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规范:3.0.3
2、结构净高是指“楼面或 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 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
建筑面积规范:3.0.3
【例】某坡屋面下建筑空 间的尺寸如图,建筑物长 50m,计算其建筑面积。
合计建筑面积=500+19.16+15.81 =534.97m2
建筑面积规范:3.0.2
计算局部楼层时,要遵循“相加”的原则,而不是“扣减”的 原则,即:应该是逐层计算后相加计算建筑面积,而不是先乘层数 再扣减孔洞。
建筑面积规范:3.0.2
正确: 一层建筑面积=(0.1+4.2+3.6+0.1) (0.1+5.4+0.1)=44.80m2 二层建筑面积=(0.1+4.2+0.05) (0.1+5.4+0.1)=24.36m2 合计建筑面积 =44.80+24.36=69.16m2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13
2014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建筑面积规范:3.0.1
3.0.1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 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建筑面积规范:3.0.2
3、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的墙体、门、窗”。定义仅规 定了三种部件“墙体、门、窗”,“栏杆、栏板”按照本规范的定 义,属于围护设施。
本规范局部楼层分两种:一种是有围护结构,另一种是无围护 结构。但需要注意,无围护结构的情况下,必须要有围护设施。如 果既无围护结构也无围护设施,则不属于楼层,不计算建筑面积。
山西05定额解释说明(建筑工程)-推荐下载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1. 总建筑面积(Total Gross Area):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楼层的建筑面积之和,包括地下室、地面层和各个楼层。
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表示。
2. 建筑底层面积(Building Footprint Area):建筑底层面积是建筑物地面层的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表示。
计算建筑底层面积时,可以采用建筑物外墙面积的计算公式。
3. 建筑净面积(Net Usable Area):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可被使用的实际面积,即扣除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走廊、楼梯等非使用空间后的面积。
建筑净面积通常用于租赁和销售的计算,以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4. 使用面积(Floor Area):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楼层中能够使用的实际面积。
使用面积通常由建筑净面积减去建筑内墙、柱子和其他结构元素的面积计算而得。
5. 建筑高度(Building Height):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自然地基或标准地面上最高点的高度。
建筑高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表示。
6. 停车位面积(Parking Area):停车位面积是指用于停放车辆的区域面积。
计算停车位面积时通常以每个停车位所需的最小空间尺寸为基准,然后乘以停车位总数来得到总面积。
7. 绿化面积(Green Area):绿化面积是指用于种植植物、布置景观的区域面积。
计算绿化面积时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包括花坛、绿化带、草地等。
8. 建筑用地面积(Land Area):建筑用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的地面面积,即建筑物占地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可以通过测量外墙围合的区域来计算得到。
9. 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之比。
容积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建筑物的密度和开发程度,也是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通过准确计算建筑面积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建筑物。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方法和公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海南省建筑05综合定额

总说明一、《海南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2005年)(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下简称计价规范)和《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GYD-101-95)及《海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0)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设计、施工、招投标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二、本定额是依据现行有关国家产品标准、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编制。
三、本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竣工结算、招标工程标底、工程量清单、工程拨款的依据;也是编制概预算定额及投资估算指标的依据;也可作为制定企业定额和投标报价的基础。
四、本定额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五、本定额按章、节、项目、子目排列,各章有章说明,项目由工作内容及定额表组成,有的加上必要的附注。
工作内容简单扼要说明施工工序,次要工序虽未具体说明,但已考虑在相应定额内。
本定额子目中加(一)符号者,表示该子目为不完整基价。
六、本定额中的工日数、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数量是按照正常施工条件,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综合确定。
七、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
(一)生产工人的工资内容包括:1、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2、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
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产、婚、丧假期的工资。
4、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1.12条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高度是否应超过2.20m才可以计算建筑面积?不受2.20m高度的限制,均可计算建筑面积。
2、无烟灶台从楼地面悬挑且高度(楼地面至顶板面)超过2.20m者,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在窗台上悬挑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3、底层架空层(贮藏室)层高在2.20m以内,但楼梯间以及通过贮藏室的通道因室内地面比架空层低、稍高于室外地坪其高度超过2.20m,是否应计算建筑面积?根据“规则”第1.7条规定,室内楼梯间按建筑物的自然层出不穷计算建筑面积。
4、“规则”第1.14条,关于有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挑出墙外高度在1.5 m以上时及阳台计算面积的规定,其有楼层的挑出墙外宽度及对应的地面部分如何计算建筑面积有盖无柱的走廊、檐廊以及有楼层的阳台或走廊其垂直对应的底层有平台、且高于设计室外地坪面的(如图所示)按以下规定处理:楼层走廊超过外墙宽1.5 m或屋盖挑出墙外宽 1.5m的檐廊以及楼层为阳台的,按楼层或屋盖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单层建筑物内设部分楼层建筑如何计算建筑面积?首层建筑面积已包括在一层建筑面积之内,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如图01所示。
(1)已含在一层建筑面积以内。
(2)、(3)以b ×L(长度)计算建筑面积并入总建筑面积之内。
6、单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联为一体的单位工程,如何计算建筑面积?多层建筑物按其结构外围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单层按外层结构外围至多层结构的外围计算建筑面积,如图02。
单层:b×L1计算建筑面积;多层:a×L2×4计算建筑面积。
7、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应如何理解为正确?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是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主体层(砌体或混凝土主体),不包括装饰层。
国标05与定额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出入

24.无围护结构的架空层建筑面积计算:
(1)建筑物的底层设架空层,若用作通道、绿化不计算建筑面积;用作停车、居民设施等,按其永久性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2)建筑物整层架空或局部架空的楼层,无围护结构有栏杆的架空部分,视同入户花园的面积计算。
25.入户花园(或花园阳台)建筑面积的计算:
入户花园(或花园阳台)的建筑面积计算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底板结构外边线1.50m 以内部位,按1/2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第二部分为底板结构外边线超过1.50m部位,按全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福建省05预算定额解释

闽建价〔2004〕7号问题解答(一)1、《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中文明施工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文明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福建省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指南》等有关规定和施工现场组织文明施工的各项工作。
主要内容有:施工现场四周围墙(围挡)及大门,出入口清洗设施,施工标牌、标志,施工场地硬化处理,排水设施,温暖季节施工的绿化布置,防粉尘、防噪音、防干扰措施,保安费,保健急救措施,卫生保洁等。
2、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时,建筑工程地下室和上部洞体工程非夜间施工的人工、机械降效及施工照明费应如何计算?答:不论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还是定额计价,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和上部洞体工程非夜间施工的人工、机械降效在相应项目单价中考虑,除模板项目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03外,其他项目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08;非夜间施工的照明费列入措施项目费,地下室按建筑面积以3元/m2计算,上部洞体按自然层建筑面积以0.5元/m2计算。
3、《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2版)和《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福建省综合单价表》(2001版)均规定单位工程的机械土石方工程量小于2000m3时,考虑机械利用率降低因素,定额乘以系数1.10,如遇大型、超大型机械土石方时,是否也应考虑机械利用率提高乘以相应系数?答:单位工程中的机械土石方工程量,大于15000m3时相应定额(包括挖、运、填,下同)乘以系数0.9;大于50000 m3时相应定额乘以系数0.8;大于300000 m3时相应定额乘以系数0.7。
4、《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2版)中桩基工程接桩定额的桩机台班消耗量是否为非工作台班?答:桩基工程接桩定额中的桩机台班消耗量为非工作台班,非工作台班单价按停滞台班单价计算。
5、《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2版)中回旋钻机钻孔灌注桩定额项目的桩机型号是如何取定的?答:回旋钻机钻孔灌注桩定额项目“回旋钻机孔径1500mm”按回旋钻机GPS-15取定,“回旋钻机孔径2000mm”按回旋钻机GPS-20取定。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在建筑设计和房地产行业中,建筑面积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内在结构中可供使用的总面积,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空间的总和。
建筑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评估房产价值、规划使用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下面将对建筑面积计算的规则进行总结汇总。
1. 所有的室内空间计入建筑面积在计算建筑面积时,所有的室内空间都应计入建筑面积之中,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
需要注意的是,阳台、露台、楼梯间等不适用于长期使用的空间通常不计入建筑面积。
2. 墙体和结构柱不计入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计算中,墙体和结构柱通常不计入建筑面积。
只有室内空间的面积才算作建筑面积,墙体和结构柱的存在并不改变这一计算原则。
3.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净面积和总建筑面积两种。
净面积是指室内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和结构柱;总建筑面积则包括室内空间的全部面积,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
4. 建筑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关系建筑用地面积通常指建筑物占用的地面面积,与建筑面积有所区别。
在规划建筑项目时,建筑用地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土地规划进行合理确定。
5.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和规定。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遵循当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是建筑设计和房地产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计量指标。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面积的计算不仅对于评估建筑价值和规划使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总结汇总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从业者对于建筑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国家标准)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详解2.1建筑面积的概念及其作用2.1.1建筑面积的概念建筑面积,也称为建筑展开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面积的总和。
它包括了建筑物中的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可直接为人们生活、工作和生产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居室净面积在民用建筑中亦称“居住面积”。
辅助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生活和工作所占的净面积(如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层、贮藏室、水箱间、垃圾道、通风道、室内烟囱等)及交通面积(如楼梯间、通道、电梯井等所占净面积)。
“有效面积”即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有效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内外墙、柱体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不含抹灰厚度所占面积)。
2.1.2建筑面积的作用建筑面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建筑面积是控制和评价设计方案的依据建筑面积是计算容积率的基础。
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不同,建筑占地面积是指房屋建筑所占的地皮面积,不论房屋层数多少,占地面积主要与第一层面积有关。
建筑面积不但与第一层面积和层高有关,还与第一层以上的各层面积和层高有关。
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称容积率(或土地利用系数),容积率是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为了正确计算容积率,就必须有统一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设计人员和业主所关心的指标,是评价设计方案的重要数据。
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除用投资额和建筑安装工程工作量货币指标表示外,还用建筑面积和各种实物工程量指标表示,其中建筑面积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平衡建筑工程所需人、财、物的重要的计划指标。
建筑面积的完成情况是考核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在国民经济一定时期内,完成建设工程建筑面积的多少,人均达到住房建筑面积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福利设施发展的程度。
建筑面积是编制工程计价文件的基础编制概算要用到建筑面积。
利用土建预算定额编制预算,为了简化预算的编制和某些费用的计算,预算定额也采用了以建筑面积为计算基础的计价标准。
如99预算定额中的塔吊增加费、超高费等就是以建筑面积作为计算基础的。
采用2004消耗量定额计算建筑物垂直运输消耗量,应区分不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及高度,按建筑面积以平方米计算;另外计算建筑物超高施工加压用水泵台班消耗量,也是以不同高度或层数,按±0.00以上建筑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建筑面积是计算某些分项工程量的基础。
如计算出建筑面积之后,就可利用这个基数,去分别计算出平整场地、钻探及回填孔、楼地面面层、室内填土、室内地面垫层、天棚、满堂脚手架等的工程量,这样可简化工程量计算。
建筑面积是计算造价指标的基础2.2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考虑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的面积计算问题,完善和统一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使建筑面积的计算更加科学合理,建设部对原《建筑面积算规则》进行了修订,并改为《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的计算是以勒脚以上外墙结构外边线(即建设平面图所标注的外墙外轮廓线)计算,勒脚是墙根部很矮的一部分墙体加厚,不能代表整个外墙结构,因此要扣除勒脚墙体加厚的部分;此外,建筑物外墙上的外装饰面层、突出墙外的构、配件以及附墙柱垛等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单层建筑物应按不同的高度确定其面积的计算。
其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平屋顶单层建筑物,其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规则对于单层建筑高度的确定,不是以建筑标高来计算,而是以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计算。
a.单层建筑物建筑面积的计算。
单层建筑不论其形式如何,均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如图2-1(a)和(b)所示的单层建筑,设其高度为H,则其建筑面积S计算如下:H≥2.20m时S=L×B1.2m≤H<2.20m时S=1/2×L×BH<1.20m时S=0(即不计算建筑面积)b.单层建筑物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建筑面积的计算。
当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坡屋顶单层建筑物除了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其建筑面积外,还应按顶板下表面至楼面的不同净高分别计算其建筑面积。
本次新规则是参考了《住宅设计规范》作出了上述规定。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是指在坡屋顶下加设阁楼或加层。
净高指坡屋顶顶板下表面至楼面的垂直距离。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至楼面的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2.10m的部位计算1/2面积。
为便于准确理解,现以图2-2来说明其计算界限和方法。
图中h1为坡屋顶可利用空间净高等于1.2m的起始位置,h2为净高等于2.1m的起始位置,通过h1和h2划分出坡屋顶可利用空间的各部分建筑面积计算的界限,从而依据计算规则确定出坡屋顶加设阁楼或加层的建筑面积;同时阁楼下的建筑面积〔即图2-1(c)中H′范围〕应根据H′的高度确定和计算其建筑面积;上下两部分相加,即可得到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单层建筑物总的建筑面积。
这次规范明确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建筑物最底层的层高,有基础底板的指基础底板上表面结构标高至上层楼面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没有基础底板的指地面标高至上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最上一层的层高是指楼面结构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屋面,层高指楼面结构标高至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计算单层厂房、剧场、礼堂等建筑面积时,若其单层建筑物内带有部分楼层(见图2-3),则只能增加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的建筑面积,底层不能重复计算。
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部分建筑面积,应根据其高度,按其二层及其以上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带有部分楼层的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S的计算公式如下:a.当图2-3(b)中H2≥2.2m时S=底层建筑面积+局部楼层外围水平面积=S底+a×b其中S底按如下确定(下同):H≥2.20m时S底=A×B1.2m≤H<2.20m时S底=1/2×A×BH<1.2m时S底=0b.当H2<2.2m时S=底层建筑面积+112局部楼层外围水平面积=S底+1 /2a×b例如,有局部楼层的单层建筑物(见图2-4),由于H=6.5m≥2.2m,H2=3.0m≥2.2m,所以建筑面积:S=(18.0+6.0+0.24)×(15.0+0.24)+(6.0+0.24)×(15.0+0.24)=464.52(m2)当需计算跨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高架单层建筑物时,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计算1/2面积。
多层者按多层计算。
ⅰ.当高架建筑物为单层时。
如图2-5,设其层高大于2.2m,则其建筑面积:S=水平投影面积=16.0×6.0=96(m2)ⅱ.如果图2-5的高架建筑物为三层时,则其建筑面积:S=16.0×6.0×3=288(m2)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
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单层建筑面积的计算。
要求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楼层,应根据其层高,按其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例如图2-6中有三个自然层,应将其三层的水平面积累加到一起作为此房屋的总建筑面积。
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多层房屋应注意外墙外边线是否一致,当外墙外边线不一致时,这时就应该分开计算水平面积。
此外,不论是单层还是多层建筑,若其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图2-6中一层为365墙,二、三层为240墙,且外墙内齐外不齐,因此,一层建筑面积必然与二、三层建筑面积不同。
图2-7所示的多层建筑物,若所标尺寸线为墙的中心线,墙厚365mm,则其建筑面积为S=(6.0×3+0.365)×(12.0+0.365)×7=1589.58(m2),如果出现某层层高小于2.2m,应计算1/2面积后再累加入总的计算面积。
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这是指在同一建筑物中,若一部分为框架结构,另一部分为砖混结构者,应分别按框架结构以柱外边线(有墙时,以墙外边线),砖混结构以砖混结构的墙外边线分开计算面积,然后按各自的层数分别累加。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空间设计加以利用时,坡屋顶内空间的计算方法与单层建筑相同。
场馆看台下,设计加以利用时的计算面积S,应根据其利用高度进行计算。
场馆看台的建筑面积原理如图2-8所示,其中H3为看台内净高不小于1.2m的起始位置;H2为看台内净高不小于2.1m的起始位置;H1为看台内最大净高。
如果场馆看台下空间设计不加以利用,则不计算其建筑面积。
地下室系指房间地面低于设计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者。
半地下室系指房间地面低于设计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以其外墙上口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原计算规则规定按地下室、半地下室上口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文字上不甚严密,“上口外墙”容易理解为地下室、半地下室的上一层建筑的外墙。
上一层建筑外墙与地下室墙的中心线不一定完全重叠,多数情况是凸出或凹进地下室外墙中心线。
如图2-9所示地下室建筑面积为:H′≥2.20m时S=A×BH′<2.20m时S=1/ 2A×B架空层系指建筑物深基础或坡地建筑吊脚架空部位不回填土石方形成的建筑空间。
坡地吊脚架空层一般是指沿山坡、丘陵、河坡建设建筑物,为了少开挖土石方,采用打桩或筑柱的方法来支撑建筑物底层板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若加上围护墙,应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计算1/2面积。
见图2-11、图2-10深基础地下架空层所示。
有些室内阶梯教室,文体场馆的看台等处亦可形成类似吊脚的结构。
门厅是指公共建筑物的大门至内部房间大厅或通道的连接空间或厅室。
大厅是指人群聚会活动、散步或招待宾客所用的场所,根据其使用功能有不同名称,如会客厅、餐厅、展览厅、舞厅等。
计算通道、门厅、大厅时应注意:a.如果是单层建筑物,其内部的门厅、大厅均已含在整个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内,无需另行计算。
b.若是楼层建筑,门厅、大厅的建筑面积只能按一层计算、其他部分的楼层均应按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一般建筑物楼层的门厅、大厅因功能需要,内空高度常高于一层楼层层高,当门厅、大厅上方的二层建筑的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层高小于2.20m者计算1/2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