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建筑节能——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建筑节能——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建筑节能——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筑节能——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筑节能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空调系统用电量大,耗能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给用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建筑行业逐渐采用高效的冰蓄冷系统,用冷媒液蓄冷,从而在炎热的夏季节约节能。

下面从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冰蓄冷系统的设计1. 系统配置冰蓄冷系统的基本构造包括冷媒系统、储冰系统、换热器系统。

冷媒系统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指冷却剂在冷热介质之间循环运行,通过制冷剂蒸发和冷凝而实现制冷目的。

而储冰系统则是为了在夜间低谷时段进行储存,冰锥、冰塞等可以储存冷能的设备为储冰系统的核心部分。

同时,换热器系统是为了通过冷冻水与室内需要冷却的空气、水进行换热,为整个冷却系统提供热交换。

2. 系统管线的设计对于冰蓄冷系统管线布置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还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故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的直径、材质、安全装置的配置,同时对于高耗能部分要进行特别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冰蓄冷系统的施工1.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购买施工材料和设备。

在材料和设备的购买时要格外注意其质量,购买替代品和保修期较短的材料和设备肯定是不可取的。

和其他施工项目一样,冰蓄冷系统的施工前期准备也同样重要。

2. 施工细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点:(1)在进行储冰坑施工时,要严密注意立体交叉面的协调大大提升建筑蓄冰块的密度。

(2)在冷水机组的制作、交插时必须使用电焊进行连接,绝不能使用螺栓连杆。

(3)在冰蓄冷系统的管道施工和焊接时,电焊的零部件和电缆都要检查一遍,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焊接时也需注意防火,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4)在验收过程中,要检查每一个节点,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详细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巧。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范本 1: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问题陈述2. 目标与目的2.1 目标设定2.2 目的说明3.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3.1 研究方法选择3.2 数据采集方式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4.2 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5.2 冰蓄冷系统构成5.3 冰蓄冷系统的优势6. 改造方案设计6.1 方案需求分析6.2 方案设计原则6.3 系统改造方案7. 改造实施计划7.1 实施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与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与分析8.2 效果评估方法8.3 结果总结与分析9. 风险与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9.2 风险应对措施9.3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改造后经济效益计算11. 实施步骤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变频空调系统改造方案法律名词与注释:1. 节能: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合的措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行为和方法。

2. 改造:指对已建成的设施或者系统进行部份或者全部的技术、结构、设备的变更和新的工程建设。

3. 冰蓄冷:指利用低峰时段制冷机组产生的冷量冷却水箱内的水,并在高峰时段通过冷却水箱将冷量释放,从而减少空调系统负荷需求的一种节能技术。

4. 附件:本文档所提到的相关文件或者资料。

5. 投资成本:指进行设备改造或者系统改造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的总和。

6. 经济效益:指通过改造措施所带来的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等经济效益。

范本 2: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和问题陈述2. 方案目标2.1 目标设定2.2 目标解释和说明3. 技术分析和研究方法3.1 冰蓄冷技术原理分析3.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和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和系统构成5.2 冰蓄冷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范围6. 改造方案设计6.1 改造方案需求分析6.2 系统改造设计原则6.3 改造方案具体设计7. 改造实施计划7.1 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和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和效果评估方法8.2 结果总结和分析9. 风险和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措施9.2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经济效益计算和评估11. 实施步骤和进度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冰蓄冷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法律名词和注释:1. 冰蓄冷: 利用夜间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量,通过冷藏水箱等形式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日高峰期使用,以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和对能源的消耗。

冰蓄冷系统、蓄冰槽防水保温设计与施工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方案

冰蓄冷系统、蓄冰槽防水保温设计与施工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方案

冰蓄冷系统蓄冰池、蓄冰槽防水保温设计与施工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方案1、设计原则保证蓄冰池、蓄冰槽不漏水、耐冷、耐腐蚀,同时做到保温保冷,防冷桥、防散热(冷)。

2、结构:对于大型冰蓄冷中央空调来说,蓄冰池(槽)一般为混凝土构造,蓄冰池(槽)有4个墙面、一个底面以及一个顶盖组成。

2.1墙面防水保温构成:(1)新鹰工采用进口防水材料设置玻璃纤维网格布进行涂层防水【做法一般为:按照要求进行分层涂布等】。

(2)防水层:采用进口专用防水图层;如果采用防水卷材宜采用自粘防水卷材,切不可采用热熔性卷材。

(3)保温层:我们采用节能保温产品中第三代产品,此产品节能保温效果目前国际领先,导热系数为0.004;是聚苯挤塑板办的1/10,是聚氨酯保温的1/6;就是说:10mm厚度可达到聚氨酯60mm厚度的保温效果,并且保温材料自身就具备防水功能,解决的传统的保温材料吸水的问题,采用现场粘贴方式以减少施工难度。

(4)50mm以上钢筋混凝土垫层:地面一般要承受大部分冰水的重量以及制冷设备的重量,所以加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以保护保温层和防水层。

3、施工:3.1要严格依据设计施工。

由于蓄冰槽结构复杂,分层较多,要选择好界面剂提高各层的粘黏度,防止脱层.3.2针对混凝土、水泥砂浆与环氧玻璃网衬层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率不同,蓄冰池玻璃网防腐防水必须要在普通玻璃网防腐防水基础上增加现场调配的“特防”特种耐低温环氧胶泥。

该环氧胶泥的高低温变收缩率介于混凝土砂浆和环氧玻璃钢衬层之间,通过该胶泥层的逐步过渡,能彻底解决蓄冰池防腐衬层因低温收缩引起的与基层脱层问题。

3.3防腐防水保温工程施工应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具备防腐保温及防水工程双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因蓄冰池(槽)属于密闭通风不畅空间,防腐防水保温施工时安全隐患非常严重,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蓄冷施工方案

蓄冷施工方案

蓄冷施工方案蓄冷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 确定蓄冷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容量、管道布置、设备选型等。

2. 准备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3. 确保施工场地的清洁和安全。

4. 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二、施工过程1. 安装蓄冷设备在施工现场安装蓄冷设备,包括冷凝器、蓄冷罐等。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稳固和平衡,并确保设备的各个部分连接紧密,不存在漏水或漏气的问题。

2. 铺设冷水管道将冷水管道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布置,确保管道的长度和弯曲处的角度符合要求。

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管道的平直和水平,避免出现过度弯曲或下垂的情况。

3. 连接管道和设备将冷水管道与蓄冷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使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和工具进行连接,避免漏水或漏气。

4. 测试和调试在完成施工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确保蓄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正常、水流是否畅通、温度控制是否准确等。

三、验收和保养1. 进行系统的验收和检测,确保蓄冷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包括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管道的连接情况、系统的运行效果等。

2. 定期进行系统的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密封情况、替换损坏的部件等。

3. 做好系统的记录和统计工作,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能源消耗、系统的效果等。

根据统计数据,及时调整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维护计划。

四、安全措施1.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对设备和管道进行严密检查,确保不存在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

3.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场地的安全和秩序。

在蓄冷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管道和系统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冰蓄冷系统 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 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施工方案:1. 蓄冷槽体的制作1.1 确认蓄冷槽体放置位置,混凝土基础已施工完毕,满足设备承重要求,表面平整,符合施工要求;1.2 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塑料布防潮、隔气层;1.3 沿设计槽钢位置在隔气层上面铺设木方,将槽钢放置在木方上面,焊接底面槽钢框架,焊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止槽钢温度过高,引燃木方或者将塑料隔气层烫坏;1.4 在底层槽钢框架的空隙内填充橡塑保温材料压实,然后将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刷环氧树脂漆,然后就位,使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紧密接触,分块焊接底层钢板,焊接完毕后在钢板迎水面刷环氧树脂漆,防止钢板以后遇水腐蚀;1.5 在底层槽钢钢板焊接制作完毕后,开始焊接竖直方向槽钢与三个方向的中间的两道槽钢腰梁以及蓄冷槽顶面槽钢;1.6 分别焊接三个方向侧面钢板,在焊接过程中注意钢板以及槽钢因为受热而变形,在局部地区需做反方向的拉伸处理,保证焊接的竖直和水平;1.7 在三面槽钢以及侧板焊接,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刷环氧树脂漆完毕后,蓄冰设备就位,具体就位方法参见后蓄冰盘管的安装与就位;1.8 在确认蓄冷设备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第四面的横向两道腰梁焊接上去,焊接完后在制作侧板,同时制作蓄冷槽体的注水管,溢流管,排污管,观察孔,液位管;1.9 以上工序完毕后,在确定无焊接瑕疵后,开始往蓄冷槽注水,注水到溢流管位置,静置24小时,确认无渗漏后放水;1.10 在蓄冷槽的中间两道腰梁以及底面梁、顶面梁外安装木方,以用来固定外板;1.11 确认蓄冷槽无渗漏后开始保温工作,采用现场聚氨酯发泡的方法保温,保证保温厚度至少为100mm,注意保温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开启现场通风设施,以防中毒;1.12 蓄冷槽顶板采用100mm厚聚氨酯净化彩钢板,注意彩板上方开孔位置与蓄冷槽出水,进水位置保持一致,彩板两头的长度以盖过保温层以及木方为宜;1.13 在以上工序全部完成后,蓄冷槽体在保温层及木方外面敷设0.5mm厚镀锌钢板装饰面。

冰蓄冷设计与施工

冰蓄冷设计与施工

冰蓄冷系统1、空调蓄冷技术空调蓄冷技术,即是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制冷机制冷,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或潜热特性,用一定方式将冷量存储起来。

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把存储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

2、空调蓄冷系统的特点优点: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起到了转移电力高峰期用电负荷的作用。

空调蓄冷系统的制冷设备容量和装设供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

一般可减少30%~50%。

空调蓄冷系统的运行费用由于电力部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比常规空调系统要低,分时电价差值越大,得益越大。

空调蓄冷系统中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的比例增大,状态稳定,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缺点:空调蓄冷系统的一次性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要高。

如果计入供电增容费及用电集资费等,有可能投资相当或增加不多。

3、冰蓄冷系统与一般制冷系统的对比一般制冷电能需求的峰值问题:由于电能的大量消耗,电厂的成本越来越高,在紧张时间段内,电能费用更加昂贵,有时电能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离峰以外时间,电力需求减少,生产过剩形成浪费。

冰蓄冷系统用于消除用电高峰,将空调负荷转移到峰值以外的时间。

选择较小的冷水机获得最佳“参差率”,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收率。

4、冷水机组负载冷水机组负载24小时分布系统冷量是按建筑物最高负荷设计。

全日制冷周期中有负荷波峰出现,即14:00-18:00之间机组的“参差率”低。

5、电能需求曲线6、电能需求曲线分析从电能需求曲线中可以看到一天中冷凉需求的高峰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那么为了满足最大需求冷量就要求制冷机组的制冷量达到最大需求冷量。

这样就需要大制冷量的机组,而如果采用冰蓄冷系统就不需要采用那么大冷量的机组,这既节省了在制冷机组上的投资,也可使机组全天均匀平稳的运行。

这一点可从以下的原理是一种看出来。

7、原理冷水机组在夜间离峰时段制冰储存,储存的冷量供次日空调负荷的应用。

图中晚上18点到早上8点的深蓝色区域为制冰储存的冷量,早上8点到晚上18点的深蓝色区域为用储存的冰制冷的冷量。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9.在系统设计中还应考虑到:乙二醇溶液受球内介质相变时的影响而体积膨胀,在系统中他的相变膨胀量是2%~9%。

为此系统应设置膨胀水箱,而且还设置了溶液补给箱作为膨胀水箱外的溢流箱。

在系统亏液或浓度降低时进行补液。

设置溶液补给箱有以下作用: ①既可方便地给系统补充乙二醇溶液,又便于检查乙二醇溶液浓度。

②当蓄冰球相变时,体积膨胀使膨胀箱中的溶液容纳不下而溢流至补给箱③在系统检修或维护中的补液及乙二醇液体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减少运营成本,以环保要求。

10.蓄冷系统的水处理:乙二醇水溶液系统管路为防止腐蚀,需加防腐剂使钢管内形成保护膜,防腐剂须符合环保要求。

11.阀门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①电动调节阀、开关阀门的密闭性能应严格要求;在整个系统冻冰及融冰的过程中,乙二醇侧在一定阶段内会运行在-2.19℃/-5.56℃温度范围内,在板换的另一侧的冷冻水通常在7℃/12℃运行;如果板换的乙二醇侧关闭不严有泄漏,会造成板换冷冻水一侧结冰,冻裂设备。

本工程采用KEYSTONE和SIEMENS 的电动蝶阀。

②电动阀门的两侧应设置检修阀、旁通阀;以便系统检修,和人工手动运行。

③电动阀门必须有方便的手动调节装置。

12.设备投资及运行比较:(见表) 比较结果: ①冰蓄冷系统冷冻站房初投资1531万元,常规空调工况冷冻站房初投资1300万元; ②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节约运行费用136万元/年; ③以空调设备运行年限20年计,蓄冰系统共可节约272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④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较低,安全可靠。

机组采用智能控制,实行远程监控,无须专人值守,便于管理; ⑤采用蓄冰系统削峰填谷,可避免变压器夜间空载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⑥随着国家电力政策对削峰填谷的进一步倾斜,鼓励用户使用蓄冷空调技术,电力部门将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用户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⑦蓄冰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冷源,增加了集中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蓄冷施工方案

蓄冷施工方案

蓄冷施工方案蓄冷施工方案是指通过特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将低温环境下的冷量贮存起来,用于供暖或制冷。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蓄冷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蓄冷施工方案。

确保方案合理可行。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蓄冷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冷库设备等。

二、施工步骤1. 建造冷库: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冷库的建造。

冷库内部应使用符合要求的保温材料进行隔热处理,并确保冷库内部密封性好。

2. 接入制冷设备:将制冷设备安装在冷库内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与冷库内部的管道及电线连接好。

3. 进行系统调试:将制冷设备调试为正常工作状态。

通过冷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冷库的温度,并调整制冷设备的工作模式,使冷库内部保持低温状态。

4. 密封门窗:在冷库周围的门窗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冷气的泄漏。

可采用密封胶条等材料,确保门窗的密封性。

5. 建造蓄冷系统:蓄冷系统包括冷水输送管道、蓄冷水箱等。

将冷水输送管道连接到制冷设备的出口处,将冷水输送到蓄冷水箱中。

蓄冷水箱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以保持存储的冷水温度。

6. 进行系统调试:将蓄冷水箱与制冷设备连通,并调试系统使其正常运行。

通过监测蓄冷水箱内部温度,调整制冷设备的工作模式,使蓄冷水箱内保持低温。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环境:蓄冷施工应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以减少外界温度对施工的影响。

2. 施工材料:使用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细节: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细节处理,如管道连接处使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以防止冷气泄露。

4.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佩戴防护装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施工验收标准1. 冷库温度稳定:冷库内部温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能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2. 蓄冷水箱密封性好:蓄冷水箱内部温度应低于外界环境,并通过密封性测试确保没有漏水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工程概述北京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月坛北桥东侧,建设单位是首创集团融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该建筑物功能类型为办公,酒店,银行办公的综合大厦,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

是全国最大的冰蓄冷工程项目。

该项目由北京建工总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一项目部进行施工安装。

本系统主要是为该建筑提供空调冷冻水,冷冻站在地下3层;机房建筑面积1200m2(蓄冰槽520m2)。

冷冻站采用蓄冰空调系统,充分利用夜间廉价的低谷电力储存冷量,补充在电力高峰期的空调冷负荷需要,节约系统运行成本。

02设备配置(一)冷源1.双工况螺杆式冷水机组3台(YSFAFAS55CNES)约克(合资)2.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YKFBEBH55CPE)约克(合资)(二)冷却塔:大连斯频得冷却塔共计5台,CTA-600UFWS两台,CTA-450UFWS三台。

(三)板式换热器:丹麦APV板式换热器共计3台,选用APV板式换热器J185MGS16/16。

(四)蓄冰槽(现场加工)蓄冰槽共有六台,最大蓄冰量31787.2KW(9040RT)。

(五)乙二醇循环水泵:德国KSB乙二醇循环水泵共计4台,其中1台备用,并配4台变频器。

(六)冷却水循环泵:德国KSB冷却水循环泵选用卧式离心泵4台,其中1台备用。

03运行策略(一)负荷说明根据建筑使用情况及初步设计估算结果,整幢大楼的尖峰冷负荷为11428KW(3250RT)。

由于气温变化,空调系统在整个运行期间日负荷大小会有变化,根据负荷分布情况,计算出100%负荷情况逐时空调负荷:目前蓄冰的模式可采用全部(全量)蓄冰模式或部分(分量)蓄冰模式。

本工程采用部分蓄冰模式。

根据采暖通风专业提供的建筑物设计日100%负荷如下:最大小时冷负荷:11428KW(3250RT)设计日冷负荷:151705KWH(43144RTH)最大小时基载冷负荷:2286KW(650RT)扣除设计日基载冷负荷后冷荷:96852.4KWH(27544RTH)(二)系统流程简述本设计蓄冰设备选用冰球式蓄冰设备,系统选用串联单循环回路方式,在循环回路中,乙二醇制冷主机置于蓄冰装置上游。

系统中设有板式热交换器3台,每台换热量为用3961KW(1126RT),用以把冰蓄冷系统的乙二醇回路与通往空调负荷的水回路隔离开,保证乙二醇仅在蓄冰循环中流动,而不流经各空调负荷回路,可减少乙二醇用量并避免乙二醇在空调负荷回路中的泄漏。

乙二醇回路中设有4个电动调节阀CV1,CV2,CV8CV9,根据冷负荷变化,通过电动调节阀CV1,CV2调节进入蓄冰装置的乙二醇流量,保证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的乙二醇侧温度恒定并满足冷负荷需求。

电动调节阀CV8.CV9调节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的乙二醇流量,保证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的水侧温度恒定并满足冷负荷需求。

同时,空调冷冻水回路采用的是二级泵系统,节省运行费用。

本工程最大蓄冰容量31787.2KW(9040RT),分6个冰槽,槽内净高2.35米。

为了尽量减少冰槽的占地面积,我们将蓄冰槽作成非标准型的,尽量利用建筑空间,顶板上方预留设备入口兼检查孔,供设备及检修人员出入。

冰槽结构为外保温。

自蓄冰槽向外的结构组成分为:防水涂刷层,橡塑保冷层。

为满足电力部门削峰填谷的需求,电力高峰段,双工况冷水机组,基载冷水机组满负荷运行,不足冷量由融冰输出供给。

系统设计中同时考虑备用问题,当任意一台机组发生故障时,开启备用基载冷水机组满足空调供冷的需求。

当任意一台双工况冷水机组发生故障时,开启备用基载冷水机组,满足第二天空调供冷的需求,当任意一个分区的蓄冰槽发生故障时,开启备用基载冷水机组,满足空调供冷的需求。

在过渡季节空调供冷时,停开冷水机组,仅输出融冰供冷便可满足空调需求。

此时,电动调节阀CV1,电动阀CV3关闭,开启电动阀CV2,CV4,乙二醇溶液冰不流经双工况冷水机组,避免了泵功率的浪费。

在蓄冷槽单独供冷时,乙二醇溶液泵采用变频技术,大量降低水泵能耗。

(三)蓄冰运行策略根据全日冷负荷曲线及北京地区的分时电价情况,本设计采用的是负荷均衡的部分蓄冰策略,这样既可以用在夜间储存的冷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在电力高峰期空调冷负荷需要,节约系统运行成本,也尽可能少的占用该建筑的有效面积。

04运行情况比较由于北京地区电网采用了峰谷电价政策,高峰电价与低谷电价已达到4.3∶1。

因此,采用冰蓄冷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

现阶段,峰谷分时电价如下表:乙二醇系统的控制根据电力负荷的峰谷时段(电价的高低)和空调负荷的要求,整个蓄冰制冷系统能自动切换系统的运行工况:(1)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2)双工况主机+融冰供冷模式(满负荷情况)(3)融冰单供冷模式(部分负荷情况)。

控制系统根据工况要求,自动开关电动阀,组成某工况所需的流体通道。

通过阀门调节控制融冰速度;在融冰单供冷工况通过乙二醇泵变频及台数调节控制融冰速度及供水温度。

1.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23∶00~7∶00在此时段内为电力低谷期,电价低廉。

双工况主机设定为制冰工况并满负荷运行,所制得的冷量全部以冰形式存储起来,以供冷负荷高峰期使用。

开启双工况主机和乙二醇泵,在双工况主机、乙二醇泵和储冰槽之间形成一个制冰循环。

在电力低谷期,充分利用低谷廉价电力,三台双工况主机全力制冰,制冷机组首先使回路显热降温,直降到蓄冷球相变温度,达到相变温度后,随着吸收机组产生的冷量,蓄冷球开始发生相变(结冰),在结冰期间冰球不断吸取机组所产的冷量,至制冷机组产生的冷冻流体温度也略降至相变结束时对应的最终温度速度很快,而这种快速的降温表明了蓄冷阶段的结束。

因为制冰时主机的效率受到室外空气参数系统设定的影响,达到设计蓄冰量所需要的时间可能超过或短于电力低谷时段,如果超过电力低谷时段,系统会在早晨电力平峰期甚至电力高峰期制冰,系统的运行费用增加;如果短于电力低谷期,则会造成系统在达到设计蓄冰量以后无效或低效运行(主机出口温度很低),系统的运行费用也会增加。

所以应该在电力低谷期,充分用足制冷机组制冰量和冰球的蓄冰能力,才能最大发挥蓄冰的功效(即最经济的效果)。

判断制冰结束的条件是:①控制系统的时间程序指使为非储冰时间。

②当制冰主机出口温度低于-7℃(可调)时或储冰装置的进出温差降到1.5℃(可调)。

2.双工况主机+融冰供冷模式(满负荷情况):8∶00~23∶00当用户冷负荷大于制冷机组所产生的冷量时,需要蓄冷槽与制冷机组同时供冷,即联供运行。

在此时段双工况主机满负荷运行,不足冷量由融冰满足,融冰供冷量根据负荷变化由电动调节阀CV1、CV2来调节。

开启双工况主机,乙二醇泵和冷冻水泵。

在双工况主机、乙二醇泵和板换形成一个供冷循环。

乙二醇泵把主机的冷量输送到板换,冷冻水和乙二醇溶液在板换进行热交换后,有冷冻水泵输送到分水器或空调末端。

除了由于检修原因人为干预外,应采用基载主机优先。

微机控制系统根据动态负荷预测的数据,控制蓄冷槽释冷量的大小,使蓄冷槽的蓄冷量当天基本用尽,又不能出现最后几小时蓄冷系统供不应求,使冰蓄冷系统运行到最经济的效果。

3.双工况主机单位供冷模式(部分负荷情况):11∶00~18∶00在此时段内为电力平价期,电价适中。

双工况主机设定为制冷工况并满负荷运行,满足空调冷负荷需要。

开启双工况主机、乙二醇泵和冷冻水泵,从板换出来的9℃的乙二醇溶液先经过主机降温(7℃),主机的设定出口温度为5℃,然后进入储冰槽,储冰槽阀门处于调节状态,经过储冰槽冷却的乙二醇溶液在阀门的调节下达到设定的供水温度4℃,供给板换。

同时通过调节CV8阀门控制板换二次侧的供水温度。

4.融冰单供冷模式(部分负荷情况):8∶00~11∶00;18∶00~23∶00在此时段内电力高价期。

融冰供冷满负荷运行,不足冷量由双工况主机满足,满足空调冷负荷需要。

这样可避开电力高峰期,将系统的最高用电量降至最低,节约运行成本。

融冰供冷量根据负荷变化由变频泵来调节。

开启乙二醇泵和冷冻水泵,乙二醇泵变频使板换二次侧的供水温度稳定在设计温度(如7℃)。

此时,主机退出运行,主机的旁通CV12打开,乙二醇溶液不在流经主机,直接进入冰槽,通过变频有效节省能耗。

某些季节冷负荷低时往往只靠释冷便能满足冷负荷,要求微机控制系统根据动态蓄冷负荷预测,自动地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冰蓄冷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以达到削峰填谷节约能源的目的。

5.备份模式:7∶50~8∶00在此时段内由于没有其它负荷,此间系统中除基载主机及相应设备正常工作,提供该建筑的基本冷负荷外,所有设备均停止运行,整个系统处于备份状态。

此外,业主还可以根据该建筑的实际情况组成其他模式。

05冰蓄冷系统自动控制功能1.冷冻水系统连锁控制冷冻水系统中,和板换相连的一次冷冻水泵和板换是多对多的关系,也同样存在象乙二醇系统中的联锁要求,负荷降低所需开启的一次冷冻水泵台数减少,对应的板换开启台数也需要减少,即一次冷冻水泵和板换冷冻水出口的电动阀门形成联锁,同样这种联锁控制不能影响一次冷冻水泵和板换互为备用的关系。

2.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根据主机(基载主机和双工况主机)的开启状态开启相应的冷却水泵,冷却水泵、主机、冷却塔和电动阀门形成联锁。

同时,通过电动阀门调节,冷却水泵、主机和冷却塔能互为备用,即当其中二种设备同时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开起非对应的设备,通过阀门自动切换所需的工作回路。

根据冷却水的回水温度(冷凝器的进水温度)调节冷却塔风机、台数控制及冷却水旁通控制,以保证冷却水的回水温度不低于主机所要求的最低冷却水供水温度,同时尽可能使冷却水回水温度降低,以提高主机的制冷效率。

3.整个系统的控制与监视(不包括冷冻水二次水泵)(1)系统的启停顺序控制系统的启停顺序除考虑设备的保护外,还应充分利用主机停机后管道系统中的冷量。

主机,如果主机需要开启,则力求使主机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同时当天冰必须能全部用完;同时以末端空调冷负荷。

开启顺序:阀门调节到相应的工况状态—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却水泵—(基载主机)—乙二醇泵—双工况主机。

停机顺序:双工况主机(基载主机)—冷却塔—冷却水泵—乙二醇泵—冷冻水泵。

以上括号内的设备表示如果该设备需要开启,可在此阶段开启。

系统的启停顺序以及时间间隔在自控程序中编制完成,自控系统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做到根据工况预测开机。

(2)系统运行模式的控制储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通常有三种:主机优先,融冰优先,优化控制。

其中,融冰由现在负荷预测技术成熟后不再采用。

系统运行模式的控制必须结合优化控制软件,根据优化软件的判断结果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

主机优先:在设计日工况下(冷负荷大),采用主机优先的模式,冷负荷高峰时段内主机的容量不能满足冷负荷需求,通过融冰来补充能量。

这时主机在空调制冷工况下运行,满足部分冷负荷的需要,其他的冷负荷有融冰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