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公园设计分析.
公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Company Logo
•
•
3.牡丹园——以牡丹亭为景区轴线的焦点,两侧 栽植牡丹,芍药,配以点置山石和丁香,红枫, 桃,梅等观赏树木花卉。前端主景为大型牡丹花 坛。该景区东部入口处面临大片草坪,北边以水 杉密林为背景,突出衬托出低矮平坦的牡丹花坛 主题。 4.假山花木园——公园中部的蜂腰地段,顺其狭 窄地形,布置了密集的曲折小路,形成五十多块 地形起伏的假山小丘,分块栽植各种观赏乔灌木 和花卉,并构筑假山,流泉,水池,小桥,曲径, 别具自然情趣。
Company Logo
•
•
5.疏林草坪——草坪在公园西部,邻接假山花木 园,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在中心处有一 块长宽50-60米的草地,三面丛植各种观赏树木, 间以花灌木,以多层次的树丛形态组合,构成旷 野的疏林草地景观。 6.西假山——原为苗圃,七十年代结合人防工程 堆筑大假山,平面呈“L”形,长宽100多米。北 坡山脚凿有水池,池畔为月季园,春在亭。
Company Logo
布局图
Company Logo
三 上海长风公园 • 3.1概况:
公园建设始于1957年4月4日,于1959年国庆节建成 开放,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公园,唯一的山水公 园。位于大渡河路189号,东邻华东师范大学,南 进吴淞江,西靠大渡河北路,北临怒江路。全园设 四门,面积36.56万平方米。公园总体布局模拟自 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湖面和26米 高的铁臂山构成全园独特的景观。规划分四个大区: 活动区、游憩区 、花卉苗圃区和行政管理区。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取《宋书· 宗悫 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将园名改为 “长风公
Company Logo
13公园分类及特点ppt课件

52
第三部分 国外公园体系
• 美国 美国公园强调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以优 美的风景,遮蔽地,草坪和水面为主题, 只在运动场和游戏场才有较多的设施。他 的分类系统如下:儿童公园,近邻娱乐公 园,运动公园(包括运动场,田径场,高 尔夫球场,海滨游泳场和露营地),教育 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标本园和博 物馆等),广场公园,市区小公园,风景 眺望公园,水滨公园,综合公园,林荫大 道与公园道路,保留地。
22
• 其他功能 城市公园在阻隔性质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 降低人口密度、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有 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 保护文物古迹、减少城市犯罪、增进社会 交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 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23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部分 详细分析
• 综合性公园 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户 外游憩活动内容和设施,适合于各种年龄和职业 的城市居民游赏活动,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 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规划设计特点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2力求变化3布局紧凑空间层次丰富4组织交通吸引游人5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第三部分国外公园体系美国美国公园强调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以优美的风景遮蔽地草坪和水面为主题只在运动场和游戏场才有较多的设施
公园之 分类及特点
1
第一部分 我国公园分类系统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公园绿地按其 主要功能和内容,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 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5个中 类。
• 按照不同的功能特点,《朝阳公园总体规 划综合方案》将朝阳公园划分为中心活动 区,体育健身区,生态科普区,园艺观赏 区,综合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和古建保护 区。
27
28
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水体设计 (1)
澳 门 永 利 喷 水 喷 火 的 音 乐 喷 泉
西 安 大 雁 塔 音 乐 喷 泉
水体设计 (2)
活水公园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 生态环保公园。她采用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 理系统”,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园林、环境、 雕塑等专家共同设计,精心建造而成。是成都市府南 河综合整治工程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环境教育的 典范”。
空间分割 (1)
设计师运用“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营造对比空间,使我们获 得了比实际空间大得多的感受。 纵观上海新建公园绿地的空间形态, 徐家汇公园最可回味。空间形态构成有七种主要方法,即设立、围合、 覆盖、抬起、下沉、架起和肌理,均被有组织地运用在园中。
空间分割 (2)
中国园林试图 在有限的内部空间 里完美地再现外部 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 廊小径蜿蜒其间, 内外空间相互渗透, 得以流畅、流通、 流动。透过格子窗, 广阔的自然风光被 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 为园林平添了浓郁 的人文气息。涓涓 清流脚下而过,倒 映出园中的景物, 虚实交错, 把观赏 者从可触摸的真实 世界带入无限的梦 幻空间。
空间分割 (3)
植被 (2)植被 (Fra bibliotek)地面铺装 (1)
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 分为: 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 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 人集散。 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 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 点,组织景观。 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 用,宽1.2-2m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 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 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 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如图1)。 图1
地面铺装 (2)
澳门街最俱南欧特色的 亮点之一 ——葡国石仔路 这种工艺来自葡萄牙, 用不规范的小方石块 铺砌而成的马路,当 地人称“葡国石仔 路”。澳門城市的多 样化,以及展示澳門 的地区文化风情,澳 门街的葡国石仔路功 不可没。
生态知觉理论

生态知觉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011-2-13 由吉布森(James J. Gibson)创立的直接知觉理论是心理学众多学派中的一个分支——生态心理学,研究定位于动物(包括人在内)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主旨是动物行为与环境的函数关系。
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研究课题,但较集中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等领域,少有涉及生态知觉理论,作者将分层展开探讨。
一、生态知觉理论的两个角度及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生态知觉理论,可以找到两个分析的角度,它们分别是我们研究的对象:环境和动物(包括人在内,本文以人为研究主体)。
从环境的角度看,环境是提供者生态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
因此,对我们来说,不需要从环境作用于我们的各种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经过重建和解释的中介去建立意义,这种意义已经存在于环境刺激的模式之中——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性的直接产物。
[1] 我们用浅显的例子来解释。
例如,一块尺度适宜、上表面平坦的石头,有可供人坐下休息的物质条件,人们就可以感觉得到,从而可能产生要坐在上面的行为;一个内部空间大于人体、坚固不漏的山洞,可供人藏身和躲避风雨,人们便可感知,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山洞;一处高度适合、宽度足够的花坛围墙,人们一有机会也会小坐。
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人的有效刺激时,必然会引起人的探索、判断和选择性注意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人利用环境中客体的有用功能尤其重要,人只有通过探索和有效地分配注意力才能有所发现。
城市环境建设中,我们可以提供“标准”的座椅供游人坐息,也可以提供踏步平台等供人就坐。
其实,游人所需要的并不只是所谓“标准”的座椅,而可以是具方便性、舒适性、趣味性、多功能性等的设施及环境。
如某高校公共建筑前的台阶,大学生课余的休息、聊天、看书、谈恋爱等活动都在台阶上进行。
是台阶,还是舒适的座椅?在大学生看来,台阶也是座椅,因为它提供了这样两种知觉。
上海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

上海市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一、徐家汇公园简介徐家汇公园地处繁华得上海市徐家汇城市副中心,就是一座开放式公园绿地。
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47公顷,分三期实施建设: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地块,约为3、3公顷;二期就是原中国唱片厂地块,约为3、7公顷;三期为宛平路周边旧居民住宅地块,约为1、47公顷。
徐家汇公园得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得花园别墅风格得融合。
图1徐家汇地理位置徐家汇公园得建设开创了上海市中心城“三废”企业拔点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得成功范例。
其划设计方案采用向社会公开征集方式,由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主办,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征集,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这种形式当时在上海公园绿地建设中尚属首次。
公园名字也就是通过社会征集后定名为“徐家汇公园”。
二、公园景点1)老城厢老城厢以黄浦江得形状来勾勒,配合黄浦江缩影水系,在小河得环抱中划出一个旧上海得印象。
其布局构思嵌入城市记忆元素,再加上位于上海县城内外交接得位置,在此处设置老城厢花园,并且用青砖铺地得小径给人以历史得感怀。
2)新一代由美国著名雕塑家曼纽尔·卡博内尔(Manuel Carbonell)制作、授权得大型雕塑新一代,于2007年4月6日落址于本园。
雕塑由法国知名人士柴立伟女士等捐赠给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卡博内尔就是世界著名雕塑家之一,雕塑新一代就是大师1988年得作品,寓意新生命得诞生。
图2新一代3)纪念烟囱纪念烟囱原高28米,原为大中华橡胶厂得排烟设备,建于1926年。
徐家汇公园建造时,在烟囱表面包裹了一层类似纤维布得特殊材料,用以防蚀加固。
并且将烟囱加高11米,在其顶部安装一个不锈钢锥状、镂空且内部布满光导纤维得新装置。
4)希望之泉2005年5月16日,上海友好城市法国马赛市政府送来得中法文化交流年礼物—“希望之泉”大型雕塑,选定落址于此。
雕塑高9米,宽6米,坐落在面积达240平方米得喷水池内。
ZRWP学院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实习报告(正式版)

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综合实习报告摘要:园林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人类户外空间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设计改造所形成的一门学科。
由于各地文化、气候以及地形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各地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而各地的园林风格主要通过园林规划进行体现。
另外,园林工程中的用材、技法表现等也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园林风格。
因此,在设计时只有充分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经过实践能力锻炼才能做出满意的园林景观。
关键字:园林规划设计、古典园林、现代公园、造园手法、园林工程此次实习的两个地点是上海和苏州。
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其在很多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的发展,而上海的规划设计总体说来也是十分突出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海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其逐渐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的基质相融合……苏州历史悠久,有“园林之城”的美称。
其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
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
1实习目的与基本要求(1)了解城市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学习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方法和技巧(2)了解江南传统园林的风格特点,学习江南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将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分析一些园子内的造园手法和园林工程的方法(3)掌握和调查新材料、新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学习园林工程做法和设计手法(4)调查和学习现代园林规划和设计手法2实习主要内容:实习内容与学时分配1、上海实习4天第一天:徐家汇公园参观考察测绘第二天:上海延中绿地、古城公园参观考察测绘第三天:后滩公园、陆家嘴小公园参观考察测绘第四天:辰山植物园参观考察测绘2、苏州实习4天第一天:网师园参观考察测绘第二天:拙政园、狮子林参观考察测绘第三天:留园参观考察测绘第四天:艺圃、环绣山庄、沧浪亭、虎丘3实习指导书及主要参考资料[1]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2] 殷敏.上海辰山植物园种植屋面防水[J]. 中国建筑防水,20XX,(19)[3] 陈丹,孟凡玉. 无限维空间中的点——以留园为例,解析步移景异的空间涵义[J]. 华中建筑,20XX,(07)[4]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 孟兆祯著.园林工程.[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4实习过程时间: 地点: 上海徐家汇公园指导老师:徐斌、张万荣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上海徐家汇公园。
城市中的景观设计

探讨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摘要:景观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景观建筑、绿化、小品、规划及美学涵养类的诸多门类; 而城市景观则是景观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涉足的区域拘囿于城区及周边,重点研究景观学科在城市发展中的孵化、衍生、成长和发展壮大过程,针对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对城市建设与环境设计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进行了总体概述,以中山美术公园为例,阐述了其设计原则及设计内容,通过评价指出该公园对“城市录观”做了一个良好的诠释。
关键词:景观学;城市景观;设计abstract: the landscape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it cover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ketch, planning and aesthetics of the various kinds of conservation; and the urban landscape is a branch of the discipline of landscape, it set foot in the area in the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fluid but delimiting, key research subj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in hatch, derivativ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rocess, in view of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design and modern city landscape design a general overview, zhongshan park in fine ar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design content,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pointed out that the park“urban record view” for a good explanation.keywords: landscape science;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作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无论是人还是景观都是互相依赖的个体,如果跳开景观单纯的设计方面,我想探讨一下如今的景观设计师是否可以给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改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资源越来越缺乏,生态越来越恶劣的环境中,能接触到城市改建或者参与城市改建的我们是否能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一点说是贡献也好,或者改善也好。
形式到空间形态的重要性——浅谈徐家汇公园的设计风格和手法

4 徐家 汇公 园设计 中存在 的 问题
徐家汇公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3 点: ①灌木的层次、 色彩和 种类还不够。 大面积的灌木色带可以形成不错的景观视线, 但是
看得 多了 , 未 免感到稍 显单调 , 如 果能够 增加一些 野趣 的植物 、 水生植物会 给人感觉更 为 自然。 由于堆坡造型不是很 多 , 因此 , 植物上下 的层次 变化设计 就显 得更 为重要 。②缺少立体式 的大 型活动空 间。 现代 的生 活需要大 型户外 的活动广场 , 可 以满足小
你会发现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本 文通过研 究徐 家汇公 园的设计形态 , 总结 出空间形 态的主要 要素和手法。 关键 词 : 开放绿地; 形式; 空间形态
1 概述
的特性 , 使 得 它是独 一无 二 的 , 有文化 内涵 的。
徐家汇公园与上海最大的徐家汇商业区为邻 ,它北起衡
山路 、 南 至肇嘉 浜路 、 西 临天 平路 、 东 近宛 平路 , 占地 面积 约 7 . 2 7 万m , 它 是城 市 里不 可 多得 的一 块 宝地 , 同时 它在 设 计 的 初 期就 定位 为一 个开放 式绿 地 , 这 个与 它 的周边 环境 的定位
是分不开的, 多个出口的设计能够方便吸纳人流, 如同多孑 L 的 海 绵一 样 ,便于 吸纳水 分 ,对 徐家 汇地 区具有 明显 的集 聚效 应。 为 了能够 纵观全 园 , 最好 的参 观路线 是从保 留烟 囱处 的南 入 口进 入公 园 , 沿着人 行 天桥经 过儿 童乐 园— — 小红 楼 , 最后
拟 上海 老 县城 的形 状 , 与人 工河 共 同成 为上 海黄 浦 江和 老城 厢的缩影。( 5 ) 空间抬高 。 和其它新建绿地不同, 徐家汇公园 没 有 营建 大面 积 人 造 山地 , 作 为抬 高 空 间 , 而是 采 用 了 一些 小 尺度 的“ 抬高 ” 。 ( 6 ) 轴线 衔接 。 徐 家汇 公 园中 的景 观天 桥横 贯东西 , 天桥 与 蜿 蜒 的 湖 面 、 滨水 主 园路 以及 2 条 主 要 轴线 道 路立 体 交叉 。不 仅使 桥 上和 桥 下空 间互 动 , 而且 创 造 出 丰 富的视点 和画面 , 轴线将整个园区很好地串联起来 , 成 为一 个 完整 的景 观 系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家汇公园原址是大中华橡胶厂、中国唱片厂和宛平路幼儿园,位于徐家汇商圈人流密集处,徐家汇地铁站及徐家汇商圈均位于二十分钟步行圈内,交通可达性较高。徐家汇范围内缺少大面积生态绿化,周围居民和游人缺少一块日常休息、游憩的场所。因此徐家汇公园的定位便是满足区域功能,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总体布局
徐家汇公园功能布局大致分为文化娱乐区、亲水休闲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模纹花园区和附属设施区等六大部分,整体布局围绕中央的汇金湖水系及景观天桥一线展开,而汇金湖一侧紧邻汇金百货商圈,需要满足随商业活动而来的大量游人的游憩活动,因此水系周边设计布局开阔,安排大量休息设施,景观天桥引导游人穿过整个公园。沿此一线辐射展开有大量的树林绿化,充分满足生态调节功能,降低城市噪音,满足了游人居民的游憩功能。公园整体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水系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以及湖面第一个弯道处的“豫园”景观,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
灯光
公园主要道路照明高度约3.2米,分布于整个公园步行系统,照度适中,灯光柔和。充分考虑与行人的关系,与景观有机结合,照明的同时,营造曲径通幽的浪漫氛围(图17)。景观天桥照明高度约3.2米,分布于景观天桥单侧,照度适中,光线柔和,且照明范围较小,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面部感受,照明氛围舒适、恬静,与景观天桥融为一体(图18)。入口广场、体育活动区及景观主轴道路照明高度约4.5米,照度较高,以获得热烈的气氛(图19)。
景观道路
(图3:公园主要道路与轴线)
徐家汇公园的景观道路布局结构不同于一般景观道路的环状结构、枝状结构、带状结构等结构形式,而是采用了不规则的网格结构,与城市道路结构相似。这种设计手法是为了与现场交通状况相适应:徐家汇公园处于人流密集区,为了满足人员集散和高峰期人流快速通过的需要,公园几个入口多设置在城市道路交汇处,园路系统也多与城市道路平行或垂直,并将不同入口连接,在公园中心,网格状道路由水系统一为一个整体。徐家汇公园园路充分满足游人通行需要,同时形式充满现代感。
徐家汇公园的整体竖向为外高内低,有效阻断了城市视线对公园的干扰,最高点为烟囱所在的主入口广场,观景天桥的起点与之同高,下沉空间有亲水休闲区、法式花园和老城厢,其中亲水休闲区为公园最低点。徐家汇公园的竖向设计形成了由天桥游览空间、地面游览空间、亲水游览空间组成的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多层次的空间布局方式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受,为游客提供了多种游览方式,扩大了游人对公园空间的感知;同时,多样化的空间使得公园中发生多样化的活动成为可能,从而集合了多种社会功能,更好地为城市服务。
(丰富的园路形式)
竖向设计
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体现了立体化的设计概念,多样化、多层次的竖向设计为游人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
公园的主入口临近汇金广场,为了实现从繁华商圈到公共绿地的过渡,入口空间的标志性烟囱后设置向下的台阶,游客通过台阶进入地势较低的亲水休闲区,台阶形成的高度差异将城市环境与公园环境有效分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隔绝城市噪声的作用,同时台阶对水面形成包围,使亲水休闲区西侧形成明确的边界,营造浓厚的游憩氛围。在公园主入口处至园内儿童乐园之间架设了长度约为230米、架空高度为4米的景观天桥,提供了俯瞰观景空间。
二、塑造空间:
绿化种植可以为公园不同区域塑造密闭、半开敞、开敞、覆盖等不同空间形式,为公园内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场所,营造公园内的特色空间。
在徐家汇公园临近余庆路入口处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小广场,周边植物普遍高大,在四周形成连续界面,将小广场围合成一个半密闭空间,同时使小广场成为公园中唯一一个可供游人进行羽毛球运动的空间(图12)。
绿化
徐家汇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达70%,主要分为规则式列植、自然式栽植、散植、整形灌木等种植方式。植被绿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视线遮挡:
在临近交通繁忙的肇嘉浜路一侧公园边缘种植较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的组合,可以有效遮挡来自城市的视线干扰以及噪声干扰,提升公园的游览体验(图10)。
在观景天桥与亲水休闲区交叉处,天桥一侧树木高大,形成屏障,将游人的视线引导至空间开阔、活动丰富的亲水休闲区,有利于增加空间中的视线层次,丰富游览体验(图11)。
三、观赏:
徐家汇公园不同区域设置不同风格的植物造景。主入口广场以工厂遗址纪念为主题,保留烟囱作为标志性雕塑,此处的植物造景强调春季景观,采用香樟、乐昌含笑、广玉兰做基调,以白玉兰、马褂木为主景树种,布置紫薇、海棠、梅花、喜树垂柳等,将标志性雕塑烟囱衬托得更加突出。临近天平路一侧,植物造景强调秋季景观,以香樟、女贞、杜英作背景,主景树种有无患子、黄连木、栾树、榉树、红枫、红叶李等,秋季呈现缤纷绚烂的景象。天桥两侧植物造景以高大乔木为主,以乐昌含笑、香樟、榔榆等形成疏密有致的疏林,在景观天桥上行走,树冠如盖,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中。沿衡山路一侧保留有较多的以原始线条和纯净色彩构成的ART-DECO风格的构筑物,成为ART-DECO风格区。该区的植物造景与其风格相协调,采用简洁、明朗的规则式手法栽植了广玉兰、香樟、棕榈、加纳利海枣、华盛顿棕榈、龟甲冬青、杜鹃等植物,简洁而不单调。
徐家汇公园设计分析
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面积约8公顷。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W.A.A.合作公司与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是上海市公园设计的佳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徐家汇公园进行分析。
景观道路的尺度同样有所考虑。在临近汇金广场的公园西侧入口处,人流密集,沿景观道路的亲水休闲区多设置较为开敞的公共空间并设置休息设施,为游人集散和休憩提供条件。在临近交通压力较小的衡山路、宛平路一侧,道路尺度较小,布局比较分散,有利于游人自由行走观景。而直线型的景观天桥将上述两部分道路直接联系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了另一种观景方式,同时使公园东西两侧的交通更加便利。
汇金湖水系沿岸,草坪缓坡入水,灌木与乔木组合种植,形成密闭界面,而另一侧的水面平坦开阔,可以直接欣赏到水面对岸的景色,形成了密闭-开敞的空间形式(图13)。
公园的南北向林荫大道悬铃木高大茂盛,形成覆盖空间,同时具有遮阴作用,夏季树荫匝地而又不影响冬季日照,道路两侧设休闲设施,营造出休闲氛围,是公园中游人活动较多的空间(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