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的现状

合集下载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报告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报告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报告, , , ,一.产品概述及国内现状大豆蛋白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为人们所认识。

继1999年10月26日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大豆蛋白的健康声明,即“每天摄入包含25克的大豆蛋白的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可以明显地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以来,大豆蛋白及其制品成为众多食品机构的研究及开发热点。

此外,大豆蛋白还有许多优良的功能特性,因此它们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体系,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肉制品,这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大豆营养价值高,可代替部分动物蛋白;二是多数大豆蛋白制品具有乳化性、持水性,通过结合脂肪和水分,减少肉制品的蒸煮损失,防止脂肪析出;三是以蛋白质含量计,大豆蛋白制品是最便宜的蛋白质。

所以,大豆蛋白应用在肉制品中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于肉制品,既可作为非功能性填充料,也可作为功能性添加剂,改善肉制品的质构和增加风味,充分利用不理想或不完整的边角原料肉。

大豆分离蛋白本身价格较高,但应用到档次较高的肉制品中,由于其功能性较强,即使使用量在2%~25%之间,就可以起到保水、保脂、防止肉汁分离、提高品质、改善口感的作用,同时还可延长货架期。

大豆分离蛋白粘度随浓度的增大而显着增加,通常在 12%时就开始形成凝胶。

虽近年来国内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发展很快,但生产技术跟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产品品种少,一般只能用于肉糜状肉制品,很难用于乳制品和肉制品注射过程中,乳制品和块肉制品注射生产所需分离蛋白一直都依靠从国外进口。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关键生产工艺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一些先进的改性工艺还没有应用到生产中。

依据原有的分离蛋白生产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酸沉剂和中和剂、控制生产工艺参数,并运用蛋白酶对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生产出多功能、多品种、高质量的大豆分离蛋白系列产品,以适应各应用领域的需要,满足市场对功能性分离蛋白的需求,是我们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大豆分离蛋白现状与前景-供应蛋白: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李民:13854959898

大豆分离蛋白现状与前景-供应蛋白: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李民:13854959898

一、pH值和金属离子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作用在90℃下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浓度、pH值、金属离子、加热时间等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影响。

结果显示,酸性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凝胶的最适pH值为3.0,碱性条件下最适pH值为9.0;pH值大于11时在95℃的水浴锅中加热5min,大豆分离蛋白变为黄棕色黏稠状液体,且有异味;浓度为16%大豆蛋白凝胶溶液中CaCl2浓度为0.4%时,形成凝胶的透明性最高,凝胶形成时间为22min。

二、国内的大豆蛋白生产企业1、山东新嘉华集团是以大豆深加工为主业,集生产、科研、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到2004年底,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总值超过2亿元,年加工大豆20万吨以上,其主导产品大豆分离蛋白的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产品已销往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集团公司通过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从大豆选种、种植、收储、低温豆粕加工,到蛋白生产、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公司在扩大大豆蛋白生产的同时投资于大豆的深加工产业,实现了大豆资源的全利用和大豆蛋白的清洁化生产,开发出大豆膳食纤维、大豆卵磷脂等产品。

山东新嘉华集团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继续致力于大豆深加工产业的研发,形成集团的核心优势;继续依靠专业化分工和集团的整体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内驰名、国际著名的品牌,成为一个科技领先、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

2、禹王蛋白- 企业简介- 公司简介·中国最大的大豆蛋白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40000吨。

·“禹王”牌大豆分离蛋白是全国知名品牌。

·下辖临邑、禹城两大加工分公司。

·主要客户:是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的定点供应商;出口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谷神集团是一家以大豆蛋白产品及大豆保健食品生产研发为核心产业的国际供应商。

2023年大豆分离蛋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大豆分离蛋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大豆分离蛋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不断关注和追求,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补充品,其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一、市场需求1. 健康饮食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高品质、高营养的食品,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营养补充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2. 运动与健身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身体健康意识增强,运动与健身行业也逐渐兴起。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身食品,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3. 婴幼儿配方奶粉原料: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优质蛋白原料,也可以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营养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

二、市场规模目前,大豆分离蛋白在全球蛋白质市场中的占比大约为15%,市场总体规模巨大。

据相关数据分析,预计到2025年,全球大豆分离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

三、竞争现状目前,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外生产厂商,国内市场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企业。

国外市场主要有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

四、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豆分离蛋白生产技术也会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会逐步降低,从而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加。

2. 品牌竞争:未来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均具备优势的企业将逐渐占据市场份额。

3. 定制化需求:消费者对于大豆分离蛋白的需求也会更加定制化,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研发,推出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

综上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的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

2024年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环境分析引言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简称SPI)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蛋白质产品,具有丰富的氨基酸组成和良好的营养价值。

在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素食主义者的增多,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大豆分离蛋白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大豆分离蛋白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10%。

预计到2025年,全球大豆分离蛋白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

亚洲地区是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豆分离蛋白在中国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竞争格局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大型食品公司和专业的蛋白质生产商。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大豆分离蛋白品牌有美国丰盛(ADM)、中国嘉实多(Joyvio)等。

这些公司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和营销策略,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市场还存在着一些小型厂商,它们通过低价策略和创新产品来争夺市场份额。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也逐渐提升。

大豆分离蛋白因其良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饮料等领域。

目前,大豆分离蛋白产品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素食食品市场拓展到肉制品替代品领域,为那些追求低脂、高蛋白质产品的消费者所青睐。

发展趋势在未来,大豆分离蛋白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天然的蛋白质来源将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其次,科技的进步将推动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技术和品质不断提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市场的发展。

此外,随着素食主义者的增加和肉类替代品市场的崛起,大豆分离蛋白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进行检测,确保 产品安全性。
质量控制点与措施
原料控制
选用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严格控制水分、杂质等质量指标 。
生产过程控制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生产环境卫生;严格 控制生产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pH值等。
产品储存与运输控制
确保产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运输 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震,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浓缩与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 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确保 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设备选型与配置
01
02
03
04
破碎机
选用高效、节能的破碎机,确 保大豆破碎效果好,提高后续
工艺效率。
离心机
选用性能稳定、分离效果好的 离心机,确保油脂、纤维等成
分被有效分离出去。
压榨机
选用压榨效果好、操作简便的 压榨机,提高分离效率。
大豆分离蛋白的制 备
汇报人: 2023-11-26
目录
• 引言 • 大豆分离蛋白的原料与辅助材料 • 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 • 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 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成本分析 • 大豆分离蛋白的市场前景与拓展方向
01
原料选择
大豆品种
选择高蛋白质含量、低脂肪的大 豆品种,如黄豆、黑豆等。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意义
提高大豆附加值
通过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可将大豆加工成高 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大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大豆分离蛋白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促进大豆产业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干燥与包装
干燥处理

2024年大豆浓缩蛋白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大豆浓缩蛋白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大豆浓缩蛋白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大豆浓缩蛋白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高蛋白食品成分,其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应用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豆浓缩蛋白市场迅速发展,并展现出广泛的市场前景。

2. 市场规模与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大豆浓缩蛋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大豆浓缩蛋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X%,市场规模将超过XX亿美元。

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推动:2.1 健康饮食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大豆浓缩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高蛋白成分,符合健康饮食的需求,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2 替代肉制品需求增加近年来,素食主义者和强调环保的消费者数量持续增加,推动了食品行业对替代肉制品的需求。

大豆浓缩蛋白可以作为替代肉制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纹理和口感可以模拟肉类食品,满足消费者对植物性蛋白的需求。

2.3 产业链完善与技术创新大豆浓缩蛋白产业链逐渐完善,原料供应稳定,工艺流程不断改进。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大豆浓缩蛋白的品质和功能的提升,满足了不同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3. 市场应用大豆浓缩蛋白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食品与饮料大豆浓缩蛋白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饮料,如素肉制品、豆奶、乳品替代品等。

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使得其成为营养健康的食品选择。

3.2 营养保健品大豆浓缩蛋白富含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营养保健品的主要成分。

在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下,高蛋白保健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为大豆浓缩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机会。

3.3 医药领域大豆浓缩蛋白具有抗氧化、消炎、抗菌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研究表明,大豆浓缩蛋白对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4. 市场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尽管大豆浓缩蛋白市场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4.1 价格波动大豆浓缩蛋白的价格易受到大豆产量影响,大豆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到大豆浓缩蛋白市场的发展。

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

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

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Titl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rend Forecast Report on the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Abstract:The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increasing consumer awareness about the health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plant-based proteins. This report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 including its current status, key players, marke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1. IntroductionThe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 refers to the seg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that deals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Soy protein isolate is a highly refined form of soy protein with a minimum protein content of 90. 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oo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eat alternatives, beverages, bakery products, and nutritional supplements.2. Market Analysis2.1 Current StatusThe global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 has experienced steady growth in recent years. Factors such as increasing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plant-based proteins, rising health consciousness, and growing demand for meat alternatives are driving the market growth. Additionally, soy protein isolate is considered acost-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protein source, further boosting its demand.2.2 Key PlayersThe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 is highly competitive, with several key players dominating the market. Some of the leading companies in the market include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 Cargill, Inc., DuPont Nutrition & Health, and Kerry Group. These companies have a strong presence in the market and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product development, expansion strategies, an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gain a competitive edge.3. Market Trends3.1 Increasing Demand for Plant-based ProteinsThe growing trend of veganism and vegetarianism is driving the demand for plant-based proteins, including soy protein isolate. 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opting for healthier and moresustainable protein sources, leading to a surge in the demand for soy protein isolate in various food products.3.2 Rising Application in Meat AlternativesSoy protein isolate is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eat alternatives, such as plant-based burgers, sausages, and nuggets.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se products, driven by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s expected to fuel the demand for soy protein isolate in the coming years.4. Future ProspectsThe future of the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 looks promising. Factors such as the growing trend of flexitarianism, increas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ve soy protein isolate 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drive market growth. Moreover, the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soy protein isolate, such as cholesterol reduction and weight management, are likely to attract more consumers.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soy protein isolate market is witnessing significant growth due to the rising demand for plant-basedproteins and meat alternatives. Key players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strategies to capitalize on the market opportunities. The future of the market looks promising, with increasing consumer awareness and favorable market trends driving its growth.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大豆分离蛋白市场摘要: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植物蛋白益处的认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市场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目录一、产品概述 (2)1.1 大豆分离蛋白定义 (3)1.2 大豆分离蛋白的来源与特点 (3)二、生产工艺 (4)2.1 原料选择与处理 (5)2.2 蛋白提取与分离 (7)2.3 分离蛋白的干燥与包装 (8)三、营养成分 (9)3.1 大豆分离蛋白的营养成分 (10)3.2 大豆分离蛋白的营养价值与应用 (10)四、应用领域 (12)4.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2)4.2 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 (13)4.3 环保材料领域的应用 (14)五、市场分析 (15)5.1 国内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6)5.2 市场竞争格局与主要参与者 (18)六、政策法规 (19)6.1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20)6.2 行业标准与监管要求 (21)七、技术进展 (22)7.1 新技术在分离蛋白生产中的应用 (24)7.2 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影响 (25)八、投资分析 (27)8.1 行业投资前景与机会 (28)8.2 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29)九、结论与展望 (31)9.1 大豆分离蛋白产业的发展总结 (32)9.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3)一、产品概述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简称SPI)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高纯度蛋白质,是大豆加工行业的重要副产品。

SPI 的主要成分是80左右的蛋白质,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由于其高蛋白质含量且不含胆固醇,SPI 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SPI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脱脂、脱糖、中和和水解等步骤。

将大豆进行脱脂处理,去除其中的脂肪;然后进行脱糖处理,以降低酸价;接着进行中和处理,调整pH值至适宜范围;最后进行水解处理,将大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通过这些步骤,SPI的蛋白质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不良风味和抗原性。

SPI具有许多优点,如高蛋白质含量、易消化吸收、低脂肪、低胆固醇、无乳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的现状、差距及建议1、现状大豆分离蛋白(SoyProteinIsolate, 简称SPI) 是以大豆为原料, 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制取的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达90% 以上的功能性食品的添加剂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性和粘弹性等特性, 又兼有蛋白质含量高的营养性,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肉制品(例如西式火腿、火腿肠午餐肉,三文治、灌肠、香肠及肉馅等), 冷饮制品(例如冰淇淋、奶油、雪糕、布丁等), 烘焙食品(例如面包、糕点等)。

目前世界大豆分离蛋白的年产量约40~50 万t,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早在50 年代初, 美国已研究开发出大豆分离蛋白, 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大, 直到70 年代其生产技术才趋于完善和成熟。

目前,国际上居垄断地位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厂商主要有美国,日本、巴西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份额。

我国80 年代初开始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迄今为止, 已建、自建、合资和独资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厂已有10 多家, 年生产能力约 3 万t,主要在黑龙江、吉林,在哈尔滨,开封,山东、河南等地已建和正在筹建的生产厂。

我国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与发展是和食品工业,尤其是肉食品(例如西式火腿)等的迅速发展,需求量大增密切相关。

由于国内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所以每年大约进口大豆分离蛋白达 2 万t 左右,给国内大豆分离蛋白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当前,如何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 使之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的质量指标要求,乃是急待解决的任务。

2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大豆籽粒中约含蛋白质38%~42%, 碳水化合物(包括粗纤维)25%~27%, 脂肪16%~20%, 水分10%~12%, 灰分3%~5% 。

可将大豆籽粒加工成大豆蛋白粉(含蛋白质50%), 浓缩蛋白( 含蛋白质70%), 分离蛋白(含蛋白质90%) 以及组织蛋白,纤维蛋白等产品。

大豆蛋白经修饰!改性制取的高纯度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性和粘弹性等功能性乃是大豆分离蛋白非常重要的性质, 而大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是决定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重要因素。

大豆蛋白质是由一系列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它主要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其中清蛋白约占5%, 球蛋白约占90% 。

由于大豆球蛋白是椭园球形, 故此命名。

球蛋白溶于水或碱溶液,加酸调pH 值的等电点4、5, 则沉淀析出,故又称酸沉蛋白, 而清蛋白无此特性, 故又称为非酸沉蛋白。

球蛋白中主要为11S 和7S 蛋白,约占总蛋白的70%, 其余为2S 和15S 等,11S 球蛋白的分子量为17~35 万, 为疏水性聚合体。

7S 球蛋白的分子量为14~17 万,为疏水性聚合体。

7S 和11S 球蛋白对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国外对7S 和11S 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功能特性,蛋白质修饰技术以及高品质多功能系列大豆分离蛋白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属于绝密高科技。

球蛋白和清蛋白均属于贮藏蛋白,它与大豆加工性能关系密切,而大豆生物活性蛋白,例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集素,脂肪氧化酶等,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虽然很少,但对大豆制品的质量却关系重大。

3 、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目前,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基本上可分为全湿法和半干半湿法。

从大豆蛋白浆液中分离提纯制取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碱提酸沉法和膜分离浓缩法两种。

目的是既要从低温豆粕中除去低分子可溶性非蛋白质部分,又要去掉不溶性高分子成分,最终获得高纯度的分离大蛋白。

4 差距当前我国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⑴对大豆原料加工处理不重视目前国内的低变性豆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脱皮不好;二是NSI( 氮溶解指数)低,原料中豆皮含量越多,就愈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色泽、风味等)。

原料的NSI 值对产品的得率以及产品的功能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得到豆皮少,NSI 值高的豆粕原料是生产SPI 的重要前提。

因为不论何种脱皮工艺, 其原理都是利用豆皮和豆仁的温差产生不同的收缩膨胀效应,以达到壳仁分离目的。

目前国内大豆脱皮工艺基本上采用两种方法: 热脱皮和冷脱皮。

不论是热脱皮还是冷脱皮,事先都要对大豆进行预热(50~55 ℃), 热脱皮工艺则是在原料预热的基础上使豆皮急剧升温,达到壳仁分离;而冷脱皮工艺则是将预热的大豆送到缓苏仓内慢慢冷却,使壳仁分离。

具体采用的工艺设备形式很多,国产设备的脱皮率大都在80% 左右,个别的甚至在60%~70%, 而国外技术先进的工厂则对豆皮控制较严格,要求在95% 以上,甚至达到99% 。

应重视低变性豆粕的研究,生产分离蛋白除了要求低变性豆粕的蛋白质含量高外,NSI 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对产品的得率以及产品的内在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生产出NSI 高值的豆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国目前的低变性豆粕的NSI 值基本上都在75 以下,而日、美等国均在85 以上,甚至超过了90, 所以国内在生产低变性豆粕的工艺和设备上还需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在生产过程中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加热温度、时间和水分含量, 为了脱除豆粕中的残留溶剂就要使豆粕具有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是必须的, 而温度和时间对NSI 的负作用很大,所以实际生产中则是寻求其最佳组合。

生产低变性豆粕的方法比较多,采用闪蒸气流技术和低温真空脱溶工艺相结合乃是最佳的工艺。

产品的功能差所谓蛋白质的功能性(Functionality) 是指蛋白质在贮藏、加工、销售以及在食品体系中发生作用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

其中包括在水中,在盐性、碱性、酸性介质中的溶解度,不均一性,同其他组分的相溶性,稳定悬浮液、乳状液、泡沫的本领,当分散体被加热时形成凝胶体的本领,具有较强粘结性、持水性和其他一些特性,以及对最终食品的颜色、气味的影响等。

所以功能性这个概念具有极广泛的性质,包含溶液、分散性、凝胶体和其他蛋白质形态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

国内SPI 的功能性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功能性指标的差距,例如ProminD 在12% 时,其粘度为38000CP, 而相同浓度的国内产品其粘度只有350CP 。

Supro590 的持水性为7.08ml/g, 而国内产品仅为 4.86ml/g. 在分散稳定性方面,国内产品就更差了。

二是在使用产品时,对它在最终产品中将要起的作用不清楚, 例如,同样应用于肉制品, 当用于午餐肉时,要求产品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凝胶性, 而用于盐水注射的西式火腿肠时, 则要求SPI 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低的粘性。

大豆分离蛋白还不是最终食品,还要和其他食品组分组合在一起,即进行二次加工才能转变为最终消费的产品。

所以大豆蛋白质和传统的以及新兴的食品有个接合点问题,这个接合点不单单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性,换句话说决定蛋白质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功能性, 而不是它的营养生理价值"应克服只注重产品的生产,得率以及它的营养价值,而忽视了产品功能性的研究。

⑶综合效益差目前国内的工厂基本上是从原料中提取了1/3 的蛋白质,还有1/3 的碳水化合物变成了废渣被低价处理,1/3 的乳清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被白白地排掉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高度重视大豆分离蛋白的综合效益,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尽量降低从废水中流失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 进行回收, 综合利用。

⑷应用高新技术不够应该大力采用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膜技术以及高效低耗,低成本生产大豆分离蛋白以及蛋白质修饰、改质技术,副产物的回收、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

⑸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技术急待开发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如何更好地应用到食品体系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可以添加到任何食品中去; 另一方面,它的结构复杂性和易变性,使我们在应用时感到非常困难。

国内近几年大豆分离蛋白的需求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引进了一些西式肉制品加工生产线, 而这些西式肉制品, 如高温火腿、火腿肠、午餐肉、三文治等的配方中均离不开大豆分离蛋白.仅春都、双汇、金锣三家每年就需要 2 万多t 大豆分离蛋白,所以目前国内大豆分离蛋白主要消费在这些引进的生产线上,对于食品工业的其他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许多实用配方, 来拓展这一市场。

5、建议⑴应重视工艺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内现有的生产厂,只有分离设备和国外还有某些差距,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工艺理论的不足,SPI 的生产属高技术范围,技术层次高、涉及面广, 我国的分离蛋白厂对高技术的重视和研究不够。

应重视SPI 产品的质量, 它包括一系列的功能性质,这是当前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SPI 的生产只有走高科技的道路, 对SPI 产品应从大豆育种, 栽培到生产、储存、加工、应用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

⑵应重视功能性的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加上最终食品体系的复杂性,其难度更大"蛋白质功能性质的评价或检测,归根到底还是由最终产品决定。

首先应研究加工工艺对产品功能性质的影响,然后以蛋白质分子理论及蛋白质和其他组分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基础,对模拟体系研究, 最后才是最终产品的研究。

每一步都根据研究的情况向前反馈,最后就能找到适合这种最终产品的SPI 。

⑶积极采用新技术下列高新技术应予以重视和积极应用①闪蒸脱皮技术原料豆粕的质量对SPI 关系重大。

在大豆原料的预处理!浸出! 脱溶的整个工艺中,应力求获得含皮少、NSI 值高的豆粕。

为此应重点研究脱皮工艺和脱溶工艺,皇冠公司和布勒公司的热脱皮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脱皮系统,应加紧消化吸收。

②膜技术在分离蛋白的生产中采用膜技术可以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利用膜技术来生产分离蛋白,从而改变传统的碱溶酸沉法,这将是分离蛋白生产上的一场革命;二是乳清回收,过去由于乳清的量大、浓度低,尽管其中含有很多的有用成分,但始终没有找到经济合理的方法回收,现在可以利用膜技术将乳清蛋白和低聚糖回收, 这不但回收了有用成分,而且还解决了严重的环保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③大豆蛋白的低分子化技术对大豆蛋白进行低分子化处理,可以大大地提高产品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对低分子的肽可以直接吸收,且有较高的吸收率,低分子化的大豆分离蛋白在饮料中应用的前景很大。

④蛋白质修饰技术SPI 作为食品添加剂,需要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性质,为此除了对蛋白质进行热处理外,最重要的手段则是对蛋白质进行修饰,以增加其功能性,所谓蛋白质的修饰就是利用化学方法在蛋白质的分子上引入我们需要的基团,以弥补其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