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护理查对制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护理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患者信息、医嘱、药物等进行核对,可以有效防止医护失误,保障患者的安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护理查对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查对流程不规范、操作环节繁琐、操作者不严谨等。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问题的具体表现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查对流程不规范在某些医院中,护理查对制度的流程没有明确的规范,导致护士不知道应该如何准确地进行查对操作。
而且,不同科室之间的查对流程也存在差异,这会增加操作的复杂性,容易造成人为失误。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查对流程,确保在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要求。
医院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由临床护士、药学人员和质控人员组成,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查对流程。
流程应该包括查对的对象、时间节点、操作内容等具体要求,并通过培训和考核确保护士全面掌握并严格执行。
此外,该流程还应根据具体科室的工作特点进行细化,以提高操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操作环节繁琐在护理查对制度中,涉及到的操作环节较多,如患者信息核对、医嘱核对、药品核对等。
这样一来,护士在查对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容易造成操作的繁琐和疏忽。
有些环节还涉及到不同人员之间的协作,如果沟通不畅、信息不准确,也容易引发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信息化技术,将护理查对制度与电子病历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操作。
通过扫码或刷卡等方式,将患者信息、医嘱信息和药物信息录入系统,并通过系统自动核对是否一致。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护士的操作负担,提高查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还可以优化系统界面,提供直观、明了的提示信息,帮助护士快速准确地进行查对操作。
同时,对于涉及多个科室的环节,可以加强沟通和协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信息的传递准确无误。
三、操作者不严谨护理查对制度需要操作者高度的谨慎和认真,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部分护士对护理查对制度的重视不够、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护理查对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护理查对不到位原因分析

护理查对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护理查对不到位原因分析护理查对制度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查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患者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本文将对护理查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护理查对制度存在的问题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力度不够。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有时凭借主观印象,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姓名、药名、输液卡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 执行医嘱不正确:部分护士盲目地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
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患者造成影响。
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
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
造成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
如卧床患者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让家属给患者鼻饲造成窒息。
4.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在一些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大,无法充分履行查对职责。
5. 管理层面问题:部分医院管理层对护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制度执行不力。
二、护理查对制度改进措施1. 提高护士对查对制度的认识:加强护士对查对制度重要性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查对制度在保障患者安全中的作用。
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熟练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责任心。
3. 完善查对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查对流程,明确查对内容,确保查对制度的执行。
手术室查对制度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手术室查对制度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手术室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查对制度的执行效果不佳。
本文将对手术室查对制度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1. 工作压力大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枯燥、琐碎,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护士的注意力、精力和工作态度,进而影响查对制度的执行效果。
2. 护理人员不足节假日、夜间等特殊时段,护理工作人员较少,而急症手术、重大手术增多,导致护理人员疲惫不堪。
护理人员的不足会导致查对制度执行不力,增加手术风险。
3. 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部分护理人员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
如术前不认真仔细查看所需用物,术中物品清点不仔细,对台上用物心中无数等。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术中物品数目不清,延误手术时间,给患者带来痛苦。
4. 违反操作规程部分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导致一系列护理差错。
如接错患者、给错药物、输血错误等。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
5. 管理不到位医院管理层对手术室查对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培训和监督不到位。
部分护理人员对查对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执行不力。
二、整改措施1. 增加护理人员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节假日、夜间等特殊时段的护理人员充足。
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查对制度的执行效果。
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对查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手术室查对制度,明确查对内容、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 强化管理监督医院管理层要加强对手术室查对制度的重视,加大培训和监督力度。
定期对手术室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优化工作环境改善手术室工作环境,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手术室查对制度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手术室查对制度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手术室作为医院内最重要的医疗场所之一,是医疗工作中存在最高风险的环境之一。
手术室查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流动频繁等原因,手术室查对制度常常存在着各种问题。
本文将就手术室查对制度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手术室查对制度存在的原因1.人员流动频繁手术室是医院内部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之一,医护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室查对制度的执行可能会出现问题。
由于每位医护人员对手术室的操作要求不同,新进人员可能会对查对制度产生疏忽或忽视,导致手术安全隐患。
2.工作压力大手术室是医院内最关键的工作环节之一,工作压力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会因为时间紧迫或者其他原因而忽视手术室查对制度,从而导致手术的安全隐患。
3.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一些医院中,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可能存在较大问题,例如手术室内部的职责划分不清,工作流程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手术室查对制度的执行,从而导致手术安全的隐患。
4.操作不当由于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复杂,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疏忽大意或者操作不当而导致手术室查对制度的失败。
5.设备老化部分医院的手术室设备可能存在老化的情况,这种设备可能会因为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手术室查对制度的失败。
二、手术室查对制度的整改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针对手术室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医院应加强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培训,明确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执行标准,确保每位手术室医护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
2.合理分工医院应明确手术室内部的职责划分,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手术室内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职责划分不清导致手术室查对制度的执行问题。
3.加强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和设备运行正常。
医嘱查对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嘱查对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医嘱查对制度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医嘱查对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信息传递不准确在医嘱查对过程中,由于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不畅,或者医嘱转抄过程中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患者接受的医疗护理不符合医生的原意。
2. 查对不全面在实际操作中,查对工作可能存在疏漏,如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等重要信息的核对不到位,可能导致患者接受错误的药物治疗。
3. 查对制度不健全部分医院医嘱查对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查对流程和责任人,导致查对工作流于形式。
4. 查对时间不充分在紧张的医疗工作中,护士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充分查对医嘱,导致患者接受错误的药物治疗。
5.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在医嘱查对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可能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二、对策1. 加强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医院应加强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确保医嘱的正确理解和执行。
同时,提高护士对医嘱的理解能力,减少医嘱转抄错误。
2. 完善查对制度医院应完善医嘱查对制度,明确查对流程和责任人,确保查对工作的有效执行。
3. 加强查对工作培训医院应加强医嘱查对工作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查对意识和能力,确保查对工作的全面和准确。
4. 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医院应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护士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医嘱查对工作。
5.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对医嘱查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患者的安全。
6. 利用信息化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电子医嘱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医嘱转抄错误,提高医嘱查对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医嘱查对制度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加强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完善查对制度,加强查对工作培训,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等措施,可以提高医嘱查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中,查对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查对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室存在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正确的、安全的,有效地降低手术室发生问题的概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
查对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规划、宣传、实施和评估。
规划阶段,需要组建一个查对小组,该小组应由合适的人员组成,并且拥有必要的资源来完成查对任务,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护理标准和严格实施。
宣传阶段,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向护士、医生和医院的其他员工宣传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手术室护理中应遵守的标准和原则。
实施阶段,该小组负责检查、确认和评估,是否符合手术室护理的各种要求。
评估阶段,需要对已完成的查对任务进行及时的评估,以了解查对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形成查对任务的再次评估。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只有在有效实施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首先,在宣传阶段,必须建立科学的查对制度,并且,向护士、医生和其他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实施查对制度的步骤和原则;其次,在实施阶段,需要建立及时的查对机制,及时发现查对所需要的额外材料或者器材,并及时补充;最后,在评估阶段,对已完成查对任务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以检查是否符合手术室护理的各种实施标准,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中,查对制度至关重要,只有在充分的实施前
提下,才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
同时,也要求护士、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对查对制度有清晰的认识,认真履行查对任务,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和高效性。
手术室安全查对制度

手术室平安查对制度随着医学模式的开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
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
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平安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平安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1 存在问题1.1 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
如手术室平安制度,查对制度,标本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
只有科学的操作标准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防止护理过失事故。
1.2 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当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平安。
1.3 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响而降低工作效率。
1.4 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
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
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
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1.5 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答复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6 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7 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强化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对照组 护士沿袭 以往 的查 对制 度。试 验组 患者
给予强化查对制度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 国际通用 的焦 虑 自评量表进行评价 , 在患者完 全清醒后 , 由患者 对手术室护 理 工作进行评价 , 采用数字评 分法 ,0分 为非常满 意 , 1 0分为 非
常不满 意。统计两组患者 护理 不 良事件 的发生 率 , 将结 果 并 科室赢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效避免 了护 理不 良事件 和差错的 进行统计学 分析 。 有 13 强化查对制度 . 13 1 不断完善手 术室安全核查制度 , 括手术室 中具 有职 .. 包 将 2 1 3~ 0 1年 8月分为两阶段进行 比较。其 业资格 的医师 、 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在患者麻 醉前 、 置体位 安
vnsadptnsaxe tt.ts ot ea  ̄i t g et n ai t n iys e iiw r t p c i . e t a h h an
K e r s Ch k n y tm ; e ai g r o Ef c y wo d c e i g s se Op r tn o m; f t e
Ap lc to feta l s fsr n t n t hek n y tm n t p r tngr o nu sn . p ia n e c nay i o te ghe hec c i gs se i heo e ai o m rig i s
P NG i h n , HU X a d g Z E A — o g Z io— a , HOU Gu — a ,t lD nga epeSH sil f un dn rv c , og a 53 1 ) n i l e ( ogunPo l opt ag ogpoi e D ng n 2 0 8 n a aoG n a A src O jcv :T vsgt eset ft nte eceks ̄ m i e prt gr m nrig bta t bet e oi et aeh fe r ghnt hc e t eai o us .Me os Fo rht Ma 0 i l n i n i t os e h y nho n o n t d : rmMac y 1 e — h o 2 1 mp m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朱文秀陈丽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探讨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的123例查对问题。
结果:很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环节:医嘱执行占21.14%,查对占21.14%,输液占16.26%。
结论:对查对制度的重点环节一定要特别注意,在手术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控制质量。
【关键词】查对制度;应用;问题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some of the issues check 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in which it is pres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s: 123 cases of check issue from February 2013 to March 2014 period of time inherent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important part is prone to the problem: the doctor's advice to perform accounting 21.14%, accounting for 21.14% check,infusion accounted for 16.26%. Conclusion: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key aspects of check system, in operation management must pay attention to every aspect of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Check system;Application;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006-02
手术室在医院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里面的人员也是各种各样,非常的复杂,这样也就使得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情况,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诸如手术错误、压疮、用药输血错误等事故[1]。
这样一来查对制度就非常的重要了,在手术室里面一定要认真落实。
查对制度不仅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还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它作为一种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分析了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的123例查对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现做如下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这段时间内发生在我院的123例查对问题。
这些问题都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都属于一般的差错。
1.2方法
首先就是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发生的与查对制度有关的一些问题;其次就是用统计学原理找出那些非常容易出错的重点环节,高危人群。
2 结果
重点环节包括了医嘱查对、输液、换床以及发检查单这些环节。
特殊人群包括了新护士、责任心不强的护士以及老年家属等等。
具体情况见表1。
很多新护士年龄都比较小,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她们的责任意识不高。
其实查对制度本身并不是很难,一些基本的内容也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但是很多时候因为护士责任感不强,最终导致查对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错误不断发生。
而对于那些工作了2年以上老护士来说,她们其中有部分人会把查对的流程随意简化,只是形式化的走一遍。
而对于一些年龄大的老年家属,他们对于查对制度以及流程了解得并不多,所以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3 讨论
查对制度是贯穿于整个手术室管理过程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它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
首先查对制度可以预防手术的错误。
在手术开始前,依照手术通知单,拿着接送卡去相应的科室里面接患者,这其中要跟手术科室里面的护士认真核实相关信息,同时还要把手术需要的一些物品带好。
患者到了手术室之后,要把他们放在相应的手术间里面,每一间手术室一次只能进行一台手术。
这时医护人员也要仔细核对相应的信息,包括姓名、床号以及手术名称等等。
手术完成之后,医院里面的专职人员跟麻醉医师要把患者送回病房,移交接送卡,同时还要确认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的状态,才可以在麻醉单上签名。
其次查对制度可以预防压疮发生。
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去选择合适的体位,这样可以防止受压[3]。
在手术开始前要对患者的皮肤情况做相应的评估,如果有什么异常情况,就要在护理单上标注出来。
当患者的手术完成之后,医护人员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压伤的情况以及皮肤是否损伤,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皮肤按摩的工作,如果出现异常,就要第一时间告诉手术医生,同时还要在护理单上标注出来。
随后就是在手术室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4]。
在手术开始之前要把患者的创口敷料以及用过的纱布都移出手术间。
对于手术器械一定要严格检查,以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对于手术过程中增加以及减少的器械跟敷料,护士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
手术台上掉下来的纱布以及其他的一些物品要拾起并放在相应的查对的地方,没有经过允许不能带出手术室。
在手术开始之前对相应的物品要进行清点,手术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核对。
另外查对制度可以防止术中用药以及输血错误。
在手术的过程中会进行输液,在此之前要注意核对药名、剂量以及瓶口是否出现松动等情况,如果要使用过敏药物,就必须注意皮试结果。
如果不是紧急的情况,一般不要执行口头医嘱,如果执行了,必须仔细核对才能使用,同
时在手术后还要补齐医嘱。
在输血之前,护士以及麻醉医师要把交叉配血单、病历以及血袋进行仔细的核对,同时还要在配血单上签名,完成输血之后必须及时登记[5]。
虽然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的管理中非常重要,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文章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是进行了探讨,针对出现的问题也是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
首先就是医护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查对制度的规范来执行;其次就是要对新护士要进行培训教育,让她们知道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同时对老护士也要进行思想指导,避免形式的检查;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对于老年家属,在实行查对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语速慢一点、声音放大点,要让他们能够真正的明白[6]。
参考文献:
[1]王静霞,曹秀文.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实施[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31):192.
[2]文咏梅,孙明艳,陈仪梅.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实施[J].井冈山医专学报,2012,12(11):83-84.
[3]张霞,刘雪琴,卢月琴.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中的应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4(29):88-89.
[4]谢红真,贺顺满.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落实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49(6):37-39.
[5]李煜,张倩雪.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2,12(11):2783-2784.
[6]胡长方,袁新.查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14(2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