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运用

合集下载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元素不仅可以为现代建筑增添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韵味,更可以使建筑更具有人文情怀和艺术美感。

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如何巧妙地运用传统元素,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之中成为了一项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任务。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结构和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传统元素可以在现代建筑的结构和形式中得到运用。

传统建筑常常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如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和檐角、欧洲古典建筑的尖顶和拱形等。

这些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感,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对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借鉴与创新,使现代建筑在结构和形式上既能够传承传统建筑的特色,又能够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创新性和时尚感。

二、装饰图案和材料的传统运用传统建筑的装饰图案和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如中国的青砖、琉璃瓦、木雕、石雕等;欧洲的彩色玻璃、壁画、雕刻等。

这些传统的装饰图案和材料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将传统的装饰图案和材料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装饰中,使建筑更具有艺术感和文化品味。

比如在现代建筑中使用中国传统的青砖和琉璃瓦进行装饰,或者在欧洲式的古典建筑中融入现代的材质和技术,都可以使建筑在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相互搭配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三、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常常是现代建筑所缺乏的。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为建筑增添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更可以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

设计师可以通过在现代建筑中引入传统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历史人物的雕塑、文化名言的铭刻、传统的绘画和摆件等,来体现建筑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使建筑成为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品味的艺术作品。

中国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措施

中国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措施

中国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措施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的创意形式,正在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在这种趋势下,中国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融入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为了更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符号、图案、色彩和艺术风格,设计师可以将这些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例如,可以在现代家具中融入汉族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斗拱”、“藻井”等元素,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和纹样。

二、符号和象征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龙、凤、麒麟等,这些符号可以被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设计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符号融入到产品的造型、图案或色彩中,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国文化的独特特色。

三、色彩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颜色观念十分丰富,如红色象征着热情和喜庆,金色象征着富贵和尊贵,蓝色象征着清澈和安宁等。

设计师可以在现代设计中运用这些颜色,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文化气息。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使用传统的红色配以现代的灰色、黑色,就可以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风格。

四、故事与情感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富有故事和情感的题材,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挖掘这些经典故事中的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打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比如,在珠宝设计中用传统的宝石雕刻技艺表现出《红楼梦》中角色的形象,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工艺如刺绣、绣花、雕刻等源远流长,技艺精湛,设计师可以借鉴这些传统工艺,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其更具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刺绣工艺和纹样,打造出既典雅又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总之,将中国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创新性的工作。

通过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符号和象征的运用、色彩的运用、故事与情感的融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等措施,设计师们可以创作出更具中国特色和魅力的作品,为现代设计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然而,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建筑的外观、内部设计、结构特点等方面探讨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二、建筑的外观在现代建筑的外观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常常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形态以及细节上。

传统的斗拱、琉璃瓦、飞檐、雕梁画栋等元素常常被融入到现代建筑的外观设计之中。

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建筑就采用了传统的斗拱结构,并在外墙上加入了仿古的雕花图案,使得整个建筑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我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三、建筑的内部设计除了外观,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的内部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在室内装饰上,传统的砖雕、石雕、木雕等工艺常常被运用到现代建筑的内部设计之中,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上海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内部采用了大量的传统砖雕和木雕,使得整个建筑空间显得典雅庄重,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构特点在现代建筑的结构特点上,我国传统文化也有所体现。

传统的斗拱结构、榫卯结构等常常被运用到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之中。

杭州的钱江新城大剧院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传统的斗拱结构,使得整个建筑在现代的又不失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五、总结回顾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从建筑的外观、内部设计,乃至结构特点上,我国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不仅使得现代建筑更加具有特色和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六、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之中,不仅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知识文章格式下撰写此文后,请将文章发给我,感谢你的辛勤付出。

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我有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其稀有性、独特性等特点。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提高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影响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1.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1.1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流传着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文化资源的稀有性、独特性等等特点意义重大。

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提升现代建筑的地域内涵、乡土文化,而且可以影响大众的审美。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建筑的除了要满足功能的要求,还应满足些精神性的要求。

元素组合丰富的建筑、或者说设计感强的建筑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1.2使得现代建筑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建筑虽然是钢筋混凝土或是木头或是其它的材料,但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具有生命力的物体。

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总是要不停地对其付诸大量的心血。

建筑设计总是通过不断地对建筑的内部功能、造型、外立面、外部空间等进行优化完善,来达到设计的需求。

现代建筑普遍是追求功能的,形式普遍趋同,而在现代建筑钟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对于建筑设计师的理念和设计语言的表达,会更有魅力,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文化元素的地域性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后可以使建筑具备较强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人,为人们提供舒适优雅的休闲娱乐环境,甚至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建筑,使得现代建筑具备较强的生命力。

1.3使得传统文化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价值,为使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仍需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

以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可以使建筑具备较强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当代建筑设计始终处于发展变革之中,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科技变革,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文明,也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遗产,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底蕴,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体现出建筑的独特性和文化特色,更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和价值观念,为建筑设计注入更为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本文将从建筑立面、建筑结构、建筑色彩和建筑功能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建筑立面建筑立面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建筑体现文化特征的重要部分。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和传统文化图案等元素得到了应用。

在一些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檐口、重檐、飞檐等传统元素,可以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到合理的运用,通过对这些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化的演绎和呈现,使得建筑立面既兼具传统的文化特征,又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追求。

建筑立面的装饰和图案也可以运用传统的中国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重新演绎,创造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立面装饰图案,以此为建筑赋予更为凝练的文化内涵。

二、建筑结构传统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通常采用木质结构,以榫卯和斗拱等传统接合方式构筑。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传统的榫卯结构可以在当代建筑中得到运用,通过现代化的工艺和材料,使得传统结构在当代建筑中得到新的生命和发展。

斗拱等传统结构元素也可以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重新设计和应用,在建筑结构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在传统木结构与现代钢结构的结合,不仅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韵味与特色,更使得建筑的结构更为稳固和坚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三、建筑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色彩的运用,传统的中国建筑色彩主要以红色、金黄色、绿色和蓝色等为主,这些颜色不仅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相契合。

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道瑰丽风景。

它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建筑中,随着人们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建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的应用着手,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一、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历史渊源传统建筑不是简单的建筑艺术和知识,它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种体现。

它凝聚了中国文化长久的传承和积淀,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风格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渊源。

自汉代以来,传统建筑的建造技术和工艺逐渐成熟,建筑形式已经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和风格。

例如,天坛、故宫和颐和园等古建筑,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建筑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传统建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建筑风格的汲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汲取传统建筑的风格元素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例如,建筑外观上的屋檐、柱子和立面等元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传统建筑的特征。

同时,在建筑细节方面,传统建筑中的一些构造和细节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

例如,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木版年画和铜额的制作技艺,在现代建筑的细节雕刻上也能够被应用。

2、传统建筑在建筑景观中的应用许多现代建筑的景观设计中,也能够看到传统建筑的影子。

在现代城市的公园、广场等场所中,传统建筑常常被用作装饰和景观,从而增添了城市景观的文化气息。

在一些高档小区的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也常被广泛应用。

将传统建筑的元素加入到现代住宅的建筑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淳朴、雅致的感觉,从而提高住宅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化。

三、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价值和意义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通常是按照前人设计经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针对现代建筑设计,想要突破传统建筑设计风格,需尊重历史,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取优秀理念和传统经验,进而与现代建筑相融合,促进艺术再生。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建筑,在设计时,传承了天人合一理念,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得以淋漓尽致表现。

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是艺术设计的经验资料、艺术灵感。

尽管部分设计师与传统文化脱离,开展建筑新设计,但即使再新颖,也是对传统文化创新。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我国具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数千年发展,我国建筑已自成独特体系。

对于建筑装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较深。

在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地位无可动摇,道家思想也极为重要。

因此,在阐述哲理的过程中,也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属于仕文化的范畴,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是少数人的艺术。

俞孔坚称之为“死去的艺术”。

虽然西方建筑在古代也是只为少数贵族服务的,但是由于在近代的各种先进思想和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形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自然主义思想,对于楼宇高度、台阶级数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建筑装饰物也具有鲜明等级特点,主要由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中和”,道家思想提倡“自然”,不论是亭台楼阁、廊间小道,均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建筑装饰也追求整体性、统一性,由建筑图纹、漆色描绘等,均具有封建体质,等级观念非常鲜明,尤其官员住宅、庙宇等,均严格区别于平面住宅建筑。

2.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首先,建筑布局。

我国古代的建筑布局设计,是依靠风水学思想,传统风水学并非一种伪科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极大影响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赋予了设计更多的内涵,让设计变得更具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包括建筑艺术、书法绘画、服装设计、民俗文化等等。

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注定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元素。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传统建筑风格的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建筑风格的元素,能够让建筑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例如魏晋风格、唐代风格、宋代风格等。

例如香港的传统中西融合建筑风格和北京的仿明清古建筑等等,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继承。

2. 传统元素的创新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传统的雕刻、灯饰、瓦片、装饰等,可以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法和材料,创新出新颖的设计。

例如上海的嘉里中心、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1. 传统服装元素的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服装元素能够使服装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例如唐装、汉服、襟袖、褶裙等等都是传统服装的元素。

现代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可以把传统元素融入到服装中,创造出具有现代情怀的传统服装造型。

2. 传统文化与时尚风格的融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与时尚风格可以进行有机融合。

例如龙凤呈祥的图案、翻领、华丽的金饰等,都是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常用手法。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 传统图案与色彩的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通过运用传统图案和色彩,可以为产品增添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例如玉、瓷器、绸缎、宣纸等等,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常用传统色彩和图案,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作品。

2. 传统造型的创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通过传统造型的创新,可以呈现出全新的视角。

例如茶具、家具、茶包、礼品、首饰等等产品设计中,都可以通过传统造型的创新,发掘新的设计元素。

第五章:总结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摘要:安藤忠雄的作品将传统文化很好的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他通过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光与影的运用以及材料对文化的表达等手法, 创造出了富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建筑。

文中介绍了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和他将日本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建筑中的方法,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对中国建筑的启示,希望有利于指导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与理解,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建筑特色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建筑;自然;光;材料
日本传统的哲学思想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融合诞生了当代日本建筑独特的风格,一代代日本建筑师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道路上做出了卓然的成就。

作为其中的一位代表,安藤忠雄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时,被评价为“他的设计理念与材料的运用把国际上的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美学结合在一起,他对工艺的重要贡献和理解使他同时赢得了建筑师和建筑工匠的美誉。


1. 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弘扬传统文化,不光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符号系统,更为重要的是使其原创精神得以体现。

安藤忠雄并不将日本传统建筑中的元素直接或间接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并不在符号上寻求传统。

他更倾向于接受精神和感性的遗产,更倾向于以空间来寻求文脉,并把它们注入到他作品的品行之中。

安藤忠雄一直想将日本式的存在形式、思考方法、精神形态的东西置换成建筑,用建筑表现日本人的自然观。

因而,在他的建筑中看不到具象的、外在的日本传统符号,
却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一种内化的日本空间精神。

安藤忠雄借用现代建筑的外衣表达日本的文脉,体现内在的日本精神,在建筑追求、意境追求上可谓是正统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1.1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安藤忠雄认为建筑应创造“人的领域”,设计要体现个人意志,这是将建筑艺术化,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想法。

安藤忠雄的作品在现代外观下技巧地引入传统美学,注重建筑与自然地对话。

日本人对自然的看法有别于西方的:他们在传统观念中认为,大自然的美能洗涤人们心中的污秽与芥蒂,面对自然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大自然在超凡脱俗、和谐平静之中蕴含着禅理,潜心观察体会就有可能“顿悟”禅机,这种顿悟是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得的。

这种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自然观久远而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传统建筑,安藤忠雄的创作观便深深地根植于这种自然观之中,他力图使自己的作品融入自然并成为其中有机的一分子。

日本传统建筑受中国园林建筑影响,也强调“可游”的特点,游走于建筑空间的过程是静心体会的过程,是发现与心灵感悟的过程。

为强化这种心理体会与暗示,东方传统建筑常常通过设计有意制造空间上的层次与秩序,“庭院深深深几许”,谈的既是空间深度,也是心理深度。

安藤忠雄在北海道的水之教堂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这一东方特点。

水之教堂建在经过修整的水边,教堂由两个相互咬合的正方体组成。

安藤忠雄为观者设计了一条游走路线,沿着一堵l 形墙体前行,此时只能听到墙内的流水声,入口处看到的是一个
约10平方米的玻璃体围绕着一个混凝土的十字架立方体。

绕过立方体,走过一段弧形楼梯进入下面的教堂,此时映入眼帘的是隔着大片玻璃墙的水面及远处的山峦,一个钢十字架静静地伫立在水面,室外四季的景色变化也都成为了教堂的一部分。

1.2 光与影的运用
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 光常常是它营造建筑意境的主要元素。

传统的日本民居中透过纸隔栅拉门照射进来的光和影完全是一种和谐的美, 在充盈的光之中包含着人性化的精神。

光在安藤忠雄的室内往往出人意料,他更多地将光看成阐述建筑的手段或建筑本身。

根据不同的需要,安藤忠雄总是巧妙地制造光与影,既作为追求变化之美的手段,又表达了“虚无”与“禅意”。

安藤忠雄在他的设计中尽力摒弃形态的组合, 而使光成为重要的空间构成要素。

建筑拒绝了一切装饰, 在形态上少有变化, 建筑正面的内外只有主要的窗户门洞。

于是, 当人们进入阴冷而严谨的空间内部时, 却会感觉到清晰的阴暗关系, 并使徐徐射入建筑内的纯粹性光束更具强烈的震撼力。

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中,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建筑的创意就是根据原有教堂的位置以及太阳方位决定的。

其中留出十字形切口的经典的墙面位于讲坛后面,阳光从这里渗透进来,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

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门窗洞口, 把重点集中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

教堂设计极端抽象简洁,没有传
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却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寂的美,与日本枯山水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

安藤忠雄在他的书中曾提到,光的教堂之“光的十字”正是从万神庙中的“圆孔”得到的启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空间,烘托特有的氛围:抽象、肃然、静寂、纯粹,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栖息之所。

这是一种“古典”手法的提取与借鉴,运用纯建筑的简单勾画,无需任何装饰,将建筑的空间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

1.3 材料对文化的表达
安藤忠雄对混凝土怀有特殊的感情,被业界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安藤忠雄喜用混凝土是因为他发现混凝土的灰调子和朴素的质感与日本的文化传统正好相符, 并且为了使其质感能融于日本传统建筑及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情趣, 他探究出一种独特的清水混凝土的制作方式。

安藤忠雄对混凝土的偏爱大多是受到勒·柯布西耶的感染,可是他并没有完全地仿效柯布西耶的做法。

为了能找到一种按照日本人的传统以及对美的意识所能接受的混凝土的质感, 他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和无数次的实验。

他注意到日本人习惯于木材和纸在建筑中的应用, 有一种追求材料的温和感和亲柔感的倾向。

因此安藤忠雄决定要创造一种手感光洁、柔滑的清水混凝土。

在安藤忠雄设计的“住吉的长屋”中, 因为出色的运用了混凝土材料而受到高度赞扬:“混凝土在得到矫正后与数寄屋建筑中的木材极为相似, 但混凝土增加了内部空间的尊严感和坚强感。

从本世纪初,日本建筑师就力求使混凝土表现‘日本话’。

但只有安藤
忠雄第一次成功地运用混凝土创造出能与数寄屋建筑相媲美的具
有广泛而敏锐的空间感的作品。

”基于对本土文化的尊重, 安藤忠雄最终选择了混凝土作为主导材料。

2.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安藤忠雄这种将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方式: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非常值得中国建筑师的学习和借鉴。

贝聿铭先生曾说过“中国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是有限的物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

”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其大背景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开始兴旺,尽管国内不乏一些有责任心的建筑师,但面对大量急需建设的工程项目,许多思想上还没稳定的建筑师被动地接受甲方及官方的意见。

他们无奈地放弃追究原则的努力,在建筑上随意涂抹毫无意义的装饰符号,导致建筑成了形式与内容相互脱离的两层皮,建筑失去了精神。

此外,许多中国建筑师热衷于做一些大规模、大尺度的建筑,而缺乏对活动于其中人的考虑和关照,缺乏对环境精神的追求,缺乏耐人寻味的人性化空间及细部。

如果说,精神价值和形象表现作为传统文化的两个层次,那么令人遗憾的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中这两个层次还处于分裂状态——精神漂泊、现象游戏。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筑或许更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导,需要对世界及本民族建筑创造道路进行思考,尽快建立起一种观念背景以及与之对应的参照系、未来的建筑创作和环境营造将在这一参照系中得以展示,形
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我们一直在谈论并努力创造具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常用的
方式是用现代材料建成的建筑中使用传统的梁柱结构的形式。

但是, 这些建筑中的大部分只不过是在复制诸如大屋顶、深远出檐、格扇、外廊等旧有元素。

与外在的形式相比, 安腾忠雄更愿意涉及形式背后能够传达的精神和情感内容的抽象,这也正是中国建筑师们所欠缺的东西。

由于中日之间的文化传统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加之中国地域广、种族多、建筑种类多样,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抄,需要创造性地学习借鉴,以期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1] 安藤忠雄.论建筑.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
2003.[2] 刘小波.安藤忠雄.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3] 安藤忠雄.光·材料·空间.许彦.世界建筑.2001.
[4] 马国馨. 日本建筑文化浅析一一吸收与创新.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