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悲剧人生的艺术表达
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式英雄

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式英雄曾玮【摘要】美国现代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塑造了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但是根据作家所提出的“冰山原则”,我们发现圣地亚哥除了精神不败,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其悲剧性的人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以海明威的思想历程和社会背景为切入点,从老人的生活,心理以及人性等角度深入剖析其悲剧蕴涵,体味海明威独特的艺术魅力。
【期刊名称】《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海明威;圣地亚哥;悲剧【作者】曾玮【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代表作。
准确深入地理解《老人与海》的思想内涵,对于全面把握海明威及其作品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海明威生活在二十世纪美国三四十年代。
与这一时期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海明威当年亦怀着某种神圣的狂热和正义的冲动,在“圣战”中将青春和生命几乎消耗殆尽。
当他在战斗中身中200多弹片,奇迹般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后,却惊悚地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历史对他们这一代人的残忍捉弄。
心灵的创痛远比肉体的伤害来得猛烈,理想的失落导致了他精神的迷惘,颓废。
在他的两部在作品《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中,充分体现了他强烈的反战情绪。
但与其他欧美作家不同的是,海明威把这场战争看成是残酷的,冷漠的社会现实的一种表现,他的憎恨和否定并不只是局限于战争,而是扩展到当时整个社会及精神价值。
他的作品不仅涉及到暴力,失败甚至死亡,而更多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揭示出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宁可失败也不可失去尊严的主题。
因此,他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搏击,渔猎,枪斗,战争等险恶环境中的硬汉形象。
然而,在这些男子汉中,没有一个成为胜利的勇士,有的只是“精神不败”的风度,这就形成了海明威作品中独有的悲剧性特征。
浅析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艺术

作风格影响后世读者最大的地方。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 身上和内心都饱受战争的折磨。 在他的回忆录里也说到:“对于
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父亲很喜欢钓鱼 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 但这种经验太多了,
等户外运动 ,而母亲酷 爱 文 学 ,这 些 都 给 海明 威 以 后 的 生 活 却有危害。 ”他也一度茫然过、困惑过,也曾经用爱情和其他方
实现快速致富的美国梦的影响下,原本平静、安详、少竞争的 我们现代人来说,每天都生活在不同面具下面,不仅要忙于
生活环境,被这些先进思想所充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催化 生计 ,还要穿梭与不同 的 人 与 人 之 间 ,为 的 就 是在 这 有 生 之
下,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的瓦解。 而中学毕业的海的伤害,使得他在精神上迷惘,因而他的文学流派也被人们称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
如 :《老 人 与 海 》、《太 阳 照 常 升 起 》、《永 别 了 ,武 器 》、《丧 钟 为 谁 而 鸣 》等 多 部 作 品 ,这 些 作 品 里 体 现 了 海 明 威 坚 强 、宽
厚、仁慈、爱心,虽然他受到了外界巨大的压力,但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 海明威在写作风格上简洁、直接也成为影
心理上造成巨大的伤害,使得他在精神上迷惘,因而他的文 个作家经历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都会
学流派也被人们称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创作的小说一般 对其观察事物、感受事物有各自的见解,海明威的经历才使
都以自己的传奇经历为刻画背景,描述了不同悲剧的主人公 得他的作品展现出了暴力、战争、迷惘、死亡等这些内容。
2、海明威小说里的失败意识之美学 在海明威小说里许多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不仅是死亡,也有一 种失败在里面,在海明威小说里《太阳照常升起》是描写了一 位像海明威一样流落他乡的年轻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 因为战争使得他们在心里和生理上都造成了巨大的伤 害,因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他们空虚、忧郁、困苦,他们想有 所作为但战争让他们在精神上迷惘、困惑,而走入社会又是 尔虞我诈,让他们厌恶,从而他们只能选择终日沉沦。 在小说 里主人公杰克和勃莱特终日隔海相望,就像浩瀚的大海上漂 浮的两块没有方向的木板,在风浪的作用下偶然的相互的碰 撞一下,可又在这短暂的碰撞后意味着再次的分离,虽然他 们没有被敌人消灭,可在精神上难道不是个失败者吗? 小说 的主人公亨利虽然没有死,可他在精神上失去了一切,包括 他的妻子、孩子、愿终生奋斗的事业等等,最后一无所有成为 一个了无牵挂的人。 而小说里的另一个主人公桑提亚哥也不 是因为战争而死亡, 可他的种种行为并不被周围人所理解, 使得他被敢孤独,等同于被生活打败。 在海明威的小说里一 直围绕这孤独、失望、悲伤等等这些主题,可这些也真实的反 应了海明威自己真实生活和对世界观的写照,从不同侧面展 示了不同的人格魅力。 海明威小说里的失败意识背后要表现 的是一种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精神,展现了 无论困难多大,情况多么严重,都不失勇气和决心的一种精 神之美。
探讨海明威文学小说的悲剧特色和死亡意识

探讨海明威文学小说的悲剧特色和死亡意识一、文学小说悲剧的内涵综述在西方文学界,悲剧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
很多学者、批评家专注于悲剧的哲学诉求。
他们相信在悲剧文本中,主人公与外界的灾难抗争,虽然获得了精神上胜利,但最终还是被打败甚至被毁灭,这揭示了悲剧的崇高意义。
它的意义就在于赞扬人对命运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大哲亚里士多德曾把悲剧定义为是主人公自身存在的致命弱点导致的,是一种行为或者说是某种人性品格给他造成的灾难。
莎士比亚文学经典中的悲剧文本都属于这一类,比如《汉姆雷特》和《奥赛罗》。
但总体上概括,悲剧的成因一方面是命运决定的,它反映了人在与命运进行抗争时候的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悲剧的产生又源于人本身的缺陷,正是自我导演了自己的失败甚至死亡。
一部悲剧也许只是在表达其中一种极端或者说是另一种极端,但绝大部分悲剧两种成分都有。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洞察到这样的悲剧阴影,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海明威的全部长篇小说都是悲剧,而悲剧的极限所体现的就是死亡意识。
以下文字将专门分类探讨海明威作品的悲剧特色和死亡意识。
二、海明威作品的悲剧特色海明威的处女座《在我们的时代》中,悲剧的阴影还并不明显。
作者还没有把生活彻底地当做悲剧。
在这些短篇小说当中,主人公几乎都面临着强悍的外部世界,他们在现实世界里备受煎熬,被灾难磨砺,很多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在批评家看来,这其中的悲剧色彩折射了一个作家的悲剧内容,从还不明晰走向了个人高度的悲剧想象。
不过那时候的海明威作品还并未成熟,直到若干年后他对悲剧的表达才技艺精湛。
他的悲剧终于有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大概可以以下几个内容。
(一)以战争为题材的悲剧以战争为题材的悲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情节内容并不复杂,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集中。
海明威在文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很多艺术手法,但文本里始终没有主人公对外部世界的妥协,也没有精神上的超越。
文中有很多阴郁的特写特别吸引人,如:在一根战火点燃的木头桩上,无数蚂蚁被烧死,亨利举着孤独的身影,离开了医院。
谈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艺术

谈海 明威 小说 的悲剧 艺术
陈晓琴
( 内蒙古大学外 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O 1 0 0 0 0 )
[ 摘要] 海 明威笔下 的悲剧是一种艺术 ,这种艺术通过人与人的对立、人与时代的对立和人与 自然的对立而充分展现
出来,给人 以巨大的情 感共 鸣和 心灵震撼,全面地刻 画了悲剧美学 的全貌 。以 “ 悲剧”这一美学角度 为切入 点,阐述 海 明威 “ 悲剧性 ”的世界观及其悲剧作 品的美学价值 ,剖析其悲剧艺术对人生哲理的启示 。 [ 关键 词] 海明威小说;悲剧艺术 ;悲剧美学 ; 《 老人与海》
表 了 社会 的 阴 暗 。
悲剧 的内涵 是毁灭价值 、 真 理和人 间一切 美好的事物 ,由
大 自然造就 的悲剧 不具美学价值 , 对 于人类而 言其 仅是 一场 灾
难 :由人类 的追求所 导致 的悲剧才 是令人痛惜 的, 在痛惜和 煎 熬 中奋起 、 抗 争, 在正义与邪恶 的对立 中进发 出人 性最 伟大 的 坚韧和理想 的光芒 , 这才 是悲剧 的艺术 。而这 正是海 明威对 悲 剧 的诠释 。 他 的悲剧灵感源 于他敏锐 的洞 察力, 源 于他 的坚 强 意志 ,源于他对美好 的感悟 ,以及源 于他 的人 生遭遇 。
[ 中图分类号】 I 1 0 6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8 9 3 X ( 2 0 1 4 ) 0 2 - 0 0 5 6 - 0 2
择 了自杀 ; 但 悲剧 也给予了他洞 悉一切的灵感 , 为他的作品赋 予 了后人难 以逾越的艺术成就 。 二、《 老人 与海 》中的抽象悲剧艺术 《 老人与海》是海 明威 的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 中,海 明威
剧 的种子在他体 内开始渐渐 的萌芽 。 一 战结束后 , 伤痕 累累 的
关于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人道主义思想的悲剧色彩表现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关于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人道主义思想的悲剧色彩表现袁超 海南大学摘 要:文学能够记录人的生活,反映人的思想。
知名作家海明威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些作品真实地记录下了他的所思所想。
作为参加过一战的作家,海明威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他同情战争中的人们,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历经人生种种,海明威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很难找到幸福。
人们迷失了,他们不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他们的命运掌控在他人的手中。
人道主义思想是指人应该像真正的人一样的活着。
首先,人们的基本需求要得到保障。
其次,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三,人们的精神世界是饱满的。
然而,在海明威生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一片混乱,与他们长期以来的理想生活相悖。
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的三部主要作品,揭示海明威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悲剧的体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期达到对作品更加广泛和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人道主义思想;悲剧表现;人们的价值观;社会背景作者简介:袁超(1992-),女,汉族,安徽黄山人,英语文学硕士,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110-01引言:二十世纪的美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大萧条等等。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需要改变。
然而,只有少数人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大多数人却迷失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迷惘的一代”。
恩斯特•海明威是便是其中之一。
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目睹了这场战争带来的灾难,动荡的社会使他无法适应自己的生活。
海明威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海明威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他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热情,他想要享受生活。
他认为人们应该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
人是自己的主人,他们应该控制自己的生活。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艺术

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艺术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艺术摘要:海明威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从1961年以来,对海明威的研究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出版他的遗作,再版他的作品,甚至还把他搬上了荧幕。
海明威的小说以他传奇的经历为背景刻画出了一个个悲剧主人公。
本文从“悲剧”这一美学角度为切入点,阐述其“悲剧性”的世界观及其悲剧作品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悲剧意识;准则英雄;迷惘;西西弗斯一、海明威小说的创作背景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总是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其作品又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国,地处相邻两大洋的保护之中,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是封闭的,温文尔雅的道德规范占主导地位。
后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西进运动使美国版图不断扩大,以及实现快速致富的“美国梦”的影响,给这块原本平静、较少竞争的土地注入了一些鲜活的血液。
一战,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结构的瓦解。
海明威也像大多数爱国青年一样参加了一战。
战争的残酷使海明威的身心遭受了极大的伤害,后来他回忆说:“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
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
”战后,他茫然过,试图用爱情和寻欢作乐忘却痛苦;他也困惑过,什么事都不想做。
然而,他最后把这一切伤感、失落、惆怅及痛苦诉诸笔端,饱含激情地倾诉了被战争摧残的一代人的内心创伤,开始了小说创作。
不同的经历背景决定一个作家将观察到什么,将对什么发生兴趣,海明威有着如此的经历,他的作品才呈现出暴力、争斗、失败和死亡等主题。
二、海明威小说的悲剧美1.海明威小说的死亡意识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是由死亡意识和失败意识来体现的。
死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点,也是最具悲剧感的表现。
试想现代人整日带着不同的面具,奔忙穿梭于人生的大舞台上,不就是为了能在有生之年活得舒适一点吗?他们最怕的就是那个悲剧性时刻的.到来,那时,人世间的繁华终成一场空,连他们自己最后也只剩下了一缕烟和几抹青灰。
2. 海明威小说的失败意识海明威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不仅仅是死亡,更有一种浓郁的失败意识,即他的主人公吃了败仗。
《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解读

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解读《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代表作, 作家本人也因这部小说获得了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描写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孤身一人出海捕鱼的故事。
老人在海上漂流了八十四天, 仍一无所获。
此后经过两天两夜的生死搏斗, 终于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
但在归途中一大群鲨鱼围了上来, 尽管老人奋力拼搏, 最终还是抵制不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 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
这就是古典悲剧主人公所必然受到的报应。
《老人与海》关注的是人类的生存、命运与环境的冲突的命题。
作品以象征主义及寓言体的写作方式向人们分别描述了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圣地亚哥的悲剧。
在此抗争中, 人类尽管乐观而意志坚定, 终究失败。
圣地亚哥是一个象征性形象,在他身上显示出诸多悲剧性特征, 作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其悲剧的实质。
一小说悲剧的产生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海明威参加了美国红十字会的医疗队并在一次抢救伤员中负了重伤。
但在战争结束后, 海明威发现虽然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死在战场上, 但并没有人把他们的死看得很重而且那些在战争中受重伤的战士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一切都深深地触动了海明威, 他感到了莫名的悲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海明威带来了肉体上和心灵上的双重的巨大痛苦, 他陷入了对世界的迷惘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西班牙内战的爆发, 让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他还是难以摆脱对现实的悲观态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海明威定居古巴。
他矛盾的人生观发展到第三阶段。
一方面, 他继续发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 提倡为生活而斗争到底的“奋斗哲学” , 另一方面却又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悲观主义之中, 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残酷的搏斗, 而主宰人生的则是一场谁也无法抗拒的命运。
面对命运, 深受现代文明洗礼的海明威, 虽没有古代人面对不可知命运时的困惑, 但却多了一份悲观和绝望。
从海明威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 海明威成长的时代是一个战争与暴力横行的世道。
海明威的小说悲剧艺术

86海明威的小说悲剧艺术尹虹霓 阿坝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海明威笔下所写的小说悲剧属于一种艺术,其一般通过人与时代的对立、人与人的对立和人与自然的对立给予有效的展现,除了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外,还给人以巨大的情感共鸣,以更好的展现出悲剧美学的全貌。
本文将会对海明威悲剧色彩小说进行介绍,并从抽象悲剧艺术、脆弱人性的悲剧技术、宏伟的时代悲歌三个方面来对海明威的小说悲剧艺术进行探究,以更好的加深人们对海明威的小说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海明威;小说悲剧艺术海明威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既对20世纪世界时局动荡给予了有效的浓缩,而且还对“人性”的崇高敬意给予了有效的谱写,并在历史发展中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悲剧艺术是海明威小说作品中经常采用的表现形式,他把小说的创作与20世纪时代背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既能够将精神境界的审美有效的呈现在小说作品之中,同时也可以将人类美好的渴求毁灭在社会矛盾之中,更好的突出小说悲剧艺术,加深人们对小说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一、海明威悲剧色彩小说概述通过对海明威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我们的时代里》是第一部小说作品,而《激流中的岛屿》是最后一部小说作品,不管是短篇还是长篇小说,也不管是何种题材的作品,悲剧性都是其共同的特征,并且可以认为悲剧是海明威小说的共同主题。
《太阳照样升起》是一部长篇小说,弥漫着非常浓厚的悲剧气氛,从小说的扉页中可以了解到其来源于《传道书》中所描述的一段文字,其寓意是大地亘古不变,而人世世代代的代谢,太阳匆匆落下,最终回归到其升起的地方,风一会儿往北吹,一会儿往南吹,不停的旋转,好像可以吹到很远的地方,而实际上最终又会回到原来的轨迹。
从这里可以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为了暗示人生不仅是徒劳的,同时也是虚空的,但是其悲剧既是注定又是永恒的。
在《太阳照样升起》中对“迷惘的一代”的形象给予了成功的塑造,战争已经把美国战后一代人们的希望无情的蹂躏,导致他们显得还是那么的空虚、迷惘,只希望能够痛快地活在当下,不愿意对明天会如何给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日期:2004-03-23 作者简介:董俊峰(1958 —),男,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比较教育研究。
甚至有好多次险些丢了性命。在他的读者心中,海明威是 身中237 块炸弹片而岿然屹立的硬汉,连续两次飞机失事 而安然无恙的英雄。晚年,海明威面对“衰老”、“病魔蹂 躏下的躯体”与“失去创造能力的自我”,他毅然举起枪 管向它们挑战,坚定地说出“不”,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 肉体生命,作出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悲剧性选择。海明威独 特的人生经历对他悲剧性的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 用和影响。他一生都在进行这种悲剧性的追寻,他的中篇 小说《乞利马扎罗山的雪》富有象征意味地表达了这一 切,“乞利马扎罗山的雪峰象征着自然的不朽,意味着永 恒;‘白得令人不可置信’的雪象征着纯洁和神圣;‘上帝 的庙殿’象征着海明威超脱尘世之后精神上的归宿;而那 只‘寻找什么’的豹子则象征着海明威自己—— 一 个 永 远 和内心搏斗,最后还是‘风干冷僵’的崩溃形象。”[4]但 是,他至死不悔、到死方休。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是二十世纪英美文学大师,无论是 在简洁文体的创造方面,还是在小说悲剧性主题的艺术传 达方面,他都堪称一代宗师。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美国现代神话,与他在小说里所创造的 “硬汉神话”一起成为美国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深 刻地影响着当代美国人与美国社会。“在大众文化中,海 明威和他的硬汉已经构成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神话传奇, 在这个神话传奇的世界中,人的主体精神能够承受并超越 一切孤独、失败和死亡的现实痛苦,永远也不会衰败。”[1] 海明威他在四部经典小说中对人类悲剧性的处境、个人在 这个荒诞世界上“单独媾和”的可能性以及人应如何有尊 严地活着或悲壮地死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以桑地亚哥 追求自我的实现的最高境界结束他的艺术生涯。
- 82 -
董俊峰:海明威悲剧人生的艺术表达
“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最凶残、指挥最糟糕的屠 杀。”这一铭骨刻心的、噩梦般的经历促他猛醒,使他深 刻地认识到了战争丑恶的本质,同时也形成了他对现代西 方社会的基本认识:其一,“死亡”——这是海明威感触颇 深的一点。死亡随时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是在 任何地方,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因此死亡是人类永远 无法逃脱,也无法超越的最大的、也可能是最恐怖的真 实;死亡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在顷刻之间剥夺任何 人神圣的生存权利,击碎任何人美丽的人生梦想,将现实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化为乌有。死亡的无常性和不可捉 摸性反映了人的脆弱性与渺小无助,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性与不可预测性。在他看来,人人时刻都受着死亡的威 胁,人人都生活在死亡的阴影里,因此,死亡是贯穿他作 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其二,“痛苦”——海明威感受到的不 仅有肉体的痛苦,更有精神的痛苦。从他早年参加战争多 次负伤,到他晚年身患多种疾病,他几乎经历了人生中各 种各样的肉体上的痛苦折磨;比这肉体的折磨更让人痛苦 千百倍的是他精神上的痛苦,这让他几乎对人生失去信 心。在这方面,他象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 一样认为:人生就是与痛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生的痛苦 均产生于人生的无目的性、无意义性和无价值性;也产生 于人所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人类努力的徒劳性、宇宙及社 会对人的冷漠性,甚至也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性。由 于无涯的苦难,人产生了虚无感和无意义感。而虚无感和 无意义感则进一步加深了人的这种精神痛苦,它们互为因 果,把人生变成了无法忍受的漫漫长夜、无底深渊。其 三,“荒诞”——这是海明威深深感受到的现代社会的一个 突出特征。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世界和社会变得愈来愈怪 异、荒谬、不可理喻。社会的异化与物化愈演愈烈,人也 在这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中失落了自我,人的行为也变得 怪异和不可思议。现代社会正如现代派文学家笔下所描绘 的那般:人被扭曲,甚至变成了甲虫;世界也变成了一个 痴人说梦的大舞台,人们疯疯癫癫,不知所云;战争更是 把人变成了群魔,不知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只知接 受命令、按照程序行事,毫无目的的自相残杀。当海明威 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参战的实际体验中感悟到了世界和人 生的荒诞性和无意义性时,他要用自己的笔把这个充满死 亡与痛苦的荒诞世界描绘出来。海明威“几乎剥光了现代 科学文明给西方世界装点的花花绿绿,还原给读者一个赤 裸裸的野蛮而混乱的世界。”[6]他在自己的重要小说中塑造 了一个又一个的“迷惘者”,这些人物象作者一样痛苦地 挣扎在孤独、失败和死亡的阴影中。
第 21 卷第 3 期(2005)
河西学院学报
Vol.21 No.3(2005)
海明威悲剧人生的艺术表达
董俊峰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海明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已成为现代美国神话,融入他的小说创作之中。他在四部经典
小说中对人类悲剧性的处境、个人在这个荒诞世界上“单独媾和”的可能性以及人应如何有尊严地活着或 悲
壮地死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以桑地亚哥追求自我的实现的最高境界结束他的艺术生涯。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艺术表达;悲剧性处境;荒诞世界;自我实现;《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
谁鸣》;《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I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0520(2005)03 - 0082 - 04
其 次,他 父亲自 杀 身亡 所 产生的 阴 影终 生 都笼罩 着 他,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海明威曾对他的传记作 者说,“我父亲是自杀的。我年轻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个懦 夫。但后来我也学会了正视死亡。死亡自有一种美,一种 安定,一种不会使我恐惧的变形。”[5]他对父亲的自杀有一 个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其实也是他对悲壮之死的认识 过程。父亲的自杀曾引发他对死亡这一人生最严肃命题的 深刻思索,从而把它升华到一个很崇高的境界,即从悲剧 美学的高度来审视死亡,从容面对死亡。
一、海明威悲剧人生与悲剧人生观 海明威童年深受父母影响,从小就酷爱户外运动;稍 长,他把这种热爱变成了一种迷狂,对钓鱼、打猎、拳 击、斗牛喜爱到了着迷的程度,由此形成了他倔强的个性 与不屈的人格。从少年时代到他离开人世,冒险性、竞争 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是他生命的主旋律。根据海明威的传记 作者卡洛斯·贝克的记载:海明威3 岁时常挂在嘴上的一 句话是“我什么都不怕”[2];在他5 岁的时候, 他兴 高采 烈地给外祖父讲述了他自己如何把一匹脱缰的马拦住的壮 举。海明威对于“无论什么事,他都喜欢加上戏剧色彩, 喜欢编造故事。而在每个故事中,他自己总是以一个恃强 凌弱的英雄形象出现。”[3]成年后的海明威更是奔走于危险 的风口浪尖、不断在死神的阴影中徘徊。在这一切活动 中,他曾体验到了无数惊心动魄、生命攸关的刺激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