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茶区
高考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练习题含答案唐代《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1957年,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
历经多次失败后在青岛太平山山麓试种成功。
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市、日照市是山东省绿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四大茶区中,生长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A.华南茶区B.西南茶区C.江南茶区D.江北茶区2.山东“南茶北引”种茶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3.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其最主要原因是()A.受海洋影响,气温更适宜茶树生长B.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更适宜茶树生长C.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D.茶树品种更优良,种茶技术更先进[2023·全国乙卷]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
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
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如图)。
据此完成4~5题。
4.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①提高销售价格②扩大种植规模③拓展销售渠道④保持产品新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A.人口规模大B.消费水平高C.飞机航班多D.冬季蔬菜少[2023·重庆质检]四川省汶川县(31°N,103.4°E)地处横断山脉北部的岷江河谷,素有“樱桃之乡”的美称,出产的甜樱桃色泽鲜艳、口味香甜,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明显优势。
近些年,电商的发展促使汶川的甜樱桃销量不断上升。
该地75%左右的鲜果销往四川本地,销往省外的很少。
据此完成6~8题。
6.汶川甜樱桃品质优良最主要的原因是()A.热量充足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土壤肥沃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7.电商发展对汶川甜樱桃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延长储存时间B.提高产品质量C.降低种植成本D.扩大消费市场8.汶川甜樱桃拓宽省外销路的有效措施有()①加大宣传力度②对产品进行深加工③栽种新的品种④提升保鲜的技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

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在我国主要有四大茶区,这四大茶区都是哪些地方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四大茶区:西南茶区中国西南茶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具体到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山、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等,这些地方有着千年古茶树。
西南茶区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属于高原茶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较大,年均气温在15°C以上,最低气温一般在-3°C左右。
无霜期220~340天。
春秋两季气温相似,夏季气温比其他茶区低,没有明显的高热天气,冬季气温较华南低,但比江南茶区,江北茶区高。
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丘陵山地,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8.0°C 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C。
无霜期220~340天。
云南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0.0°C以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4.0°C左右,四季如春,气候极宜茶树生长。
但在川滇高原山地,垂直地带气温差异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层的气候变化很大。
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大多在1000~1200毫米之间,但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春季雨量偏少。
山地多森林,空气湿度大,且时有地形雨,雨量较大。
土壤类型多,主要有红壤、黄红壤、褐红壤、黄壤、红棕壤等。
有机质含量较其他茶区高,有利于茶树生长。
西南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乔木型大叶种和小乔木型,灌木型中小叶种品种全有,如崇庆琵琶茶、江南大叶茶、早白尖五号、湄潭苔茶、十里香等。
生产茶类品种有工夫红茶、红碎茶、绿茶、沱茶、紧压茶、花茶和各类名优茶。
中国四大茶区:华南茶区华南茶区是最适合茶树生长的茶区,位于我国南部。
茶叶知识学习网总结华南茶区包括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等地区,行政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考试答案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考试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是( ),它的作者是唐朝的( )。
2、我国茶区目前大致分成 ( )、( )、( )、( )四大茶区。
3、我国绿茶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按杀青和加工方式又分为( )、( )、( )、( )四种。
4、我国茶叶基本茶类依蒸煮程度大致可以分后( )、( )、( )、( )( )、( )六大类茶。
5、绿茶当中,清明前采摘的叫( )茶,谷雨节气前采摘的叫( )茶。
6、绿茶冲泡复置茶中,碧螺春、蒙顶大德通常使用( )投法,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竹叶青通常使用( )投法。
二、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茶叶品质存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表示的茶就是( )。
a、碧螺春b、龙井茶c、蒙顶甘露2、名优绿茶传统的储藏用( )a、地窖法b、炭贮法c、生石灰贮法3、“安吉白茶”属哪一类茶?( )a、青茶b、绿茶c、红茶d、白茶4、下面哪项不属于紫砂壶的特性:( )a、透气性b、吸水性c、透光性d、保温性5、品饮乌龙茶,第一浸( )就要好像出。
a 1分15秒b 30秒c 1分钟d 1分40秒6、“武夷岩茶”产自 ( )。
a、广东省b、福建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d、台湾省7、不蒸煮的茶类就是 ( )。
a、绿茶b、青茶c、红茶d、黄茶8、黄茶的制作工艺为 ( ) 。
a、萎凋、揉捻、发酵、烘干b、萎凋、杀青、揉捻、烘焙c、杀青、搓搓、渥堆、潮湿d、杀青、搓搓、炖黄、潮湿9、使青茶具有绿叶红镶边的形态主要与 ( )工艺有关。
a、肥青b、搞青(晾晒青、摇青)c、萎凋d、搓搓10、宋代哥窑的产地在( )。
a、浙江杭洲b、河南之南汝c、福建建洲d、浙江龙泉11、(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a、福建德化b、湖南长沙c、浙江龙泉d、江西景德镇12、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黄金桂、永春佛手、毛蟹等。
a、铁观音b、大红袍c、水仙d、肉桂13、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颜色深褐油亮,茶汤色泽( )。
茶文化资料

茶文化资料第一章茶的起源:1、云贵高原——山茶科植物分布中心2、云贵高原—现存大量野生茶树-1700年左右树龄3、云贵高原野生茶树的生化特性属于原始类型4、云贵高原发现茶籽化石5、茶树学名及一些国家对茶的称呼都与中国有关6、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茶具在中国饮茶的起源与发展西汉王褒的《僮约》:“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浙江上虞出土的汉代陶土茶碗,浙江湖州出土的东汉青瓷瓮。
专门的茶具出现在唐朝茶叶栽培发展过程茶树栽培起始时期:《华阳国志》推断,周代以前,巴蜀一带已有人工种茶的迹象。
扩大时期:西汉《四川通志》记载了吴理真(植茶始祖)在蒙山种茶的事迹;茶树种植已从巴蜀之地广泛传播至南方各省。
兴盛时期:隋唐至清朝,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
茶的外形变化过程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唐代《茶经》“蒸茶制饼”:“晴,采之。
蒸之,捣之…。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元代王桢《农书》”制蒸青散茶”“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
从蒸青到炒青:《茶疏》记载”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 。
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茶文化的启蒙与发展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苦茶久食,益意思” 。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曜“以茶代酒”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元代“玩茶”、明清““撮泡法” 。
茶在国内外的传播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
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东传路线:由中国传向日本,韩国。
西传路线:由福建、广州通向南洋诸国,然后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向欧洲各国。
北传路线:传入土耳其、阿拉伯国家、俄罗斯。
茶道常识全知道

茶道常识全知道《茶道常识全知道》是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常识全知道的资料,一起来看看。
简介《茶道常识全知道(图解应用版)》是一部关于中国茶典、茶史、茶艺、茶饮、茶具、茶事的实用指南,涵盖几大茶类、各种名茶、烹茶取水、品茗器具,以及特色茶艺等茶道常识。
详细、全面的茶学知识和丰富、精美的插图帮助读者了解品茗的方法与意境,享受茶道的美好与永恒。
中国茶文化绚丽多彩,历久弥新。
茶道相沿成习,久盛不衰,沏茶,赏茶,饮茶,一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书目录一、说茶溯源篇——幽幽茶香远古来一、茶的源流(一)茶树茶树的分类等级茶树的起源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中国茶树栽培发展史(二)神农遇茶(三)茶马古道(四)以茶代酒的典故(五)茶圣陆羽(六)茶经(七)斗茶斗茶与品茶斗茶的内容斗茶的场所斗茶的斗法(八)《大观茶论》(九)茶史概要历代茶史茶的传播二、茶香飘四海(一)欧洲茶文化英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德国茶文化(二)美洲茶文化拉丁美洲的茶文化美国的茶文化(三)非洲茶文化(四)东亚国家的茶文化日本韩国(五)南亚和东南亚茶文化印度茶文化(六)西亚茶文化二、知茶探类篇——从来佳茗似佳人一、茶区(一)总述(二)江北茶区(三)江南茶区(四)西南茶区(五)华南茶区二、制茶与茶类(一)制茶的沿革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蒸青制茶由蒸青到炒青从团、饼茶到散茶由绿茶到其他茶类(二)古今制茶详述唐代的制茶方法宋代的制茶方法现代的制茶方法(三)茶的各种分类方式(四)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绿茶的特性新鲜绿茶和陈旧绿茶春茶、夏茶和秋茶高山绿茶和平地绿茶绿茶的家庭保存方法绿茶储存有五忌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五)红茶红茶制造工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红茶的特性(六)黄茶黄茶制作工艺(七)乌龙茶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八)白茶黑茶的制造工艺三、绿茶(一)西湖龙井问茶探茶选茶鉴茶泡茶赏茶(二)碧螺春问茶探茶选茶鉴茶泡茶赏茶(三)黄山毛峰问茶探茶选茶鉴茶泡茶赏茶(四)狗牯脑茶问茶探茶选茶鉴茶泡茶赏茶(五)太平猴魁问茶探茶选茶鉴茶泡茶赏茶(六)六安瓜片问茶探茶选茶鉴茶泡茶赏茶(七)都匀毛尖问茶探茶选茶鉴茶。
茶学概论

第一章茶的起源与传播一、有哪些证据说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1、中国西南地区野生大茶树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2、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近缘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心;3、茶树生物学的研究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4、古地质学、古气候学的研究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5、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6、云南高原发现茶籽化石;7、汉代陶土茶碗,中国最早茶具,甲骨文“茶”。
二、茶的利用经过了哪些阶段1、食用阶段2、药用阶段3、饮用阶段三、历代的饮茶的方法有哪些1、原始煮茶法2、煎茶法3、宋代点茶法4、泡茶法四、茶叶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的原因有哪些1、来华的僧侣和使臣将茶叶带往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而使中国茶叶和茶叶的生产技术、饮用方法、文化形态得以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传;2、茶叶作为礼品,通过派出的使节,以馈赠的形式与别国或各地的上层交换;3、贸易往来,将茶叶作为商品输到了国外五、简述中国茶叶生产技术传播到国外的过程191、我国茶叶生产技术传去日本较早,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在我国浙江学佛后回国时带去茶籽,种植于日吉神社旁;2、1684年,印度尼西亚已经引种中国茶树成功,1827年由爪哇华侨第一次试制茶成功;3、1833年,爪哇茶第一次在市场上出现;4、1780年欧洲人在印度提倡植茶;5、1870-1875年英国人推动将原来的咖啡园改植茶树,并雇佣印度移民垦殖新茶园,茶叶生产便迅速发展起来。
六、目前世界上主要茶叶生产国和进口国有哪些?消费茶叶较多的国家有哪些?1、世界五大茶叶进口国是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俄罗斯是当今世界第一茶叶进口国2、世界十大出口国依次是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阿根廷、越南、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中国是世界第一绿茶出口国,2005年成为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国3、茶叶人均消费最多的是欧洲,其次是亚洲和非洲;世界茶叶主要消费国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日本、英国、美国等。
中国华南茶区知名青茶一览

中国华南茶区知名青茶一览1、凤凰单丛茶凤凰单枞有900多年的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声誉远播。
凤凰单枞主产地潮州是我国三大乌龙茶产区之一。
潮州凤凰山系是国家级茶树地方良种“凤凰水仙种”的原产地,数代茶农从凤凰水仙品种中分离筛选出来的众多品质优异的单株,即“凤凰单丛”。
它是我国茶树品种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特殊的珍稀的高香型名茶品种资源。
其干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汪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香气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黄亮;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2、岭头单丛又称白叶单丛茶,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原坪溪乡,坪溪镇)的岭头村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于1961年从野生水仙茶中选育而成。
在1981年广东省茶树会议上,被单独列为一个品种;1988年,由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岭头单枞”茶,并颁发证书。
其干茶外形条索紧结壮硕弯曲,色泽黄褐似黄鳝鱼色;香气为花香带蜜香,香高浓郁;汤色橙红明亮清澈;滋味香浓醇爽回甘;叶底笋黄色红边明亮(叶称朱边绿腹)。
3.东方美人茶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又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主要产地在台湾的新竹、苗栗一带,近年台北坪林、石碇一带亦是新兴产区。
其干茶外形颇显美感,自然弯曲,白毫肥大,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如朵;香气带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汤色为明澈鲜丽的琥珀色;滋味浓厚甘醇;叶底芽叶细致,鲜红匀整。
4.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鹿谷乡凤凰村永隆村彰雅村(冻顶巷),茶区海拔600-1000公尺,被誉为“茶中圣品”。
其干茶外形条索紧结弯曲,成半球状,色泽墨绿油润,边缘隐隐金黄色;香气带熟果香或浓花香(桂花香);汤色蜜绿带金黄,偏琥珀色;滋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十足,带明显焙火韵味;叶底翠绿鲜活,外观有青蛙皮般灰白点,叶间卷曲成虾球状,叶片中间淡绿色,叶底边缘镶红边,称为“绿叶红镶边”或“青蒂、绿腹、红镶边”。
四大茶区及品种分类

四大茶区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国家一级茶区分为4个,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扩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这类土壤常出现粘盘层;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
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江南茶区】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
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
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穰。
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
该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东南。
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
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为主。
西南茶区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
该区适制红翠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名茶、花茶等。
【华南茶区】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
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在有森林覆盖下的茶园,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
全区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
茶区荟集了中国的许多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适宜制红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
• 阿里山高山茶 • 富贵牡丹茶 • 冻顶(乌龙)茶 • 文山包种茶 • 东方美人茶 • 阿里山珠露茶 • 高山茶(海拔2600米以上) • 日月潭红茶
海南
• 鹧鸪茶 • 兰贵人茶 • 苦丁茶 • 五指山雪茶
华南茶区茶种
黑茶 绿茶 白茶 乌龙茶 红茶 花茶 再加工 茶类
传统六大茶类
特种茶
黑茶
花茶
• 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 吐香 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 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 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 广西金花茶 • 台湾富贵牡丹茶
红茶
• 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 主产于福建 福建正山小种 台湾日月潭红茶
乌龙茶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 湾三个省。 福建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永春佛手、黄金桂、闽北水仙 广东凤凰水仙 台湾阿里山高山茶之台湾乌龙、冻顶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 阿里山珠露茶 海南兰贵人茶(人参乌龙茶)
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 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和、松溪、建阳 福建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贡眉)
绿茶
• 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 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 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 广西桂林毛尖、凌云白毫、南山白毛茶 • 海南鹧鸪茶、五指山雪茶
• • • • • 福建 海南 广东 广西 台湾
• 安溪铁观音 • 武夷岩 • 永春佛手 • 黄金桂 • 闽北水仙 • 白牡丹 • 白毫银针 • 贡眉 • 政和功夫(功夫茶) • 正山小种
福建
广东
• 潮汕功夫茶(手法及历史) • 潮州凤凰茶(功夫茶) • 凤凰水仙茶
广西
• 桂平西山茶 • 象棋云雾 • 桂林毛尖 • 凌云白毫茶 • 南山白毛茶 • 六堡茶 • 金花茶(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华南茶区
1、多种植在丘陵,排水性好。2、喜温喜湿。3、多 种植在酸性土壤气候如春,阳光充沛,雨量充足, 土壤及空气湿度较高,以红壤、黄壤、沙壤、棕色 森林为宜。 高山茶(海拔600m以上)茶园山体坡度30°为宜, 较高海拔不适宜茶类生长但口感独特且上佳。 注意,茶树难以在钙化土地生长。
华南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