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工序计算公式
焦化厂计算公式范文

焦化厂计算公式范文焦化厂是一种将煤炭进行热解和干馏得到焦炭和一系列副产品的工业过程。
在焦化厂中,煤炭被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为焦炭、煤气、焦油和氨水等物质。
对于焦化厂来说,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物质产出和能源消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在焦化厂中常见的计算公式:1.煤气产量计算公式:煤气产量=炉顶煤气量+煤气管道补充量-煤气烧结消耗量其中,炉顶煤气量为焦炉顶部产生的煤气量,煤气管道补充量为从其他地方补充的煤气量,煤气烧结消耗量为煤气在其它炉窑中被消耗的量。
2.焦炭产量计算公式:焦炭产量=干煤质量-焦炉底渣质量-焦粉质量其中,干煤质量为进入焦炉的煤炭原料质量,焦炉底渣质量为在底部产生的固体废料的质量,焦粉质量为通过蓄热器和废气净化设备收集的碎料的质量。
3.焦炭质量计算公式:焦炭质量=分析基含碳量×100/(分析基含碳量+分析基挥发分含碳量)其中,分析基含碳量为焦炭中的碳含量,分析基挥发分含碳量为焦炭中的挥发分含碳量。
4.焦炭收入计算公式:焦炭收入=焦炭产量×焦炭价格其中,焦炭产量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焦炭量,焦炭价格为单位质量的焦炭价格。
5.煤气热值计算公式:煤气热值=煤气量×煤气低位发热量其中,煤气量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煤气量,煤气低位发热量为单位质量煤气所含的热能。
6.焦油产量计算公式:焦油产量=进料焦炉焦油质量-蒸馏焦油质量其中,进料焦炉焦油质量为进入焦炉的焦油质量,蒸馏焦油质量为被蒸馏得到的焦油质量。
7.氨水产量计算公式:氨水产量=进料焦炉氨水质量-顶水质量-尾水质量其中,进料焦炉氨水质量为进入焦炉的氨水质量,顶水质量为从焦炉顶部溢出的水的质量,尾水质量为从焦炉底部排出的水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焦化厂的具体计算公式和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上述公式仅为一些常见计算的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焦化厂的具体情况和设备参数来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
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
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 企业购入能源量 ± 库存能源增减量 - 外销能源量= 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 + 企业能源亏损量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焦化利润公式

焦化利润公式
x
焦化利润=焦料收入-(焦料成本+焦化材料成本+焦化能耗成本+焦化工资成本)
焦料收入:该项目指的是公司在焦化工业生产过程中出售的焦炭产品的总收入,用来衡量公司全年焦料销售收入
焦料成本:该项目指的是公司在焦化工业生产过程中购买焦料产品的成本,是公司收入的一部分
焦化材料成本:该项目指的是公司在焦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成本,包括原材料及其他辅料等
焦化能耗成本:该项目指的是公司在焦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等资源的总成本,主要由电费、油气等构成
焦化工资成本:该项目指的是公司在焦化工艺中所用到的劳动力及工资的总成本,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等。
- 1 -。
焦化厂计算公式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类别符号包括数码分类指标( Vdaf%挥发份GRL粘结指数Y,MN胶质层)无烟煤WY 01,02,03 10贫煤PM 11 >10.0-20.0 ≤5贫瘦煤PS 12 >10.0-20.0 5-20瘦煤SM 13,14 >10.0-20.0 >20-65焦煤JM 24 >20.0-28.0 >50-65 <25.015,25 >10.0-20.0 >65 <25.0肥煤FM 16,26,36 >10.0-37.0 (>85) >251/3焦煤1/3JM 35 >28.0-37.0 >65 <25.0气肥煤QF 46 >37.0 (>85) >25.0气煤QM 34 >28.0-37.0 >50-65 <25.043,44,45 >37.0 >35-65 <25.0长焰煤CY 41,42 ≥37.01/3焦煤质量要求:灰份≤9.5--10%挥发份28--32%硫份≤0.7% G值>75 Y值>14mm 国际上级冶金煤主焦煤质量要求:灰份≤9.5--10%可燃基挥发份18--24%硫份≤0.7% G值>75 Y值>16mm。
主焦煤:灰份%含硫%挥发份% G值Y值<9.5<0.6 18-26>65>181/3焦煤:≤9.5 ≤0.6 28-35>75>18肥煤是指国家煤炭分类标准中,对煤化变质中等,粘结性极强的烟煤的称谓,炼焦煤的一种,炼焦配煤的重要组成部分,结焦性最强,熔融性好,结焦膨胀度大,耐磨;精煤是指经洗选加工供炼焦用或其他用途的洗选煤炭产品的总称。
煤的挥发分煤的挥发分,即煤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
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
因为挥发分不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热解的产物,所以确切的说应称为挥发分产率。
焦化生产常用计算

焦化生产常用计算焦化生产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焦炭和其他有价值的副产品的工艺过程。
在焦化生产中,有许多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用于评估和优化生产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焦化生产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焦化生产过程。
一、焦炉产能计算焦炉产能是指焦炉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焦炭量。
计算焦炉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
1. 理论产能计算理论产能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焦炉在单位时间内完全燃烧煤炭所产生的焦炭量。
理论产能的计算公式如下:理论产能 = 焦炭收得率× 焦炭产量× 100%其中,焦炭收得率是指焦炭产量与煤炭投入量之比。
通常情况下,焦炭收得率为70%至80%。
2. 实际产能计算实际产能是指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各种因素对焦炉产能的影响后的产量。
实际产能的计算公式如下:实际产能 = 理论产能× 热工效率× 综合利用系数其中,热工效率是指焦炉在燃烧过程中从煤炭中释放出的热量与煤炭投入量之比。
综合利用系数是考虑焦炉运行稳定性、设备完好率等因素的综合评估系数。
二、焦炉能耗计算焦炉能耗是指焦炉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量。
计算焦炉能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理论能耗和实际能耗。
1. 理论能耗计算理论能耗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焦炉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理论能耗的计算公式如下:理论能耗 = 焦炭产量× 焦炭热值其中,焦炭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焦炭所释放的热量。
一般情况下,焦炭热值为28MJ/kg至32MJ/kg。
2. 实际能耗计算实际能耗是指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各种因素对焦炉能耗的影响后的能耗量。
实际能耗的计算公式如下:实际能耗 = 理论能耗× 能耗利用系数其中,能耗利用系数是考虑焦炉运行稳定性、能源利用效率等因素的综合评估系数。
三、焦炉炉温计算焦炉炉温是指焦炉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
炉温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理论炉温和实际炉温。
1. 理论炉温计算理论炉温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焦炉内部各个部位的温度分布情况。
焦化厂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图

焦化厂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焦化厂的生产车间由备煤筛焦车间、炼焦车间、煤气净化车间及相配套的公用工程组成。
产品焦炭和副产品煤焦油、硫膏、硫铵、粗苯等外售。
焦炉煤气经净化后,部分返回焦炉和化产系统作为燃料气,剩余煤气全部外供发电用燃料气.焦化厂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备煤,炼焦、熄焦,筛贮焦,冷鼓、电捕、脱硫及硫回收、蒸氨、硫铵、洗脱苯等工序.洗精煤-备配煤—炼焦-熄焦—筛贮焦—煤气净化及化产回收—煤气外送。
生产工序如下图所示:外供燃料气1.备配煤工序备配煤是焦化工程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负责洗精煤的贮运、配煤、粉碎、输送,为焦炉提供合格原料。
备配煤工序主要由储煤场及地下配煤槽、粉碎机楼和胶带机通廊及转运站等组成。
2。
炼焦、熄焦工序炼焦、熄焦是焦化工程的第二步工序,也是最核心的工艺,主要负责将合格的配合精煤采用高温干馏工艺炼成焦炭,并采用湿法熄焦工艺将焦炭熄火降温.炼焦过程副产荒煤气。
焦化厂炼焦、熄焦工序包括1#、2#焦炉、煤塔、间台、端台、炉门修理站、推焦杆及煤槽底板更换站、装煤出焦除尘地面站、熄焦系统、熄焦塔、晾焦台、粉焦沉淀池、熄焦泵房、烟囱及相应配套焦炉机械。
3.筛贮焦工序筛贮焦是焦化工程的第三步工序,筛贮焦工序主要负责将炼焦工序熄火的焦炭进行筛分、输送、储存。
焦炭筛分为〉35mm、35—15mm、〈15mm三个级别外售.4。
冷凝鼓风工序冷凝鼓风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对来自焦炉的荒煤气进行冷凝冷却、加压,脱除煤气中的萘及焦油雾,焦油与氨水的分离贮存及焦油、循环氨水、剩余氨水的输送等。
5。
脱硫及硫回收工序脱硫及硫回收工序的任务是将来自冷凝鼓风工序焦炉煤气中所含各种硫化物和氰化物脱除,使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脱至200mg/Nm3以下送出.浮选出的硫泡沫经熔硫釜连续熔硫,副产硫磺外售。
6。
蒸氨工序蒸氨工序的任务是将冷鼓来的剩余氨水在蒸氨塔中用蒸汽蒸出,蒸出的氨汽经氨分缩器冷却,冷凝下来的液体入蒸氨塔顶作回流,未冷凝的氨汽用循环水冷凝成浓氨水送脱硫工序作为脱硫补充液.7。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计算方法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一、洗煤(一)洗精煤灰分洗精煤灰分是指洗精煤所含灰分在洗精煤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洗精煤灰分(%)= 洗精煤含灰分总量(吨)×100%洗精煤产量(干基)(吨)计算说明:洗精煤灰分由发货批料取样化验而得。
汇总时,各批料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
(二)洗精煤硫分洗精煤硫分是指洗精煤所含硫分在洗精煤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洗精煤硫分(%)= 洗精煤含硫分总量(吨)×100%洗精煤产量(干基)(吨)计算说明:洗精煤硫分指标的计算可参照洗精煤灰分指标的计算说明。
(三)洗精煤回收率洗精煤回收率是指洗选后的精煤占入洗原煤总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洗精煤回收率(%)= 洗精煤产量(含计价水)(吨)×100%入洗原煤总量(含计价水)(吨)(四)洗精煤耗原煤量洗精煤耗原煤量是反映每生产一吨洗精煤所耗用的原煤数量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洗精煤耗原煤量(吨/吨)= 原煤耗用量(含计价水)(吨)洗精煤产量(含计价水)(吨)计算说明:原煤耗用量包括途耗、库耗等损耗在内。
(五〕洗精煤水分洗精煤水分是指洗精煤所含水分占洗精煤总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洗精煤水分(%)= 洗精煤含水分总量(吨)×100%洗精煤量(实物量)(吨)计算说明:参照洗精煤灰分指标的计算说明。
(六〕浮选精煤耗药剂量浮选精煤耗药剂量是指每浮选1吨精煤所消耗的药剂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浮选精煤耗药剂量(千克/吨)= 药剂消耗总量(千克)浮选洗精煤总产量(含计价水)(吨)二、配煤(一)配煤比配煤比是指在报告期内所消耗各种煤量占配合煤总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焦煤比(%)= 焦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100%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肥煤比(%)= 肥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100%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瘦煤比(%)= 瘦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100%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气肥煤比(%)=气肥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100%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1/3焦煤比(%)=1/3焦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100%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其它煤比(%)= 其它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100%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二)配合煤灰分配合煤灰分是指配合煤中所含灰分在配合煤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焦化产品方案计算

一、炼焦化学产品的组成炼焦化学产品的数量和组成随炼焦过程(主要是炼焦方法和温度)和原料的质量不同而变化,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各种产品的产率(%)为(对干煤的重量百分比):焦炭73~78回收煤气15~19焦油2.5~4.5化合水2~4粗苯0.8~1.2氨0.25~0.35其它0.9~1.1二、焦炭的化学组成焦炭的化学性质由固定碳、挥发分、水分、灰分、硫和磷分来体现。
1、固定碳和挥发份:固定碳是焦炭的主要成分。
将焦炭再次隔绝空气加热到850℃以上,从中析出挥发物,剩余部分系固定碳和灰分。
挥发物含量是焦炭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挥发物含量过高表示焦炭不成熟(生焦),挥发物含量过低表示焦炭过烧(过火焦)。
生焦耐磨性差,使高炉透气性不好,并能引起挂料、增加吹损,破坏高炉操作制度。
过火焦易碎,容易落入熔渣中,造成排渣困难、风口烧坏等现象。
2、灰分:焦炭燃烧后的残余物是灰分,它是焦炭中的有害杂质,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还有氧化钙、氧化镁等氧化物。
灰分含量增高,固定碳减少。
高炉冶炼过程中,为造渣所消耗的石灰石和热量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增加。
因煤在炼焦过程中灰分全部转入焦炭,故焦炭灰分高低决定于煤的灰分,焦炭灰分越低越好,对高炉操作越有利。
3、水分:焦炭在102-105℃的烘箱内干燥到恒重后的损失量为水分。
冶金焦水分一般为3%-5%。
焦炭水分力求稳定,因高炉生产一般以湿焦计量,焦炭水分波动,对高炉操作不利,造成炉况波动。
4、硫分:焦炭含硫占高炉配料中硫来源的80%以上,硫进入生铁造成生铁含硫高,为除去这部分硫,需增加熔剂脱硫,影响高炉正常生产。
在炼焦过程中,煤中含硫的70%-90%转入焦炭,故焦炭硫分高低,决定于煤的硫分,一般冶金焦硫分不大于0.9%。
5、磷分:焦炭中的磷分在炼铁时大部分转入铁中,生铁含磷使其冷脆性变大,用于转炉炼钢时,磷难以除掉,因此生铁中磷分越低越好。
煤炼焦时磷分全部转入焦炭。
故焦炭磷分高低决定于煤的磷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化工序计算公式焦化工序计算公式(一)冶金焦抗碎强度(M40转鼓指数)冶金焦抗碎强度是反映焦炭的抗碎性能的指标,以百分比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逐日(月)(试验后块度大于40毫米所占的冶金焦抗碎强度(M40)(%)=百分比(%)×冶金焦产量(吨))之和×100%冶金焦总产量(吨)计算说明:按规定水分(水量)计算。
采用国外转鼓试验的,按实际情况计算,并加以说明。
(二)冶金焦抗碎强度(M25转鼓指数)冶金焦抗碎强度是反映焦炭的抗碎性能的指标,以百分比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冶逐日(月)(试验后块度大于25毫米所占金焦抗碎强度(M25)(%)=的百分比(%)×冶金焦产量(吨)之和×100%冶金焦总产量(吨)(三)冶金焦耐磨强度(M10转鼓指数)冶金焦耐磨强度是反映焦炭的耐磨性能的指标,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逐日(月)(试验后块度小于10毫米所占的冶金焦耐磨强度(M10)(%)=百分比(%)×冶金焦产量(吨))之和×100%冶金焦总产量(吨)计算说明:按规定水分(水量)计算,采用国外转鼓试验的,按实际情况计算,并加以说明,该指标实质上是磨损率,指标值越小越好。
(四)冶金焦灰分冶金焦灰分是指冶金焦炭中含灰量所占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冶金焦灰分(%)=冶金焦中所含灰分总量(吨)×100%冶金焦总产量(干基)(吨)(五)冶金焦硫分冶金焦硫分是指冶金焦中含硫量所占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冶金焦硫分(%)=冶金焦中所含硫分总量(吨)×100%冶金焦总产量(干基)(吨)(六)冶金焦合格率冶金焦合格率是指检验合格的冶金焦占冶金焦检验总量的百分比。
冶金焦各种质量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即视为不合格品。
冶金焦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冶金焦合格率(%)=冶金焦检验合格量(吨)×100%冶金焦检验总量(吨)(七)全焦率全焦率(成焦率)是指入炉煤干馏后所获得的焦炭数量占入炉煤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全焦率(%)=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100%入炉煤总量(干基)(吨)(八)冶金焦率冶金焦率是指冶金焦产量占经筛分的全部焦炭产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冶金焦率(%)=冶金焦炭量(干基)(吨)×100%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计算说明:冶金焦产量是指大于25毫米的焦炭产量。
(九)炼焦耗洗精煤炼焦耗洗精煤是指工艺上每生产一吨焦炭(全焦干基)耗用的湿洗精煤数量(包括计价水,但不包括库耗、途耗)。
其计算公式为:炼焦耗洗精煤(吨/吨)=入炉洗精煤耗用量(含计价水,但不包括库耗、途耗)(吨)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十)吨焦耗洗精煤量吨焦耗洗精煤量是指每生产一吨焦炭(全焦干基)所耗用的湿洗精煤量(合计价水,包括库耗、途耗)。
其计算公式为:吨焦耗洗精煤量(吨/吨)=洗精煤耗用量(含计价水,包括库耗、途耗)(吨)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十一)炼焦耗热量炼焦耗热量是指1千克入炉煤炼成焦炭需要供给焦炉的热量。
为便于比较,一般用换算为7%水分的湿煤耗热量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当量干煤炼焦耗热量(吉焦/千克)(干煤)=加热煤气量(米3)×煤气热值(吉焦/米3)实际干煤装炉量(千克)实际水分湿煤耗热量(吉焦/千克)(湿煤)=当量干煤炼焦耗热量×(1-实际装炉煤水分(%))(吉焦/千克)(干煤)7%水分湿煤炼焦耗热量(吉焦/千克)=实际水分湿煤炼焦耗热量(吉焦/千克)(湿煤)-Q(湿煤实际水分(%)-7%)当焦炉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式中Q—7×4.1868千焦当焦炉用高炉煤气加热时:式中Q=8×4.1868千焦计算说明:(l)加热煤气流量应进行交换时间的校正(K换),当焦炉加热用煤气的实际温度和压力与设计所选用的一致时,流量表刻度盘上的读数就是标准状态下流量,否则还应进行温度校正(KT)和压力校正(KP)。
(2)使用混合煤气加热时,应按所消耗的各种煤气量及其热值进行加权算术平均计算。
(十二)炼焦工序单位能耗炼焦工序净能耗总量是指工艺生产系统的备煤车间(不包括洗煤),厂内部原料煤的损耗,炼焦车间,回收车间(冷凝鼓风、氨回收、粗苯、脱硫脱氰、黄血盐),辅助生产系统的机修、化验、计量、环保等,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的食堂、浴池、保健站、休息室、生产管理和调度指挥系统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量,扣除回收外供能源,并折成标煤量。
炼焦工序能耗是指生产一吨焦炭(干基)所消耗的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原料煤折标煤量(千克)—焦化产品外供量折标煤量(千克)+工序能耗折标煤量(千克/吨)=加工能耗折标煤量(千克)-余热回收外供量折标煤量(千克)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计算说明:(1)式中分子即为炼焦工序净耗能源总量;(2)原料煤为装入焦炉的干洗精煤量;(3)焦化产品外供量是指供外厂(车间)的焦炭、焦炉煤气、粗焦油、粗苯等的数量;(4)加工能耗是指高炉煤气、水、电、蒸汽、压缩空气;(5)余热回收外供量,如供应外厂(车间)的蒸汽数量等。
(十三)炼焦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炼焦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在报告期内炼焦车间(工段)每个炼焦工人及学徒生产的焦炭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炼焦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炼焦工人及学徒平均人数(人)(十四)焦炉炭化室炼焦周转时间焦炉炭化室炼焦周转时间是指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孔炭化室炼焦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焦炉炭化室炼焦周转时间(时:分/孔)=实际作业时间(时)实际出炉总炉孔数(孔)计算说明:实际作业时间(时)=日历时间×24(时)×焦炉孔数(十五)焦炭水分焦炭水分是指焦炭中含水分的数量占焦炭总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焦炭水分(%)=焦炭所含水分总量(吨)×100%焦炭总产量(吨)计算说明:按规定需对焦炭中不同块度焦炭分别在计量部位取样化验。
全日焦炭水分可接班以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全月(年)焦炭水分按日(月)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十六)冶金焦挥发分冶金焦挥发分是指冶金焦炭中含有挥发物的数量占冶金焦总产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冶金焦挥发分(%)=冶金焦所含挥发分总量(干燥无灰基)(吨)×100%冶金焦总产量(干基)(吨)计算说明:焦炭挥发分是按有关规定经试验分析取得,当产量相差不大、数值波动较小时,可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否则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
(十七)焦炭块度率焦炭块度率是指不同块度级别的焦炭占全部焦炭产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焦炭块度率(%)=某种块度规格焦炭量(干基)(吨)×100%经筛分的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计算说明:某种块度规格焦炭量是指大于40毫米、25~40毫米、10~25毫米、小于10毫米等焦炭按不同规格计算焦炭块度率。
(十八)炼焦其它物料消耗其它物料包括煤气、新水、电力、蒸汽等。
其消耗是指每生产一吨焦炭耗用某种物料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煤气(吉焦/吨)=全厂煤气耗用量(吉焦)焦炭产量(干基)(吨)新水(千克/吨)=全厂新水耗用量(千克)焦炭产量(干基)(吨)电(千瓦•时/吨)=全厂电力耗用量(千瓦•时)焦炭产量(干基)(吨)蒸汽(吉焦/吨)=全厂蒸汽耗用量(吉焦)焦炭产量(干基)(吨)压缩空气(米3/吨)=全厂压缩空气耗用量(米3)焦炭产量(干基)(吨)计算说明:(l)炼焦其它物料消耗是指全厂的耗用量(包括回收系统等)。
(2)在计算车间消耗指标时,除炼焦车间按焦炭量计算外,其它车间则按产品系统进行计算,即式中子项为生产该产品的水、电、煤气等消耗总量,母项为该产品产量。
(十九)每孔装煤量每孔装煤量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孔炭化室一次装入的干煤量。
其计算公式为:每孔装煤量(吨/孔)=装入煤总量(干基)(吨)出炉孔数(孔)(二十)焦炉能力利用率焦炉能力利用率是反映焦炉在报告期内实际焦炭产量与设计能力差距情况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焦炉能力利用率(%)=实际焦炭产量(全焦、干基)(吨)×100%按设计参数计算的焦炭产量(全焦、干基)(吨)(二十一)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亦称焦炉日历利用系数)是指焦炉在日历工作时间内每立方米炭化室有效容积平均每日生产的合格全焦产量。
它是综合反映焦炉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吨/米3•日)=合格全焦产量(干基)(吨)焦炉孔数×每孔炭化室有效容积(米3)×(日历日数)(日)计算说明:(1)焦炉孔数和炭化室有效容积按设计规定计算。
(2)全厂各焦炉孔数及其炭化室有效容积大小不一时,先按有效容积相同的焦炉计算其利用系数,再以各种炭化室总有效容积为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全厂综合利用系数。
(二十二)结焦时间结焦时间(炭化时间)是指某炭化室装煤时平煤杆进入小炉门到推焦时推焦杆与焦炭接触开始推焦的全部间隔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结焦时间(时/孔)=实际结焦总时间(时)实际出炉总孔数(孔)计算说明:(1)式中子项、母项的统计时间应一致。
(2)实际结焦总时间是指在统计时间内推焦的各炉结焦时间之和。
(3)多座焦炉的平均结焦时间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
(二十三)计划系数(K1)计划系数是反映炼焦炉结焦时间变化情况的指标,用K1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计划系数(K1)=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计划和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孔数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二十四)执行系数(K2)执行系数是反映焦炉推焦操作正常与否的指标,用K2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执行系数(K2)=每班实际推出炉孔数-实际和计划推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孔数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二十五)总推焦系数(K3)总推焦系数是反映炼焦车间(工段)在执行规定的结焦时间等方面管理水平的指标,用K3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总推焦系数(K3)=计划系数(K1)×执行系数(K2)计算说明:(1)推焦时间是以推焦杆接触焦饼开始推焦的时间计算;装煤时间是以平煤杆开始进入小炉门的时间计算。
(2)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二十六)装煤系数装煤系数是反映装煤均匀程度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装煤系数=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和规定装煤相差±200千克的炉孔数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二十七)温度均匀系数(K均匀)温度均匀系数是指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
它是反映焦炉加热均匀程度的指标,用K均匀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K均匀=2M一(A机+A焦)2M式中M——焦炉燃烧室数;A机、A焦——分别为机侧与焦侧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平均温度±20℃(边炉为士30℃)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