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 应用
超声波 声 可听波 语音识别 应用
次声波
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谢谢 大家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 暗语就能把锁打开, 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 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C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感悟新知
知3-练
知识链接 语音识别是比指纹识别更高级的识别技术,语音识
别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了社会生活。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超声波
知1-导
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 特点: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容易会聚成一束定向发射, 在水中能够传播得很远,遇到物体又会反射回来。 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超声波做很多事情。
感悟新知
超声波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领域 医学
工业 军事
应用
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医 生用B 超检查人体健康
应用 监测火山爆发、雷暴等自然现象;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和位置。
感悟新知
知识链接 很多动物都能听到次声波,如狗、大象。
知2-讲
感悟新知
例2 下列应用中, 属于使用次声波的是( D ) A. 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深度 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 预报海啸、台风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技巧点拨 超声波传递信息实质是告知人们一些未知的事情; 超声波传递能量实质是超声波引起其他物体运动或 振动的过程。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次声波
知2-导
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特点:次声波频率低,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空气中传播的距 离远,且不容易被吸收。

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合作探究
(3)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龙卷风 和雷暴等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 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
合作探究
(4)次声在大气中传播时,很容易受到大气媒质的影响,它与大 气中风和温度分布等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自然或 人工产生的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特性的测定,可以探测某些大 规模气象的性质和规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大范围大 气进行连续不断的探测和监视。 ……
预习导学
语音识别 7.语音识别技术就是 让机器把语言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 令的高新技术 。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较,声音具有 不会遗失或忘记、不需记忆、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保护人 们的财产、防止盗窃或者其他经济犯罪方面会有更大的用途。
合作探究
声音能否传递能量
提出问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 猜想与假设: 声音能传递能量 。 器材:易拉罐、剪刀、橡皮筋、打火机、蜡烛、小木棍。
预习导学
5.哪些情况可能产生次声波? 答 火山爆发、坠入大气层中的流星、极光、地震、海啸、台 风、雷暴、龙卷风、电离层扰动等都能产生次声波。人类活动 也能产生次声波,例如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等。 6.利用次声波可以 预报火山爆发、雷暴 等自然灾害,还可以 对大范围大气进行连续不断的探测和监视等。
2.预习课本10分钟,能说出超声波及次声波的区别,并归纳 总结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超声波的应用原理,书上介 绍不清楚的,可以上网查询,这样才会记得牢,学得快。
预习导学
·导学建议· 1.通过PPT中的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让学
生获得社会生活中超声波的利用方面的知识及次声波给人们带 来不利的现状。
2.声音能传递能量的实验要尽量去做,让学生观察到这一过 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它。声音能传递信息的现象很多,引导学 生多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第四章 声现象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3
自学新知
(1)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2)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思考: 与可听见声相比,超声波、
次声波的有哪些特点和应用?
一、超声波
1.超声波的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力强;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2.超声波的应用
小资料 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
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 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 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迷”。原来都 死于风暴所产生的“次声”。次声为什么能杀人呢? 原来,人们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极为相 近(0.01Hz~20Hz)。
2.语音识别的应用
可利用语音控制的机器人
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较,声音具有不会遗忘 或忘记、不需记忆、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保护人 们的财产,防止盗窃或者其他经济犯罪方面会有更大 的用途。利用声音进行身份识别可能是最自然和最经 济的方法之一,更适用于电话银行、电话炒股、电子 购物等领域。
语音识别的优点: 1.人的声音是独有的,具有一一对应的样本空间。 (最自然) 2.不会遗失或忘记、不需记忆、使用方便。(最 经济)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
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
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人 之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
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 起,制成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还能使物体振动,就能使结石粉碎。
超声波体外碎石
超声加湿器
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 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 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 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 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 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 湿器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快乐预习感知
123456
知识点一:超声波 1.关于超声波的利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B.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C.利用超声波可以直接清洗精密机械上的污垢 D.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轻松尝试应用
123456
轻松尝试应用
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 这是由于( B ) A.蝴蝶翅膀弱,声音响度太小 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C.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太大了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 响度
( 选填“音调”或“响度” )来表
示呼喊声的“大小”。
解析:金属球通过接收参观者高喊的声波而摆动,而且呼喊声越大, 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说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 量。声音的大小用响度来表示。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优质教学课件

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优质教学课件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赫兹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赫兹
当堂检测
2.一艘渔船在海上用声呐探测鱼群,当 向鱼群发出超声波后 4s收到返回的超声 波,求这群鱼当时离渔船多远?若当超 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3m/s的速度向 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 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超声波在 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B.夜晚有月光
C. 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 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在距离
D. 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
次声波(SUBSONIC)
次声波 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其特点是: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得
很远.
次声波的应用
(1)预测自然灾害:火山爆发、龙卷风、海啸、 台风等在发生前会先有次声辐射,利用次声监 测仪进行预测.此外很多动物能听到次声,在台 风来临时,海蚤听到了“警报”能到远处躲藏 起来.地震前动物惊恐(草鱼跳跃,鸽子不安);
探测海深
探测鱼群
2.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sonar):声呐是一个监测反射声 波的系统.人们利用在水中超声波比光波和无 线电波传播得远,且定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 声呐装置,让它向海下发出高频超声波,依 据回声声波的时间,可以测出水下障碍物所 处位置、形状和大小;
2.超声波的应用
(2)B超:超声波能 够成像,让超声波射 入人体内,会在不均 匀处和分界面上反射 成像,即内脏的“声” 像.利用B型超声波诊 断仪可以观察到人体 内器官及胎儿生长发 育情况,
第四章 声现象
第四节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知识回顾
1.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赫兹到 _________赫兹。 2.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__________ 3.小于20赫兹的声波叫__________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案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加深对超声波、次声波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观察图片资料、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了解有关声知识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趣的声现象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超声波的应用
难点:超声波的应用
四、教材分析
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主要介绍了自然界中的动物及人类在科学技术中对超声波的应用,使学生了解超声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学情分析
超声波和次声波与现代技术联系紧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学生超声波和次声波认识甚少,教科书展现了几幅超声波应用的图片,教师选择性的插播录像,丰富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介绍,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了解声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4节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4节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1.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的频率范围通常在Hz至Hz
之间, 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3.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4.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小
B、超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5.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就是利用了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可以传声。

6.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现象表明()
A、狗能发出与地震频率相同的次声波
B、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耳朵的听觉范围不包括次声波
C、狗的耳朵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
D、地震波人耳感觉不出,因此没有声波产生
7、以下不是人们对超声加以利用的是()
A、探测海底深度
B、B型超声波诊断仪
C、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
D、用电子捕鱼器发出的乐音将鱼诱捕入网。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说课稿
2.声波在医学、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3.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噪声控制、声音识别等;
4.声波传输的原理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5.声波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掌握超声波、次声波的基本概念;
(2)能够列举声波在医学、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
4.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与声波科技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5.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声波在科技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引入实际案例:通过介绍声波在医学、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声波科技的魅力;
2.设计实验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声波实验,如制作简易的超声波探测仪,让学生亲身体验声波的应用;
3.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就声波科技的应用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2.设计实验操作练习,让学生亲自制作简易的声波探测装置,观察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提供一些与声波科技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4.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或报告,总结声波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课堂理解
2.次声波又称亚声,是频率在 20 Hz 以下的低频率波。许多自然 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次声 波对人体能够造成危害,引起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做过实验:他把一台次声波发生器带 进剧场,开演后悄悄地打开,然后坐在自己的包厢内观察动静,只见坐 在次声器四周的观众产生一种惶恐不安和迷惑不解的神情,并很快 蔓延到整个剧场。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等。 科学家们利用它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 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
猫当中,谁能够在地震发生前预感到地震即将发生呢?简述你的理由。 (2)科学家们对蝴蝶和蜜蜂的发声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它
们都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蝴蝶翅膀每秒钟大约振动 5~6 次,蜜蜂 翅膀每秒钟大约振动 300~400 次。人闭上眼睛,能听出蜜蜂飞行时 的“嗡嗡”声,但即使蝴蝶从耳旁飞过,人也不能发觉,这是为什么?
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物理学上常
用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
关闭
金属球通过接收参观者高喊的声波而摆动,而且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说 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大小用响度来表示。
C
关闭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 这是由于( ) A.蝴蝶翅膀弱,声音响度太小 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 20 次,没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C.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太大了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关闭
蝴蝶飞行时每秒翅膀振动不到 20 次,即振动频率小于 20Hz,在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 围之外,故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快乐预习感知
1.人耳只能听到频率在20~20 000 Hz 范围内的声音。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波称为 次声波 ,高于 20 000 Hz 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2.超声波容易会聚,便于定向发射,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并且
在水中能够传播很远,人们利用它制造出了水声仪器—声呐 —
答案:(1)狗 它可以听见次声波 (2)蜜蜂发出的声音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可听见,而蝴 蝶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人听不见。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1.关于超声波的利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B.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C.利用超声波可以直接清洗精密机械上的污垢 D.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利
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 深度 、鱼群、 礁石 、潜艇等。
利用超声波制成的“ B 超 ”,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
病的信息。工业上使用 超声探伤仪 可用来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气
泡等隐患。利用超声波还可以清洗细小物品表面的污物,击碎人体内
的 结石 等。
3.次声波为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应用:台风、地震、海
互动课堂理解
【例题】 下面列出了人和几种动物发出和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范围。
可听到的最 可听到的最 能产生的最 能产生的最
低频率/Hz 高频率/Hz85
1 100
狗 15
50 000 40
1 800
猫 60
65 000 110
1 500
请利用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次声波,在人或者狗和
啸和监测核爆炸等。
快乐预习感知
答案:超声波。
互动课堂理解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及危害 1.超声波的频率超过 20 000 Hz,由于它的频率高,因此具有以下
特点:(a)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b)穿透能力强,能穿透许多电磁 波不能穿透的物质;(c)在媒质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可以用 来为硬质材料做切割、凿孔等,也可以用来清洗和消毒等。对于超声 波的应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医院中常用的 B 超,它是把超声波射 入人体,根据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传导和反射能力的变化来判断有 无异常,如对人体内脏器官做病变检查、结石检查等,它具有对人体 无损伤、简便迅速的优点。
互动课堂理解
点拨:知道人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原因,即这两种声波的频 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知道不同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 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互动课堂理解
解析: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作次声波,蝴蝶翅膀每秒钟 大约振动 5~6 次,因此它发出声音的声波也和地震前产生的声波一 样,都属于次声波,发声频率也低于 20 Hz。蜜蜂翅膀每秒钟大约振动 300~400 次,它发出声音的频率也约为 300~400 Hz,由表可知:地震波 的频率不在人和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而在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蜜 蜂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蝴蝶的发声频率不在人的听 觉频率范围内。
轻松尝试应用
3
4
关闭
探测海深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敲瓶底火焰摇动利用声波传递能量,回声定位、超声波探 查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答案为 B。
关闭
解析
B
解析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6.如图所示,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1 设有声2控装置3,一旦参4 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
关闭
人的听觉是有一定范围的,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例如大象的 声音。
关闭
D
解析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4.地震后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
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发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
不到。
关闭

答案
5.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1( ) 2
关闭
解析
B
解析 解析
答案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 频率范围大约是 20~20 000 Hz。人们把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把高于 20 000 Hz 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 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000 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20 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