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病虫害的侵袭,造成了大量的产量损失。
为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稳产,制定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以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病虫害防治前期准备在水稻种植前期,农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首先,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质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种子灭菌等,以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同时,要对种田地进行消毒处理,清除病虫害的来源,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二、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和病虫害虫的繁殖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通过观察田间的病虫害虫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植株的生长状况,及时判断是否存在病虫害的风险,并根据预警结果进行防治措施的调整。
三、合理施肥与水田管理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供应,因此,合理的施肥和水田管理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适宜的养分供应。
此外,要做好水稻的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水分状况,避免积水和干旱,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四、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中,可以利用天敌和微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农民可以培育和引进捕食性昆虫,如寄生蜂、蝇、蜘蛛等,通过它们对害虫的捕食和寄生作用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通过它们对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来防治病害。
五、化学防治与安全使用农药化学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过度使用农药会导致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因此,在化学防治中,农民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遵守农药使用的原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农民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避免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水稻 虫害防治

水稻虫害防治
水稻害虫主要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稻象甲、稻负泥虫等。
它们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害虫,应采取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施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虫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
3.化学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4.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声音等诱杀害虫。
5.综合防治:结合以上防治方法,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实现水稻害虫的有效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水稻害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同时,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确保防治措施的针对性。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水稻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这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水稻种植至关重要。
一、病虫害的分类(一)病害1、稻瘟病:俗称白叶枯,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出现在稻苗期和拔节期。
果实扁平,无籽或少籽,严重的话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2、稻纹枯病:主要出现在水稻成熟期,以及秋季收获后。
病害部位为叶片,病斑呈现棕黑色直线状,受害严重可致全株死亡。
3、稻瘟病:病害多出现在秋季收获后,初期病斑呈现黄绿色,后期会变成深褐色,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
4、白叶枯病:一般出现在稻苗期,叶片上呈现白色细状条带,长时间影响可致全株脱落和枯萎。
(二)虫害1、稻飞虱:主要在稻株的下部寄生,会吸食水稻汁液,使植株减弱,严重时呈现枯黄色,并导致大面积减产。
2、白背飞虱:俗称灰飞虱,本身对水稻损害较小,但是它会把病菌传播到水稻上,导致水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害。
3、稻螟:主要在拔节期、灌浆期、子粒饱满期出现,其幼虫进食叶片内部,影响叶片功能,甚至导致水稻吸收养分减少和减产。
二、防治技术(一)病害防治技术1、选择病害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2、施用化学药物:如50%净嗪、50%浸种龙3、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病斑、杂草等4、科学旋作种植,避免连作(二)虫害防治技术1、采用生物防治法:如放养寄生蜂,以吞噬卵、幼虫等方式对虫害进行防治2、采用物理方法,如在田间设置黄板、灯光、陷阱等,诱虫而捕获3、施用生物农药:如噻虫嗪等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
4、定期深翻田地,摧毁虫害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施需要依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科学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从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坚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环保农药和生物防治三种手段,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水稻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发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农药来打击和杀灭水稻病虫害,以保护水稻植株的健康。
常见的农药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等。
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建议剂量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推广的一种环境友好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天然的生物防治剂来控制和消灭水稻病虫害。
常见的生物防治剂包括昆虫天敌、病毒和细菌等。
这些天然的生物防治剂可以与有害生物相互作用,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对水稻植株无害,而且对环境影响小,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三、栽培技术控制病虫害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和措施,可以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在水稻种植中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作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侵袭。
此外,合理的施肥和浇水管理,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等也是栽培技术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四、综合防治技术综合防治技术是将多种方法结合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的一种方法。
综合防治技术综合了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栽培技术等多种手段,通过不同方法的协调和配合,达到全面、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目的。
综合防治技术是实现水稻病虫害持续防控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栽培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
在应用这些技术时,农民和农业科学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虫害情况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剂,并结合适当的栽培措施,从而实现水稻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保证粮食安全。
2024年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2篇)

2024年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国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给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病虫害当前水稻种植中主要的病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主要害虫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三、防治策略1. 病害防治策略(1)合理选择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害抗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利用抗性品种提高植株对病害的抵抗力。
(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养分供应能力,增强抵抗力,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施肥时要注意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避免施肥过量。
(3)合理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有助于维持土壤水分平衡,减少病菌在水中的传播。
避免在高湿度条件下灌溉,减少病害的发生。
(4)定期病害监测和防控:定期对水稻病害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防止病害扩散。
2. 害虫防治策略(1)生态控制:通过调整田间生态环境,增加天敌的数量,减少害虫的繁殖和生存能力,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可采取种植一些具有结构和花期不同的农作物,利用害虫天敌的天敌效应,降低害虫密度。
(2)农药合理使用:在害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避免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轮作休闲:适时采用休闲轮作措施,利用低风险的轮茬作物种植休闲农田,使害虫无法在种植面积内连续繁殖和生长。
(4)精准施药:通过精准的施药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药,减少农药损耗和环境污染。
四、管理措施1.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推广科学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2.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对水稻种植区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病虫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斑点、茎秆坏死等。
防治稻瘟病的关键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同时要合理施肥、及时排水,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三环唑、稻瘟灵等杀菌剂。
2、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枯黄、茎秆腐烂等。
防治纹枯病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井冈霉素等杀菌剂。
二、水稻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较大。
稻飞虱主要吸食水稻汁液,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死亡。
防治稻飞虱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吡虫啉、噻嗪酮等杀虫剂。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
防治稻纵卷叶螟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毒死蜱等杀虫剂。
三、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同时,要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残体,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
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可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来控制稻纵卷叶螟的数量。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快速的防治方法。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农药,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治方法。
主要措施包括使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手段来诱杀害虫。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同时不会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稻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威胁着其产量和质量。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稻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纹枯病的防治:纹枯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稻谷上出现细长的黑色条纹。
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选择优质种子。
2、在种植前浸泡种子,用30%多菌灵可水浸泡6小时,浸泡后再晾干后种植。
3、采用深松整地,优化土壤环境,减少病菌繁殖的机会。
4、及时去除患病植株,并用1%的氢氧化钙溶液喷雾。
二、螟虫的防治:螟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出现在稻田的密集地带。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生物防治,如放置雄性螟虫的陷阱,防止其受精繁殖。
2、喷洒杀虫剂。
3、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
4、合理管理土壤,减少虫害的繁殖栖息环境。
四、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表现为稻谷上出现黄白色小斑点,随后蔓延成大片,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高质量的种子。
2、施用复合肥和农家肥,优化土壤营养环境。
3、及时加强病害监测,防止病害扩散。
4、在高危地区,可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
五、稻瘿蚊的防治:稻瘿蚊是蚊虫的一种,会危害水稻的根系。
防治方法如下:1、使用杀虫剂,可选择吡虫啉、百虫清等药剂。
2、施加硫元素,可增强水稻对稻瘿蚊的抵抗力。
3、及时疏通排水塘道,保持稻田水质清洁。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对于病虫害高发区和重要产区加强重点治理。
这些措施可以保证水稻的高产高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虫特性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在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经过审定或推广的优良品种。
(2)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每亩种植 15 万 25万穴为宜。
(3)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平衡施用氮、磷、钾等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同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提高水稻的免疫力。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降低病虫害的基数。
(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成虫。
一般每 30 50 亩设置一盏灯,开灯时间为害虫发生高峰期的夜间。
(2)色板诱杀在田间悬挂黄色或蓝色的粘虫板,诱杀稻飞虱、蓟马等害虫。
色板的高度要与水稻植株顶部平齐,每亩悬挂 20 30 块。
(3)性诱剂诱杀利用性诱剂诱杀雄性害虫,降低害虫的交配率,从而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性诱剂要定期更换,一般每 30 45 天更换一次。
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稻田中的天敌,如蜘蛛、青蛙、蜻蜓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
同时,可以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2)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1)精准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监测预报,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按照推荐剂量和施药方法进行精准施药,避免盲目用药和过量用药。
(2)轮换用药为了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7
3白叶枯病
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期在 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 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 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 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 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 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 容易脱落。
15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防治
:(1)农业防治技术 1.齐泥割稻、锄劈或拾毁冬作田的外 露稻桩;2.春耕灌水,淹没稻桩10天3.选用良种,调整播 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避开蚁螟孵化盛期;4.合理施 肥和水浆管理。
(2)化学药剂防治 1.防治“枯心”:防治1次,应在蚁螟孵 化盛期用药;防治2次,在孵化始盛期开始,5~7天再施 药1次。2.防治“白穗”: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 治白穗的最好时期。破口5%~10%时,施药1次,若虫 量大,再增加1~2次施药,间隔5天。3.常用药剂:可用 3.6%杀虫单颗粒剂,每亩4千克撒施。
医学ppt
6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 择抗病品种。(2)进行种子处 理,以杀灭病菌。(3)作好秧 田病虫防治。病害集中扑灭秧 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 害。(4)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化学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治 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每公顷 每次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 剂25-30g、2%春雷霉素水剂 23g、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100g、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 剂150g或40%异稻瘟净乳油 125-150g,对水60kg喷雾。 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的防治最为 重要。
医学ppt
11
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 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 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 菌就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 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 。带病的秧苗移栽后,把 病菌带到大田,引起稻苗 发病。当水稻抽穗开花时 ,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 ,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 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医学ppt
医学ppt
5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稻瘟病主要是以菌丝体或分生 孢子在稻谷或稻草上越冬。翌 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 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 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 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 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 子可引起苗瘟。阴雨连绵,日 照不足,病情扩展迅速。籼型 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秧苗 四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 病。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 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
12
防治方法
防治水稻恶苗病重点放在 种子的处理上。1..严格消 毒种子。用25%咪鲜胺乳 油3000倍药液或10%浸种 灵4000倍液浸种,每 100kg药液浸种60kg,连 续浸种48—60小时,浸后 不必清洗,直接催芽播种 。2.妥善处理病稻草,不 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 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 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 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 沤,严重的或火烧。
医学ppt
3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 草,以消灭野生寄主。2、 病稻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
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 施用。
化学防治:亩用20%井岗 霉素粉剂25--50克或5% 井冈霉素水剂150— 200ml,加水50千克喷雾。
医学ppt
4
2. 稻瘟病
(1)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 发生. 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 片斑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
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
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 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 呈黑褐色 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 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 常在穗茎上发生淡 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5.谷粒病斑 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医学ppt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Hale Waihona Puke 在稻田土壤里或稻行 、杂草中
越冬的菌核,于第二年春耕灌 水时浮于,炽附在稻株基部的 叶鞘上。当温湿条件适宜时, 菌核萌发长出菌丝,直接侵入 叶鞘,病斑不断扩大蔓延,病 部的菌丝体集结形成菌核,落 入水中,随水流扩大传播。水 稻生长前中期,病害主要在稻 株基部叶鞘横向扩展。抽穗以 后,在温湿条件适宜情况下, 病害很快向上面的叶鞘、叶片 侵染扩展。大水稻生长的一生 中,分蘖期、孕穗期至抽穗期 抗病能力降低,病菌侵染最快。
医学ppt
8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白叶枯病菌主要在稻 种、稻草和稻桩上越 冬。播种病稻谷,病 菌可通过幼苗的根和 芽鞘侵入。病斑上的 溢浓,可借风、雨、 露水和叶片接触等进 行再侵染。施用过量 氮肥等均有利于发病.
医学ppt
9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 品种 病害常发田、低洼易
涝田要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3.培育无 病壮秧。
医学ppt
13
二、水稻虫害
螟虫 1.三化螟(钻心虫)
1生活习性: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
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
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
“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
要症状。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露穗期这两
个生育期,是水稻受螟害的“危险生育
期”。
医学ppt
14
医学ppt
2.化学防治:1.大田施药 水稻拔节后,对感病品种 要早检查,若发现发病中 心,应及时施药防治,大 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喷药保 护,所用药剂同秧田。
医学ppt
10
4恶苗病
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 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 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 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 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发病 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 ,或成为不实粒。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 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外 ,着生有浅红色霉层。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组长: 组员:
医学ppt
1
重点:“三病”“三虫”的防治 难点:“三病”“三虫”的防治
一、水稻病害
1.纹枯病 (1)症状:起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
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斑纹,似 云彩状。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 色。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稻穗受害变 成墨绿色,严重时成枯孕穗或变成白穗。当田间 湿度大时,病斑上可出现白色粉状霉层。病部菌 丝集结成菌核,容易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