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怀素罕见草书字帖《藏真久在帖》《颠书帖》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怀素(737年-799年),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他的草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盘点怀素的十大草书作品,旨在展现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
一、《自叙帖》《自叙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自述书法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整篇作品流畅自然,笔画凌厉有力,展现出怀素独特的书法风格。
二、《梦觉题记》《梦觉题记》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草书作品,以梦境为题材,表达了怀素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作品以疏密有致的笔画构成,形象生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三、《苦笋帖》《苦笋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苦笋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苦笋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四、《临颜真卿碑》《临颜真卿碑》是怀素临摹颜真卿碑帖的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作品力度雄浑,笔势奔放,展现出怀素对颜真卿的崇敬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五、《神方帖》《神方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神方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笔势狂放,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神方的赞美和对神秘力量的探索。
六、《龙池帖》《龙池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龙池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的笔触勾勒出龙池的景象,给人以浩渺神奇之感,展现出怀素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
七、《朔风帖》《朔风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朔风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狂草的笔法书写,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朔风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八、《漫书帖》《漫书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漫书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潇洒飘逸的笔触书写,形态各异,表现出怀素对书法自由性的追求和对艺术创新的探索。
九、《水调歌头帖》《水调歌头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水调歌头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洒脱的笔法书写,富有音乐感,表达出怀素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十、《画眉帖》《画眉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画眉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画眉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热爱。
怀素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天下第一小草:怀素《小草千字文》真迹面世

天下第一小草:怀素《小草千字文》真迹面世《千金帖》,在这里顾名思义是指价比千金的书法名帖,也喻指该帖在书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显赫地位,意谓贵重、稀有。
据史料记载,《千金帖》有两个:其一是初唐僧人怀仁672年集摹王羲之行书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其二是中唐高僧怀素后来书写的《小草千字文》(千金帖)法帖。
因两者年代久远,前者只剩下碑刻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后者怀素纸本真迹则在今年3月中旬首次被学者黄锦祥发现。
毕竟已跨越了一千多年,如今能够发现唐人墨迹的机率已是万中无一,更何况是鼎鼎大名的怀素呢。
据悉,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变迁,怀素的真迹在宋代已是凤毛麟角,即使怀素在世时受到邬彤、颜真卿等诸多名人的美好赞誉,我们只能从他们流传下来的诗篇中去感受怀素的人格魅力,去洞悉怀素的传奇人生。
虽然谁也无法估计怀素一生曾写过多少书法作品,但至今已散佚得所剩无几,而素有“天下第一小草”之称的《千金帖》被重新发现已是一大奇迹。
可贵吗?“诗仙”李白就曾在《草书歌行》中称赞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即是说他的草书是天下第一的。
而有“茶圣”之称的陆羽则赞其“草书古势多矣”,试问此等荣誉谁人可比!懂得书法的人都知道,能够与张旭齐名的书法家只有一位,他就是怀素。
怀素是唐代人,相传为玄奘(唐三藏)法师弟子。
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
生于725年,自幼聪明好学,出家为僧。
他性情疏放,颂经之余锐意草书,所书之作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他的草书称为“狂草”,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
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钱起、陆羽、颜真卿、徐浩、戴叔伦、卢象等鸿儒有交游,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史称“草圣”。
他的草书有《自叙帖》、《千金帖》(即:小草千字文)、《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藏真帖》等等。
眼前的纸本《千金帖》真迹富有动感,笔画灵动自然,骨力强健,是古代最标准的小草范本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高清释文版,值得收藏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清释⽂版,值得收藏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现在还保存有宣和内府原来的装裱形
式,最后⼊清内府。
前后800来年,流传有绪,诸家著录较为翔实,可资查考。
书法⽆狂怪之
势,有别⼆王等前⼈草法,圆浑⾼雅。
或以为唐、宋间摹写本。
怀素草书,⼀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
董追《⼴川书跋》
云:“怀素于书法,⾃⾔得笔法三昧。
观唐⼈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回旋进退
莫不中节”,“今其书⾃谓真出钟(钟繇),草出张(张芝)。
”但⽆论如何,他的草书总是以奔放纵
逸为基本⾯⽬的。
⽽《论书帖》则与我们常见的怀素的草书⼤有不同。
他的《书帖》写得“匀稳
熟”,“出⼊规矩,绝狂怪之形”。
是今草中有章草遗意的佳作。
转⾃《⼤众书法》公众号
打开今⽇头条,查看更多图⽚
唐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
纸本,纵38.5厘⽶,横40.5厘⽶
9⾏,共85字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为其⼭不⾼,地亦⽆灵;为
其泉不深,⽔亦不清;为其
书不精,亦⽆令(今)名,后来⾜
可深戒,藏真⾃风发。
近
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
为其颠逸,全胜往年。
所
颠形诡异,不知从何⽽
来。
常⾃不知⽿,昨奉《⼆谢》。
珍稀!怀素唯一传世的《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组图)

人称“草圣”的怀素,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
素僧学书于邬彤、徐浩和颜真卿等,师法二王和张旭。
又与张旭齐名,同被尊称“草圣”。
在诗文上,与李白、杜甫、陆羽等诸多鸿儒有交往,并为其诗歌赞咏。
大书法家黄庭坚也称道:“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指张旭)。
盖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两人者,一代草书之冠冕也。
”怀素草书闻名中外,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
其大草代表作为《自叙帖》;而小草代表作则是一字千金的《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世称《千金帖》,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名帖。
通篇小草书法,笔力遒劲,挥洒自如,灵动飘逸。
知觉斋主人黄锦祥说:“素僧此帖灵动飘逸,毫无涣散衰颓之状,真可谓人书俱老、登峰造极。
”因其罕有珍贵,近年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怀素(737~799),唐代杰出书法家。
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外甥。
幼年好佛,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史称“草圣”。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为“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他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
他的草书,出于张芝、二王和张旭等。
宋代蒋之奇曰:“草书有妙理,惟怀素得之。
”传世墨迹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千金帖)纸本、《圣母帖》和《论书帖》等。
李白有《草书歌行》赞其“草书天下称独步”,谓其草书天下第一;颜真卿撰写《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咏其为“僧中之英”。
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经帖装旧裱(有蛀孔、部分字迹剥落),水墨,每页纵26.8厘米,横13.5厘米;9页共42行(为周兴嗣原文前段),总长约1.22米,计530字,盖有藏印数枚,是价值连城的唐代墨宝,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名帖。
现为著名学者黄锦祥所藏。
此帖笔画瘦劲有力,灵动自然,历为书林所重。
唐代怀素《藏真帖》赏析

唐代怀素《藏真帖》赏析唐代怀素《藏真帖》赏析怀素《藏真帖》《藏真帖》是怀素书写的自传草书帖。
该帖点明了作者出生地,叙述了他北上向名家求教书法的经历,特别是向颜真卿学习书法的过程。
《藏真帖》今刻放于西安碑林,字体笔法圆熟,章法丰美和谐统一,得钟繇、张旭风神;点划轻逸灵动,顿挫坚实停匀,又得王羲之、王献之遗韵,是怀素草书中的精品。
怀素《藏真帖》,行草书作品,6行,51字。
怀素在文中叙述北上向名家求教书法,特别是向颜真卿学习书法的经历。
《藏真帖》用笔瘦劲而字形圆浑。
“颜尚书”三字雄健高标,特立独出。
作品后三行快意书写,显露出怀素“若有所得”的喜悦之感。
藏真帖 - 作品内容释文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
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
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八法若有所得也。
注解《藏真帖》“晚游中州”的中州,指中原地区。
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地处九州之中,称为中州。
“张颠长史”为张旭,唐代书法家。
初为常熟尉,后任“右率府金吾长史”之职,以其官职而称“张长史”。
因张旭草书作品与其性格有狂放不羁的一面,故称“张颠”、“颠旭”。
张旭擅狂草,有“草圣”美誉,有《古诗四帖》(传)等作品。
“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是指近来于洛阳偶遇颜真卿。
洛下:洛阳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有“调逸许中,声高洛下”句。
“颜尚书真卿”指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擅书法,有《祭侄文稿》等作品传世。
颜真卿曾两度任刑部尚书,故称“颜尚书”。
“八法”指永字八法,在文中代指笔法。
颜真卿有《述张长史十二笔意》一文,叙述详备。
怀素与颜真卿相遇之事,朱关田《隋唐五代书法史大事年表》载772年(大历七年壬子)颜真卿于“九月,经郑州归至东郡。
与怀素相遇,为其《怀素上人草书歌行集》作序。
”藏真帖 - 作品赏析快意书写《藏真帖》书体通篇以行书为主,间以草书。
用笔瘦劲而字形圆浑。
自首字“怀”至第十五字“恨”字,笔势开阔、速度不疾不徐;从“不与”至“偶逢”数字书写速度加快,但字形仍保持大小停匀,“长史相识”四字欹侧之势增大,分间布白与开合关系明朗,“疏可走马”。
高清长卷:怀素狂草《自叙帖》,太经典了!

高清长卷:怀素狂草《自叙帖》,太经典了!唐·怀素《自叙帖》局部《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
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字。
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唐书法僧怀素草书。
中华第一草书。
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
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
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
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
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
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
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
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怀素《自叙帖》正本高清长卷(请将手机横过来看)怀素怀素,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唐德宗贞元尤年(公元785年),终年61岁。
怀素草书《千字文》(罕见高清版本)

怀素草书《千字文》(罕见高清版本)怀素《草书千字文》,又称《小草千字文》、《小字贞元本》,因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799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共84行,共1045字。
【释文】勅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沙门怀素字藏真书。
【释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释文】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崐【释文】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释文】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释文】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释文】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释文】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释文】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释文】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释文】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释文】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释文】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释文】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释文】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释文】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草书,是书法体裁中独特的一种书体。
最早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
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于唐代趋向成熟。
从汉代起流行至今,已跨越了近二千年的光辉历程。
大草又称为狂草,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
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优美动人。
相传创自汉张芝,至唐张旭、怀素始有流传。
清代冯班《钝吟书要》:“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
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
”高士奇在《藏真自序帖》跋曰:“唐怀素书,奇纵变化,超迈前古。
其自叙一卷,尤为生平狂草。
”著名的大草书法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而小草的经典之作则是学者黄锦祥发现的怀素纸本《小草千字文》,又名《千金帖》,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犹得书林器重。
《自叙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古称“天下第一草书”。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计698字。
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该帖首六行早损,据说为宋代“苏舜钦”补书而成,但这种说法有误。
经前后严格考证,《自叙帖》首六行文字也是怀素所书,并非苏舜钦补写而成(日后再作详解)。
怀素《自叙帖》和《千金帖》一样不受章草旧法的束缚,不拘成法,以险取胜。
通篇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真如龙蛇竟走,激电奔雷。
在形体上变化万千,大小穿插,以圆破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已达到“神韵独超,空前绝后”的境界。
自古以来,怀素《自叙帖》真相一直扑朔迷离,真赝难断。
原因是《自叙帖》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自叙帖》、《流日残卷本》和《契兰堂本》三件。
围绕这三个版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其真伪问题令学界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认为“《自叙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随之对怀素本人及其书法成就也发出质疑。
”而这些揣测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始终未能找到有力的实物去剖析真伪,始终停留在猜想的角度。
可幸的是,在2017年3 月,学者黄锦祥首次发现了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打破了对《自叙帖》以往多方猜测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圣怀素罕见草书字帖《藏真久在帖》《颠书帖》
怀素《藏真久在帖》《颠书帖》墨拓选自《绛帖》法帖第九
释文:藏真久在风
释文:波,不复颠逸
释文:今日到故园,将
释文:日复当,异与
释文:足下。
颠草
释文:必有奇势,所
释文:多,不知其由,故书
释文:之,山下消息等
释文:乃,可忧也。
释文:将,委曲及船取
释文:米,必定知减于
释文:石。
颠书之
释文:趣,所贵者雄逸
释文:藏真白。
这件《藏真久在帖》,又名《藏真帖》,与《颠书帖》混杂在一起,见于故宫博物院藏宋刻帖《绛帖》本法帖卷九,该丛帖为北宋潘师旦摹刻,约在1049--1063年(宋皇祐、嘉祐年间),因刻于绛州,故名。
《绛帖》
以《淳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删,集宋以前书法名家之大全,具有很高的书艺价值,是丛帖中较重要之一种。
按,清人陆心源《唐文拾遗》_卷十九中载《藏真帖》、《颠书帖》,原文如下:
《藏真帖》
藏真久在风波,不复颠逸,今日到故园,将多不知其由,故书之。
山下消息等,乃可忧也。
《颠书帖》
颠书之趣,所贵者日复当,异与足下颠草,必有奇势。
所将委曲及船取米,必定知减于石雄逸。
藏真白。
怀素(737—799)唐代草书大家,字藏真,唐长沙(今属湖南)人。
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着“颠张狂素”的美谈,其中“张”为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素”即指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