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生了解《乌托邦》对社会改革的影响ppt课件教案

小学生了解《乌托邦》对社会改革的影响ppt课件教案

社会改革的概念和目的
介绍《乌托邦》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 内容和思想。
阐述社会改革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 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乌托邦》中的社会改革思想
社会改革案例分析
重点讲解《乌托邦》中提出的理想社会构 想、社会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乌托邦》中社会改 革思想的实践意义和现代价值。
提醒人们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推动 社会的改进和完善。
05
与现实生活对比
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类似问题
社会不公
贫富差距、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 社会公平和稳定。
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精神空虚
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 人们缺乏信仰和追求。
我们可以借鉴乌托邦中 的平等思想,努力消除 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平等 现象,推动社会的公正 和进步。
倡导科学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乌托邦中 科学发展的思想,积极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 生活水平。
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乌托邦》这部作品?
理解作品背景
《乌托邦》是一部描绘理想社会的作品,小学生应该了解 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02
《乌托邦》简介
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
托马斯·莫尔
创作背景
16世纪初,英国社会动荡不安,圈地运动、贫富差距等问题严重。莫尔作为一 个人文主义者,对这些问题深感忧虑,因此创作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 个理想的、和谐的社会。
《乌托邦》主要思想
理想国构想
人文主义精神
书中描绘了一个名为“乌托邦”的理 想国度,这里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社会和谐,人们享有平等和自由。

《乌托邦》中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

《乌托邦》中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

《乌托邦》中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
《乌托邦》系列小说是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于1516年创作的珍本。

小说中设置了一个名叫乌托邦的社会,体现了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也引发了其他人的
思考。

作为乌托邦的创立者,托马斯·莫尔以“福祉优先、反对对彼此造成危害”作为乌托
邦追求的最高准则,表达了他对幸福一词最真切的理解。

乌托邦社会中强调拥有尊重、尊严、自由及平等的权利。

在这里,政府公正尊重公众,发展宽容的价值观以及朝夕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保障ャ社会成员的幸福。

在乌托邦,财富分配是基于个person有多少实际能力而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基于财
富的多少。

它的价值体现在每个人的幸福上,因此托马斯·莫尔把幸福视为乌托邦要追求
的最高理念。

乌托邦中每个人都参与到社会中去,充分利用自身才能,追求财富、自由及
丰厚的生活,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

此外,在乌托邦中也讲究教育,政府会对儿童进行全方位教育培养,致力于培养他们
成为健全、正常、有礼貌及自由的公民,从而获得快乐生活,实现完美的乌托邦。

总之,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是以维护他人的尊严以及公正自由为基础的,目的是让
每个人都能自由自在,得不实到幸福的生活。

乌托邦致力于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每个人
都能以最大的权利去捍卫自我的尊严,得到安全、快乐及幸福的生活。

《乌托邦》中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

《乌托邦》中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

《乌托邦》中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乌托邦》是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故事。

在这个虚构的国家中,人们的幸福观与现实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

乌托邦的幸福观首先体现在社会的组织上。

在乌托邦社会中,人们平等共享资源和财富,不存在贫富差距。

所有的土地和生产工具都是公共财产,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参与劳动,为社会做贡献。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都能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保障,避免了因贫穷而引发的社会不平等和冲突。

这种公平的社会制度为人们的幸福创造了均等的条件。

乌托邦的幸福观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和谐上。

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们包容、友善、团结,没有争斗和竞争的现象。

乌托邦鼓励人们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互相帮助和分享知识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人们不追求个人利益,而是追求共同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人们带来了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全感,使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乌托邦的幸福观还体现在个人的追求上。

在乌托邦中,人们的生活不仅有物质上的保障,也充满了精神上的满足。

乌托邦重视教育和思想的培养,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艺术的享受。

他们的自由时间不仅仅用于休息和娱乐,更被用于思考、学习和创造。

人们通过不断丰富思想和精神的生活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在乌托邦,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乌托邦的幸福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一方面,乌托邦的幸福观过于理想化,与现实世界存在巨大的差距。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需求和欲望不容忽视,经济和权力的分配等问题也十分复杂。

在追求个体的幸福时,乌托邦可能会压制一部分人的自由权利。

因为乌托邦注重集体利益,可能会牺牲个体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乌托邦》中托马斯·莫尔的幸福观视野宽广,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个体的自由与追求。

尽管乌托邦的实现对现实社会来说难以实现,但它给人们提供了对幸福的理解和思考,并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社会的一种启示。

莫尔及《乌托邦》

莫尔及《乌托邦》

莫尔及《乌托邦》托马斯.莫尔,1478-1535,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

其父约翰.莫尔曾任英国皇家高等刑事法庭法官,深受英王爱德华四世器重,获得贵族爵位。

莫尔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14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拉丁文和形式逻辑。

大学时代对希腊拉丁古典文学研究造诣颇深,受到前辈学者的器重。

曾担任过律师、政府官员、下院议员、下院议长、大法官,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因不满英王朝对中下层人们群众的残酷统治,写成了《乌托邦》,英文名为Utopia,其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该书的出版和流行,在当时英国的学术界甚至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强大的学术反响。

作为大法官,据说曾因宗教问题反抗英王亨利八世、并对国王离婚案提出异议,后被迫辞去大法官职位,1535年被诬陷以“叛国罪”处以死刑,走上断头台。

莫尔之死也成了英国历史上评价英王亨利八世心胸偏狭的代名词。

至今,英国人们仍以多种形式在纪念他,称他为英国历史上的伟人,在英国许多地方都建有莫尔的纪念碑。

《乌托邦》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乌托邦》写成于1516年,时值英国“圈地运动”倍受欧洲诟病和新航路开辟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

莫尔以与一位航海家对话的形式表述了他的政治主张。

Utopia,系莫尔根据六个拉丁语字母虚造而成,在书中指的是航海家所发现的大西洋上的某个海岛,后被理解为“无何有之乡”的意思。

《乌托邦》全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谈到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其中地名、人名皆用拉丁文虚造。

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是对当时英国社会政治黑暗的批判,是对英国社会现实的影射。

第二部分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包括城市、官员、职业、社交与生活、奴隶、战争、宗教等7个问题。

其主要内容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A、实行财产公有、议事民主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以家庭为单位的平等生产劳动,经济发展中以务农为本。

劳动时间为每天6小时。

奴隶和仆人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乌托邦(英文版)》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乌托邦(英文版)》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文前
Thomas More
General Preface
总序
UTOPIA
01
INTRODU CTION
02
Is this book for you...
03
DISCOUR SES OF RAPHAE. ..
04
OF THEIR TOWNS, PART...
05
OF THEIR MAGISTR ATES
06
OF THEIR TRADES, AND...
01
OF THEIR TRAFFIC
02
OF THE TRAVELL IS, AND...
04
OF THEIR MILITAR Y DI...
05
OF THE RELIGIO NS OF ...
06
A MODERN UTOPIA
APPENDIX SCEPTICISM ...
CHAPTER 11 THE BUBBL...
The Bedside Classics...
谢谢观看
01
CHAPTER 5 FAILURE IN...
02
CHAPTER 6 WOMEN IN A...
03
CHAPTER 7 A FEW UTOP...
04
CHAPTER 8 MY UTOPIAN ...
05
CHAPTER 9 THE SAMURA. ..
06
CHAPTER 10 RACE IN U...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乌托邦(英文版)》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文前
目录
02 Thomas More
03 General Preface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二、托马斯· 莫尔生平
出生于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 去世三百年后,被册封为圣人; 柏拉图的思想影响; 律师生涯的影响; 幸福的婚姻生活。
三、莫尔的正直
莫尔为人正直,才华出众; 在处理亨利八世与宫女安娜· 宝琳的婚事及宝琳
的女儿问题上,莫尔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拒绝 宣誓承认;

(三)、《乌托邦》的今天
后来,“乌托邦”一词成为空想
社会主义的代名词。 现在,“乌托邦”被理解 为”“理想主义的”、“不可能 实现的”的意思。 如:中国“大跃进”、人民公社 被认为是乌托邦;
(四)、《乌托邦》的历史评价
进步性:
莫尔在社会主义史上第一个提出消灭私有制度,建 立公有制的主张; 《乌托邦》开创社会主义小说之先河;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乌托邦》一书显示出“共产 主义思想的微光”;
乌托邦乌托邦一词是由两个希腊字拼成的一是严厉批判英国的专制君主制度及其对外侵略政策揭露英国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采用圈地运动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托马斯· 莫尔与 乌托邦
法政学院
一、托omas More,1478—1535) 1478年,莫尔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 业于牛津大学。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 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人文主义学 者和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1535年7月7日,托马斯· 莫尔被处以死刑,死后
他的头被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至今,英国人们仍以多种形式在纪念他,称他
为英国历史上的伟人,
在英国许多地方都建有
莫尔的纪念碑。
“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 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 , 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 市蹂躏成废墟”。

莫尔《乌托邦》

莫尔《乌托邦》

莫尔《乌托邦》托马斯·莫尔(ThomasMore,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人文主义思想家。

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2岁时,被父亲送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的府邸当侍从。

给名人当侍从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摩顿学识渊博,既是学者、律师、建筑师,又是阅历丰富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

莫尔耳濡目染,学识大为长进,摩顿曾向他的朋友介绍说,“在我们桌子旁服侍的这个孩子将本会对每一位能看到他成长的人表明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莫尔14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坎特伯雷学院学习古典文学。

曾向格罗辛学习希腊文,而学习希腊文有崇拜异教的嫌疑,校当局和他的父亲大为不满,他于是被牛津大学革除。

追于父命,他于1494年回到伦敦,入法律学校学习,1496年以优异成绩获准进入伦敦的林肯法律大学,这是一所十分有名的法科大学,莫尔在该校受到严格的训练,1502年毕业后,他被委派到一所法律学校任教,后来,被邀请回林肯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律师的工作,他处理案件廉洁正直,因而声望日起。

公元1504年,年仅26岁的莫尔被选为国会下议院议员,开始了政治生涯,他勇敢地履行职责,带头反对亨利七世增课新税的要求,亨利七世激怒得发狂,把莫尔的父亲投入伦敦塔监狱,不过,交纳一百镑保释金后被释放。

面对暴政,莫尔毫不畏惧,他愤然离开国会,重操律师旧业,并从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潜心研读教父的著作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著作。

他一度致力于宗教的研究,并迷上了卡尔图斯教团,亲身实践极端的苦行生活,并寻思加入这个教团,正在这时,初遇伊拉斯谟,从而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1509年亨利八世继位,为了巩固王权,设法笼络莫尔,屡召莫尔入宫,均遭拒绝,后来不得不亲自到莫尔家中与莫尔一起进餐,从此莫尔重回政界,但莫尔对亨利八世不存幻想,有一次,人家祝贺他受国王的爱顾时,他回答道:“假使我莫尔的人头真会让他得到一座法国城池,这颗头准得落地。

科学社会主义课件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课件第二章

(一)摩莱里及其主要思想
摩莱里是18 摩莱里是18世纪法国杰 18世纪法国杰 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出 身平民,当过教员。 身平民,当过教员。他的 代表著作是《巴齐里阿达》 代表著作是《巴齐里阿达》 自然法典》 和《自然法典》,在继承 前辈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 理性论的历史观来论证空 想社会主义学说
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 圣பைடு நூலகம்门 傅立叶 欧文
结论:
科学社会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优秀成果, 同时也借鉴了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领域里的 伟大成就,进而为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 了基础。
唯物史观之所以是科学社会主义 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 引发了一系列生产过剩危机 一系列生产过剩危机。 引发了一系列生产过剩危机。
结 论

1825年英国首先爆发了 1825年英国首先爆发了 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在 欧洲各国的确立和发展,以及周期性 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为科学社会主义 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摩莱里认为
1、人们应该共同占有和 使用土地,平等互助、 共同劳动。 2、“私有制是一切罪恶 之母”,严厉抨击私有 制。 3、第一次对未来共产主 义作了设计。 4、未来社会没有商品交 换,社会按照需求进行 有计划的生产,实行按 需分配。
(二)马布利及其主要思想
马布利是18世纪法国著名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出 1、严厉批判私有制, 身贵族。他毕业于耶稣会 认为社会要先后经历 学院,担任过神职和外交 渔猎阶段和农业生产 官,后放弃官职献身于社 阶段。 会科学的研究。代表作有 2、提出了理想社会的立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法改革,并把改革的目 《论法制与法律的原则》等。 标 主要朝向有产者。 他的著作具有论战性特色, 3、在土地改革中反对 富有理论性和逻辑性。在 土地集中。 内容上对人类历史过程的 叙述更富有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感谢 聆听!
被误解的《乌托邦》
《乌托邦》的名字十分响亮,问世后,很多人用它来代 表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或“理想国”。后来,马克思推崇 莫尔,称莫尔是社会主义英雄,并借用《乌托邦》来当 作是社会主义的理想国。但事实上,这很可能是一种误 解。 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了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 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宁可 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轻易使用自己的公民; 这个国家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女性也可以做全职人员; 公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人人参加劳动。然而,《乌托 邦》的理想国本身就是饱受批评的。莫尔在书中一方面 倡导人人平等自由,另一方面,却同时讲述了理想国中 奴隶的存在,十分矛盾。因此,大多数学者会批判式的 评析并质疑《乌托邦》中理想国的可行性。 后来的马克思,一方面称赞莫尔的乌托邦,一方面,提 出暴力等许多与其相违背的观点,因此乌托邦是否真的 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说的理想国,是有待思考的。
胞这个理由出发,帮助其他所有的人也
达到上面的目标……我们照顾到别人的
康乐幸福,才是值得赞扬的。”(《乌
托邦》,第73-74页)
➢ “我们的全部行为,包括甚至道德行为,
最后都是把快乐当作目标和幸福的。”
(《乌托邦》,第75页)
《乌托邦》的缺陷
莫尔在《乌托邦》中阐发的伦理思想也有许多缺陷, 比如他将快乐当作道德的核心概念,这本身就是理论不成 熟的表现。在他的描写中还有许多颂扬宗教禁欲主义之处, 这虽然与莫尔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有关,但与该书提倡的 快乐主义伦理观明显矛盾。莫尔对公有制度的描写也有很 大的片面性,他所主张的平均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低 下的手工劳动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 是,莫尔没能指出实现道德理想的现实道路,这是由他所 处的历史时代的限制造成的。因此,虽然莫尔描述了一幅 理想社会的美好图画,但它仍然只掉这个文本框哦)
➢ “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 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 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我深信,如
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
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
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
佳 句 欣 赏

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 贫困灾难担子。”( 《乌托邦》,第4344页) “理性劝告和督促我们过尽量免除忧虑 和尽量充满快乐的生活;并且从爱吾同
托马斯•莫尔 与《乌托邦》
小组;青春无敌美少女组合 主讲人:侯珂芸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作 者 生 平 背 景
十六世纪,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先嫁了英国王 储亚瑟,可是,亚瑟还没继承王位,就突然 去世了,这场政治联盟遍延续到了亚瑟的弟 弟,也就是才十二岁的亨利八世身上。本来 就对这段婚姻极其不满的他,爱上了情人安 妮,于是想与王后离婚。他断绝了与罗马教 皇的联系,以免受到制约,但他仍必须寻求 国内贵族的支持,因而他要求大法官托马斯 •莫尔(Thomas More)在他的离婚法令上 签字。托马斯•莫尔是一个讲原则而又富于 理性的人,他是当时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并 著有有深远影响的《乌托邦》一书,他在此 时则被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是不屈服于腐 败国王的淫威而坚持原则,还是向好色暴戾 无可救药的亨利八世低头?最后,他辞去了 大法官的职务,并拒绝签字。他与国王矛盾 的激化使他最终被亨利八世陷害而死,他留 给后人的则是一片丹心。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结语
莫尔的生平,是英国中世纪中上 层人物的一种缩影,本身便具有 很大的启发性。莫尔的《乌托邦》 代表了当时一部份人们对理想国 这一更美好的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从对后世创作的影响看,这部作 品中对理想社会所作的描绘,可 以看成是未来的幻想小说的萌芽 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