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密封技术总结

流体密封技术总结
流体密封技术总结

1.刷式密封

最初研制的刷式密封用于军用飞机的发动机。刷式密封由牢固地固定在一个后板和侧板之间的浓密排列的金属丝鬓毛组成。鬓毛径向向内伸展,将其末端加工以适合转子表面,为了适应转子的径向运动,鬓毛沿轴旋转方向布置成450倾角。

当发动机变热时,鬓毛与转子表面轻微软接触,其弹性能使其追踪转子的径向偏移。在下游侧,后板限制鬓毛因压力导致的挠曲,通常在冷发动机上,鬓毛的尖端恰好离开转子,且其间隙恰好在运行中通过热膨胀和/或压力闭合。

转子与后板之间的间隙时确定刷式密封压力能力的一个关键参数,此间隙必须保持最小,但又大到足以在任何运行条件下避免接触转子。

实验表明一个精心设计的刷式密封的气体泄漏率不大于更大的传统迷宫密封泄漏率的20%。实验室试验和飞行经验表明径向偏移在0.5mm以下的刷式密封能在0.3MPa压力、100m/s转子线速度和5000C气体温度下工作。

一般的地,最小间隙30μm的浮动衬套密封的气体泄漏量预计最多为精心设计的刷式密封泄漏率的一半,或者低于迷宫密封的泄露量的15%。从原则上看,浮动衬套又向低泄漏气体密封迈进了一步,但由于在控制窄间隙密封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在发动机转速和温度处于瞬变情况下,这一潜力还难以实现。看来将来在军用和商用飞机气轮发动机中,传统的

迷宫密封将逐渐被刷式密封代替。

2、气膜密封

是一个薄的稳定气膜将密封端面分开,然而,气体黏度低需要更强大的流体动压机构来产生使端面脱离实际接触所需的压力,并提供抵抗瞬间载荷变化的必需的刚度。

把膜控制气体密封应用于现在飞机气轮机上,将提高发动机的总功率,因为在发动机的许多部位都需要把高度压缩的气体的泄漏率减到最小,此外,极热的空气过量流入轴承腔会招致着火的危险。

在现代喷气发动机内,在某些密封部位的条件是特别严峻的:空气压力可高达3.5MPa,温度为6500C,滑动速度范围可达250m/s。在未来的开发品中设想甚至更高速度和温度,也许500 m/s和750~8000C。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迷宫密封,更现代的措施是使用刷式密封和浮动衬套。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投入很大努力来开发飞机汽轮机用气膜控制技术。早期的形式具有较大的密封环,有时为扇形,这些环都配有流体静压孔板或是螺旋槽和加强流体动力学用雷利阶梯。虽然在飞机发动机上的应用中这些环中没有一个得到认可,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膜控制气体密封在不足13.0MPa、2000C和100m/s的工业气体压缩机上的应用得到认可。膜控制气体密封引起注意是其耐高温和高压能力大大高于刷式密封,这一点使这种密封在飞机压缩

机的应用方面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重新开始研制混合膜控制压缩机排气密封,

3.磁流体密封

人们早在研究磁性液体离合器时就有磁性流体密封的设想,Razdowitz于1948年就申请了英国专利,其基本构思是将运动部件之间的液体“固化”以防止泄漏,但因所配制的磁性流体粘度太大且不稳定而没有实用价值。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为了解决宇宙飞船和宇宙服可动部分的密封及在空间失重状态下的燃料补充问题,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开发了磁性流体这是一种对磁场敏感而且可以流动的液体磁性材料。1965年,Papell获得了世界上第一项具有实用意义的制备磁性流体的专利。1966年,日本也研制成功了磁性流体,磁性流体问世后仅短短几年就走出实验室而应用于科学实验和工业装置中。六十年代末,美国成立了磁性流体公司,日本、前苏联和英国也都相继开展了磁性流体及其应用的研究。

磁性流体是由基液、固体磁性微粒和包覆磁性微粒与分散剂组成的一种胶体溶液。

磁性流体密封的原理:永久磁铁在磁路中产生强磁场,将磁性流体保持在密封间隙内形成液体“O ”形密封环,磁场力与外加压差相平衡,磁性流体密封没有磨损,故其具有无泄漏和无需维修等优点

密封结构设计分为永久磁铁设计和密封参数设计,首先进行永久磁铁设计,其主要目的是根据磁源性能,计算永久磁铁尺寸,以期使永久磁铁得到最佳利用,并通过永久磁铁工作点的选择,确定最佳永久磁铁形状,提高密封能力其次进行密封参数设计,主要需确定的参数有密封间隙、磁极形状级间宽度、磁极斜角、密封级数和齿槽尺寸密封间隙、齿宽、槽宽和齿高等然后, 根据使用要求,进行密封结构中各零部件的形状、结构、性能、和尺寸设计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百度《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百度。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一:企业技术中心总结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根据公司制定的打造节水技术集成系统应用推广商,成为节水行业技术领先者的技术创新战略目标,编制了公司年年度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责任人、考核到位。 通过一年的努力年度科技创新计划完成率达%以上。 其中完成了新产品开发个、专利申请个、企业标准备案个,同时承担了一项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承担了一项自治区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培养技术人才人、技术工人名。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修订完善了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体系制度、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分别与与自治区水科院土肥研究所、范文写作自治区农科院及新疆农业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聘请自治区水科院、农科院及新疆农业大学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 在技术引进方面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美国约翰迪尔灌溉技术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在装备引进方面与意大利公司、德国克劳

斯玛菲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 公司广泛开展各种产学研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构建技术联盟,打造节水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平台,共同开发农业节水灌溉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 公司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讲解。 为了稳定技术队伍,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技术人员的报酬逐步与市场劳动力价格接轨,公司自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新的人才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各项科技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中心拥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实验室有转矩流变仪、耐液压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等仪器设备符合产业科技创新需求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新产品研发方面年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有项。 研发投入资金万元。 其中给水用高抗冲改性聚氯乙烯(-)管材的开发,产品已在伊犁河南岸国家土地整理项目给水工程亩、精河县大河沿子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亩、哈密巴里坤荒山绿化灌溉工程亩中得到应用,用户使用情况良好。 、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方面公司借助专利代理事务所的力量,及时完成了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有《内镶片状迷宫式滴灌带》实用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汇报

企业技术进步及创新发展情况 一、“十二五“创新能力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县共申请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共完成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项目27个,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7件;取得省市级科技创新进步奖项工11项;产学研合作企业95家。 二、存在问题 1)是开展产学研工作的企业面还不够广。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开展产学研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2)是科技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政府科技投入较少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两个方面。受财政现状影响,政府实际科技投入受限。 3)是技术合作渠道不多,产学研结合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形成。目前全县企业的技术来源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还是靠自主开发或以乡情、亲情为主要纽带的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发,技术合作的渠道、范围和领域受到严重制约,产学研有机结合不够深入,新产品的开发受到影响。技术合作的平台还没有真正搭建起来,部分企业信息不灵,不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找不到与高校、科研单位技术结合点。 4)是创新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经营者缺乏相关的科技知识,在经营实践中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缺乏敏锐感,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三、发展思路和重点 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鼓励企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都要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加强区域互动、内外联动,突出新型实用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联合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力争到202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家以上,每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至少与一家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新产品开发达60个以上,开发国家级新产品2-3个,省级新产品15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主导产业装备总体达到国内中等以上水平。 四、主要推进措施 1)是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平台。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大力提倡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在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或重点实验室,支持高校院所在合作企业设立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2)是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层次高、规模大的产学研展洽会等展会,动员组织企业参加,寻求合作机缘,让企业走出去。同时,在县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把高校、科研院所请进来。 3)是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寻求资金支持,通过吸收风险资金、社会资金、银行贷款等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引资,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能力。 4)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引进和培养

磁流体密封间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第33卷第3期 1999年3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JOU RNAL O F SHAN GHA I J I AO TON G UN I V ER S IT Y V o l .33N o.3  M ar .1999  收稿日期:1998203224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资助(97H 04)作者简介:顾建明(1948~),男,副教授. 文章编号:100622467(1999)0320380203 磁流体密封间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顾建明1, 许永兴2, 陆明琦1, 芮 菁1 (1.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上海200030;2.上海电视大学,上海200092) 摘 要:对磁流体在转轴密封中的应用作了探讨.阐明了磁流体密封的原理,根据磁学理论进行了磁回路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磁流体密封的试验装置.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密封间隙,以确定磁流体密封能力与密封间隙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了轴旋转和静止时磁流体密封能力变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流体的密封能力随密封级数的增加而提高,随密封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密封间隙在0.05~0.20mm 时,效果较好,同时密封级数有一个最佳值.关键词:磁流体;磁流体密封;密封间隙;密封能力 中图分类号:TH 117;TQ 584.1 文献标识码:A Effe c t of the G a p of M a gne tic F luid S e a l on S e a l C a pa c ity GU J ian 2m ing 1 , X U Y ong 2x ing 2 , L U M ing 2qi 1 , RU I Q ing 1 1.Schoo l of Pow er and Energy Engrg .,Shanghai J iao tong U n iv .,Shanghai 200030,Ch ina 2.Shanghai TV U n iv .,Shanghai 200092,Ch ina Abs tra c t :T he dynam ic seal of sp in shaft w ith m agnetic flu id w as studied .T he p rinci p le of m agnetic flu id seal w as described and w ith the calcu lati on of m agnetic loop based on m agnetic theo ry ,a test un it fo r m ag 2netic flu id seal w as estab ished .In the exp eri m en t ,the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the seal cap acity of m agnetic flu id and the differen t seal gap w as determ ined ,and the variance of m agnetic flu id seal cap acity w as also tested w ith the shaft ro tating o r stati onary .T he resu lt show s that the seal cap acity of m agnetic flu id is raised w ith the increase of seal stage and the decrease of seal gap .W hen the seal gap is betw een 0.05mm and 0.20mm ,the resu lt is better and the num ber of seal stage has an op ti m um value . Ke y w o rds :m agnetic flu id ;m agnetic flu id seal ;seal gap ;seal cap acity 磁流体是一种新材料,它在机械、动力、航天和医学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2].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超顺磁特性[3],密封是它的又一个重要的用途.自70年代始,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先后对磁流体 密封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由于磁流体密封是一项新技术,它涉及到磁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在机理上是很复杂的.因此,在研究上存在相当的难度.尽管不少国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用上,许多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除了须研制出高性能的磁流体外,研究不同的磁 场强度、不同几何形状的磁极以及不同转轴转速对 密封性能的影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1 磁性流体密封原理及实验装置 1.1 密封原理 密封部分原理如图1所示.永久磁铁4和磁极3设置在固定部件上,磁极3和转轴1的间隙内注入磁流体2,将转轴贯穿的空间隔断.图1中,永久磁铁、磁极、磁流体和转轴构成一个封闭磁路.永久磁铁产生的强磁场,将磁流件牢牢地“束缚”在密封间隙内形成液体“O ” 形环,即油膜屏障,用来克服转轴两端的压差.磁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取决于磁场对磁性流体的“束缚”力.

全球密封技术

本文阐述了密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综述了目前橡塑密封、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与世界密封技术先进发达国家在研究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上的差距,并就我国未来密封领域研究的重点提出了若干建议。 1密封技术现状 1.1橡塑密封[3-10] 1.1.1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推动了橡塑密封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橡胶材料拥有了良好的低摩擦性能,而且还使橡胶材料具有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氟弹性体Kalrez(称为全氟醚橡胶),日本大金公司和前苏联也开发出此类产品。该橡胶具有聚四氟乙烯的耐热、耐化学稳定,能耐氟溶剂以外的一切溶剂,由全氟醚橡胶加工的密封制品可以在260~290℃下长期使用,间断使用温度可达到315℃,是目前耐热性能最好的氟橡胶。特种工程弹性体(ACM、ECO、FKM、HNBR等)在特殊工况下取代NBR 等低性能耐油橡胶;对橡胶表面进行低摩擦化改性处理,如喷涂PTFE氟塑料涂层或采用FEP(氟化丙烯)和PFA(全氟化合物)等氟塑料包覆橡胶来制造低摩擦、高耐磨橡胶,提高产品耐介质性能(溶剂、强酸、强碱)以及抗压和耐温等级;橡塑材料的极限化改性和纳米技术改性,可提升橡塑材料力学性能和赋予一些特殊功能。由杜邦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性能全氟橡胶FFKM具有耐高温、耐燃气和强烈的化学腐蚀,弹性好,压缩永久变形低,弹性好等优点,在化工、食品、印刷、半导体等行业应用。 与此同时,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也使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摩擦学特性、化学稳定性和耐温性能,主要包括: (1)聚氨酯(PU)材料的高性能化:一是提高其高低温性能、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以及耐介质性能,如Parker 公司的改性PU可长期耐温120℃。二是对PU进行低摩擦化改性,如Simrit公司独家推出用自润滑材料浸润获得的PU92AU21100,具良好的润滑性,耐超低温性能达到了20K(-253℃)。 (2)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改性与应用:为了克服PTFE的某些物理性能方面的缺陷,采用PTFE材料为基体与各种有机或无机填料复合,如石墨、铜粉、碳纤维(CF)、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甲醛(POM)和聚苯硫醚(PPS)等材料复合,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应用情况下的产品。膨体聚四氟乙烯是将聚四氟乙烯经拉伸、膨化后形成的具有强韧而多孔型、高度纤维化的新材料,不但保持了聚四氟乙烯本身独特的化学稳定性、极低的摩擦系数、广阔的操作温度,而且它的微纤维化内部结构更使其制品具有超乎想象的坚韧性。 (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应用:UHMWPE具有自润滑、耐磨损、耐冲击、耐溶剂、耐低温、不粘、憎水和卫生等优异性能,制造耐磨运输、设备衬里、机械零件,如推土机刮板、挖土机的内衬,自卸船货仓内衬板,用途十分广泛。 1.1.2密封系统的新结构 (1)新型油封[6]:该油封由Simrit公司独家推出,配备有测试密封(旋转密封)泄漏量的传感器,可用于设备泄漏的在线状态检测。 (2)EVD智能密封[7]:该密封由Hunger公司独家推出。液压缸密封件磨损和变形后,通过一个专用装置,调节密封件(弹性体)的内部压力,自动调整密封件的压缩量,恢复密封功能。该结构可用于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装备(如伺服液压缸、水力液压缸),已经在大型水

2020公司技术部门年终工作总结【精选】

年的工作马上就要告一段落了,趁着2020年还没来临,我们得赶紧总结一下本年度的部门工作才行!“公司技术部门年终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时光荏苒,忙碌而又硕果累累的年就要过去了,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将技术部门在年的工作做一个回顾,以便弥补不足,更新观念,为2020年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技术部门的工作开拓新的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年在公司领导正确科学的领导下,在人事部门的指导协助下,我部门以坚持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并坚持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统领全面工作。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正在建设起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术队伍 由于新公司成立不久,各部门都存在人才奇缺的严重不足,技术部门也不例外。但是在公司领导的强大支持下,在公司人事部门的大力协助中,为技术部门招聘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根据公司的需要,本着择优录用的原则,在不断的努力中技术部正逐步留下并巩固起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术队伍。然而由于新人对公司的产品不熟悉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的薄弱,明年的培训任务还是比较重。不过,相信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我部门会克服困难,排除问题,使全部门所有人员在新的一年中取得专业技术的飞速提高。 二、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年度的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存在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但经过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部门所有人员众志成城,精诚合作,不懈努力,基本保证了各项任务在公司的规定时间内,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这和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支持,全部门员工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但有时也因为赶进度,图纸出现了一定的漏标尺寸、误标尺寸的纰漏,这是明年应大力解决的问题,争取在新的一年中避免和减少图纸中出现不应该犯的错误。 三、快速安全地完成了产品转型 新公司在x月份成立,技术部门纳入正规在x月末,正式开始从前轮毂到轮毂单元的产品转型是从x月份开始,在短短的四个月中,我部门开发和设计了二十多种一代、二代、三代轮毂单元,并随着技术的日渐完善与成熟,开发速度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按目前进度计算如果是常规一代、二代轮毂单元,可以达到两天开发设计出一种新产品的高效率。目前我部门设计开发的一代、二代轮毂单元已成功批量生产的,达到了十几个品种,基本达到了开发设计与实际生产成功率100%。三代轮毂单元也进入了试制阶段,相信在公司领导的英明领导和公司各部门精诚合作下,三代轮毂单元也会在年底正式批量生产。然而,市场在不断的变化,轮毂单元新品也不断的涌现,我部门现在也仅保证了公司任务的完成,在新品的研发中,争取使公司产品达到行业高技术标准,和新技术的研究方面投入比较少,这样势必会造成总走别人后路的落后局面,在新的一年中,会加大力度研究行业领头公司的技术,争取使公司的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国内领头企业的技术标准。 四、革新了工艺 新公司成立后,购进了大批的高精加工设备,为工艺的改革创造了条件。由于总公司原

2019年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提纲

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提纲 年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年、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的总 回顾、评价和结论。以下是整理的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欢迎参考! ****年已成为过去,过去的一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记载着 我们过去的一点一滴。在迎接****年新任务、新挑战之时,现总结过去一年技术质检部的工作***年,在公司“以加工为主,坚持自主品 牌的战略思想”的引导下,以及watsons、百佳、迪斯尼、T&J等加 工品牌的牵引,为公司的经营运作走上了快车道。作为承担公司技术开发和质量控制的职能部门,我们全体成员仍然保持原有的团队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项工作都以公司的质量方针为指导中心,并且坚持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一年来,部门各项工 作有条不稳的进行,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工作: 1、技术开发方面: 在公司副总、刘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在技术和质检有人员的配 合下,圆满的完成了各品牌新产品投放市场前的试验工作,全年共计完全成小样的试验工作400余批次,质检部门也能对试验的小样及时地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做到日事日毕,以求能使生产更顺利地进行,为产品的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新产品能够达到合格出厂。但由于产品种类呈多样性,也给技术开发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为此,技术人员不辞劳苦,一丝不苟,在受到种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战胜困难,产品试验的难关一一被克服。

2、新产品的送样以及检验: 为使产品的质量更加得到保证,须把新产品送往上级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年累计往市检验所和卫生防疫站送样67批次,并对送检结果和自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的发现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对产品进行改进,优化了产品质量。 3、加强了部门各工作岗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部门今年在人员趋势于稳定的时候,适当加强思想沟通工作,使人员的工作态度向工作的转变,发扬工作热忱,把生产的辅助工作做好,全年部门各岗位无出现事故和客观性错误。同时,加强各岗位相互间的在职培训工作,使部门各人员都掌握多种技能,做到一专多能,弥补了工作量大时人力不足的缺陷,保证了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 4、在生产流程的控制方面: 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注重过程体系的监控。生产能够正确衔接往往需要各部门间的紧密与合作,加强与生产部、供销部等部门的沟通工作,排除信息不符现象,产品控制过程质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实现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可追溯性,以顾客为主,为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产品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对流程的控制,主要采取全面的质量管理方式,包括工作质量,以及全面的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的方式,不仅在生产过程、而且向前后两侧延伸,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储存过程的监控,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生产场所的现场监督,对生产场所的监督主要是对现场的卫生环境的管理,环境的好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甚大,为此,加强作业

企业技术中心年终工作总结范文.doc

(8)《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9)《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支护复合逆作法施工工法》 (10)《大跨度钢承板内模混凝土拱结构施工工法》 (11)《地铁盾构隧道冰冻法进洞施工工法》 (12)《窄小场地条件下利用屋面吊拆除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工法》 (13)《简支梁转换成连续梁的后浇隐盖梁施工工法》 (14)《盾构法隧道施工盾构姿态人工姿态测量工法》 其中:《综合管沟预制拼装工法》、《在铁路行车线上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法》、《无承重架防撞墙模板施工工法》、《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支护复合逆作法施工工法》、《大跨度钢承板内模混凝土拱结构施工工法》六项已获得**省2007年度省级工法。 2、企业专利的研发和申报 xx年共申报实用新型专利4项:《同步注浆清洗装置》、《挤压泵改进》、《盾尾油脂泵改进》、《集中润滑油脂泵改进》,已与专利代理单位签订合同,开展申报工作。目前,该4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已上报。 3、标准申报与编制 20xx上半年度,积极参加上海城建院主编的《钢—砼组合

桥梁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研讨等编制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主编行业标准1项《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详见关于20xx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草案(第一批)的公示)。 下半年度,具体落实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的各项工作企业党支部工作总结,包括与同济桥梁系商定合作事项;与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签订相关合同;准备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开题会议的相关材料,包括工作大纲、试验大纲、编制单位组织等工作;完成标准初稿;完善试验大纲,准备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现场试验工作;协同宁波质监站进行宁波地区的支架预压情况调研;进行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初稿起草工作。 在准备好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开题会议的相关材料的基础上,9月27日组织召开《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工作大纲、标准初稿、试验方案专家评审会。10月20日,组织召开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标准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形成第一次会议纪要。 另外,参加并完成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的参编工作,该规范于2009年2月1日起施行。 4、创新效益 (1)中国国家优质工程1项—上海宏润花园住宅小区工程;

磁流体密封设计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 本论文以对磁流体的表面张力的分析为出发点,建立了磁流体密封模型,根据磁流体密封力的最小单元——磁性微粒间的引力,结合磁性微粒在磁场下的浓度分布模型,推导出相应的磁流体密封耐压公式,并应用该磁流体密封耐压公式设计船舶艉轴磁流体密封实验装置的主要参数。依照密封装置的主要参数,设计出密封装置的动力源和传动机构。在设计的船舶艉轴磁流体密封实验装置上,对磁流体密封的主要密封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磁流体密封装置的密封能力的因素,包括磁环、磁流体的性能,密封间隙与密封级数,磁极的齿型及转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密封能力是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任何一个因素的不合理,都能导致密封能力的降低。船舶艉轴密封实验装置,实现了较高的密封压差,对于实船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磁流体也叫磁液或铁流体,它是将磁性微粒掺入到载液中是一种对磁场敏感、可流动的液体磁性材料。磁流体自问世以来,在研磨、抛光、润滑、减振、冷却等领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磁流体在密封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磁流体密封是借助磁流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磁流体密封环对气体、液体进行密封,由于它和密封轴之间是通过磁流体进行接触密封,因而避免了密封轴与密封件之间的直接摩擦,降低了附加载荷。在旋转轴密封中具有其它密封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无泄露、无磨损、结构简单、寿命长,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在工业、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磁流体密封在低压气体密封中的应用较为简单,因为密封压力低,所需的密封级数较少、密封间隙也可以选的比较大,所以容易实现。同时由于密封级数少,故密封装置的轴向尺寸限制较少,密封间隙大,其他诸如转速、磁极齿型等因素对密封装置的密封能力影响也较小,往往可以采用模糊的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对密封装置进行设计,就能满足使用的需要。随着密封压力的升高,磁流体密封耐压公式在磁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中越来越重要,它的理论水平直接决定了密封装置的性能。传统密封理论公式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密封力的来源不明确,计算复杂,适用范围小等等,这就不能很好的满足磁流体高压密封设计的需要。因此,应用新的、合理的密封耐压公式对旋转轴高压密封装置的设计是很必要的。 磁流体在气体密封中的应用已经很多,但是在液体密封中的应用较少,本文将磁流体密封技术应用于船舶艉轴密封中,并采用新的耐压公式,计算出密封装置的参数,设计出密封实验装置,进行了具体实验,取得了大量的数据。最后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对船舶艉轴磁流体密封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今后进行磁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1.2国内外磁流体密封技术的发展现状 2

密封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综述

全日制专业论文 题目密封技术发展与应用综述 作者姓名赵剑锋 导师姓名、职称樊玉光教授 专业学位领域流体机械及工程 提交论文日期2016 年1月4 日

摘要 摘要: 主要对密封技术的发展过程、密封的分类和典型密封种类等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不同密封形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密封工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述。对静、动密封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密封特别是机械密封将会在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等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密封技术;密封种类;静、动密封;机械密封

目录 1密封技术介绍 (1) 1.1流体密封的定义 (1) 1.2流体密封的作用 (1) 1.3流体密封的分类及其典型代表 (1) 1.4流体密封技术发展 (2) 1.4.1迷宫密封及其发展 (2) 1.4.2浮环密封及其发展 (2) 1.4.3机械密封及其发展 (3) 1.4.4干气密封及其发展 (3) 2动、静密封技术原理 (4) 2.1密封的分类 (4) 2.2静密封——垫片密封 (4) 2.2.1垫片密封概述 (4) 2.2.2垫片密封的结构和原理 (4) 2.2.3垫片种类 (5) 2.2.4垫片的安装技术 (6) 2.3静密封——胶密封 (6) 2.3.1胶密封的概述 (6) 2.4动密封——软填料密封 (7) 2.4.1软填料密封机理分析 (7) 2.5动密封——机械密封 (8) 2.5.1机械密封结构、原理 (8) 2.5.2基本构件 (9) 3 密封技术取得的成果和应用领域 (9) 3.1我国密封技术的发展 (9) 3.1.1机械密封取得的成果 (9) 3.1.2柔性石墨密封件取得的成果 (10) 3.2流体密封的主要应用领域 (10) 参考文献 (11)

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范文)doc

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XX公司 企业技术中心XX年度工作总结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XX公司技术中心自XX年3月成立以来,以产品研发为中心,倡导技术创新,在技术研发,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狠下工夫,现在公司淀粉基生物降解环保制品的研发型号日益齐全、产品迈向多元化。公司建立了高精密仪器检测检验的生产过程检测阵地,拥有电子分析天平、微量分析天平、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薄膜测厚仪等先进设备,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司按国际质量体系ISO9001认证要求,建立了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体系确保有效运行。 总经理XX高度重视技术中心建设,XX年、XX年、XX年连续三年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均超过企业年销售收入的3%。技术中心现拥有专业检测中心,检测设备、仪器齐全,在新产品的检测方面,对于客户来样能从多方面测绘出真实的数据来,能更深入地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先进加工工艺。依托技术中心继续深化与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从产品设计、研制及加工上对我公司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联合研发新产品,研制新工艺以大大缩短产品工艺开发周期,

为快速占领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并与陇东学院建立 了校企合作关系,该校教授定期到我公司对技术中心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 1、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公司原有的工艺装备、生产规模等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XX年我们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实施规模化经营策略,对原工艺装备进行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使企业生产能力和测试手段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扩大研发投入额,技术创新占销售收入比例的3%。制订科技研发奖励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补贴”及“总经理奖励基金”等管理办法,对技术好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员进行了奖励,XX年累计发放奖励金15多万元。公司健全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了科技攻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以个人业绩为参数予以定位,确定其待遇,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对成绩突出、工作优异的员工予以重奖,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2、技术创新成效:XX年我公司参加科技活动人员105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有66人,全年科技项目数2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数1项,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1项。现已获得专利3项。公司“晶谷”牌系列产品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晶谷”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XX 年,在国际市场受经济危机影响,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公司着眼于国内,从行业规划及市场角度制定了企业的长远发

密封技术发展与应用概要

密封技术发展与应用 陈帆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装控09-2班12号 摘要:主要对密封技术的发展过程、密封的分类和典型密封种类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不同密封形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密封工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综述了静、动密封的机理和发展方向,指出了密封总的发展方向是零逸出、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长寿命化。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密封特别是机械密封将会在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等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这门学科的帮助。 关键词:填料密封,胶密封,机械密封,迷宫密封,零逸出 Abstract:What mainly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ealing techn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aling technology and typical seal types are stated. The difference of seal for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sealing industry are introduced,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ealing industry. The static sealing mechanism,the dynamic sealing mechanism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re commented,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ealing technology which fulfill the zero emission, the high performance, the high reliability and the long life spa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 especially mechanical seal in chemical industry, petrochemical industry energy industr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 And the subject to help。 Key Words:packin seal;rubber-like materials and plastics seals;mechanical seal; labyrinth seal ; zero emission 一、密封的发展过程 1.1密封技术的发展史 密封技术已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地课题,而其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也确实 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它是研究密封材料、密封装置设计和密封机理的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 的边缘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今天密封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分支,而其 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公元11世纪初,密封技术最早起源于中国;同等水平的密封技术在国外最早出现于15世纪,并 且一直沿用至1700年左右的阿基米德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这种密封技术(填料密封)仍被 应用于某些特殊场合。19世纪开始,工业上应用弹性材料作为密封件,最为有代表性的是:1856年, 一种圆形的,用弹性材料做成的圈被应用于蒸汽机以及流体泵上。类似的密封技术被载入1886年的 法国专利。(图1) 图1.1886年法国专利的活塞密封件

公司技术中心工作总结.doc

公司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公司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2018年是技术中心成立以来成果显著的一年,也是较为繁忙、变化较大的一年。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技术中心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自己内部的管理机制、科研能力和实验手段,同时全面的提高了技术中心科研人员与市场的对接能力,从而使得科研开发与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经过技术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公司领导安排的各项科研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18年里,技术中心在酵母提取物的改进和深加工方面,在海产品提取物的研发及市场开拓方面以及啤酒新品种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在2018年研发成功的酵母提取物新品种af01、扇贝提取物—扇贝精粉和肉味浸膏等目前已经深受市场的欢迎,仅这三个新品种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500万元。同时,经技术中新研究开发的14度黑生啤酒也即将投入市场销售。这些新产品的研究成功,使得技术中心为集团公司在啤酒行业和高新产品和技术领域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回顾即将过去的2018年,我们为我们在工作当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欣慰,同时也为我们在工作上的一些不足而着急,为了我们今后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并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我们的长处,改正我们的不足之处,以便在2019年里为集团公司在新的发展领域里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公司拥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现将技术中心2018年度的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一、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快科研速度,提高效率。 在2018年里技术中心在抓管理制度上下了大力气,进一步完善了部门内部的科研管理程序和工作考核制度,使其既与公司的管理规范相符合,又具有与科研部门的特有情况相适应,使得在科研过程中各个科研人员和科研小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能够充分的相互协调合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课题的研发速度,从管理上和制度上保证技术中心的日常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展开,使得技术中心能够快速的发展壮大。具体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持续的积极实施并严格执行公司目前推行的月初工作有计划,月末按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考核的岗位考核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技术中心当月统领全局的纲领性文件去执行。每个人月末要对自己这一个月的工作对照原工作计划做出总结,如有变动应有明确的注解和说明,然后交由部门领导审查确定,以便明确每个人的工作的完成情况是否与技术中心整体的工作进度相吻合,如有不符之处将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每个人都须对自己下个月的工作制定详尽的计划,该计划应与部门的整体工作打算相一致,并交由部门领导审批后认真按计划执行。这样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使得技术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在技术中心的工作主线周围,使得大家目标明确,有劲向一块使,避免日常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实施按科研项目划分不同的科研小组,各个科研小组各自责任明确,有利于加快课题的研究开发进度。同时积极推行周工作计划管理办法和周例会制度,以便更好的进行任务细分以及各个课题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流体密封技术总结

1.刷式密封 最初研制的刷式密封用于军用飞机的发动机。刷式密封由牢固地固定在一个后板和侧板之间的浓密排列的金属丝鬓毛组成。鬓毛径向向内伸展,将其末端加工以适合转子表面,为了适应转子的径向运动,鬓毛沿轴旋转方向布置成450倾角。 当发动机变热时,鬓毛与转子表面轻微软接触,其弹性能使其追踪转子的径向偏移。在下游侧,后板限制鬓毛因压力导致的挠曲,通常在冷发动机上,鬓毛的尖端恰好离开转子,且其间隙恰好在运行中通过热膨胀和/或压力闭合。 转子与后板之间的间隙时确定刷式密封压力能力的一个关键参数,此间隙必须保持最小,但又大到足以在任何运行条件下避免接触转子。 实验表明一个精心设计的刷式密封的气体泄漏率不大于更大的传统迷宫密封泄漏率的20%。实验室试验和飞行经验表明径向偏移在0.5mm以下的刷式密封能在0.3MPa压力、100m/s转子线速度和5000C气体温度下工作。 一般的地,最小间隙30μm的浮动衬套密封的气体泄漏量预计最多为精心设计的刷式密封泄漏率的一半,或者低于迷宫密封的泄露量的15%。从原则上看,浮动衬套又向低泄漏气体密封迈进了一步,但由于在控制窄间隙密封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在发动机转速和温度处于瞬变情况下,这一潜力还难以实现。看来将来在军用和商用飞机气轮发动机中,传统的

迷宫密封将逐渐被刷式密封代替。 2、气膜密封 是一个薄的稳定气膜将密封端面分开,然而,气体黏度低需要更强大的流体动压机构来产生使端面脱离实际接触所需的压力,并提供抵抗瞬间载荷变化的必需的刚度。 把膜控制气体密封应用于现在飞机气轮机上,将提高发动机的总功率,因为在发动机的许多部位都需要把高度压缩的气体的泄漏率减到最小,此外,极热的空气过量流入轴承腔会招致着火的危险。 在现代喷气发动机内,在某些密封部位的条件是特别严峻的:空气压力可高达3.5MPa,温度为6500C,滑动速度范围可达250m/s。在未来的开发品中设想甚至更高速度和温度,也许500 m/s和750~8000C。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迷宫密封,更现代的措施是使用刷式密封和浮动衬套。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投入很大努力来开发飞机汽轮机用气膜控制技术。早期的形式具有较大的密封环,有时为扇形,这些环都配有流体静压孔板或是螺旋槽和加强流体动力学用雷利阶梯。虽然在飞机发动机上的应用中这些环中没有一个得到认可,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膜控制气体密封在不足13.0MPa、2000C和100m/s的工业气体压缩机上的应用得到认可。膜控制气体密封引起注意是其耐高温和高压能力大大高于刷式密封,这一点使这种密封在飞机压缩

密封技术1全解

武汉工程大学 过程装备密封技术论文 课题名称:填料密封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01班 学生学号: 1203020130 学生姓名:湛梦梦 学生成绩: 任课老师:刘丽芳

一、填料密封定义 盘根密封是最古老的一种密封结构,在我国古代的提水机械中,就是用填塞棉纱的方法来堵住泄漏的,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蒸汽机也是采用这种密封形式的。而19世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的生产与发展,使填料密封的材料有了新的发展。到了20世纪,填料密封因其结构比较简单,价格不贵,来源广泛而获得许多工业部门的青睐。 二、密封原理 填料装入填料腔以后,经压盖螺丝对它作轴向压缩,当轴与填料有相对运动时,由于填料的塑性,使它产生径向力,并与轴紧密接触。与此同时,填料中浸渍的润滑剂被挤出,在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由于接触状态并不是特别均匀的,接触部位便出现“边界润滑”状态,称为“轴承效应”;而未接触的凹部形成小油槽,有较厚的油膜,接触部位与非接触部位组成一道不规则的迷宫,起阻止液流泄漏的作用,此称“迷宫效应”。这就是填料密封的机理。显然,良好的密封在于维持“轴承效应”和“迷宫效应”。也就是说,要保持良好的润滑和适当的压紧。若润滑不良,或压得过紧都会使油膜中断,造成填料与轴之间出现干摩擦,最后导致烧轴和出现严重磨损。 为此,需要经常对填料的压紧程度进行调整,以便填料中的润滑剂在运行一段时间流失之后,再挤出一些润滑剂,同时补偿填料因体积变化所造成的压紧力松弛。显然,这样经常挤压填料,最终将使浸渍剂枯竭,所以定期更换填料是必要的。此外,为了维持液膜和带走摩擦热,有意让填料处有少量泄漏也是必要的。 三、应用范围 四、分类 4.1软填料密封

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pdf

篇一: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xx公司 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度工作总结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xx公司技术中心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以产品研发为中心,倡导技术创新,在技术研发,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狠下工夫,现在公司淀粉基生物降解环保制品的研发型号日益齐全、产品迈向多元化。公司建立了高精密仪器检测检验的生产过程检测阵地,拥有电子分析天平、微量分析天平、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薄膜测厚仪等先进设备,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司按国际质量体系iso9001认证要求,建立了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体系确保有效运行。 总经理xx高度重视技术中心建设,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均超过企业年销售收入的3%。技术中心现拥有专业检测中心,检测设备、仪器齐全,在新产品的检测方面,对于客户来样能从多方面测绘出真实的数据来,能更深入地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先进加工工艺。依托技术中心继续深化与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从产品设计、研制及加工上对我公司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联合研发新产品,研制新工艺以大大缩短产品工艺开发周期,为快速占领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并与陇东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该校教授定期到我公司对技术中心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 1、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公司原有的工艺装备、生产规模等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2012年我们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实施规模化经营策略,对原工艺装备进行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使企业生产能力和测试手段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扩大研发投入额,技术创新占销售收入比例的3%。制订科技研发奖励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补贴"及"总经理奖励基金"等管理办法,对技术好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员进行了奖励,2012年累计发放奖励金15多万元。公司健全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了科技攻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以个人业绩为参数予以定位,确定其待遇,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对成绩突出、工作优异的员工予以重奖,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2、技术创新成效:2012年我公司参加科技活动人员105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有66人,全年科技项目数2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数1项,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1项。现已获得专利3项。公司"晶谷"牌系列产品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 "晶谷"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12年,在国际市场受经济危机影响,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公司着眼于国内,从行业规划及市场角度制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积极开拓国内市场,2012年的销售收入比2011年增长9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了企业膨胀点,稳稳立住了脚跟。 3、科技投入情况:2012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650万元,其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510万元,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0万元,对研究院所及高等学校的支出30万元,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53万元,对其它企业的支出15万元。 引进技术专家、科技咨询专家等一批,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高级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中心各方面综合能力,为做好产品开发研究,技术项目改进,推动公司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后盾。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性,使企业由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生战略性转变,下一步重点一是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