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三作文指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作文

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作文“一分为二”,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如2009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品味时尚》中的一部分:清减了绣花鞋、罥烟眉的精致与秀气,香消了胭脂粉的淡雅古典,时尚携着一股气势汹汹的激流奔涌而来,势不可当。
品味时尚,我们感受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了一个新事物的清新之气。
君不见,当曼妙古典的长裙退出历史,简便轻捷的衣物随之成为时尚,这不仅仅反映了衣着的变迁,更象征着旧的陈腐气息的结束,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时尚,往往是时代向前发展的产物,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其特有的时代精神。
譬如,透过网络文学,我们感知着体会着网络在这个时代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时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时代的大门。
品味时尚,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然而,时尚并非十全十美,它如同一枝娇艳的玫瑰,美丽却有刺。
这部分文字先肯定了时尚的意义与地位,指出品味时尚应有开放心态,然后指出,时尚并非十全十美。
既谈到优长,也谈到不足,显得客观辩证。
这就是“一分为二”。
又如2011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把自己看淡》中的一部分:把自己看淡,是睿智。
请君拨开历史的风烟,你可听见战马嘶嘶西风长啸。
在这声响之中,我看见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
”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
事实真是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韩张萧三人实能将军,但刘邦能将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很轻,换来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众人把你踩成坦途。
”诗人鲁藜如是说。
把自己看得重极高极者,亦有之。
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名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有极强的优越心,与之相伴的是极重的妨忌与脆弱的自尊。
他们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几乎可称之为“唯心者”的病态体现。
作文升格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作文升格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一、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归纳,探究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的有效方法;2、能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避免说理片面,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其具有思辨性。
二、学习重点:目标1;三、学习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预习案一、请阅读下面的两篇例文(见附一),试归纳它们在分析说理时的不同之处。
二、知识链接:1、什么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认识问题时注意事物之间的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等等关系。
2、什么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它是指想问题办事情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正面,又有反面;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成绩,又有问题;既有长处,又有短处。
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片面,避免走向极端。
三、跟踪训练:1、下面的例子是从哪些方面对人或事物进行分析评价的?(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近墨者未必黑。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探究案一、探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1、确定思考角度:2、请找出下面的几段落中的辩证语句(见附二),并尝试归纳其语言形式:3、请归纳这几个辩证语段的段落构成:4、段落位置:二、下面是一位同学对“将成功归零”的分析,请尝试把第三个自然段修成一个具有思辩性的段落。
③把成功归零,才能再续辉煌。
体育健儿李宁,其在赛场上的风姿令人折服,可谓风云人物,春光满面。
但退役后,李宁迅速把成功归零,投身成为一名商人。
他举办建设的公司及旗下公司不计其数,“李宁”品牌响誉海内外。
高二政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2019年11月)

想一想
(1)在这一材料中,福和祸 为什么会转化? (2)这一转化是任意的吗? (3)从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2、关于统一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 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 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选择题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
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齿亡舌存的缘故
相传有一年,老子的恩师染病 快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 问:“先生病得很厉害,是否 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
经过高大的乔木要小步而行, 你知道吗?”
“知道了,”老子回答, “过乔木小步而行,不就是 说要敬老尊贤吗?”
恩师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 还在吗?”
思考:
1、对立的含义是什么?
2、哲学上的对立同日常 生活中的对立、打架是 否是一回事?二者是什 么关系?
1、关于对立
(1)对立的含义:是指矛盾 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2)哲学上的对立与日 常生活中的对立是共性与 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 和马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 ,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 是好事呢?几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 了一匹好马回来了。别人又来祝贺他, 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坏事呢?不久 ,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别人来 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事 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 因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 天伦之乐。
想一想
1、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 学道理? 2、这段材料中哪些词之间 存在对立统一关系?
议一议
下列存在矛盾关系的概念 是哪些?并说明理由?
2022高考作文指导-作文备考

2022高考作文指导:作文备考(1)以一分为二的观点,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
事物有正反两面;有主流,也有支流;有成绩也有问题;有优点也有缺点。
看问题,不要抓一个东西,不要抓其余的,只抓树,不抓森林。
(2)从联系的角度分析事物。
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从一面到另一面分析事物。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相互制约。
(3)用开展的观点分析事物。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移动和变化。
只有用开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正确推断事物的开展趋势。
思想方向。
(一)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正义和法治;爱国,敬业,老实,友好。
(2)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治(规那么)意识、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3)树立正确的观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幸福观。
每一个字,每一个意识,每一个概念都要进行主题阅读和定向积累,代入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思考。
表达方向。
(1)表达(1)综合训练,突出重点。
表情的训练要全面,叙事、讨论、抒情、解说、描写等各种表情都要训练到位。
同时要强调训练重点,即讨论、表达、描述。
文体训练,突出特色。
表达方式适应不同的风格,所以表达方式的训练必须结合不同的风格。
叙事强调叙事和描写能力的训练;议论文突出讨论和表达的训练。
文体特征包括特定文体的形式特征,尤其是实用文体,如信函和演讲。
(2)文本结构(1)规划、合理布局。
整篇文章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叙事,线索清晰,开头、开展、高潮、结尾等情节要素;论证、论证、示范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最能表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思路。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一、段落完整,表达的自然段要有完整的事件表达,议论文的自然段要有“观点案例(名言)分析〞三步曲。
第三,层次清晰,主体局部段落明显表现出并列、比照或递进的关系。
打破传统,注重创新。
记叙文可以通过镜头组合,捕捉生活热点场景,会聚成文章;讨论文章也可以尝试突破传统模式。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作文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作文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糖,尤其是奶糖,它与外面盒装牛奶的味道自然是不同的,甜得发腻,而我却特别爱吃,一天总要吃上十几颗,如果没有,就会一整天闷闷不乐,还为此哭过鼻子。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对奶糖的热爱似乎也逐渐淡了下来。
前几天忽然想起小时候的趣事,于是又买了一袋奶糖,谁知把奶糖放进嘴里,只觉得甜得过分,再无“享受”之感,谁知不知不觉中我的心境已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人们在小时候,对事物的认识简单、狭隘,只觉得一切甜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有着盲目的热爱,而不去管它的甜是否真的合你的口味,只有在有一定的眼界和经历后,才会真正地区别出喜欢和不喜欢的,哪怕是甜的也可能有你不喜欢的地方。
甜和苦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其实不只是事物有甜、苦之分,就连人生也有甜与苦的区别。
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甜丝丝的?笑容永远是甜的,泪水永远是苦涩的,谁不希望自己总是笑容常挂而不是泪流满面?但是,希望永远只能是希望,有着这样期翼的人生注定没有追求,一生碌碌无为。
你当然可以选择没心没肺、不知痛苦为何物,那你永远只能是一个小人物。
而且人生中的挫折是无法逃避的,一旦挫折真的降临,当脸上的笑容再也挂不住时,没有经过任何考验的你就会掉进深渊,再也爬不起来!温室里的花朵注定经不起风雨的洗礼。
在人生当中还是多经历一些苦为好,那些挫折也是你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之一,如果没有那些苦,你的人生便会少很多精彩,变得索然无味。
从另一个方面看,世界上的三大饮料:茶、可可和咖啡都是苦的。
甜的都是好的吗?!其实不然,有时苦比甜更耐人寻味,不然这三大“苦”饮料,也不会一直以来被世人所推崇了。
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初步欣赏艺术的人,喜欢看到井然有序的画,觉得那很美,只有那些资深的艺术家才懂得从看似凌乱的画中寻找美。
就像人们小时候喜欢吃甜食,有一定阅历、心智后,才会把目光转向别处。
苦必不可少,苦中自有一番别样的甜!。
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技巧:议论文一分为二的思辨方法+教学设计

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技巧:议论文一分为二的思辨方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提升文章的思维品质。
活动过程【活动一】问题呈现思考这位家长在看待学生上网问题上存在什么问题?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网络就如洪水猛兽,我坚决反对孩子上网。
首先,上网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把时间用来玩电脑,那么,孩子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会大大地减少;其次,玩电脑游戏,尤其是长时间地玩,对孩子的视力和健康十分有害,当孩子沉迷在电脑游戏带给他的快乐中时,他的视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衰退,甚至会搭上曾经拥有过的健康身体; 再次,许多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只要上网就会受它们的影响。
一些孩子因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人就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存在问题:写作启示:【活动二】优作引领欣赏下面的文段,总结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写作的方法。
范例1:①妙手是本手的升华与创造。
本手固然是基础,是不二法门,但若只致力于本手,则极易固步自封。
人生之路,亦要有对妙手的自主追求。
(2022新高考Ⅰ——本手、妙手、俗手)②当然,“时间能证明一切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历经时间的打磨,事物没变,变的是我们的眼界,我们的观念,我们的阅历。
我们的时光被消耗,转而换来的是全新的思考角度与多元的判断方式。
时间的积淀让我们丰富了对价值的思考与判断。
但在我看来,价值是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固有关系,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然是固有关系,为什么事物的价值就不能在当下认识到呢?因此,于当下发现价值,我认为更具有时效性,而时间,则是让发现的价值历久弥新。
(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事物价值)写作思路:辩证方法:语言标志:范例2:①驭本手方可入妙手化境,此中切不可急功近利。
有些初学者本手不熟就追求妙手,无异于试图修建空中楼阁,其结果必然是妙手未得,本手亦失,沦为俗手。
纵观古今,未尝有基础不牢而功成之人,亦未尝有根基不固而兴盛之国。
一分为二看事物语文作文

一分为二看事物语文作文
哎呀,今天老师跟我们讲了要一分为二看事物呢,我觉得好有意思呀!嘿嘿。
就说我最喜欢的巧克力吧,哈哈,它甜甜的,可好吃啦!但是吃多了呢,又会发胖,还可能长蛀牙,哎呀,这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愁呀!嘿呀。
还有呀,我有时候觉得下雨挺好的,嘿嘿,可以踩水坑玩,可有意思啦!但是呢,下雨要是下太久了,就不能出去玩了,只能待在家里,哎呀,这也有点小烦恼呢。
再说说我那个调皮的同桌吧,哈哈,他有时候特别搞笑,能逗得我哈哈大笑,给我带来很多欢乐呢。
可是有时候他又太调皮啦,会捣乱,让
我有点小生气,哎呀呀。
就连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也有两面性呢,看的时候特别开心,但是看多了又会被妈妈说,哎呀。
所以呀,我明白了,很多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呢,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要学会一分为二地去看,嘿嘿,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
它们呀!哈哈。
求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写作范文

求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写作范文?立论是议论文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没有中心立论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
词句如衣饰,立论乃精魄。
正如古人所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然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材料,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得到迥然不同的结论。
所以,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展开思维的翅膀,在多角度的基础上选取最佳角度,是能力、智慧的表现,也是我们写作必须掌握的方法。
在实际写作中,选取立论的角度,我们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即是站在事物正确发展趋向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这也是我们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材料,我们要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
下面,我们看一下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命题所给的一则材料。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付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对于这则材料,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正面的角度去立意。
材料讲述了一个负责任的漆工在完成自己的职责同时还做了看上去本不该他去完成的工作,从而拯救了他人生命,并给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可里面蕴涵的人生道理却是非常丰富的。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立意:①谈责任心;②做好事不张扬、不求回报;③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尽力。
二、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即站在事物发展的对立面去分析、理解。
从这种角度去思考,往往是在从正面角度感到无处下手或者避免人云亦云的时候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往往能起到一种柳暗花明、标新立异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三作文指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
教学目的
1、学习一分为二分析事物的方法,强化辩证分析意识。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用一分为二方法分析材料的经验。
3、梳理、总结在活动中获得经验,把这些经验用于议论文的写作,避免片面说理议论。
学习活动设计依据
在新课标理念下,编写的高中语文统编课本第三单元初步安排了五篇课文《六国论》《原君》《人应当坚持正义》《过秦论》《哲学是什么》,这五篇文章组成群文,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辩证思维的要点,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审视文章的观点。
在交流表达方面,要求学生总结这几篇文章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尝试用这些方法写思想较深刻的说理文。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意识,把握辩证思维的特点,写出思想内容较深刻的说理文章,都必须在语文学习活动在进行。
指导学生用辩证思维论证观点,内容较多,不是一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写说理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叔本华说:“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根本基础都是无法解释的东西。
”数学上,3大于2,2大于1,那么3大于1。
这里的3大于1无法证明和解释的,我们只能承认它正确。
大道至简。
同样,哲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一分为二,所谓一分为二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比如,人分男女,电有正负,宇宙有太阳与太阴。
为什么会这样,大道至简嘛,无需证明。
我们顶多只能例举性解说。
既然这样,请同学举例子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道”。
二、活动一
认识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
活动要求:
1、参照示例,说出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
示例:
甲说:个子高。
乙说:个子矮。
2、语文科代表充当甲方提出事物对立矛盾的一个方面,全班同学充当乙方回答事物对立矛盾的另一个方面。
活动预设:
日出与日落;百花盛开与百花凋零;胸怀若谷与心如针眼;经济增长与经济下行;物价上涨与物价回落。
3、小结:
事物有两面性启发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积极面,有要看到事物的消极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在写说理性文章时,用对立矛盾的原理分析问题,能够防止说话绝对,避免片面看问题。
三、活动二
针锋相对,“理”不相让
辩论要求:
1、各小组合作阐述本小组的观点,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小组在全班发言。
第一小组阐述观点: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第二小组阐述的观点:如果此处很难挖出水,不妨换换地方。
第三小组阐述的观点: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第四小组阐述的观点:求人非必愚人,求己非必智者。
2、老师提示:
挖井挖到底,方是不忘初心,按既定目标坚持不懈。
挖井也可以换地方,考虑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措施达成目标。
智者一切求己,肯定了智者有解决问题的智慧;愚人一切求人,批评愚人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能力。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求助他人帮助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是明智之举。
个人不是完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总是有限的,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求助他人,不是智者。
3、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做点评。
点评侧重看学生是否有辩证思维。
在写说明性文章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文章才写的得深刻。
有时,忽略这一点,分析论证的逻辑就严密,说服力就不强。
四、活动三
挑毛病,找问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如果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怎样论证这段话的观点?
有人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
说这话的人是经历丰富的人,他们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
他走过平坦的大道,也遇到过羊肠小道。
他们的经验是一笔宝贵财富,更是我年轻人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财。
如果向经历丰富的人学习,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年轻人生活、工作非常有帮助。
《三国演义》有一段精彩故事,马谡立下军令状守街亭,他在街亭山上安营扎寨,这种做法违犯军事禁忌,军事经验丰富的王平向他提出建议,马谡没能接受王平的建议,导致街亭失守。
马谡如果听取老将王平的建议,就不会掉脑袋。
家里有老,乃是一宝。
家里的老年人能给年轻人生活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年轻人应该牢记在心。
要求:
1、小组集体讨论。
下面这段文字缺少辩证分析,请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论证其观点。
小组合作修改形成讨论结果,参加班级评比。
2、学习小组组长分别展示学习、讨论结果,老师评比打分。
3、多媒体上展示预设答案:有人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
”这是说这话的人凭着自己丰富的阅历在年轻人面前炫耀。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应当学习他们的丰富经验。
他走过平坦的大道,也遇到过羊肠小路。
他们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
他们的经验是他们自己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我年轻人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财。
他们的经验对年轻人生活、工作非常有帮助。
当然,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是照搬照用,要分析他们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可行性,那些现在还有用的经验要不折不扣学习,那些过时东西既要摒弃,只有这样,他们的经验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如果认为年长者的经验一无是处,那将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产生很坏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马谡不听从老将王平的建议,痛失街亭,被诸葛亮斩首。
如果他尊重老将的经验、才识,另选地方安营扎寨,或许街亭能守住,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也可能不被打乱。
其间的教训,年轻人不能不吸取。
五、概括、梳理
怎样才能避免论证绝对化呢?请学生总结、梳理前边学习活动中的经验。
预设答案:
1、先从相对立的一个方面论述观点,然后用“然而、但是”等连词转折文意,接着从相对立的另一面论述观点。
2、谨慎使用“如果----就---”句式。
3、用修饰语限制避免论述绝对化。
六、热身练。
有人说,“做自己喜欢的事,直到世界为你改变。
”你对这种说法有怎样的看法?用一分为二方法分析,写一段文字。
预设答案:
一个人喜欢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件事,把喜欢的事情做好,直到这件事改变世界,这可以说难到了极致。
没有毅力和勇气的人无法做这么难的事情。
做好事情少不了毅力和勇气,但是,光有毅力和勇气还不行,必须审视喜欢做的事情,想一想,做这件事有没有必要,科学性。
如果所做的事情没有科学性,毅力和勇气没有意义。
认定有意义的有科学依据的事情去做,加之执着的脾气和勇猛的精神,就有可能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