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氢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合集下载

最新急性砷化氢中毒急救

最新急性砷化氢中毒急救

急性砷化氢中毒急救记者从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获悉,截至17日10时,贵州省安龙县盘江锑铂厂发生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工人,仍有4人因肾功能急性衰竭,存在生命危险。

(新华网贵阳5月17日电)那么什么是急性砷化氢中毒呢?中毒后会有什么症状呢?我们该如何预防及急救呢?理化性质无色稍有大蒜味气体。

分子式AsH3。

分子量77.95。

相对密度2.695(气体)。

熔点-117℃。

沸点-55℃。

相对密度2.66。

蒸气压1466.3 kPa(11,000mmHg20℃)。

水中溶解度20ml/100g (20℃);微溶于乙醇、碱性溶液;溶于氯仿、苯。

水溶液呈中性。

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

遇明火易燃烧。

燃烧呈蓝色火焰并生成三氧化二砷。

加热至300℃,可分解为元素砷。

遇明火、氯气、硝酸、(钾+氨)会爆炸。

痕量的砷化氢最好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吸收。

接触机会工业上用于有机合成、军用毒气、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中。

而是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或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污染物。

只要有砷和新生态氢同时存在,就能产生砷化氢。

在工业生产中,夹杂砷的金属与酸作用,含砷矿石冶炼储存接触潮湿空气或用水浇含砷矿石的热炉渣均可形成砷化氢。

侵入途径由呼吸道吸入。

砷化氢经呼吸道吸入后,随血循环分布至全身各脏器。

其中以肝、肺、脑含量较高。

人脱离接触后,砷化氢部分以原形自呼气中排出;如肾功能未受损,砷-血红蛋白复合物及砷的氧化物可自尿排出。

砷化氢为剧毒,是强烈的溶血性毒物。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血液中砷化氢90~95%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砷-血红蛋白复合物,通过谷胱甘肽氧化酶的作用,使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红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下降,导致红细胞膜钠-钾泵作用破坏,红细胞膜破裂,出现急性溶血和黄疸。

砷-血红蛋白复合物、砷氧化物、破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管型等可堵塞肾小管,是造成急性肾损害的主要原因,可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砷化物尚对心、肝、肾有直接的毒作用。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859-63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砷化氢是何物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不易被人觉察,它有类似大蒜的臭味。

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砷化氢没有实际用途。

它既不是生产原料,也不是生产产品,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悄然生成。

所以一般人群,包括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它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警觉。

砷化氢的生成与金属冶炼过程密切相关。

许多金属矿石,尤其是锌、锡、铅、铝等常见金属矿石,通常含有硫化砷。

这些矿石在加工、冶炼过程中,遇到硫酸、盐酸或水,即有可能产生砷化氢。

经过冶炼的矿渣,硫化砷含量会增加,不管是热的矿渣还是冷却的矿渣,遇酸、水都可以产生砷化氢。

这次群体急性砷化氢中毒,就是由于不懂这些识的人往锡矿渣上泼水,结果产生了砷化氢,被周围人群吸入造成了中毒。

如何救治砷化氢中毒人体吸入砷化氢气体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可出现中毒现象,发生溶血,表现为头痛、腰痛、寒战、恶心、呕吐,尿液呈深茶色至酱油,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会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发生砷化氢中毒,必须及时到医院救治,进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疗法,并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砷中毒的症状有哪些以及砷中毒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砷中毒的症状有哪些以及砷中毒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砷中毒的症状有哪些以及砷中毒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理化特性】砷(arsenic,As)在自然界中主要伴生于各种黑色或有色金属矿中。

砷有灰、黄、黑三种同素异构体,其中灰色结晶具有金属性,质脆而硬,比重5. 73,熔点817C (2. 5MPa), 613C升华,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

砷的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为砷的氧化物和盐类,常见有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砷酸铅、砷酸钙、亚砷酸钠等。

含砷矿石、炉渣遇酸或受潮及含砷金属用酸处理时可产生砷化氢。

【接触机会】铅、铜、金及其他含砷有色金属冶炼时,砷以蒸气状态逸散在空气中,形成氧化砷。

处理烟道和矿渣、维修燃烧炉等都可接触三氧化二砷粉尘。

从事含砷农药(如砷酸铅、砷酸钙)、含砷防腐剂(如砷化钠)、除锈剂(如亚砷酸钠)等制造和应用的工人可接触砷。

此外,砷化物在玻璃工业中常作为颜料,砷合金用做电池栅极、半导体元件、轴承及强化电缆铅外壳。

中医用雄黄(AsS)、三氧化二砷作为皮肤外用药。

工业中,在有氢和砷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如有色金属矿石和炉渣中的砷遇酸或受潮时,可产生砷化氢。

非职业接触主要饮用含高浓度砷的井水,敞灶燃烧含高浓度砷的煤以及砷污染的食品。

【毒理】砷化合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体内。

职业性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所致。

吸收入血的砷化合物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并沉积于肝、肾、肌肉、骨、皮肤、指甲和毛发。

五价砷和砷化氢在体内转变为三价砷,吸收的三价砷大部分通过甲基转移酶两次甲基化生成单甲基砷酸(mono- methylarsonate acid)和二甲基砷酸(dimethyiarsinic acid)从尿中排出,少量砷可经粪便、皮肤、毛发、指甲、汗腺、乳腺及肺排出。

砷可通过胎盘屏障。

砷在体内半减期约10小时。

砷是一种细胞原生质毒。

在体内,砷是亲硫元素,三价砷极易与巯基(-SH)结合,从而引起含巯基的酶、辅酶和蛋白质生物活性及功能改变,尤其是甲基化三价砷毒性最强,这是砷中毒重要毒性机制。

砷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方案

砷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方案

砷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方案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无臭、易燃、毒性极强的气体,是工业上常用的还原剂。

当砷化氢与空气接触时,易于引起爆炸或燃烧。

而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其毒性极强,极易造成急性中毒,长期接触更会导致癌症等疾病。

砷化氢进入人体后,很快被肺部吸收,进入肝脏和其他内脏器官,导致内脏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砷化氢中毒会影响到受害者的呼吸、心跳、肝肾功能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

中毒症状砷化氢中毒是一种急性毒性反应,症状表现如下:•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呕吐•腹痛•腹泻•视力模糊•皮肤发绀•厌氧•意识模糊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现有人中了砷化氢毒,需要立即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以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

具体操作如下:1. 迅速撤离现场在发现有人中毒之后,要立即迅速撤离现场。

关闭砷化氢泄漏的管道或设备,并远离泄漏点。

2. 立即进行呼吸救治中毒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进行呼吸救治。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胸外按压辅助呼吸的方法,或使用呼吸器进行呼吸支持。

3. 提高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中毒者在呼吸困难时,周围的空气中需要有足够的氧气来供给他们呼吸。

我们需要通过开窗、开门等方式增加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以帮助中毒者呼吸。

4. 用药物解毒砷化氢中毒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解毒。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硫酸钠、硫酸钠与硫酸铜等药物进行解毒。

5. 加强饮水治疗中毒者可以多喝水,并避免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和刺激性的食品,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6. 建立预防机制为了防止砷化氢中毒的再次发生,需要建立科学的预防机制。

一方面,可以对砷化氢泄漏进行安全隔离和监控管理,避免砷化氢泄漏。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让他们能够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和操作流程,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结砷化氢中毒是一种急性毒性反应,它会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在处理砷化氢泄漏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同时还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预防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极其有毒的气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一、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主要通过吸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体,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急性中毒:砷化氢会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中毒可导致肺水肿、心血管系统损害甚至死亡。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砷化氢会导致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害、肝肾功能异常等。

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更加深远且难以修复。

3.致癌性: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一级致癌物,其与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二、砷化氢的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预防砷化氢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工作场所的控制措施:在接触砷化氢的工作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并通过局部排风和废气净化系统控制砷化氢的浓度。

2.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配备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防护装置、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特别是在需要接触砷化氢的操作和清理工作中,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教育培训:对从事与砷化氢有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砷化氢的危害性及防护方法,并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应对急救措施。

4.定期体检:经常接触砷化氢的工作者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患病情况,并进行早期治疗。

5.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场所中与砷化氢相关的设备应定期维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砷化氢泄漏的风险。

6.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应对机制,一旦发生砷化氢泄漏事故,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伤害。

7.禁止无证操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无证操作和无许可证、许可证过期的单位和人员接触和操作砷化氢。

总结:砷化氢是一种极其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

为了有效预防砷化氢的危害,工作者和管理者需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方法,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砷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砷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砷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物质,长期或高剂量接触砷可导致人体发生中毒。

砷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了解砷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砷中毒的临床表现1. 皮肤症状砷中毒的典型表现是皮肤病变,包括荨麻疹、皮肤糜烂、水疱、瘙痒等。

这些皮肤症状往往是接触砷污染物后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2. 消化系统症状长期或高剂量接触砷会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导致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3. 呼吸系统症状砷中毒还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例如干咳、胸闷、气促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吸入砷污染空气引起的。

4. 神经系统症状砷中毒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中风和神经性疾病。

5. 其他症状砷中毒还可能表现为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例如肌肉痛、关节痛、脱发、贫血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中毒的晚期出现。

二、砷中毒的预防措施1. 避免接触砷污染物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或高剂量接触砷污染的土壤、水源和空气。

在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尽量减少直接接触。

2. 饮用安全水源注意保证饮用水源的安全。

避免饮用可能受到砷污染的水源,如井水、地下水。

选择可靠的水源,如市政供水等,确保水质达标。

3. 合理饮食饮食是一个重要的砷摄入途径,所以合理饮食对于砷中毒的预防尤为重要。

建议选择新鲜的、有机的食材,尽量减少或避免摄入砷污染的食物,如含砷量较高的海产品和农产品。

4. 增强免疫力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锻炼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减轻砷中毒的风险。

充足的营养和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对于砷等有毒物质的抵抗力。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等,以及通过血液检测砷的浓度,有助于早期发现砷中毒并及时采取措施。

总结:砷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砷化氢-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砷化氢-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砷化氢(胂)
Arsine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血液系统、肾。

大量接触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腰背痛、巩膜黄染、尿色深暗,进而出现寒战、发热、酱油色尿、黄疸等肝功能异常,重者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口唇青紫、
意识不清。

无色气体,稍有大蒜气味。

微溶于水。

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
炸。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中毒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安静;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防护措施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MAC )不超过0.03 mg/m3。

IDLH 浓度为20 mg/m3,警示性差,超过IDLH 浓度时,采用供气式呼吸防护。

密闭、局部排风。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12350。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砷化氢(AsH3)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

砷化氢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生产和使用砷化氢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其危害。

一、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效应:砷化氢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吸收并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脏及肾脏等产生严重毒性效应,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2.急性中毒症状:暴露在高浓度砷化氢环境中的人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性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昏迷和死亡。

3.长期暴露风险: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砷化氢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皮肤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损害、肝肾功能异常等,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二、砷化氢的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砷化氢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生产单位应在研发和生产设施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砷化氢的控制要求,采用封闭式操作、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等技术手段,降低砷化氢的生成和排放。

2.个体防护措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自身不受砷化氢的污染和侵害。

3.教育宣传:员工应接受砷化氢的危害知识教育,了解砷化氢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定期检测和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砷化氢检测计划,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工作环境和生产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紧急应急措施:对于砷化氢泄漏事故,应制定相应的紧急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三、砷化氢危害预防的重要性有效预防砷化氢的危害非常重要,原因如下:1.保护员工健康:关注砷化氢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士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25670 砷化氢中毒的危害及预防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砷化氢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概述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压缩液化气体,有特殊气味。

极易燃,密度大于空气,可以沿地面流动,造成远处着火,在湿气和光的作用下,可分解生成有毒烟雾,与强氧化剂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是一种强还原剂。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砷化氢作为一种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在工业上无直接用途。

主要在有色金属铅、铝、锡、镍等的冶炼、深加工和废渣处理过程中生成,用水冷却热的金属矿渣或金属矿渣遇水潮湿后也可以产生砷化氢。

此外,在用电解法生产硅铁、氰化法提取金银、蓄电池充电、生产和使用乙炔、生产合成染料、有机或无机砷化物水解过程等,都可以生成砷化
氢,职业中毒多见于冶金系统。

也有人报道,海鱼腐败可以使有机砷转化为砷化氢,使接触人员中毒。

砷化氢属剧毒物质,是毒性最大的砷化物。

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人人体。

如果人吸人30~50mg/m3的砷化氢1h,就可发生严重的中毒,甚至死亡。

砷化氢中毒的特点是溶血、贫血和黄疸,严重急性中毒时还可出现肺水肿,尿闭性肾损害,肝和心脏损害等。

溶血的结果使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游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分解产物堵塞肾小管;而砷化氢本身对肾及血管也有直接损害作用,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二者作用的结果引起肾功能障碍,直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3.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一般在十多小时内即出现溶血症状和体征。

累者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巩膜轻度黄染、尿色深暗;较重者出现寒战,体温升高,尿呈酱油色甚至黑色,黄疸加深,肝脏肿大;严重导致急性肾功衰竭,病人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出现尿闭,可因急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而死亡。

(2)慢性影响
长期在低浓度环境中作业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较重者可有多发性神经炎,常伴有贫血。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
(1)现场救治
迅速脱离现场:急性中毒患者应立即脱离砷化氢接触。

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接触者无论有无症状,都要留院观察24~48h。

(2)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

①控制溶血:急性神化氢中毒所致溶血具自限性,一般在24h~7d内自行停止。

要早期投用自由基清除剂,如谷胱甘肽、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等,如果溶血性贫血程度严重时,要适当输新鲜血液。

极严重中毒者可考虑用换血疗法。

②保护肾脏:及时纠正血容量,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③血液净化:早期预防性透析,每日或隔日一次,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

④给予患者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可阻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⑤给予良好的护理和心理治疗。

(3)其他处置
根据《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511—89)进行诊断和治疗。

5.预防、安全与劳动保护
接触砷化氢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检查。

患有:①严重贫血;②明显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③明显的肝脏疾患,如各型慢性肝炎等职业禁忌证者禁止从事有关作业。

砷化氢作业人员每年定期体检一次。

体检内容必需包括内科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测定。

接触人员在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个人使用通风、局部排气或呼吸防护器进行吸人防护;
使用隔冷手套,防护服进行皮肤防护;使用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对眼睛进行防护。

在储存和运输砷化氢时,要注意防火。

要保持阴凉,并沿地面通风。

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同时要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使用雾状水、泡沫、干粉进行灭火。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