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行业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报告范文模板)

(行业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报告范文模板)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一锥体上滚【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图1,锥体上滚演示仪【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二陀螺进动【实验目的】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图2陀螺进动仪【实验原理】陀螺转动起来具有角动量L,当其倾斜时受到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重力矩(r ×mg)作用,根据角动量原理, 其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

下一时刻的角动量L+△L向斜后方,陀螺将不会倒下,而是作进动。

【实验步骤】用力使陀螺快速转动,将其倾斜放在支架上,放手后陀螺不仅绕其自转轴转动,而且自转轴还会绕支架旋转。

这就是进动现象。

【注意事项】注意保护陀螺,快要停止转动时用手接住,以免掉到地上摔坏。

实验三弹性碰撞仪【实验目的】1. 演示等质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加深对动量原理的理解。

2. 演示弹性碰撞时能量的最大传递。

3. 使学生对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能量变化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实验仪器】:弹性碰撞仪图3,弹性碰撞仪【实验原理】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弹性碰撞的物理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当两个等质量刚性球弹性正碰时,它们将交换速度。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 (1)一、实验任务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_,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ncosα-mg=0(1)nsinα=mω2_(2)两式相比得tgα=ω2_/g,又tgα=dy/d_,∴dy=ω2_d_/g,∴y/_=ω2_/2g.∴g=ω2_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_、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 由以上几式得:g=4π2n2h/t2.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则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

(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

(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背景该实验为大学物理的雅格布天梯,通过实验可以学习到力的作用、机械平衡、杠杆原理、力的分解等知识。

实验原理通过建立一个标度模型,来演示力的作用和力的平衡,进而引入机械平衡和杠杆原理的概念。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力的分解。

实验目的•理解力的作用•理解机械平衡和杠杆原理•学习力的分解方法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准备桌子、木板、砝码等实验工具。

2.通过构建标度模型演示力和力的平衡。

3.利用杠杆原理演示机械平衡。

4.利用实验演示力的分解。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演示了力和力的平衡、机械平衡以及力的分解。

此外,还加深了对物理学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在学习力的作用、机械平衡、杠杆原理和力的分解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构建标度模型、运用杠杆原理以及通过实验演示物理概念。

感谢老师和助教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对物理学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

实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标度的刻度准确度,以及杠杆位置的摆放和沿用。

此外,实验中还要注意砝码的加减顺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改进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准确性,我们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例如在标度模型上增加一个表示重心的箭头,便于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实验延伸该实验还可以延伸到工程领域中,例如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力的作用和机械平衡等物理原理,以确保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大学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教程》致谢感谢老师和助教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对物理学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

同时也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配合和帮助。

【理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共(3页)

【理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共(3页)

【理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3页)实验名称:物理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验器材:振动线圈、直流电源、磁体、电子显微镜、带电粒子束管、宏观物体、光学仪器等。

实验过程及结果:
1.振动线圈演示
将直流电源连接到振动线圈的电极,可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使线圈振动的幅度变化。

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振动线圈在不同电压下的振动情况,同时可让学生根据振动的幅度变化来研究产生振动的原理。

2.磁体演示
将磁体通过直流电源与接触器连接起来,将磁铁放置在接触器上,当接触器断开时,磁体的磁力线方向改变,从而使磁体的磁力线相互作用,产生撞击声。

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观察磁体的撞击声,并进一步研究磁体的磁效应以及磁力线的性质。

3.光学演示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宏观物体的结构,并使用带电粒子束管来实现“手写”字。

实验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基本概念,以及物质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等。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导读:想知道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范文?只要看看WTT帮你整理的就可以了。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一》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尽管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热情很高,毕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

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

一.锥体上滚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有时候现象和本质完全相反。

二.电磁炮接着我们又做了电磁炮的实验。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代替火药爆炸力来加速弹丸的电磁发射系统,它主要有电源、高速开关、加速装置和炮弹组成。

根据通电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本次实验的主题是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实验就是雅格布天梯实验。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物理规律的不同展现,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在实验室中如何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实验达到相应的目的。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关于雅格布天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雅格布天梯主要是利用了几何学的知识,通过把一块板子分成若干个小板块,然后将小板块分别相互串联,让它们沿着悬挂的链条垂直下落,达到类似阶梯的效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闪光灯和慢动作回放的方式来观察板块下落的过程,进而探究它的运动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分别观察了板块高度相同情况下,不同板块数对运动速度的影响;以及板块数相同情况下,不同高度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板块数的增加,下落速度逐渐加快,而高度对速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少。

除了观察板块下落的速度以外,我们也注意到了板块下落的加速度。

在实验中,由于加速度较小,我们很难直接观察到加速度的变化。

但是,通过观察板块下落轨迹上的曲率变化,我们可以间接地判断出加速度。

这次物理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雅格布天梯的原理和运动规律,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物理学的无穷魅力。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用心琢磨机理和规律,精心设计实验过程,严格记录数据,从实验中总结出物理规律。

这些过程不仅需要耐心和认真,还需要大家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和个人创新的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物理的深层次原理,也才能真正领悟到物理学的美妙之处。

综合来看,本次物理实验是一次非常棒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验,我们既能够锻炼科学实验的能力,又能够进一步提升物理学习的兴趣。

相信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会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用心去理解物理学的奥妙。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模板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模板

物理演示实验(I)----实验报告
无皮鼓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实验原理:
星期二我们玩无皮鼓的时候我就很好奇,一般的鼓都有鼓皮的,这个没有鼓皮的鼓竟然能够发出平常时击鼓的声音?听老师讲解之后才明白为什么。

原来,该无皮鼓利用了光电原理。

在无皮鼓的鼓壁都装有一组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射的红外光射向对面的鼓壁上的光敏器件上。

被照射的光敏器件将会使得光敏器件的开关电路断开,发声电路不工作,没有鼓声发出。

当用手作敲鼓动作时遮挡住光束时,光敏器接收不到光信号,光电开关就会驱动相应的录有鼓声的语音集成电路,发出鼓声。

启动这套装置的红色大按钮,在无皮鼓没有皮的那个地方敲了一下,就听见“咚”的一声。

我们试着各种击鼓的方式,确实体会到了只有当光敏器件被手挡住了才会发声。

有节奏的击鼓,可以奏响美妙的音乐呢!太有趣了!
这就是本次演示实验我了解到的“无皮鼓”!
“无皮鼓”原理的应用:
根据实验课上老师介绍的以及我们在物理课的学期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光电控制器的一些应用。

1、可以采用光电控制器来实现对生产当中的监测与控制。

例如,在高速公路的监控工程中可以利用光电控制器对车辆的速度、高度和重量进行监控。

2、光电控制技术还在航空航天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想,在太空中利用光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以后再多点了解这方面的应用。

3、据我了解,光电控制原理还应用到了报警器当中。

报警器应该就和无皮鼓差不多,当有人出现的时候,光敏器接受到的光信号就会减少,这时候警报电路就打开了,我想大概这样吧。

磁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磁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加深对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磁场的产生、磁场线的分布、磁感应强度以及磁场的相互作用等基本概念。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磁场的产生: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

2. 磁场线的分布:磁场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进入南极,磁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

3.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B)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磁通量。

4. 磁场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磁铁:N极和S极各一块2. 磁棒:一根3. 铁屑:一小袋4. 铁质线圈:一个5. 电源:一个6. 开关:一个7. 导线:若干8. 磁感应强度计:一个四、实验步骤1. 观察磁铁的极性:用小磁针靠近磁铁,确定磁铁的N极和S极。

2. 观察磁棒周围的磁场:将磁棒平放在桌面上,撒上铁屑,观察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画出磁场线。

3. 观察电流产生的磁场:将铁质线圈接入电路,通入电流,观察线圈周围的磁场分布,画出磁场线。

4. 测量磁感应强度:将磁感应强度计放置在磁场中,读取磁感应强度数值。

5. 观察磁场的相互作用:将两个磁铁分别放置在桌面上,观察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观察磁铁的极性:磁铁的N极和S极清晰可见。

2. 观察磁棒周围的磁场:铁屑在磁棒周围分布呈环状,磁场线从N极出发,进入S极。

3. 观察电流产生的磁场:铁质线圈周围出现磁场,磁场线呈环状,与电流方向垂直。

4. 测量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计显示的数值为0.4特斯拉。

5. 观察磁场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六、实验讨论与思考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了磁场的产生、磁场线的分布、磁感应强度以及磁场的相互作用等基本概念。

2. 实验中,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与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有关,磁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实验六十五跳环式楞次定律
【实验目的】
利用通电线圈及线圈内的铁芯所产生的变化磁场与铝环的相互作用,演示楞次定律。

【实验器材】
楞次定律演示仪,铝环(3个)。

如图65-1所示。

开口环闭合环底座
带孔环
图 65-1
【实验原理】
当线圈通有电流时,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场,穿过闭合的铝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根据楞次定律,套在铁芯中的铝环将产生感生电流,感生电流的方向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因此与原线圈相斥,相斥的电磁力使得铝环上跳。

【实验操作与现象】
1.闭合铝环的演示
打开演示仪电源开关,将闭合铝环套入铁棒内按动操作开关。

当操作开关接通时,则闭合铝环高高跳起,保持操作开关接通状态不变,闭合铝环则保持一定高度,悬在铁棒中央。

断开操作开关时,闭合铝环落下。

2.带孔铝环的演示
把闭合铝环取下,将带孔的铝环套入铁棒内按动操作开关。

当操作开关接通时,则带孔的铝环也向上跳起,但跳起的高度没有闭合铝环高。

保持操作开关接通状态不变,带孔的铝环也保持一定高度,悬在铁棒中央某一位置,但还是没有闭合铝环悬的高。

断开操作开关时,带孔的铝环落下。

这是由于带孔的铝环产生的感生电流没有闭合铝环大,所以带孔的铝环没有闭合铝环跳的高。

3.开口铝环的演示
把带孔的铝环取下,将开口铝环套入铁棒内按动操作开关。

当操作开关接通时,开口铝环静止不动。

这是由于开口铝环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无感生电流,没有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故静止不动。

4.演示完毕后,关闭楞次定律演示仪电源。

【注意事项】
不要长时间按动操作开关,以免使线圈过热而损坏。

阻尼摆与非阻尼摆
【实验目的】
演示涡电流的机械效应。

【实验器材】
阻尼摆与非阻尼摆演示仪,如图66-1所示。

其中①直流电源接线柱;②矩形磁轭,作用是当线圈中通有直流电源时,可在磁轭两极缝隙中间产生很强的磁场;③支撑架;④摆架;⑤非阻尼摆;⑥横梁;⑦阻尼摆;⑧线圈;⑨底座。

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原理】
处在交变电磁场中的金属块,由于受变化电磁场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作用,将在金属块内引起涡旋状的感生电流,把这种电流称为涡电流。

在图66-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但金属摆在两磁极间摆动时,由于受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的作用,也将在金属摆内出现涡电流。

根据安培定律,当金属摆进入磁场时,磁场对环状电流的上、下两段的作用力之和为零;对环状电流的左、右两段的作用力的合力起阻碍金属摆块摆进的作用。

当金属块摆出磁场时,磁场对环状电流的左、右两段的作用力的合力则起阻碍金属摆块摆出的作用。

因此,金属摆总是受到一个阻尼力的作用,就像在某种粘滞介质中摆动一样,很快地停止下来,这种阻尼起源于电磁感应,故称电磁阻尼。

若将图66-1中的金属摆制成有许多隔槽的,使得涡流大为减小,从而对金属摆的阻尼作用变的不明显,金属摆在两磁极间要摆动较长时间才会停止下来。

电磁阻尼摆在各种仪表中被广泛应用,电气机车和电车中的电磁制动器就是根据此原理而制造的。

【实验操作与现象】
图 66-1
1.把稳压电源输出的正负极连接到阻尼摆与非阻尼摆演示仪的直流电源接线柱,阻尼摆按图66-1所示接好。

2.打开稳压电源电源开关,先不要打开稳压电源的“输出”开关,即不通励磁电流,让阻尼摆在两极间作自由摆动,可观察到阻尼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停止下来(不考虑阻力)。

3.再打开稳压电源的“输出”开关,电压指示为28伏,此时在磁轭两极间产生很强的磁场。

当阻尼摆在两极间前后摆动时,阻尼摆会迅速停止下来,说明了两极间有很强的磁阻尼。

解释现象。

4.将带有间隙的类似梳子的非阻尼摆代替阻尼摆作上述2和3的实验,可以观察到不论通电与否,其摆动都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停止下来。

为什么?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把矩形磁轭和支撑架调整到位,确保摆动顺畅。

2.注意不要长时间通电,以免烧坏线圈。

实验六十七通电、断电自感现象
【实验目的】
演示通电、断电自感现象,了解产生自感的原因。

【实验器材】
通电、断电自感演示仪。

【实验原理】
线圈中电流i发生改变时,通过自身回路的磁通量ψn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感电动势。

理论计算表明
εi??Ldi (67-1) dt
式中L称为自感系数(电感)。

由式(67-1)可知,在通电时,因为自感作用使的电流缓慢增加。

当在断电瞬间,因为di相当大,从而产生一个相当高的自感电动势。

dt 实验原理图如67-1所示, ~220V交流电压经变压器降压、桥式全波整流电容滤波之后输出直流电源E。

由于通电的一瞬间、电感L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

同样,断电的瞬间,电感L也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

K1
+ E ~220伏
K
图 67-1 L L2
【实验操作与现象】
1.通电自感现象
首先将K1、K2断开,再接通交流电源,按下K1开关,同时观察灯泡L1和L2亮的顺序。

可看到当K1接通的瞬间,灯泡L1先亮,灯泡L2滞后L1才亮。

这是由于K1接通瞬间,L1直接并接在电源E上,所以接通后,它马上就亮;而L2是与电感L串联之后才并接在电源上的,电感L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使得L2滞后于L1。

这就充分说明了通电时的自感现象。

为了看的清楚可以反复将K1接通和断开。

2.断电自感现象
将K1、K2断开,接通交流电源,按下K1开关,此时灯泡L1和L2都亮着,可顺便观察通电自感现象。

将K2合上,即将L2短路,再把K1断开,即断开直流电源E,同时注意观察。

可以发现在断电的瞬间,L1突然亮了一下,比正常通电时还亮,这就是断电自感现象。

由于,断电的瞬间,电感L也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并通过L1放电,使得L1发光。

为了观察清楚,可以反复将K1通断。

【注意事项】
1.因为演示板背后电源变压器初级为~220V,切勿触摸,防止触电。

2.演示仪不能承受剧烈振动,防止将灯泡振坏。

实验六十八磁聚焦实验
【实验目的】
演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仑兹力和磁场对电子束的聚焦作用。

【实验器材】
示波管,聚焦线圈,磁场开关,电源开关,灰度调节,位移调节,线圈电源插座。

其中电源电压交流220V,示波管采用8SJ31J示波管,其加速电压为1 100V,外型尺寸400×280×260mm。

如图68-1所示。

线圈电源插座
电源开关
图 68-1
【实验原理】
如图68-2所示,当带电粒子沿与磁场B成θ角方向以速度v斜向进入磁场时,磁场对
其v?的分运动作用,使之在垂直B的平面内作匀速率圆周运动,磁场对v/ /的分运动无作用,粒子在沿B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结果带电粒子沿B方向作螺旋线运动。

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