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草书
怀素《草书千字文》

怀素《草书千字文》怀素《草书千字文》,亦称《小草千字文》,前人誉称“千金帖”,意谓“一字值一金”。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书,署款“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年六十有三”。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
此作为绢地,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
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此书平淡闲雅,笔墨意趣老辣稚拙,为其晚年代表作。
此帖明代为文征明所藏,清末为六舟僧达受所藏,又归徐少圃收藏。
帖前有文嘉、宋翠、毕秋帆、六舟等题签,帖后有文征明、文嘉、王文治、何绍基、阮元等来多名家题跋。
这卷墨迹,规格为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二百七十八点六厘米,为台湾林氏兰千山馆收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书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一是字字独立,行列规整。
这是《千字文》在视觉形式上与《自叙帖》最大的区别。
在分类上,《草书千字文》属今草,《自叙帖》属狂草。
纵观全文,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字字独立,两字相连的仅十六处,三字相连的仅一处,行距均匀,每行字数十二字的有四十行,十三字的有二十四行,十一字的有五行,十四字的有十三行,十五字的仅二行。
二是结体规范。
汉末张芝是小草的始祖,他的草书据文献记载是由“章草”变化发展出来,属小草的初创样式,到东晋王羲之父子亦擅此体,然隶意已完全消失,发展成小草研美的典型。
王氏父子推陈出新,学者风从。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赞曰:“尽善尽美”。
将之推上“书圣”的宝座。
在帝王的推崇下,王书成为书学正宗。
《草书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一是字字独立,行列规整。
这是《千字文》在视觉形式上与《自叙帖》最大的区别。
在分类上,《草书千字文》属今草,《自叙帖》属狂草。
纵观全文,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字字独立,两字相连的仅十六处,三字相连的仅一处,行距均匀,每行字数十二字的有四十行,十三字的有二十四行,十一字的有五行,十四字的有十三行,十五字的仅二行。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怀素(737年-799年),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他的草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盘点怀素的十大草书作品,旨在展现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
一、《自叙帖》《自叙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自述书法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整篇作品流畅自然,笔画凌厉有力,展现出怀素独特的书法风格。
二、《梦觉题记》《梦觉题记》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草书作品,以梦境为题材,表达了怀素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作品以疏密有致的笔画构成,形象生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三、《苦笋帖》《苦笋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苦笋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苦笋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四、《临颜真卿碑》《临颜真卿碑》是怀素临摹颜真卿碑帖的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作品力度雄浑,笔势奔放,展现出怀素对颜真卿的崇敬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五、《神方帖》《神方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神方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笔势狂放,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神方的赞美和对神秘力量的探索。
六、《龙池帖》《龙池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龙池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的笔触勾勒出龙池的景象,给人以浩渺神奇之感,展现出怀素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
七、《朔风帖》《朔风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朔风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狂草的笔法书写,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朔风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八、《漫书帖》《漫书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漫书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潇洒飘逸的笔触书写,形态各异,表现出怀素对书法自由性的追求和对艺术创新的探索。
九、《水调歌头帖》《水调歌头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水调歌头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洒脱的笔法书写,富有音乐感,表达出怀素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十、《画眉帖》《画眉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画眉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画眉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热爱。
怀素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著名草书作品

草书是书法中的一种,特点是笔画连绵、结构简练,以及整体风格流畅、豪放。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草书作品及其详细介绍:
1.怀素的《自叙帖》:这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一幅草书作品,被誉为“狂草”的代表。
全文以行草相间、笔墨纵横,展现出豪放不羁的风格。
怀素的草书线条粗细变化丰富,整体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孙过庭的《书谱》:这是一幅长卷草书作品,是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以草书书写,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书谱》也是一篇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徐渭的《白燕诗卷》:这是明代书法家徐渭的一幅草书作品,全文以狂草书写,笔墨淋漓,气势磅礴。
徐渭的草书风格独特,既有怀素的笔墨纵横,又有黄庭坚的奇崛多变,展现出强烈的个性特点。
4.王铎的《草书诗卷》:这是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一幅草书作品,全文以行草书写,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铎的草书风格独特,既有怀素的豪放不羁,又有黄庭坚的奇崛多变,展现出强烈的个人特点。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草书作品及其详细介绍,这些作品不仅是优秀的书法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和才华横溢的诗作而闻名于世。
他的书法作品以草书为主,流畅自然,富有力量感,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而他的诗作更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情感表达。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是一本汇集了怀素草书和诗作的珍品。
这本书由怀素的后人精心整理而成,收录了他创作的300首唐诗,每首诗都附有怀素的草书作品。
这本书以精美的装帧和高质量的印刷,展现了怀素的书法艺术和诗歌魅力。
这300首唐诗涵盖了怀素创作的各个时期和不同主题,包括山水田园、人物风情、爱情离别等。
诗歌内容丰富多样,表达了怀素对自然、人生、爱情等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他运用丰富的意象和鲜活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诗歌之中,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在书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怀素的草书作品。
他的草书风格独特而精湛,字迹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他巧妙地运用线条和笔墨,使每个字都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草书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然而,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这本书的标题和正文内容必须保持一致,不能有任何误导性。
其次,正文内容不得包含任何广告信息或网址链接,以保持纯粹的艺术体验。
同时,作者和出版者也要遵守版权法律,确保书中的内容没有侵权争议。
此外,书的标题、简介和正文都必须避免使用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以保持读者的良好阅读体验。
最后,书中的正文应当完整,不得出现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或段落不完整的情况,以确保读者能够流畅地阅读。
总而言之,《怀素草书唐诗300首》是一本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品,展现了怀素的书法和诗歌创作的才华。
这本书以其精美的装帧和高质量的印刷,为读者呈现了怀素的独特艺术世界。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阅读过程中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阅读体验的完整和纯粹。
怀素《自叙帖》释文及译文

自叙帖《自叙帖》唐书法僧怀素草书。
中华第一草书。
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
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
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
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
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
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
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
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怀素《自叙帖》释文及译文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然恨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
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
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
鱼牋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恠焉。
怀素家住长沙,幼年就笃信佛教,念经参禅之馀暇,颇好书法。
然而遗憾未能亲眼目覩古人奇妙的书迹,所见甚浅。
于是担负书箱拄着锡杖,西去游览京师。
进见当代名公,综合各种见闻之事,散佚的典籍,卓绝的书简,皆能时时见到,以致开阔心胸,略无粘滞。
鱼子牋和白绢,多有墨迹污点,士大夫不以为奇恠了。
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草书,是书法体裁中独特的一种书体。
最早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
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于唐代趋向成熟。
从汉代起流行至今,已跨越了近二千年的光辉历程。
大草又称为狂草,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
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优美动人。
相传创自汉张芝,至唐张旭、怀素始有流传。
清代冯班《钝吟书要》:“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
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
”高士奇在《藏真自序帖》跋曰:“唐怀素书,奇纵变化,超迈前古。
其自叙一卷,尤为生平狂草。
”著名的大草书法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而小草的经典之作则是学者黄锦祥发现的怀素纸本《小草千字文》,又名《千金帖》,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犹得书林器重。
《自叙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古称“天下第一草书”。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计698字。
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该帖首六行早损,据说为宋代“苏舜钦”补书而成,但这种说法有误。
经前后严格考证,《自叙帖》首六行文字也是怀素所书,并非苏舜钦补写而成(日后再作详解)。
怀素《自叙帖》和《千金帖》一样不受章草旧法的束缚,不拘成法,以险取胜。
通篇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真如龙蛇竟走,激电奔雷。
在形体上变化万千,大小穿插,以圆破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已达到“神韵独超,空前绝后”的境界。
自古以来,怀素《自叙帖》真相一直扑朔迷离,真赝难断。
原因是《自叙帖》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自叙帖》、《流日残卷本》和《契兰堂本》三件。
围绕这三个版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其真伪问题令学界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认为“《自叙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随之对怀素本人及其书法成就也发出质疑。
”而这些揣测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始终未能找到有力的实物去剖析真伪,始终停留在猜想的角度。
可幸的是,在2017年3 月,学者黄锦祥首次发现了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打破了对《自叙帖》以往多方猜测的局面。
怀素自叙帖为何称“天下第一草书”

《怀素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是其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怀素自叙帖》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
表现。
米芾说:“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明王世贞评价其书法“奇矫无前,独冠诸种。
”文
征明云:“虽狂怪怒张,而求其点画波发,又不合规范者盖鲜。
”安岐谓:“墨气紙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
而如今,想要一睹“天下第一草书”的真容,也是着实不容易,天南海北的去台北故宫博
物馆也不一定看得到《怀素自叙帖》。
但是最近一则新华网一篇文章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荣宝斋联名国窖1573推出了荣宝斋国窖1573高端限量文创礼盒套装,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荣宝斋运用国家级非遗复刻技艺一比
一比例还原了《怀素自叙帖》,运用木版水印技术,完美的复刻了“天下第一草书”,礼盒线
上一推出,1分钟售空1000份限量款礼盒,现在也是很多人都等着第二波中秋佳节限量款礼
盒的售卖,预约人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10万人数,100比1的几率可以买到,百里挑一。
由此可见,“天下第一草书”的商业价值是不可小觑的,荣宝斋用自己独特的非遗技艺,
完美复刻《怀素自叙帖》,赢得了众多喜爱文人雅士的喜爱,当然这也归功于荣宝斋的机遇,有幸获得了台北故宫博物馆授予真迹来进行复刻,种种原因,“天下第一草书”造就了这次的
荣宝斋国窖1573高端限量文创礼盒套装的成功。
怀素写字故事

怀素写字故事
怀素是中国唐代书法家,以草书闻名。
他幼年便出家为僧,生性孤僻,喜好独处,常常在深山古寺中修行。
相传,怀素年轻时就非常喜欢书法,但因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纸张来练习,于是他就在芭蕉叶上练习写字。
他用掉了无数芭蕉叶,最终练成了独具风格的草书。
有一次,怀素在寺内写字,突然来了一位老僧,他见怀素写得一手好字,便劝他去参加科举考试。
怀素听从老僧的建议,开始准备考试。
但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墨水,于是开始苦读诗书,练习书法。
经过数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进士。
怀素在官场上并没有太久,因为他不喜欢趋炎附势,于是不久便辞去了官职,继续修行书法。
据说,他晚年时住在一间小屋中,足不出户,每天都在写字。
他的草书在当时非常出名,许多人前来求字。
怀素的书法风格独特,笔画中蕴含着极大的力量和韵律感。
他的草书犹如一阵狂风,跌宕起伏,气势磅礴。
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怀素草书”,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怀素写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书法是一种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艺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绢本,无年款。
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
怀素上。
《苦笋帖》怀素绢本墨迹,草书法帖。
纵25.1厘米,横12厘米,2行14字,无年款。
帖前有清乾隆题签并书引首“醉僧逸翰”。
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李佐贤、陆润?等题识:又有宋“宝庆改元九月九日重装。
松题记”款,疑为《兰亭续考》编者俞松所书。
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
藏”“正谊书屋珍藏首书”“乾隆御览之宝”“永瑆之印”“恭亲王”等鉴藏印。
怀素,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
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
鲁公(颜真卿)亦为之心折,与师旦夕切磋笔法,获益良多。
他性情疏放,好饮酒,酒酣兴发,于寺壁里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自言“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
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
《苦笋帖》两行十四字,字虽不多,但技巧娴熟,精练流逸。
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变化无常,但法度具备。
黄庭坚《山谷题跋》:“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
从此帖看亦是多用枯墨瘦笔。
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与其奔流直下、一气呵成的狂草书势相得益彰,《苦笋帖》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代表作。
此帖宋时曾入绍兴内府收藏,后历经元欧阳玄,明项元汴,清安岐、乾隆内府、永瑢、永瑆、奕訢、戴滢等收藏。
《妮古录》《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书画鉴影》等书著录。
曾刻入《大观帖》《三希堂续帖》《诒晋斋帖》等汇帖。
现藏上海博物馆。
怀素草书《藏真律公帖》,纵140厘米,横49厘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
石为竖方形,宋元祐八年(1093年)重刻。
两帖均为唐释怀素书。
《藏真帖》五十六字,释文为:“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法,若有所得也。
”
《律公帖》分为二段,一为二十五字,释文为:“律公好事者,前后数度,遂发怀素小兴也,可深藏之箧笥也,怀素”。
另一段六十七字,释文为:“贫道频患脚气,异常忧闷也,常服三黄汤,诸风疾兼心中,常如刀刾,乃可处方数服,不然客舍非常之忧耳。
律公能抬步求贫道起草,斯乃好事也。
卒复不尽垂悉,沙门怀素白”。
此二帖还附刻景祐、元祐间人题跋及游师雄刻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
此作为绢地,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
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此书平淡闲雅,笔墨意趣老辣稚拙,为其晚年代表作。
此帖明代为文征明所藏,清末为六舟僧达受所藏,又归徐少圃收藏。
帖前有文嘉、宋翠、毕秋帆、六舟等题签,帖后有文征明、文嘉、王文治、何绍基、阮元等来多名家题跋。
这卷墨迹,规格为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二百七十八点六厘米,为台湾林氏兰千山馆收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