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农田施肥的科学方法

农田施肥的科学方法

农田施肥的科学方法农田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科学的肥料施用方法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分析农田施肥的科学方法,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肥料,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一、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在进行农田施肥前,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土壤测试,可以确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并根据作物的需求量确定适宜的施肥量。

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犁底面土壤和浅层土壤。

通过这些测试结果,可以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

二、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比例根据土壤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

肥料种类主要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

有机肥主要包括畜禽粪便、秸秆等,富含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无机肥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肥,常见的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施肥时,应根据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选择恰当的肥料比例。

一般来说,氮肥适用于增加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促进植物生长,磷肥则适用于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和提高果实质量,钾肥则有助于植物的抗病抗逆性。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区别,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合理施肥的时机和方法合理的施肥时机和方法对于施肥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氮肥应在植物生长的初期进行施肥,以满足植物对氮素的需求;磷肥则应在植物生长的中后期施肥,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果实质量的提高;而钾肥则可以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适当进行施肥。

施肥的方法也应注意遵循科学原则。

在施肥前,应先将肥料充分溶解或打散,确保肥料均匀分布在整个土壤中。

施肥后,可以进行轻微的耕作或摇匀土壤,以促进肥料和土壤的充分接触。

四、合理利用有机肥有机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肥料来源。

合理利用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有机肥在施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有机肥的储存和处理要合理,避免有机肥的损失和变质。

其次,有机肥应在施肥前进行充分腐熟处理,以减少对作物的有害影响。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7〕42号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7〕42号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7〕4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榆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4月14日榆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全面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和陕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陕政发〔2016〕52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我市“三区一高地”建设实际,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榆林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障。

二、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面摸清我市土壤环境状况,明确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国家、省下达的目标值;到2020年,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在农村,种地可是一门大生意。

每当春暖花开,农民朋友们就开始忙着准备播种。

可是,光有种子可不行,土壤的养分才是大宝藏。

想要让农作物长得健壮,科学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嘿,别小看这施肥,真是有讲究的,搞不好可就“枉费心机”了。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科学施肥的事儿,轻松点儿,别紧张。

要知道每种作物都有自己的“口味”。

比如说,小麦可喜欢氮肥,像个爱吃肉的小孩子。

而玉米呢,它可偏爱磷钾肥,简直是个“小食神”。

所以说,咱们得先搞清楚自己种的是啥,才能对症下药,别让肥料白花钱。

想象一下,如果你请客吃饭,结果点了一堆自己不喜欢的菜,那可真是“心里苦啊”。

所以,了解作物的需求,是施肥的第一步。

再说了,施肥也不是“随便撒撒”。

这就好比你要做一道菜,调料可得恰到好处。

每种肥料的使用量都得精打细算,别让“浓汤变稀粥”。

太多了,反而对作物不好,土壤也受不了。

想想看,你一不小心把盐撒多了,结果整道菜都毁了。

适量施肥,才是“稳稳的幸福”。

施肥还得分阶段,刚开始可以多点,后面要逐渐减少,就像是恋爱中的热情,得循序渐进嘛。

说到施肥,咱们还得提到土壤的情况。

不同的土壤可不是“同一块布”,有的土壤肥沃,有的则贫瘠得很。

这时候,土壤测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简单来说,就是要摸清家底,看看土里有什么缺的,补上它。

像家里的冰箱一样,有的东西该吃完了,有的还要多存点。

土壤可不是“万金油”,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施什么肥好呢?哈哈,这可得看你心里打的算盘。

化肥、农家肥,各有各的优缺点。

化肥见效快,但如果用多了,可能会把土壤搞得“脆弱不堪”。

农家肥呢,虽然见效慢,但可是“老好人”,长久用下来,土壤会越来越好。

就像咱们平时吃饭一样,荤素搭配,才能吃得健康。

别光顾着贪吃某一样东西。

施肥的时间也很讲究。

通常在播种前、出苗时和灌浆期,这三个时间点特别重要。

就像照顾小孩,得在关键时刻给点营养,才能长得快又壮。

施肥的时候,天气也很重要,阴天施肥效果好,阳光明媚的时候,土壤水分蒸发快,肥料也容易“跑掉”。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引言:农作物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施肥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施肥原则1.1 营养平衡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保持农田土壤养分的平衡,避免因长期单一施肥而引发的营养失衡问题。

1.2 土壤环境适宜原则施肥应根据土壤类型、质地、酸碱度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品种和施肥方式,避免因施肥不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

1.3 时期适应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期和需求特点,科学安排施肥时间,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要,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施肥时间2.1 基肥期基肥期是指农田开垦、整地、肥料施用的初期。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一般在播前或移栽前进行施肥,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2 追肥期追肥期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适时进行补充肥料的施用。

一般可以在作物萌发后的生育期及生长旺盛期进行追肥,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壮实。

三、施肥量3.1 营养需求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时期和产量目标,合理确定作物对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需求量。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避免养分过量或缺乏。

3.2 施肥比例施肥应根据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比例进行科学配置。

通常认为,大部分作物对氮的需求较高,磷和钾的需求相对较低,但具体比例还需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四、施肥方法4.1 施用方式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

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施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施肥。

4.2 施肥方式施肥方式有点施、沟施、穴施、条施等多种形式。

需要根据作物的品种、布局和土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确保肥料能够充分接触作物根系,提高利用率。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2.10•【字号】榆政办发〔2019〕51号•【施行日期】2019.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为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陕政发〔2019〕16号),稳步提升全市粮食产能,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按照“强基础、提产能、保供给”的要求,突出优势产区、突出口粮、突出高品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划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76.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1133.9万亩;到2023年,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实现“藏粮于地”。

进一步优化区域规划,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科技示范体系,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到2023年,全市粮食规模化生产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实现“藏粮于技”。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和民间储粮行动,实现“藏粮于民”,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

二、工作措施(一)提升持续发展能力1.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与建设。

加快完成全市185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实现上图入库,制定保护政策,健全资产管护机制,开展卫星遥感监测,防止粮食生产功能区粮田“非粮化”。

整合农田整治、农田水利、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集中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采取整乡、整县推进,力争5年基本建成旱涝保收、地力提高一个等级、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粮田。

2.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在南部丘陵沟壑区大力整修宽幅水平梯田,加强淤地坝、沟道工程建设,拦蓄土肥水。

榆林市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施用效果试验

榆林市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施用效果试验

马铃薯产业是陕西省榆林市一项支柱性产业,马铃薯的种植与食用,不但要注重增产增收,还要注重绿色环保,因此马铃薯种植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为有机马铃薯的绿色生产及增产增收[1-2]。

一般马铃薯增产的主要方法是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据统计,每生产500kg 马铃薯,需要吸收的氮、钾、磷分别为2.5~3.0kg 、4~5kg 、1kg 。

氮钾磷施用量的提高可促使马铃薯对其吸收量的提高,但过多的氮钾磷元素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增产剂的使用也会使马铃薯的产量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增产剂是一种激素,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植物对氮钾磷肥料的吸收率一般是30%~50%,因此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残留的氮钾磷元素破坏土壤的有机质,造成土壤板结和土质恶化。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通气性,促使各种成分之间保持平衡,还可以使土壤微生物系统得到改善,大大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对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和病虫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以畜禽粪便、秸秆等为主要原料,其中氮钾磷总含量≥5%,有机质含量≥45%。

本试验通过梯度试验法和田间观察记载研究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的肥料效应,分析不同有机肥施肥量对耕层土壤养分、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实现增产增收、增质增肥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择冀张薯12号(226)为供试品种;45%硫酸钾型复合肥[m (N)∶m (P 2O 5)∶m (K 2O)=15∶15∶15]、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氮钾磷总含量≥5%)为供试肥料。

1.2试验地点试验地块选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黄土梁村,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典型的砂壤土,土质肥沃,地势平整,土层深厚,耕性良好,排灌便利。

1.3试验设计采用阶梯试验法,在每667m 2马铃薯种植地块上施50kg 硫酸钾型复合肥,在此基础上,处理1(CK )、2、3、4每667m 2分别增施0kg 、100kg 、200kg 、300kg 的有机肥,重复3次,共12个小区,随机安排(图1)。

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为提高肥料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加强对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1.施肥原则针对桃园施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等不合理,忽视施肥和灌溉协调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合理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和早中晚熟品种及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量,早熟品种需肥量比晚熟品种一般少15%~30%;同时,注意钙、铁、镁、硼、锌或铜肥等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2)合理分配肥料,以桃果采摘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秋季基肥为宜,桃果膨大期前后是追肥的关键时期;(3)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采摘前3周不宜追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以免影响品质;夏季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桃园需做好起垄、覆膜、生草等土壤管理工作;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

2.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3000千克/亩以上,有机肥2~3方/亩,氮肥(N)18~20千克/亩,磷肥(P2O5)8~10千克/亩,钾肥(K2O)20~22千克/亩;(2)产量水平2000~3000千克/亩,有机肥1~2方/亩,氮肥(N)15~18千克/亩,磷肥(P2O5)7~9千克/亩,钾肥(K2O)18~20千克/亩;(3)产量水平1500~2000千克/亩,有机肥1~2方/亩,氮肥(N)12~15千克/亩,磷肥(P2O5)5~8千克/亩,钾肥(K2O)15~18千克/亩。

对前一年落叶早或产量高的果园,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定期按两次尿素与1次磷酸二氢钾的方式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3%~0.5%。

中微量元素推荐采用“因缺补缺”、矫正施用的管理策略。

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

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

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适宜的施肥方法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土壤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种类选择、施肥技术等方面介绍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

一、施肥原则在农作物种植中,科学施肥的原则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合理利用肥料资源,尽量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具体原则如下:1. 施肥依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营养诊断,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2. 合理配比: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配置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比例,保证作物的均衡营养。

3. 合理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生长的需求,科学安排施肥时间,避免养分过量积累或供应不足的情况。

4. 循环利用有机肥料:发展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资源,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

二、施肥种类选择在农作物种植中,常用的施肥种类包括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施肥种类进行施肥。

1. 化学肥料:(1)氮肥:包括尿素、硝酸铵等。

氮肥是作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能够促进根茎生长和植株绿色器官的形成。

(2)磷肥: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三铵等。

磷肥是作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花、果实的发育。

(3)钾肥: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等。

钾肥是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能够促进光合作用、养分运输和抗逆能力的提高。

2. 有机肥料:(1)农家肥:包括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

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堆肥:通过堆肥处理农作物秸秆、菜园废弃物等,制成有机肥料。

堆肥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三、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施肥效果,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1. 准确施肥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求和施肥目标,科学确定施肥量,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摘要] 为了进一步普及、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发展低碳农业,结合本市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以市土肥站和各区(县)农技站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3414”肥效试验为依据,按照不同区域确定同一作物的不同经济合理施肥量,或按照同一作物确定不同区域的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施肥时期,采用科学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严禁烧毁有机物料,倡导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千方百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综合产出能力,制定本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关键词] 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51-02
一、玉米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北部风沙草滩区
1.1存在问题
北部风沙草滩区土壤质地砂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无机氮肥大量做基肥,会造成氮肥流失和玉米后期脱肥。

1.2施肥原则
1.2.1 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力度。

1.2.2 无机氮肥不作基肥(或少作基肥)。

1.2.3 连茬地块、高产地块和缺锌地块要施用锌肥。

1.2.4 推广高产耐密品种,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1.2.5 深翻改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1.3施肥量
1.3.1 目标产量500~650kg/亩:农家肥1500~2000kg/亩,氮肥(n)10~13kg/亩,磷肥(p2o5)6~8kg/亩,钾肥(k2o)2~3kg/亩。

1.3.2 目标产量650~800kg/亩:农家肥2000~3000kg/亩,氮肥(n)12~18kg/亩,磷肥(p2o5)7~9kg/亩,钾肥(k2o)3~5kg/亩。

1.3.3目标产量800~900kg/亩:农家肥3000~4000kg/亩,氮肥(n)18~20kg/亩,磷肥(p2o5)9~10kg/亩,钾肥(k2o)5~6kg/亩。

1.3.4目标产量900kg/亩以上:农家肥4000kg/亩以上,氮肥(n)20~22kg/亩,磷肥(p2o5)10~12kg/亩,钾肥(k2o)6~8kg/亩。

1.4 施肥方法
1.4.1 将农家肥和磷、钾肥一次施入作基肥,风沙土、潮土40%氮肥拔节期前穴施,60%氮肥大喇叭口期穴施。

黄绵土、淤积土、沼泽土、黑垆土40%氮肥作基肥条施,60%氮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穴施。

1.4.2 去年创高产田块和农家肥用量大的田块,无机肥可酌减,适当施用锌肥。

2.南部台、坝地
2.1 存在问题
南部丘陵沟壑区是典型的旱地农业区,水分是严重的胁迫因子,降雨的时间和降雨量直接影响着旱地农业的施肥和追施。

2.2施肥原则
2.2.1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力度。

2.2.2 无机氮肥2/3作基肥,1/3作追肥。

2.2.3 连茬地块、高产地块和缺锌地块要施用锌肥。

2.2.4 推广高产抗旱品种,合理密度,提高玉米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2.2.5 提倡覆膜,深翻改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3 施肥量
2.3.1 目标产量300kg/亩以下:农家肥1000~1500kg/亩,氮肥(n)6~7kg/亩,磷肥(p2o5)2~3kg/亩,钾肥(k2o)0~2kg/亩。

2.3.2 目标产量300~400kg/亩:农家肥1500~2000kg/亩,氮肥(n)8~9kg/亩,磷肥(p2o5)3~4kg/亩,钾肥(k2o)2~3kg/亩。

2.3.3 目标产量400~500kg/亩:农家肥2000~2500kg/亩,氮肥(n)10~11kg/亩,磷肥(p2o5)4~5kg/亩,钾肥(k2o)3~4kg/亩。

2.3.4 目标产量500kg/亩以上:农家肥2500kg/亩以上,氮肥(n)
13~14kg/亩,磷肥(p2o5)5~6kg/亩,钾肥(k2o)4~5kg/亩。

2.4 施肥方法
2.4.1 将农家肥和2/3的氮肥,及磷、钾肥一次施入作基肥,1/3氮肥孕穗期前后随降雨穴施。

2.4.2 去年创高产田块和农家肥用量大的田块,无机肥可酌减,适当施用锌肥。

二、大豆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南部梯田、缓坡地
1.存在问题
南部丘陵沟壑区是典型的旱地农业区,土壤缺磷少氮,有机肥施入不足,水分是严重的胁迫因子,降雨的时间和降雨量直接影响着旱地农业的施肥和追施。

2.施肥原则
2.1 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力度。

2.2无机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

2.3推广高产抗旱品种,合理密度,提高大豆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2.4提倡双沟覆膜技术,深翻改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施肥量
3.1 目标产量80kg/亩以下:农家肥0~500kg/亩,氮肥(n)3~3.5kg/亩,磷肥(p2o5)1~1.5kg/亩。

3.2 目标产量80~00kg/亩:农家肥500kg/亩,氮肥(n)4~5kg/亩,磷肥((p2o5)1.5~2kg/亩。

3.3 目标产量100-120kg/亩:农家肥500~1000kg/亩,氮肥(n)5~6.5kg/亩,磷肥(p2o5)2~2.5kg/亩。

3.4 目标产量120~150kg/亩:农家肥1000kg/亩以上,氮肥(n)6.5~7.5kg/亩,磷肥(p2o5)2.5~3kg/亩,钾肥(k2o)2~3kg/亩。

3.5 目标产量150kg/亩以上:农家肥1000kg/亩以上,氮肥(n)7.5~9.5kg/亩,磷肥(p2o5)3~5kg/亩,钾肥(k2o)4~6kg/亩。

4.施肥方法
三、谷子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南部梯田、缓坡地
1.存在问题
南部丘陵沟壑区是典型的旱地农业区,土壤缺磷少氮,有机肥施入不足,水分是严重的胁迫因子,降雨的时间和降雨量直接影响着旱地农业的施肥和追施。

2.施肥原则
2.1 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力度。

2.2 无机氮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

2.3 推广高产抗旱品种,合理密度,提高谷子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2.4 提倡深翻改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1目标产量200kg/亩以下:农家肥0~500kg/亩,氮肥(n)2.5~3kg/亩,磷肥(p2o5)1~1.5kg/亩。

3.2目标产量200~250kg/亩:农家肥500kg/亩,氮肥(n)3~4kg/亩,磷肥(p2o5)1.5~2kg/亩。

3.3目标产量250kg/亩以上:农家肥500~1000kg/亩,氮肥(n)4~5kg/亩,磷肥(p2o5)2~2.5kg/亩,钾肥(k2o)1~3kg/亩。

3.4 施肥方法
将农家肥和70%氮、磷、钾肥一次施入作基肥,30%氮肥孕穗期前后随降雨追施。

四、马铃薯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南部梯田、缓坡地
1.存在问题
南部丘陵沟壑区是典型的旱地农业区,土壤缺磷少氮,有机肥施入不足,水分是严重的胁迫因子,降雨的时间和降雨量直接影响着旱地农业的施肥和追施。

2.施肥原则
2.1 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力度。

2.2 无机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

2.3 推广高产抗旱抗病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合理密度,提高马铃薯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2.4 提倡深翻改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1 目标产量800kg/亩以下:农家肥0~500kg/亩,氮肥(n)2~3kg/亩,磷肥(p2o5)1~2kg/亩。

3.2 目标产量800~1000kg/亩:农家肥500~1000kg/亩,氮肥(n)4~5kg/亩,磷肥(p2o5)2~4kg/亩。

3.3 目标产量1000~1500kg/亩:农家肥1000~1500kg/亩以上,氮肥(n)5~7kg/亩,磷肥(p2o5)4~5kg/亩,钾肥(k2o)2~4kg。

3.4 目标产量1500kg/亩以上:农家肥1500~2000kg/亩,氮肥(n)7~9kg/亩,磷肥(p2o5)5~7kg/亩,钾肥(k2o)4~6kg/亩。

4.施肥方法
将农家肥和60%氮、磷、钾肥一次施入作基肥,40%氮肥现蕾期前后随降雨穴施。

作者简介:刘肖(1965-),男,陕西佳县人,高级农艺师,榆林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