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成分输血及护理培训ppt

合集下载

成分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成分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注血小板
1.输注速度要快,以病人耐受为准,一般应80-100滴/分,30min内输完; 2.避免剧烈振荡;
--当病人正在输浓缩红细胞中,血库送来了该 病人的单采血小板,我们该怎么办?
第23页/共42页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1.新鲜输注,速度不宜过快,融化后6小时 内输完; 2.结合患者情况,调整输血速度。
4.发生堵塞,禁止强行挤压输血器,应及时更换 输血器;
第20页/共42页
5.输用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的血液不能直接混合,应在两者之间输 以少量的生理盐水相间隔; 6.控制输血速度,输注1u红细胞不应超过4小时;当病人大出血时,可加压输注。
--输注浓缩红细胞,可以用页/共42页
• 处理:
1.暂停输血; 2.对症处理:有畏寒、发冷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高热超过39.5℃时,等寒颤、
发冷症状缓解时,应予物理降温; 3.按医嘱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非那根等。
第28页/共42页
4.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瓶一同送往实验室检验,并填写《病人输血反应报表》 送回血库;
有针对性地输注有关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3页/共42页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 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 开发及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 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 •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 便于保存和运输
第4页/共42页
临床上常见的成分输血
• 红细胞制品(浓缩、洗涤、辐照红细胞) • 血小板制品(浓集血小板、单采血小板) • 血浆和血浆蛋白制品
第17页/共42页
7.输血时要注意滴速,遵循先慢后快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经常巡视病人, 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8.如遇特殊情况,血已取回,不能输注时,应正确保存血制品。 9.输血后,血袋应保留24h,以备发生迟发性输血反应作检验之用。

成分输血和护理培训课件

成分输血和护理培训课件
脉较细或儿科患者 输血时,应选择较
细的针头。当需要进行大剂量输血时, 可选择较粗的针头。
成分输血和护理
13
㈡ 输血器中包括一个孔径为170um的滤器,以过 滤除去血液和 血液成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
血小板、白细胞的纤维蛋白素。
成分输血和护理
14
㈢ 输血和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一般来讲,输血前和输血中将其他 药物加入血液或血液成分中一起输 注是不恰当的。
9
(一)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液成分疗法
2. 血液成分制品 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品指全血分 离制备而成的各种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液衍生物制
品,主要有红细胞、血浆和低温沉淀物、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
成分输血和护理

(二)血液成分疗法的意义
1. 提高输血的疗效 由于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液衍生 物制品针对性强,有效成分的浓度高,因此能提 高输血治疗效果。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来讲,输 入全血,则治疗所需的有效成分含量低,因而达 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只有输入含有高浓度的血液 成分制品和衍生物制品,才能有效治疗这些疾病。
查输血器:①有效期;②包装有无漏气、污 染;③输血器是否完整无损。
成分输血和护理
24
“对”的内容
认真对照病历上医生医嘱、输血申请单、血型 血清学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患者的 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结果 及交叉配血试验单的各项内容;还要核对血袋 上的编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有效期等 是否正确和一致。
查血液质量:①正常库血:肉眼观察主要分 为二层,上层为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 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 楚,无血凝块或异物。②异常库血:血浆变 红或浑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呈暗紫色,两者 界限不清或有较明显的血凝块存在等,说明 血液可能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切勿输入。

成分输血护理培训课件

成分输血护理培训课件

18
四、输血护理
1、程序:接受医嘱→电话预定→抽血标本→ 电脑记账→卫勤中心→家属缴费→等血库 电话→取血
2、输血前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医嘱, 病原学检查结果,交叉配血结果,血型, 血袋号,血质(包装及有无凝血),血量, 失效期,双人核对
3、输血观察反应及处理
4、输血后记录,保存,评价
❖ FFP在1-5C条件下不融解的白色沉淀物,是FFP的 部分凝血因子浓集制品,主要含有Ⅷ因子、Ⅰ因子 (纤维蛋白原)、ⅩⅢ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和纤维结合蛋白。
成分输血护理
12
冷沉淀
❖ 注意事项:应采用标准输血器静脉滴注,宜 快速滴注,一般不超过30分钟,室温存放不 超过6小时
❖ 疗效判断:主要观察患者的出血表现是否得 到改善,有关出凝血实验的检测指标有重要 参考价值。
❖ 优点: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 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保存和运输。
成分输血护理
3
二、成分输血临床应用
1红细胞 2血小板 3血浆 4冷沉淀 5白蛋白 6免疫球蛋白 7凝血酶原复合物
成分输血护理
4
1、红细胞(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全血输血用于补
充红细胞的作用)
❖ 适应症:纠正贫血病人贫血症状的迅速有 效手段,凡贫血达到一定程度,机体出现 较重缺氧症状者均可输注红细胞。红细胞 输注占全部需要输血病人的80%左右。
用于防治特殊疾病:抗破伤风、抗乙肝等
等。
成分输血护理
15
免疫球蛋白
❖ 在上述血浆制品中,白蛋白主要用于低蛋白 血症和扩容;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低丙种球 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 他血浆制品主要用于凝血因子的补充:对一 种凝血因子缺乏,若有相应的浓缩因子,尽 量选用浓缩制剂,对复合(多种)凝血因子 缺乏(肝病、DIC等),则根据具体病情选 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FFP.

输血知识培训终版.ppt

输血知识培训终版.ppt
血液的方法,可以用其贮存血液超过3个星期; ➢ 1927年,国际上正式确立ABO血型系统; ➢ 1940 Landsteiner等,发现Rh血型; ➢ 2001年WHO、红十字会决定,将Landsteiner生日6
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 近十余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已使输血成
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
性休克等。
课件
荨麻疹
皮肤红斑
课件
2.过敏反应
3.治疗 1)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减慢速度,应用抗组胺药如异丙 嗪、苯海拉明,静注地塞米松5-10mg。 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g。 3)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适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预防 1)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 明 25mg和静脉注射皮质激素。 2)多次输血者:可输洗涤红细胞。
➢ 检测的病原体存在“窗口期”。 ➢ 有的病原体未列入血液检测标准。
课件
中国爱滋病报告(2007)
➢ 卫生部部长陈竺报告,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爱滋病病 毒感染者约70万人,因采供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 占9.3%。(2007年11月30日《健康报》)
➢ 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注进口Ⅷ因子 而感染爱滋病毒。
输血知识培训
课件
内 容:
一、基本概念 二、血型 三、输血的分类 四、输血的适应征 五、输血前的试验 六、输血注意事项 七、输血基本原则
八、输血反应 九、成分输血 十、血浆代用品 十一、自身输血 十二、血液保护 十三、有关法律法规
课件
一、基本概念:
➢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抢救措 施。
➢ 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生物工程制 品和血浆。

成分输血和护理课件

成分输血和护理课件
成分输血和护理 课件
目录
01. 成分输血概述 02. 成分输血的护理 03. 成分输血的安全性 04. 成分输血的发展趋势
1
成分输血概述
成分输血的定义
成分输血是指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根 据需要分别输注给患者的一种输血方式。
成分输血可以避免全血输注带来的不良反应,提 高输血效果。
成分输血包括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白蛋白等 成分的输注。

加强护理:对输 血患者进行严密 观察,及时发现 和处理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
01
严格筛选献血者:确保献血者 身体健康,无传染病
02
血液检测:对血液进行严格的 检测,确保血液质量
03
成分分离:将血液中的不同成 分分离,提高输血安全性
04
输血前准备:确保输血器材和 设备安全可靠,避免交叉感染
4
成分输血的发展 趋势
严格无菌操作:确保输血 过程中无菌环境,防止感 染
护理注意事项
01
严格遵循医嘱,确保输血成分和剂量准确无误
02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03
保持输血环境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04
输血结束后,及时清理输血设备,做好消毒工作
3
成分输血的安全 性
输血反应
过敏反应:输血 过程中可能出现 皮肤瘙痒、呼吸
困难等症状
发热反应:输血 过程中可能出现 发热、寒战等症

溶血反应:输血 过程中可能出现 溶血、贫血等症

细菌污染反应: 输血过程中可能 出现细菌感染、
败血症等症状
预防措施
严格筛选献血者: 确保献血者身体 健康,无传染病
严格检测血液: 对血液进行严格 检测,确保血液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节约用血技巧分享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01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是否
需要输血及输血量。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02
根据患者需求和实验室指标,选择最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
胞、血浆、血小板等。
采用自体输血和血液回收技术
03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采用自体输血或血液回收技术
,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
完善输血操作规范
不断优化输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错误和操 作失误的可能性。
加强患者监测和随访
建立完善的患者监测和随访机制,及时发现 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05
合理用血原则及实践应用
合理用血概念阐述
合理用血的定义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科学、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血液制品,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和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
实践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加强合理用血管理, 成功降低了输血反应发生率,提
高了医疗质量。
案例二
某医生在处理一例大出血患者时, 根据临床用血指南制定了科学的输 血方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案例三
某医院通过推广节约用血技巧,有 效减少了血液浪费,提高了血液资 源的利用效率。
06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要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定了临床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前评估、输血操作及输 血后管理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血站管理办法》
明确了血站的设置条件、职责、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和供应的安全有效。
《血液安全质量管理规范》
对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提 出了具体要求。
输血作用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 氧能力,提高组织供氧;补充各 种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等。

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 不可在室温下放置使之自然融化, • 不可在自来水中融化, • 如有纤维蛋白析出往往会影响疗效,还易阻塞针头;
• 血浆只要求ABO血型同型输注,不要求做A B O血型交叉配 合试验。
病毒灭活血浆输注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 同型血浆缺货时也可ABO相容输注, 相容关系为: AB型 → 任何血型的受血者; A型 → A型或O型受血者; B型 → B型或O型受血者; O型 → O型受血者。
• 3、病毒灭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 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患者 来说,200ml病毒灭活血浆应在20分钟内完成全程 输注,1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完成全程输 注。
护理人员应怎样给血液加温?
• 专人负责操作并严密观察; • 将血袋置于35~38℃水浴中,轻轻摇动血
袋,并不断测试水温,15分钟左右取出备 用; • 加温的血液控制在32℃,不得超过35℃, 水温不得超过38℃,以免造成红细胞损伤 或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反应; • 加温过的血液要尽快输注,因故未能输注 不得再入冰箱保存; • 有条件的用血液加温器给血液加温。
管,直至查明原因。
护理人员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
单及输血同意书,要放入病历中永久保存。
护理人员对安全输血起什么作用
• 护理人员对安全输血起重要的最后把关作用。 虽然临床输血是医生、护理人员和输血科人员共同完
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但护理人员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 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 • 如果护理人员有较为丰富的输血知识,并具备良好的责任 意识,能一丝不苟地按输血护理常规操作,则可避免输血 前某一环节的疏忽(包括护理人员自身的疏忽)而造成输 血意外事故的发生。
久,不宜放4℃冰箱,也不宜再冻存,因为因子Ⅷ 最不稳定,很容易丧失活性;

成分输血及输血规范培训护理课件

成分输血及输血规范培训护理课件

详细描述
如细菌性反应、病毒性反 应(如肝炎、艾滋病等) 、气体栓塞等。
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不良反应采取相 应处理措施,如严格控制 血液来源、加强输血过程 中的消毒与无菌操作等。
05
输血规范培训与护理教育
输血规范培训的重要性
1 2 3
提高护理人员对输血安全的认识
输血规范培训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了解输血的基本 知识、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保证患 者的安全。
03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红细胞输注
红细胞输注主要用于纠正贫血和补充 血容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红细胞输注通常用于治疗贫血、失血 、急性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血容量不足 等病症。通过输注红细胞,可以迅速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改良组织缺氧状 态,缓解患者症状。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出血 ,以及提高血液凝固能力。
VS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负责止 血和血液凝固。当患者血小板数量减 少或功能特殊时,可能导致出血不止 或难以止血。通过输注血小板,可以 迅速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预防和治疗出血。
血浆输注
血浆输注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维持渗透压 和补充蛋白质等。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含有多种蛋白质 、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当患者血容量不足、 渗透压失衡或蛋白质缺乏时,血浆输注可以 起到补充和调节作用,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成功案例二
某医院在实施成分输血及输血规范培 训后,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 提高,输血操作流程更加规范,提高 了患者满意度。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医院在成分输血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对 输血规范掌握不够熟练,导致一起严重的输 血不良反应事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严重肝病所致的凝血因子Ⅱ、 Ⅶ、Ⅹ和 纤维蛋白原的减少。 2.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3.抗凝血酶Ⅲ(AT-Ⅲ)缺乏。 4.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 5.口服豆香素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出血者。 6.血浆置换 。
四.白细胞
•机器单采:每人分含0.5-2.0×1010个粒细胞。 •手工采集:每单位含1×109个粒细胞,含较 多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
出血、有血栓的患者、CO中毒的患者。 •代浆血:全血移出血浆,加入与移出量相等的 以代血浆为主的保存液。 适用于:同时需要纠正贫血和血容量的患者 。
一.红细胞
• 洗涤红细胞:移去了99%的血浆蛋白和85% 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在4-6℃保存,24 小时内输注完毕。 适用于:对已产生白细胞抗体、有输全血或 血浆过敏的患者以及高钾、肝肾功能障碍 的患者和AIHA,PNH。
六.血浆蛋白制品
●人血白蛋白 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制得,为略粘稠,黄 色或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颅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六.血浆蛋白制品
●人血丙种球蛋白 从血浆、血清和胎盘血中分离提纯的免疫 球蛋白制剂,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预防病毒性传染病。 2.治疗免疫缺陷病, 3.治疗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感染,以及 败血症或内毒素血症。
成分输血及护理
学习目标
了解成分输血的概念及其优点 熟悉成分血的分类 掌握各类成分血的输注要点
成分输血 (blood components transfusion)
成分输血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 行分离、加工、提纯后制成的各类血 液制品,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 有针对性地输注有关血液成分,以达 到治疗目的的一种输血措施。
• 其他:添加剂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年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 充氧红细胞等 。
二.血小板
•机器单采:橙黄色,半透明,每200ml血 小板浓缩液为10u,所含血小板数 ≧2.5×1011个。供一个病人一次使用。 •手工采集:淡黄色,如同混浊血浆,每 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为1u,,含量为 2.4×1010个,容量25-35ml。
成分输血是1959年由Gibson提出 。
成分血的优点
高纯度、高浓度 体积小,运输方便 针对性强,疗效好 节约血液资源 输血反应少
全血易造成血容量超负荷
临床成分血的种类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白细胞
凝血因子 血浆蛋白制品
一.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移除血浆和抗凝保存液。在26℃,保存21-35天。 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慢性贫血、急性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病人。
三.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FFP):血液采集6-8小 时内分离出来,在-30℃以下冰冻和保存 , 含正常量的全部凝血因子,保存期为1年。
•普通冰冻血浆:血液采集8小时以后分离 出来,在-30℃以下快速冰冻而成,保存 期为5年,使用之前在3注意事项
★严格的查对制度(三查八对,两人查对) 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 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 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正确连接血液制品及输血器 ★血液中不能加入除生理盐水以外的其它药物
一.红细胞输注及护理
•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必要时在输注过 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 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五.凝血因子
·Ⅷ因子:为白色沉淀,溶解后为黄绿色, 多用于甲型血友病。
·Ⅸ因子:多用于乙型血友病。
五.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的第Ⅰ因子,有很 好的止血效果,正常血液浓度为2-4g/L,最 低止血浓度0.5-1g/L。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含有维生素K依 赖性因子Ⅱ、Ⅷ、Ⅸ、Ⅹ,并含有少量的 血浆蛋白。 适用于:乙型血友病
在4℃下,48小时内有效。 适用于:因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或 经抗生素72h后仍不能控制的感染。
五.凝血因子
•冷沉淀(FⅧ:C):新鲜冰冻血浆在4℃条件下 融化后分离制备而来,呈黄色半透明。含有丰 富的Ⅷ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在-30℃以下冰箱 内贮存有效期1年。
适用于:儿童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先 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患者。
二.血小板输注及护理
•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 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 •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无云雾状为不合格, 疗效差。如有细小的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 散。 •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 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
二.血小板输注及护理
• 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
•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 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 •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 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 因子丧失活性。 •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 不可冰冻保存。
四.白细胞输注及护理
•浓缩白细胞在体内的寿命只有9天,收 到后应该立即输注。
•输血反应发生与白细胞等免疫作用有关, 控制输注速度,是减少不良反应的主要 措施之一。
五.凝血因子输注及护理
•融化后的冷沉淀不仅要尽快输用.而且要用输 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 若因故(如病人高热)未能及时输用,需要存 放较长时间,应放回血库由机器震荡保存。
二.血小板输注及护理
•血小板输注一般以同型为最好,但紧 急情况下,A、B、O血型不同的血小 板亦可输注,但应移除浓缩血小板中 的大部分血浆,且其红细胞含量应低 于5%,红细胞多于5%时,应做交叉 配血试验。
三.血浆输注及护理
•洗涤红细胞是开放性制备的,故应尽快输注。因 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条件下保存24小时。
一.红细胞输注及护理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 钟要慢,20d/分,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无不良 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1U不超过4小时。
•尽量用一袋取一袋,若未及时使用保存在放有冰 块的取血箱中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