵挛性发作 具有抑制爆发的早期婴儿癫痫性脑病 其它未列订于上的症状性全身性癫痫 特异性综合症
不能确定为局灶性或全身性的癫痫 和综合症
兼有全身性和局灶发作 新生儿发作 婴儿期重度肌阵挛癫痫 慢波睡眠相对有持续性棘—慢波的癫痫 获得性癫痫失语症(Landan-Kleffner综合症) 其它未列订于上的未定性的癫痫 无明确的全身性或局灶性特点
分类进展
Leabharlann 1970年在‘Epilepsia’杂志发表第一个国际癫痫发作 分类法。(Gastaut分类法) 1981年在‘Epilepsia’杂志发表对癫痫发作的临床和 脑电图分类的修改建议。 1985年德国汉堡第16届国际癫痫学术会议,提出关 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法建议。 1989年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确定 了国内癫痫发作分类法。
拉莫三嗪
左乙拉西 坦 奥卡西平 托吡脂
98
≈100 <95 ≧80
是
是 是 是
55
0 40 13
15-30
6-8 8-25 20-30
2-3
0.6-1.3 4.5-8 2-4
无
无 有 无
无
无 弱诱导 抑制
癫痫的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原则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原则
开始药物治疗的时机 根据发作类型或综合征选药 提倡单药治疗
(有/无继发 奥卡西平、 全身性发作) 拉莫三嗪 癫痫持续状 态
地西泮、氯 硝西泮、
苯妥英、 苯巴比妥
癫痫综合征
一线药物
二线药物
氯硝西泮
可选择药 物
可能加重发作的药物
婴儿痉挛
ACTH
、丙戊酸钠、托吡酯、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Lennox-Gaustaut综合 征 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性 棘-慢波放电的脑病 获得性癫痫性失语
1 单纯部分性发作无意识障碍 运动性(局限性、扩展性、转动性) 感觉性(躯体性、特殊感觉性) 自主神经性 精神性 2 复杂部分性发作 仅有意识障碍 精神症状 自动症 3 继发全面性发作
全身性发作(普遍性)
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小发作(失神发作) 其它肌阵挛发作、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失张 力发作
特发性
良性儿童期中央—颞区棘波灶癫痫 儿童期枕叶阵发癫痫 原发性阅读癫痫
症状性
儿童期慢性进行性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 (kojewnikow综合征) 以特殊方式诱发发作为特点的综合征 颞叶癫痫 额叶癫痫 顶叶癫痫 枕叶癫痫
隐原性
隐原性癫痫被推测是症状性的,但其原因不明。
当经2种或以上的抗癫痫药物单药的规范治疗 而不能获得有效的控制发作 有多种癫痫发作形式而用单一药物不能获得控 制发作 在原有单药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其他抗癫 痫药联合治疗,在选择新的加用治疗的抗癫痫 药时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抗癫痫药物联合用药的原则
选择与原药有作用相加的药物合用 选择作用机制与原药不同的抗癫痫药合用 不宜选用与原药副作用相同或相似的抗癫痫药 合用 注意抗癫痫药物之间及抗癫痫药物与非抗癫痫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25-40(初用)
卡马西平
75-85
是
65-85
8-20(几周 后)
20-60 40-90 12-22 8-15
4-8
有
诱导
自身诱导
氯硝西泮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
>80 80-90 95 70-100
是 是 否 否
85 45-50 90 90-95
1-4 1-6 3-9 1-4
有 无 无 有 诱导 诱导 抑制
1
2
3 4 5
剂量个体化
简化服药次数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原则
调整治疗方案 规律用药 治疗疗程长,撤药慢 定期随访
6
7
8 9
10 复发后重新用药
癫痫的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癫痫药物的选择
发作的类型 一线用药 二线用药 可选择的 药物 可能加重发作的药物
强直-阵挛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托吡酯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2006年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治疗指南首次单药治疗的循证分析结果
癫癎类型或癫 癎综合征
成人部分性发 作 儿童部分性发 作 A级 CBZ PHT OXC
GBP LTG
B级 VPA N
C级 GBP, LTG, OXC, PB, TPM, VGB CBZ, PB, PHT, TPM, VPA
老年人部分性 发作
常用抗癫痫药物
抗癫痫药物
氯硝西泮 CZP 扑米酮 PRM
苯巴比妥 PB
传统抗癫痫 药物
苯妥英钠 PHT
丙戊酸钠 VPA
卡马西平 CBZ
抗癫痫药物
加巴喷丁 GBP 拉莫三嗪 LTG
奥卡西平 OXC
新型抗癫痫药物
左乙拉西坦 LEV
托吡脂 TPM
替加宾 TGB
常用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生物 利用度(%) 一级 动力学 蛋白 结合率(%) 半衰期(h) 血浆达峰浓度时间(h) 活性代谢产 物 对肝酶的作用
左乙拉西坦、托吡 苯巴比妥、 酯 苯妥英
失神
肌阵挛 强直 失张力 部分性
托吡酯
左乙拉西坦、氯硝 西泮、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苯巴比妥、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苯巴比妥、加巴喷丁
左乙拉西坦、氯硝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西泮、拉莫三嗪、 苯妥英 托吡酯
左乙拉西坦、托吡 酯、氯硝西泮 左乙拉西坦、加巴 喷丁、托吡酯、唑 尼沙胺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Ref: NICE Issue Date March2004
主要指南的最新趋势
NICE主要趋势(三) 药物治疗应取得疗效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 Get the balance between effectiveness in reducing seizure frequency and tolerability of side effects
成人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 儿童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
N
N N
CBZ
CBZ, LTG, OXC, PB, PHT, TPM, VPA CBZ, PB, PHT, TPM, VPA
N N
儿童失神癫癎
良性中央回-颞 叶棘波灶癫癎
N
N
N
N
ESM, LTG, VPA
CBZ, VPA
抗癫痫治疗联合用药时机的选择
癫痫的分类及药物治疗
赣州市人民医院 刘祥璐
癫痫(epilepsy):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 引起大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常具有自限性异 常放电所导致的综合征。以反复发作、短暂性、 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大脑神 经元异常和过度的超同步化放电所引起的临床 现象。
Ref: NICE Issue Date March2004
主要指南的最新趋势
NICE主要趋势(四)个性化治疗
儿童:认知功能,语言能力 处于准备生育期的妇女:
尽量选择新药治疗 考虑与口服避孕药的相互作用 致畸性
老年人:
药物的相互作用 对认知功能的损害
Ref: NICE Issue Date March2004
AEDs撤药时机的选择
确实3~5年未发作 停药前1年内2~3次AEEG无痫样放电 从减量到完全停药需要1年以上的过程,并作 EEG监测 停药后复发可用原药治疗或选用他药
全身性癫痫和综合症
特发性 隐源性或症状性 症状性
特发性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良性新生儿惊厥 良性婴儿期肌阵挛癫痫 儿童期失神癫痫 少年期失神癫痫 少年期肌阵挛癫痫 觉醒时的大发作 其它全身的自发性癫痫位列订于上者 特殊激发形式诱发发作的癫痫
隐原性或症状性
尽量选用少或没有药物间相互作用 的抗癫痫药物
联合用药的原则
联合用药时应调整各药的剂量, 及时监测血药浓度
癫痫药物治疗最新趋势
癫痫治疗的新趋势
为了帮助职业医师以及患者选择最佳的抗癫癎药 物的治疗许多国家或机构制定了一些抗癫癎药物 临床治疗指南 苏格兰临床指导协作(SIGN,2003) 英国临床优化研究院(NICE,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2004 ) , 美国神经病学会(ANN,2004) 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2006 ) 指南对于抗癫癎药物使用的指征、药物选择、换 药、停药等原则性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推荐
儿童失神 青少年失神
丙戊酸钠、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拉莫三嗪
左乙拉西坦、托吡酯 左乙拉西坦、托吡酯 左乙拉西坦、托吡酯、 氯硝西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