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氟碳喷涂型材标准
金属表面氟碳漆的执行标准

金属表面氟碳漆的执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
1. GB/T 9755-2001《建筑用氟碳树脂涂料》:该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外墙、屋顶、金属构件、铝塑板等
表面的涂装,对涂料的分类、性能、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均有详细规定。
2. GJB 770-1999《飞机氟碳面漆》:该标准适用于军用飞机的表面涂装,规定了涂料的分类、性能、技
术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涉及到氟碳面漆的干燥时间、硬度、附着力、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方面。
3. YB/T 4108-2003《氟碳面漆》:该标准适用于氟碳面漆的生产和使用,规定了涂料的分类、性能、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细节,包括了干燥时间、硬度、附着力、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耐候性等方面。
4. GB/T 1741-2007《金属构件用有机涂料腐蚀试验方法》:这个标准适用于金属构件涂层的耐腐蚀性
能测试,通过在极恶劣环境下测试,评价氟碳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整理)GB52375-铝合金建筑型材氟碳漆喷涂型材.

前言本部分第4.5.3.1条、第4.5.5条是强制性的,其余条款是推荐性的。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分为六部分:——第1部分: 基材——第2部分: 阳极氧化型材——第3部分: 电泳涂漆型材——第4部分: 粉末喷涂型材——第5部分: 氟碳漆喷涂型材——第6部分: 隔热型材本部分是GB 5237的第5部分。
本部分代替GB 5237.5-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本部分参考AAMA2605-2005《铝挤压材和板材的超高性能有机涂层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修订的。
本部分与GB5237.5-2004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涂层的耐中性盐雾试验时间规定为4000h,与AAMA2605一致。
——涂层的人工加速耐候性采用氙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试验时间为2000h。
——涂层的耐湿热试验时间规定为4000h,与AAMA2605一致。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国家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华南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亚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新合铝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文泗、朱玉华、吴锡坤、陈素妹、林洁、卢继延、何耀祖、詹浩、章吉林。
本部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5237.5-2000、GB 5237.5-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氟碳漆静电喷涂铝合金建筑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以聚偏二氟乙烯漆作涂层的建筑用铝合金热挤压型材(以下简称型材)。
用途和表面处理方式相同的其他铝合金加工材也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铝幕墙板 氟碳喷漆铝单板

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2000—10—25发布2001—03—01实施0前言《铝幕墙板》行业标准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是板基,第2部分是氟碳漆铝单板。
本标准为第2部分,应与第1部分同时使用。
本标准的涂层性能指标主要参照GB/T5237.5—2000和AAMA2603:1998标准制订的。
本标准规定的涂层分二涂、三涂两种,不同的涂层,其厚度要求不同,一般底漆应控制在7um左右,面漆应≥25um,清漆15um左右。
由于在最终的的制成品上,对各漆层的厚度测定有一定的困难,故标准中只规定了涂层的平均厚度和局部最小厚度,对每一层漆膜的厚度的要求,生产企业在工艺上采取施加以控制。
耐候性能的测试在AAMA2605中,采用太阳曝晒法,不但经济负担重,而且时间太长(10年)。
为此,本标准采用模拟阳光性能优越、又能加速的氙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与结构胶、密封胶的相容性是涉及安全的问题,应引起供需双方的高度重视。
供方应提供有关相容性的资料供需方参考,需方使用本标准规定的产品时,在选用结构胶和密封胶时,应考虑其相容性,必要时应做相容性试验。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华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南铝加工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世昌、张中兴、张学惠、毛素华、周富文、陆海庆。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2000—10—25发布2001—03—01实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涂氟碳(聚偏二氟乙烯)漆的幕墙用铝及铝合金单层成形板(以下简称单板)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表面经氟碳漆喷涂处理的铝幕墙用铝单板。
表面经氟碳喷的天棚板、天花板及其他工业用喷涂板,也可参照采用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铝型材及铝板材氟碳喷涂质量检验标准(7P)

铝型材及铝板材氟碳喷涂质量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业集团铝型材及铝板材氟碳喷涂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工具、检验规则及质量评定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237.1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AAMA2605 建筑用铝型材和铝板表面高性能有机涂层规范YS/T429.1 铝幕墙板板基YS/T429.2 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GB/T8014 铝及合金铝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9761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3术语和定义3.1 基材基材是指表面未经处理的铝合金建筑型材。
3.2 漆膜(涂膜)漆膜指涂覆在金属基体表面上,经固化的氟碳漆的膜,也可称涂层。
3.3 装饰面装饰面指喷漆型材加工成门窗、幕墙后,仍可看得见的表面。
它包括可开启窗、通风口、门或板等处于开启和关闭状态时,可以见到的表面。
3.4 膜厚膜厚指涂覆在金属基体表面上,经固化的氟碳漆的厚度。
3.5 光泽涂膜表面以反射光线的能力为特征的一种光学性质。
3.6 附着力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总和。
3.7 流痕(流挂)流痕指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现的下边缘较厚的现象。
3.8 皱纹皱纹指在干燥过程中涂膜通常由于表干过快所引起的折起现象。
3.9 气泡气泡指涂层因局部失去附着力而离开基底(底材或其下涂层)鼓起,使涂膜呈现似圆形的突起变形。
泡内可含液体、蒸汽、其它气体或结晶物。
氟碳喷涂制品外观检测标准

广茂达光艺科技检验标准——氟碳喷涂制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防腐涂装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图纸未注特殊要求外我司需氟碳喷涂类产品。
2.引用标准GB/T 975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61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4957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方法GB/T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 1865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3.定义3.1 A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
3.2 B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或者角度下能看到的面。
3.2 C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一般指非喷涂面。
3.3 检验条件A 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
B 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500mm;C等级面为1000 mm。
3.4 检验标准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4 要求4.1 涂层种类涂层种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二涂层三涂层四涂层底漆+阻挡漆+ 面漆+清漆底漆+面漆面漆底漆++清漆对于我司产品无特殊要求,均采用三涂层的涂层种类。
氟碳喷涂制品外观检测标准

广茂达光艺科技检验标准——氟碳喷涂制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防腐涂装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图纸未注特殊要求外我司需氟碳喷涂类产品。
2.引用标准GB/T 975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61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4957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方法GB/T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 1865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3.定义3.1 A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
3.2 B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或者角度下能看到的面。
3.2 C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一般指非喷涂面。
3.3 检验条件A 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
B 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500mm;C等级面为1000 mm。
3.4 检验标准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4 要求4.1 涂层种类涂层种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对于我司产品无特殊要求,均采用三涂层的涂层种类。
4.2 涂层性能4.2.1 光泽涂层的60°光泽值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铝板氟碳喷涂三涂标准

铝板氟碳喷涂三涂标准
铝板氟碳喷涂三涂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铝板表面处理:在进行氟碳喷涂之前,需要对铝板表面进行处理,包括除油、除铁锈、除氧等步骤,以确保涂层与铝板表面的粘接性能。
2. 喷涂底漆:首先需要喷涂一层底漆,以增加涂层的附着力和耐候性。
底漆的选用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并根据工程需求选择适合的底漆品种。
3. 中间涂层:在底漆干燥后,需要喷涂一层中间涂层,以增加涂层的保护性能和颜色效果。
中间涂层的选用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并根据工程需求选择适合的中间涂层品种。
4. 面漆:在中间涂层干燥后,最后需要喷涂一层面漆,以增加涂层的光泽度和耐候性。
面漆的选用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并根据工程需求选择适合的面漆品种。
5. 涂层厚度要求:为保证铝板的防腐性能和装饰效果,涂层的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控制。
6. 涂层检测:在完成喷涂工艺后,需要进行涂层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查、附着力测试、耐候性测试等,以确保涂层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以上是一般铝板氟碳喷涂三涂的标准要求,具体要求可能会因
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铝板氟碳喷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喷涂工艺和产品,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GB52375-2019铝合金建筑型材氟碳漆喷涂型材-9页word资料

前言本部分第4.5.3.1条、第4.5.5条是强制性的,其余条款是推荐性的。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分为六部分:——第1部分: 基材——第2部分: 阳极氧化型材——第3部分: 电泳涂漆型材——第4部分: 粉末喷涂型材——第5部分: 氟碳漆喷涂型材——第6部分: 隔热型材本部分是GB 5237的第5部分。
本部分代替GB 5237.5-2019《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本部分参考AAMA2605-2019《铝挤压材和板材的超高性能有机涂层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修订的。
本部分与GB5237.5-2019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涂层的耐中性盐雾试验时间规定为4000h,与AAMA2605一致。
——涂层的人工加速耐候性采用氙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试验时间为2000h。
——涂层的耐湿热试验时间规定为4000h,与AAMA2605一致。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国家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华南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亚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新合铝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文泗、朱玉华、吴锡坤、陈素妹、林洁、卢继延、何耀祖、詹浩、章吉林。
本部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5237.5-2000、GB 5237.5-2019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氟碳漆静电喷涂铝合金建筑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以聚偏二氟乙烯漆作涂层的建筑用铝合金热挤压型材(以下简称型材)。
用途和表面处理方式相同的其他铝合金加工材也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
标
准
1、铬化转化膜的厚度应控制在400~1000mg/m2范围内。
2、铬化转化膜层呈金黄色,沿挤压方面应连续性、均匀性应良好,不允许有色泽突变现象。
3、铬化转化膜上不允许有起粉、挂灰、水迹、油迹缺陷。
国标
铬化转化膜的厚度应控制在200~1300mg/m2范围内。
四、氟碳漆喷涂型材外观质量要求:
内控
单色涂层与标准色板间的色差Δ ≤1,同一批产品之间的色差Δ ≤1
单色涂层与标准色板间的色差Δ ≤1.5,同一批产品之间的色差Δ ≤1.5。
金属漆涂层与标准色板间的色差Δ ≤1.5,同一批产品之间的色差Δ ≤1.5;
光泽值
涂层的60°光泽值应与合同规定一致。其余允许偏差为±5个光泽单位。
装饰面涂层厚度
涂层种类
内控标准
国标GB5237.5-2004
平均膜厚
最小局部膜厚
平均膜厚
最小局部膜厚
二涂
≥32um
≥30um
≥30um
≥25um
三涂
≥42um
≥36um
≥40umபைடு நூலகம்
≥34um
四涂
≥65um
≥55um
≥65um
≥55um
注:由于挤压型材横截面形状的复杂性,在型材的某些表面(如内角、横沟等)的漆膜厚度允许低于本规定,但是不允许出现露底现象。
标准
装饰面上的涂层平整光滑、连续均匀,不允许有皱纹、流痕、气泡、脱落及其它影响使用的缺陷。在1m范围外,正常视力,从任意角度不允许看见渣粒、橘皮。
国
标
装饰面上的涂层平整光滑、均匀、不允许有皱纹、流痕、气泡、脱落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
五、涂层性能要求:
项目
内控标准
国标GB5237.5-2004
颜色与色差
铅笔硬度
涂层铅笔硬度≥1H
附着力
涂层的干式、湿试和沸水附着力应达到0级
耐冲击性
涂层正面经冲击试验后应无开裂和脱落,在凹面的周边处允许有细小皱纹。
耐硝酸性
单色涂层经硝酸试验后,颜色变化Δ ≤6。
其他
要求与GB5237.5-2004相同。
非装饰面如需喷漆应在合同中注明
* * * * *
引用标准:GB5237.5-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5部分 氟碳漆喷涂型材
氟碳漆喷涂型材标准
BZ-06-06
一、氟碳漆喷涂型材的基材质量、化学成分、室温力学性能、尺寸允许偏差的内控标准应符合BZ-01/02-05的规定。
二、涂层种类的划分
内控标准与国家标准GBT5237.5-2004相同
二涂层
三涂层
四涂层
底漆加面漆
底漆、面漆加清漆
底漆、阻挡漆、面漆加清漆
三、铬化转化膜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