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价怎么算 公式

成本价怎么算公式成本价是指企业在购入原材料、支付劳动、维护设备和办公室等方面所付出的全部直接成本,它是企业制定价格的基础,也是控制营利水平的重要措施。
因此,有效算出成本价是企业及时掌握运营成本,提高价格或降低价格的重要环节。
要计算成本价,需要熟悉相关的算法公式,这里介绍几种通用的计算成本价公式,供参考:1.单价成本价=(材料费+劳动费+费用)/产品数量2.总体成本价=(材料费+劳动费+费用)/总产出3.平均成本价=(材料费+劳动费+费用)/(总产出*单位价格)4.变量成本价=(材料费+变量劳动费+变量费用)/总产出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成本价的常见公式,但除了这些公式之外,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计算成本价的公式,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不仅仅要熟悉成本价公式,还要充分了解各项成本产生的来源,精确拆分、识别每种成本,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成本价。
比如,材料成本一般可以分为原材料费、运输费、保管费、流动资产折旧费等,而劳动费一般可以分为生产技术劳动费、维护技术劳动费、行政劳动费、管理劳动费等,费用一般可以分为维护设备费、直接折旧费用、其他直接费用等。
而在具体计算成本价时,企业还需要注意现金流的变化,比如成本的收入和支出,以及是否带有联合、背书等情形。
既要具体计算,又要综合考虑,只有此类细心的综合分析,才能计算出准确合理的成本价。
在计算成本价时,还需要注意企业的营业执照、财会报表等常规记录,以确保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准确反映出来,以便进行更有效的成本价控制。
计算成本价并不容易,不仅要熟悉成本价公式,还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各种费用来源,以及现金流等方面,这对企业的营利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计算成本价时,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慎重考虑,谨慎操作,以保证有效管理营运成本。
成本核算计算公式

1、工程资料:双面90元/款、四层:110元/款、六层:130元/款,成本计算:新单才算:单价/新单PO面积=元/㎡网版成本:单面:单价30元/款;双面:单价40元/款成本计算:单价/PO面积:=?元/㎡菲林成本计算:开料PNL面积*菲林张数*150元/㎡=?元/㎡2、板材:(不同厂家查对应规格单价,弄清含税不含税)(含税)单价/1.17÷成品面积㎡/张= 元/㎡(不含税)单价/张÷成品面积/张= 元/㎡(板厚、孔径,层数不同单价不同)四层在双面基础上加10% 六层在四层基础上加10%。
(单价) 一般以40*48〞为基准,37*49〞需要÷1.1倍,43*49〞需要X1.05倍3、钻孔:(普孔总数+槽孔钻孔数×1.5倍)÷1000×对应单价÷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4、层压:基础价×开料PNL㎡/张÷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Tg135时加一张PP 加30元/张PP Tg150-时加一张PP加35元/张PP Tg170/无卤加40元/张结构中增加光板单价:基础价上加10%=基础加*110%=单价元/㎡板厚为>1.6mm的每增加0.2mm厚度增加基础价的5%=基础价*105%=单价元/㎡PP料每增加1张在基础价上:Tg135增加30元/㎡、Tg150增加35元/㎡、Tg170或无卤增加:40元/㎡压合结构中单面PP数>3张单价:基础价上加6%=基础加*106%=单价元/㎡外层H/H---1/1 加50元。
(有加内芯光板0.2mm压合价加10%。
每超过0.2㎜再加10元。
)Tg板单价比:中Tg单价在普通Tg板基础价基础上增加20%单价、高Tg和无卤单价在普通Tg板基础价基础上增加30%单价内层制作成本:4层板:7.5元/㎡ 6层板:15元/㎡ 8层板:21元/㎡5、电镀金属:铜按2.3㎡/Kg产出计算成本单价/1.17÷2.3= 元/㎡(CU)目前:铜单价66元/Kg÷1.17÷2.3=单价元/㎡6、锡按15㎡/Kg产出计算成本单价/1.17÷15= 元/㎡(sn)目前:锡单价100元/Kg÷1.17÷15=单价元/㎡铜锡目前≤65%电镀面积成本价:36元/㎡(镀铜锡按65%电镀面积评估,有超过65%按比例加成本,厚度以20UM为基厚,超过按比例加成本) >65%电镀面积单价=(c面?%+s?%)÷2÷65% *36元/㎡= 元/㎡包线药水:包线单价(目前10.9元/㎡)×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7、干膜:PNL面积/张×2.5倍×7.8元/㎡÷1.17÷成品面积/张= 元/㎡PNL的成品板利用率:PNL内成品面积/PNL÷1PNL实际面积=PNL的成品利用率1*2(双面)*1.03%*7.8元/㎡(干膜单价)÷1.17税收=成本价或按照:2.5*7.8÷1.17÷成品面积㎡/张=?元/㎡8、油墨:单价(48元/㎡÷1.17÷5㎡/kg(目前只有4.5㎡/kg)= 元/㎡双面板;1oz可以做:5㎡/Kg 2oz可以做4.5㎡/Kg ;四层板;1oz可以做:4.8㎡/Kg 2oz可以做4.3㎡/Kg ;六层板;1oz可以做:4.5㎡/Kg 2oz可以做4.0㎡/Kg ;阻焊塞孔:每款加5元计算/订单面积= 元/㎡9、菲林:开料尺寸各加10mm长宽相乘面积×150元/㎡x张数=元/款÷订单㎡= 元/㎡资料制作成本:制作时间长短不同计算(工程师/QAE一起按15元/H计算费用)一般按100-120元/款÷订单面积= 元/㎡。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记账实操成本计算公式

销售货物成本=销售数量*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完工数量
总成本=生产耗用的材料+分配的人工+制造费用
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1、分类法。
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2、分批法。
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4、分步法。
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收入的计算公式
年度营业收入=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的收入。
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公式

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公式
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约当产量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产成品成本=单
位成本×产成品产量,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2. 定额成本计算法: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
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3. 定额比例法: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
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生产成本计算公式(3篇)

第1篇一、引言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准确计算生产成本,对于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生产成本计算体系。
二、生产成本计算公式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直接材料成本 = 材料单价× 材料消耗量其中,材料单价是指购买材料所支付的价格,材料消耗量是指生产产品所消耗的材料数量。
(2)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直接人工成本 = 人工单价× 人工工时其中,人工单价是指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人工工时是指工人用于生产产品的时间。
(3)直接制造费用计算公式:直接制造费用 = 费用单价× 费用消耗量其中,费用单价是指制造费用所支付的价格,费用消耗量是指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制造费用。
2.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1)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制造费用 = (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其中,制造费用分配率是指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的比例。
(2)管理费用计算公式:管理费用 = 管理费用总额÷ 企业总产品数量其中,管理费用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的管理费用总额,企业总产品数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数量。
(3)销售费用计算公式:销售费用 = 销售费用总额÷ 企业总销售额其中,销售费用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的销售费用总额,企业总销售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销售额。
(4)财务费用计算公式:财务费用 = 财务费用总额÷ 企业总资产其中,财务费用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的财务费用总额,企业总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资产。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方法是指在企业中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法、直接人工成本法、间接费用分配法、加权平均法等。
直接材料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
直接材料成本 = 本期期初原材料库存 + 本期购入原材料 - 本期期末原材料库存
直接人工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
直接人工成本 = 本期期初人工工资库存 + 本期支付的人工工资 - 本期期末人工工资库存
间接费用分配法的计算公式为:
间接费用 = 本期间接费用 - 预估的期初未分配间接费用 - 分配给产品的间接费用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 = 期初库存成本 + 本期购入成本 - 本期已出库成本 / 本期剩余库存量
通过使用这些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可以对各种成本进行精确计算,进而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你们彼此有等价交换的利用价值,有合作共赢的机会,这才是人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二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X产品总量或二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一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二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I〜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XI〜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X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二(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一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X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一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二[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X可比产品计划产量)]X10 0%或=10 0%—[刀(本年计划产量X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刀(本年计划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X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X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二预测的出厂价格X(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 (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X100% 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二刀(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X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二刀(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X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 (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X本期实际产量)]10 0%二[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 (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X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X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二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一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刀(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X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二刀(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X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二[刀(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X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刀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 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X100%或=100沧(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X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二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一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X10 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二刀(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X实际产量)/E (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X实际产量)X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 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X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二材料费用总额/EC各种产品产量X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二该种产品产量X系数X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X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二材料费用总额/E(各种产品产量X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二(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X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二该种材料费用/E(某产品产量X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X分配率175. 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二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二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X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二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二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X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二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二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X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二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二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X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二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二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X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X10 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X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二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X分配率在产品成本二在产品约当产量X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二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一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 0)X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 (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二产品销售量X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二[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 (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X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X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X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X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X销售系数X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X100%销售系数二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二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X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二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二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二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二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 —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X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X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 —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二(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X100%或=刀(单位产品创利率X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X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X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刀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X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二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X10 0%28.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二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X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X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二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X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一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二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