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蒙曼之《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合集下载

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场答题过程

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场答题过程

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场观看记录《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在诗词内容选择上更加广泛,加入了《诗经》、毛泽东诗词等内容;百人选手团在赛制安排上更加合理,加入了“百里挑一”挑战“飞花令”的环节,令竞争更加激烈;现场嘉宾的点评更加贴近生活和通俗有趣,继续带领观众去拥抱诗词世界的千里江山。

耳熟能详的开场词为文天祥家喻户晓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直抒诗人对积极探索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爱国精神的称颂情感。

在声光舞美的配合下,别有韵味。

二、主持人和2位点评嘉宾妙语连珠,绝对会给节目锦上添花。

主持人:董卿,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出生于上海。

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 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

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

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担任2016年央视春晚主会场主持人。

点评嘉宾: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

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每一位选手上场都由一句诗词来表达心境或介绍自己。

蒙曼如是说,这可以让我们眼界得以开阔,人生境界得以提升。

三、《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选参赛者,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甚至还有外国朋友。

四、节目赛制:104人现场同步答题。

和计分规则。

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9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每场比赛,104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飞花令和擂主争霸赛三部分。

五、《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场:上期擂主彭敏将迎来四位挑战者,他们分别是河北石油家庭走出的诗词才女,石油工人张勤;香港树仁大学的史学学霸,熟背三千首古诗词的山东人罗墨轩;江苏在乡镇从医二十年的医生牛丽珍;前擂主返场、诗词储备两千首的上海高中生武亦姝。

《历史上那些女人们》读书笔记

《历史上那些女人们》读书笔记

《历史上那些女人们》读书笔记《历史上那些女人们》读书笔记1世界因女人而美丽,但如果这女人是后宫的,故事就可能完全不同。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74个女人的故事,她们的权力、欲望、情感纠葛,搅动着历史、也推动着历史。

每个小故事都像一则寓言,既有趣又蕴含深意,让人看了不觉得乏味。

本书选取了历史上不同性格、不同结局女性的故事,这些女性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乐章,她们的姓名无一例外地铭刻进了历史的篇章。

作者的历史知识很丰厚,又涨知识了。

能够成为帝王身边的女人,不止是权势,地位,还有一个人的运气,智慧与才气并存。

里边写了很多女子失败大多源于嫉妒,但结局能够很美满的不仅有智慧,而且格局之大,眼界之宽。

历史上最完美的结局莫过于萧太后。

现实生活中也一样,一个女人不仅要经济独立,思想也一样要独立。

“读史使人明智”,在那个男人当权的社会,能有那么多有名无名的女人参与进来,实属不易,功也好,过也罢,都是求一己之私。

历史多多少少会给我们一些警示,现在女人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如何在各种场合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仅仅有美貌还是不够的,关键时候还要智取,不要在浮躁的环境中丧失了自我。

高处不胜寒,美貌,才华,德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女人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王昭君,萧绰,马皇后她们之所以青史留名,受人敬仰,重要的是智慧与德行。

史书上不论美,丑,才,情,诗,书,歌,琴,瑟,权,贵各异女人,最终都是悲惨收场,成为通往权力的牺牲品,历史的陪葬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和胆量,依然可以活出精彩,而这种精彩不再只依附于男性身上。

有人说,聪明的女人要学会“装傻”。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模糊地带,婚姻、生活、职场都不例外,太较真儿了,只能产生裂缝。

“装傻”并不是忍气吞声,而是换一种思维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儿模糊处理。

以婚姻为例,宽容的女人会让男人有安全感。

只需把握婚姻的大方向,情感不偏离正常的轨道,对于一些无伤大局的事,女人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第二章 中国女性的历史

2第二章 中国女性的历史



宋代,贞节观念严格起来了:“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 安徽歙(读作“she”,第四音 )县有个明、清贞 节牌坊群。“脉存一线”、“立节完孤” 。
明朝是奖励贞节最力的时代,政府通过制定 法律,奖励守节行为。洪武年间,明太祖朱 元潭下达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 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 役。” 贞节观念到了清代才算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 步。 “清律”规定,“守节十五裁以上,逾 四十而身故者”,”一律旌表”,而对再嫁 之妇,清代规定不得因夫或子贵而请求封爵。 《大清会典》中明确规定:“民间贞女,未 婚闻讣,矢志守节,绝食面尽,照例旌表”。 仅清初80年间贞妇烈女即达12000人

头饰中的凤冠桃子长垂 耳下,在面颊边摇摆, 女子左顾右盼时,挑子 会碰到向颊以示告诫。

清代女性有 在裙边、挂 面缀小铜铃 档,称作 “禁步”, 女子迈步稍 大就会有铃 声,以示失 礼。



缠足 起源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观点: 一种是始于商代,认为殷商封王的宠妃妲己是狐狸 精变的,但双脚怎么也变不成人脚,为了掩人耳目, 她用丝帛包住双脚,宫女们不知真相,纷纷效仿, 成为一种时尚。 第二种说法是始于唐代,野史小说盛传杨贵妃有缠 足的嗜好,杨贵妃缢于马嵬坡后,有人在现场捡到 一双鞋, “鞋口有珍珠装饰,长仅三寸”。 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起于南唐:南唐后主李煜(yu) 有一个宫女,纤丽善舞,命令作金莲,高六尺,周 围装饰许多珠宝,令她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 穿白抹在莲花中跳舞,称为“步步生莲花”。



1、女“身”的禁锢 (1)“身”的隔离 对男女的活动范围做出规定:“礼始于谨夫妇,为 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 阁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礼记· 内则》) 规定男女接触的不同方式:“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授以匪(圆形竹 筐)。其无匪,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 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 裳。……道路,男子由左,女子由右。”(《礼 记· 内则》)

蒙曼:唐代宫廷女性面面观

蒙曼:唐代宫廷女性面面观

红妆时代大唐宫廷女性风貌长孙皇后武则天上官婉儿杨贵妃长孙皇后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1 评价千古贤后后宫贤主:政治高参:2 怎么做到的?生长政治世家深知其中三味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一箭双雕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名臣高士廉之妹少好读书造次必寻礼则撰《女则》(女戒)构成女教系统3 长孙皇后的文化意义中国后妃的标杆贤内助的典范长久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认清身份,谏而不犯,以义制情武则天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事实上非武则天的诗)1 武则天的评价政治强人高明的用人政策—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铁血女皇血腥的酷吏政治请君入瓮颠仆了历朝君臣和谐的关系放纵的生活状态张宗昌张易之薛怀义颠覆了父系血统的纯洁性2 武则天是怎么炼成的A 北朝女性的健朗风貌和北朝贵族女性的干政传统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独孤皇后双圣始于独孤皇后称二圣隋文帝一夫一妻父独孤信北周皇后李渊母亲B 转型期的社会环境贵族社会的衰亡C 唐高宗的身体状况D 武则天的个人能力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古时评判标准:身,言,书,世。

3 武则天的文化意义开创了大唐宫廷女性的皇帝梦女祸论的活教材: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王夫之,明末启蒙时代)近代妇女解放的样板今天的职场女强人上官婉儿彩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1 上官婉儿的评价宫廷才女发扬上官体政治女性武则天的女秘书,唐中宗的内宰相张说:2 上官婉儿是怎样炼成的A 独特的家庭与宫廷教育上官仪郑夫人宫廷女教B 独特的生存环境武则天以后对文学之士的格外看重女皇帝与有权皇后的天下需要女秘书3 上官婉儿的文化意义唐代职业女性的典范宋氏五姐妹的先驱弱女加才女后代上层女性的经典形象今天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杨贵妃赠张云容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百家讲坛》蒙曼的诗词课:50位历代传奇女子,50首千古名篇

《百家讲坛》蒙曼的诗词课:50位历代传奇女子,50首千古名篇

《百家讲坛》蒙曼的诗词课:50位历代传奇女子,50首千古名篇曾以为,诗词本无用,直到看到这句话——如果人生有诗词,那么老去的将是年龄,不老的是气质。

这话用来形容主持人董卿再适合不过了。

她口吐莲花、侃侃而谈,那种优雅和知性,仿佛浑身自带光芒。

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上,当台下专家讨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时,董卿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

随后,她又说出了另一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在要求用两句话评价10后小选手沈子扬的优秀表现时,董卿脱口而出:“自古英雄出少年,丈夫未可轻年少”。

有人夸过董卿:“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是装不出来的,眉眼之间是庸俗或是超脱,或许你自己不自知,旁人却是一眼便能分辨出来。

当我们回望诗词长海,其实也曾出现多位优雅知性、家喻户晓的女性,例如汉代才女王昭君。

王昭君不仅长相明媚娇丽,还很有胆识。

在匈奴王前来求亲之时,她主动站了出来:“乃请掖庭令求行。

”《后汉书》中这短短七个字,道出了昭君的勇气与决绝。

她深知自己的使命,要维护胡汉和平,要大汉国泰民安。

这个孤身一人飘零异乡的弱女子,真的做到了。

昭君出塞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王昭君也很懂生活情趣。

匈奴服饰,原本是上衣下裤,还要带着笨重丑陋的皮帽子。

而昭君则用貂皮围在额头上,在棉衣外披上红斗篷,漂亮又保暖,美如天仙下凡。

后来,这种貂皮帽子被称为“昭君套”。

王昭君之后的人生怎么样?有没有回汉庭?杜甫为何还特地为她写诗,评论她的一生?她和我们又有什么关联?别急,“诗词女神”蒙曼这次特地为你解读50个传奇女子,带你来一场上下5000年的诗词文化之旅。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读诗?蒙曼老师说:读诗就是读人生,品诗就是品生活。

人生本就充满着杂乱与温暖,当焦虑和迷茫越来越成为常态时,读诗,能帮你获得诗意,体悟各种人生大智慧。

[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

[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

[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篇一 : 蒙曼:蒙曼-人物经历,蒙曼-主要成就蒙曼,汉族,河北承德人,北京大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并出版相应书籍。

她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引起巨大反响,得到易中天、梅毅、孟宪实等众多学者的推崇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蒙曼_蒙曼 -人物经历蒙曼,妈妈是满族人,爸爸是汉族人,随父姓蒙。

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在承德市长大,中共党员。

曾先后就读于平泉县第二初级中学和承德市第一高级中学。

1992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师从荣新江教授;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和中国古代妇女史。

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历史文选、隋唐五代史、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宫廷政治史。

2007年11月19日开始,蒙曼主讲的三十二集系列讲座《武则天》开始在百家讲坛播出。

该节目主要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武则天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2008年重登百家讲坛,18集《太平公主》讲述后武则天时期政局。

2009年12月7日,41集《长恨歌》系列在百家讲坛开始播放。

讲述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1个将大唐一手捧上了天,又将大唐一手推下谷底的人。

2010年,蒙曼在百家讲坛录制《大隋风云》,该系列于2011年5月14日在百家讲坛开始播出。

蒙曼自称演讲风格不会简单地按照时间线索去讲述,也不会平铺直叙地介绍,而是带着问题讲,用悬疑去吸引观众。

6月2日蒙曼老师讲座笔记

6月2日蒙曼老师讲座笔记

流星王朝——隋朝政治得失一、隋朝的成就1.统一全国,实现多民族的统一2.完善的社会制度:(1)三省六部制——皇帝集权,宰相分权(2)科举制——英雄不问出处(3)府兵制度——兵民合一,兵将分离(4)开皇律——法礼结合(首创“十恶”制度,“十恶不赦”由此而来)3.公共工程(1)修建大兴城(大兴城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为巨大的城市,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皇城呈众星拱月之势,全国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以隋炀帝为核心的*中央周围(2)修建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4.对外关系——打败强大的突厥,成为真正的东亚霸主二、隋文帝和隋炀帝其人隋文帝:是明君而非圣君(明君是有功的皇帝,圣君是有德的皇帝)大臣对隋文帝的评价:“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

五品以上,引之论事。

宿卫之人,传餐而食。

虽非性体仁明,亦励精之主也。

”唐太宗对隋文帝的评价:“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

自以欺孤寡得之,谓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朝臣既知上意,亦复不敢直言。

宰相以下,承受而已。

朕意不然。

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隋炀帝:是暴君而非昏君(暴君是思路清晰而方法不对的皇帝,昏君是根本没有治国思路的皇帝)。

政治思路非常清晰,试图将大隋政权自西北一角推向全国,同时使隋朝成为真正的东亚霸主。

但执行政策过急,不施德政:修长城,修运河,游江南,建东都,三征高丽,耗尽民力。

三、隋朝灭亡的原因1.急政,急功近利(跟中国当代有点像)2.不抓文化,对儒家文化理解不深:不修德,不爱民,不以人为本;多威少恩,多张少驰,多政少德。

四、隋朝灭亡的历史经验隋朝有气度,没温度。

在这样一个朝代生存,虽然它足够气势恢宏,足够制度完备,但感受不到温暖。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6寸pdf)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6寸pdf)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主讲: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一、中国古代妇女史概说(为什么学习中国妇女史)1.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何时?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始于宋朝,到清朝时比较盛行,是汉族妇女才缠足,本来清朝统治者希望汉族妇女放足(就像要求汉族男子剃发一样),但是汉族故意与满族作对,是一种民族抗争、民族情怀,你要我干的事,我偏不按统治者的意思办。

2.中国自古就鼓励才女写诗吗?唐朝不鼓励女诗人写诗,虽然有李冶、鱼玄机、薛涛等女诗人。

李冶(李季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唐朝鼓励妇女唱歌跳舞,如杨贵妃就是一个舞蹈家。

宋朝才开始正面认定和鼓励妇女写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是唐朝以前,难道宋朝以后中国不出美女?是因为宋朝以后中国人的观念(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发生变化,认为谈论妇女的身体不体面,谈论妇女的精神才体面。

3.中国自古就是男耕女织吗?明朝末期出现新的经济现象:社会分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男的,男人去纺织,女人从事纺线、养蚕,开始并不是男耕女织。

4.中国古代有没有职业女性?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稳婆、药婆、虔婆)就是古代的职业女性。

青楼女子也是职业女性。

明清之际有钱人家还请有很闺塾师(女教师)来教自己的女儿(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色艺俱佳),以便嫁一个好人家。

5.中国古代女子未嫁而逝是否都要葬在孤女坟?唐朝以前是葬在父系祖坟中,包括出嫁生儿育女的女人其骨骸也葬在父系祖坟里。

宋朝以后对未嫁而逝的孤女是以结冥婚的形式(找一个未婚而往生的男性结冥婚),葬到男性祖坟里。

女人死后葬父系祖坟还是丈夫祖坟的原因,是一个妇女身份认定的问题,唐朝以前把女人看作是父亲的女儿,所以葬到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把女人看作外人,迟早是要嫁给别人,所以要葬到丈夫祖坟里。

傅立叶:妇女解放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

布洛赫:一个古董迷可能沉湎于故纸堆,但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最重要的素质,却是具有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笔记:蒙曼之《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听课笔记:蒙曼之《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2012-02-18 01:23:18| 分类:【学习札记】|字号订阅主讲: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一、中国古代妇女史概说(为什么学习中国妇女史)1.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何时?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始于宋朝,到清朝时比较盛行,是汉族妇女才缠足,本来清朝统治者希望汉族妇女放足(就像要求汉族男子剃发一样),但是汉族故意与满族作对,是一种民族抗争、民族情怀,你要我干的事,我偏不按统治者的意思办。

2.中国自古就鼓励才女写诗吗?唐朝不鼓励女诗人写诗,虽然有李冶、鱼玄机、薛涛等女诗人。

李冶(李季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唐朝鼓励妇女唱歌跳舞,如杨贵妃就是一个舞蹈家。

宋朝才开始正面认定和鼓励妇女写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是唐朝以前,难道宋朝以后中国不出美女?是因为宋朝以后中国人的观念(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发生变化,认为谈论妇女的身体不体面,谈论妇女的精神才体面。

3.中国自古就是男耕女织吗?明朝末期出现新的经济现象:社会分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男的,男人去纺织,女人从事纺线、养蚕,开始并不是男耕女织。

4.中国古代有没有职业女性?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稳婆、药婆、虔婆)就是古代的职业女性。

青楼女子也是职业女性。

明清之际有钱人家还请有很闺塾师(女教师)来教自己的女儿(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色艺俱佳),以便嫁一个好人家。

5.中国古代女子未嫁而逝是否都要葬在孤女坟?唐朝以前是葬在父系祖坟中,包括出嫁生儿育女的女人其骨骸也葬在父系祖坟里。

宋朝以后对未嫁而逝的孤女是以结冥婚的形式(找一个未婚而往生的男性结冥婚),葬到男性祖坟里。

女人死后葬父系祖坟还是丈夫祖坟的原因,是一个妇女身份认定的问题,唐朝以前把女人看作是父亲的女儿,所以葬到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把女人看作外人,迟早是要嫁给别人,所以要葬到丈夫祖坟里。

傅立叶:妇女解放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

布洛赫:一个古董迷可能沉湎于故纸堆,但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最重要的素质,却是具有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

中国古代是和现代联系在一起的,直接相关,传统的影响非常大。

色情行业的女性是穿的最不保守的,正规的职业女性穿得最为保守。

柳如是是钱谦益的如夫人,据说写诗、写字比钱谦益还好。

张祜《戏赠村妇》:二升酸醋瓦瓶盛,请得姑嫜十日程。

赤黑画眉临水笑,草鞋苞脚逐风行。

黄丝发乱梳撩紧,青纻裙高种掠轻。

想得到家相见后,爷娘犹唤小时名。

A.中国古代妇女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之间(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二、妇女史的来历古代史书有《列女传》,只是妇女史的一些资料。

妇女史的来历+妇女史的定位+妇女在哪里。

妇女史的来历:1.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

A.第一代女权主义:教育、就业、政治方面的平等权利。

B.第二代女权主义:社会生活和观念方面的平等,产生各种女权理论。

西蒙娜.德.波伏娃:“妇女不是生成的,而是造成的”、“妇女的特质来源于妇女的处境”。

C.第三代女权主义:反思。

没有与生俱来的本质的“男”和“女”,只有具有差异性的和在多种情境下形成的复杂的、多重的,甚至流动的社会身份及其认同。

中国古代妇女有阶层性(不同阶层有不同想法)。

2.社会史的发展。

民权运动-自下而上的社会史书写。

为了关注下层男性,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学的方法开始运用。

妇女史的定位:1.添加了她的历史。

2.关于她的历史。

关于妇女、为了妇女、和妇女在一起。

3.因她而不同的历史:社会性别是一种代表权力关系的主要方式:不仅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途径,而且还是维护权力的方式。

大大丰富了历史的视角、维度和范畴。

妇女在哪里:经书:《礼记.内则》正史:《列女传》(《烈女传》)小说:《世说新语.贤媛》法律文书:《唐律疏议》医书:《黄帝内经》还有考古发掘、艺术作品、实物、口述。

中国古代妇女的基本身份是什么?三、中国古代妇女的规范(礼教、法律与习俗)1.礼教的规范:《女儿经》A.内外秩序:内夫家,外父母家。

五服。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B.阴阳秩序:C.妇女的身份:为女、为妻(为妇)、为母(为姑)。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丧服》)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女诫》)唐妓女徐月英《叙怀》: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2.法律的规范:《唐律疏议》、《晋书.刑法志》《唐律疏议》:“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死者,斩”。

《唐律疏议》:“七出三不去”:诸弃妻需有“七出”之状: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嫉妒,七恶疾。

皆夫手书弃之......三不去者,谓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贵,三有受无所归。

3.习俗的规范:女性不上桌吃饭等。

《女四书》:女诫、内训、女论语、规范捷录。

四、中国古代妇女的身体(身体与服装)1.妇女身体的文化意义。

A.生产与再生产。

传宗接代的功能。

先秦到六朝,能否生儿子主要认为是男人的责任(用房中术来解决),隋唐以后,能否生儿子认为主要是女人的责任(借助妇科医学来解决)。

妇女无子即无地位,无子可以被休。

B.女体入药和女体即药。

千金方认为产妇与下贱人、鸡犬禽兽一样不洁。

乳汁和经血入药,古人认为经血可治毒疮、箭伤。

房中术(古代把房中术作为医术,一支采阴补阳,一支采阳补阴,认为可以返老还童。

采阳补阴一支很快被禁止,认为是妖术)讲究采阴补阳,把女体作为药。

C.审美和欲望的载体。

诗经中有“手如柔胰”等诗。

唐肥、宋瘦、明清莲足。

D.道德的载体。

身体不能让其他男人碰到。

E.邪恶的威力。

明朝清朝的阴门阵(女人脱下裤子面对敌人)用以破除火炮的力量,张献忠、太平天国、义和团就使用过(当时没有人说这个不灵)。

鲁迅《朝花夕拾.阿长和山海经》:民间相信女人脱下裤子,大炮就打不出来,放出来就要炸自己。

(认为大炮是纯阳,女性露出的是纯阴)2.妇女服饰的文化意义。

A.妇人从夫、子之色。

五品以上服紫,九品以上服朱。

B.时代的变迁。

先秦到汉:曲裾深衣。

(后来的女人“三绺梳头,两截穿衣”被男人认为没本事,低人一等,男性是一截穿衣)。

先秦到汉还没有内衣。

魏晋风度:上袄下裙(开始出现两截)。

宽袍大袖是魏晋风度的标志。

盛唐气象:衫裙系统加披帛,透明华丽,还可穿男性化的服装。

宋代的褙子(加披风、风衣),素淡、紧窄、无线条。

清代满人穿旗袍(无曲线,骑马所穿),汉人在宋代服装上加云肩,繁缛而不蓬勃,有一种内在紧张感,显得严谨,细节繁琐,有末世情调。

C.身份的不同。

清代命妇的补子(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无命级的夫子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补子,红裙,衣袖口边镶绣可随意。

妾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

中国古代对妇女的身体和服装的看法体现了怎样的文化理念?五、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活动(家庭经济承担人、继承人)1.妇女作为纳税人秦汉到隋朝时期,交算赋、口赋,均田制缴纳租庸调。

隋朝时妇女结束个体纳税人身份(以家庭为单位)。

2.妇女作为家庭经济半边天A.男耕女织。

B.女织顶门立户。

3.妇女作为职业女性《宋稗类钞》:中下户生女儿教手艺,培养成“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针线人、堂前人、杂剧人、拆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称,就中厨娘最下色,......然非极豪富贵家不可用”。

(中国早期的职业女性打工仔!)其他的还有妓女、奶妈(乳母,皇帝有杀亲母后的保太后),三姑六婆、闺塾师(班昭、李清照)群体(寡妇为主,很有道德观念,没有与男主人私通的现象),利用女性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获得收入。

4.妇女作为继承人嫁妆(奁田、现金、衣服、首饰等)和户绝的情况下作为继承人。

宋代妇女嫁妆比较多(多陪嫁找一个好男人,不然被男方瞧不起,选不上)。

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能量为什么会被低估?六、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化活动(书写与被书写)《季女琼章传》:桂寒清露湿,枫冷乱红凋。

(叶小鸾父女对,有柳絮因风之思)1.文化的创造者。

如李清照等人。

A.在唐朝以前,教育更加贵族化,妇女文化活动偏重于艺术,如赵飞燕、杨贵妃擅自音乐歌舞。

B.随着宋朝社会变化,对于妇女的文学才华有了正面认识。

进士科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

家庭对母教的依赖:欧母画荻教子。

C.明朝后期庞大的才女群体。

出现很多知名的闺秀(如叶小鸾一家都是诗人)、名妓(如秦淮八艳柳如是等人,陈寅恪非常推崇此人)。

而且名妓接触面广,文化学识更高更宽。

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著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D.清朝闺秀取代名妓,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清代女性诗歌总集收千人以上的三部:乾隆时期汪启淑所集《撷芳集》;道光时期完颜恽珠所集《国朝闺秀正始集》、《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咸丰时期黄秩模所辑《国朝闺秀诗柳絮集》。

名父之女,才士之妻,令子之母。

如恽珠。

2.文化的审视对象。

A.作为文学和艺术审美的对象。

B.德、才、色三不朽。

3.德与才、男与女的困惑(是否需要有才,无才便是德,男性精神、男性才华与女性身份的困惑)妇女的文化活动对妇女意味着什么?七、中国古代妇女的政治活动(资源与困境)八、中国古代妇女的宗教信仰(信仰者与被信仰者)九、中国古代妇女的规范与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