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古文字学-2003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考研真题(B卷)(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考研真题(B卷)(回忆版)及详解古代汉语部分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特殊的语法现象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答:“未之有”宾语“之”前置。
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提到谓语动词之前。
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答:“饮”在这里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喝”。
3.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答:“杖”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为“用木杖”。
二、给下面一段古文加标点并翻译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答:(1)加标点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2)翻译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猛有力效力于鲁庄公。
庄公十分喜好打仗。
曹沫是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了。
鲁庄公害怕了,就把遂邑这个地方献给齐国来求和,但仍然让曹沫当大将。
齐桓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盟誓。
庄公与桓公已经在祭祀的天坛上订立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桓公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就问他:“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而强国侵占鲁国已经够多了。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汇编(2004-2016)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汇编(2004-2016)2016年一,简答题1.“诗无达诂“的内涵及你对它的评价。
2.论语派“闲话风“散文与语丝派”语丝文体“的差异3.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的成就与缺陷4.《子夜》与其一系列(原题是引用了一个词来说的,类似一系列的意思,但是我想不起来了)作品的关系二,论述题1.从孟子“知言养气“,庄子”听之以气“和曹丕”文以气为主“为例说那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十分重要的”气“的文学化演变(是演变吧,反正类似的意思)一,简答题1.“诗无达诂“的内涵及你对它的评价。
2.论语派“闲话风“散文与语丝派”语丝文体“的差异3.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的成就与缺陷4.《子夜》与其一系列(原题是引用了一个词来说的,类似一系列的意思,但是我想不起来了)作品的关系二,论述题1.从孟子“知言养气“,庄子”听之以气“和曹丕”文以气为主“为例说那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十分重要的”气“的文学化演变(是演变吧,反正类似的意思)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简答15×41.简述郭小川、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艺术特色2.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的主题3.雷蒙.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书名不确定)中说:“文学和艺术不应该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实践的特殊形式,而拥有自己的某种特殊的规律。
”(原话记不清楚,大致是这样)这段话的内涵是什么。
4、英美新批评用张力来说明诗歌语言的特征,请对之加以说明。
(大概这样)二、论述30×21.论述我国80年代中后期对张爱玲评价的变化。
2.《诗经》在它产生的年代是通俗文学,但在后来却被人们视为高雅文学,请用解释学来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意义。
三、文学评论30×1《轮回》(作者忘了)大致内容:儿子小时候哭闹着不愿意幼儿园,但母亲忙着上班根本不理会。
后来母亲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儿子为生计奔波没时间照顾她要把他送到养老院,母亲哭着请求不要,儿子再三思索还是送母亲去了。
古代汉语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古代汉语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这段话出自参考答案:陈澧《东塾读书记》2.《史记·滑稽列传》:“即將女出帷中,來至前。
豹視之,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这里的“顧”意思是参考答案:回头3.下列词语或句子中的“司”字和“司机”中的“司”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参考答案: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埸之司。
(《国语·鲁语上》)4.“向”最初的意思是朝北开的窗户。
参考答案:正确5.笔画多的字就是繁体字,笔画少的字就是简体字。
参考答案:错误6.《说文解字》在解读汉字的形、音、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桥梁价值。
参考答案:正确7.《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下列哪句话中的“斯”和本句“斯”的意义不同?参考答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诗经·陈风·墓门》)8.《史记·滑稽列传》:“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yì)繒單衣,立大巫後。
”这里的“所”是住所的意思。
参考答案:错误9.“六书”是关于汉字构造的学说,所有的汉字都可以用“六书”来分析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10.春秋时期君主的继承制度是“立嫡以贤不以长,立子以长不以贵”。
参考答案:错误11.《诗经·周南·关雎》:“君子好逑。
”《经典释文》:“好,毛如字,郑呼报反。
”从注释来看,古人对“好”的怎么读只有一种意见,那就是读作去声。
参考答案:错误12.“今岁商受年”的意思是:今年商地会得到一个好收成吗?参考答案:正确13.“顷筐塈之”中“顷筐”的意思是很浅的筐。
参考答案:正确14.下列句子加粗变色的字属于使动用法的有参考答案: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_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_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
15.“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这句话中的两个“或”都是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
(NEW)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辨析题1.符号和征候2.能指和所指3.义素和义场4.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5.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简答题1.谈谈如何区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2.简要回答词义的概括性(或模糊性)。
3.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但人们在使用中却不会造成误解,为什么?举例说明。
4.语言同化有哪些方式?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1.有人说“英语只有26个字母,简单易学,汉字却字形复杂,难学难认,所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请发表你对此种说法的看法。
2.在谈到繁简字问题时,有人提倡“恢复繁体字,停用简化字”,说说自己的看法。
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辨析题1.符号和征候答:(1)符号符号指的是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系统。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的征候不同。
(2)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
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例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脚或投宿的人家。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真题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一、简答题。
(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1、以具体诗句说明《诗经》中赋比兴的意思。
六义 文章四友 永明体四折一楔子 神韵说 江西诗派1、《诗经· 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王夫之说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举处中国古代文学中其他作品运用此手法的例子。
1.简述汉初四家诗与经今古文学的关系。
2、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史记》列传写人的艺术成就。
三、论述20分1、结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力比德斯的代表作,分析古希腊悲剧中英雄意识的变化。
2、王粲《登楼赋》中概括了古代哪几类失意文人的类型?结合作品中句子加以分析。
3、欧阳修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文笔之辨”及其意义。
3、从《莺莺传》到《西厢》,故事的流传。
2、分析卡夫卡的自我困惑意识。
3、欧阳修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周济说“清真,集成这也。
”请分析之。
4、试论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人道主义。
4、《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
4.简述歌德的《浮士德》对人性的辩证思考。
5、从你熟悉的一篇希腊神话,试论希腊神话的哲理性。
5、巴尔加斯·略萨的叙事策略。
5.简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对话艺术。
二、论述题。
(共4题,每题25分,总分100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盛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晚唐)”三句妙绝在何处并说明反映了什么样的诗风和时代精神。
(中唐的那句忘了)1、略说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发展的特点11分1、赏析杜甫诗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六言:“心画心生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请联系文学史,试论述这种现象及其理论意义。
2、默写并赏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悬念手法有什么不同11分2、有人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反科举巨著。
2003年湖北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3年湖北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一、概念辨析(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育结构:指教育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状态和相互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形成了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等多层次、类别和形式的教育格局,并正向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现行教育结构体系还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对受教育机会的多种选择和要求;教育内部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尚未建立起相互沟通和相互衔接的关系;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学校后的继续教育比较薄弱;适应社会成员多种需求的非学历非正规教育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度等等。
不断调整改善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一直是教育发展追求的目标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
建立适应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
2.活动课程论:指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的一种课程理论。
他们认为,学科课程论所主张传授的“百科知识”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的,这会破坏儿童个性的发展,压抑他们的主动性。
活动课程论主张打破学科界限,课程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来组织活动,以活动来代替分科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从“做”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
活动课程的积极意义在于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按照学生心理特点安排课程,重视联系生活实际,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但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片断的、零碎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3.审美教育:即美育,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美育的功能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及2001到2003年语言类考研初试真题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一、填空(每空分。
共分)、《论语》第一篇是《》,今见《孟子》最早注本为东汉注。
《诗经.关雎》最后一句是。
《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其谁曰不然?”《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而有志焉。
”《离骚》:“纷吾既有兮,又重之以修能。
”“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语出《》篇。
、今字“婚”的古字是。
“头发”的“发”字的繁体字是。
“勝”字的声符是。
查《康熙字典》“鄙”字在部。
、《词诠》为近人所著,周德清《中原音韵》分曲韵为部。
陆发言著《》分诗韵为韵。
、现代汉语的两个元音韵尾是、。
“除”韵的字母是舌尖后、送气、清、音。
“居”的韵母是舌面、、、元音。
“共”的韵母属于呼。
“小雨”连续时,“小”的实际调值是.、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绕道走”属于短语。
“书本”一词属于复合式的型。
修辞格的通感也叫觉。
、王力分先秦古韵为部,与“缉部”相配的阳声韵是部。
个字母的牙音。
“今”属辙的辙。
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分,共分)、籀文、犯孤平、惯用语(举例)、施事宾语(举例)、之为言(举例)三、回答问题(每题分,共分)、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有哪些条件?、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语气词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语言学概论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口腔、鼻腔、腔是人类发音的共鸣腔。
、瑞士语言学家绪尔在他的名著《》中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在主张。
、在世界各大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语系和语系。
、共鸣腔有多种形式,被特别强化的陪因在语音分析中叫,用等等表示。
、性、数、格是词和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而是它的内容。
、以结尾的音节叫做闭音节。
二、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组合关系、音位的区别特征、外来词、语素、语法意义、音素文字、社会方言、自由变体、词缀、孤立语三、论述分析题(每题分,共分)、简述语言的层级体系。
北语2003--2022汉语言文字学初试真题

北语2003--2022汉语言文字学初试真题2022年现代汉语(150分)一、用汉语拼音和严式音标拼写下列音节,并用四呼分类。
1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简述儿化的音变规律15’三、什么是义素分析法?按照词典释义分析下列两个词。
15‘学生:在学校读书的人。
教师:教员。
四、合成词与短语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点?10’五、辨析下列同义词,并指出感官类动词辨析的重点和方法。
15‘感觉感到感受六、什么是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包括哪些?为下列词语分类10’APEC、啤酒、缠绵。
七、词、语素、短语、熟语的区别,并给出一些词语分类(题意差不多是这样)10‘八、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实词和虚词再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举例说明。
15’九、分析下边的语言材料回答后边的问题。
(10分)1、[A]铁姑娘、海运工人、语文老师[B]我的哥哥、妹妹的书、学校的财产2、[A]他的看法、明年的任务、所有的财产[B]漂亮的女教师、通红的脸、一条裤子问题1:指出第1组中短语里[A]中各定语与[B]中各定于在形式上的差异,并说明判别的理由;问题2:指出第1组中短语里[A]中各定语与[B]中各定于在语义上的差异,并说明判别的理由。
十、“是”字句和“有”字句10’十一、找出下列三种复句的区别15’1、不是A,就是B2、要么A,要么B3、与其A,不如B十二、什么是语义特征分析法?有什么局限和不足?10’古代汉语(100分)一、十个多项选择(通论基础知识,但选项有五个!!!)10’二、什么是古音通假?古音通假有哪些情况?14’三、什么是浑言?析言?并用其辨析下列三组词12’饥——饿城——郭不记得了四、解释三个术语并举例说明。
16’1、读曰、读为2、貌3、读若、读如·····这一类的术语五、为下列词语分类,并解释分类原因。
一些双声叠韵的词和其他的词六、读短文回答问题(分值很大)【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