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高考历史冲刺选择题专项训练(四)漫画图片
高中漫画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漫画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面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2. 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官员B. 选拔士兵C. 选拔工匠D. 选拔商人答案:A3. 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社会现象?A. 重农抑商B. 重文轻武C. 重男轻女D. 重商轻农答案:B4. 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是什么?A. 秀才B. 举人C. 进士D. 状元答案:C5.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诗词歌赋B. 武艺骑射C. 法律条文D. 儒家经典答案:D6.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 无关紧要答案:A7.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举办周期是多久?A. 每年一次B. 每两年一次C. 每三年一次D. 每四年一次答案:C8.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哪个朝代被废除?A. 明朝B. 清朝C. 民国D. 新中国答案:B9.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举办地点通常在哪里?A. 皇宫B. 书院C. 考场D. 寺庙答案:C10.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1.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举办机构是什么?A. 礼部B. 吏部C. 户部D. 工部答案:A12.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政治的清明B. 阻碍了政治的清明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3.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是什么?A. 考试成绩B. 家庭背景C. 社会关系D. 财富地位答案:A14.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5.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考试科目有哪些?A. 经、史、子、集B. 诗、词、歌、赋C. 琴、棋、书、画D. 骑、射、书、数答案:A16.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B.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7.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考试形式是什么?A. 笔试B. 口试C. 实践操作D. 面试答案:A18.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B. 阻碍了教育的发展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9.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考试时间是多久?A. 一天B. 两天C. 三天D. 四天答案:C20.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B. 阻碍了社会的稳定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_______朝,由_______创立。
2024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02 漫画素材类选择题(50题)

专题02 漫画素材类选择题题型特点漫画素材类选择题一般由漫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漫画部分常由图片、标题或注释组成,图片是漫画的主体,通常是特色鲜明的人和物。
有些图片无法表达的内容,就需要用文字作适当补充。
答题技巧漫画素材类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包括四步:1.定时空:①从漫画的标题入手,理解漫画的意思;②根据漫画上的文字判断相关的历史事件;③通过漫画风格推敲历史时间;④通过其中的人物、事物判断历史归属;⑤通过漫画场景理解相关历史背景等等。
2.定主题:结合题目,看漫画,提炼漫画主题。
3.抓关键:结合漫画主题,明确解答方向。
4.析选项:根据题干的指向,结合漫画的内涵或寓意,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进而决定取舍。
真题演练1.(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针对汉武帝的困惑(如图),主父偃提出的对策是()图2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实施“推恩”的措施C.采用军事解决方式D.采取盐铁专卖举措2.(2023·四川甘孜藏族·统考中考真题)图3是某学生绘制的反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漫画。
漫画旨在说明()图3扯线木偶A.西方列强军事实力异常强大B.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C.中西礼仪文化存在巨大差异D.清政府开启了学习西方历程3.(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北伐战争D.护国战争4.(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漫画中的学生们高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标语举行示威游行。
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5.(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清末画作《火车站》。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A.民族工业体系完整B.空中航线飞速发展C.高速铁路开通运营D.交通出行方式多样6.(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黄镇将军在亲历某历史事件过程中创作了由二十四幅漫画组成的画集,被誉为“真实的革命史料”,图2所示为其代表作。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题型强化训练8 图片、漫画类选择题

9.(2023辽宁考前模拟)下面是冷战时期的一 幅漫画,该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B ) A.美国控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格局 B.西欧国家在政治上失去了独立性 C.苏联的国际政治话语权被挤压 D.冷战格局下美苏互相攻击 解析 根据题干及漫画可知,作者意在抨击西欧外交受美国控制,失去独立 性,B项正确;美国控制的是资本主义世界,A项夸大了范围;材料没有涉及苏 联的话语权,排除C项;漫画不能说明冷战格局下美苏互相攻击,排除D项。
123456789
本课结束
123456789
2.(2023山西太原一模)下面是1991年从唐朝金乡县主(李渊的孙女)与其丈 夫合葬墓中出土的彩绘陶俑作品,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D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宽松开明的政治氛围
123456789
B.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 D.多元文化的交往交融
解析 彩绘陶俑作品反映出唐朝时期的男女身着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这体 现了唐朝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与交融,是多元文化的交往交融 的结果,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未涉及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的管理,因此无法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排除A项;女性骑马打猎并不能 充分说明当时男女平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未涉及 政治氛围,排除C项。
123456789
6.(2023山东菏泽一模)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率军前往位于埃及腹地的阿 蒙神庙祭拜,宣称获得阿蒙的神谕成为埃及的法老并进行正式加冕。下面 是亚历山大被刻画成法老的形象。 这突出说明了( A ) A.文明的相互碰撞 B.宽容的宗教氛围 C.埃及文化的复兴 D.政治体制的创新 解析 材料说明亚历山大接受埃及文明,根据所学可知,他也将希腊文明带 到了埃及,故这个过程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与碰撞,A项正确。
漫画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四、真题演练
5.(2024,湖南,T8)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 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② 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③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④ 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三、解答漫画选择题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要仔细阅读题目,包括认真阅读选择题的题干和题肢,理解题目要求;仔 细观察漫画中的每个细节,包括人物表情、动作、语言、场景等,有时候正 确答案可能隐藏在漫画的细节之中,不要忽视任何可能的线索。 2.理解漫画寓意:形式表达内容,透过漫画的每个细节,尝试理解漫画所要 传达的深层含义或寓意,将漫画内容与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比如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3.分析选项:分析每个选项,看它们是否与漫画内容和理论知识相符合。排 除那些明显错误或与漫画内容不符的选项,在剩余的选项中,比较它们与漫 画内容和政治理论的契合度,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四、真题演练
1.(2024,浙江1月,T15)漫画《自律》(作者:词穷诗人七叔) 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类似情况下的最 优选择是( )
A.恪尽职守牺牲自我 B. 拒绝诱惑保护自我 C. 恪尽职守兼顾自我 D. 拒绝诱惑放飞自我
四、真题演练
2.(2024,湖北,T13)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 ①实践与认识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②认识的真理性要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检验③认识都能 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解答漫画选择题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高考一轮复习:高考漫画题答题技巧 课件(27张PPT)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 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 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 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 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看画中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
(1)请向没有见过这幅漫画的人介绍这幅漫画,不 超过140字。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题型一:描述画面
1、弄清构图——全面、准确
(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注意人物的服饰、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语言文字)
2、有什么说什么——客观 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
3、注意描述顺序——清晰 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 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1)先背景后人物 (2)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 明 (4、3)注几意幅字画数面限,制按照顺序逐个描述
示例: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弄清画面内容
此漫画大体由三部分组成。画的右边是一个坐 在草地上的人,戴着金丝眼镜,双手捧着一本书 ,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体左侧放着一个盛满 水的桶,还有一根钓鱼竿。
画的左边是一口井,下部由砖砌成圆形,上 部是个呈六角形的井口,钓鱼竿的一头拴着一根 线,伸入井中。画的下面写着:“书上说,鱼儿 离不开水”。
寓意: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 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 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主体是谁?(因为“他” 或“他们” 才是讽刺或颂
扬的对象)
干了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才能体现讽刺或颂扬的
是什么)
这样做对不对?(绝大多数是不对的,因为漫画以
讽刺为主)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冲刺 选择题专项训练(四)漫画图片

新式五味瓶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四)1.下列表述最能反映右图漫画主题的是A .金融风险日益加深B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C .两极对峙格局加剧D .全球经济差距扩大2.右上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
从中可知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B .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C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3.图3是何剑士先生在1911年创作的革命漫画《小磨香油》。
它表达的主旨是①列强愚弄百姓,排斥工业文明 ②政府榨取百姓,满足列强贪欲 ③唤醒民众意识,激发革命斗志 ④百姓轻信政府,迎合列强需要A .②③B .①④C .①②D .②④4.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某一都城商业繁荣时有这样的描述: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此都城是右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5.图6是西方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其寓意是A .同情中国所受遭遇B .揭露日本侵华野心C .讥讽清朝腐败无能D .策划共同瓜分中国 6.观察右侧漫画(lraq 、Afghanistan 、Balkan 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 .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B .冷战能有效抑制地区性冲突C .当地人冷战思维依然强烈D .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和平7.政治宣传画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般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标题。
下列所示宣传画,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标题比较匹配的是8.上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 A .辛亥革命爆发 B .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 .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 .解放战争爆发 9.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
阅读下图(“一”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A .英法美B .英美苏C .中苏美D .美中苏10.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原始农业B .个体农耕C .千耦其耘D .自然经济 11.右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
(华普教育)2015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2015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一书指出:在宋代,从文化角度看,却属于边缘地区。
这些地方的知识分子言辞大胆,为了给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取得领导地位,往往会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加富于侵略性。
以下最能印证该材料主旨的是A.陆王心学使儒学变得思辨化B.两宋时期市民文学发展迅猛C.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精华D.宋代传统科技呈现近代因素13.图3是国内学者在研究康乾盛世时期经济状况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外贸税收总额变化曲线图(单位:万两)。
这反映出康乾时期的中国A.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外贸总额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C.曾一度开放海禁推动经济增长D.清政府在抑商政策上不断松弛14.金观涛在《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中说:“在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下,各级官员都要受到‘忠君保民’信条的约束。
他们分处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上,执行统一的中央政府的号令,但在贯彻过程中又不需要事事请示,而往往是按统一的儒家国家学说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从而自动地对各地区实行控制调节。
”这表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A.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是其主要特征B.君主专制制度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C.君主专制制度中不存在任何民主因素D.维系专制统治是官僚政治的重要特点15. 20世纪初,一位住在安徽芜湖西河乡的老秀才,一路划船前往县城要两天两夜的时间,而从芜湖乘坐轮船到南京,虽路程遥远,却只需半日。
老秀才哀叹:西学确比经文实用也。
于是令子孙学习西方制造。
这主要说明A.城市的交通比农村发达B.社会发展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C.维新变法思想影响巨大D.先进中国人开始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6. 1918年,北大学生组织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圭臬: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
2015届高考漫画专题

学生优秀答案展示:
(1)尝试毒品等于葬送终生
(2)接触毒品 结束一生 (3)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4) 毒品,生命的陷阱 (5) 吸毒 = 上吊自杀
写好公益广告的三点要求:
明—主题鲜明(内容具体,指向鲜明,思想深刻)
美—生动形象(使用手法,构思新颖,感情真挚)
短—简洁明了
2.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
衣物常手洗
(示例二)画面四:行车要低碳
环保又方便
天空清又澈
行路骑单车
五、帮你诊治
教学目标:
1.准确审读画面(要素不遗漏) 2.探究画面寓意(类比联想) 3.准确概括答案(符合题干要求)
一、回顾一轮
漫画题解题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人、物、景不遗漏)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 关系)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由画面到生活) 第四步:看清要求,准确表达 描述画面——说明性语言 揭示寓意——议论性语言 拟写标题——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拟写公益广告——紧扣主题,生动有文采
一、课前小练
1、仔细阅读这幅漫画,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为漫
画拟一则公益广告。(不超过10个字)
罂粟果
我们来找茬(发现问题)
1、迷幻的罂粟、迷幻的圈套,是个死结。 2、切勿忽视圈套上的美好。 3、它会扼制住你生命的咽喉。 4、珍爱生命,远离罂粟果。 5、莫让眼睛被诱人的外表遮蔽,看不到陷阱。 1、没有揭示画面寓意 2、要素信息理解错误 3、主题不鲜明(它指什么) 4、抓不住实质(罂粟果代表什么) 5、意图不清,语言不简洁
1、审题不清 2、不明意图,抓不住主要元素 3、不符合题干要求,语言繁琐 4、信息无中生有,凭兴趣作答 5、主旨不鲜明,语言表述不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式五味瓶
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四) 漫画、图片
1.下列表述最能反映下图漫画主题的是
A .金融风险日益加深
B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C .两极对峙格局加剧
D .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2.右上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
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
从中可知
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B .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C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3.图3是何剑士先生在1911年创作的革命漫画《小磨香油》。
它表达的主旨是
①列强愚弄百姓,排斥工业文明 ②政府榨取百姓,满足列强贪欲
③唤醒民众意识,激发革命斗志 ④百姓轻信政府,迎合列强需要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4.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某一都城商业繁荣时有这样的描述:大街小巷叫卖
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此都城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6是西方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其寓意是
A.同情中国所受遭遇
B.揭露日本侵华野心
C.讥讽清朝腐败无能
D.策划共同瓜分中国
6.观察右侧漫画(lraq、Afghanistan、Balkan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B.冷战能有效抑制地区性冲突
C.当地人冷战思维依然强烈
D.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和平
7.政治宣传画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般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标题。
下列所示宣传画,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标题比较匹配的是
8.上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
得知当时
A .辛亥革命爆发
B .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 .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 .解放战争爆发
9.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
阅读下图(“一”表示合作关系,“←→” 表
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 B
C
D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10.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
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
11.右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
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12.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
这次会议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3.读图1,图片记载的是_份关于盐
井开采的盐业契约。
由此可知当时
A .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
B .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C .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
D .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14.读图3,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
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
图中
最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左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生
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
图1到图2转变中的新因素有
①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③钢铁化工领域内的技术革命
④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右图是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竹简。
下列规定不 可能出自“秦律”的是
A .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
B .由政府有关机构定期校正衡器
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D.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
16题图 17题图 18题图
17.铸币的设计和图案通常可以充分揭示一个社会的面貌。
右图是一枚公元前137年的罗马铸币,其图案描绘一位市民正在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
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A.罗马每个自由民都享有投票权 B.当时罗马的法律高度成熟
C.充分体现罗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D.反映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
18.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
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19.据下图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新中国经济建设中
①生产关系的改革与调整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和发展
③所有制形式的改变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20.右图为国家邮政局于2005年发行的《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票面是一代名伶谭鑫培在京剧《定军山》中饰演黄忠的剧照。
从该邮票包含的历
史信息中可以推断出的合理解读有
①京剧在清朝末年较为流行②京剧内容基本取材于历史著作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较为迅速④20世纪前十年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1.下图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美国实现了对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的操纵
B .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C .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
D .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22.这是有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几幅图片,下列对其解读与当时的社会状况
不符的是
A .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B .失业和贫困加剧,社会危机严重
C .各国相继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 .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23. 21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欧猜五国”(指主权债券危机的葡萄牙、
意大利、希腊、
西班牙和爱尔兰。
图9)、金砖四国(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图10)。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
图4田纳西水利工程
图2 等待救济的人群 图1 资本家倾倒过剩牛奶
A.全球化进入新阶段 B.区域集团化扩大
C.发展不平衡性加强 D.多极化格局确立
24.从沿海到内地是近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共同特
征。
下图中既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
岸,又是我国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25,对图中所蕴含信息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①粮食交易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
②长距离运销兴盛③大一统的局面保障了国内市
场的扩大④市场化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主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6.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
读图,下列思想与地域的搭配中,正确的是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人也
C.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5图26图
27.右图中斜线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阶段的控制区。
在这一局势下,中共
A.开始战略反攻
B.进行战略决战
C.召开第一届政协会议
D.准备发动渡江战役
28.右图是近代某一军事行动形势图,与该图所示军事行动
有关的是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八路军主动出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D.人民解放军的一次战略决战
29.右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役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B.八路军在山西取得平型关大捷
C.是中国战场由守转攻的转折点
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8图 29图
30.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A .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
B .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
C .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
D .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