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写美景的古诗词
李白《鹦鹉洲》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李白《鹦鹉洲》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鹦鹉洲》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拗体七律。
此诗写鹦鹉洲,实际上是在吊古伤今,抒发了有才无命,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鹦鹉洲》原文唐代:李白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译文及注释译文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
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
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
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注释⑴鹦鹉洲:武昌西南长江中的一个小洲。
祢衡曾作《鹦鹉赋》于此,故称。
⑵吴江:指流经武昌一带的长江。
因三国时属吴国,故称吴江。
⑶陇山:又名陇坻,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相传鹦鹉出产在这里。
⑷芳洲:香草丛生的水中陆地。
这里指鹦鹉洲。
⑸锦浪:形容江浪像锦绣一样美丽。
两句意为:春风吹开了烟雾,送来浓郁的兰香;两岸桃花盛开,映照得江浪绚丽如锦。
⑹迁客:指被流放过的人。
这里是诗人自称。
⑺长洲:指鹦鹉洲。
向谁明:意即照何人。
鉴赏诗写鹦鹉洲,开篇便从鹦鹉入手,“鹦鹉”二字一出,便顿觉颇难收束,只好一气贯注,旋转而下,到了第四句才略略顿住,然而诗已过了半篇。
鹦鹉洲是江夏的名胜,原在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
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的《鹦鹉赋》而得名。
后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
历代诗人临江夏,大都描写鹦鹉洲。
此洲在明朝末年逐渐沉没。
现在汉阳拦江堤外的鹦鹉洲,系清乾隆年间新淤的一洲,曾名“补得洲”,嘉庆年间改名鹦鹉洲。
这鹦鹉洲是因为祢衡的一篇《鹦鹉赋》而得名,并不是因鹦鹉来过而得名。
那么李白诗开篇的“鹦鹉”看似实写,其实乃是代指祢衡,“江上洲传鹦鹉名”,主要是指《鹦鹉赋》,而不是专指这里来过鹦鹉,至少是一语双关,虚实并用。
描写祖国美景的古诗词

描写祖国美景的古诗词
以下是描写祖国美景的古诗词及其赏析:
1. 《望庐山瀑布》 -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诗人通过夸张和奇想,将瀑布比作银河,生动地表现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宏大。
2. 《钱塘湖春行》 -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3. 《望洞庭》 -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将君山比作青螺,表现了洞庭湖宁静、祥和的美丽景象。
4.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晴天时水光潋滟,雨天时山色空蒙。
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能展现出她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这些古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了祖国山水的壮丽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写风景角度的古诗

写风景角度的古诗
以下是一些以风景为描写对象的古诗:
1.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这首诗描绘了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表现了
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2.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此诗描述了春天的西湖美景,表现了诗人的
愉悦之情。
3.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
人对自然的赞叹和向往。
4.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此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高楼上所看到的景色,展
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对未来的向往。
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表达了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6. 《春晓》唐·孟浩然:这首诗以春天的早晨为背景,描写了鸟语花香、春
雨绵绵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7. 《渔歌子》唐·张志和: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南水乡的美景,表现了诗人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此诗描述了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别友
人孟浩然赴扬州的场景,展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9.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的场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10. 《登高》唐·杜甫: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登高远眺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李白描写湘湖的诗句

《李白描写湘湖的诗句》
湘湖,这个美丽的湖畔,曾是唐代诗人李白笔下多次描绘的对象。
在李白的诗中,湘湖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和思考的载体。
首先,在李白的《望湘湖》一诗中,他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闻道湘湖阔千里,浪涛风卷席还起。
”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湘湖的美景。
他以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景象,表达了对湘湖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其次,李白在《湘湖春色》中写道:“湘湖春水碧如玉,垂柳依依草青青。
白鸥掠水翻飞去,一曲渔歌醉人心。
”这首诗描绘了湘湖春天的美景,以碧水、垂柳、草色、白鸥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再者,李白在《湘湖秋月》中写到:“湘湖秋月夜,波光粼粼照。
清辉洒湖面,如诗如画妙。
”他用秋月和湖水的关系,描绘出湘湖的宁静和美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李白描写湘湖的诗句充满了对湘湖的赞美和热爱。
他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将湘湖的美景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些诗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湘湖的美,也让我们对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李白张家界的诗句

李白张家界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李白张家界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李白哪首诗是描述张家界的景观的《望天门山》。
全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1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1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解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103年(七二五年)春夏之交,2105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扩展资料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1幅颜色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淌的。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绽开。
诗中用了6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1带的雄奇阔远。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美景象。
第1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概。
第2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假如说上1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1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1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1个不行分割的整体。
第3句承前第1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4句承前第2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1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1片孤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势,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奇喜悦之感。
李白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李白描写西湖的古诗词一场暴雨倾盆而至,打碎原本多情的西湖,唤起湖中沉睡的莲。
暴雨过后,荷花轻轻地舒展身姿,展现出其迷人的风韵。
并惨杂着缕缕轻烟,把西湖点缀成如诗如画的景致。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白描写西湖的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唐代诗人李白原文如下: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翻译如下:西江远远地离天柱山而去,东越山水汇合处海门深深。
离开时难以割舍慈亲的爱恋,行走中不忘报国忧民之忠心。
好风为你吹落烈日好出行,山间流水为你送行而长吟。
你就像那五月披裘砍柴人,应知当官不为金钱是为民。
扩展资料:一、作者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
1、作者李白到浙江的时间在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载)前后,此诗当作于这段时间。
2、此诗一至三联都对仗,可以看出当时李白情绪极好。
来了兴趣就大对起来,这是他特点之一。
3、从诗意尤其是结尾两句意思看,李白非常崇尚清正廉洁的官员。
4、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欣赏李白。
如果当官,想必李白会是个清廉的官员。
二、其他描写西湖的诗句。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__林升《题临安邸》2、血染红笺,泪题锦句。
西湖岂忆相思苦。
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3、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__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4、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__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7、一春不识西湖面。
翠羞红倦。
__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9、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作者简介:(1)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写夜景的诗

李白写夜景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李白写夜景的诗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李白写夜景的诗有哪些1《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二.、《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行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三.《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四.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五.《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六.《秋浦歌其十三》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二.李白写夜景的诗有哪些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美丽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阅历告知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发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三.夜的古诗描写夜的诗句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全文我爱古诗词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全文《望天门山》原文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这一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随着作者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这一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作者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从诗中可以看到作者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和管士光编著的《李白诗集新注》,《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春夏之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思》
作者: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