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重点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4-12-11T15:35:46.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8月第22期供稿作者:张艳飞[导读] 加强培训、考核、管理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业人员进行理论授课、标准操作示范,将培训、考核纳入继续教育内容。
张艳飞(南京市胸科医院 210029)【摘要】通过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从而采取加强宣传、培训、检查,充实医护人员数量等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预防因手卫生而引起的医院感染。
【关键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357-01 手的卫生清洁及消毒是降低医院内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经手接触传播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性感染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之一。
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1]。
其中1/3的获得性感染完全能够通过手部预防[2]。
许多国家卫生部门及世界卫生组织都先后颁布医疗机构人员卫生指南和相应的规范及标准[3],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消毒措施作出了规定。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保证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服务的前提。
现总结如下:1 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1.1 对手卫生的态度:部分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病人需要优先、频繁的手卫生没有必要,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造成浪费,认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1.2 对手卫生的认知:部分科室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较大。
1.3手卫生设施:普遍存在干手纸配备不到位现象,部分科室洗手液未及时补充。
门诊采血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的质性研究

药物与人 2 0 1 4年1 2 月第 1 2期 第2 7 卷 总第 3 2 4 期 Me d i c i n e & e o l e D e c e m b e r2 0 1 4 V o l u m e 2 7 NO.性研究
目 的 :了 解 和 探 讨 门 诊 采 血 室 护 士 职 业 防 护 依 从 性 的 影 响 因 素 , 提 高 护 士 的 职 业 防 护 意 识 . 方 法 :以 质 性 研 究 中 的 现 象 学 为 指 导 , 采用个人访谈法, 深度访问某 摘要: 三 级 甲 等 医 院 门 诊 采 血 室 工 作 的 8 名 护 士 . 结 果 :运 用 现 象 学 分 析 法 对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 得出影响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因素, 主 要 有 :防 护 知 识 缺 乏 ; 防护 意 识 淡 漠 . 结 论 :医 院 应 增 强 门 诊 采 血 室 护 士 职 业 防 护 依 从 性 , 尽量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 加强各种职业防护教育, 增强职业防护意识, 从而使护士更加积极有效地工作. 关键词: 采 血 室 ;职 业 防 护 ;依 从 性 静脉采血检查已成为体格检查、 疾 病 我才刚工作不久, 要是扎破手, 我爸妈一 定 会 急 死 呢! ” 有 时 候 病 人 太 多 了,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及疾病谱的改变, 4 号 :“ 诊断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之一.门诊采血室作为医院的窗口单 位, 是 患 者 我一忙就忘记戴手套了, 心想 只 要 小 心 一 点 不 扎 到 手 就 行 了, 再说我有乙肝表面抗 ” 流量最大, 护患接触最频繁的地方, 也是容易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场所, 采 血 室 护 士 体, 不怕的. 我上午用一副手套下午用以一副手套, 既保护了我, 也保护了病 5 号 :“ 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的保证是呵护患者健康的前提条件, 而采血室护士职业防 护 依 从 人, 还 节 约 了 手 套 呢 !” 性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方面. 2. 2 主 题 2:职 业 防 护 意 识 淡 漠 为此, 本研究通过对 8 名门诊 采 血 室 护 士 进 行 深 度 访 谈, 了解和探索职业防护 采血室护士工作一段时间后, 由于各种原因, 职 业 防 护 依 从 性 意 识 逐 步 淡 薄 .5 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总结经验教训, 以便降低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伤害. 号 :“ 在采血室工作有几年了, 现在我都很 熟 练 了, 基 本 上 都 能 够 一 针 见 血, 很 方 便, ” 而且从没划破过手.一般不太喜欢戴手套. 一天到晚病人那么多, 根本就没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对象 6 号 :“ ” 深入访谈 8 名门诊采血室护士, 每名护士都对自 法做到每次采血都洗手, 反正也没 什 么 影 响, 无 所 谓 了. 患艾滋病的人毕竟 2 0 1 3年 1 2 月至2 0 1 4年 5 月, 8 号 :“ ” 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充分表达.遵循现场调查中的伦理标准, 访谈前与 参 与 者 进 很少, 应该不会那么倒霉的. 行沟通, 请其阅读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并确认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为保护参与者隐 3讨论 私, 研究中采用编码代替姓名, 得到参与者完全同意并签字后开始访谈. 采血室护士每天要大量采集静脉血标本, 在操作过程中易被血 液 污 染.采 血 室 护士是接触带有病原体血液最多的人群之一, 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威 胁.血 源 性 1. 2资料 受访的8名护士中, 年龄均大于 2 其 中 小 于3 0 岁, 0 岁的有 1 人; 3 0~3 9 岁的 污染是门诊采血室护士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采血室护士是发生针刺损伤感染和 经 医务人员 2人; 4 0~4 9 岁的 3人; 4 9 岁 以 上 的2 人 . 在 工 龄 方 面 : 4 ~ 9年的 3 人; 1 0 ~1 9 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 9 0% 的 护 士 有 被 针 尖 刺 伤 的 经 历 . 有 报 道 , 年的 3人; 接触受污染的血液, 感 染 乙 型 肝 炎 的 危 险 性 为 2% ~4 感染丙型 1 9~3 0 年 的 2 人 . 在 职 称 方 面 :护 士 2 人 ;护 师 2 人 ;主 管 护 师 4 人 . 因 针 刺 或 损 伤 、 0% , [ 3] 在 学 历 方 面 :本 科 3 人 ;专 科 5 人 . 肝 炎 危 险 性 为 3% ~1 感 染 艾 滋 病 的 危 险 性 为 0. 0% , 2% ~0. 5% . 同 时 采 血 室 护 士 是医院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 医院应加强护士岗前培训的规范化以及年资较 低 护 士 1. 3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 以E 体 现“ 以 人 为 本” 是医学伦理观的本质, 增强护士防护知识掌握的深 d m u n dH u s -s e r l的 观 点 构 成 的 现 象 学 方 的在 职 继 续 教 育 , 1] , 法 为 指 导[ 采用个人访谈法对参与者进行 资 料 采 集.在 访 谈 前 向 护 士 说 明 本 次 研 度和广度, 消除对艾滋病等烈性传染病的操作紧张感和恐惧心理,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究目的、 内容和方法, 进行现场笔录, 用编码代替姓名保护隐私.访谈选择在休息室、 及依从性, 可以采取以下方面进行干预, 如: ①在新护士入岗前加强职业防护和标准 餐厅或值班室, 一般每次 3 0 分钟到 1 小 时. 并 在 访 谈 过 程 中 观 察 对 方 的 非 语 言 行 预防护理安全科目的培训.②医院的感染科和护理部应通过经常性的相关学术讲 座 为、 表情动作等, 并 做 好 记 录. 所 记 录 内 容 均 为 受 访 者 自 发 性 语 言 行 为 及 非 语 言 和宣传栏介绍等多种形式, 反复进行防护知识宣传.③规范防护技能考试, 成绩良好 行为. 者才可上岗工作.④明确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上报程序, 并要求每位护士 都必须掌握. 1. 4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采用 C 仔细集中 聆 听 访 谈 录 音, 阅 读 有 意 义 的 陈 述 并 将 有 参考文献 l a i z z i的 现 象 学 资 料 , : 意义的观点编码并归 类, 升 华 出 主 题.当 资 料 分 析 不 再 有 新 的 主 题 呈 现 即 资 料 饱 [ 1] P a t t o n MQ. V a r i e t i nq u a l i t a t i v e i n u i r T h e o r e t i c a l o r i e n t a t i o n s//P a t t o n MQ. y q y 2] r d , :T , 和[ 资料收集完毕.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a n d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s . 3 . C a l i f o r n i a h o u s a n dO a k s 2 0 0 2: 2结果 7 5 -1 4 2. [ ] 经过深入访谈, 并对资料进行分类后, 提炼出以下2个主题. 夏海鸥, 于美渝, 陈瑜等. 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早期检测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2] J . 中华护理杂志, 2. 1 主 题 1:职 业 防 护 知 识 缺 乏 2 0 0 5, 4 0( 9): 6 4 1 -6 4 4. ] , , [ ] 年资较低的门诊采血室护士对临床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不够, 对标准预防的各 [ 刘 萍 萍 李 金 莲 柳 英 门 诊 采 血 室 护 士 血 源 性 感 染 危 险 因 素 与 防 护 全 科 护 3 . J. : 种具体措施掌握不深, 对实施安全操作的自我保护技能不熟, 导致在职业防护依从性 理, 2 0 1 0, 8( 1 8 2) 1 5 7 1. 方 面 的 知 识 还 显 不 足 .1 号 :“ 我 害 怕 给 艾 滋 病 患 者 抽 血, 都 不 知 道 怎 么 防 护 才 好!
自贡市某三甲医院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改进措施分析

自贡市某三甲医院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改进措施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市某三甲医院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手卫生依从性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培训及依从性提供依据。
方法2020年2月期间以直接观察法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对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现场观察,记录并填写调查问卷表。
结果共计调查自贡某三甲医院不同岗位医务相关人员200名,手卫生执行率为92.88%,正确率为95.02%。
一年内接受过培训的人员达到99.7%,并且有93.5%的人员愿意参加手卫生宣传活动。
影响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执行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个人在工作中对手卫生不够重视、没有配备足够的清洁剂、消毒剂及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干燥等。
结论医院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总体较高。
针对影响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因素,通过采取配置充足的医务人员,完善手卫生设施,加强重点内容、重点人群的培训等措施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关键词:医疗相关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1]。
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是影响手卫生效果的重要因素。
王涛等[2]对对解放军某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中,男性手卫生依从率为31. 3%,女性手卫生依从率为52. 5%。
孟丽等[3]在新疆某医院护理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的调查分析中显示,加强手卫生干预措施后,护理实习生手卫生的正确率从67.25%提升至81.23%,对手卫生的依从性从36.57%提升至干预后的75.33%。
就目前有关报道的总体情况看,手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虽已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本课题通过观察我市某三甲医院医疗相关人员手卫生行为及填写手卫生相关调查问卷表,明确医疗相关人员在诊疗操作的各环节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可了解医疗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以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揭示手卫生薄弱点,明确手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并加强管理,为建立科学、有效的促进手卫生的措施提供依据,从而以最大的限度提高手卫生行为的依从性,达到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探究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探究摘要]医院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安全造成影响。
在此其中,做好手卫生为当前广泛认可的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但值得说明的是,从现如今国内外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面来看却不容乐观。
对医务人员手卫生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医疗机构个人群体等等几个方面。
手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依照现如今医疗机构现状和需求进行。
同时也应当针对依从性影响因素提出与之相应的干预举措。
对此本文分为3个部分,全面分析院内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关键词]手卫生;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相关研究证实:院内医护人员手部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而做好手部清洁工作为一类最方便、最简单的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方法。
全面执行手卫生规范,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有学者指出,和药剂师以及护士相比,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最差。
在实习医生中,手卫生落实率仅有35.2%。
另外,进行不同操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有研究指出在对于患者开展抽血、导尿、吸痰、插胃管工作的医务人员,明显比对于患者进行配药、吸氧、雾化治疗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要高。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手卫生5个观察点来看,国内文献证实:在接触患者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42.2%;接触患者后为65.2%;开展无菌操作之前为58.9%【1】;接触病人体液以及血液之后手卫生依从性为75.8%;当离开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为39.8%。
相较于国外,中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较低。
2手卫生和院内感染之间的关联性医务人员的手为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
最近几年,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做好手卫生工作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国内研究结果证实:现如今,中国手卫生依从率从既往的34.58%增加至74.52%。
急诊分诊预检质量相关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 ol.4, No.29, 2019128急诊分诊预检质量相关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徐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徐州 221006)【摘要】本文探究了急诊分诊预检质量相关因素,如病人因素、家属因素、环境因素、护士因素等,制定了改善预检分诊质量的策略,这对于挽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诊;分诊预检;质量;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128.01急诊作为急救科室,具有危重症患者多、病种多、患者集中的特点,承担着抢救和管理的重任。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对急诊分诊工作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因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尚未发展完善,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加大了出现医疗纠纷的几率。
分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效果,本文针对急诊分诊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了简要分析,对于提高急诊医疗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急诊分诊预检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1.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布局不合理、非急症病人增多和标识不清楚等,部分医院急诊专业缺少系统全面的设置,导致病人即使挂了急诊号,也需要到对应的科室就诊看病,再加上有的科室标识模糊,为病人就诊增加了难度[1],降低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现阶段,我国许多医院将“无限制急诊”贯穿到运行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急诊病人,据不完全统计,非急症病人增加到30%以上。
非急症病人数量的增多,拖延了候诊时间,使急诊就诊秩序变得混乱,对分诊工作形成了不利因素。
1.2 病人及家属因素病人依从性、沟通障碍、文化程度和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到急诊分诊预检质量,由于病人及家属人员缺少对急诊号的认知,存在将急诊和快诊混淆的问题,极易拖延危重症患者的急诊看病时间。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随着 医学诊疗技术快速进步 , 护理工作 范 围扩 大 , 理工 护
以患者为 中心 , 患者 真正享有 高质量护理 、 使 人格 的尊重 和知
情同意权 。在护理示 范工程 活动 中 , 士受 到患 者及 家属 肯 护
作量增加 , 导致护理人力 资源相对缺乏 。护理工作 复杂 , 不仅 参与基础护理 , 还有健 康教育 、 理护 理等 , 心 对护 士 能力要 求
定、 表扬 , 建立和谐关 系 , 体会 工作 快乐感 和成 就感 。随着 医 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 患者 自我保 护意识增 强 , 强护理 队 加 伍 自身建设 , 提高法律意识 , 增强责任 心 , 提供 高质量 护理 , 减
少医疗纠纷 , 必须 改革 护理体制 , 而优质 护理服务示 范工程 是 护理改革 的要点 。
务人员传播细菌而造 成的医院感染 占3 % … 。手卫生是一种 0 最基本 、 最重要 的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 的手段 , 是减少 医院感 染发生率的主要措 施。因此 , 必须 加强 对 医护 人 员手卫 生规
对 医护 人员 手卫生 规范进 行有 效 的监
督一直是感染管理 科头 痛 的问题 , 目前尚不可 能对所 有人 员 16 手 部皮肤 损伤 . 医护人 员每 日频繁 洗手 或捻擦 大量 消
范 的管理工作 , 障 医疗安全 。但 临床 执行 手卫 生规范 的现 保
状并不满意 , 据相 关 资料统 计 , 医务人 员 洗手 依从 性 < 0 , 5%
毒液 , 由于机械性刺激及化学性刺激会造 成皮 肤损 伤。
2 对 策
合格率低。近年来 , 们对 医护人 员手卫 生依 从性 低 的原 因 我 进行分析 , 针对 原 因提 出相 应对 策 , 并 以降低 医 院感 染 发生 率,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
急诊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的依从性和应用现状

急诊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的依从性和应用现状摘要:标准预防是国内外公认的防控医院感染的先进理念,我国急诊护理人员作为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但标准预防依从性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出实施标准预防的依从性和应用现状,总结如何促进急诊标准预防应用,以期达到改善急诊护理人员实施标准预防依从性的目的。
关键词:标准预防;急诊;依从性;职业暴露我国院感防控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例如防控新发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等,使防控工作的难度增加[1]。
本文中列举了几个其他国家标准预防现况,与我国进行比较,发现近年来我国院内的标准预防实施的依从性并不乐观,且以急诊科尤甚[2]。
本文就标准预防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国内外标准预防实施现况、影响急诊护理人员执行标准预防的因素等内容做一综述。
1.标准预防的历史背景和内涵标准预防这一理念早在1995年由美国疾控中心提出,它标准预防认为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要进行隔离[3]。
杨冬梅[4]随机选取了8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对照组感染率为14.2%,观察组感染率为4.8%,由此可见标准预防在预防职业暴露和疾病感染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其双重防护的特点。
2.国内外标准预防现状和应用2.1国外标准预防现状和实施情况很多国家将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作为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手段。
美国和WHO提出,应有选择性地使用PPE,且未将防水靴、防水围裙列入PPE中,属非必要物资,应视情况而配备。
标准预防在国外发达国家中获得很好的普及,且依从性高[5]。
2.2国内标准预防现状和应用要点Herny[6]等的研究表明,我国急诊护理人员虽暴露率高,但依从性却不高。
有研究[7]指出,仅有10.2%的急诊医护人员经常执行标准预防,100%的医护人员在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飞溅时不主动使用防护服,仅有49.2%的医护人员在可能接触患者体液的情况下佩戴手套,仅有3.5%的医护人员主动佩戴护目镜,仅有13.3%的医护人员主动使用防护服。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2 提高 医务 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的干预措施
2 1 医 院领 导 重 视 , 门领 导 的 榜 样 作 用 专 职 医 院 感 染 . 部 管理部门及质控部 门共 同监督 落实 , 断改 善洗 手设施 , 不 完 善 洗 手 设 备 , 高 手 卫 生 的 依 从 性 和 效 果 , 好 的 洗 手 条 件 提 完 及 合 理 的 设 施 是 做 好 洗 手 的 基 础 , 方 便 到 达 的 洗 手 池 是 提 而 高依 从 性 的 先 决 条 件 , 用 手 部 消 毒 剂 是 保 证 手 清 洁 度 的 有 使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0 6 (0 0 1 2 1 0 62— 3 9 2 1 )9— 5 3~ 2
医 院 感 染 大 部 分 为 接 触 性 感 染 , 医务 人 员 的手 而 造 成 由
的感 染 占 3 % ” , 过 对 医 务 人 员 手 部 卫 生 状 况 进 行 调 查 0 通
多、 工作任务量大 、 洗手时间不够 、 洗手方法 不对 等使手卫 生 除菌效果达不到《 医疗机构医务人 员手卫 生规范》 的要求 。
12 影 响 因 素 .
馈 信息 , 医务人 员对 于医 院感染 的危 险有具 体 的认识 , 使 从 而提高 自觉性 , 真正从 思想上提高手卫生 的依从性 。
佳 的手 段 和 措 施 , 患 者 安 全 的 保 障 。 是
【 关键 词 】 手卫生; 依从性; 感染 医院
d i 1 . 9 9 j i n 17 0 6 . 0 0 1 . 4 o : 0 3 6 / . s . 6 2— 5 9 2 1 . 9 0 7 s
中 图分 类 号 : R 9 12
cu m。 f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方萍萍金静芬封秀琴【摘要】目的了解和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10-12月以焦点小组的形式对全国8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访谈资料导入Nvivo10.0质性分析软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急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归纳为防护用品(设备)的可及性和实用性、组织氛围、个人安全防护意识、阻碍行为的因素、促发行为的因素5个主题。
结论急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受多因素的影响,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积极构建良好的职业环境,另一方面强化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关键词】急诊处理;医务人员;定性研究;标准预防Factors influencing emergency staff′compliance with standard precautions in the tertiaryhospitals:a focus group qualitative study Fang Pingping,Jin Jingfen*,Feng Xiuqin.*NursingDepartment,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hool of Medicine,Hangzhou31000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Jin Jingfen,Email:zrjzkhl@[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mergency staff′compliance withstandard precautions in the tertiary hospitals,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standard precautions.Methods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eight focus groups were conductedwith emergency staff in the tertiary hospitals in China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in2015.Interview datawere imported into Nvivo10.0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using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for its collationand analysis.Result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andard precautions compliance were grouped into fivethemes:avail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protective equipment,organizational climate,safety awareness, obstructive elements to the behavior,and trigger elements to the behavior.Conclusions Standard precautions compliance of emergency medical staff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management departmentsshould actively build a good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and reinforce safety awareness of the emergencystaff.[Key words]Emergency treatment;Medical staff;Qualitative research;Standard precautions急诊作为医院的一线窗口,接受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多数情况下,在患者的信息资料和诊断未明确前,医务人员就投入处理和抢救过程中,极易暴露于各种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中[1]。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996年提出标准预防[2],强调患者所有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有传染性病原体,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因此,急诊医务人员做好标准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但研究显示急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很低[3-4],职业暴露发生率依旧很高[5-6]。
本研究旨在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影响急诊医务人员实施标准预防措施的因素,为如何提高急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改善急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为保证样本的最大差异化,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1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按纳入标准选取访谈对象。
纳入标准:(1)在急诊科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护士、检验人员;(2)在急诊科实习3周以上的实习护士;(3)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传染病专科医院的急诊医务人员;(2)急诊科进修的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3)急诊科护士长和科主任。
每组焦点小组成员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36.016作者单位: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通信作者:金静芬,Email:zrjzkhl@万方数据由1名医生、1名3年以下年资的护士、1名3~5年年资的护士、1名5年以上年资的护士、1名检验人员、1名实习护士组成。
根据质性研究资料饱和的原则,最终在全国范围内8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实施了8组焦点小组访谈,东部3家医院,西部3家医院,中部2家医院。
共48名医务人员,其中男16名,女32名;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7.88岁;工龄0~20年;学历:本科25名,大专14名,硕士8名,中专1名。
2.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
研究过程如下。
(1)成立研究小组,由1名质性研究专家、2名急诊护理专家和6名护理研究生组成。
(2)通过文献查阅和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的访谈提纲,再根据2组的预访谈,修改后形成最终的访谈提纲。
提纲内主要问题:请大家谈一谈实际工作中标准预防的执行情况?您觉得哪些方面执行得比较好,哪些方面执行得不好(洗手、戴口罩、特殊防护用品的使用、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为什么?是否所有情况下都执行,如果不是,什么情况下执行的比较好,什么情况下不执行,为什么?执行过程中有什么困难?(3)对访谈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访谈目的、技巧、注意事项等。
(4)在全国范围内的急诊科实施约访工作,确定访谈对象、时间和地点(安静的会议室或示教室)。
(5)实施访谈,6名研究生分成3组访谈人员,每组2人,1人担任主持人,1人担任笔录员,同时负责观察和记录受者的非语言行为。
在访谈前说明访谈的目的和保密原则,告知需对访谈进行录音和录像,取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访谈时间为60~90min,鼓励被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主持人适时地追问和澄清。
访谈结束后赠送被访者纪念品。
3.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的24h内,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地进行转录,并记录下受访者的非语言行为及其所提供的个人基本资料,用字母D、N、T、S分别代表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实习护士。
将转录稿导入到Nvivo10.0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处理,采用Miles和Huberman[7]提出的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
(1)压缩资料: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如影响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等,确定资料分析的方向,对原始资料进行缩减。
(2)显示和细化资料:确认出有意义的最小分析单元,将概念相似的单元放在一起比较和分析,并概括其类别。
(3)验证资料:提取主题,验证主题,确定主题之间的关系。
4.质量控制。
(1)前期对研究人员进行专业统一的培训,保证访谈的同质性。
(2)为保证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和最大差异化,有目的地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工种、不同年资的医务人员,充分考虑样本的典型性。
(3)焦点小组不纳入急诊护士长和科主任,以避免医务人员存在顾虑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4)焦点小组讨论结束前,研究人员对访谈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现场立即反馈给焦点小组成员,保证资料收集的准确。
结果1.主题1:防护用品(设备)的可及性和实用性。
(1)防护用品(设备)的可及性。
医务人员能否在需要的时候获得防护用品是影响标准预防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受以下情况的影响。
①防护用品的供应量。
N7:“我肯定喜欢用安全型的留置针,但是科室进什么类型的留置针,我们就用什么类型的,安全型的留置针进的少就用的少。
”②医务人员对防护用品放置的熟知性。
D6:“我们病房好像没有防护目镜,所以之前一直没戴(实际是有的)……。
”③防护用品拿取的方便性。
N21讲:“护目镜是专人管理,患者明确诊断了,才能领过来用。
”相反,如果防护用品方便可及,医务人员更加愿意执行标准预防。
N16:“锐器盒就在手边,就在治疗车上……回套针帽这些动作就不会发生了。
”(2)防护用品(设备)的实用性。
防护用品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也影响着医务人员实施标准预防。
D3:“防护目镜不太好用,舒适性不好,而且比较丑。
”N8:“防护目镜戴起来会有雾气,所以操作的时候就用不起来。
”2.主题2:组织氛围。
医院或科室组织氛围好坏与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实施情况也密切相关,如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是否进行教育培训、是否进行监督管理、科室的人员配置是否充足。
(1)管理者的重视。
在很多情况下,管理者面临科室成本和职工安全的两难抉择,管理者对职业安全越重视,就会尽可能让医务人员使用防护用品。
N12、N18、T5说:“平时穿刺操作的时候都不戴手套,一方面影响操作,另一方面也是考虑科室的成本,毕竟消耗太大了。
”D2也分享到:“虽然我们医院配有防护服和N95口罩,但是过期了也没有及时更换。
防护服用到的机会确实少,所以还是得考虑成本。
”有时管理层会出于其他因素考虑而忽略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N13:“……我们在采血的时候……有时血会冒出来溅到手上,但是医院平时不太主张我们戴手套进行穿刺,怕我们接触下一位患者的时候不换手套。
”(2)教育培训。
三级甲等医院关于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还是很充分的,被访者D8、S2、T4、N7均分享到:“各种各样的培训……岗前培训……医院感染周的培训……平时常规的培训……新疫情爆发的培训,都会涉及到标准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