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结构图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PPT课件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5)唐诗: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0
6)宋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
办学理念及解读
校 训:博学 慎思 诚信 笃行
解读: “博学,慎思”讲的是做学问。 “博学”即学识渊博。只有通过谨慎认真,一丝不苟
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学识渊博。 “慎思”是学习态度,即谨慎认真,一丝不苟。 “诚信,笃行”讲的是做人。 “诚信”即诚实守信。《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
小学生守则》中都提到了做人要诚信,诚信乃为道德之本。 “笃行”:“笃”为“忠实”,“笃行”即忠实履行,
你们好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2
一、
设计意义
• 名校的背后是文化,优秀学校的稳定性在于形成 了个性鲜明、独特的学校文化,只有拥有这个内 涵,学校才会有底气、厚重,学校才能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
•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树立学校 形象少不了学校文化,教育形象的延续离不开学 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的基础是学校文化。外化 形象意识、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发展意识、构建 制度文化等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和 要求,这是学校新一轮发展和竞争的必然,更是 打造精品名校的核心。
文字内容为:校长寄语:“
”。
参考图样
15
教学楼门厅设计
中学教学楼侧面墙(门卫室旁):制作贵州教育精神、
教师誓词 文字内容为:贵州教育精神、教师誓词。
参考图样
16
教学楼门厅设计
中小学“德训”各种文化体系结构思维导图模板

蒋村镇小学“德训”文化体系结构图
一、设计思路说明:
①、走进蒋村小学,如游马氏庄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校园外貌近似马氏庄园特点,整个学校尽量体
现:白墙、白缝、红柱、青砖、青瓦、宫灯、圆门、小亭等古建筑风格;
②、学校文化内涵:明德守训、修身为学;
③、主要体现:深挖马氏庄园匾额、楹联、家训,借鉴名人家训;校园文化核心理念内容(办学理念、育
人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均源于此;
④、社团重点为:古筝、长笛、书法,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学校建筑风格近似马氏庄园古代特色相
映成趣。
二、蒋村小学建筑布局设计:
①、大门正上前面为“日新其德”(隶书),后面“整齐严肃”(行书,);
②、教学楼正前房顶为“读书楼”(行书,翁同龢书);
③、办公室和教师一律用马氏庄园匾额和楹联;
④、教学楼两层走廊新增约28跟红色竖柱;
⑤、增设四角或者八角宫灯;
⑥、现有围墙门正照厕所门,与雅不美,和风水不协,故改造成正中园林有小圆门,在小圆门正前厕所边
建设一道6米长的竹子屏风;
⑦、车棚北侧东西建设一道1.5米宽青竹屏风;
⑧、现有花池建设0.5米高镂空青砖花墙,中心建设一小亭名曰“燕翼亭”,四柱四角高挑如燕翼;
⑨、大门和院内两侧四个现代橱窗版面更换为古代风格橱窗,橱窗版面内容为“一训三风”和“校文化结
构简图”;
⑩、正前影壁改建成古代风格,影壁上前面有“以德润心,以训育人”八字,后面有以《德训》为题的古
文。
专注校园文化创办体系结构图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结构图(首家研究制定并运用)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一、校园文化核心主题校园文化的主题定位课题研究校园文化主题总述校园文化主题理论依据及体系架构学校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研究,学校自身文化积淀提炼校园文化主题运用概述学校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概述二、学校理念系统办学哲学与办学精神提炼概述,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体化研究。
将校园文化主题思想充分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充分阐释其意义。
2.1校训(方案中表现)2.2校风(方案中表现)2.3教风(方案中表现)2.4学风(方案中表现)三、学校形象系统3.1 学校VI设计部分3.1.1、形象识别系统基础设计部分a)、项目标志:包括图形及释义、标志造型的视觉修正、标志造型的数值化(即标准作图)、标志色彩的定义、标志运用尺寸的规定和放大及缩小的视觉修正、标志的变体设计。
b)、标准字:包括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规范化设计、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数值化(即标准作图)、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变体设计、项目名称印刷专用字体的规定。
c)、标准色:包括标准色的设定、辅助色的设定、特殊用色的设定。
d)、象征图形:包括象征图形的设计、象征图形的构成形式。
e)、标志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范:包括标志与项目名称基本组合规范、象征图形组合规范。
f)、项目名称英文翻译规范。
g)、项目简称:包括释义、使用规范、禁用规范。
h)、项目专用商标:包括使用规范、禁用规范。
3.1.2、VI应用设计部分之项目事务用品类包括名片、信封、信纸、传真纸、便函纸、便签纸、请示报告、各类简报纸、会议纪要纸、签发稿低、笔记本、文件夹、手提袋、档案袋等。
纸杯等生活用品。
3.1.3、VI应用设计部分之展示类交通工具形象规范、展示架、展示台、橱窗标头设计、旗帜。
3.1.4、VI应用设计部分之公益公关类报纸刊头(如校报等)、期刊刊头(如课改简讯、校园简报等)、请柬、邀请涵、挂历版式规范、台历版式规范、日历版式规范、明信片版式规范、、胸徽、公文包。
《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

《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化念小学董绍华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校园文化是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系统,是多种因素的有机合成,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并表现为观念、制度、环境、气氛等多种形态。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是根据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外显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三个层次。
外显层主要指物质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及教学设施设备,是整个校园文化的载体和物化标志,属于学校文化的浅层面;中间层主要是指学校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思想观念、特征、管理制度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核心层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校风传统、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审美观念、道德操守和思维方式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属于校园文化的深层面。
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结构体系。
由于有些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多学校侧重硬件设施建设而不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有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以至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单一、形式呆板、内容上缺乏新意、缺少个性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学校管理者一讲到学校文化建设,就会如数家珍般历数校园如何净化、绿化和1美化,墙壁如何布置,活动如何新颖等等。
诚然,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硬件环境和重要形式,但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形式。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气”和“神”。
如果重视显性文化而疏隐性文化,重视物质文化而轻精神文化,出现层次概念上的不平衡,无疑是把学校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化、物质化、口号化,是对学校文化的“矮化”。
鉴于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为。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别加强校园文化三个层面的构建,在加强校园物质建设的同时,还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建设。
沈阳校园文化建设图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在学校全部环境(物质和精神)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师生共有的价值趋向和目标追求。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着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前身为一所中专学校,2000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40余年的风雨历程,我院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她积淀着各个阶段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特别是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中共中央“8号文件、16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共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校风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培育了学院固有文化。
目前,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班级、系部、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和育人氛围,呈现出蓬勃生机。
一、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建立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确的建设方向,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建设新环境中的校园文化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学院建立了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领导小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等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体系,条块结合,分层管理,把建设校园文化的工作落到实处。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领导一致,职责分明。
每年年初制定全年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全年内逐一实施,分条落实,确保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小学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路线图.ppt

通高中解救出来,让教育回归人本,回归基础, 回归生活。
恢复教育生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保护天性——张扬个性。
一、山东素质教育改革路线图
(二)价值趋向 坚持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为了国
家振兴——教育为了民族复兴——科技兴 国——人才强国——教育第一要务。
兼顾合理的非主流教育价值观——通过 教育改善民生——帮助平民百姓求生存、改 变命运。
2、明确课堂基本结构:四个基本维度
教师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学生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学科性质。 课堂文化。
二、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路线图
3、处理好“十大关系”
处理好教材与教案的关系 处理好教案与导学案的关系 处理好教案、导学案与现场教学的关系 处理好基本教学目标与较高教学目标的关系 处理好基本教学内容与延伸教学内容的关系 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知识传承与探究教学的关系 处理好探究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处理好预设教学目标与即时生成新目标的关系 处理好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
(二)改革路径:提升“三个品位”。 1、提升管理品位。
——由工作管理提升为人性化管理。 ——由机械管理提升为动态管理。 ——由事务管理提升为课程管理。
校园文化的体系架构及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的体系架构及和谐校园建设作者:史文利冯丽梅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第09期学校建设就是一种文化建设,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全面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才能在此基础上建设出和谐的校园。
一、学校校园文化的架构学校校园文化包含物质、精神、智能、规范、行为五个层次。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生成的核心。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办学理念、师生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精神氛围、群体心态等,其集中体现就是人们所说的校园精神。
学校是独特的文化结构,其本质特征是内在的文化精神。
学校文化的最高表现是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学校精神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等一系列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学校精神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体现了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
作为文化层面的学校精神,她是具有伦理、科学与民主、开放相统一的理论品质,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爱国敬业的责任意识,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海纳百川的宽宏气量,勇往直前的竞争意识,诚实守信的合作精神等,这些都是学校精神的重要内涵。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一种内隐文化,渗透在校园内的各种载体上,通过外化形态体现出来。
3.智能文化。
学校的智能文化指学术成果、学术体系、科学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结构图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结构图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一、校园文化核心主题校园文化的主题定位课题研究校园文化主题总述校园文化主题理论依据及体系架构学校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研究,学校自身文化积淀提炼校园文化主题运用概述学校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概述二、学校理念系统办学哲学与办学精神提炼概述,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体化研究。
将校园文化主题思想充分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充分阐释其意义。
2.1校训2.2校风2.3教风2.4学风三、学校形象系统3.1 学校VI设计部分3.1.1、形象识别系统基础设计部分a)、项目标志:包括图形及释义、标志造型的视觉修正、标志造型的数值化(即标准作图)、标志色彩的定义、标志运用尺寸的规定和放大及缩小的视觉修正、标志的变体设计。
b)、标准字:包括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规范化设计、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数值化(即标准作图)、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变体设计、项目名称印刷专用字体的规定。
c)、标准色:包括标准色的设定、辅助色的设定、特殊用色的设定。
d)、象征图形:包括象征图形的设计、象征图形的构成形式。
e)、标志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范:包括标志与项目名称基本组合规范、象征图形组合规范。
f)、项目名称英文翻译规范。
g)、项目简称:包括释义、使用规范、禁用规范。
h)、项目专用商标:包括使用规范、禁用规范。
3.1.2、VI应用设计部分之项目事务用品类包括名片、信封、信纸、传真纸、便函纸、便签纸、请示报告、各类简报纸、会议纪要纸、签发稿低、笔记本、文件夹、手提袋、档案袋等。
纸杯等生活用品。
3.1.3、VI应用设计部分之展示类交通工具形象规范、展示架、展示台、橱窗标头设计、旗帜。
3.1.4、VI应用设计部分之公益公关类报纸刊头(如校报等)、期刊刊头(如课改简讯、校园简报等)、请柬、邀请涵、挂历版式规范、台历版式规范、日历版式规范、明信片版式规范、、胸徽、公文包。
3.2校园文化传播载体设计学校宣传画册设计学校网站设计制作校服设计3.3学校校歌创作(词、曲)四、校园环境系统4.1、建筑物命名及包装包括大楼、道路、广场等全部建筑物取名,安装文字4.2、校园建筑指示牌与展示牌设计包括公共指示牌、户外广告牌、建筑物标识使用规范;楼层指示牌、导示牌、部门标牌、学校标牌、标识符号(如禁止符号、环境符号等)、各场所分布导示牌、方向指引牌、告示牌、公告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结构图
(首家研究制定并运用)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一、校园文化核心主题
校园文化的主题定位课题研究
校园文化主题总述
校园文化主题理论依据及体系架构
学校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研究,学校自身文化积淀提炼校园文化主题运用概述
学校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概述
二、学校理念系统
办学哲学与办学精神提炼概述,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体化研究。
将校园文化主题思想充分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充分阐释其意义。
2.1校训(方案中表现)
2.2校风(方案中表现)
2.3教风(方案中表现)
2.4学风(方案中表现)
三、学校形象系统
3.1学校VI设计部分
3.1.
1、形象识别系统基础设计部分
a)、项目标志:
包括图形及释义、标志造型的视觉修正、标志造型的数值化(即标准作图)、标志色彩的定义、标志运用尺寸的规定和放大及缩小的视觉修正、标志的变体设计。
b)、标准字:
包括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规范化设计、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数值化(即标准作图)、项目名称标准字体的变体设计、项目名称印刷专用字体的规定。
c)、标准色:
包括标准色的设定、辅助色的设定、特殊用色的设定。
d)、象征图形:
包括象征图形的设计、象征图形的构成形式。
e)、标志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范:
包括标志与项目名称基本组合规范、象征图形组合规范。
f)、项目名称英文翻译规范。
g)、项目简称:
包括xx、使用规范、禁用规范。
h)、项目专用商标:
包括使用规范、禁用规范。
3.1.
2、VI应用设计部分之项目事务用品类
包括名片、信封、信纸、传真纸、便函纸、便签纸、请示报告、各类简报纸、会议纪要纸、签发稿低、笔记本、文件夹、手提袋、档案袋等。
纸杯等生活用品。
3.1.
3、VI应用设计部分之展示类
交通工具形象规范、展示架、展示台、橱窗标头设计、旗帜。
3.1.
4、VI应用设计部分之公益公关类
报纸刊头(如校报等)、期刊刊头(如课改简讯、校园简报等)、请柬、邀请涵、挂历版式规范、台历版式规范、日历版式规范、明信片版式规范、、胸徽、公文包。
3.2校园文化传播载体设计
学校宣传画册设计
校服设计
3.3学校校歌创作(词、曲)
四、校园环境系统
4.1、建筑物命名及包装
包括大楼、道路、广场等全部建筑物取名,安装文字
4.2、校园建筑指示牌与展示牌设计
包括公共指示牌、户外广告牌、建筑物标识使用规范;楼层指示牌、导示牌、部门标牌、学校标牌、标
识符号(如禁止符号、环境符号等)、各场所分布导示牌、方向指引牌、告示牌、公告栏等。
4.3、校园环境整体规划。
文化设施、小品、雕塑、文化墙、绿化等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与安排。
4.4、标志性景观、雕塑、局部文化小品设计与施工(单独报价)
4.5、长廊文化设计、墙壁文化设计及施工
4.6、文化墙、班级文化窗设计及施工
4.7、专业性教室(校史、音、美、舞、心理、历史、地理、生物)设计及施工
4.8、办公场所装饰
五、学校行为规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