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机械传动结构认知及分析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机械传动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机械传动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综合实验徐双满洪建平编王青温审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2月机械传动系统综合实验一、工程应用与实验问题提出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传动部件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综合运用,涉及了零件加工、装配等工艺方面的问题较多,实践性较强。

通过实验可以熟悉和掌握传动系统组成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不仅可以加深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培养同学的工程实践技能,为后面的课程设计训练打好基础。

二、实验目的2.1 了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构成及其应用特点,认识其组成元件;2.2 了解不同类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2.3 了解几种常见传动设计、组成、制作、安装与校准方法。

2.4 能将几种传动形式组合,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2.5 掌握齿轮传动系统中的多轴、混轴传动系统设计、安装及校准方法。

三、实验设备主要应用的设备为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关于实验系统做如下说明;3.1 系统的主要组成存储面板传动系统控制板工作面存储单元JCY-C机械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此系统包括一个活动的工作站,用于装配机械系统的的标准工作台板,存储面板,储存组件的存储单元。

工作台板包含四块金属板,每一个工作台板都设计有用于装配组件的狭槽和孔,工作站还包括一个电动机控制单元。

3.2 存储面板组件:轴面板1、轴面板2、带面板、链面板;齿轮面板1、齿轮面板2、不合格件面板、机构面板;这些面板装配在工作台的头顶上方架子上。

3.3 组件存储单元(抽屉)准件。

系统主要安装部件及测量与校正零件:常转速电机、齿轮电机、电机支座、带式制动器、转速计;支撑座制动器、数字转速表及常用工具四 、实验选题与要求4.1 单一传动系统类实验题目:实验要求:同学在规定的学时内,从实验题目中选择至少2项以上,同学自主完成设计并塔接;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制定实验初步方案,在实验台所提供的硬件系统中,选择零配件,并完成系统制作与校准等内容要求。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典型机构认识与分析实验实验九凸轮机构运动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对现代虚拟设计和现代测试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力;3、通过实测和软件仿真了解不同运动规律的盘形凸轮的运动,了解圆柱凸轮的运动;4、掌握凸轮廓线的测试方法;5、通过实测曲线和仿真曲线的对比,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

二、JTJs-Ⅲ实验台简介:1、结构组成1-安装底座2-凸轮支座3-同步带轮4-同步带5-电机支座6-步进电机7-齿轮齿条支座8-尖顶从动件9-导轨10-被测凸轮(盘形)11-圆柱凸轮12-轴承座13-齿条14-小齿轮15-齿轮支架16-角位移传感器图1JTJs-Ⅲ实验台结构组成2、主要技术参数1)凸轮原始参数:盘形凸轮机构1#凸轮:等速运动规律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推杆升程h=15mm;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60o、回程转角Ф,=1620;凸轮质量m1=0.765㎏。

2#凸轮: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凸轮质量m1=0.765㎏。

3#凸轮:3-4-5多项式运动规律凸轮基圆半径ro=40mm;从动件滚子半径rt=7.5mm;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凸轮质量m1=0.852㎏。

4#凸轮: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推杆升程h=15mm;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凸轮质量m1=0.768㎏。

5#凸轮: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推杆升程h=15mm;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6#凸轮:改进等速运动规律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推杆升程h=15mm;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实验四机械传动综合性能测试指导书

实验四机械传动综合性能测试指导书

实验四、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3. 通过实验认识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实验在“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36表11、动力部分(1)三相感应变频电机:额定功率0.55KW;同步转速1500r/min;输入电压380V。

(2)变频器:输入规格AC 3PH 380-460V 50/60HZ;输出规格AC0~240V 1.7KV A 4.5A;变频范围2~200 HZ。

2、测试部分(1)ZJ1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10N.m;转速范围0~6000r/min;(2)ZJ5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50N.m;转速范围0~5000r/min;(3)TC-1转矩转速测试卡:扭矩测试精度±0.2%FS;转速测量精度±0.1%;(4)PC-400数据采集控制卡。

3、被测部分(1)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减速比1:5;齿数Z1=19 Z2=95;法向模数mn=1.5;中心距a=85.5mm;(2)摆线针轮减速器:减速比1:9;(3)蜗轮减速器:减速比1:10;蜗杆头数Z1=1;中心距a=50mm;(4)同步带传动:带轮齿数Z1=18 Z2=25 ;节距LP=9.525;L型同步带3×16×80。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机械设计第一节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2.了解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3.了解常用的润滑剂及密封装置;4.了解常用紧固联接件的类型;5.通过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械结构及装配的展示与分析,增加对其直观认识。

二、实验设备机构模型;典型机械零件实物;若干不同类型的机器。

三、实验内容、步骤在实验室要认识的典型机械零件主要有螺纹联接件、齿轮、轴、轴承、弹簧,具体内容如下:1.各种类型的螺纹联接实物,各种类型的螺栓、螺母及垫圈实物,螺纹联接的失效实物,各种类型的键、销实物,各种类型的键、销失效实物,各种类型的焊接、铆接实物;2.各种类型及各种材质的齿轮、齿轮加工刀具、蜗轮蜗杆、带、带轮、链条、链轮、螺旋传动的零部件实物,失效零件实物;3.各种类型的轴、轴承实物,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实物,轴瓦和轴承衬实物,轴承、轴、轴瓦失效实物;4.各种类型的弹簧和弹簧失效实物,各种联轴器、离合器实物模型。

四、注意事项注意保护零件陈列柜中的零件。

五、实验作业1.请回答在实验室所见到的零部件如螺栓、键、销、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各有哪些类型?2.请举出螺栓、键、齿轮、滚动轴承的一种使用情况以及相应的失效形式。

六、问题思考1.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哪几种?带传动有哪几种失效形式?2.传动链有哪几种?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3.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4.蜗杆传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5.轴按承载情况分为哪几种?轴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6.联轴器与离合器各分为哪几类?各满足哪些基本要求?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8.可拆卸联接和不可拆卸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9.零件和构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节螺栓联接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前言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机械设计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按照《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带传动效率实验、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3项实验。

实验一 带传动效率实验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一、实验目的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测定传动效率和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和滑动曲线。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带传动原理是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

带传动的效率,当主动轮与从动轮直径相等,即传动比i=1时,可按下式求得1122n T n T ==主动轮的功率从动轮的功率η式中:T 1 ——输入力矩,N·m ;T 2 ——输出力矩,N·m ;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出转速,r/min 。

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使带的两边弹性形变不等引起带与轮面的微量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带传动在工作中的滑动程度用滑动系数ε表示,它是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的。

可按下式求得121n n n -=ε 式中: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入转速,r/min 。

滑动曲线就是表示带在不同负载时滑动的程度的曲线,可分别以主动轮转速和负荷档位为横坐标,以滑动系数ε为纵坐标来绘制。

三、实验条件1.柜式带传动效率测试分析实验台。

2.笔、草稿纸(此项自带)。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加初拉力(调整张紧螺丝)。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带传动实验与减速器拆装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带传动实验与减速器拆装实验

实验四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2. 观察带传动工作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并分析其产生原因;3. 了解带传动在不同初拉力下的负载与滑动率、负载与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4. 测定带传动在实验条件下的弹性滑动率与传动效率,并绘制滑动率曲线及效率曲线。

二、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验采用的设备是PDC-Ⅱ智能型皮带传动测试台,图4-1所示为其结构示意图。

图4-1 PDC—II智能型皮带传动测试台结构示意图1—机座2—移动支架3—(测初拉力)压力传感器4—固定支架5—负载灯泡(组)6—(测支反力)压力传感器7—测力杠杆8—直流电动机9—主动带轮10—张紧装置11—传动带12—从动带轮13—直流发电机图4-2所示为PDC-Ⅱ智能型皮带传动测试台控显面板布局示意图。

图4-2 PDC—II智能型皮带传动测试台控显面板布局图本实验台主要由两个直流电机组成,左边为主动电机,提供驱动力矩,由调速旋钮调节电压;右边为发电机,提供负载力矩,其电枢绕组两端接上灯泡作为负载。

主电机固定在一个水平方向移动的滑板上,可沿滑座滑动,底板的滑动由皮带预紧装置推动,带传动的张紧装置由螺旋机构和液压机构组成,通过旋转竖直方向的螺杆改变下面的水平活塞杆位置,活塞杆推动移动支架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了两带轮之间的中心距,以此实现对传动带施加一定的初拉力或调节初拉力的大小。

在移动支架与水平活塞之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活塞对移动支架的推力由该压力传感器测定,其值等于传动带上下两边拉力之和(即2F0),该值在实验中将直接显示在控显面板的“张力”数码管上。

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通过一根传动带(平带或V带)带动从动轮,从动轮装在发电机的轴上,电机定子(连外壳)可绕其轴线摆动,其外壳上装有测力杠杆,其端部支点压在测力传感器上,产生的压力信号通过测量电路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压信号,经过线性放大和A / D转换,将安装在电动机和发电机定子机壳上的测力杠杆的端部支点反力N1、N2值直接显示在控显面板的“扭矩臂力1”、“扭矩臂力2”数码管上。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1)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1)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教研室2013年3月目录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1)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 (2)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5)实验四渐开线齿轮参数测量实验 (8)实验五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14)实验六机械运转速度波动及调节实验 (20)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一、目的通过观察典型机构运动的演示,建立对机器和机构的感性认识。

了解常用机构的名称组成结构的基本特点及运动形式,为今后深入学习机械原理提供直观的印象。

二、设备1 .机构示教柜,机械零件陈列柜。

2 .各种典型的机构、机器(如缝纫机、动平衡机、简易冲床、颚式破碎机、内燃机模型、油泵模型等等)。

三、实验要求1 .观察各种连杆机构的组成结构,运动构件上点的运动轨迹,各种运动副之异同,这些机构之间内在联系。

哪些是基本形式,哪些是基本形式演变而成的机构。

2 .观察各种凸轮机构的原动件和从动件的结构特点及运动不同形式,哪些是平面凸轮,哪些是空间凸轮。

3 .观察各种间歇机构的原动件和从动件的运动情况,哪些是平面机构,哪些是空间机构。

4 .了解各种机构的名称及其运动情况。

四、思考与讨论题1 .观察连杆机构陈列柜,思考与讨论下列问题:1 )你所看到的平面连杆机构由哪些基本构件所组成?何谓曲柄、摇杆、连杆、基架?2 )组成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副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说出它们的类型和名称吗?3 )平面四杆机构有哪些基本类型?有哪些演变形式?你能说出它们的演变途径吗?4 )观察连杆上某些点的运动轨迹,何谓连杆曲线?你看到了哪些典型的连杆曲线?2 .观察凸轮机构陈列柜:1 )凸轮机构由哪些构件组成,其中的运动副与连杆机构相比有和异同。

2 )分别从凸轮的结构特点,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凸轮与从动件的锁合形式的区别,你能说出凸轮机构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吗?3 )通过观察,你能确立直动从动件的最大升距和摆动从动件的最大摆角吗?3 .观察间歇运动机构陈列柜,试说明:1 )该柜中各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与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相比有何不同之处?2 )你能说出几种间歇机构的类型、名称吗?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根据机器械或机构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技能;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熟悉构件和运动副的代表符号、机构自由度的含义及自由度的计算;3、通过实验了解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结构的区别。

机床传动系统结构实验报告书(模版)2011

机床传动系统结构实验报告书(模版)2011

机床传动系统结构实验报告书实验者姓名实验者学号实验小组小组其它成员课程名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生产工程实验中心金属切削实验室实验时间机床传动系统结构实验一.实验概述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工艺手段,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被加工零件和切削刀具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通过此运动,刀具相对工件的空间运动轨迹使工件被加工形成了一定形状的成形表面轮廓。

机床的运动部件主要由主轴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而机床传动系统是组成此类运动的主要部件,也是机床的核心部件。

传动系统随着机床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表化,但其基本的传动副结构、形式、轴系类部件结构仍是在各类机械装备中使用,本实验主要面向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的本、专科类学生。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过程的各个实践环节,让学生直接接触机床传动系统实物,增进学生对机械部件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实验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零部件形状特征,及相关实验内容使学生能熟悉机床传动系统中的齿轮传动副、带轮传动副、离合器、传动丝杠螺母副、主轴、花键轴、传动轴结构、轴系支承等各类典型传动零部件结构。

三.实验要求:观察实验机床的机械传动系统工作过程、结构、零部件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诸项实验内容1. 结合课程内容,参考辅导资料(随附)对CA6140车床传动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2. 结合课程内容,参考辅导资料(随附)总结对CA6140车床传动结构的认识;3. 根据学习所得认识与知识,完成下述实验题四.实验内容1.观察、CA6140机床传动系统的部分传动部件。

2.学习《制造技术基础》精品课程网页→学习辅导材料→多媒体课件(第二章课件)实验题1.齿轮与传动轴采用平键连接(传递力矩)齿轮沿轴向不能移动;被称固定连接结构;齿轮与传动轴采用花键连接(传递力矩)齿轮沿轴向能移动;被称滑移齿轮结构;齿轮与传动轴采用普通的间隙孔轴配合;无键连接空套结构(不传递力矩)齿轮沿周向能转动,齿轮沿;轴向不能移动;被称惰轮结构;问:请在图中标出滑移齿轮结构、惰轮结构;2.使用滑移齿轮改变两轴的传动比——机械变速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机械传动结构认知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典型机械传动结构认知及分析,深入了解机械各种相关传动在机器中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并详细观察各种常见机械结构,学习对常见结构的分析能力,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
滑动轴承
在汽车曲轴连杆机构中,绝大多数采用整
体式曲轴结构,因此,连杆与曲轴的接触处普
遍采用剖分式滑动轴承。

发动机连杆的小头则
普遍采用整体式滑动轴承。

发动机的曲轴的主
支撑轴承一般也采用滑动轴承,因此,滑动轴
承在发动机的各部分应用是十分普遍的。

发动机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
承等处承受的载荷及相对滑动速度较大,因此
一般采用压力润滑的方式,因此机油的选择和
应用对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十分重要。

从发动机到配汽凸轮轴的传动方式有齿形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三种。

主要要求保证曲轴转角与配汽凸轮的配合工作。

多片式圆盘摩擦离合器
在手动变速的各种车辆中,普遍
在发动机到变速箱的传动过程中采
用摩擦离合器,主要作用是适时中断
或连接动力的传递。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
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
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
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在汽车行
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
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
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
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离合器的功用主要有: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起步前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
发动机与变速箱是刚性连接的,一旦
挂上档,汽车将由于突然接上动力突
然前冲,不但会造成机件的损伤,而且驱动力也不足以克服汽车前冲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而熄火。

如果在起步时利用离合器暂时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然后离合器逐渐接合,由于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之间存在着滑磨的现象,可以使离合器传出的扭矩由零逐渐增大,而汽车的驱动力也逐渐增大,从而让汽车平稳地起步。

2.便于换档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换用不同的变速箱档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

如果没有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那么变速箱中啮合的传力齿轮会因载荷没有卸除,其啮合齿面间的压力很大而难于分开。

另一对待啮合齿轮会因二者圆周速度不等而难于啮合。

即使强行进入啮合也会产生很大的齿端冲击,容易损坏机件。

利用离合器使发动机和变速箱暂时分离后进行换档,则原来啮合的一对齿轮因载荷卸除,啮合面间的压力大大减小,就容易分开。

而待啮合的另一对齿轮,由于主动齿轮与发动机分开后转动惯量很小,采用合适的换档动作就能使待啮合的齿轮圆周速度相等或接近相等,从而避免或减轻齿轮间的冲击。

3.防止传动系过载
汽车紧急制动时,车轮突然急剧降速,而与发动机相连的传动系由于旋转的惯性,仍保持原有转速,这往往会在传动系统中产生远大于发动机转矩的惯性矩,使传动系的零件容易损坏。

由于离合器是靠磨擦力来传递转矩的,所以当传动系内载荷超过磨擦力所能传递的转矩时,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就会自动打滑,因而起到了防止传动系过载的作用。

摩擦片材料常用淬火钢片或压制石棉片。

摩擦片数目多,可以增大所传递的转矩。

但片数过多,将各层间压力分布不均匀,所以一般一超过12~15片。

汽车摩擦离合器普遍采用直接操控,利用脚踏板直接控制。

车桥
行驶系分为四大主要部分:车桥、车轮、车架和悬架。

车桥(也称车轴)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

其功能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

车桥可以是整体式的,有如一个巨大的杠铃,两端通过悬架系统支撑着车身,因此整体式车桥通常与非独立悬架配合;车桥也可以是断开式的,象两把雨伞插在车身两侧,再各自通过悬架系统支撑车身,所以断开式车桥与独立悬架配用。

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车桥也分成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

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

大多数汽车采用前置后驱动(FR),因此前桥作为转向桥,后桥作为驱动桥。

联轴器
联轴器主要作用是连接不同轴的运动。

联轴器一般分为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两大类。

对汽车来说,动力从发动机开始逐步传递到车轮,传递的环节较多,连接的各种方式也很多,根据场合的不同,采用的联轴器种类也各有不同。

变速器和差速器
汽车中主变速器和差速器的功用是正确传递和分配动力,保证车辆在不同路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变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都非常典型。

其中传动布置、轴上零件定位、连接方式、润滑方式、整体工艺考虑等都值得仔细观察和分析。

制动器
汽车制动器中有两种形式,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是最早形式的汽车制动器,当盘式制动器还没有出现前,它已经广泛用于各类汽车上。

但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能差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因此在近三十年中,在轿车领域上已经逐步退出让位给盘式制动器。

但由于成本比较低,仍然在一些经济类轿车中使用,主要用于制动负荷比较小的后轮和驻车制动。

时下大多数低档轿车,采用的不完全是盘式制动器,而是前盘后鼓式混合制动器(即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这主要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同时也是因为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轴荷前移,对前轮制动的要求比较大,一般来说前轮用了盘式制动器就够使了。

当然,前后轮都使用盘式制动器是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四轮盘刹”(或称“四轮碟刹”)。

典型的鼓式制动器主要由底板、制
动鼓、制动蹄、轮缸(制动分泵)、回位
弹簧、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

底板安装
在车轴的固定位置上,它是固定不动的,
上面装有制动蹄、轮缸、回位弹簧、定
位销,承受制动时的旋转扭力。

每一个
鼓有一对制动蹄,制动蹄上有摩擦衬片。

制动鼓则是安装在轮毂上,是随车轮一
起旋转的部件,它是由一定份量的铸铁做成,形状似园鼓状。

当制动时,轮缸
活塞推动制动蹄压迫制动鼓,制动鼓受到摩擦减速,迫使车轮停止转动。

盘式制动器通常采用钳盘式制动器结
构,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原件为安装
在车轮上的圆盘状的制动盘,工作表面为两
端面。

固定元件为块状的带摩擦片的制动钳。

制动钳,是其两股跨夹着制动盘的夹钳形部
件,其内部加工出圆筒形的油缸,其中装有
活塞。

制动时,活塞推动带摩擦片的制动块
挤压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力矩。

盘式制动器又分为定钳形和浮钳型两
种,定钳形的两个油缸分别布置在制动盘的
内外两侧,因此需要较大的车轮内侧空间。

但对于小型汽车和轿车,车轮内侧空间很小,难以装下定钳式盘式制动器制动钳,因此又
开发了浮钳形盘式制动器。

这种制动器只有制动盘的内侧有油缸,但两侧都有制动块,因此占用体积小,适合在轿车上布置。

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优点:
1) 散热条件好,因此制动稳定性好,抗热衰退性强;
2)
尺寸和质量小。

三、实验所用设备和仪器:
G-1011型汽车动力传动系统
G-3035型FR汽车变速器系统
G-3062型汽车转向系统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开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驱动电机;
2. 结合实验指导书逐一观察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各环节在车辆行驶及操控中的作用;
3. 根据实验报告提出的各个思考题详细分析和观察各环节的作用和任务。

五、实验报告
1.仔细观察发动机的结构,寻找曲柄连杆机构各活动关节处的轴承支撑,分析它们都采用了什么轴承形式?为什么?其润滑如何实现?
2.发动机的配气凸轮轴的动力来源是什么?采用了什么驱动形式?还可以采用什么驱动方式?
3.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各动力传递环节和汽车转向系统进行观察,分析有哪几种联轴器形式?
4.车辆主离合器起什么样的作用?在何时参加作业?为什么采用摩擦盘式?你知道还有几种离合器形式?可否采用其他离合器形式?
5.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和汽车变速器系统以及差速器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任取一个部件进行分析,详细画出其一根轴的装配草图。

6.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和汽车变速器系统以及差速器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任取一个部件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其箱体结构,分析其可能的加工工艺,分析如何保证装配精度。

7.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方向盘的运动如何传递到车轮的?有无自由行程?
8.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采用的是什么制动器?有何优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