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介入并发症及防治

合集下载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鞘 管 4h左 右 [ , 意 观 察 鞘 管 有 无 脱 落 、 血 , z注 3 出 4h后 拔 鞘
管 , 管后 按 压 穿刺 部 位 1 ~ 3 i , 用 绷 带 加 压 包 扎 , 拔 5 0m n 再 或
用桡 动 脉 压 搏 器包 扎 。 如 穿 刺 口外 部 出 血 , 由 于压 迫 不 充 多
证 介 入 治 疗 成功 的关 键 。
【 键 词】 桡 动脉 关
介 入 并 发 症 护理
经 橇 动 脉 介 人 治疗 因 其 具 有 止 血 方 便 , 周 血 管 并 发症 外
少 , 者 活 动不 受 限 制 , 复 快 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越 来 越 在冠 脉 介 入 治 患 恢
要 因 素 包 括 : 者 的忧 虑情 绪 , 次穿 刺 , 复刺 激 血 管 , 动 患 多 反 桡 脉 血 管 较细 。加 强 心 理 护 理 , 患 者树 立战 胜 疾 病 的信 心 , 让 情
桡 骨 茎 突端 , 丝 推进 过 程 如 遇 阻 力 或 使 用 亲 水 涂 层 导 丝 应 导 在 x—ry指 引 下 完成 , a 必要 时可 以使 用 少 量造 影 剂 证 实 血 管
走 形 , 近 心 端血 管 迂 曲 , 尽 量 避 免 在 近 心 端 进 行 穿 刺 , 如 则 禁
搏动 , 1年后 恢 复 。 预防: 选择 桡 动 脉 , 动脉 供 应 均 较 好 的患 者 行 桡 动 脉冠 尺 脉 造影 术 , 善 桡动 脉 穿 刺 , 管 操 作 及 压 迫方 式 等 技 术 。 改 导 2 4 低 血 压 或 心律 失 常 术 后 患 者 入 C U 病 房 进 行 心 电 、 . C 血 压 、 氧 监测 , 血 密切 注 意 其 动 态 变 化 , 察 有 无 恶 性 心 律 失 观 常 出现 及 低 血 压 反应 , 鞘 管 时宜 用 逐 渐 减 压方 法 。 拔 2 5 急性 冠脉 闭塞 患 者返 回病 房 后 严 密 观察 心绞 痛 症 状 ,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经 桡 动脉 行 冠 状动 脉 介入 术 后 并 发症 的预 防和 护 理

鲁艳玲
并发症发生情况 : 皮肤切开不充分造 成鞘管端部损伤而损伤桡动脉 ; 局部出血
死 。术后患者 行 心 电监护 2 4小 时 , 密 严 观察生命体 征及 心率 、 心律 的变 化 , 意 注 患者心 电图有 无 s T段 的压 低或 抬高 , 以 便随时 了解心肌缺血 的发生和程度 , 确定 有 无 急 性 闭 塞 发 生 , 要 时 行 急 诊 冠 脉 造 必 影或溶栓术 ; 常询 问患者 有无胸 痛 、 经 胸 闷、 心悸 等不适 ;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心律失常 、 血压下 降等患 者应适 当延 长监 护时间 ; 配合 医生 予 以镇静 、 痛 、 镇 吸氧 、 减慢心率等治疗 。 静脉栓塞 : 静脉 血栓 形成 及血栓栓 塞 可 由多 种 原 因 造 成 , 患 者 血脂 、 液 黏 与 血 度异常 , 血液处 于高 凝状 态 ; 刺局 部 使 穿 压迫时间过长 、 紧等因素有关 。术后 注 过 意合理的抗凝 、 血小板 聚集 治疗 , 抗 必要
摘 要 总 结 80例 经 桡 动 脉 行 冠 状 动 0 脉 介 入 术 后 出现 的 并 发 症 , 要 有 出血 、 主 皮 下血肿 、 管迷 走神 经反射 、 血 术后 疼 痛 等 。对 此 进 行 原 因分 析 , 结观 察 护 理 经 总 验, 以便在今后 的护理 中尽早采取 必要 的 防 治措 施 , 而 减 轻 患 者 的 不 适 与 痛 苦 , 从 缩短住院时 间。 降低 医疗 费用。 关 键 词 经 桡 动 脉 行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术 并 发 症 预 防 护 理
di1 . 9 9j i n 10 — 64 . 0 0 o:0 36 /.s . 0 7 s 1x 2 1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痊愈 。
4 结论
7 , 7例 急性心肌梗死 l 。合并糖尿病 5例 , 5例 心力衰竭 7例 , 心律失常 5例 , 均经桡动脉行 P I 。 C术
2 结 果
本组 16例中行单纯性冠状动脉造 影术 8 例 ,冠状动脉 2 9 造影 +冠脉 内支架置人术 3 ; 7例 其中并发迷走神经反射 1 , 例 皮肤瘀斑 3 , 例 局部血肿 1 , 例 术肢 肿痛 9例 , 穿刺部位水疱形
疼 痛较 为剧 烈 。 伤 口疼 痛 限 制 了 咳嗽 活 动 , 因此 术 后 及 时 有 效
手指稍用力按压环状软骨下缘 与胸骨交界处 , 或按压胸骨上
窝 的气管 , 同时横向滑动刺激气管产生 咳嗽 , 促使深部 的痰液
咳 出。
2 雾化吸入 . 3
我院使用 超声雾化 器 ,通过超声 发生器
热 敷 与 新 鲜土 豆 片 外 敷交 替 。
3 术肢肿 痛 . 3
本组 发生 率为 71 .%.多 因加压包扎使局
部血液循环受阻或术肢 活动过多弓起 。 l 术后用绷带将术肢垂 吊 于胸前 , 时减压 。术后 2h内避免做 曲腕动作 , 按 2h后开始做
经桡动脉行 P I C 术的优点 : 损伤小 , 操作简便 , 止血方便 , 血管并发症少 , 患者依从性高 , 无需 卧床 , 体位 限制 , 无 患者 舒 适, 且缩短了住 院时间 , 减少 了医疗 费用 , 减轻 了护理工作量 。
我科 自2 0 年 1 月引入高端技术人才后 , 08 1 就逐渐开展 了
经 桡 动脉 行 P I 。现 将 我科 1 多来 16例 经桡 动 脉 行 P I C术 年 2 C
触面积小 , 压力大 , 造成 2例水疱形成 , 大小约 05 m×0 m .c .c . 8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手部 血 供是 由桡 动脉
亡 。临床上应 充分认 识 发 生并 发症 的危险 因 素 , 积 极预 防并 发症 的发生 , 消除或减轻并 发症 的危 害 , 是
临床护理 人员必 须认真对 待 的问题 。本文观察 两组 经桡动脉 穿刺行 冠状动脉介 入术并 发症发生率 的差
和尺动 脉双重 动 脉供 血 。 因此 , 术前 要行 尺 动 脉代 偿功能 一A l l n试 验 。Aln试 验 的 方 法 , e l e 先将 患者
弓健 全情况 下 , 即使 桡 动脉闭塞 也不影 响手部血 供 。 12 2 预 防桡 动 脉 痉 挛 ( ) 前 注 意缓 解 患 者 .. 1术 的紧张情绪 , 做好 心理 护 理 , 患者 精 神放 松 , 心 使 耐 讲解 操作过程 及期 望 结 果 , 手 术 治疗 成 功 的患 者 请 介 绍亲身 体会 。要 不厌其 烦地 解释 回答 患者 询问 的
者设 为对 照组 , 5 男 2例 , 2 女 9例 。平均 年龄 (3± 5
1) 。其 中 高血 压 3 1岁 l例 (82 %) 糖 尿病 1 3.7 , 5例 (8 5 %) 心功能不全 1 例 (35 %) 不稳定 型心 1.2 , 1 1 .8 ,
绞痛 3 例 ( 9 5 % ) 稳 定 型心 绞 痛 l ( 2 2 % ) 2 3.1 , 8 2.2 , 急性 心肌 梗死 1 2例 ( 4 8 %) 陈 旧性心 肌梗死 l 1 .l , 3 例 (6 0 % ) 1 .5 。凝血酶原时 间为 (2 8 2 9 , 小 1 . ± . )s血
近年来 , 内外 经桡 动脉穿 刺 途径 行 冠状 动 脉 国 介入 治疗 已成 趋 势 … 。其 为 微 创性 治疗 , 复快 , 恢 痛苦少 , 但介入 治疗毕竟 是一种创 伤性治疗措 施 , 不 可避免 地发生 各种类 型 的 并发症 , 轻则 影 响治 疗 的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但术后并发症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和支架移位等方面。

针对这些并发症,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控制手术部位的卫生、及时处理出血等。

同时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对术后护理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提高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术后护理技术,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经颞动脉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感染,出血,血栓形成,支架移位,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护理工作,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过介入血管内部,修复心脏血管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探讨术后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深入研究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帮助护士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措施,可以指导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进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为提升卫生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作出贡献。

桡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桡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桡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与处理1992年,荷兰医生Kiemenij首次报道了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1]。

此后,随着此项技术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及相关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更新,并且以其对穿刺部位损伤小、不必强制绝对卧床、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在全国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诊疗中。

但由于桡动脉路径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局限性,穿刺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切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下面简单讲述一下穿刺并发症及一般常规的处理办法:1、桡动脉痉挛国内报道男性桡动脉平均直径为(3.1±0.6)mm,女性为(2.8±0.6)mm,完全可以通过6F(约折合直径为 2.0mm)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

但由于桡动脉血管壁薄、直径相对细小,对血中儿茶酚胺极度敏感。

因此,在术中穿刺针或导丝直接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时容易出现血管痉挛。

女性桡动脉较男性更细小,手术操作程中更易发生痉挛[2]。

并且,有些患者血管变异、术者动作不熟练等因素也会诱发桡动脉痉挛。

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剧烈,同时术者导丝导管操作不畅,如应用造影剂造影可发现桡动脉细小。

针对性处理措施: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术者动作熟练,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桡动脉的刺激;也可鞘管内给予解痉、扩血管药物,如硝普钠、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等。

以上各种措施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不可强行拔管,以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

可暂时终止此穿刺点的操作,保留导管,选用其他穿刺途径,如肱动脉或股动脉。

2、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穿刺动脉血管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穿刺压力较大的大动脉。

相对股动脉而言,穿刺桡动脉,因其表浅,易于按压,故发生假性动脉瘤较少见,但由于术中、术后大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提前松解加压包扎,可能会增加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预防及处理假性动脉瘤的方法:①酌情增加穿刺点压迫时间。

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治疗的患者,若无明显肢体肿胀及疼痛,可延长压迫时间12h。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 2 3 69
术前护理 : 心理护理 : ① 由于缺 乏对
腔 内碎 石 的 了解 , 患儿 及 家长 容易 产 生 不 同程 度 的心 理 负 担。 因此 , 前 应 向 术 患 儿及 家 长详 细介 绍 该项 手术 的原 理 、 大致操 作过程 、 术前 准备工作 、 术后 可能 出现 的并 发症 及 注意 事项 , 效地 进 行 有 心理 疏导 , 同时 让 已成 功进 行此 项手 术
护 理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结 果 : l 除 例
因尿道畸形无法进镜 失败外 , 其余 均 1次
碎 石 成 功 治 愈 , 严 重 并 发 症 发 生 。 结 无
论 :U L具有安 全 可靠、 TP 损伤 小、 复快 恢
等 优 点 , 治 疗 小 儿 下尿 路 结 石 的 理 想 方 是 法 , 耐 心 全 面 的 术 前 宣教 、 后 细 致 的 而 术 观 察 和 护 理 是 手 术成 功 的 重要 保 证 。 关 键 词 小 儿
路径 , 与股动脉 路径 相 比具有 损伤 小 、 术
后 可 迅 速 止 血 、 需 强 制 卧 床 、 短 住 院 无 缩
臂, 同时 充 气 , 力 为 患 者 的 收缩 + 压 9 m g 充气 2 一 O分钟 放 松约 1 0 mH , 0一3 0分 钟, 直至 手部 颜 色恢 复 , 充 气并 放 松 。 再
损伤 。不可避 免地 会发 生各 种血 管并 发
症 。 现 将 外 周 血 管 常 见 并 发 症 的原 L及 犬 J
桡动脉 闭塞 : 先做 好术 前筛 选 ; 首 术
者规范化穿刺操作 , 尽量 做 到 一 针 穿 刺 成
护理对策综述如 下。
常 见 并 发 症 及 原 因 分 析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徐媛媛汪慧燕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75-02【关键词】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对策自1992年Kiemeneiji[1]等首次报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以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就以其较经股动脉创伤小、痛苦小、易止血、穿刺部位出血并发症少、术后不需限制卧位[2]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毕竟是一种有创治疗,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手术并发症,尤以手术路径周围血管的术后并发症多见。

2009年1月到2010年1月本院心内科收治1110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术后主要周围血管并发症包括假性动脉瘤(25例)、局部血肿(51例)及动静脉瘘(5例)等。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09年1月到2010年1月本院PCI术1110例。

男675例,女435例;年龄平均65±11.2,伴高血压病705例,伴糖尿病278例。

2 并发症2.1 假性动脉瘤2.1.1 临床表现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1-3d穿刺部位触及搏动性肿块,质硬,听诊可及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患者诉穿刺处疼痛,触之加剧,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假性动脉瘤。

2.1.2 原因分析为了减少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介入治疗前后应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治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要求术者操作技术高,反复多次穿刺可造成血管壁损伤;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般立即拔除鞘管,因此对压迫要求较高,压力太大易造成桡动脉闭塞,压力太小则可能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同时压迫时间过短也是导致假性动脉瘤的一个原因;再则老年人血管壁脆弱、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等均会对桡动脉的穿刺、压迫带来困难,造成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的增加。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目的探析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相关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48例,分析患者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

结果48例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16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2例患者出现前臂血肿,2例患者出现桡动脉痉挛,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

遵医嘱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

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病率较低,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评估良好,适合和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标签: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并发症;护理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临床危重病症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因长时间心肌严重缺血所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性的一类疾病。

其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明显的心电图改变。

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尤其是当补充血容量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后血流动力学不能稳定时,应尽早经皮插入IABP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治疗。

本文分析总结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48例患者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的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护理和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27例,年龄为45~80 岁,平均年龄为(62.5±4.6)岁;女21例,年龄为44~79岁,平均年龄为(61.5±5.8)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冠脉介入手术指征,基本体征平稳。

1.2方法1.2.1手术方法给予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和梗死程度,并由主刀医生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所行介入手术的具体方案。

介入采用经桡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到狭窄的节段,并根据病变的特点用适当的压力和时间进行扩张,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关键词】经桡动脉;股动脉行冠心病;护理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常用的穿刺路径为股动脉和桡动脉,经股动脉途径(TFA-PPCI)是PCI的常规途径,随着穿刺技术及器设备的改进,经桡动脉途径(TRA-PPCI)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两种不同途径的(PCI)术均需穿刺动脉来完成,属于有创手术,且随着各种大管径导管,血管鞘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使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所致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等严重的血管并发症,重者还需外科手术或输血治疗,增加病人卧床时间及痛苦。

因此,护士应充分认识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注意识别危险因素,正确掌握预防处理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现就两种路径PCI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陈述如下。

1 PCI术后血管并发症1.1 经股动脉途径穿刺出血及皮下血肿是TFA-PPCI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严重的出血率<10%,绝大多数在穿刺部位(6%),偶尔在胃肠道(2%)或腹膜后间隙(1%)。

主要发生原因与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有关,如高龄(>70岁)女性、有血管性并发症、短期内多次介入手术、使用抗凝治疗及动脉压迫止血方法不当引起,影响出血的因素也包括疾病原因、紧急操作、长时间操作、较大号血管鞘的使用等,动静脉瘘是指血管穿刺同时穿过了静脉、动脉壁而形成,其发生率为0.1%-1.0%。

造成动静脉瘘的因素有多处股动脉穿刺、穿刺点过低,穿刺透过动脉前、后壁等。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患者血脂、血液黏滞度异常,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时间过长、过紧;患肢制动时间过长和高龄等因素相关。

假性动脉瘤是一个包裹的血肿,它与动脉相通,通常表现为局部博动性肿块,伴有杂音和震颤,压迫近端动脉时肿块缩小,其发生率为0.03%-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臂血肿
治疗 ➢ 停用肝素等抗凝药物 ➢ 局部加压包扎 :绷带加压包扎,注意皮肤温度、
张力及患者疼痛张力感;袖带加压包扎,1-2小时 定期放气减压 ➢ 直接压迫出血点 ➢ 冰袋冷敷 ➢ 治疗中经常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温度、手指 未端的血液供应和功能,避免出现前臂骨筋膜室 综合征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桡动脉闭塞
治疗 ➢ 由于桡动脉闭塞的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并
且大多数患者术后桡动脉可以自行再通,一般不 予特殊处理 ➢ 积极治疗 • 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 • 对于没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可以早期给予溶栓治 疗,溶栓后续贯肝素抗凝治疗;若桡动脉血栓形 成已波及至肱动脉时,溶栓治疗是必要的
假性动脉瘤形成
动脉造影和超声检查可发现桡动脉血栓形成 ➢ 一旦出现前臂进行性疼痛,需排除波及肱动脉
桡动脉闭塞
预防措施 ➢ 术前常规行Allen试验或者超声、血流多普勒等检
查桡、尺动脉间的交通循环情况 ➢ 对直径细小的桡动脉选择管径较小的导管,术前、
术中足够的肝素用量,术后早期应用抗凝和抗血 小板药物,术后及时解除包扎,能减少桡动脉血 栓形成的发生率
➢ 改用对侧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反复给药物无效 的情况下,切忌用力拔出,以免造成桡动脉撕脱。 可保留导管,改用其他径路;静脉继续给予扩张 血管及镇静药物,待痉挛解除,再拔除导管
➢ 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上述方法均未缓解的 桡动脉痉挛
➢ 桡动脉鞘管难以拔除者可在局麻充分条件下拔除
前臂血肿
病因
➢ 反复穿刺损伤桡动脉
经桡动脉介入并发症及防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 陈文强
TRI治疗现状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 1992年首例
➢ 日本45%,欧洲25%,中国60%,挪威、法 国>80%,美国、澳大利亚<10% 2010美国 4.2%
经桡动脉介入并发症及防治
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心脏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
桡动脉痉挛
预防措施 ➢ 一般性处理 • 充分的镇静:消除紧张和焦虑,减少患者儿茶酚
胺的水平 • 穿刺点充分麻醉 • 术前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常川鸡尾洒疗法经动脉
鞘管注入利多卡因(1.0-3.0ml)、硝酸甘油 (100-200ug)或者维拉帕米(1.0-4.0mg),对心功 能不全和严重的的患者慎用维拉帕米
桡动脉痉挛
临床表现 ➢ 术中操作时患者可有前臂疼痛和发胀感,同时术
者常感到导丝操作困难 ➢ 桡动脉造影,显示桡动脉管径局限性或弥漫性细
小,停止操作数分钟,或经动脉鞘管注入血管扩 张剂数分钟再次造影,大多可见桡动脉管径较前 有所改善,此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PCI ➢ 术后有时表现拔除困难,患者出现剧烈疼痛
➢ 血管壁粥样硬化、血管扭曲、桡动脉较正常细小 及 器械进入桡动脉分支
桡动脉痉挛
危险因素 ➢ 患者因素:女性、糖尿病患者、吸烟者易发生桡
动脉痉挛;血管径路解剖异常的患者如桡动脉、 肱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迂曲,冠状动脉开口异常等 原因常引起导管到位率低,手术时间延长,易出 现桡动脉痉挛 ➢ 术者因素:穿刺时麻醉不充分导致患者疼痛紧张、 反复穿刺动作粗暴 ➢ 器械因素:硬度大的导管、非亲水涂层导管及导 丝和短的动脉鞘管增加痉挛发生率
• 前臂掌侧肿胀、剧烈 疼痛,继而手指感觉 减退,屈指力量减弱, 被动伸腕、伸指加剧 疼痛,早期脉搏可以 存在
• 如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腕部缺血挛缩,表现 为前臂不能旋前,手 指伸屈受限,拇指不 能做对掌运行,鱼际 肌隆起消失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治疗 ➢ 压迫止血,制动,避免活动引起再出血 ➢ 肢体平心脏高度放置,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感觉
能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 ➢ 该病是一种发展性疾病,刚开始症状可能不典型,
要密切观察,以便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病因 ➢ 反复穿刺造成桡动脉损伤 ➢ 器械损伤桡动脉或其分支 ➢ 桡动脉穿刺点压迫不准确 ➢ 动脉压力高 ➢ 凝血机制不良 ➢ 肝素用量过多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 临床表现
腕管解剖结构与桡动脉穿刺
优 势 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
脉途径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明显减少。
由于桡动脉特有的解剖特点 (如血管细小、血管壁肾上腺 素能受体分布较多),在TRA 和TRI中仍存在一些并发症,有 些是经桡动脉途径特有的并发 症。
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前臂疼痛或不适 桡动脉痉挛 前臂血肿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桡动脉闭塞 假性动脉瘤形成 非闭塞性桡动脉损伤 穿刺点出血
纵隔、胸腔血肿
发生率:较少见 临床表现:胸骨后隐痛、气短、声音嘶哑、
颈部发胀、肿胀感 确诊:CT、血管造影、UCG 原因:导丝穿孔、高血压、大血管撕裂、
肝素 处理:密切观察,中和肝素、栓堵、外科
手术(出血点不易找到)
穿刺处硬结
发生率:较多见 临床表现:穿刺部位难愈合,愈合后局部纤
维样组织增殖、类似疤痕形成过度,痒感 原因:体质、鞘管涂层脱落异物反应 预防:皮肤切开应充分
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 ➢ 一般情况下患者没有症状,
只表现为前臂局部出现搏 动性肿块,体检可闻及血 管杂音
➢ 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有 血流信号并且其一端与动 脉血管相通
假性动脉瘤形成
治疗 ➢ 超声引导下压迫法 :是处理动脉瘤常用的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用血管压迫器或者手压迫动脉瘤和 动脉之间的通道处(瘤颈部),若穿刺点血流信号 消失,加压包扎24-48小时。如果搏动和杂音消失, 超声显示瘤颈闭合,瘤体与动脉壁隔断,多可自 行恢复 ➢ 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法:经股动脉途径 进行介入手术时出现的假性动脉瘤可用此法治疗 ➢ 外科动脉修补术
非闭塞性桡动脉损伤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后有患者出现永久性的、 非闭塞性的桡动脉损伤
多次经桡动脉途径手术的患者行桡动脉超声检查, 发现其桡动脉内径比第1次手术后的内径减小,并 不在手术后即刻出现,平均在4-5个月后出现
可能原因:操纵动脉鞘管和导管损伤了血管内膜, 引起内膜损伤性炎症
非闭塞性桡动脉损伤可能会影响桡动脉再次介入 手术和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
桡动脉痉挛
预防措施 ➢ 选择合适的器械 • 动脉鞘管的选择:长动脉鞘管减少导丝和导管与
血管壁接触;管径小、表面有亲水涂层减少对桡 动脉的刺激 ;有侧孔的动脉鞘管便于痉挛时给药 • 导丝的选择:超滑、头端塑形的导丝便于通过血 管的扭曲部分,防止导丝进入分支 • 导管的选择:桡动脉直径较小的患者选择5F或者 4F导管;而共用导管能减少导管交换时对血管壁 的刺激
丝、拔除动脉鞘管过程中患者前臂有明显的疼痛 和发胀感,停止操作后症状逐渐缓解
➢ 术后的疼痛常与前臂血肿、血管闭塞、血管炎症 关,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防治 ➢ 局部充分麻醉,操纵器械时动作轻柔 ➢ 选择直径较小的导管,可降低局部疼痛不适的并
发症
桡动脉痉挛
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 :最常见 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但 可自行解除,没有远期不 良后果。由于术前用药和 痉挛判断标准不一致,各 家报道的发生率不同。随 着预防手段(手术时动脉 内联合注射各种扩血管药 物、使用亲水涂层的动脉 鞘管等),发生率下降到5 %左右
➢ 导丝或导管进入桡动脉细小分支 致其损伤,或穿破动脉
➢ 术后穿刺点压迫不当,穿刺点渗 血进入皮下
➢ 操纵导丝、导管粗暴引起桡动脉 损伤甚至撕裂
➢ 先天性桡动脉细小、发育不良
➢ 使用阿司匹林、肝素、氯吡格雷、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发 生前臂血肿的几率增加
➢ 穿刺时误入从桡尺动脉环发出的 副桡动脉
➢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 间隔区综合征。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TRA和TRI 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指前臂骨筋膜间室内容物 (常是血液)增加,压力增高压迫桡动脉,导致前 臂肌肉与正中神经发生进行缺血、坏死而出现的 临床综合征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概述 ➢ 出现以高钾血症与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
局部肿胀
持续高压力 组织液体溢于皮内
张力性水疱
张力性水疱
➢ TRI前臂张力性水疱的预防
预防前臂水肿 一旦局部组织水肿,立即局部组织冷敷 脱水,抗渗出治疗 弹力绷带加压适中包扎血肿 避免使用普通纱布绷带包扎 切务使皮肤折叠被挤压 及时松懈止血带
张力性水疱
运动情况 ➢ 停用肝素等抗凝药物 ➢ 甘露醇脱水、50%硫酸镁持续冷敷 ➢ 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当压力大于30mmHg,采
取切开减压;单纯脉搏消失而肢体无缺血症状者, 只需密切观察,不需要手术处理;若患者筋膜室 综合征出现手部苍白、疼痛等缺血性症状时,立 即切开减压 ➢ 密切观察肌酶、肾功能和肌电图的变化
桡动脉闭塞
病因:目前发生桡动脉闭塞的具体原因不清 ➢ 桡动脉细小 ➢ 血管内膜损伤 ➢ 手术时间长术中桡动脉形成血栓 ➢ 术后止血过度压迫而致桡动脉血流中断形成血栓 ➢ 桡动脉膜损伤性炎症,可以引起内膜增生,引起
血管狭窄,可能诱发晚期桡动脉闭塞
桡动脉闭塞
危险因素 ➢ 超声显示桡动脉内径<2mm ➢ 患有糖尿病 ➢ 桡动脉直径和鞘管不匹配 ➢ 术前肝素用量 ➢ 穿刺点压迫的时间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不明显,术后检查桡动脉搏动消失,桡
前臂疼痛或不适
病因
➢ 桡动脉管径细小 ➢ 前臂近掌侧皮肤对疼痛敏感 ➢ 动脉鞘管、导管、导丝进入拔除时对血管壁的扩
张和刺激
➢ 桡动脉痉挛 ➢ 前臂血肿 ➢ 术后血管闭塞及血管炎症 ➢ 局麻不充分、操作粗暴、介入器械与桡动脉直径
不匹配
前臂疼痛或不适
临床表现 ➢ 局部麻醉、穿刺、送入动脉鞘管、操纵导管及导
桡动脉痉挛
预防措施 ➢ 术者动作轻柔、精确、简洁 • 确保导丝先行,导管头端的弯曲尽量拉直,沿导
丝撤出 • 送入导丝时,导丝的头端指向身体躯干能减少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