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的故事

合集下载

张自忠的故事字作文

张自忠的故事字作文

张自忠的故事引言张自忠(1891年-1943年),字善座,湖北黄安(今黄冈)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烈士,曾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以张自忠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他的革命经历和英勇事迹。

家庭背景与早年经历张自忠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有艰苦的生活环境。

尽管如此,他的父亲非常重视教育,为了让张自忠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常常穿越山河,步行几十里去找老师请教。

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了张自忠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他的父亲的悉心栽培下,张自忠非常喜欢读书。

他经常熬夜自学,渴望吸取更多的知识。

这段时间的自学对张自忠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了他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革命1910年,张自忠到武汉读书。

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爱国青年和进步知识分子。

在他们的影响下,张自忠逐渐觉醒,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外国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决定要为国家寻求一个光明的出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张自忠积极参与起义,与其他革命者一起将湖北军队组织起来,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张自忠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参与推翻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运动。

然而,由于内部分裂和敌人的阻挠,这次运动失败了。

在这次失败后,张自忠深感革命的艰辛和复杂性,决定寻找一条更加彻底的革命道路。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张自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被选为中共中央成立之初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参与了组织和领导的党的早期工作。

张自忠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认识到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他积极推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组织并领导了一系列的罢工和农民起义。

他深入研究农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农调查的方法,为农村革命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英勇事迹张自忠以其优秀的军事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而闻名于世。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和政治机构的重要职务,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英雄爱国小故事

抗日英雄爱国小故事

抗日英雄爱国小故事在人类自由最不受重视的地方,英雄崇拜总是盛行的。

英雄就是对任何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抗日英雄爱国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抗日英雄爱国小故事篇一:张自忠他是带领大刀队夜袭长城喜峰口的英雄,也为“临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战功,最后在日军的围歼下,战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战死报国的地方。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实际已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先有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奋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沪之战,复有长城各口之战,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战。

在这几场序幕战中,战果最突出、最辉煌的,首推长城喜峰口大捷。

这是自九一八以来,日军所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敌人自己也承认,是侵华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失败和耻辱。

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在师长张自忠率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前线,用大刀、手榴弹为武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

张自忠获中央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张自忠将军山东临清人,生于一八九一年,喜峰口一役后,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签字,先后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想拉拢张自忠,七七事变后,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与敌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央军前来增援。

后来北平、天津急速失守,张自忠眼见大事已去,继续留在北平已无必要,乃设计脱险。

他骑自行车出走到天津,再乘英国轮船经青岛转赴济南。

张自忠到了青岛,再改乘火车去济南。

一路上,他身陷险境,更承受着千夫所指的屈辱,因为从北平沦陷起,全国舆论集中火力攻击他,认为他是华北头号汉奸,报纸上都称他为“张逆自忠”。

张自忠后来抵达南京,获中央还以清白。

蒋委员长接见他时,说:“等你身体康复,我命令你重回部队,让你再有机会报效国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长官、同僚及部下。

”张自忠深受感动。

一九三八年春,中央任命张自忠为五十九军军长,返回部队那天,他对部众宣示:“今天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战死的地方。

【名人故事】抗日英雄人物——张自忠_1500字

【名人故事】抗日英雄人物——张自忠_1500字

【名人故事】抗日英雄人物——张自忠_1500字张自忠(1891年-1940年),河北省永年县马庄村人,抗日英雄人物,曾任国民政府陆军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师长。

他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显赫的战绩,被誉为“骁勇善战的将军”和“东北的辉煌人物”。

张自忠自幼受孔孟之道熏陶,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为人忠厚诚实,性格刚毅果敢,且善于军事指挥,于1916年曾考入京师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职于陆军第七镇,后又进入军官学校所在的北洋政府国民军,历任监狱警卫、步兵营长、团长等职务。

1931年9月,日本侵略军全面进攻中国东北,张自忠奉命进入东北抗日战场,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核心之一。

他先后担任第四团、第八旅旅长,以及十九路军第三师师长,组织领导了多次抗日战斗,取得了许多胜利。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张自忠被调往中央军委军训部工作,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前线主要指挥官。

1939年,国民政府陆军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成立,张自忠被任命为师长,并开始在鲁南战场上活跃。

1940年1月,他率领师部1000多名官兵和当地民兵在小兹山进行对日作战,成功地消灭了近500名日本鬼子,但在战斗结束后,张自忠在后方检查战斗损失时,不幸地被日军狙击手暗杀。

他的牺牲给中国抗日战争造成了重大损失,也让全中国人民深感痛惜。

张自忠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深入人民群众中,善于调动人民力量,号召民众成立抗日武装,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他带领部队多次向日寇发起无畏无惧的进攻,就算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也从不退缩。

张自忠曾经说过:“我军的弱点在于敌人的猖獗和我国的社会动荡。

我们只要紧紧抓住军心、民心的问题,就一定可以打胜仗。

”张自忠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品质就是高贵的爱国情操。

在他的心中,国家和民族始终处于第一位,他始终视民族大义高于一切。

在抗战时期,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为祖国尽心尽力,无私奉献,最终为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为实现民族繁荣和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沈阳英雄人物事迹故事

沈阳英雄人物事迹故事

沈阳英雄人物事迹故事
沈阳是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之一,曾经涌现过许多英雄人物,其中一位著名的英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张自忠。

张自忠,生于沈阳,是东北抗联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在抗日战争初期,张自忠加入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一名坚定的抗日战士。

他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多次冲锋在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为人称道的是,张自忠在抗日战争的初期组织了一支游击队,积极开展抵抗活动。

他的游击队成功地打击了日军的运输线,收集情报,为正面战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张自忠带领的游击队成为东北地区的一支有力抗日力量。

然而,英雄的生命往往是短暂的。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数年里,张自忠与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激烈的战斗,但最终,他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他的英勇事迹为后来的抗日战士们树立了楷模,成为了沈阳地区抗战史上的一位英雄。

张自忠的事迹让人铭记,他为保卫家园、保卫国家,为了抵御侵略而英勇奋斗,最终舍身取义。

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了沈阳城市的光荣历史的一部分,也为中国的抗战历史贡献了一段动人的篇章。

抗日第一名将张自忠的故事

抗日第一名将张自忠的故事

三一文库()〔抗日第一名将张自忠的故事〕导语:张自忠戎马近三十载,竭尽微忱。

自抗战时起,命运起落无常。

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

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张自忠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人物介绍】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

以中华民国上将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从1917年开始,入冯玉祥部,先后担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

1940年,张自忠战死,享年49岁。

▲【人物素材】1939年5月,随枣会战开始,张自忠率部取得“鄂北大捷”。

12月,又率右翼兵团歼敌4500余人,取得“襄东大捷”,中国老百姓美称他为“活关公”。

此后,张自忠的勇猛善战也受到敌军的尊敬,被日军冠以“现代关公”和“活关公”的称号。

(关羽在中国被美化成武圣人,在日本则是战神的象征。

)他杀日军无数被称为“活关公”,牺牲后鬼子却为他抬棺材敬军礼1940年5月发生的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

此次会战,我军伤亡惨重,但日军损失也不轻,在局部甚至超过我军。

从5月1日至16日之战果,计伤毙敌4.5万人以上,缴获大炮60多门,战马2000余匹,战车70多辆,汽车400余辆。

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

但日军对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的张自忠将军,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意味深长的尊重。

张自忠将军阵亡殉国后,日军军曹堂野从他随身携带的手提箱中,翻出了“第1号伤员证章”,藤冈也从将军的胸兜中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上面刻着“张自忠”3个字。

日军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啪”地立正,恭恭敬敬向遗体行了军礼。

抗日英雄的爱国小故事

抗日英雄的爱国小故事

抗日英雄的爱国小故事【张自忠】他是带领大刀队夜袭长城喜峰口的英雄,也为“临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战功,最后在日军的围歼下,战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战死报国的地方。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实际已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先有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奋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沪之战,复有长城各口之战,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战。

在这几场序幕战中,战果最突出、最辉煌的,首推长城喜峰口大捷。

这是自九一八以来,日军所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敌人自己也承认,是侵华以来所遭遇到的失败和耻辱。

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在师长张自忠率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前线,用大刀、手榴弹为武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

张自忠获中央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张自忠将军山东临清人,生于一八九一年,喜峰口一役后,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签字,先后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想拉拢张自忠,七七事变后,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与敌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央军前来增援。

后来北平、天津急速失守,张自忠眼见大事已去,继续留在北平已无必要,乃设计脱险。

他骑自行车出走到天津,再乘英国轮船经青岛转赴济南。

张自忠到了青岛,再改乘火车去济南。

一路上,他身陷险境,更承受着千夫所指的屈辱,因为从北平沦陷起,全国舆论集中火力攻击他,认为他是华北头号汉奸,报纸上都称他为“张逆自忠”。

张自忠后来抵达南京,获中央还以清白。

蒋委员长接见他时,说:“等你身体康复,我命令你重回部队,让你再有机会报效国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长官、同僚及部下。

”张自忠深受感动。

一九三八年春,中央任命张自忠为五十九军军长,返回部队那天,他对部众宣示:“今天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战死的地方。

”全体官民激昂效命,泣不成声。

五十九军组成不久,战事延至徐州外围,日军侧面进攻临沂,张自忠受命挥兵前进增援,转眼间将敌军精锐部队击退,日军仓惶后撤时,张自忠继续追迫,歼灭残敌,造成抗战有名的“临沂大捷”。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张自忠_600字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张自忠_600字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张自忠_600字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名将,他就是张自忠。

他出生在民国十八年,河北承德县且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在封建社会里,他并没有接受过太多学问,只是朴实无华的村民。

但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勇敢精神。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中国军队仅仅是一麻袋虱子,江山如画守江山,指望一些能人来帮助国家。

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新战争英雄的电影放映在附近个村庄,一场震撼的电影,张自忠被电影中的新战争英雄的豪迈气象所激发,他决定自己不再只是幕后支持战斗的人,他要去亲身参与到战争中去。

张自忠虽然没有受过太多的军事训练,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很快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士。

他先后参加了河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冲锋陷阵,浴血奋战。

在作战的过程中,张自忠始终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勇气和负责任的态度。

他无论在敌人的狙击和追击下,都始终坚持守护着部队的安全,坚守阵地,保卫祖国。

越是危急的时刻,越是需要一个像张自忠这样的军人来领导军队。

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1年春天的一天,在张自忠率领的部队成功收复了一座据点后,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部队和居民的安全。

当敌人进攻过来时,他单枪匹马奋力抵抗,使得部队和居民有了喘息的机会,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是他也因此壮烈牺牲了。

张自忠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以其不求回报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广为人知。

他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的英雄人物。

张自忠的爱国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该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尽管我们可能并不是像张自忠那样的英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量完成的,而是靠毅力完成的。

”让我们以张自忠为榜样,勇往直前,为中国的繁荣做出我们的努力。

“尽忠报国的张将军”故事稿

“尽忠报国的张将军”故事稿

尽忠报国的张将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兵力,再次侵犯湖北襄樊,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与敌人浴血奋战。

5月7日,张自忠率2000余人,从宜城东渡汉江,次日清晨抵达南瓜店。

于是,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拉开。

5月16日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不断扫射轰炸。

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尘土硝烟弥漫空际。

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此时,我军已打退敌人5次进攻,伤亡惨重,险况频生。

李致远参谋对张将军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

”张将军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命就不是命吗?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士兵们在张将军的鼓舞下,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一股刚退下来,另一股又蜂拥而上。

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只能用刺刀和大刀冲杀。

突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将军左臂穿过,鲜血立刻渗透了军装。

激战到下午两点,张将军所带官兵仅剩20多人。

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将军激动地说:“这正是军人杀敌报国的好机会,我决不后退!”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敌我展开了肉搏,张将军大声对左右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最后张将军身负七伤,轰然倒地,壮烈牺牲。

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

张自忠将军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用自已最后一滴血,实现了他“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的诤诤誓言。

将军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自忠的故事篇一:“尽忠报国的张将军”故事稿尽忠报国的张将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兵力,再次侵犯湖北襄樊,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与敌人浴血奋战。

5月7日,张自忠率2000余人,从宜城东渡汉江,次日清晨抵达南瓜店。

于是,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拉开。

5月16日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不断扫射轰炸。

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尘土硝烟弥漫空际。

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此时,我军已打退敌人5次进攻,伤亡惨重,险况频生。

李致远参谋对张将军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

”张将军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命就不是命吗?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士兵们在张将军的鼓舞下,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一股刚退下来,另一股又蜂拥而上。

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只能用刺刀和大刀冲杀。

突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将军左臂穿过,鲜血立刻渗透了军装。

激战到下午两点,张将军所带官兵仅剩20多人。

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将军激动地说:“这正是军人杀敌报国的好机会,我决不后退!”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敌我展开了肉搏,张将军大声对左右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最后张将军身负七伤,轰然倒地,壮烈牺牲。

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

张自忠将军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用自已最后一滴血,实现了他“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的诤诤誓言。

将军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篇二:赵一曼张自忠杨靖宇冯玉祥英雄故事赵一曼的故事“九一八”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

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

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

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日寇绝望了。

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

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的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

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当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二)杨靖宇(1905-1940)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汉族。

河南确山人。

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

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

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

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

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

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

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

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

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

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

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

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

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

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

杨靖宇明白了一切。

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

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

结果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

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

张自忠张自忠,字荩忱。

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1914年初,忧愤国事,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人的兵力,再度侵犯湖北襄樊,首当其冲的就是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张自忠率部浴血奋战,日寇攻了五天五夜,未能越雷池半步,只得掉头鼠窜,张自忠亲率部队,尾追敌人,沿途斩杀无数,敌寇死伤达五六万人。

同年5月7日,张自忠杀敌心切,率总部直属特务营和74师3个团共2000余人,从宜城窑湾东渡汉江,夜宿距宜城东北6公里的南营。

8日拂晓,率部北进,清晨抵长山西麓南瓜店。

于是,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一带拉开。

在南瓜店,张自忠部队活捉一掉队日本兵,得知敌三昼夜不停息地向北窜犯。

我部稍作休息,即冒雨出罐子口向北追,因道路泥泞难行,薄暮方赶到距南瓜店不远的襄阳境境内方家集。

知敌刚从这里离开,现行军在方家集东贡几里外,张自忠遂令部队向敌人发起猛攻,我军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开花。

直到敌人发现我兵力不多时,便掉过头来猖狂反扑。

部队在方家集一带一连激战了两昼夜。

当时,日军约万人,多于我军数倍,且敌人拥有飞机、坦克,而我军连日行军作战,无一日修整,加之远离后方,得不到补充,又拼杀了几日,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我军终因力量悬殊,于5月16日,部队被迫退回南瓜店,电台已被敌炮炸坏,与后方联络中断。

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扫射轰炸,掩护步兵冲锋,我方浴血备战,多次击退敌人。

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如同六月滚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尘土硝烟弥漫空际。

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始终站在一个小山包上,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敌三面围攻,网开一面,企图把我军向北压迫至长山坪开阔地带围歼,三面火力集中到我军不到1平方公里的阵地上。

此时,我军已打退敌军5次进攻,伤亡惨重,险况频生。

李致远参谋对张自忠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

”张自忠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都是士坷垃?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的事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我军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一股刚退下来,另一股又蜂拥而上。

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用刺刀和大刀冲杀。

突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自忠左臂三角肌处穿过,鲜血立刻渗透了呢子制服,警卫人员不约而同地围在他身边做掩护。

激战到下午两点,张自忠所带官兵仅剩20多人。

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自忠激动地说:“这正是军人杀敌报国的好机会,我决不后退!”接着又飞来一颗子弹从他的胸部左侧穿过,敌人已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眉目可见,敌我短兵相接,混战一起,展开了肉搏,张自忠自知伤重不救,大声对左右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刚说完,从东南又飞来几颗子弹,张自忠太阳穴和左眉梢上部各中一颗,倒地身亡。

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

人民的好儿子张自忠率部连战9日,杀敌数千,以死报国,坚守阵地,受伤不退,竟以身殉国,时年50岁。

其彪炳人寰光辉照耀的民族英烈气概震慑敌军,激励国人奋勇杀敌,直至日军投降。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人,生于直隶(今河北)青县。

早年入伍北洋陆军。

辛亥年为响应武昌起义。

参加了滦州起义。

以后历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陆军检阅使等职,曾参加护国战争、反对张勋复辟及各次军阀混战。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贿选政府,通电全国,多次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并将所部改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

11月,将清废帝溥仪驱逐出皇宫。

1926年出访苏联,是年9月回国,率部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出兵陕豫。

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1929至1930年,举兵反对蒋介石,先后发动蒋冯战争和蒋冯阎中原大战。

反蒋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主张“团结全国民众之力量一致对外”,“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

1932年10月9日,冯自泰山抵达张家口进行抗日活动。

同月,驻察第二十九军东开长城一线,冯派人四处联络抗日力量,争取各界支持。

对此,蒋介石屡电冯晋京,并派人到张家口劝冯放弃抗日活动,南下赴宁,以监察院院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相许,均被冯拒绝。

1933年四五月间,日军相继侵占多伦,沽源,察省形势日益危急。

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冯被推为总司令。

6月中下旬冯部署军事,派大军北上收复察东失地,先后克复康保、宝昌、沽源。

康、宝、沽三县相继克复后,蒋介石密电汪精卫,部署围剿抗日同盟军,令冯即刻取消抗日同盟军名义,冯予以严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