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

合集下载

2025高考物理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件教案练习题

2025高考物理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件教案练习题

加速直线运动,飞机离舰起飞速度为100 m/s。已知航空母舰始终处于静止
状态,飞机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在电磁弹射区运动的时间为 4 s
B.飞机离开电磁弹射区时的速度大小为60 m/s
C.飞机离开电磁弹射区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25 9
m/s2
√D.飞机从开始起飞到离开跑道的总时间为 28 s 9
√ A.3 m/s B.2 m/s C.1 m/s D.0.5 m/s
根据题意,设 RS 间的距离为 s,则 ST 间的距离为 2s,设 R 点速度为 vR, S 点速度为 vS,T 点速度为 vT,加速度为 a,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S2- vR2=2as,vT2-vS2=2a×2s,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初、 末速度的平均值,有vR+2 vS=10 m/s,vS+2 vT=5 m/s,联立解得 vT=1 m/s, C 正确。
聚焦学科素养
课时测评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返回
知识梳理
1.速度公式:__v_=__v_0_+__a_t _。 2.位移公式:_x_=__v_0_t+__12_a_t_2 __。
3.速度—位移关系式:_v_2_-__v_02_=__2_a_x_。
基础知识判断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2.匀加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运动。 3.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随时间均匀减小的。
1∶3∶5∶…∶(2n-1)。
(×)
核心突破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解题的“常用五法”
例5 如图所示,某个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
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
C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距斜面底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讲运动的描述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讲运动的描述课件

B.12 m/s
C.12.75 m/s
D.11.75 m/s
答案:B
答案:ABC
答案:B
考点三 加速度 1.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加速度的大小 和速度的大小
无直接关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 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 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可以不为零
加速度的方向 无直接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
答案:B
角度3 加速度的计算
例3 [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子弹和足球的初速度均 为v1=10 m/s,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 s, 那么:
(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7 m/s,方向不变,求子弹击穿木板 时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7 m/s,求足球与木板碰 撞反弹时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跟进训练】 1.校运会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 相同 B.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 同 C.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 间相同 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答案:D
角度2 加速度的理解及“加速”“减速”的判断 例2 [2022·河南三门峡市模拟]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 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至零, 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 小值 B.速度先均匀增大,然后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 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 值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复习课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复习课
高一—粤教版—物理—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复习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 ①加速度不变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相等时间内速度 变化量相等)③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0同方向;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0反方向。
二、纸带分析常用方法及规律
同理可得第二个 T 内纸带位移
s2=(v0+aT
)T+1aT 2
2,…
第 n 个 T 内纸带位移 sn=[v0+(n-1)aT]T+12aT2, 则相邻相等时间内物体位移差
Δs=s2-s1=s3-s2=…=sn-sn-1=aT2
二、纸带分析常用方法及规律
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 a 恒定,则Δs 为一恒量.这一 结论反过来也成立,即如果所打纸带在任意两个相邻相等时间内位 移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飞机的离舰速度是( C )
A.40m/s B.45m/s C.50m/s D.55m/s
解:前一段过程,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v12 2a1x1
代入数据解得 v1 30 2m / s
后一段过程,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v22
v12
2a2 x2
代入数据解得 v2 50m / s
2.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以
3.(多选)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
加速度大小为2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位移的
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 ACD )
A.1 s B.3 s C.4 s D.5+ 41 s 2
解:当物体的位移为
4m
时,根据
x=v0t+12at2

专题十考点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

专题十考点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
[备考导航]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八: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天平、 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 灵敏电流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C.选计数点时,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 清晰、点迹间距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和计算
D.最好用 v-t 图象来求加速度 解析: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 一个时间单位,则实际间隔为 0.1 s,计算结果为整数, 有利于减小误差,故 A 正确;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 更多的点,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 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故 B 错误;
②把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跨过滑轮后在另一 端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 一端固定在小车上,用手拉住小车.
③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这样打 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更换新 纸带,至少重复三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解析:先固定木板,再固定小车,连接好电路,再
穿纸带,最后接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源释放小车,完成实验.
答案:D
2.(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下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 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 分别为 s1、s2 和 s3.时间间隔均为 T,则打点计时器打下点 1 时物体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 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便于减小测量误差,故 C 正确;把测得速度值和对应的时刻,运用描点法和拟合 曲线法,作出 v-t 图象,计算该图象的斜率来求加速度, 减小了偶然误差.故 D 正确.

高中物理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单 元 小 结 导 航【知识结构】【难点解析】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实质上是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 0、末速度v 、加速度A 、位移x 和时间t 这五个量的关系。

具体应用时,可以由两个基本公式演绎推理得出几种特殊运动的公式以及各种有用的推论,一般分为如下情况: (1)从两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解决各种类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2)在分析不知道时间或不需知道时间的问题时,一般用速度位移关系的推论。

(3)处理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通常用比例关系的方法来解比较方便。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想(1)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各阶段运动性质; (2)根据题意画运动草图(3)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规律列出方程,注意抓住加速度A 这一关键量; (4)统一单位制,求解方程。

3.解题方法:(1)列方程法(2)列不等式法(3)推理分析法(4)图象法(5)比例法 二、巧用运动图象解题运动图象(v-t 图象、x-t 图象)能直观描述运动规律与特征,我们可以用来定性比较、分析或定量计算、讨论一些物理量。

解题时,要特别重视图象的物理意义,如图象中的截距、斜率、面积、峰值等所代表的物理内涵,这样才能速度-时间图象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主要关系式: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at v v +=020vv v +=2021at t v x += ax v v 2202=- 匀变速直线自由落体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 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自由落体加速度(g )(重力加速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 取作零,用g 来代替加速度a 就行了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复习课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复习课
0.2 2 5T
= 0.90 1.10 102 m / s =0.100 m/s 答案:(1)0.02 s (2)0.70 cm 0.100 m/s
3.(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 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
1 =0.02 s。 f
(2)方法一:读A、B两点数值:1.00 cm、1.70 cm(毫米刻度尺 精确到1 mm,估读到0.1 mm)。A、B两点间距:s=1.70 cm1.00 cm=0.70 cm。
方法二:由sBC-sAB=sCD-sBC 得:sAB=2sBC-sCD=0.70 cm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可知: vC= v BD s BD
阶段复习课 第二章
v0+at
1 v 0 t at 2 2
2ax
v0 v 2
vt
2
aT2
面积 纵坐标
斜率
纵坐标
斜率
重力 v=gt
h 1 2 gt 2
v2=2gh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分析技巧 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技巧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
(1)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加 速度的方向和位移方向。 (2)选取正方向,并根据题意画出运动示意图。 (3)由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公式列出方程。 (4)统一单位,解方程求未知量。 (5)验证结果,并注意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1.(2010·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规 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别为(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全章复习课-完整版课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全章复习课-完整版课件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规律
vt=v0+at
无x
基本公式 x=v0t+at2/2
无vt
重要推论 vt2- v02= 2ax
无t
辅助公式 x= (v0+ v0+ vt)t/2
v0= 0 比例关系
Vx =
2
v02 + vt2 2
x1:x2:x3:…=1:4:9:…

一题多变
拓展1:求物体过B点一后,题再多经过联16s,它在水平面上
滑行的距离.
拓展2:求从物体通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与B点的水 平距离为32m的地方经历的时间t.
xⅠ:xⅡ:xⅢ:…=1:3:5:…等时位移比 t1:t2:t3:…=1::: …
tⅠ:tⅡ:tⅢ:…=1:::…等距时间比
规律应用实例:
例.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
下滑,经过6s滑行18m到达斜面底端B点,B
点0.5连m接/s2处的施加顺速滑度的在一,水题过平多B面点上问后做物匀体减又速以直线运 动,直到c点静止一。求题B、多C解两点之间的距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全章复习课
一.全章知识回顾 1.教师提问:本章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直线运动? 学生口答(互相补充):我们在本章学习了匀速直线运 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 减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 运动。 2.教师提问:这些运动之间有何种联系?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这些运动以初速度 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中心,由于加速度a和初速度v0 不同,而变成了其他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之 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搞清来龙去脉 沟通纵横联系
匀速直线运动 a=0

第二章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

第二章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

【解析】 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到达最高点返回,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不变,该物 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 如上图所示,前 4 s 物体由 A 到 B ,后 4 s 物体由 B 经 C 回到 B ,设加速度大小 为 a. 方 法 一 ( 常 规解 法 ) 物 体 前 4 s 位移 为 1.6 m , 是 匀 减 速 运 动, 所 以 有 1.6=v0 ·4- ·a ·42 ① 随后 4 s 位移为零,则物体由 A 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 4 t =4 s + s =6 s 2 所以初速度 v 0=at =a·6② 2 由①②式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a =0.1 m/s . t 方法二 ( 应用 v =v ) 物体 2 s 末时的速度,即前 4 s 内的平均速度:v 2= v = 2 1.6 m/s =0.4 m/s. 4 物体 6 s 末的速度为 v 6=0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v 2-v 6 0.4 -0 2 2 a= = m/s =0.1 m/s . t 4 2 方法三 ( 应用 Δ x =aT ) 由于整个过程 a 保持不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 Δ x Δ x 1.6 -0 2 2 2 =aT 得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a = 2 = m/s =0.1 m/s . 2 T 4
例题3: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它在前两个相邻的相等时间内通过位移 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s, 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x xI 64m 24m a 2.5m / s 2 2 T (4s) 1 2 1 2 S aT 24 2.5 4 1 2 2 2 x V0T aT V0 1m / s 2 T 4
如果把以上图像中的v改为x呢?
三.三个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中图线与时 间轴之间包围的梯形面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x
v0t
1 2
at

2
速度公式: vt=v0+at 位移公式:x=v0t+(1/2)at2 推导公式:vt2=v02+2ax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涉及到的物理量共有几个?
时速度?并想一想,这个 瞬时速度说明了什么?
例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初速度为V0,末速度 为Vt,试求其中间位置的瞬 时速度Vx/2=? 并与中间时刻速度Vt/2进 行大小比较?
例4: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试证明:
(1)前1s内、前2s内、前3s 内-------位移之比为12:22: 32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0
1
2
3
4
5
计数点
0
对应时刻t/s 0
包含计数点 位移△x/m
1
2
3
4
5
6
0.1 0.2 0.3 0.4 0.5 0.6
对应时间间 隔△t/s
各计数点的 速度v/(m/s)
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 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又分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 速直线运动
(2)第1s内、第2s内、第3s 内-------位移之比为1:3:5------
例5: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 动,已知它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1.5 米,则
(1)它在第1秒内的位移是 米 ?
(2)它在前5秒内的位移是 米?
(3)它在第3个5秒内位移是 米?
例6: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4秒末的速度为3m/s,前4s 内的位移是8m,试求
(1)前8s内位移?
(2)第4秒内位移?
其中标量有 ?矢量有几个?
常量(特征)有几个?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量?
变量有几个? 其中自变量为?应变量为 ?
• 每个公式的特征?
例1:在平直公路上以18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 车后加速度大小为6m/s2, 试求刹车后4s内的位移大小?
例2: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 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 求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