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进展

合集下载

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汇报精品PPT课件

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汇报精品PPT课件
2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抗帕金森类药物经济学 评价研究进展汇报
汇报人:09药剂2班 杨洋 2010.12.21
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 1、题目分析
• 课题
• 药物
• 定义

课题
抗帕金森类药物经济学 评价研究进展
药物
定义
•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 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得名是 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 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 僵直。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 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患者,震颤是指头及 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 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
伟大的美国 拳王阿里
一、基本情况
• 2.组织管理

报:杨 洋

答:王 柳 红

查:沈 宇 生

阅:韦 连 光

撰:沈 欢 欢
一、基本情况
• 3.文献列表
二、成果汇报
• 1.撰写缘由
二、成果汇报
• 2.撰写经历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1. 引言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度的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本文将对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2. 方法学问题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方法学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往往更加倾向于实证研究,对于定量分析和标准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不够广泛。

在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适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方法的创新和完善,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 数据缺乏问题除了方法学问题之外,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还存在数据缺乏的问题。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或决策树分析时,研究者往往面临数据获取的困难,导致研究无法进行或者结论不够可靠。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收集和共享的支持和投入,完善相关数据评台和数据库,为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4. 模型应用问题在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往往存在模型应用问题。

尽管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和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更加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模型的调整和改进。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临床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全面的支持。

5. 个人观点与思考作为一名从事药物经济学研究多年的学者,我对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充满信心。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方法学的逐步完善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我们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共同努力,推动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为国家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6. 总结通过对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方法学、数据和模型应用等方面。

然而,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逾越,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国外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险形式,因此没有全国统一的评价指南嘲,评价大多从管理保 健组织的角度出发,视组织而不同;而英国是实行全民健康 保险的国家,国家临床规范研究院(NIcE)为国家卫生服务 (NHS)制订的指南在全国范围内适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应 用同时也取决于评价指南的制订者和执行情况。国家卫生行 政部门的指南通常具有强制性,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安大略 省、荷兰和英国NICE指南;医药协会的指南带有行业规范性 质,如比利时、美国药品研究和药厂协会(PHRMA)指南;学 院、刊物指南通常是用于指导药物经济学研究,如法国、英国 医学杂志(BMJ)指南。
图l 部分OECD国家药品费用及占卫生总费 注:人均药品费用按购买力平价(PPP)折算,PPP是指两个国家物价水平(以一固定揽子的货物和服务来计算)的比例. 作者简介:杨莉,女,博士.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管理学.E-mail:jasmine_yl@163.toni
31
中国执业药师
卫生费用增长一方面是由社会经济原因引起的,如对高 新技术和药品需求的扩大、人口老龄化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 尖锐化(例如高失业率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医疗卫生体系的 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如大多数欧洲国家卫生服务由税收 和医疗保险计划支付,从而使针对病人的费用控制不理想。 卫生费用的恶性膨胀、预算的紧缩促使各国政府开始关注卫 生服务体系的药物使用,同时卫生保健市场竞争的加剧,也 提高了卫生服务支付者的费用意识,因此许多欧洲国家出台 了一系列的药品费用控制政策,从制药业、药品流通领域、患 者行为(需方)和医师处方行为(供方)等多方面对药品进行控 制和制约(表1):①药品价格管制政策,如法国、意大利的定 价管制,德国、新西兰的参考定价及英国、西班牙的利润控制 等;②对消费者药品需求的直接抑制,如共付、处方费、药品 报销范围,以增强患者的费用意识;③对处方者施加影响,如 预算控制、处方信息反馈、用药规范或指南等,以促进药品的 有效利用。

尼美舒利药学性质研究进展

尼美舒利药学性质研究进展

尼美舒利药学性质研究进展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是1985年成功上市的新型第三代非甾体抗炎药,不仅结构特殊,而且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

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同类药物小,是临床用于镇痛和抗炎的首选用药之一1。

近年来,NIM在防治或缓解全脑性缺血、局灶性缺血以及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造成的白质损伤等脑缺血症导致的神经损伤保护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潜力2-3,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现将国内外近几年对NIM体内药动学行为特点、含量分析方法以及剂型开发等与药剂学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从NIM自身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出发,兼顾速效、长效、高效的需求,开发起效迅速而药效持久、生物利用度高且安全方便的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参考。

1体内过程研究1.1肠吸收特性研究洪丽娟等4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质量法研究NIM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利用重量法计算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无显著性差异。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浓度(0.2~10mg·L-1)和介质pH(5.4,6.8,7.4)对Ka和Papp也无显著性影响。

此外在回肠段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现象,提示NIM的吸收为被动扩散机制;在pH5·4~7.4范围内吸收受pH影响小,且在每个肠段平衡后,每15min的Ka基本不变,提示NIM吸收动力学为一级吸收。

以上研究表明NIM在全肠道均有较好吸收,且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因此适宜制成口服1次(24h)缓控释给药制剂。

1.2分布研究傅官铭等5采用HPLC法测定了大鼠口服NIM(40mg·kg-1)后体内各主要脏器组织中的分布,发现NIM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以血清和脂肪中最高,脑组织中含量最低,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于给药后4~5h达峰。

小肠、心脏等组织药物清除速率与血清相近,其他组织药物清除速率较血清稍慢。

Markov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Markov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Markov 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李 鹤,夏苏建*暨南大学医学院 医学统计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632摘 要:Markov 模型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医学领域,目前已成为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且前景广阔。

国内利用Markov 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虽然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差距日渐缩小,评价方案逐步实现正规化。

查阅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围绕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设立对照、不确定性分析以及评价结果这4个基本流程,简述国内外学者利用Markov 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进展,并指明该方法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Markov 模型;药物经济学;药物评价中图分类号:R9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376 (2013) 05 - 0382 - 0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3.05.015Application of Markov model in 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LI He, XIA Su-jianSchool of Medicine, Jinan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32, ChinaAbstract: The Markov model was used in the medicinal field in the 1980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pharmaco-economics and it also has broad prospects. The use of Markov model in pharmaco-economics in China started later than aboard. However,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continues to be accelerated and the gap is shrinking. The evaluation program is being gradually normalized. To searc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the last five years and around modeling establishment, the parameter settings, the uncertainty analysis,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se four basic proce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who use Markov model for pharmaco-economics evaluation are summarized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method are indicated.Key words: Markov model; pharmaco-economic; drug evaluation药物的全面评价应从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进行。

浅谈药物经济学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浅谈药物经济学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浅谈药物经济学在药物研究中的作⽤浅谈药物经济学在药物研究中的作⽤作者:吴灿军专业:⽣物技术学好:1044007摘要:药品虽作为⼀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的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

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其需求量也越⼤。

因此,对研制⽣产药品的⼚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从⽽获取所需的利润。

药品⽣产⼚商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作出是否⽣产某种药品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定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药品的成本效果。

⼀、药物经济学。

(⼀)定义: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 ics)是指药物治疗对卫⽣保健系统和⼈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效果的描述和分析。

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段,结合流⾏病学、决策学、⽣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案、药物治疗⽅案与其它⽅案,如⼿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如社会养⽼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

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以及病⼈。

药物经济学⽬前已发展成为⼀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研究⽅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法主要有4种:最⼩成本分析(co stm in im izat ion analysis, CMA ),成本效果分析(co st effect iveness analysis, CEA ), 成本效⽤分析(co st u t ility analysis, CUA )和成本效益分析(co st benef it analysis, CBA )。

1. 最⼩成本分析:最⼩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它医疗⼲预⽅案的成本最⼩。

它⾸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案所得结果⽆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者。

药物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
(1)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

以某个时间点为起点向前进行研究,将所有试验对象(病人)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RCT的主要优点是可同时获得经济学资料、临床资料(时效性好)和随机设计确保没有选择性偏倚(可靠性强);缺点是外部限制条件引起成本增加(如统一的用药方式和检查),不能反映临床真实使用情况,其次是费用昂贵。

(2)回顾性研究。

分为对现有的RCT和非临床试验进行经济分析两种。

前者的优点是:①与一些前瞻性设计相比成本低;②病人的选择偏倚小,可信度高;③临床结果已知,经济假设更强。

缺点是有关数据(主要是经济学数据)质量差和不能计算生活质量,效用和工作活动能力的丧失只能进行估计。

如果不能进行前瞻性的经济学研究时,该法是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的最佳选择。

(3)实际临床试验。

与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要求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作相同的检查或采用其他相同的治疗手段等,它允许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修改治疗方案,如改变药物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等,因而最能反映药物在真实世界里的成本效果,其优点也最多。

在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时,只要经费许可,最好采用PCT。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效益的学科。

它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旨在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经济评估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来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的核心指标是成本效益比,即每单位治疗效果所需的成本。

二、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一种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来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

与成本效益分析不同的是,成本效果分析不关注治疗效果的质量,只关注治疗效果的数量。

三、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一种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经济评估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用,来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

效用是指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感受,如生活的质量、健康的状况等。

四、最佳药物经济学研究最佳药物经济学研究是一种综合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

五、最小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是一种评估药物治疗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来选择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

最小成本分析适用于治疗结果相似的情况下,选择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

六、最大效益分析最大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来选择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案。

最大效益分析适用于治疗成本相似的情况下,选择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1 现实世界(real-world, RW) 数据 RW 数据是指不同于传统的随机控制实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得出的数
据,而是可以有不同的数据类型(临床的、经济学的、病人报告的),不同的数据来源(在 RCTs 的收集中补充的数据、很大范围的个体实验数据、病人登记数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库、 观察、医学报告等),数据层次取决于研究设计的深度数据。RCTs 仍然是决定临床效果的金 标准,但外部有效性和普适性较差,不能反映真实世界(real-world)里的情况。政策决策者包 括保险偿付部门都对 RW 数据越来越感兴趣,故 ISPOR 开展了对 RW 数据的研究[11],讨论 了八个关键问题,包括 RW 数据的重要性,局限性等,指出 RW 数据对于制定好的偿付政 策是很必要的,数据的类型和应用依研究之情况不同而不同。政策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使用 RW 数据的优点、局限和方法学上的挑战,并且认真考虑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数据采集方 法的成本与效果。为更好地运用 RW 数据,将其用于政策决策,国际上于 2007 年 7 月召开 了相关议题的圆桌会议,探讨了使用 RW 数据的挑战及提出了新的建议[12]。
比较
成本效用分 析(CUA)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 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 (标准博弈法、时间权衡法、
成本效用比 增量成本效用比
通用量表、特殊量表等)
可在不同疾病间比较, 效用的测量方法仍 可表达难以量化的指 存在争议 标
成本效益分 析(CEA)
结果转换成货币价值
成本效益比
(意愿支付法、人力资本法、 增量成本效益比
一、前言 药物经济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
其作为一个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在药品定价、医疗保险目录选择、 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预防与诊治方案选择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研究方法是关键,方法正确与否、适宜性如何将直接影响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信性,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应用。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药物经济学已经形成了 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研究方法也不断地完善。我国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关注仅是近十年 的事,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还没有制定出国家药物经济学 评价指南。回顾其他国家的方法研究,可对发展我国药物经济学和制定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 指南提供参考。
2.2 模型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前瞻性研究设计、回顾性研究设计、模型法研究设计和混合研究
设。其中模型法由于具有省时、帮助结果外推等优点,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使用普遍。比如 若中国缺乏有效数据,可采用相关国外研究的结果,运用模式分析技术,反映中国的相关情 况。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都倡导模型技术方法的应用,但并未指明在不 同的药物经济学分析中分别选择何种具体的模型。ISPOR 对如何进行模型研究和报告结果 提出了指南性文件[5]。
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进展
杨丽娟 1,甄健存 1,吴久鸿 2(1.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06 医院,
北京 100101)
摘要: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宜性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本文对 近年来国外文献中提及的方法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能为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和制定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方法研究
Vernon 等[8]介绍了动力成本最小化(dynamic cost minimization)和最优控制理论(optimal
control theory)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以高脂血症的治疗为例进行探讨。虽然最优控制理论 在强调临床的动态自然特征方面有很大的价值,然而,要实际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还有一 些局限性,如可能在确定或精确估计成本函数时存在困难。虽然有这些局限性,作者认为建 立动态最优化问题,及获得解决办法的过程对于相关的成本和折中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而 且,对于不同治疗方案的动态经济学特征的洞察,对决策者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理论和方 法也将得到改进,其他动态最优化方法也有可能出现。
Karnon J等[7]对一些筛查项目(screening programmes )的成本-效用分析所采用的模型 方法进行了总结,发现对筛查项目进行评价分析最常用 的是自然历史模型方法(natural history modeling approach);个体样本模型法(individual sampling models)比治疗介入评价 (in treatment intervention evaluations)更流行;状态变化模型(state transition models)最常用 于表示疾病的自然历史。研究建议可发展更全面清楚的方法使模型标准化。
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的普遍性是指在一个特殊群体或针对特定内容(包括研究地点和目 标政策决策者)进行的研究结果可被扩展运用的情况。由于区域不同,研究结果往往不同, 为使研究结果更“国际化”,对结果的普遍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ISPOR 开展了药物经济学 结果普遍性研究的项目[15],分析了各国指南中对普遍性研究的解释,讨论了易发生变化的 因素和提出了有效开展研究的建议。James 等[16]从技巧因素(technical issues )、适用性 (applicability)、可转移性(transferability)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普遍性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Sculpher 等[17]对相关普遍性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不同区域间单位成本的不同是最多提及 的变量;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可用于评价由于区域不同造成的变化;决策分析模型 (Decision analytic models)是将成本-效果从试验区域运用到非试验区域的主要分析方法;许 多模型都注重在成本的分析,但是效果方面也应该进行不同区域间的分析;多水平模型 (multilevel modeling, MLM)对于多区域的实验结果,有助于评价成本-效果的不确定性及区 域特异性;敏感性分析对于探讨一些参数(如单位成本、偏好值)的变化仍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综述发现,没能确定一篇评价时间变化造成成本-效果变化的文献,虽然有一篇文献提示 使用贝叶斯决策理论可能有一定作用。今后对结果普遍性研究的方法和模型还需进一步研 究。
但是,也有一些文献支持应包括未来非医疗成本。Rappange 等[10]对关于是否包括未来 非医疗成本的讨论进行了回顾。推论鉴于最优性和内外部一致性,可将未来非医疗成本纳入 成本分析。通过戒烟干预的例子说明,只有将未来的所有非医疗成本和效果考虑进去,才能 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一致性。是否包括未来非医疗成本可能产生重要的分散性结果,特别是通 过干预会延长寿命的情况。
2.3 成本考虑 在目前关于成本- 效果分析中是否包括由于生存时间的延长而带来的未来非医疗成本
(future non-medical costs)的增加,如生产力的消耗(consumption net of production)等问 题存在争议。大多数国家评价指南忽略未来非医疗成本。
Liljas 等[9]认为,鉴于文献中没有质量生命调整年(QALY)的测量明确包括了消耗和休闲 成本(consumption and leisure),似乎提示在 QALY 作为测量结果时,不应包括未来非医疗 成本,而应该更注重患者在报告 QALY 时的真实想法。然而,更基本的问题是 QALY 是否 可以代表效用,或者更确切的说,要建立一个包括消耗和休闲成本,且与 QALY 有一致性 的效用模型,需要哪些假设。这些假设被提出后,还需实验确证是否有效。在这些问题还没 有答案前,还不成熟去考虑是否包括非医疗成本。
表 1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比较
分析方法
结果
分析技术
成 本 最 小 化 假定或已验证各方案的结果 成本分析
分析(CMA) 相同
优点 研究操作简单
缺点 不易验证不同方案 获得的结果等价
成 本 效 果 分 生物生理学指标 析(CEA)
成本效果比 增量成本效果比
临床效果易测得,内部 不能在不同疾病间
有效性高
磨合成本法等)
净现值法
可在不同疾病间比较
健康货币化难度大
分析《pharmacoeconomics》期刊中的文章,发现 CUA 方法运用较多。效用指标 QALYs 由于可在不同疾病,人群及项目间比较,应用较多,成为国际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热点[1]。如 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ISPOR)组织了关于促进 QALYs 研究发展的研讨会,对 QALYs 的定义、测量方法、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Hufford 等[3]认为可利用生态瞬时 评估法(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来收集病人在现实生活中实时动态(real time) 的数据等。基于实验的成本-效果分析研究由于省时,相对样本量少,具有很高的内部有效 性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在国内应用较多。所以改进研究的质量和标准性,能增加结果的可用 性。为此,ISPOR 进行了随机临床实验— 成本效果分析研究[4],对在临床实验中的成本-效 果分析研究的设计,执行和报告等内容,制定出了指导性的文件。
2.4 结果的测量 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的测量对于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为进行准确的结果测
量,建议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形成药物经济学分析的证据基础;将有效性数据转换成定量的 数据(即效果);将“现实世界”(real world, RW)数据包括进去,这些因素包括病人的依 从性,筛选和诊断的准确性等多方面,以及医疗人员的顺从性和技术等因素;更应将不良反 应的影响也包括进去。
二、方法研究 2.1 分析方法
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通常包括成本最小化分析法(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 CMA)、成 本-效果分析法(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成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益分析法(Cost Benefit Analysis, CBA) 和成本-效用分析法(Cost Utility Analysis, CUA) 4 种(表 1)。根据研究问题的现实情 况,研究目的和数据结果的可获得性等,选用最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